教育行政学离线作业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11 23:41:01 阅读量: 外语学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行政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用才制度不包括( )

A.考核制度 B.培训制度 C.奖惩制度 D.职务升降制度

2、校长的任职资格不包括( )

A.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在中国境内定居

C.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 D.年龄不超过50岁

3、下列不属于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教室自然控制温度法的是( )

A.利用自然通风 B.利用人工通风

C.减少热传递 D.利用遮 蔽物

4、陕甘宁边区的教育不包括( )

 A. 干部教育 B.技术教育

 C. 工农群众教育 D. 儿童教育

5、教学用房主要不包括( )

 A. 普通教室 B.专用教室

 C. 教学办公室 D.实验室

6、依据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交法律草案的不包括()

 A. 全国人大代表 B.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 C.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D.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7、教育督导固其划分的标准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督导对象分,有( )  A.督政 B.宏观督导

 C.微观督导 D. 督导

8、代谢制度不包括( )

 A.辞职制度 B.辞退制度

 C. 回避制度 D.退休制度

9、下列各项不属于教育结构划分的是( )

 A. 类型结构 B.形式结构

 C.区域结构 D. 层次结构

10、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三定”指的不包括( )

 A. 定机构 B. 定岗

 C. 定编 D. 定员

11、从2000年到( )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三个面向”的论述为指导方针,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A.2010 B.2011

C.2009 D.2008

12、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不包括( )

A.直线型 B.双轨型 C.单轨型 D.中间型

13、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受前苏联影响,片面模仿前苏联的模式,不强调( )

A.统一要求 B.统一标准 C.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D.单一的课程结构

14、( )年,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为提高国民的素质提供了法律保障?

A. 1984 B. 1985 C. 1986 D. 1976

15、原国家教委于( )年8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A. 1987 B. 1989 C. 1990 D.1992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我国教育督导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教育督导基本任务:是对教育工作进行视察、监督、指导、建议的活动。即教育督导机关和人员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按督导原则和标准,使用科学方法,对教育行政工作和学校工作通过观察,调查和考核,作出分析和评价,指出成绩和缺点,并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使教育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活动。 指行使督导职权的机构和人员,受本级政府或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2、我国现行的教育经费筹措体制的内容及存在的不足。

随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措施,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这些措施主要有: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用于举办中小学的费用,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年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的要求(即通常所说的“三个增长”),提出按照事权与财权统一的原则,政府财政教育经费支出要实行在国家预算中单独列项的管理体制。同时积极利用外资,教育经费总量逐年增加。1995年颁布实施的《教育法》,对保证教育经费六条来源渠道的支出、增长和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将保障教育投入的政策固定下来,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和管理初步迈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 三个增长 ,切实增加教育的有效投入”,并提出逐步提高中央本级和省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中央率先垂范,从1998年起连续三年,中央本级财政按同口径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在第三次全教会上,中央再次决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在三年内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延长两年,即从1998年起到2002年连续五年中央本级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按同口径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条件,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一些地方还表示效仿中央的做法,在省本级财政支出中增加教育经费所占比例,连续三年每年增加1到2个百分点。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分析论述建国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及经验教训。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务院就设立了教育部,受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直接领导。 1952年成立了高等教育部。

1958年高等教育部与教育部合并成立教育部。

1963年,又将教育部分设为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

1966年,两部再次合并成立教育部。

1968年,对教育部实行军事管制,成立军事管制小组。

1970年,撤消国务院科教组,恢复教育部。

中央教育行政机构频繁的合、分、撤本身,说明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不明确,改革政策往往基于一时的考虑,没有长远的统筹规划。再如“大跃进”时期,受错误的分权思想影响,教育事业管理权彻底下放,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损失。“文革”时期,原有的教育行政体制破坏殆尽,教育事业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尽管这些改革都受到当时国家政治形势的严重影响,但是,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不明确、不正确,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3)教育行政体制应当有助于教育行政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

(4)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是国家政治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2、结合实际说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必要性及对策。

首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颁布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提出的要求。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也反映出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首先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日益深入。

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的改革都对教师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社会进步,使中国教育及其对于教师需求的重点从量的扩展转向了质的提高。

其次,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国实施素质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

CCADCBBBACDDB,这是客观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v1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