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地质队伍建设(罗辉隆)

更新时间:2023-04-28 16: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新时期地质队伍的建设

――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罗辉隆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在生产能力上存在着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也就是说地质勘查是买方市场。因此,面对买方多于卖方的严峻市场形势,地勘单位如何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成为突出重围的关键。在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全队上下集思广益,为单位未来发展出谋划策之际,本人就其下属单位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地质勘查院(以下简称“地勘院”)现有职员基本状况入手,浅谈自身对新时期地质队伍的建设的一些相关认识和建议,以供大家探讨。

地勘院现有职员115名(包括返聘人员),其中地质专业技术员107名。现就从这107名地质专业职员的年龄、参加工作时间、职称三个要素分别展开分析:首先,从员工年龄结构统计的表1和图1来看,20-30岁段的年轻职员人数最多,40-50岁段职员人数第二多,30-40岁段职员人数位于第三,其次分别为50-60岁段和大于60岁段职员,呈现一种“中间小,两头大”的格局。可以看出,中年人(30-50岁)和青年人(20-30岁)比例相当,且共占比例85.1%,老年人(≧50岁)所占比例较少,占14.9%,据计算平均年龄为37.4岁。因此,从整体来看,公司职员年龄结构分布基本合理,虽然并未出现明显的断代现象,但也可以发现40-50岁段的人数约为30-40岁段人数的2倍,队伍老年化趋势将不可避免出现。

其次,我们从反映职员参加工作时间结构方面的表2和图2看,参加工作时间大于30年、20-30年和10-20年的职员人数分布比例相当,且所占比例总共为58%,工作时间少于10年段的职员人数所占比例为42%,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公司不仅有一批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员,而且还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接班人。

表1 地勘院员工年龄结构表

-精品-

-精品-

表 2 地勘院员工工作时间结构表

最后,我们简要分析职员职称结构状况,从表3和图3

可以看出,工程师以上职称所占比例37.4%,助工和技术员共占46.8%,共同构成地勘院主要技术力量。

表 3 地勘院员工职称结构表

综合以上年龄、参加工作时间、职称三要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地勘院队伍发展布局较为合理,各种主要指标比例相对均衡,技术骨干和人才储备相协调,是一支年青而又充满活力的队伍。近年来,福建省地矿局和地质队领导为满足发展队伍的需要,通过不断招聘大学毕业生来扩充队伍技术力量,从以上三要素结构图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年青职员占有较大比例,应该说地质领域缺人的面貌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地质行业里有句行话叫“越老越值钱”,讲的就是要想成为一名地质人才,除了具备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那么,如何在具备实力和不缺人的基础条件下有序地培养这股新生力量,成为队伍长远发展壮大的重要课题。对此,本人有如下建议:

一、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尝试与相关高等院校部门加强合作

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具有很强探索性和科研性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它既是几代地质工作者科学研究和不断探索创新的结果,也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汗水和智慧的结晶。矿产勘查的对象已经历了一个由露头矿、易识别矿(上世纪50年代)→隐伏矿(浅部)、易识别矿(上世纪70年代)→隐伏矿、难

-精品-

识别矿(上世纪80年代)的变化。由于寻找隐伏矿床比例的增大,单纯用传统方法越来越难发现矿床了。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加强。由于勘查工作所依据的地质资料以及勘查工作中所获取得的地质资料总是处于“灰色”状态,导致在此基础上所得到的有关矿产特征的认识随着工作的深入永远处于不断探索、深化、提高之中。同时,矿产勘查是一项具体的经济活动,具有很强的生产性,通过有限的资本投入,发现、查明矿床并通过矿产权市场转让,可以获取超值的利润。因此,矿产勘查工作必须以成矿理论作指导,加强地质研究及分析,以便得到相对客观的认识,指导勘查工作的正确实施,以获得更佳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在我们国家,高等院校是学科理论的龙头,许多企业通过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来整体性的提升自己的队伍素质建设,而院校也由此促进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通过科研带动生产,生产反哺科研,因此单位与相关高等院校部门加强合作和产学研结合,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启动科研立项计划,培养年轻人独立思考和综合思维能力

单位出资启动科研立项计划,该计划鼓励非项目负责人员,依托项目所承担的勘查工作,有选择地进行科研立项活动,立项围绕勘查工作,研究方向可以为勘查工作的某一分支或自身感兴趣的课题,项目负责直接为立项的指导老师,负责和监督立项的进展状况,形成一种师徒制度。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申请者可以是个人或者小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提交相关论文或报告,最后统一组织答辩。通过科研立项计划,促进年轻人进行独立思考,培养综合地质思维能力,为人才培养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

三、建立项目负责交流报告机制,传授心得体会

由于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常常使得很大一部分同志只呆在一个项目组内,对其他项目情况,特别是相类似矿产的项目组的了解非常有限,无形当中割裂了项目组之间的联系。若对当年所评选出的优秀的项目组,在次年一定时期组织其项目负责以作报告的形式交流和传授其思维理念,能够加强项目组之间的交流,也使得广大的青年同志打破项目组与项目组之间相对独立的局面,即除了熟悉所在项目的工作情况外,还能够学习其他优秀项目组的长处,更加有利于队伍的良性发展。

-精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u7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