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与生态伦理——《周易》古经的生态智慧观

更新时间:2023-05-29 02: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易学

厚德载物与生态伦理——《周易》古经的生态智慧观
《周易》古经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部展示中华先民智慧的著作,包含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1、把天地万物风调雨顺的生态平衡景象与人类自身崇尚道德紧密联系起来,阐发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2、提出生态忧患意识观,反对浪费和破坏资源;3、描绘了“生态之乐”的社会理想蓝图,倡导人与万物友好相处的生态和谐观。

这些思想对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生态伦理、生态忧患意识、天人合一

通行本《周易》由“古经”和“十翼”两部分组成。

“古经”即64卦卦爻辞,据高亨先生研究表明“大抵成于周初”,而“十翼”即十篇《易传》则作为注解“古经”的作品成书较晚,其各篇的问世时间已不可考,大致在战国后期至汉初才最后定形。

《周易》古经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部阐发天人合一的最初形态观念、展示中华先民智慧的著作,包含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明的发韧之作。

《周易》古经《小畜》卦上九爻提出了一个与生态伦理相关的命题——“既雨既处,尚德载。

”即该下雨的时候就下雨,该停雨的时候就停雨,这是因为人们有至高无上的道德能够载物的个人品格及其为人处事的高尚行为作了全面的概括。

只有具备这四种德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人”。

这种思想与战国中期杰出的儒学思想家孟子的高尚君子人格论和以德治国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孟子讲“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者……惟义所在。

”,又讲:“圣人,人伦之至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并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主张“养吾浩然之气”、“仁民而爱物”。

孟子之所以有这种“大人”仁德重义思想,与其“天人合一”价值观是分不开的,孟子认为“天之道”与“人之道”是有诚相通、相互感动的,主张“乐天”、“畏天”。

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并提出“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的
以德治国主张,认为“仁则荣,不仁则辱”,“以德行仁者王……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把“德”通过天人合德关系从个人品格修养拓展到治国理念与实践上来,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情怀。

我们说《易传乾文言》与《孟子》都是同时代的儒家文献,因为受《周易》古经“尚德”思想和“

易学

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才从儒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天人合德”观,这是《周易》古经对儒家思想影响的佐证,也说明了儒家在汉代为什么要将《周易》纳入儒家经典文献之一的合理性。

“天人合德”观还在与《易传乾文言》同时代的解《易》文献《易传系辞上传》中作了充分的阐发。

《易传.系辞上传》最末有一段这样的文字:“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这段文字由讲“卦”与“辞”、“变”与“通”的关系,推而广之讲“人”与“天”的关系。

最后的那句“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学者多有误解,以为也是讲人,如宋儒朱熹就在其《周易本义》中作注道:“卦爻所以变通者在人,人之所以能神而明之者在德。

”实则不然,这是讲天“德”而非人“德”。

全句用排比句式讲解三对范畴、三种关系,即“卦”与“辞”、“变”与“通”、“人”与“天”,何以见得呢?原来“默而成之、不言而信”是先秦思想家对“天”德的常用赞语。

天不会说话,所以只能是“默”和“不言”的样子,但它能通过“成“人之道”与“天之道”能够相合一就在于有“诚”这种德性。

这种价值取向,成为历代儒家生态德性伦理思想的共同特征。

从中,我们也可体会出为什么《周易》在汉代地位突出,成为“六经之首”的深层原因所在。

《周易》古经的看到了风调雨顺对农业生产的极端重要性,主张通过“尚德载”这种厚德载物的美德感化上天,达到“既雨既处”的生态平衡目的。

但是自然界并不总是风调雨顺的,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灾害也是经常会遇到的。

《周易》古经就描绘了诸多灾害现象:《离》卦九四爻:“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一场大火灾,不仅烧毁了森林,也烧毁了家园,失去了亲人。

《井》卦初六爻:“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严重干旱,连古井都变成了废井,井里只剩下干巴巴的泥土,再也不见鸟儿光顾。

《既济》卦上六爻:“濡其首,厉。

”洪水泛滥,人头在洪水中挣扎,多么危险呀!……正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火灾、旱灾、水灾等的危害对人
们的生存带来的可怕情形,《周易》古经的才充满了生态忧患意识,提出了生态爱护和资源节用思想。

在《否》卦九五爻中,有一个生态忧患的呐喊,真是扣人心弦,即“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桑叶是喂养蚕的基础,一旦桑树死亡,蚕也会因失去食物而死亡,所以蚕农们小心翼翼地精心种植桑树,时时刻刻

易学

心系着苞桑树。

这种“心系苞桑”的生态忧患意识是华夏农业文明得以开创和发展不衰的原动力。

《否》卦九五爻记载的中华先民养蚕业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得到了证明,公元前3000我国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养蚕业和丝织业,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

我们说,正是由于有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农民们注意保护生态资源,确保资源不枯竭,生产生活有保障,才谱写出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农业文明乐章。

为了爱护资源,保护生态系统,《周易》古经提倡一种节俭消费观。

《大有》卦九四爻辞讲:“匪其彭,无咎。

”程颐《伊川易传》作注道:“彭,盛貌。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奢侈就不会有过失。

这个“彭”有两层含义:既指饮食穿着太奢侈,也指居住豪华、大兴土木。

饮食穿着太奢侈势必过多消费粮食和布匹,而居住太豪华,大兴土木则势必耗费过多的土地空间和建筑材料,这都是没有做到节俭,故会有咎。

《周易》古经借助天人合一的力量,通过讲解“有咎、无咎”来推行自己的节俭消费观,强调节俭就“无咎”,否则就会遭天的处罚。

爱护资源,节俭消费,也包括对动物资源的爱护和节用。

《周易》古经特别提倡古代天子打猎用的“三驱”法,不主张对野生动物一网打尽。

《比》卦九五爻辞说:“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意即:最明显的比附措施是用“三驱”之法,放走前面的野兽,使周围的邑民百姓没有戒备之心,这样才是吉利的。

什么叫“三驱”之法呢?《周义正义》解释说:“凡三驱之礼,禽向己者则舍之,背己者则射之,故失其前禽也。

”即打猎时将三面包围,放开一面,进来的野兽,凡是面对自己直冲过来的,一律放走;凡是背朝自己的则可以射杀。

这样就可以保证野生动物资源不枯竭。

《屯》卦六三爻辞讲:“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即”,意为追逐,“无虞”指没有经过虞人的同意允许,古代虞人是专门管理山泽资源的官员。

这是一句保护动物资源的劝告辞。

盲目追杀野鹿,误入虞人管辖的森林中,如果你真是君子的话,就见机行事,不如放弃追杀吧,再往前走就会有麻烦了。

这是
在苦口婆心地劝告猎人做“君子”,放弃一味盲目猎杀野生动物,服从虞人管理。

其目的也是出于节用资源,反对赶尽杀绝的行径。

《师》卦六五爻辞揭示了这种既反对赶尽杀绝行径,又要保护好资源的生态伦理辩证法思想。

这句爻辞是这样的:“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

长子帅师,

易学

弟子舆尸,贞凶。

”意即:野兽来到田地里损坏庄稼,捕捉它是吉利的,没有过失。

但是兴师动众,打围歼野兽之仗就很不好了。

你看哥哥带头追杀,弟弟抬着野兽们的尸体,把野兽杀得“舆尸”遍地,这是典型的赶尽杀绝的极端行为,是凶的征兆,故曰“贞凶”。

这里前后两句话,一句“无咎”一句“贞凶”,反映了《周易》古经在保护动物资源上的清醒立场,这在近三千年前的西周初期的思想家中是十分难得的宝贵思想。

这种生态伦理思想对儒家、道家等各家各派的生态伦理观是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智慧的活水源头,值得我们珍惜,并加以发扬光大。

《周易》古经倡导生态资源的爱护、节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资源枯竭,危害人类的生存。

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周易》古经还看到了“生态之乐”,提出了自己的生态和谐观。

《中孚》卦九二爻描绘了一种将动物拟人化的“生态之乐”——请听:“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一只鹤鸟在树下阴凉的地方鸣叫,它的好伙伴声声应和:我有好酒,想与你共同受用。

这是一幅生态和谐的美景画,大树为鸣鹤提供乘凉的栖息地,大自然为这对声声相应的鸣鹤提供了“好爵”,好令人羡慕,它让人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这实际上是借鸣鹤抒发自己的生态社会理想。

为什么说是“生态社会理想”呢?这从《履》卦的有关卦爻辞可得到很好说明。

《履》卦生动地描绘出了这种生态社会理想——请听:“履虎尾不咥人,亨。

”朱熹《周易本义》注释这句爻辞为“履虎尾而不见伤之象。

”为什么象老虎这样凶猛吃人的动物,踩着它的尾巴,也不伤害人呢?《履卦》提出了四种不伤人的原因,即“初九:素履往,无咎。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这四种不伤人的情形都与人的德行有直接关联。

首先看“素履往,无咎。

”这句是讲与老虎保持和平的,没有非份之想的往来,所以“无咎”;再看“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这句是讲不乱来的人,并一再强调人们只要真正用和平、诚信、恭
敬和祥和的一颗心去与老虎这类猛兽交往都会平安无事的。“老虎不伤人”,这在三千年前的中国社会是决不可能出现的社会景象,所以我们称之为“生态社会理想”,仅仅是一种“理想”而已。这种理想的太平盛世,与统治者、老百姓推行德治,讲究道德修养是分不开的。《周易》古经强调生态伦理与社会伦理相统一,才会

易学

有“亨”的太平盛世出现。否则,不会有太平盛世。《履》卦六三爻辞明确指出:“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为什么踩着老虎尾巴而被老虎伤害呢?这是因为“武人为于大君”的缘故呀。“武人”即不讲仁慈,不讲和平,滥杀无辜”应该远离“小人”。《遁》卦九四爻辞说:“好遁,君子吉,小人否。”好的无为而治的国度,因为用了“君子”才吉利,而“小人”就不行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君子”讲“有孚”之德,而“小人”则不讲道德,这样“君子”会“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而“小人”没有德性不能与天沟通,当然得不到天的佑助了。《解》六五爻辞赞扬“君子”的“有孚”之德,不仅用之于个人自身修养,而且用之于与“小人”关系的处理上:“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君子胸怀大度,一派仁人志士的气魄,即便对小人也能用诚信之心去化解矛盾,这是多么高尚的人呵。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儒家“以德报怨”思想的源头。《周易》古经还主张走共同富裕之路,才能真正实现理想生态社会。《小畜》九五爻辞说:“九五:有孚挛如,富比其邻。”挛,即心连心、手牵手而有仁爱之义。这句讲人人有诚信、讲仁爱,就会共同富裕起来。这种“有孚挛如,富比其邻”的政治社会理想与“履虎尾不咥人,亨”的生态社会理想二者相结合,才是《周易》古经所追求的完美的太平盛世理想。显然这种理想在古代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种理想象光芒闪射的一轮太阳,给华夏民族自强不息提供了巨大的热能和动力,推动着中华文明穿越古今时空,迈上新的征途……当今世界生态失衡,全球各种危机四伏,有识之士都在自觉倡导生态道德,以便从根本上扭转危机,寻求维持新的生态系统的法宝。我们认为,中国古代文明智慧的奇葩——《周易》古经所阐发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无疑是一剂济世良药,是拯救地球、解决危机的有效法宝。试想,如果全世界那些富裕国家都能“富比其邻”,不肆意掠夺别国的资源、制止好战的“武人”政治、和平共处,讲究“有孚挛如”,保持“尚德载”的胸怀,那么全球“既雨既处”、“虎不咥人”的美好生态社会降临的日子还会那么遥远么?!

参考文献: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李约瑟.李约瑟文集.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

Abstract:AsaprevailingworkofthelongesthistoryandasymbolofancientChinesepeople’swisdom,TheBookofChangeisrichinthoughtsconcerningecologicaleth
ics.First,itlinkstheharmonyintheuniversewiththestressofmoralityofhumanbeingsandthusillustratestheecologicalideaoftheunitybetweenmankindandnature

易学

.Second,itadvocatesthatpeopleshouldbeconcernedaboutnatureandopposeswastingordestroyingnaturalresources.Finally,itdescribesanidealsocialblueprint“HappinessinEcology”whichexpressesthe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humanbeingsandnature.Undoubtedly,allthesethoughtsrevealsignificanttheoreticalvalueastosolvetheworldwideecologicalcrisis.

Keywords:ecologicalethics,theideaofbeingconcernedabouttheecology,theunitybetweenmankindandnature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ur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