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方案

更新时间:2024-05-29 21: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太原市住宅保障中心龙康新苑住宅小区2#楼,位于太原市大同路以西的地块内。本楼座地上总建筑面积为16074.53㎡。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地下一层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28层。 主楼地下一层为戊类库房,地上部分为住宅。 设计使用年限:3类(50年) 耐火等级:地下一级,地上一级 抗震设防烈度:八度。 建筑高度:79.0m

室内外高差:0.6m,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795.00 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 一个单元,一梯八户,八种套型,建筑面积在49.9㎡-87.28㎡之间,总建筑面积16074.53㎡,由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墙体为钢筋混凝土墙,地下室内墙内墙填充材料为非粘土烧结砖:地上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砼(S6抗渗混凝土)墙自防水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结合。

屋面 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一道3mm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一道1.2厚自粘防水卷材(或1.5厚合成高分子卷材)结合防水。

建筑节能:屋面保温层为30厚挤塑板,外墙贴20厚钢丝网架模塑聚苯板,地下室顶板粘90厚矿棉板,外窗12厚空气间隔层单框双玻璃钢窗。

门窗:外围护门窗采用塑钢窗,外窗均采用12厚空气间隔层单框双玻璃钢窗,可开启部分均带纱窗。

电梯:电梯载重1350KG,梯速1.75m/s

地面:地下室为细石混凝土地面,其他房间为铺地砖楼面,卫生间防水为聚氨酯涂膜防水。

顶棚:板底腻子刮平,刷白色涂料。

外墙装修为外墙为钢丝网架夹心聚苯板钢筋混凝土外保温,涂料饰面。

电气内容为:照明系统、电力系统、低压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弱电系统。 安装工程内容:通风与空调冷凝水系统、建筑给排水及采暖系统;及消防栓系统、 二、质量目标

1.安全施工目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管理防患于未然,杜绝重伤事故,年轻伤事故控制在2%以内。

2.质量目标是争创主体“迎泽杯”,单位工程市优争创省优。

工程质量目标分解表

序分部工程 号 1 2 4 5 6 地基与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装饰工程 屋面工程 目标 主要分项(子分部)合格率(%) 合格 钢筋工程 合格 钢筋工程 合格 抹灰工程 合格 防水卷材 100 100 100 100 100 主要分项(子分主要分项(子分部)合部)合格率(%) 格率(%) 砼工程 砼工程 100 防水工程 100 模板工程 100 100 主要分项(子分部)合格率(%) 土方工程 砌体工程 地面与楼面工程 供电干线 100 100 100 100 主要分项(子分部)合格率(%) 地基处理 安装工程 门窗工程 100 100 100 细部工程 100 外墙涂饰工程 100 屋面基层 100 细部构造 防雷及接地安 装 防排烟系统 100 电气安装工程 合格 消防电气 100 电气照明安装 100 7 8 通风与空调工程 合格 送排风系统 100 100 100 100 整机安装验收 100 电梯安装工程 合格 液压系统 9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合格 室内给排水系100 统 合格 火灾和可燃气体探测系统 100 导轨组100 平衡重,悬挂装,门系装置 统,轿厢 室内采暖100 系统 安全部件,随100 行电缆,电气装置, 10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火灾报警100 消防联动系统 100 控制系统 3.现场管理目标:创建太原市安全文明工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三、现场创优管理小组主要工作职责

在总承包管理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创优实施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武利民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刘胜杰为副组长,成员由各专业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组成。 1、项目部职责:

1)项目部是整个工程创优活动的执行机构,在领导小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工程的施工和管理;

2)组织项目自检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质安员、施工员,每周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整改结果向领导小组汇报;

3)主动接受、配合总承包和上级管理部门组织的检查、指导,虚心接受各级检查小组提出的意见,并及时按要求进行整改,并将结果向领导小组汇报;

4)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预防相关问题的再发生;

5)在各施工班组中组织质量创优竞赛,保证创优活动的顺利进行。 2、主要人员职责

项目经理:是整个工程创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将工程创优目标层层分解,建立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具体落实到每个责任人;组织制定奖惩制度和考核措施,并定期进行考核。在整个项目部内部形成良好的创优氛围,定期组织检查,发现有不利于创优的因素及时纠正。

项目副经理:是整个创优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有效合理地调配资源,保证各项计划的实现;组织创优竞赛,定期组织对各作业班组施工的检验批、分项工程进行检查、评比,并将结果张榜公布,同时报项目经理进行奖惩;负责填写施工日志,按施工不同阶段对质量有特色的部分进行拍照和摄像,并将有关素材交资料员妥善保存。

项目技术负责人:是整个创优工作的重要责任人,组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编制工程创优的详细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根据工程特点划分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子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并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的质量要求进行详细交底;组织成立QC小组,对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关键点实施攻关,解决问题,保证创优;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中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用科技来提高工程质量;定期组织对已形成的工程资料进行检查、分析、讲评,发现不符合

要求的及时进行纠正。

质量负责人:是整个工程创优工作的重要责任人,负责做好检验批、分项工程的专检工作。在日常的巡检过程中,做好重点、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并对质量通病的预防实施监督;在班组自检、互检合格的基础上,负责会同有关人员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进行质量验收,收集积累质量抽检、送检及验收文件资料。

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做好工程的隐蔽验收记录、工程技术复核记录、图纸变更记录,并及时将完成的资料交资料员保存。

物资设备组:负责保证全部进场材料设备皆为合格品(包括业主提供的材料),并及时收集材料设备的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资料原件,分类交资料员保存;进场的外委加工的材料、半成品,若有要求进行复试的,按时按要求进行试验,按标准进行见证取样并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试验,保证检验结论为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对未经复试的材料必须挂牌标识。

资料员:负责将相关的工程资料及时收集,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整理、汇总;认真对照规范及相关文件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及时剔出,交由项目总工程师处理。 四、分阶段创优实施计划

(一)开工前期创优措施

我公司将龙康新苑住宅小区2#楼工程列为公司的重点创建企业的品牌形象工程,全面组织管理力量,在质量、安全、进度等各个方面采取多项优化管理措施,并作为企业对外的窗口,争创“迎泽杯”太原市优质工程,为业主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首先,管理人员,从开工招投标阶段开始,我公司组织有丰富创优工程经验的项目经理和精干的项目施工管理班子进行创优质工程管理,施工项目部分为质量技术组、工程组、设备组、安全组、财物组,各成员组配备相关人员,成员职权统一,并实行目标考核,从项目人员上保证工程创优目标。

其次,针对该工程作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的重点项目,公司将确立“重事先策划、强细部处理、炼过程精品、造满意工程”的管理思路,制定创“安济杯”的各项措施,成立创安济杯工程工作小组、创十项新技术推广示范工程工作小组。由企业技术负责人挂帅,工程部门全面参与工程创优,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到各个分部分项工程,同时分析工程重点难点,注重工程特色创建,并且成立龙康新苑住宅小区2#楼质量管理小组",对工程重点难点部位通过“PDCA”质量循环,循序渐进,使难点问题有效的得到解决。

再次,优化施工队伍,针对工程创优的质量目标,我公司强调施工队伍的施工整体素质,在工程的主体和装饰施工班组的选择上,调遣有创优经验和水平的施工班组,保证创优基础人员的落实和就位。

1.做好宣传工作,对相关方施加影响。

项目部成员应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都要对业主人员做好宣传,让他们更加熟悉了解\迎泽杯\质量目标要求和创优过程,以更好地配合我们的工作。

做好对设计方的宣传工作

工程最后能否创优,设计至关重要。要通过各种渠道向设计方明确本工程的创优计划,强化设计方人员在本项目的创优意识,力争在本工程设计中用最合理、最先进的设计方案;

做好项目部参建人员的宣传、动员工作

项目部要通过各种会议、交底的机会,向本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明确本工程的创优目标和创优计划,宣布各种激励措施,激发参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牵头,根据施工图纸、设计交底等文件要求,收集本工程中涉及到的施工工艺、质量验收规范、强制性标准条文和施工图集;组织全部技术管理人员、班组长认真学习质量验收规范、强制性标准条文,掌握各工序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环节;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各种施工文件;组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技师等针对本工程的难点、关键点成立相应的QC小组,编制攻关计划,并就有关的资源占用计划报项目经理批准;

由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研究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积极与公司科技部联系,编制\四新\推广应用计划,并报业主、设计方等批准;

针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就措施中的资源利用计划报项目经理批准。

3.制定工程创优总体计划

创优总体计划在总承包管理单位的统一协调下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在当地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创\省级文明工地\; 在本工程竣工三个月后,申报获取\太原市优质工程\。 工程竣工后一年,经历一个雨季申报\迎泽杯\

(二)、基础、结构阶段的创优实施计划

1.测量放线、垂直度控制与沉降观测 1.1、轴线的定位、标定和高程传递

轴线定位、标定:根据总平面图所标示的本工程方位、尺寸、朝向定出基点,用经纬仪

测量定位,用钢尺丈量平面及轴线开间尺寸。测量由主轴线交点处开始,测量(丈量)各轴线,最后将经纬仪移到对角点进行校核闭合无误且总体尺寸及轴线开间尺寸复核准确后,方可把轴线引测到建筑物外围的轴线桩上,并在轴线桩上标明各纵横轴线的编号。轴线桩应牢固、稳定、可靠和便于监控,并应做好保护措施。

高程传递: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或甲方指定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准确引测到施工场地便于监控的位置上,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不下沉变形。高程的引测应进行往返一个测回,闭合误差值在允许值范围内,可按水平距离比例相应修正。

1.2、±0.00以下标高基础测量放线

为控制基础标高,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在四周水平打下长木桩,在木桩侧面钉下球帽铁钉,编好号码,并用油漆在桩边写清楚,用吊钢尺的方法,用水准仪根据引测至现场的水准点基点,测出球帽铁钉帽顶高程,对应编号做好记录,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在基坑内,校测各铁钉帽顶高程。施测基础标高时,应后视两处作校核。

1.3、±0.00以上标高测量控制

本工程主体结构的标高测量,主要用钢尺沿外墙向上垂直测量。先用水准仪将+1.00m标高线引测至首层柱上,并做好标记,作为向上测量的起始线,施工时用钢尺垂直向上量至施工层,各层的标高线均应由首层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

1.4、垂直度测量控制

结构的垂直度偏差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质量,必须严格加以控制。垂直度测量控制方法以激光垂直测量仪及经纬仪测量控制为主,以线锤吊线测量为辅。

当施工到±0.00后,随着结构的增高,要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施工中对竖向偏差要求较高,轴线竖向投测的精度和方法必须与其适应,保证工程质量。

除用上述方法外,可在外围边角柱上弹垂直线作为控制垂直度偏差的定点和定线,用线锤吊线复测校核,每层复测一次,以保证建筑物的垂直度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1.5、 沉降观测

本工程的沉降观测主要包括: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本工程的沉降观测工作由项目部专业测量员进行沉降观测工作。 2.模板工程 2.1、质量要求

1)、依据《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2)、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严密性,使混凝土达到清水效果。

为装修阶段免除基层抹灰创造有利条件,根治顶棚空鼓脱落的质量通病。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模板质量允许偏差项目 项次 1 2 3 项目 轴线位移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模内尺寸 基础 柱、墙、梁 层高不大于4 层高垂直度 5m 大于5m 5 6 7 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阴阳角 预埋铁件 预埋管、螺栓 度 预留孔洞 中心线位移 内孔洞尺寸 中心线位移 11 门窗洞口 宽、高 对角线 12 插筋 外露长度 2.2、创优策划 1)、方案选择

墙、柱模板、梁模板和楼板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模板,支撑系统采用Φ50×3.5钢管。

+10 -0 中心线位移 方正 顺直 中心线位移 中心线位移 9 螺栓外露长允许偏差(㎜) 3 ±3 ±5 ±3 3 5 2 2 2 2 2 2 +5 –0 5 +5 -0 3 ±5 6 3 尺量 拉线、尺量 拉线、尺量 尺量 靠尺、塞尺 方尺、塞尺 线尺 拉线、尺量 检查方法 尺量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尺量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10 拉线、尺量 2)、模板设计

根据施工的不同部位,做好模板设计,根据图纸和工程实际优选模板体系做出细致可靠的节点设计,编制出模板施工方案。

3)、控制要点

(1)严密性:①拼缝:角模、侧拼、模板上拼、层间水平拼缝。②层间接槎:外墙、楼梯间、电梯井、窗口。

(2)几何尺寸:长、宽、高、对角线、方正、角度、厚度、标高、形状尺寸、位置。 (3)支撑要求

稳定性、立柱下垫板、三层连续支撑、板的边缘距最边支撑的距离不宜过大,以250~300mm为宜。单侧模板支撑要抗浮且既拉又顶。必要时下地锚。

4)、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基础模板:基础要防止沿基础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够,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时上段混凝土缺损,底部钉模不牢的现象。

措施:①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准确。②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③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板下口支承在钢筋支架上。④支撑直接在土坑边时,下面应垫以木板,以扩大其承力面,两块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

梁模板: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

措施:(1)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2)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3)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柱模板:防止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措施:(1)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2)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底部拉通线,再立中间柱模。(3)四周斜撑要牢固。

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措施:(1)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2)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3)板模按规定起拱。

5)、成品保护

坚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按楼板部位层层复安,减少损耗。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3、钢筋工程 3.1钢筋的制作加工 3.1.1、质量要求 (1)一般规定

①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2)原材料 ①主控项目

A、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B、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C、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②一般项目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钢筋加工 ①主控项目

A、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B、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箍筋弯钩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为135°;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②一般项目

钢筋调直宜用机械方法,不得用冷拉方法。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B、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3.1.2、创优策划 (1)施工准备

允许偏差(mm) ±10 ±20 ±5

①审图:如梁柱节点,剪力墙的门窗洞口钢筋过密,要提前放样;要考虑悬挑构件的绑扎、钢筋接头的控制等;要重视抗震结构的构造要求,如加强区、箍筋加密区、边跨柱头等;钢筋在构造上满足抗裂要求,如女儿墙根部等。

②翻样:通过翻样暴露钢筋过密对混凝土振捣造成的质量障碍,与设计协商解决;精确翻样是提高加工质量的前提;对复杂的节点要翻样设计,有问题时与设计共同研究解决,把钢筋绑扎的穿铁、上箍筋的先后顺序考虑周全,底板纵横多向钢筋的铺铁方法,柱梁结合部位的主筋位置、箍筋配制、保护层的控制应统筹考虑,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应简化施工;对控制钢筋位置正确的辅助工具,如梯子筋、马凳、定位箍筋、双F撑等,通过精确翻样,引导其加工质量和控制效果。

③机具准备:据需要准备钢筋加工机械,包括钢筋冷拉机、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成型机、弯箍机、点焊机、对焊机、电弧焊机及相应吊装设备。

④材料准备:各种规格、各种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厂)场后须经物理性能检定,对于进口钢材增加化学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⑤作业条件:各种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钢筋抽料。钢筋抽料人员要熟悉图纸、会审记录及施工规范,按图纸要求的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合理的填写钢筋抽料表,计算出钢筋的用量。

(2)施工工艺 ①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必须按翻样尺寸精确加工,不同箍筋、各种梯子筋、吊筋等应做出加工样板,配上详细的加工交底图和专门的验收工具,作为样板对钢筋加工指引正确的加工方法;

梯子筋等要加工精确的加工模具,技术员验收合格后使用。对钢筋加工的质量控制起到较好的效果。

钢筋切断加工时,梯子筋横棍、机械连接钢筋、电渣焊钢筋、顶模棍钢筋不能使用切断机,应使用切割机械,使钢筋的切口平,与竖直方向垂直,对钢筋连接质量和控制精度有利。

钢筋弯曲加工时,弯曲机的心轴直径必须满足绑扎施工对弯曲半径的需要。弯折钢筋的短边尺寸和长边尺寸必须同时满足允许偏差的要求,弯折角度必须准确,有验收模具。

加工箍筋的卡盘,应分规格制作,专盘专用以使主筋与箍筋贴合严密。也可加工可调节卡盘,可以提高效率和加工质量。箍筋加工时应对每一个弯折长度进行控制。箍筋135°弯钩两钩平行,不能劈口,平直段两钩等长,两钩垂直距离应满足单排钢筋或双排钢筋的绑扎需要,平直段长度尺寸符合规范要求,箍筋的几何尺寸、方正、平面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加工后的钢筋应进行标识,表明规格、数量、图形、几何尺寸、使用部位、加工人、加

工时间。

②钢筋加工预检

现场加工的钢筋,加工后必须进行预检,不合格的必须返工,加工不合格的钢筋不允许进入绑扎现场。对竖向梯子筋、水平梯子筋、暗柱位置控制梯子筋、双F撑、箍筋等对其加工精度的控制要严,允许偏差2mm。

③钢筋加工品的存放:

钢筋加工场应搭设棚架,集中码放材料,防雨淋锈蚀。成品半成品钢筋亦应有标识。 (3)控制要点

保证原材质量是根本的要求,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流程,从钢筋生产出厂开始追踪各个流通环节的产品流向,保留相关资料,经过材料抽样复试,验证原材质量,对原材料进行标识和管理,确保钢筋原材质量满足质量要求。

控制加工质量是钢筋的预控措施,许多质量通病是因为钢筋加工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的,钢筋精确加工是提高钢筋绑扎质量的基础。必须通过交底培训、制作模具、加工样板、预检验收、挂牌标识等多个环节来控制钢筋加工质量。

3.1.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2)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3.1.4、产品保护

(1)各类型钢筋半成品,应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挂好标志牌,堆放场所应有遮盖,防止雨淋日晒。

(2)转运时钢筋半成品应小心装卸,不应随意抛,避免钢筋变形。 3.2、钢筋绑扎及安装 3.2.1、质量要求 (1)钢筋连接

①主控项目: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②一般项目

A、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B、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 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C、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l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2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2)钢筋安装

①主控项目: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②一般项目

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绑扎钢筋网 绑扎钢筋骨架 长、宽 网眼尺寸 长 宽、高 间距 排距 受力钢筋 保护层厚度 基础 柱、梁 板、墙、壳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水平高差 +3, 0 钢尺和塞尺检查 注: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受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

以上,且不得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3.2.2、创优策划 (1)施工准备

允许偏差(mm) ±10 ±20 ±10 ±5 ±10 ±5 ±10 ±5 ±3 ±20 20 5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①材料

钢筋半成品的质量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绑扎用的铁丝,采用20~22号铁丝(镀锌铁丝)。水泥垫块要有一定的强度。

常用的铅丝钩、小扳手、撬杠、折尺或卷尺、白粉笔、专用运输机具等。

②作业条件:熟悉图纸,核对半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准备好铁丝、水泥垫块以及常用绑扎工具和机具;钢筋定位:划出钢筋安装位置线,如钢筋品种较多时,应在已安装好的模板上标明各种型号构件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数量;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的先后次序,宜制定安装方案;绑扎部位的位置上所有杂物应在安装前清理好;绑扎前“七不准”:已浇筑混凝土浮浆未清除干净不准绑钢筋;钢筋污染清除不干净不准绑钢筋;控制线未弹好不准绑钢筋;钢筋偏位未检查、校正合格不准绑钢筋;钢筋接头本身质量未检查合格不准绑钢筋;技术交底未到位不准绑钢筋;钢筋加工未通过车间验收不准绑钢筋。

(2)施工工艺 ①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A、垫块

混凝土垫块:强度C30以上,规格60×60×40~50mm,采用豆石混凝土,专用模板,保证厚度一致,常温养护7d才能使用。

B、马凳:刚度要求,不能太软,一踩就弯,马凳支腿间距不大于1.0m为宜,马凳排距以保证上层钢筋的位置正确,按马凳及上层钢筋规格重量确定。搂板垂直施工缝、悬挑构件根部应通长。

C、梯子筋:

墙体水平筋间距用竖向梯子筋控制,见图1,竖向梯子筋的水平梯凳间距等于墙体水平筋间距,其中3~4个水平梯凳为顶模梯凳,其长度等于墙厚减2mm,上、中、下均匀分布;其余梯凳为不顶模梯凳,长度控制在墙厚减20mm。梯子筋竖筋位置控制墙体水平筋保护层,梯子筋两根竖筋最外皮的距离为墙厚减2个墙体水平筋保护层再减2个水平筋直径。竖向梯子筋代替墙体竖向主筋时,梯子筋竖向钢筋直径应比墙体竖

向钢筋直径增加一级。梯子筋的放置数量以每道墙2~3个,距离3m左右为宜。顶模撑用切割机切平无毛边,两端刷防锈漆。 墙体竖向钢筋间距用水平梯子筋控制,见图2,水平梯子筋的水平梯凳间距等于墙体竖向钢筋间距,其中3~4个水平梯凳为顶模梯凳,其长度等于墙厚减2mm,水平均匀分布;其余梯凳为不顶模梯凳,长度控制在墙厚减20mm。其他基本与竖向梯子筋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水平梯子筋必须每道墙通长设置,且只有将水平梯子筋放在墙体大模板以内才可以控制墙体竖向钢筋的保护层,否则只能控制竖向墙体钢筋的水平间距。 图2 水平梯子筋 ②节点构造施工 大角、丁子墙、小墙肢、端部暗柱、连梁等节点构造必须符合图纸及图集的规定,当图纸不详或图纸与图集有矛盾时,应本着简化节点有利于混凝土浇注的原则,提前与设计和监理协商,统一意见,统一做法,统一验收标准。 搭接长度、错开搭接长度、搭接的位置要求,必须满足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锚固长度、锚固的方法、弯折锚固的技术要求应满足图纸或图集的规定,在样板钢筋绑扎时要统一确定方法,统一验收标准。如连梁钢筋弯折锚固时,其弯折点必须过墙中心线。预留梁窝部位或剔凿梁洞处,绑扎梁钢筋时,其梁钢筋的锚固长度、位置应准确。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或三排设置时,应保证钢筋排距构造位置正确。 各种构造钢筋、附加钢筋、图纸未注明需要施工时按构造要求放置的钢筋,应满足规范和图集的规定。 ③绑扎的要求 A、柱、墙等起步筋的控制 独立柱箍筋以距地面5cm处开始起步(墙体暗柱与墙体水平筋不重叠); 墙体水平筋以距地面5cm处开始起步; 墙体第一道立筋距暗柱主筋5cm处开始起步; 梁箍筋距柱主筋5cm处开始起步; 过梁箍筋进支座5cm处开始起步;

暗柱箍筋距地面3cm处开始起步; B、预埋件、预留筋、绑扣

预埋件应加工精确,锚固可靠,安装时必须符合图纸的位置要求,紧贴模板设置并固定牢固使预埋件外表面与混凝土外表面应相平,相邻预埋件水平标高在一条线,垂直上下在一条线,方正美观,表面刷防锈漆。

预留筋主要为二次结构填充墙的圈梁、组合柱和墙压筋,组合柱钢筋应在顶板模板打孔,下插上留;墙压筋采用后值筋的方法。

绑扣不得松扣、缺扣,火烧丝尾部要弯人钢筋网以内,防止出墙造成锈点。 ④两次扶正、一次预调(强调门窗口的放线)

两次扶正,是指墙体、搂板浇注混凝土时,必须安排钢筋工扶正钢筋,在混凝土初凝前,将浇注混凝土时因扰动造成的钢筋位移,修整正确,使保证钢筋位置正确的措施得以实现。

一次预调,是指搂板模板支模后绑筋前,增加一次放线,依线按1:6的方法,调整门窗口暗柱钢筋和竖向仍有位移的钢筋。将钢筋位移调整在搂板厚度之内。搂板混凝土浇注高度很低,不会产生多大的冲击力,调整后的钢筋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会再有大的位移,达到控制钢筋位置正确的目的。

(3)控制要点

重点控制钢筋位置正确是基本的要求,严格按图纸、图集、设计变更通知单的要求进行钢筋位置正确的控制,仔细阅读图纸、熟悉并掌握图集,详细多次有针对性地交底,样板引路,预控培训,控制工具的正确使用,是重点控制钢筋位置正确的有效方法。

3.2.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2)保护层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3)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4)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

3.2.4、成品保护

绑扎钢筋时严禁碰撞预埋件,如碰动按设计位置重新固定牢靠。

模板面刷隔离剂不得污染钢筋,墙、柱上口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前缠塑料布保护避免混凝

土污染,浇筑后如有污染的混凝土及时清理干净。

各工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蹬踩钢筋,楼板钢筋绑扎时搭马道用于走人。

钢筋绑扎时要保证预埋管线的位置准确,可适当弯曲钢筋,但不得任意切断钢筋。 浇筑楼板混凝土时,搭设马道,保护负弯距钢筋、悬挑钢筋的位置正确。 3.3、钢筋机械连接 3.3.1、质量要求 ①钢筋连接

A、主控项目: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B、一般项目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受拉区不大于50%;.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大于50%;直接承受

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什中,不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大于5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②钢筋安装

A、主控项目: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B、一般项目

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绑扎钢筋网 绑扎钢筋骨架 长、宽 网眼尺寸 长 宽、高 间距 排距 受力钢筋 保护层厚度 壳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基础 柱、梁 板、墙、允许偏差(mm) ±10 ±20 ±10 ±5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5 ±10 ±5 ±3 ±20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筋弯起点位置 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水平高差 20 5 +3, 0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和塞尺检查 注: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受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4、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在结构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出现工程质量隐患,对整个工程而言是致命的。因此要强调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预控,特别对在搅拌、配合比、计量、运输、浇捣、养护、试块的留置和施工缝等方面加强控制。

4.1、质量要求

4.1.1、混凝土工程施工和材料应符合的标准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

4.1.2、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4.1.3、施工缝(包括沉降缝、膨胀加强带、后浇带、分段施工缝及其他需要设置的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4.1.4、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受力部位严禁出现蜂窝、孔洞、露筋、疏松、夹渣、烂根以及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裂缝、软弱层等现象。

4.1.5、结构混凝土最大氯离子含量和最大碱含量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B 50010--2002)第3、4条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规定。

4.1.6、由混凝土工程施工引起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氨的浓度限量:I类民用建筑工程不大于0.2mg/m3,Ⅱ类民用建筑工程不大于0.5mg/m3。

4.1.7、混凝土结构外观要求:表面平整、密实、整洁、色泽基本一致;阴阳角方整、顺直,无缺棱、掉角、漏浆;墙体与楼板、墙体与墙体相交处线角顺直,标高一致;门窗洞口方正,尺寸和位置准确;梁柱板相交节点尺寸准确,无错位、颈缩、掉角、漏浆现象;梁、板起拱线面平顺,起拱高度准确;外立面阴阳角垂直;腰线、折线平顺;各层窗口上下顺直,同层窗口标高一致;阳台边角顺直、无错位;滴水线顺直,宽度和深度一致,楼梯间和外墙各层之间接缝平整、密实、无错台,结构断面尺寸准确,断面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4.1.8、现浇结构混凝土拆模后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该表规定高于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轴线位置 柱、梁、墙(剪力墙) 层高≤5m 垂直度 层高>5m 高层 全高 层高 标高 全高 截面尺寸 基础 柱、墙、梁、板 表面平整度 角、线顺直 保护层厚度 柱、墙、梁、板 楼梯踏步宽、高 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电梯筒 阳台、雨罩位置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预埋螺栓位置 4.2、创优策划

4.2.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创样板的质量目标。 4.2.2、人员组织

(1)创样板工程首先要组织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班子,并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具体特点,

中心线位置 螺栓外露长度 井筒全高(H)垂直度 +5 、-3 ±3 +20、-0 H/1000,且≤30 5 10 3 +5、-0 钢尺检查 铅垂仪、钢尺检查 吊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基础 ±30 ±5 ±3 3 3 ±5 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拉线、钢尺检查 多层 5 5 8 H/1000,且≤30 H/1000,且≤20 查 ±5 查 钢尺检查 水准仪、钢尺检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钢尺检基础、独立基础 允许偏差(㎜) 10 钢尺检查 检验方法 安排与之相适应的混凝土专业管理人员和试验人员。

(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混凝土施工方案的安排,组织落实劳务施工队伍,施工人员的编制、数量、素质须满足混凝土工程施工所需。

4.2.3、技术准备

(1)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混凝土施工方案包括混凝土泵送方案、后浇带施工方案等。

(2)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排列工程各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各部位的混凝土量,排列成表,根据该表编制混凝土生产(采购)计划。

(3)配备齐混凝土工程施工所需的规范、标准、技术资料表格、质量评定表格和混凝工试验用具,包括混凝土坍落筒、混凝土试模、测温计、振捣器、回弹仪、温湿度自控仪、标养箱、天平秤、电炉等。

(4)选择具有规定资质的试验室,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2.4、制定奖罚办法,通过奖优罚劣这个经济手段强化施工人员创精品的意识。 4.2.5、通过“走出去”参观精品工程,观摩精品工程的施工过程;“请进来”请专家讲课,介绍创精品工程的做法,扩大视野,找出差距,少走弯路,有利于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4.2.6、积极推广“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工程的技术含量,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治理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达到精品的高标准要求,实现创样板工程的目的。

4.2.7、积极协调好外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混凝土供应商)和内部(钢筋、模板、水、电各专业)各方面的关系,是保证混凝土工程创优良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4.2.8、优化设备投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及时足量安排设备进场,混凝土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输送泵、塔式起重机、振捣器、翻斗车,保证随时投入使用。

4.2.9、材料要求除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中原材料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外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1)所用材料均需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建立合格材料供应商的档案,严格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确保材料质量。 4.2.10、作业条件

(1)浇筑混凝土处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已办理完隐、预检手续。

(2)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3)混凝土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

被批准。

4.2.11、作业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将钢筋上的污染物清除干净,木模板应浇水湿润,部位交接处松散混凝土已剔凿至密实处,最后用压缩空气将模板吹净。

4.2.12、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范的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商品混凝土每车都需测定坍落度,不合格者不用。

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控制: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计算确定,为了调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缓凝剂)要做试验。

混凝土浇筑厚度的控制:浇筑厚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度,按照方案和交底规定的浇筑厚度施工,并用尺杆来加以控制。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2002)和设计图纸要求严格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混凝土密实度的控制:通过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高度),不漏振、不过振,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出现麻面、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现象。

表面平整度的控制:规范规定表面平整度为8mm以内,精品工程表面平整度要控制在4mm以内。

混凝土养护的控制:应留设现场同条件养护的试件,通过浇水、喷涂养护液、覆盖密封、保湿等手段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确保其强度正常增长,杜绝或减少裂缝的出现。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2.13、商品混凝土施工

(1)、使用商品混凝土必须考虑混凝土运输问题。供应运输半径不宜超过25km。对于进场混凝土应认真核对发货票与合同是否相符;现场制作混凝土试块,进行坍落度检验。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拒收,并做好记录。

(2)、填写商品混凝土进场记录表。

施工单位 施工部位 浇筑日期 编车现场坍出站到场开始卸浇筑完路上现场等浇筑总耗用备落度 时刻 时刻 料时刻 毕时刻 时间 候时间 时间 时间 注 号 号 记录人: 审核(技术负责人):

(3)、商品混凝土到场前应检查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和管道,应不吸水、不漏浆,并保证卸料及输送通畅。容器和管道在冬季要有保温措施,夏季要有隔热措施。

(4)、混凝土运送至浇筑地点,如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搅拌。

(5)、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最低不宜低于5℃。 4.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4.3.1、蜂窝。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4.3.2、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4.3.3、麻面。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4.3.4、孔洞。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4.3.5、缝隙及夹渣。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4.3.6、墙柱底部缺陷(烂脚)。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4.3.7、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4.3.8、表面平整度差。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4.3.9、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

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4.3.10、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温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4.3.11、缺棱掉角。产生的原固: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4.3.12、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时,应按图在梁柱接头周边用钢网或木板定位,并先浇筑柱接头,随后浇梁板混凝土。

4.3.13、有台阶的构件,应先待下层台阶浇筑层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止砂浆从吊板下冒出导致烂根。

4.3.14、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1)麻面: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

(2)露筋: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l:2或1:2.5水泥砂浆抹干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按孔洞处理。

(3)孔洞: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先涂纯水泥浆,再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捣。如孔洞较深,可用压力灌浆法。

(4)裂缝:视裂缝宽度、深度不同,一般将表面凿成V型缝,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裂缝较严重时,可用埋管压力灌浆。

4.3.15、严禁踩踏钢筋,确保钢筋配置符合设计要求。 4.4、成品保护

4.4.1、混凝土成品保护的好坏,对外观、耐久性有直接影响。因而必须做好成品保护。 4.4.2、阳角、门窗洞口模板拆除后应用塑料角或其他材料做好保护,以防继续施工对口角的破损。

4.4.3、楼板混凝土浇筑后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同条件试块达到1.2MPa时)方可上人进行下道工序。进行下道工序前应做好对板面的保护。特别是吊运钢筋时不能集中堆放,底部必须垫木方,落勾时应轻轻放下,防止发生楼板裂缝。此外浇筑墙体混凝土时散落的混凝土,

应及时清理干净,防止二次污染。

4.4.4、楼梯踏步混凝土没有达到1.2MPa时,严禁上人踩踏。当楼梯模板拆除后,用角铁或旧竹编板将楼梯边角保护好,防止掉角。

5、砌体工程

本工程墙体:砌体±0.00以下采用水泥砖砌筑,±0.00以上采用采用加气砼块砌筑。 5.1、质量要求

5.1.1、应符合下列规范、标准的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 5.1.2、砌体工程观感质量要求

(1)砌筑方法正确,转角和交接处的斜槎应平顺、密实;

(2)墙面应保持清洁,灰缝密实、深浅一致,横竖缝交接处应平整; (3)预埋孔洞、预埋件、预埋管道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芯柱、构造柱、圈梁、及过梁混凝土浇筑密实无蜂窝、不漏筋,与砌体结合平整紧密、牢固可靠。

5.2、创优策划 5.2.1、原材料要求

(1)砖、砌块的生产厂家应具备相应生产资质,且产品应具备有效质量合格证书、产品性能的检测报告等;抽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包括对尺寸、观感质量、相关资料的验收);进场后按批量复试合格方可使用。

(2)拌制砌筑砂浆及圈梁、构造柱混凝土用的水泥、外加剂等也应具备合格证及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后与砂、石等按批量送试检验合格后使用;拌制用水应为无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3)圈梁、构造柱(芯柱)、其他部位及局部拉结用钢筋同时要求具备质量证明书,进场后送试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用于填充墙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必须满足龄期28d。同时在砌筑时,必须保证砌块的含水率符合规范要求。

5.2.2、砌筑砂浆要求

(1)现场搅拌设备应安装在防风雨的搅拌棚内,工艺设备合格,计量系统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组分材料应采用重量计量。砂浆根据设计要求强度等级及砌块种类对稠度的要求,由有相应资质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更时,其配合比应重新

确定。现场搅拌棚内应设置配合比标牌,每次搅拌前根据实际情况详细填写标牌内容。

当砂的含水率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外加剂计量可根据每次搅拌量采用袋装的方法,以保证计量准确。

(2)砌筑砂浆要具有高粘附性,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和强度,应根据砂浆强度等级选择普通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砂宜采用中砂。砂浆稠度宜为70~90mm(一般控制在80土5mm),砂浆保水性的衡量是砂浆的分层度,一般不宜大于20mm(应控制在10~20nun之间)。

注:砂浆粘附性试验方法是将砂浆抹在砌块端肋上,要求砂浆不得掉落。 (3)应采用机械搅拌,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min。

(4)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砂浆在砌筑前如出现泌水现象应重新搅拌,超过上述规定时间的砂浆不得使用,并不应再次拌合使用。

5.2.3、试验要求

砖、砌块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并应满足施工需要。 5.2.4、施工组织准备

(1)根据工程量、施工工期要求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尽量做到流水作业连续施工;同时准备好充足的原材料和施工机具。

(2)根据设计开间尺寸绘制砖、砌块排列图,提前确定异型砖、砌块尺寸及数量,在现场及时切割下料或让厂家定型生产,确保不影响施工进度。

(3)测量放线

清理作业面,按标高找平结构面,依据砌筑图弹好轴线、砌体边线、组合柱(芯柱)位置线、门窗洞口位置线,预检验线合格。

(4)技术交底:施工前将已编制好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全面地向施工技术人员、工长、质检员、材料员等有关人员讲解清楚,将材料的特性、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等全面进行交底培训。

(5)根据砖、砌块排列图排砖撂底,浇水湿润基层,立皮数杆(依据楼层高度、砌块尺寸、组砌方法等提前作好),皮数杆间距不宜太大,一般不超过12m。

(6)搭设好操作和卸料架子,砂浆按配比搅拌,并留置好试块。 5、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完毕后,结合砌体的特点、设计图纸要求及现场具体条件,编制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作好施工平面布置,划分施工段,安排好施工流水、工序交叉衔接

施工。

对基层不平的现象可采取剔凿或补抹砂浆的措施,待基层清理干净后要及时进行抄平放线工作。

在排砖撂底时,当发现门窗位置线与砌块模数不符时可采取定做、加工异型砌体或移动少量(不得超过2cm)位置线的方法。

砌筑时应严格控制墙体平整度和垂直度,根据墙体厚度可采取单面或双面挂线的砌筑方法;挂线时注意两头皮数杆标高要一致,较长的墙体中间应加支撑点,以防由于线长出现塌腰的现象。

填充墙或隔墙顶部斜砖必须逐块敲紧砌实,砂浆满填,且须待下部砌体沉实后(一般约五天左右),再砌顶部斜砖。

芯柱和圈梁混凝土浇注应注意模板固定牢固,分层浇筑振捣密实,并采取措施(如周围墙面加薄膜底覆盖,以防砂浆影响墙面做法)。

6、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基础砌砖

①砌筑砂浆不符合要求,造成原因:砂浆配合比不准确,水泥、砂和掺合料没有过秤,计量不准确;砂浆搅拌不均匀,搅拌时间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

②基础墙身位移过大。造成原因:砌至基础墙身时没拉准线校正墙的轴线和边线,或砌筑时没有保持墙身的垂直度。

③墙面不平,造成原因。砌筑墙体时,没按有关规定通准线,或挂线不准确。溢出墙面的灰浆没有随砌随刮平。

④水平灰缝高低不一致。造成原因:盘角(执角)时灰缝厚度不一致、每皮砖没有与皮数杆对平。通准线时张拉不紧不平直。砌筑时没有左右理顺,留槎处衔接高低不平。

⑤皮数杆不平。造成原因:抄平(引测)放线时没认真细致,承托皮数杆的木桩不牢固或被碰撞松动;皮数杆竖立完成后,应进行水平标高的复验。

⑥埋入砌体中的拉结钢筋不符合要求。造成原因:埋入位置不正确,不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受过碰撞或弯折而没有检查修直。

(2)墙体砌筑

①墙身轴线位移。造成原因: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以及挂准线过长而未能达到平直通光一致的要求。

②水平灰缝厚薄不均。造成原因:在立皮数杆(或框架柱上画水平线)标高不一致。 ⑦构造柱未按规范砌筑。造成原因:构造柱两侧没砌成马牙槎,没设置好拉结筋。

⑨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造成原因: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没有用侧砖或立砖斜砌(60°)顶贴挤紧。

7、成品保护

砌体上的设备留槽孔以预留为主,严禁砌后剔凿而损坏砌体的完整性。 砂浆稠度应适宜,砌墙时应防止砂浆溅脏墙面,宜随砌随清扫灰缝和落地灰。 支模浇混凝土前宜在与砌体接触面边沿粘海绵条等防漏浆措施,保证混凝土质量和墙面清洁。

尚未安装楼板或屋面板的墙或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应采取临时支撑等措施,以保证施工中墙体的稳定性。

5、屋面工程 5.1、屋面找平层 质量要求

屋面找平层施工除必须符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项:

1、找平层的材料质量及配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可掺入高效砂浆王以及合成短纤维。

2、屋面(含天沟、檐沟)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天沟、檐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3、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且整齐平顺;圆弧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找平层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转角处圆弧半径 卷 材 种 类 圆弧半径(㎜) 类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4、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应平整、压光、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沥青砂浆不得有拌合不匀、蜂窝现象。

5、找平层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宽宜20㎜,并嵌填密封材料;若找平层兼做排汽道时,可适当加宽,并应与隔热层排汽道相通。分格缝应留设在板端缝处,其

20 50 卷 材 种 圆弧半径(㎜) 纵横向缝的最大间距: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宜大于6m。

6、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 创优策划 1、施工准备

(1)施工图纸或修改图已经会审,找平层的位置(即所在屋面做法的层次)、材料已明确;屋面专项施工方案已编制,并报监理或业主审批;施工技术质量交底已编写,并组织作业人员及施工员、质检员进行了交底。

根据施工工期、工程量要求配足施工机具及小型工具,合理安排劳动力,划分施工段形成流水施工,确保连续施工。

(2)基层清理

为防止找平层空鼓等,将结构层或隔热层上表面的松散杂物、灰尘清理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平,不得影响找平层的有效厚度,如结构层或隔热层有油污应铲除或烧碱擦洗。

(3)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设计的屋面找平层分格缝布置图,在基层及女儿墙根部弹出分格缝控制线。须找平层找坡时,应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找平层的厚度范围。

(4)大面积施工前,先将出屋面的管道根部、变形缝处理好。 2、控制要点

(1)严格控制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的强度等级和安定性,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砂宜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有机杂质不大于0.5%。调整砂浆的水灰比,确保找平层的强度,防止起砂。

(2)找平层上必须留设分格缝

(3)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必须符合第3.2.1第4条的要求。

(4)找坡应符合设计的要求。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要求,测定标高、定点、找坡,然后拉挂屋脊线、分水岭线、排水坡度线,并且贴灰饼、冲筋,以控制找平层的标高和坡度。

(5)管道根部直径500mm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圆直台。管道周围与找平层之间,应预留20mm×20mm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6)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应加强养护;室外温度低于5℃时,宜覆盖麻袋或塑料彩条布保温,防止找平层冻酥。找平层不宜上人、上物过早,杜绝重物集中堆放。

3、细部处理

主要在伸出屋面管道根部及水落口处。具体如下:

(1)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做成高度不小于30㎜的圆直台,管道与找平层间应留设凹槽,如图所示嵌填密封材料。

(2)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水落口杯与找平层接触处留设宽20㎜,深20mm凹槽,如图所示嵌填密封材料。

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 ( a)出屋面管道(钢套管 ); (b)出屋面管道(混凝土填实) 水落口的防水构造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防止找平层面起砂

(1)严格控制水灰比,施工前基层表面充分湿润,刷浆要均匀,冲筋距离不要过大,随铺灰随刮平,拍平,以确保强度和密实度。

(2)掌握好压光时间,压光一般不少于三遍。第一遍应在面层铺设后随即进行,使砂浆均匀、密实,以表面不出水为宜。第二遍应在水泥的初凝时进行,终凝前完成,将表面压

平整、密实。的三遍压光主要消除抹痕和闭塞毛细孔,使找平层更加密实,但应在水泥终凝时完成,切忌在水泥终凝后压光。

(3)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过早上人。

(4)水泥宜用早期强度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安定性好,切不能使用过期、低标号水泥。

2、防止出现空鼓、开裂

(1)严格清理干净基层表面,过于光滑的应凿毛,并充分湿润。 (2)不使用过细的砂子。

(3)注意素水泥浆在调浆后涂扫,不宜先撒水泥粉后浇水扫浆。素水泥浆水灰比以0.4~0.5为宜,并做好随扫随铺,如素水泥浆已风干硬结则应铲除后重新涂扫。

(4)屋面的边角处、突出屋面管根,埋件周围应操作认真,不要漏压。

3、防止倒泛水,冲筋时找准泛水,按冲筋铺浆,确保泛水,不失去作用。成品保护 1、施工完毕,即进行蓄水或铺麻袋等洒水养护。

2、不要过早上人。如未干时要上人则要搭行人走桥,不能直接踏上找平层。 屋面防水层

高分子卷材防水 创优策划: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

水落口、天沟、檐沟、檐口及立面卷材收头等施工,要求按方案细部做法要求。 冷粘法铺贴卷材:

除符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面要求: 1 基层胶粘剂可涂刷在基层或涂刷在基层和卷材底面,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2 铺贴卷材不得皱折,也不得用力拉伸卷材,卷材下面的空气要排除,辊压粘贴牢固。 3 铺贴的卷材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

4 卷材铺好压粘后,将搭接部位的粘合面清理干净,并采用与卷材配套的接缝专用胶粘剂,在搭接缝粘合面上涂刷均匀,不露底,不堆积。根据专用胶粘剂性能,控制胶粘剂涂刷与粘合间隔时间,并排除缝间的空气,辊压粘贴牢固。

5 搭接缝口必须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6.第一层卷材采用双毛面卷材,第二层采用单毛面外露型卷材。 施工中途下雨、下雪,应做好已铺卷材周边的防护工作。 5.2、屋面面层

质量要求

1、水落口上口的标高应设置在沟底的最低处,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的坡度不应小于5%,附加防水涂料,厚度不应小于2mm,防水层贴入水落口内不应小于50mm。杯口周边与面层之间要留凹槽用高弹、耐候的密封材料封堵。

2、伸出屋面管道根部周围与结构基层之间应预留20×20mm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并从结构层起浇筑出高出面层不小于250mm的圆台混凝土保护墩。

3、屋面的面层及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的防水构造、排水坡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面层的材料质量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不仅要符合设计要求,而且要结合工程特点,布置合理,满足使用功能。

分格缝等细部构造的密封处理,必须嵌填密实,连续饱满,粘结牢固,无气泡、开裂、脱落等缺陷,密封材料表面应平滑,缝边应顺直,无凹凸不平现象,缝格宽度的允许偏差为±8%,胶体深度为宽度的0.5~0.7倍。

5、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缝内填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防水卷材封盖,缝顶加扣金属盖板,盖板之间的接缝处应用密封材料嵌填,盖板顶做出分水线,排水坡度不小于5%,两侧做出滴水线槽。

6、面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均应做成圆弧形,且整齐平顺,宽窄一致。并在圆弧下端与面层交界处沿周边留出分格缝。当面层的分格缝和女儿墙相垂直时,其分格缝应向上延伸将圆弧、女儿墙的面层分段。

7、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面层应平整、压光,色泽均匀,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面层沿排水方向的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mm。

8、其他饰面材料面层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质量要求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要满足装饰、装修、楼地面工程的质量标准。

创优策划

1、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材料特性,按照设计和施工方案,针对屋面面层材料、及与构造物交界处的特点和质量要求进行技术交底,重要部位应进行深化设计,画出施工详图。

2、面层施工时,对基层进行综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并对已完成的部位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3、屋面面层的饰面质量,除要满足装饰、装修、楼地面的饰面标准外,还要保证坡度正确合理,排水通顺。材料和其构造要求,都还要适应温差变化大的露天环境,具有抗风化、

耐久性强的特点,细部处理注重美观统一,保证使用功能和具有小特色。

4、分格缝的位置要与屋面分水线、平面布置特点、饰面材料的模数、凸出屋面的构造物密切配合,有序合理。分割缝材料可用lOm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根据排水坡向和标高要求裁出不同的高度,用水泥砂浆双面固定,作为面层施工时控制标高的主要标识之一。嵌缝要求饱满顺直、密实、均匀,具有良好的弹性,耐候性。

5、设备基础、出屋面的管道及其支撑架,尽量支承在结构基层上,局部应增加附加防水层,预埋铁件安装前应抄平放线,做到标高准确、坚固稳定,饰面时做到体形方正,边角顺直,线条通顺,饰面子整,套割合理。

6、天沟内的排水坡向应准确、流畅,严禁有集水现象。面层与女儿墙等竖向交界处应做成圆弧。天沟、檐沟与屋面交界处、泛水、阴阳角等部位,由于构件断面的变化和屋面的变形常会产生裂缝,除要对这些部位做防水增强处理外,局部面层的抹灰或细石混凝土内宜掺用杜拉纤维等防裂材料。

7、雨水口四周在直径500mm的范围内,做出深0.5~2㎝的锅底式或凹槽,凹槽内可用切割成8块扇形的饰面砖拼成圆形图案,必要时采用两种颜色进行点缀,做到排砖整齐,勾缝光滑平整,对于侧排水口,可以做成半圆形,也可以做成矩形的斜坡口,坡度不应小于5%,作为临时集水坑,以利排水,水篦子起落灵活,使面层整体达到最佳观感质量。

8、面层完工后,对细部构造、分格缝等进行全部外观检验,并再次进行淋水或蓄水检验。

6、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6.1、给水系统安装 1 质量要求 主控项目

(1)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l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2)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检验方法:观察和开启阀门、水嘴等放水。

(3)生产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

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检验方法:检查有关部门提供的检测报告。

(4)室内直埋给水管道(塑料管道和复合管道除外)应做防腐处理。埋地管道防腐层材质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或局部解剖检查。 一般项目

(1)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2)管道及管件焊接的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 弧坑和气孔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给水水平管道应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检验方法:水平尺和尺量检查。

给水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给水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项次 项 目 每米 钢管 全长25米以上 水平管1 道纵横方向弯曲 塑料管 复合管 铸铁管 每米 全长25米以上 每米 全长25米以上 每米 5米以上 塑料管 每米 ≯25 1.5 ≯25 2 ≯25 3 ≯8 2 吊线和尺量检查 用水平尺、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允许偏差(㎜) 1 检 验 方 法 2 立管垂直度 钢管

复合管 铸铁管 成排管段和成排阀门 5米以上 每米 5米以上 在同一平面上间距 ≯8 3 ≯10 3 尺量检查 3 管道的支、吊架安装应平整牢固,其间距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及手扳检查。

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曝晒、污染和冻结的地方,表外壳距墙表面净距为10—30nm;水表进水口中心标高按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2 创优策划 施工准备 材料

①生活给水系统所选用的管材和管件,应有法定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卫生防疫部门的卫生安全性检验证书。

②管材和管件上应标明规格、管系列或直径壁厚比和生产厂名或商标,包装上应有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检验代号以及执行的产品标准号。

③管道热熔连接时,应由生产厂提供专用配套的熔接工具进行热熔连接;管道电熔连接时,应由生产厂提供专用配套的熔接工具;如作修补时,应由生产厂提供专用配套工具进行修补。

④熔接工具、修补工具应安全可靠,便于操作,并附有产品合格证书和使用说明书。 ⑤管材和管件的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清洁、无气泡、裂口、裂纹、脱皮和明显的痕纹、凹陷,且色泽基本一致。

⑥管材的端面应垂直于管材的轴线,切口光洁。管材上必须有“冷水管\热水管”连续的、醒目的标志。

⑦管件应完整、无缺损、无变形,合模缝浇口应平整无开裂。嵌有金属管螺纹的管件应耐腐蚀,镶嵌牢固,应无松动,管牙应无毛刺、缺牙,应符合GB7306的规定。安装用的管材和管件宜采用同一厂家的产品,有产品说明书和质量合格证,并应符合设计和本标准的规定。

⑧管材和管件进场应作外观质量的检查,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如发现质量有异常,必须作进一步的检查和技术鉴定。管道安装前应复核冷热水管管系列(S)及对应的直径壁厚比

SDR和使用场合,安装后管道的标记应面向外侧,便于检查。

⑨镀锌钢管:必须是热浸镀锌钢管,其公称直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⑩配件:必须与管材相适应,螺纹规整,无砂眼。 作业条件

管道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施工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并巳进行图纸交底。

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材料机具、施工场地、临时用水用电等巳满足施工需要。 ③前道工序巳完成并通过验收。

④施工人员经过本管道安装技术的培训和交底。

⑤直接埋设暗敷管道,宜采取先砌墙后开槽安装的程序, 墙体砂浆的强度达到或超过设计强度等级的75%时才可以开槽凿墙;当墙体材料采用轻质砌块时,必须采用专用工具切割钻孔开槽,不得引起砌体松动开裂。

⑥室内明敷管道,宜在粉刷饰面层完成后进行。安装前应配合土建施工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不得采用事后打凿的方法。

⑦管道穿越楼板,应设置带防水翼环的套管,套管内径宜为dn+40mm,应高出地面饰面层50㎜。

⑧热水管道穿过墙体时,应配合土建预埋套管;冷水管道穿过墙体时可预留孔洞。套管或孔洞内径宜为dn + 40-50mm。

⑨室内地坪直接埋设暗敷管道,安装宜在上方的土建基本完成后进行。 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开料切割→套丝→零配件预装→支、吊、托架加工→支、吊、托架安装→管道安装→灌水试压→管道冲洗。

(2)操作工艺

①开料切割:镀锌钢管一般应用机械法切割;切口表面平整,不得有裂纹、重皮、毛刺、凹凸,铁屑应予清除。

②管道套丝:管道套丝应采用自动套丝机;圆锥形管螺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GB/T7306的要求,并应采用标准螺纹规检验;管端应用细锉将金属毛边修光。

③零配件预装:管端、管螺纹清理加工后,应进行防腐、密封处理,并宜采用密封胶四氟乙烯生料带缠绕螺纹;用手将配件捻上管端丝扣,用管子钳进行管子与配件的连接;管子与配件连接后,外露的螺纹部分及所有钳痕和表面损伤的部位应涂防锈密封胶。

④管道支、吊、托架加工:管道支、吊、托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精度及焊接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架底板及支、吊架弹簧盒的工作面应平整;管道支、吊、托架的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焊、欠焊、裂纹、咬肉等缺陷,焊接变形应予矫正;制作合格的支、吊、托架,应进行防腐处理,妥善保管。

⑤支、吊、托架安装:管道安装时,应及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调整工作,支、吊架的间距应正确,一般按设计规定;如设计没有规定,可通过计算加以确定;钢管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按下表规定执行。

钢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 支架最大间距(m) 管 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塑料管及复合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塑料管及复合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管 径(㎜) 12 14 16 18 20 25 32 40 50 63 75 90 110 立 管 最大间距(m) 平管 冷0.5 0.6 0.7 0.8 0.9 1.0 1.1 1.3 1.6 1.8 2.0 2.2 2.4 非保温2.5 3 2.5 4 4.5 5 6 6 6.5 7 8 91

保温管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6 200 7 250 8 1.5 2 2 2.5 3 3 4 4 4.5 5 0.4 0.4 0.5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5 水水管 热水管 0.2 0.2 0.2 0.3 0.3 0.4 0.4 0.5 0.6 0.7 0.8 支架横梁应牢固地固定在墙、柱子或其它结构物上,横梁长度方向应水平,顶面应与管子中心线平行。

应使管子牢固地固定在支架上。

支架应使管道中心离墙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保温管道的保温层表面离墙或柱子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60㎜。

管道与支架焊接时,管子不得有咬肉、烧穿等现象。

大口径管道上的阀门,应设置专用支架,不得以管道承重。

钢筋砼构件上的支架,可在浇注时在各支架的位置预埋钢板,然后将支架横梁焊接在预埋钢板上。

在没有预留孔和预埋钢板的砖或砼构件上,可以用射钉或膨胀螺栓安装支架。 ⑥管道安装

作业条件: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经检查合格,满足安装要求;与管子连接的设备找正合格、固定完毕;必须在管道安装前完成的有关工序如清洗、脱脂、内部防腐与衬里等已进行完毕;管子、管件及阀门等已经检验合格,并具备有关的技术文件;管子、管件及阀门等已经按设计要求核对无误,内部已清理干净,不存杂物。

管道安装:同一种材质的建筑给水聚丙烯(PP—R)管材和管件之间,应采用热熔连接或电熔连接的方法,使用专用的热熔或电熔焊接的机具。在墙体或楼板地坪内直接埋设暗敷管道不得采用丝扣或法兰连接,只能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建筑给水聚丙烯(PP—R)管材与金属管件连接时,应采用带金属嵌件的聚丙烯管件过渡,一端应采用热熔或电熔焊接;与金属管件或卫生洁具的五金管件一端采用丝扣连接。丝扣连接宜使用密封带,拧紧适度;热熔连接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A、热熔工具接通电源,等到工作温度指示灯亮后方能开始操作;

B、按安装的实际尺寸计算出管材的切割长度,其中管材的熔接深度可按照下表的规定取值;

C、切割管材应使用管子剪或管道切割机,如使用锋利的钢锯,切割后必须清除断口的毛边和毛刺c切割的端面必须垂直于管材轴线;

D、管材与管件连接熔接面必须清洁无异物、干燥、无油污;

E、熔接弯头或三通前应按设计图的方向,宜先进行预装,校正走向后标出定位安装线。 热熔连接技术要求 公称外径dn(㎜) 20 25 32 40 50 63 熔接深度(㎜) 14 15 16.5 18 20 24 加热时间(s) 5 7 8 12 18 24 加工时间(s) 4 4 4 6 6 6 冷却时间(min) 3 3 4 4 5 6 75 90 110 27.5 32 38 30 40 50 10 10 15 8 8 10 注:本表加热时间应按热熔工具产品说明书及施工环境温度调整,若环境温度低于5cC,加热时间应延长50%。

F、连接时,管材应无旋转地将管端导人加热套内,插到所需要的熔接深度,同时无旋转地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达到规定深度标志处。加热时间必须符合本规程规定;

G、达到加热时间后,立即把管材与管件从加热套和加热头上同时取下,迅速无旋转地直线均匀插到所标定的深度,使接头处形成均匀的凸缘;

H、符合本规程下表规定的加工时间内,刚熔接的接头还可以校正,但严禁旋转。在规定的冷却时间内,应扶好管材管件,使它不受到扭转、弯曲和受拉。

当管道采用法兰接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把法兰盘套在管道上;

B、管件过渡接头与管道热熔连接步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C、连接的两个法兰垂直于管道的中心线,使连接的管道上下在同一轴线上;其螺栓孔中心偏差一般不超过孔径的5﹪,并保证螺栓自由穿入;

D、法兰的衬垫应采用耐热无毒的橡胶垫片;

E、应使用规格相同的镀锌螺栓。螺栓应对称紧固,螺母安装方向一致,紧固的螺栓宜露出螺母1--2个丝扣;

F、连接的管道截料长度要计算准确,当紧固螺栓时使管道不会产生轴向拉力或令其变形;

G、法兰连接的部位应设置支、吊架。

H、管道安装时,应对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存在;

I、法兰连接时应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大于法兰外径的1.5‰,且不大于2mm。 J、管子对口时应检查平直度,在距接口中心200㎜处测量,允许偏差1mm/m,但全长允偏最大不超过10mm。

工作温度小于200℃的管道,其螺纹接头密封材料宜用聚四氟乙烯带或密封膏。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密封材料挤入管内。

管道上仪表接点的开孔和焊接应在管道安装前进行。

穿墙及过楼板的管道,一般应加套管,但管道焊缝不得置于套管内。穿墙套管长度不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uy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