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指导 (1)
更新时间:2024-05-09 04: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指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是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并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教材的第1.2.3章主要讲述这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教材的第4.5章主要讲述这一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教材的第6.7章主要讲述这一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第1.2.3章) (一).哲学部分逻辑结构
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何者为第一性思维哲学基本问题存在有无同一性可知论反映论社会存在历史观社会意识唯物史观第3章唯心史观客观唯心主义世界本原及存在状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唯物主义不可知论辩证唯物主义先验论第1章认识、真理及价值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第2章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社会基本矛盾及发展动力 绪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
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⑵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
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⑶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⑷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
主义。
3.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
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
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 ⑴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1
⑵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⑶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
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绪论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 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
A.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 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A.劳动价值论 B.辩证法 C.历史观 D.剩余价值论 5.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
A.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C. 工人起义 D.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希腊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哲学 D.法国古典哲学 8.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是()
A. 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 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9.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 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 C. 消灭国家 D.消灭两极分化 10.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 吐故纳新 B. 科学严谨 C. 博大精深 D. 与时俱进
13.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A .马克思 B .亚当 · 斯密 C .大卫 · 李嘉图 D .威廉 · 配第
参考答案:
1A 2C 3A 4A 5C 6B 7A 8C 9A 10C 11C 12D 13 B 二.简答题
1.简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2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2) 还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来回答。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3)工人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创立马克思主义。
3.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广泛涉猎国各种门类的学问,其中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以及其他成果,为马克思.格斯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既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又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各个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三.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编.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在马克思主义产生160多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总是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他们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论战,不断把自己的理论推向前进。
(3)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
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就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今天,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
(二).辩证唯物论逻辑结构
(三).唯物辩证法逻辑结构
第一章需掌握的知识点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5.⑴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辨证法.诡辩法的重要区别所在。
4
⑵ 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 6.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⑶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8.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涵义:⑴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⑵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矛盾的斗争形势: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两者关系: ⑴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⑵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⑶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⑵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⑶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⑵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9.矛盾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向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方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10.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11.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⑷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12.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3.辨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其主要表现在: ⑴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⑵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⑶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⑷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
A.世界的本原是精神 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C.世界是统一的 D.世界是发展的
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5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5.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7.“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8.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复合 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 D.理在事先
9.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10.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11.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2.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表明 ( ) 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1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14.设想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这是( )观点
A.唯心主义 B.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不可知论 1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6.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撅;战马撅,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 .事物是变化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7.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 18.认为物质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这是( ) A.不可知论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20.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 .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21.《坛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 )
A.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B.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2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6
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3.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 C.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5.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26.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27.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28.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量变开辟新的质变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29.“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30.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 )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 31.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 C.变动性和稳定性 D.斗争性和同一性 32.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33.“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34.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5.“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36.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3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38.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辩证的否定( )
A.把旧事物完全抛弃 B.使旧事物发生量变 C.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D.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 39.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
A.观察实验方法 B.矛盾分析法 C.逻辑推理方法 D.归纳演绎方法 4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D 6D 7B 8D 9D 10D 11A 12D 13C 14A 15D 16B 17B 18C 19C 20A
21B 22D 23B 24D 25C 26 A 27D28B 29C30D31D 32D 33A 34B 35C 36D 37B 38C 39B 40D 二.简答题 7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及意义。(P28-29)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的概念及意义。(P30-31) 3. 简述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P32) 4.简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具体表现。(P33) 5.实践的类型及其特征。(P35) 6.简述矛盾及其基本特征。(P43)
7.简述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4) 8. 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P46) 9. 简述唯物辩证的否定观。(P47) 10.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P56)
三.论述
1.试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案要点:(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3)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取得工作的成功。
2. 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 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 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 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 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 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3.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论述“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系统工程。 答案要点:(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2)要点:“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4.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评析上述观点。
答案要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并贯穿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不可分割,二者的辩证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上述观点指出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相互联系.包含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不可分割。但这些辩证思想是朴素的.零散的,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5. 试述辩证的否定观;并用以阐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对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正确方针。 答案要点:(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第二,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第三,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第四,否定是“扬弃”,既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和批判,又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于新事物发展有利因素的肯定.保留和继承。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由于矛盾具有客观普遍性,辩证的否定观也具有客观普遍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以辩证的否定观为指导,才能正确地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联系是普遍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借鉴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是必要的。
无论是民族传统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即既包含精华,又包含糟粕。
8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努力吸取.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第四,同时,又要剔除.批判和克服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腐朽落后的东西,弃其糟粕。这就是我们要采取的正确方针。第五,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反对全盘否定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只讲继承.不讲批判的全盘肯定的方针。
6. 试述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案要点:(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对事物度的突破,是事物根本的性质的变化,是连续性的中断(即非连续性)。 (2)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不会凭空发生,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质变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巩固量变的成果;在前进性运动中,质变造成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因此它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表现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特征,表现为新质和旧质要素的量的此消彼长。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和转化,这就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基本内容。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此节1996年文科多选题第11题,1998年理科多选题第12题考查过) (3)这一规律的意义。理论意义: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连续性和间断性的辩证统一。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认为质变可以凭空突然发生,这是“激变论”的观点。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则是庸俗进化论的观点。这两种形而上学片面性都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实践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远大目标和埋头苦干精神辩证统一起来;邓小平关于发展国民经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循序渐进”.“不打无准备之仗”.“有备无患”.“防微杜渐”.“当机立断”等等,都是量变质变规律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逻辑结构
第二章需掌握的知识点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⑴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⑵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⑶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⑷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⑵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9
2)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人的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因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人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4)总之,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创造性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3.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4.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⑵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最根本特征: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最基本哲学前提。
5.真理的绝对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⑴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⑵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⑴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7.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常讲“心动不如行动”用实践的观点看是因为( ) A. 实践的主体是人 B.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实际具有自觉能动性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古代为了适应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确定季节、了解气候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为了丈量土地的需要产生了几何学,为了建筑工程和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力学。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书育人活动属于哪里实践( )
A.物质生产实践 B.科学实验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以上都不是 4.古代西方的“回忆说”、近代的“天赋观念论”以及中国古代的“生而知之”的认识思想是( ) A.唯物主义反映论 B.唯心主义先验论 C.经验论 D.可知论 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在于( )
A.人脑的主观创造 B.人脑的客观反映
C.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体选择 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7.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说明( )
A.实践出真知 B.理论高于实践 C.实践是认真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8.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 )
A.审美与审美对象的关系 B.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C.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 D.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是( )
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统一 C.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D.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特点的统一 10.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求知欲望 B.好奇心理 C.社会实践 D.科学兴趣 11.认识的本质是( )
10
A.主体对客体的加工 B.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C.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12.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
A.间接经验 B.社会实践 C.人的意识 D.客观事物 13.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优点 14.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和道路是( )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B.认识——实践——认识的辨证运动
C.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深入发展 D.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5.眼见不一定为实,如魔术表演、筷子在水中弯曲等现象,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假的。这说明( ) A.感性认识是错位的认识 B. 感性认识当中渗透着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关于事物外部特征的认识 D.感性认识所获得的都是假象 16.我们能够看到苹果落地,但却看不见万有引力,这说明( )
A.感性认识有感觉直觉和表现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C.理性认识与现实太遥远 D.理性认识与实物现象想脱离 17.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关系 18.在科学发现中往往具有偶然性,似乎是一时的灵光闪现,这是因为( ) A.科学发现是纯粹的偶然 B.非理性因素在认识当中其决定作用
C.非理性因素对认识具有激活和调控作用
D.其实非理性因素并没起作用,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19.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0.有人认为“哲学就是谬误的展览馆,历史上很多哲学观点都站不住脚”,这说明( ) A.人们根本就不无法达到真理性的认识 B.哲学就是关于谬误的学说 C.哲学是无用的学说 D.认识本身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
21.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22.“社会上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2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24.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 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 实践和认识是合一的 2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于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26.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 A.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的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27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我们常人也会,可是我们却诊断不出病症来,这是因为 ( ) A.医生的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 B.医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分离 C.医生的感性认识更可靠 D.医生凭借的理性认识而我们只凭借感性 28.毛泽东讲“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说明 ( )
A.感性认识更可靠 B.感性经验积累很重要 11
C.理性观察更可靠 D.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
29.下列不属于理性认识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原因的是 ( )
A.理性认识离不开感性认识 B.认识回到实践以指导实践 C.理性认识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D.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
30.“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
A.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B.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31.“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这一著名命题所包含的哲理是 ( )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32.“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命题 ( ) A.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 B.夸大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D.低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3.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 ( )
A.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B.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C.认识过程的结束 D.认识过程的初始阶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C 6D 7D 8D 9A 10C 11C 12B 13B 14C 15C 16B 17C 18C 19D 20D 21A 22C 23C 24C 25C 26A 27C 28 B 29B 30C 31C 32C 33B 二.简答题
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⑴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⑵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⑶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⑷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作为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有本质的区别; 同时,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它们是统一的。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肯定这一点这是在认识论中坚持唯物主义。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肯定这一点这是在认识论中坚持辩证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人们总是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感知事物;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需要以感性的形式来表达或说明。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3.简述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的原因和条件。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的原因:
第一,理性认识只有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修正.充实和发展。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的条件:
(1),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要把理性认识转化为具体的规划.方案.措施等实践观念; (3),要使理性认识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中间环节)。 4.简述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⑴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人的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2)认识运动的规律: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5.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⑴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因此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与客体相符合,这表明主体的认识或客体本身都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把认识同客体联系起来并验证它们之间是否相符合。
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联系主体认识与客体对象的中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一方面,实践是以认识为指导的能动的活动,同主体的认识直接相联系,另一 12
方面,实践是变革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同客体直接相联系。通过实践,认识转变为客观现实。所以,认识与实践结果的对照也就是认识与客体的对照,从实践结果是否达到主体的目的,可以检验证实指导实践的认识是否与客体相符合。 三.论述题
1.有人认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请结合有关原理谈谈你的认识。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2.有人认为“凡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因此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请你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加以分析。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者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3、广电总局出台新政“限娱令”,要求各地方卫视从2011年7月起,在17∶00至22∶00黄金时段,娱乐节目每周播出不得超过三次。请用有关原理解读国家的限娱令政策?
答案提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概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存在的不足。 (五).唯物史观逻辑结构
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社会基本矛盾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社会存在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生产力社会意识根本动力形式相对独立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革命、改革科学技术文化软实力人民群众及个人
第三章需掌握的知识点
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⑴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⑵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13
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低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⑷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⑴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⑵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3.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表现:
⑴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⑵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5.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的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⑵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⑶经济建筑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6.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7.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⑴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⑵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⑶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第三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其中社会意识的构成要素当中最主要的是( )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2 .下列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 A .道德、法律 B .宗教、哲学 C .逻辑、语言 D .文学、艺术
3 .我们之所以要反“三俗”是因为( )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C .消极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遏制作用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方面的弊端,这是因为( )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14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 .上层建筑分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其中观念上层建筑与下列哪个相一致( ) A .国家机器 B .意识形态
C .非意识形态 D .国体整体
7 .在南京博物馆我们不难发现,康熙年间的瓷器技艺高超,做工精细,而晚晴时期,技艺明显下滑,做工大不如从其,这说明( )
A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经济基础决定观念上层建筑 D.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8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 .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人民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D .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9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实现社会公平 10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折中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1 .“时势造英雄”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唯物史观 B .英雄史观 C .形而上学 D .辩证法
12 .对“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废国”评价正确的是( ) A .唯物史观 B .英雄史观 C .形而上学 D .辩证法 13. 社会存在是指( )
A. 社会管理体制 B. 社会政治法律制度 C. 社会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4. 在社会发展中最具决定性力量,也是社会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 ) A.生产关系 B.人口因素 C.社会风气 D.生产力 15.\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 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D.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
16. 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17.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 A.宗教 B.艺术 C.哲学 D.自然科学
18. 当前我们国家之所以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鼓励科技创新,是因为(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C.生产关系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 D.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 19. 生产关系是反映( )
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 B.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 C.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D.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 20.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1 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22.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3.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 )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 15
C.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D.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2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 ( )
A.劳动过程和消费过程的统一 B.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D.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的统一 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
A.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社会收入的两极分化 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相互制约 2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个“相对”的对象是 ( ) A.劳动者的实际需要 B.资本家发财的需要 C.资本家生产的需要 D.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28.下列哪一项不是资本有机构提高必然产生的现象 ( ) A.机器排除工人 B.相对剩余人口的产生 C.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D.利润的下降 29.马克思关于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区分 ( )
A.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C.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D.为计算资本家的利润提高了方法 30.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被称为 ( )
A.资本原始积累 B.资本积累 C.资本循环 D.资本剧增 31.剩余价值来源于 ( )
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B.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 C.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 D.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 32.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 ( )
A.价值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价格 33.关于可变资本表述正确的是( )
A.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出现的资本 B.是以劳动力形成出现的资本 C.是以固定资本形式出现的资本 D.是以流动资本形式出现的资本 34.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 )
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劳动的全部报酬 D.劳动力的部分报酬
35.产业资本的循环经历三个阶段,其中处于销售阶段的资本充当什么职能 () A.货币资本职能 B.生产资本职能 C.商品资本职能 D.流通资本职能 36.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表述正确的是( )
A.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就可以 B.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 C.必须是金银货币 D.必须是现金交易 37.经济危机抽象的一般形式上的可能性是( )
A.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价值规律
C.商品生产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分离 D.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38.商品不同于其他产品的特点是( )
A.它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B.它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有价值
21
C.它是生产者为自己生产的产品 D.它是生产者无偿地为他人生产的产品 39.劳动生产率( )
A.与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量成正比 B.与单位商品包含的价值量成反比 C.与单位商品包含的价值量成正比 D.与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量成反比
40.资本家花40万元购买生产资料,20万元支付工人工资,最后资本家赚了20万元,则剩余价值率为( )
A. 40% B. 50% C. 100% D. 200%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A 6.B 7.A 8.D 9.A 10.D 11.A 12.C 13.C 14.B 15.B 16.B 17.C 18.B 19.C 20.C 21.B 22.A 23.C 24.D 25.D 26.B 27.D 28.D 29.A 30.B 31.A 32.C 33.B 34.B 35.C 36.C 37.D 38.B 39.B 40.C 二.简答题
1.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对立统一关系
(1)商品的两因素是指商品具有使用价值的价值两个因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客观属性。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或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它构成了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但商品的使用价值只反映生产力的成果,不反映生产关系。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使用价值,也不是交换价值,而是价值。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一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缺一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基础,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没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同理,没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没有劳动的凝结,所以也不是劳动产品,也不能成为商品。虽然有些物品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消费,或不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就进入消费领域供别人使用,也就没有价值,不能成为商品。由此可见,只的当一个物品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时,才能成为商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第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不同的,相矛盾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同时,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会互相排斥阻碍对方的实现,使用价值会排斥价值的实现,价值也会阻碍使用价值的实现。交换结束后,商品生产者获得价值,但他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获得使用价值,但他必须用相当于价值的价格作为取得使用价值的代价。可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商品的这种对立与矛盾。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解决。为什么说商品的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经济关系? 2.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⑵ 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⑴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⑵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⑶ 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但价值规律的自发性会生产消极后果: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在资源配置上可能出现比例失调,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3.简述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机器等,但这些物本来并不是资本,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其所有者作为价值增值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
22
的外壳掩盖下的生产关系,即资本的所有者剥削资本雇用者之间的关系。 4.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5.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只所以是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因为:第一,这一矛盾表现为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之间的矛盾;其次,这一矛盾又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预防矛盾。当这些矛盾尖锐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导致大量的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被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的爆发。 三、论述题
1、价值规律为什么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价值规律之所以能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存在矛盾和差别引起的。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商品的价值量又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样,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由于劳动生产率不同,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就不同。但商品必须按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量出售,从而必然带来收入的差别,那些劳动生产率高,单位商品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相反,那些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甚至于亏本。而且,竞争的重要手段是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出售商品。劳动生产率高的商品生产者,即使把商品的价格降低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以下,但只要其价格高于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个别价值以上,仍可获得收益,因而往往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在竞争中取胜,便力求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就尽量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经营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所有商品生产者都这样做的结果,在客观上就促进了社会生产率的发展。 2、马克思怎样解释资本主义失业现象?
所谓相对人口过剩,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他的需要。这部分劳动力的使用不能给资本带来剩余价值。其产生的原因是:
第一,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第二,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劳动力的供给在不断地增加。表现在:由于技术进步和机器的广泛使用,劳动简单化,大量的妇女儿童涌进工厂;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量的小商品生产者破产加入雇用劳动者大军;资本主义发展造成中小业主破产。同时,人口的绝对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其结果造成大量的工人失业。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相对人口过剩,不仅产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五章需掌握的知识点
1.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常见的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1.2.3(见书P184)
经济全球化: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动 23
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 积极影响:
⑴ 经济全球化加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⑵ 发展中国家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⑶ 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⑷ 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筆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利益。 消极后果:
⑴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⑵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⑶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抖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⑷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⑵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⑶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⑷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⑸政治制度的变化。
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⑴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⑵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⑶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⑷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
A.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B.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 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 2.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
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A.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B.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 C.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
D.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6.“二战”后为了防止分配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冲突,保持社会稳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A.建立实施全社会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24
B.建立实施全社会统一的终身雇佣制度 C.建立实施全社会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建立实施全社会统一的职工持股制度 7.当代资本主义的国有制主要存在于( )。
A.知识经济行业之中 . B.高度垄断行业之中
C.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 D.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 8.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9.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
A.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表明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
C.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缓和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10.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 )。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 11.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 )。
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 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 )
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1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
A、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 C、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家
1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与调节代表着 ( )的利益。
A、大垄断资本家B、中小资本家 C、垄断资产阶级整体D、全体劳动人民 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A、可以完全克服B、不可能克服 C、有可能克服D、可以克服大部分 16.资本输出的实质是( )。
A、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 B、发达国家带动其商品输出的手段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互助互利关系
D、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 1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手段是( )。
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
C、占领殖民地D、建立国际垄断同盟
18.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共同体等都属于( )的形式。
25
正在阅读:
五年经典推荐 全程方略高三数学 专项精析精炼 2012年考点7 指数03-12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要求04-30
计划 - 解决方案防汛工作与防守预案-2019最新整理 - 图文12-30
组成原理复习题目109-22
2014暑期社会实践投标书模板 - 图文03-18
初入情场指南04-29
黄华华省长闭门会议主持词(定稿)03-2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学习指导
- 马克思主义
- 概论
- 原理
- 基本
- 2012 安全工作总结
- 行列式的计算毕业论文
- S7-200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
- 舞蹈系毕业论文
-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台灯设计 - 图文
- 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全真题答案
- 2014CPA注册会计师考试考试大纲--会计
- 驾校学车流程 2013 - 图文
- 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安排-2019年精选文档
- 3-2-11校本课程数学竞赛讲义1- 副本
-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探究与实践
- 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英文文献以及翻译
- 《资源与运营管理》案例题集(110题)
- 西南大学中国古代诗歌作业答案2017年
- 5、华师最新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书(20110825更新)
- substance painter2.1.0基本使用方法
- (有答案)2014全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技能竞赛笔试基本题库-
- 上海市建设工程专业分包备案流程
- 燃料电池驱动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实验评估
- 外门窗防渗防热桥施工工法申报书及工法内容(中建四局江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