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郭镇 -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

更新时间:2023-03-09 06: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回郭镇

回郭镇位于巩义市西南部,全镇面积 47.2 平方公里,耕地约4.0 万亩,常住人口 8.3 万人,辖 21 个行政村,226 个村民组。2001 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4.2 亿元,位居郑州市乡镇之首;财政收入 1831 万元,占全市乡镇财政收入 11.5%;税收 396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050 元。连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乡镇”、“河南省综合改革发展试点镇”、“河南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中文名称 回郭镇 外文名称 Huiguo zhen 行政区类别 河南省 回郭镇 所属地区 巩义市西南部

下辖地区 马口村 芦医庙村 小訾殿村、清东村、清中村 北罗村。。。 政府驻地 东寨墙 电话区号 0371 邮政区码 451283

地理位置 西接洛阳偃师,北临伊洛河 南望鲁庄镇 东与 芝田镇 西村镇接壤 面 积 47.2 平方公里 人 口 8.3 万 方 言 嵩洛话 气候条件 四季分明 著名景点 伊洛望月 机 场新郑国际机场

火车站 回郭镇火车站 镇东巩义南站 车牌代码 豫A

小吃 肉合 面皮 凉皮 米线

交 通 高铁巩义南站 回郭镇汽车站

目录 1 简介 2 整体现状 3 经济建设 ? 财政税收 ? 经济发展 ? 实现战略 ? 工业发展 4 行政规划 5 回郭镇美食 6 乡镇影响 ? 概述 ? 57座厂房 ? 领跑80年代 7 未来格局 简介

古都斟鄩北靠洛河,建有内外城郭,内城就在邻近回郭镇东的罗庄,是贵族与民众居住的地方, 回郭镇 回郭镇

外郭就在如今的回郭镇,是从事手工业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回郭”原为“廻郭”,是古都国城的形象记述。回郭镇历史悠久,文化丰富。

回郭镇在清朝康乾盛世时民族工业已经开始盟动,回郭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距今四千年前,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就曾在这里建都,掀开了中华文明灿烂的第一页。著名的嫦娥奔月、洛神等美丽的传说都源于此,清乾隆年间就成为河南四大名镇,建国初期工商业发达,享有“小上海”之美誉。

回郭镇是中州名镇之一,历来商贾云集,素有“小上海”之称,其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工业发达、人杰地灵;60年代集体企业起步,出现“五小企业”,70年代开辟“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之先河,被毛主席誉为“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

1975年,毛泽东主席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为回郭镇题词《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不过遗憾的是他老人家没能亲临这里!

整体现状

回郭镇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西南部,是巩义的西大门,东邻芝田镇、西毗偃师市、南与鲁庄镇接壤、北靠伊洛河及陇海铁路线、310国道贯穿全镇,地处郑州与洛阳工业走廊中心位置,全镇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7公里,地势呈南岭北滩状,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耕地3.7万亩,人口8.5万人,辖21个村,226个村民组,共有党支部(总支)65个,其中总支4个,党员2100名,全镇现有党校、体校、高中各一所,初中5所,小学17所,在校学生1.6万余人,一甲一级卫生院一个,有线电视台一个(用户达7000户),电话装机总量为17000余部,是中西部省区首家超万门电话乡镇;全镇架设有110kv双回路低压线路一条,35kv变电站两座,有占地1.5平方公里的电线电缆工业科技园区一个。全镇铝板带箔产量已占河南省铝板箔产量的45%左右,占全国铝板箔产量的21%左右,全国最大铝板带箔加工基地地位不断巩固和保持。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考察、论证和评审,被认定为2010年度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被命名为“中国铝加工第一镇”。2009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71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03亿元,引进内资4.7亿元,出口创汇完成86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95元,经济总量位居全省乡镇之首,综合实力名列全省十强。近年来先后荣获“河南省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河南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及“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乡镇”、“郑州市小康镇、重点镇”等多项荣誉称号。2008年入选民政部主办的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和中国乡镇投资潜力500强,分别列472位、219位。

经济建设

财政税收

回郭镇地势南高北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效灌溉面积达 3.3 万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回郭镇人民政府 回郭镇人民政府

年粮食总产量保持在 2300 万公斤左右。全镇种植牧草、花卉、林果等经济作物以及养殖牛、猪、鸭、甲鱼、蜗牛等种养专业户达 337 户,其中初具规模 180 户,2001 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 5053 万元。

回郭镇是全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70 年代在全国率先大办乡镇企业,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改革开放以后,民营经济迅猛发展,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配套完善了水、电、路、通讯、煤制气等各种基础设施,大力优化经济环境,使民营企业走出庭院,走向联合,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全镇民营企业总数达 3267 家,占全镇企业总数 98.8%,其中工业企业 1115 家,2010年回郭镇工业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完成305亿元,比2009年增加48.2%。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3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6.5亿元,出口创汇1.6亿美元,人民纯收入达到1.05万元。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镇党委、政府又提出了“完成工业增加值5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60亿元,争创国家级铝加工特色产业基地”的奋斗目标,全力开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经济发展

回郭镇自古以来就是区域物资的集散地,到今天还是商贾云集,货畅其流。早在二十世纪三、 回郭镇工业发展 回郭镇工业发展

四十年 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已开始盟芽,各种商号、客栈、饭店、手工业作坊应运而生,仅卷烟业就达48家,年产值达 1700万元(银元),故有中原“小

上海”之称。建国后,回郭镇的商业有了迅猛的发展,逢五、逢十集日,上市人数达3-4万人,日交易额平均近10万元。

回郭镇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一是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全镇民营企业年产值超亿元企业有 3 家,超千万元的有 43 家,超 500 万元的有 57 家。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异常迅猛,河南明泰铝业有限公司 年产值近 3 亿元,2002 年 10 月底可达 8.7 亿元,正在建设的热连轧生产线完工后可使产值提高到 30 亿元。二是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全镇已形成以电线电缆、铝加工为主的五大支柱行业,其中电线电缆企业 733 家,产值 19 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 45.5%;有色金属加工企业 35 家,年产值 16 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 38.4%。两大行业铝的年加工转化能力已超过 10 万吨。巩义三大铝厂的电解铝基本上不出巩义即可就地加工转化。此外,以中州化纤为代表的医药化工企业有 15 家,年产值 1.5 亿元;以郑州白云制动器材公司 为代表的汽车配件企业 36 家,年产值 1.2 亿元;以河南精工木器制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家具制造企业达到 12 家;以东方精铸厂为代表的精密铸造企业发展到 33 家。三是企业科技水平、运行质量明显提高。90% 的企业都有技术依托单位或建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企业聘请的高级顾问、专家已达 87 人,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1408 人。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 5 条,拥有国际先进设备 15 台,国内先进设备 36 台;有 25 家企业通过 ISO9000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国家级生产许可证。

回郭镇自古以来就是区域物资集散地,有经商的传统和浓厚的商品意识,全镇第三产业共 1689 家,从业人数 6402 人,其中,交通运输企业 478 家,批零贸易企业 892 家,餐饮企业 196 家,旅游服务企业 130 家。2001 年完成增加值 2.2 亿元,占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的 15.5%。

依靠经济的强力支持,回郭镇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有大型高标准文化馆一个,中小学校 28 所,一级甲等卫生院一所,全镇村村都有自己的剧场、门球场,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体育活动异常活跃,每年都要邀请省内外高水平篮球队竞技表演。有“篮球之乡”美誉。全镇有 117 支门球队,队员 1000 多人,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是河南省义务教育示范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年500亿、跻身省十强;五年双翻番、建成小城市”。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清醒分析发展形势和充分把握发展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镇实际,“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三年500亿、跻身省十强;五年双翻番、建成小城市”。通过三年发展,到2013年底,集聚区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提前两年完成巩义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十二五”发展目标,跻身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行列;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15年底,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实现双翻番,分别突破3亿元和2万元。同时加速“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发展,把回郭镇基本建成10万人以上、功能完善、产业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富裕和谐小城市。 实现战略

实现振奋人心的宏伟目标,需要我们抓住重点,把握关键,强力推进,实现突破,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省级产业集聚区的示范区。持续加大项目投资,重点建设好鑫泰铝业、明泰铝业、万达铝业、顺源铝业等总投资达60亿元的8大铝深加工建设项目。高标准实施和完成310国道回郭镇段的改造工程,完善西部和北部路网,推进连霍高速集聚区出入口及引线工程建设,建设物流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污水处理厂、标准化厂房等配套设施,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力、带动力。进一步壮大铝加工产业规模,提升竞争优势,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争当全国铝加工业的领航者。力争到2015年,铝加工产能超过300万吨,争取2到3家企业成功上市,4家企业跨入百亿企业行列,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铝加工特色产业基地。

二是加速产城融合,建设富裕和谐小城市。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力争到2015年集聚人口10万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80%,城区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建成全省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小城市。严格按照城市标准,依规建设。重点做好纬一路、纬二路延伸,长城路、文昌路、老310国道、西部九路工程和北部路网建设工程及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敬老院、污水处理厂,镇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快推进府东小区、文昌路小区、北罗小区等一批新型社区的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20万平方米的社区建设。进一步强化管理,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优良的环境。

三是大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加大农水建设投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群众收入。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下。充分发挥镇教育基金的作用,振兴教育事业。进一步改善医疗水平,更加重视和帮助弱势群体,认真落实各项福利政策,使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素质。切实转变作风,抓好社会安全稳定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优良环境。 工业发展

回郭镇的经验做法影响了中国现代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江浙地区,现代流行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都深深地打上了回郭镇烙印。 在郑州遇到不少温州商人,他们在谈到回郭镇的时候,都认为回郭镇人当年的做法的确是“敢为天下先”,并为他们冲开了发展民营经济的道路。

中国实力百强县之冠--江苏无锡市在他们撰写的《走在中国的前列》一书中,这样描述:“无锡的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中国第一的成就,是因为早在20世纪70年代曾到回郭镇参观学习过,受到那里的社队企业的启迪,而后又因地制宜地发展了这种社队企业。”

不仅如此,回郭镇的经验做法,对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上海地方工业志》中,这样描述:“关于河南巩县回郭镇公社发展社队企业的调查报告,对崇明的社队企业起到了春风化雨的作用。”

河南省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赵怀让认为,回郭镇是中国在农村发展工业化道路上一个活生生的样本,它在国内有着很大的普遍性。在人民公社化十分明显的20世纪70年代,他们就能以敏锐的嗅觉把握市场脉搏,能以非凡的胆略顶着社会和政策的压力,能以独特的思路在农村大办社队工业,的确有着独到的、超前的创新意识,值得现代民营企业学习和借鉴。

河南省银监局副局长陈益民认为,回郭镇的做法至少说明了以下几点:一是在30年前,回郭镇人就能以人为本,以工促农,发展社队企业,说明他们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二是回郭镇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偷偷在山沟里办工业,说明他们敢于冒市场风险,勇于承担政治责任;三是回郭镇人当时在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摸索出社办企业的发展路子,是一种创新精神;四是回郭镇

人能在30年前办企业,说明回郭镇人当时就有较强的市场意识,这为中国以后的市场经济发展奠定了最初的萌芽。 行政规划编辑

回郭镇位于巩义市西南部,东邻芝田镇、西毗偃师市、南与鲁庄镇接壤、北靠伊洛河。全镇东西长9千米,南北宽7千米。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小訾殿村、清东村、清中村、清西村、柏漫村、南罗村、北罗村、东庙村、马口村、李沟村、芦医庙村、北寺村、向阳村、驻家庄村、前庄村、北杨庄村、李邵村、刘村、柏峪村、柴沟村、干沟村(226个村民组)。

回郭镇美食

回郭镇肉合,蒜面条。 柏峪排骨。驻驾庄米线。炸馍。浆面条。

乡镇影响 概述

在回郭镇人看来,他们之所以不像农业大省河南其他地方的农民那样祖祖辈辈种地,那是被逼迫的,原因是当地属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仅靠种地难以养家糊口。另外,回郭镇恰好依傍着伊洛河,水路运输发达的状况,为回郭镇提供了经商的便利。 但是,回郭镇现代意义上的商业也并非自发而成,实际上和一个名叫李显白的人渊源甚深。

据李显白之子李秀岐先生所著的《回忆先父李显白》一文记载,清末民初,为发展民族工业,以李显白为首的革新派人士率先在回郭镇创办了公立学校,并设棉纺织工厂,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学校的筹建,得到了当地市农工商的极力拥护,“大众奔走相告,提泥搬瓦??既落成,妇孺老幼,以入学为荣,工厂门庭若市”。

如此,以学校和纺织厂为依托,回郭镇各种商号、客栈、饭店、手工业作坊等应运而生,是为中国近代民营经济的发轫和雏形。其中,以卷烟业发展最为迅

猛,到20世纪40年代,烟厂最多时达48家,其中部分还实现了机械化。 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细节是,当时的卷烟机械都是木柄的,需要来回地摇啊摇,聪明的回郭镇人将之加工成了铁柄,生产能力随之扶摇直上,遥遥领先当时的全国市场。

以卷烟业为基础,纺织业、印刷业、粮业、花行、药店、杂货店、京货估衣、客栈等也逐步发展起来,一街两行,一个相当繁荣的工商名镇雏形初显。 据介绍,河南省最大的卷烟工业企业也是长江以北最大的烟草集团——新郑烟草集团就诞生于回郭镇,原名是回郭镇新中卷烟厂,后因需要划归国有,搬至新郑。

同时,回郭镇在老企业的基础上又先后建立了铁工厂、炸药厂等企业,由于这些厂规模大、技术成熟、工人操作熟练,因国家需要先后转为国有企业。 靠坐地销售,在20世纪40年代末,回郭镇个体私营经济已相当红火,发展成了声名远扬的物资集散地,逢五、逢十集市,上市人数多达三四万人,商贾云集,以致有“小上海”之美誉。

老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说法是,当时多个邻县如登封、偃师等地的群众说“去街上”,指的就是回郭镇的商业街。尽管有些人去趟“街上”需要跋涉百多里,却乐此不疲。 57座厂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主持下,回郭镇原来的老企业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划归社队所有,“社队企业”的称谓开始逐渐叫响。 而此时的回郭镇,已经因为藏富于民而名声在外。

一个令回郭镇人至今依然骄傲的是——回郭镇地下没有任何矿产资源,发展工业没有能源不行,解决能源首先要解决运输问题,因此,1952年,当地通过自我筹资购买地皮,在当时的偃师县山化乡建成了回郭镇火车站,同时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小电厂。

但当时的全国形势风云多变,“反右运动”、“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接连发生。也就是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解决全国人民吃饭这个难题,中央决定社队一般不办企业——“公社管理委员会,今后若干年内,一

般不办企业”。

但让人吃惊的是,即便是在这一压抑创造的时期,回郭镇还偷偷摸摸地办起了一批社队企业——“五小企业”。“最有名的是建在偏僻的沙沟河的五七化工厂,当年投资,当年盈利。”杨树林说。

建成五七化工厂之后,回郭镇利用“滚雪球”、“母鸡下蛋”的办法,又先后投资办起了化肥厂、棉纺厂、铸造厂、砖瓦厂、电器厂、第二化工厂等企业。 如此到1974年10月,回郭镇的社队企业已发展到了57个,全镇到处厂房林立。一些农户家里神奇地置买了拖拉机,农村浇地和耕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而当时,“文化大革命”的阴霾尚未散去,“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喧嚣依然余音绕梁。 回郭镇的富庶和特立独行让人吃惊,1974年岁末,一位刚调到河南省委的领导在路过回郭镇时发现,在河南看了那么多地方,惟有这个地方呈现生机勃勃,一派繁荣景象,他马上问这是什么地方?随后指示让《河南日报》派记者下去调查一下。1974年12月15日,《河南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以《光明灿烂的希望》为题,详尽地报道了回郭镇社队企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河南日报》报道回郭镇的报纸辗转到了浙江省永康县一银行职工--周长庚的手中,这位长期从事农村经济调查研究的普通基层干部认为,社队工业大有可为。1975年9月5日,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周长庚居然把河南日报的样报和自己写的建议信一并寄给了毛主席,并建议党和政府切实加强对社队企业的领导,帮助和支持农民兴办各类企业,增加经济收入,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城乡经济。

后来,该文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和批示。1975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以《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调查报告,并配发了署名郭大江的评论《满腔热情地支持社队企业》,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经理的吴桂贤曾亲自到回郭镇视察指导。指出“回郭镇人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康庄大道”。

从此,回郭镇名声陡增,当时回郭镇政府负责接待工作的李文奎介绍,在1975-1985年之间,来回郭镇参观社办工业的国内外团体络绎不绝,每天接待人数少则三、四百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曾经接待3000人。据当事人介绍,当时,除了西藏和台湾,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来过人,甚至朝鲜、阿尔巴尼亚、古巴等国际友人也都到此取经。

以区区50平方公里的面积,回郭镇当年曾深深刺激和激励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领跑80年代

老人们说,回郭镇民营企业的大量涌现和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场大水有关。 1982年8月,伊洛河涨水,回郭镇7个行政村被水所淹,倒塌房屋近4000间,许多建在低洼处的社队企业遭受重创。

同时,改革开放战略已经提出,中国经济体制已悄然变化,精明的回郭镇人看到了机遇。

凭借学到的技术、积累的资金,回郭镇人选择了自主创业——在废墟上盖上简陋的厂房,购买机器,开始了以家庭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些村民则合伙办起了签订有股份协议的股份制企业。一时间,民营经济便如雨后春笋般立即在全镇涌现。

根据《巩县志》(巩义市原名巩县)记载:他们变围绕农业办工业为围绕市场办工业,走出封闭的农业框架,开始办起了电线电缆、家用电器、机械、化工、化纤、轻纺、海绵设备、钢板、农副产品加工等工厂,在很短时间内就开办工厂1691家。

“目前回郭镇最为有名的四大支柱企业——明泰、顺源、鑫泰和万达公司,都是那个时候起步的。”回郭镇原办公室主任孙志威老人介绍说。

时间走到1984年,回郭镇工农业总产值在河南省乡镇中第一个突破亿元大关。当年,河南省军区还在回郭镇召开了民兵带头致富现场会,时任省长何竹康、省军区司令员战景武均亲临现场指导。

借着这次会议的东风,回郭镇的民营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呈现出了“家家办工厂,户户机器响,老少齐上阵,妇孺闯市场”的蓬勃发展局面,逐渐形成了经营销售玻璃纱、棉纱、废塑料、废铝线、废铜等电线电缆原料专业市场,那时仅生产电线电缆的个体厂家就有1000多个,成为全国最有名的生产和产品集散地。

据统计,回郭镇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而此时,邓小平同志刚刚南巡讲话不久,包括很多南方城市的个体、民营企业也刚刚起步,还处在

小理发店、小餐饮店的起步阶段。

发轫早、成长快,回郭镇成为当时全国当之无愧的学习的榜样,领跑全国经济潮流。

作为领跑者,一南一北,“中国两大‘镇’:深圳,回郭镇”的说法开始流传。

未来格局

1992年可谓回郭镇发展的一个顶峰年,照此不懈努力,完全有笑傲和领导全国电线电缆的能量,但也正是这一年,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回郭镇产品却因质量问题遭受假电线电缆风波,开始了无奈的下坡之路。

电线电缆产业兴起之初,回郭镇就迅速出现了跟风现象。家家户户都在加工电线电缆,虽然形成了当时看似繁荣的电线电缆产业基地,但随着产品的越来越多,开拓市场跟不上,大家便形成了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为了保证利润,一些人开始想方设法偷工减料,最终造成了后来的毁灭性的“假电线电缆”事件。 1992年初,“中国质量万里行”系列行动开始。“回郭镇又一次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然而这次的轰动,和30年前人民日报发表先进经验,形成了巨大反差。”牛玉乾痛心地说。

1992年4月的一天,面对中央电视台的现场转播镜头,回郭镇人民亲手点燃了涅槃之火:18万米劣质电线电缆和数千公斤劣质材料被付之一炬。原《河南日报》记者、《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的作者之一姬业成在一篇纪念文章中写道:“我再次回到回郭镇的时候,正是家家工厂关门、有关部门去抓人的时候,全镇经济一片萧条。”

当时造成巨大破坏力的影响,至今依然痕迹深深,像针一样扎在回郭镇人的心上。

当时南方的温州也和回郭镇面临同样的境地,但是温州的打假方式是:一边打击假冒伪劣,一边复制质量过关的优秀企业,正泰德力西就是因为质量过硬,被国家推荐为榜样,后迅速发展起来。反观回郭镇的打假是一竿子打死,在加上国家政策慢慢偏向沿海,于是回郭镇慢慢落寞了。

而与此同时,在苏南等地,经过数次到中原取经后的近20年培育,回郭镇精

神在当地已扎下了根,民营经济尽显勃勃生机。

几年之后,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的回郭镇,其光芒逐渐为后来者所掩盖,最终走上了左冲右突的新的求索之路。

回郭镇人创业精神严重丧失,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重塑回郭镇精神——天不怕地不怕的敢想敢干精神。 一个让老年人唏嘘的境况是,回郭镇还在活跃的企业家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那批年轻人,1990年以后创业的队伍本身就少,竟然鲜见年轻人的身影。 缺少了年轻人的参与,回郭镇商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源头断水之险。 面对现实,一些老年人不知所措。回郭镇是一个内陆镇,地下没有任何矿产资源,发展经济全靠引进,缺少了敢想敢干的创业精神,在后来者迅速跟进并且赶超的情况下,回郭镇还有什么优势可言? 事实上,缺乏创新精神的不独是年轻的回郭镇人,老一辈创业者也越来越表现出了小富即安的苗头,活动在一个很小的区域,经营着越来越难盈利的传统行业,这些行业将来必须转产,而且转产越晚越被动,否则就只能退出了。 回郭镇有太多的内容可供解读和深挖。

这不仅源于它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最重要的是它经历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各个历史阶段。其中,从萌芽,到发展,到风波,到压制,到转型,再到做大、做强,回郭镇民营经济的探索和发展具有样本价值。 因此,审视回郭镇,就是审视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us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