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工程量计算规则

更新时间:2024-01-23 18: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ICS××.×× P××

备案号:J×××-××× TD TD/T×××—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量计算规则 Rule for quantity calcul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projects (征求意见稿) 目 次 前 言 .................................................................................................................................................. 3

××××-××-××发布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发布

1 范围 ................................................................................................................................................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3 总则 ................................................................................................................................................ 4 4 建筑工程 ........................................................................................................................................ 4

4.1 土方工程 ............................................................................................................................. 4 4.2 石方工程 ............................................................................................................................. 7 4.3 砌体工程 ............................................................................................................................. 7 4.4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 8 5 安装工程 ........................................................................................................................................ 9

5.1 管道安装 ............................................................................................................................. 9 5.2 水泵安装 ............................................................................................................................. 9 5.3 电气安装 ............................................................................................................................. 9 6 道路工程 ...................................................................................................................................... 11

6.1 路基 ................................................................................................................................... 11 6.2 路面 ................................................................................................................................... 11 7 农用井工程 .................................................................................................................................. 11 8 其他工程 ...................................................................................................................................... 12 本规则用词说明 ................................................................................................................................ 12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一般工程土类分级表 ............................................................................ 13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岩石类别分级表 .................................................................................... 14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水文地质钻探地层分类 ........................................................................ 16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土方量计算方法 .................................................................................... 17 条文说明 ............................................................................................................................................ 28

前 言

本规则的附录A~D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则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则由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负责解释。 本规则起草单位: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量计算规则

1 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设计工程量的计算,也适用于施工图阶段的工程量计算。本规则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相配套,作为确定实物消耗量和工程造价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则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则,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则。

GB 50500-2003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JDGZ-101-95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土建工程) GYDGZ-201-2000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 SL 328-2005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 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范(2005)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3 总则

3.0.1 工程量计算除依据本规则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各项规定外,尚需依据以下文件:

a) 经审定的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b)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措施方案; c) 经审定的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文件。 3.0.2 工程量的计量单位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a) 以体积计算的为立方米(m3); b) 以面积计算的为平方米、公顷(m2、hm2); c) 以长度计算的为米(m);

d) 以质量计算的为吨或千克(t或kg); e) 以件(个或组)计算的为件(个或组); f) 树木以株为单位。

汇总工程量时,修约规则如下:以立方米、平方米、米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以吨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三位有效数字;以公顷为单位取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以千克、件、株为单位取整数。

3.0.3 计算工程量时,依据设计图纸顺序,依次计算,并尽可能采用计算表格及计算机计算,简化计算过程。 4 建筑工程 4.1 土方工程

4.1.1 计算土方工程量,应分清土方工程的动土性质,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动土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a) 为平整地表而进行的挖填土方; b) 为加厚耕作层而进行的客土; c) 为保护表层土壤而进行表土剥离;

d) 为修建建筑物、构筑物而进行的挖填土方; e) 新造地块的翻耕。

4.1.2 计算土方工程量,应按土类级别、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分部分项计算。 4.1.3 土方体积均以自然方计算。如遇有体积折算时,应按表1所列系数换算。

表1 土方体积折算表 松方体积 1.00 1.33 1.56 1.23 自然方体积 0.75 1.00 1.18 0.93 夯实后体积 0.64 0.85 1.00 0.79 松填体积 0.81 1.08 1.27 1.00 4.1.4 为平整地表而进行的挖填土方包括地表平整和竖向平衡:地表平整是指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内及找平,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挖、填土方厚度超过±30cm时,依据地表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按一般土方工程只计算挖方。计算方法可以选用断面法、散点法、方格网法或数字地面模型法等。

a) 客土运距按道路距离计算,但一般不应超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确定的最大距离。 4.1.5 客土造地的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定计算:

c) 取土场在项目区内,应与相关工程统一设计;取土场在项目区外,取土工作完成后应另计防护、排水及绿化等水土保持工程的工程量。

d) 取土场中非适用材料的挖除、弃运及场地清理、施工便道便桥的修建与养护、临时排水与防护作为客土挖方的附属工程,不另行计算。 4.1.6 表土剥离的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定计算:

a) 表土剥离工程量按设计剥离面积乘以剥离厚度,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 b) 客土土方量为造地的实体方量,按自然方计算。 b) 表土剥离的运距一般不超过推土机的最佳运距。 c) 表土剥离的厚度一般不大于30cm。

4.1.7 土地翻耕适用于新增耕地深度在30cm以内的动土,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其工程量。 4.1.8 为建、构筑物工程而进行的挖填土方包括:挖沟槽、基坑和沟渠,按下列规定计算:

a) 沟槽、基坑、沟渠的划分:

1) 凡图示上口宽小于或等于3m的矩形断面或梯形断面,长度大于宽度3倍的长条形,

只修底不修边坡的土方工程为沟槽。

2) 凡图示上口面积小于或等于80 m2、长度小于或等于宽度的3倍、深度小于上口短

边长度或直径,只修底不修边坡的土方工程为基坑。

3) 凡图示上口宽度小于或等于16m的梯形断面,长条形状,底、边需要修整的土方

工程为沟渠。

b) 计算挖沟槽、基坑、沟渠的土方工程量需放坡时,按设计坡度计算,无设计时按表2规定计算。

表2 放坡系数表 土壤类别 一、二类土 三类土 四类土 放坡高度起点 m 1.20 1.50 2.00 机械挖土 人工挖土 在坑内作业 1:0.5 1:0.33 1:0.25 1:0.33 1:0.25 1:0.10 在坑外作业 1:0.75 1:0.67 1:0.33 注1:沟槽、基坑、沟渠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放坡起点、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均计算。 注2: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时,放坡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c) 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cm,双面加20cm 计算。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面的支撑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d) 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表3 规定计算。

表3 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宽度计算表 基础材料 砖基础 砌毛石、条石基础 混凝土基础垫层支模板 混凝土基础支模板 基础垂直面作防水层 每边各增加工作面宽度 mm 200 150 300 300 800(防水层面) e) 挖管道沟槽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沟底宽度设计无规定的,可按表4 规定计算。

表4 管道地沟沟底宽度计算表 单位:mm 管径 mm 50~70 100~200 250~350 400~450 500~600 700~800 900~1000 1100~1200 1300~1400 铸铁管、钢管、 石棉水泥管 600 700 800 1000 1300 1600 1800 2000 2200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管 800 900 1000 1300 1500 1800 2000 2300 2600 陶土管 700 800 900 1100 1400 PVC管 700 800 900 注1:按上表计算管道沟土方工程量时,各种井类及管道(不含铸铁给排水管)接口等处需加宽,增加的土方量不另行计算。底面积大于20 m2 的井类,其增加工程量并入管沟土方内计算。 注2:铺设铸铁给排水管道时,其接口等处土方增加量,可按铸铁给排水管道地沟土方总量的2.5%计算。

f) 沟槽、基坑深度,按图示槽、坑底面至槽坑外地坪深度计算;管道地沟按图示沟底至沟外地坪深度计算。

g) 沟渠土方量,按断面法计算。

4.1.9 回填土区分夯填、松填,按图示回填体积,并依下列规定以立方米计算:

a) 沟槽、基坑回填土,沟槽、基坑回填体积以挖方体积减去设计沟槽外地坪以下埋设砌筑物(包括基础垫层、基础等)体积计算。

b) 管道沟槽回填,以挖方体积减去管径所占体积计算。管径在500mm以下的,不扣除管道所占体积;管径超过500mm以上时,按表5规定扣除管道所占体积计算。

表5 管道扣除土方体积表 单位:m3/m 管道直径/mm 管道名称 501~600 钢管 铸铁管 混凝土管 0.21 0.24 0.33 601~800 0.44 0.49 0.60 801~1000 0.71 0.77 0.92 1001~1200 1.15 1201~1400 1.35 1401~1600 1.55 4.1.10 土方运距,按下列规定计算:

a) 推土机推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回填区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 b) 铲运机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卸土区重心加转向距离45m计算。

c) 自卸汽车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填土区(或堆放地点)重心的最短道路距离计算。 4.2 石方工程

4.2.1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一般只有小型明挖石方工程,分一般、坑槽、基础、坡面等。 4.2.2 岩石分类,详见岩石类别分级表(附录B)。

4.2.3 石方的界定:用不小于165kW(220匹马力)推土机单齿松土器无法勾动,须用爆破、钢楔或气钻方法开挖,且体积大于1m3的孤石为石方。 4.2.4 石方开挖工程量,均按自然方计。

4.2.5 岩石开凿及爆破工程量,区别岩石类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a) 人工凿岩石,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b) 爆破岩石,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其沟槽、基坑深度、宽度允许超挖量为: Ⅴ~Ⅷ : 200mm Ⅸ~ⅩⅥ : 150mm

超挖部分岩石并入岩石挖方量之内计算。 4.3 砌体工程

4.3.1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的砌体工程有小型房屋、小型水工建筑物、挡墙、基础、护砌工程等。

4.3.2 砌体工程的基础开挖和土方回填按土方工程相应规定执行。

4.3.3 房屋砌筑工程量:建筑面积不大于16m2,按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大于16m2,按分项工程计算。

4.3.4 其他砌筑工程量:

a) 砌筑工程量,以立方米为单位。

b) 干砌挡土墙以图示尺寸计算工程量,不分基础和墙体。

c) 浆砌挡土墙以图示尺寸计算工程量,不分基础和墙体,且不另算沟缝工程量。 d) 挡土墙上的排水孔体积不作扣除,亦不另记工程量。

e) 护坡砌筑以图示尺寸计算工程量,坡脚和坡面材料不一致应分别计算工程量。

f) 小型水工建筑物砌筑以图示尺寸计算工程量,涉及混凝土浇筑内容,按混凝土工程执行。

4.4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4.4.1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工程量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成品实体方。 4.4.2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基础开挖和土方回填按土方工程相应规定执行。

4.4.3 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

a) 均按图示尺寸实体体积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墙、板中0.3 m2 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b) 柱: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柱高,以立方米计算。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

1)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

度计算。

2)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3)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4)构造柱按全高计算,与砖墙嵌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5)依附柱上的牛腿,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c) 梁: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梁长以立方米计算。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 1)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2)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3)伸入墙内梁头,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 d) 板:按图示面积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计算。其中:

1)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2)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 3)平板按板实体体积计算。

4)各类板伸入墙内的板头并入板体积内计算。

e) 栏杆:按以横断面尺寸乘以长度计算,以立方米计算; f) U型槽:按图示尺寸乘以长度,以立方米计算。 4.4.5 预制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

a) 均按图示尺寸实体体积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铁件及小于0.3 m2 以内孔洞面积。

b) 预制桩按桩全长(包括桩尖)乘以桩断面(空心桩应扣除孔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c) 混凝土与钢杆件组合的构件,混凝土部分按构件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钢构件部分按吨计算。 4.4.6 混凝土构件安装,包括连接铁件的安装、焊接固定及临时固定、构件吊装校正、构件坐浆、灌缝、堵板孔、塞板梁缝等,均按预制混凝土构件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4.4.7 钢筋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

a) 钢筋工程量,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质量,以吨计算。

b) 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搭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搭接长度。

c) 小型钢筋混凝土单体工程,如农门、斗门、放水口等可按配筋率计算。 4.4.8 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埋铁件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吨计算。

5 安装工程 5.1 管道安装

5.1.1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管道安装包括铸铁管、钢管、PVC管、PP管、PE管以及混凝土管等管道的安装。

5.1.2 地下管道沟槽土石方及砌筑工程,按建筑工程相应规定执行。 5.1.3 管件安装按设计数量,以个计算。

5.1.4 管道安装工程量,均按设计管道中心长度,以“延长米”计算,不扣除阀门及各种管件所占长度;主材应按定额所列数量计算。 5.2 水泵安装

5.2.1 水泵安装以“台”为计量单位,以设备重量“t”分列定额子目。在计算设备重量时,直联式泵,以本体及电机、底座的总重量计算;非直联式的泵,以本体和底座的总重量计算,不包括电动机重量。直联式、非直联式安装均已包括电动机安装,不再另计。 5.2.2 深井泵的设备重量以本体、电动机、底座及扬水管的总重量计算。 5.3 电气安装

5.3.1 变压器安装,按不同容量以“台”为计量单位。

5.3.2 配电装置

a) 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油浸电抗器、电力电容器及电容器柜的安装以“台(个)”为计量单位。

b)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避雷器、干式电抗器的安装以“组”为计量单位,每组按三相计算。

c) 配电设备安装的支架、抱箍及延长轴、轴套、间隔板等,按设计图设计的需要量计算。 d) 控制设备及低压电器安装以“台”为计量单位。 5.3.3 架空输、配电线路

a) 工地运输,是指定额内未计价材料从集中材料堆放点或工地仓库运至杆位上的工程运输,分人力运输和汽车运输,以“t·km”为计量单位。 运输量计算公式如下:

预算运输重量=工程运输量+包装物重量(不需要包装的可不计算包装物重量) 运输重量可按表6的规定进行计算:

表6 运输重量计算方法 材料名称 混凝土制品 线材 木杆材料 金属、绝缘子 螺栓 注1:W为理论重量; 注2:未列入者均按净重计算。 人工浇制 离心浇制 导线 钢绞线 单位 m3 m3 kg kg m3 kg kg 运输重量 kg 2600 2860 W×1.15 W×1.07 500 W×1.07 W×1.01 备注 包括钢筋 包括钢筋 有线盘 无线盘 包括横木 b) 输电线路架设定额已综合山区、上下坡、转角、跨越道路及河流等因素。

c) 导线架设,按导线类型和不同截面以“km/组”为计量单位计算。导线预留长度以及损耗已包含在定额内,不另计算。

d) 杆上变配电设备安装以“台”或“组”为计量单位,定额内包括杆上钢支架及设备的安装工作,但钢支架主材、连引线、线夹、金具等应按设计规定另行计算,设备的接地装置和调试应按相应定额另行计算。 5.3.4 电缆

a) 直埋电缆的挖、填土(石)方,按设计图纸计算,无设计图纸时,可按表7计算土石方量。

表7 直埋电缆的挖、填土(石)方量 电缆根数 项目 1~2 每米沟长挖方量(m3) 0.45 每增一根 0.153 注1:两根以内的电缆沟,系按上口宽度600mm、下口宽度400mm、深度900mm计算的常规土石方量(深度按规范的最低标准); 注2:每增加一根电缆,其宽度增加170mm; 注3:以上土石方量系按埋深从自然地坪起算,如设计埋深超过900mm时,多挖的土石方量应另行计算。 b) 电缆保护管长度,除按设计规定长度计算外,遇有下列情况,应按以下规定增加保护管长度:

1) 横穿道路,按路基宽度两端各增加2m。 2) 垂直敷设时,管口距地面增加2m。

3) 穿过建筑物外墙时,按基础外缘以外增加1m。 4) 穿过排水沟时,按沟壁外缘以外增加1m。

c) 电缆保护管埋地敷设,其土石方量凡有设计注明的,按设计图计算;无设计图的,一般按沟深0.9m、沟宽按最外边的保护管两侧边缘外各增加0.3m工作面计算。

d) 电缆敷设按单根以延长米计算,一个沟内(或架上)敷设三根各长100m的电缆,应按300m计算,以此类推。

e) 电缆敷设长度应根据敷设路径的水平和垂直敷设长度,按表8增加附加长度:

表8 电缆敷设的附加长度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项目 电缆敷设驰度、波形弯度、交叉 电缆进入建筑物 电缆进入沟内或吊架时引上(下)预留 变电所进线、出线 电力电缆终端头 电缆中间接头盒 电缆进控制、保护屏及模拟盘等 高压开关柜及低压配电盘、箱 电缆至电动机 厂用变压器 预留长度(附加) 2.5% 2.0m 1.5m 1.5m 1.5m 两端各留2.0m 高+宽 2.0m 0.5m 3.0m 说明 按电缆全长计算 规范规定最小值 规范规定最小值 规范规定最小值 检修余量最小值 检修余量最小值 按盘面尺寸 盘下进出线 从电机接线盒起算 从地坪起算

11 12 电缆绕过梁柱等增加长度 电梯电缆与电缆架固定点 按实计算 每处0.5m 按被绕物的断面情况计算增加长度 规范最小值 注:电缆附加及预留的长度是电缆敷设长度的组成部分,应计入电缆长度工程量之内。 f) 电缆终端头及中间头均以“个”为计量单位,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均按一根电缆有两个终端头考虑。中间电缆头设计有图示的,按设计确定;设计没有规定的,按实际情况计算(或按平均250m一个中间头考虑)。 5.3.5 防雷及接地装置

a) 接地极制作安装以“根”为计量单位,其长度按设计长度计算,设计无规定时,每根长度按2.5m计算,若设计有管帽时,管帽量按加工件计算。

b) 接地母线敷设,按设计长度以“m”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接地母线、避雷线敷设均按延长米计算,其长度按设计长度另加3.9%的附加长度(包括转弯、上下波动、避绕障碍物、搭接头所占长度)计算。

c) 接地跨接线以“处”为计量单位,按规程规定凡需作接地跨接线的工程内容,每跨接一次按一处计算,户外配电装置构架均需接地,每副构架按“一处”计算。

d) 避雷针的加工制作、安装,以“根”为计量单位,独立避雷针安装以“基”为计量单位。长度、高度、数量均按设计规定。 6 道路工程 6.1 路基

6.1.1 路基的清理与挖除、路基挖方、排水设施、边坡防护、挡土墙等,按建筑工程相应规定计算。

6.1.2 路床(槽)压实依据道路设计的纵横断面尺寸以平方米为单位计算。 6.1.3 软土路基处理依据设计的纵横断面尺寸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 6.1.4 路基工程依据道路设计的纵横断面尺寸以平方米为单位计算。

6.1.5 路基填方以压实后路床顶面设计高程计算,应扣除跨径大于5m的通道、涵洞的体积,跨径大于5m的桥则按桥长的空间体积扣除。 6.2 路面

6.2.1 素土路面和泥结碎石路面依据道路设计的纵横断面尺寸以平方米为单位计算; 6.2.2 水泥混凝土路面模板制作及缩缝、胀缝的填缝材料,均包含在浇筑不同厚度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工程项目中,不另行计算。

6.2.3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生用的养护剂、覆盖的草垫、养护器材等,均包含在浇筑不同厚度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工程项目中,不另行计算。

6.2.4 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需的外掺剂已在配合比中计入,不另行计算。 6.2.5 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和基层混合料拌合场、贮料场的搭建、拆除、地表恢复均包含在相应工程项目中,不另行计算。 7 农用井工程

7.0.1 农用井工程一般包括:井位的选定、钻机进场、井孔成孔、井管安装、填封、洗井及

抽水试验、水质检测、井口工程、井房、设备安装等。

7.0.2 钻机选择:应根据管井设计的孔深、孔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钻机运输、施工、水电供应条件等因素。

7.0.3 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按以下规定进行:

a) 通路和场地平整:包含土地平整和道路工程之中。 b) 通水:包含在定额之中。

c) 通电:施工场地总开关以上的供电线路以及农用井的供电线路在电力工程中计算。 7.0.4 农用井成孔工程量按孔径、地层类别、分别计算井孔深度。 7.0.5 按管井设计图纸计算填封工程量。

7.0.6 只开采潜水的农用管井,可以不分透水层和非透水层,全部用滤料填充。 7.0.7 井口工程按砌体或混凝土工程规定计算。

7.0.8 大开槽法适用于10m以内的大口井,其井筒的砌筑按砌体工程计算。 8 其他工程

8.0.1 道路、沟渠旁的防护林以道路或沟渠的长度和株距计算工程量,不考虑道路交叉以及桥涵对工程量的影响。

8.0.2 林带以其占地投影面积和林带株行距为依据计算林带的工程量。 8.0.3 塑料薄膜、土工膜、土工布等,设计工程量按设计有效面积计算。

本规则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则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本规则中指定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或其他有关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一般工程土类分级表 表A.1 一般工程土类分级表 土质 级别 Ⅰ 土质名称 1.砂土 2.种植土 1.壤土 2.淤泥 3.含壤种植土 1.粘土 2.干燥黄土 3.干淤泥 4.含少量砾石粘土 1.坚硬粘土 2.砾质粘土 3.含卵石粘土 自然湿容重 ㎏/m3 1650~1750 外形特征 疏松,粘着力差或易透水,略有粘性 开挖方法 用锹或略加脚踩开挖 Ⅱ 1750~1850 开挖时能成块,并易打碎 用锹需用脚踩开挖 Ⅲ 1800~1950 粘手,看不见砂粒或干硬 用镐、三齿耙开挖或用锹需用力加脚踩开挖 Ⅳ 1900~2100 土壤结构坚硬,将土分裂后成块状或含粘粒砾石较多 用镐、三齿耙工具开挖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岩石类别分级表 表B.1 岩石类别分级表 净钻时间(min/m) 岩石级别 实体岩石自然湿度时的平均容重 ㎏/m3 用直径30mm合金钻头,凿岩机打眼(工作气压为4.5气压) 4 用直径30mm淬火钻头,凿岩机打眼(工作气压为4.5气压) 5 岩石名称 用直径25mm钻杆,人工单人打眼 极限抗压强度 ㎏/cm2 强度系数 f 1 2 1.砂藻土及软的白垩岩 2.硬的石炭纪的粘土 3.胶结不紧的砾岩 4.各种不坚实的页岩 3 1500 1950 1900~2200 2000 2200 2600 2700 2300 2200 2200 2800 2500 2300 2300 2200 2300 2900 2500 2400 2500 2500 2500 2500 2700 2700 2700 2600 2600 6 7 8 1.5~2 V ≤3.5 ≤30 ≤200 1.软的有孔隙的节理多的石灰岩及贝壳石灰岩 Ⅵ 2.密实的白垩 3.中等坚实的页岩 4.中等坚实的泥灰岩 1.水成岩卵石经石灰质胶结而成的砾石 Ⅶ 2.风化的节理多的粘土质砂岩 3.坚硬的泥质页岩 4.坚实的泥灰岩 1.角砾状花岗岩 2.泥灰质石灰岩 Ⅷ 3.粘土质砂岩 4.云母页岩及砂质页岩 5.硬石膏 1.软的风化较甚的花岗岩、片麻岩及正常岩 2.滑石质的蛇纹岩 3.密实的石灰岩 Ⅸ 4.水成岩卵石经硅质胶结的砾岩 5.砂岩 6.砂质石灰质的页岩 1.白云岩 2.坚实的石灰岩 3.大理石 4.石灰质胶结的致密的砂岩 5.坚硬的砂质页岩 4 (3.5~4.5) 45 (30~60) 200~400 2~4 6 (4.5~7) 78 (6l~95) 400~600 4~6 6.8 (5.7~7.7) 8.5 (7.1~10) 115 (96~135) 600~800 6~8 8.5 (7.8~9.2) 11.5 (10.1~13) 157 (136~175) 800~ 1000 8~10 X 10 (9.3~10.8) 15 (13.1~17) 195 (176~215) 1000~ 1200 10~12

表B.1(续) 净钻时间(min/m) 实体岩石自然湿度时的平均容重 ㎏/m3 3 2800 2900 2600 2800 2700 2700 2700 2600 2900 2600 3100 2800 2700 2500 2800 2800 3300 2900 2900 3100 2700 3100 2900 2800 3300 3000 用直径30mm合金钻头,凿岩机打眼(工作气压为4.5气压) 4 用直径30mm淬火钻头,凿岩机打眼(工作气压为4.5气压) 5 岩石级别 岩石名称 用直径25mm钻杆,人工单人打眼 极限抗压强度 ㎏/cm2 强度系数 f 1 2 1.粗粒花岗岩 2.特别坚实的白云岩 3.蛇纹岩 4.火成岩卵石经石灰质胶结的砾岩 5.石灰质胶结的坚实的砂岩 6.粗粒正长岩 1.有风化痕迹的安山岩及玄武岩 2.片麻岩、粗面岩 3.特别坚实的石灰岩 4.火成岩卵石经硅质胶结的砾岩 1.中粒花岗岩 2.坚实的片麻岩 3.辉绿岩 4.玢岩 5.坚实的粗面岩 6.中粒正常岩 1.特别坚实的细粒花岗岩 2.花岗片麻岩 3.闪长岩 4.最坚实的石灰岩 5.坚实的玢岩 1.安山岩、玄武岩、坚实的角闪岩 2.最坚实的辉绿岩及闪长岩 3.坚实的辉长岩及石英岩 1.钙钠长石质橄榄石质玄武岩 2.特别坚实的辉长岩、辉绿岩、石英岩及玢岩 6 7 8 Ⅺ 11.2 (10.9~11.5) 18.5 (17.1~20) 240 (216~260) 1200~ 1400 12~14 XⅡ 12.2 (11.6~13.3) 22 (20.1~25) 290 (261~320) 1400~ 1600 14~16 ⅩⅢ 14.1 (13.4~14.8) 27.5 (25.1~30) 360 (321~400) 1600~ 1800 16~18 XⅣ 15.5 (14.9~18.2) 32.5 (30.1~40) 1800~ 2000 18~20 XV 20 (18.3~24) 46 (40.1~60) 2000~ 2500 20~25 XⅥ >24 >60 >2500 >25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水文地质钻探地层分类 表C.1 松散层分类 地 层分 类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地 层 名 称 耕土,填土,淤泥,泥炭,可塑性粘土,粉土,软矽藻土,粉砂,细砂,中砂,含园砾(角砾)及硬杂质在10%以内的粘性土、粉土,新黄土。 坚硬的粘性土,老黄土,粗砂,砂砾,含园砾(角砾),卵石(碎石)及硬杂质在10%~20%的粘性土、粉土和填土。 园砾(角砾)层,含卵石(碎石)及硬杂质在20~30%的粘性土、粉土。 冻土层,粒径在20%~50%含量超过50%的卵石(碎石)层,含卵石在30%~50%的黏性土、粉土。 粒径在50mm~150mm含量超过50%的卵石(碎石)层,强风化各类岩石。 粒径在150mm~200mm含量超过50%的卵石(碎石)层,中风化各类岩石。 漂石(块石)层,微风化各类岩石。 Ⅳ Ⅲ 与工程分类对照 Ⅰ~Ⅲ

表C.2 基岩分类 地 层分 类 Ⅰ Ⅱ 地 层 名 称 残积土,石膏,煤层,软白垩。 泥质页岩,砂质页岩,油页岩,炭质页岩,钙质页岩,泥质页岩,泥质板岩,滑石绿泥石片岩,云母片岩,泥灰岩,铝矾土,岩盐,致密白垩,石膏,断层泥,强风化火成岩。 硅化片岩,角斑岩,橄榄岩,石灰质及铁质胶结的砂岩,蛇纹岩,细砂岩,钙质砂岩,方解石硅卡岩,辉石,玢岩及辉长岩,中等风化火成岩。 硅化页岩,白云岩,石灰岩,大理岩,硅化板岩,辉绿岩,长石砂岩,闪长岩,正长岩,石英斑岩,安山岩,流纹岩,片麻岩,微风化花岗岩 硅化灰岩,花岗岩,硅质胶结砾岩,微晶花岗岩,刚玉岩,石英岩,碧玉状硅质页岩,燧石岩,角砾岩,玄武岩。 与工程分类对照 Ⅴ Ⅴ~Ⅵ Ⅲ Ⅳ Ⅴ Ⅶ~Ⅷ Ⅺ~Ⅻ ⅩⅣ~ⅩⅤ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土方量计算方法

D.1 断面法

D.1.1 适用范围

断面法适用于下面三种情况:①高差变化比较大、地形起伏变化较大,自然地面复杂的地区;②垂直挖深度较大,截面又不规则的地区;③道路等带状地形。

D.1.2 计算原理

断面法的工作原理是在地形图上或碎部测量的平面图上,按一定的间距将场地划分为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横截面,量出各横断面之间的距离,按照设计高程与地面线所组成的断面图,计算每条断面线所围成的面积,再由两端横断面的平均面积乘以两端横断面之间的距离求出土方量。用公式表示为:

V ? 1 2 ???????? (D.1) ? L2A?A

式中:

V —— 相邻两截面间土方量,m3; A1,A2 —— 相邻两截面的截面积,m2;

L —— 相邻两截面间的间距,m。

此公式的运用条件是A1、A2的性质必须是相同的,即都为填方(-)或挖方(+),且A1、A2面积不应相差很大。若A1、A2性质不同,即一端为挖方,另一端为填方,计算的结果就会失真。此外,应用断面法时还应注意所取两横断面尽可能平行,若两断面不平行,计算的结果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在划分断面时应有考虑。

D.1.3 计算步骤

a)划分横截面:根据地形图、竖向布置图或现场勘测,将要计算的场地划分为若干个横截面 AA’,BB’,CC’……,划分原则为垂直等高线或垂直主要建筑物边长,各断面间的间距可以不等,一般取20m~50m,在相对平坦地区可取大值,但最大不大于100 m。

图D.1 横截面划分及绘制

b)绘制横截面:按比例绘制每个横截面的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轮廓线。自然地面轮廓线与设计地面轮廓线之间的面积,即为挖方或填方的截面。 c)计算横截面面积

1) 积距法:按表D.1 中面积计算公式,计算横截面的面积。

2) 求积仪法:用方格纸绘出横断面图后,用求积仪量出横断面的面积。

3) 计算机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AutoCAD)绘制横断面图后,利用软件计

算面积的功能求出横截面的面积。

4) 特征点法:根据量取的特征点坐标值计算横截面面积。用水平仪或全站仪通过坐标

系测得各断面的特征点坐标值,测量时,先建立好断面的坐标系,以高程为X轴,水平距离为Y轴,且选X轴通过起始点。测量是顺时针方向,从起始点最后回到起始点。其面积计算公式为:

S?12n ( x y ? x y ) ???????? (D.2) ?ii?1i?1ii?1

式中:

S —— 横截面面积;

xi、yi —— 为多边形顶点坐标,即测量的特征点坐标,i=1,2,3,…,n。

当i=n时,xn+1=x1,yn+1=y1。

d)计算土方工程量:根据横截面面积计算土方工程量,按公式(D.1)计算,由两端横断面面积的平均面积乘以两端横断面之间的距离。 e)汇总:按表D.2 汇总土方工程量。

表D.1 常用横截面计算公式表 项次 图 示 面积计算公式 1 S?h(b?nh) 2 S?h[b?h(m?n)2] 3 S?bh1?h22?nh1h2 4 S?h1a1?a22?h2a2?a32?h3a3?a42?h4a4?a52 S?a2(h0?2h?hn)5 h?h1?h2?h3?h4?h5?h6 表D.2 土方量汇总表 截面 A-A’ B-B’ 填方面积 m2 挖方面积 m2 C-C’ 截面间距 m 填方体积 m3 挖方体积 m3

合 计 D.2 方格网法

D.2.1 适用范围

方格网法通常适用于平坦及高差不太大、地形比较平缓的地区。其特点是在田块平面形状比较方正的情况下,计算精度较高。

D.2.2 计算原理

方格网法的基本原理是将项目区地块,根据地形复杂程度、地形图比例尺以及精度要求划分成边长为10m~100m的方格,在水平面上形成方格网,分别测出各方格网四个顶点的高程,根据地面高程和设计高程计算各个格网挖填深度及土方量,最后汇总格网挖填土方量。其中,地形图比例尺、施工高度、地形坡度、方格网边长及场地平整总面积都与土方量计算相对误差有直接的联系。当方格网边长越短,场地平整总面积及施工高度越大,地形坡度越缓,地形图比例尺越大时,土方计算精度越高,反之越低。

D.2.3 方格网零点及零线的确定

零线即方格网内挖方区与填方区的交线,在该线上,施工高度为0。在一个方格网内有填方和挖方时,要先算出方格网的零点位置,并标于方格网上,将零点连接起来就是零线,零线是该方格内填方区和挖方区的分界线。

零点的计算公式为: h1x?a  1h1?h2 h 2 ???????? (D.3)

x2?12

式中:

x1、x2 —— 方格网角至零点距离,m;

h1、h2 —— 方格网两端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m;

a —— 方格网的边长,m。

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图解法直接绘出零线。方法是:在相邻角点用相同比例标出h1、h2

值,连接两端点交方格边线即得零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h?ha

图D.2 零点图解法

将各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如不需计算零线的确切位置,则绘出零线的大致走向即可。

根据各方格划分为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方格网法又分为四方棱柱体法和三角棱柱体

法,分述如下。

D.2.4 四方棱柱体法计算步骤

a)根据已有的地形图,划分方格网,其方位尽量与测量纵横坐标网重合。方格的大小,根据自然地面或设计地面的复杂程度而定。由于地形图的比例一般也取决于地形的复杂程度,建议地形图比例为1:500时用20m×20m方格网;比例为1:1000时可采用40m×40m方格网;面积较大而地形简单、坡度平缓时,可采用100m×100m方格网;地形特别复杂的个别地段,也可采取局部加密方格网的措施,如可采用10m×10m方格网。

b)测量各方格角点的自然地面高程H1(m),或者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插值求出方格角点的自然地面高程H1(m)。

c)按项目区田块规划设计标明各方格角点的设计地面标高H2(m)。 d)计算自然地面高程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得出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Hs=(H1-H2)(m),也就是该角点的挖(或填)方向高度(“+”为填方,“-”为挖方)。 e)确定零点及零线。

f)计算方格角点的挖、填土方量情况,按方格网计算公式表中所列的公式计算。求出各方格的挖(填)方土方量,把挖(填)方土方量分别加起来,汇总。

表D.3 方格网计算公式(四方棱柱法) 挖填类型 图示 计算公式 四点全挖(全填) V ?a24a2?h (h1?h2?h3?h4)V ?4 V??二挖二填 a(h1?h3)2224(h1?h2?h3?h4)a(h2?h4)2 V??4(h1?h2?h3?h4) 一点填方(挖方)、另三点挖方(填方) 23V??ah126(h1?h2)(h1?h3)a V??6(2h2?2h3?h4) 相对两点填方(挖方) V1??ah22236(h2?h1)(h2?h4)ah32 3V2??6(h3?h1)(h3?h4)a V??6(2h1?2h4?h2?h3) D.2.4 三角棱柱体法计算步骤

三角棱柱体法是将场地平面划成方格网后,再沿地形等高线方向连接各方格的对角线,将方格划分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形成三角形网格,如图D.3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与四方棱柱体法相比,三角棱柱体法的计算精度较高。计算步骤同四方棱柱体法。

图D.3 三角形网格划分

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也分两种情况,如图示:

全填或全挖 锥体部分为填方

图D.4 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

a)当三角形三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全部为填时:

V H 1 ? H 2 3 ) ???????? (D.4) ? (? H6a2

式中:

V —— 体积,m3; a —— 方格边长,m;

H1,H2,H3 —— 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m,用绝对值代入。

b)当三角形三个角点有填有挖时,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其中锥体部分的体积为:

V锥=a2H336(H1?H3)(H ???????? (D.5)

2?H3)

楔体部分的体积为:

??H3 ?????? (D.6) V楔=?H?H?H?321?6?(H1?H3)(H2?H3)?a23

式中符号含义同上。 D.3 散点法

D.3.1 适用范围

散点法又称为算术平均法,适用于虽有起伏但变化比较均匀、不太复杂的地形。 D.3.2 计算步骤

a)平均高程计算:根据地形情况布置测量点,考虑到计算的精确程度,应在田面四角四边、最高点、最低点、次高点、次低点以及一切能代表不同高程的各个位置上都均匀布置测点,将测点高程求算术平均值,此平均值即为设计的地面平均高程。计算公式为:

H a ? ? H i ???????? (A.7)

ni?11n

式中:

Ha —— 田面平均高程,m; Hi —— 实测的各点高程,m; n —— 测点总数。

b)平均挖填深度计算:将各实测点高程与平均高程相比较,大于平均高程的为挖方,小于平均高程的为填方,等于平均高程的表示不挖不填。算出各点高程与平均高程的差值,将其中的正值求平均,可算出平均挖深,负值求平均即为平均填高。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挖深:

1 ( H ???????? (D.8) hc??d?Ha)

平均填高:

hf? ? ( H a ? H x ) ???????? (D.9) m2i?11m2m1m1i?1

式中: hc —— Hd —— m1 —— hf —— Hx —— m2 ——

挖方区平均挖深,m;

大于设计高程的各实测点高程,m; 大于设计高程的测点数; 填方区平均填高,m;

小于设计高程的各实测点高程,m; 小于设计高程的测点数。

c)挖填方面积及土方量计算:在平整单元无土方进出(一般指各平整单元之间无土方调剂)的条件下,根据挖填平衡,由下面的方程组可分别求得挖填方面积及相应的挖填土方量:

Schc ? V c ? V f ? S f h f Sa ? S c ? S f ? S 0

???????? (D.10)

???????? (D.11)

挖方面积:

S c ? ???????? (D.12)

hf?hc(Sa?S0)hf填方面积:

(Sa?S0)hcS f ? ???????? (D.13)

hf?hc挖填方量:

a 0 f c ???????? (D.14) Vc?V f ?(S?S)hhhf?hc式中:

Sc —— Sf —— S0 —— Vc —— Vf —— Sa ——

挖方面积,m2; 填方面积,m2; 不填不挖面积,m2; 挖方量,m3; 填方量,m3;

土地平整总面积,m2。

D.5 利用DEM计算土方量

D.5.1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即数字高程模型。它是一种用X,Y,Z坐标描述地球表面起伏状况的离散数字表达。是表示区域D上的三维向量有限系列,用函数的形式表述为:

Fi?(Xi,Yi,Zi) i =1,2 ? n ???????? (D.15)

式中Xi,Yi为平面坐标,Zi是(Xi,Yi)所对应的高程值。

D.5.2 建模方法

建立DEM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数据源及采集方式:

a)直接从地面测量,例如用GPS、全站仪、野外测量等;

b)根据航空或航天影像,通过摄影测量途径获取,如立体坐标仪观测、解析测图、数字摄影测量等;

c)从现有地形图上采集,如格网读点法、数字化仪手扶跟踪及扫描仪半自动采集然后通过内插生成DEM等方法。

DEM内插方法很多,主要有分块内插、部分内插和单点移面内插三种。 常用的建模软件有Mapgis、Surfer、ArcGIS。 D.5.3 模型数据精度

根据GB/T 17941.1-2000,对DEM数据精度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即:网格单元间距、高程精度和接边精度。

网格单元间距按下表执行。

表D.4 数字高程模型网格间距 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网格单元间距 m 6.25/2.5 2.5 2.5 2.5 高程精度要求用摄影测量方法和用野外实测方法生成的DEM,其格网点高程误差不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测量规范或编绘规范中规定的等高线高程误差;以地形图数字化方法生成的DEM,其格网点高程误差不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2/3等高距。

接边精度要求相邻DEM接边不应出现漏洞,两DEM间相邻行(列)格网点平面坐标连续且符合格网间距要求,高程应符合地形连续的总体特征,即使出现跳变,也应符合地貌特征。

D.5.4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D.5.5 计算原理

以规则网格形式建立DEM,则任一地块可以分解为一系列柱状体,如下图所示。

图D.5 DEM示意图

a)假定地块网格单元数为m×n,网格单元大小为Δσ。Δσ=L×L,L为DEM网格单元间距。则曲面柱体可分成m×n个小曲顶柱,记小曲顶柱的体积为ΔVij i =1,2 ? m;j =1,2 ? n。

b)当网格单元很小时,这时小曲顶柱的顶面可近似看作平面。

c)求和。m×n个小曲顶柱体积之和即为整个曲面柱体体积V的近似值:

V???Vij??? i =1,2 ? m;j =1,2 ? n ???? (D.16) ? Hijd)地块挖填平衡高程Hp

如果地块内要求挖填平衡,在不考虑松实系数的情况下Hp为:

Hp??m?n i =1,2 ? m;j =1,2 ? n ???? (D.17)

Hij

如果考虑松实系数,则:

V填=???(HP?H ij ) 其中Hp>Hij i =1,2 ? m;j =1,2 ? n ???? (D.18) ?H )p 其中Hij>Hp i =1,2 ? m;j =1,2 ? n ???? (D.19)

V挖????(HijV填 /V挖=1.08 ?????????? (D.20) 一般情况下土的松实系数可取1.08,也可由试验确定。

Hp需经搜索算法才能算出。 e)挖填方量计算

假设设计地块的标高为H,则:

V填 =Δσ ? ? H ? H ij ? 其中H> H ij i =1,2 ? m;j =1,2 ? n (D.21) V挖 =Δσ ? ij ? ij >H i =1,2 ? m;j =1,2 ? n (D.22) ?H? 其中 HH

D.5.6 考虑田面坡度对土方量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耕地地面通常分为无坡田面(如水田)和有坡田面(除水田以外),由于田面坡度的存在,对土方的计算存在比较大的影响,以上所述DEM计算土方量方法用于水田区的计算没有问题,但用于水田以外的区域,计算结果会存在相当的误差,因此,对于有坡田面的土方计算,须如下进行:

a)确定坡面方程z=f(x,y) 坡面方程确定有两种方法;

1) 根据地形图和设计地块大小,确定可以表征地块坡度的3个特征点,利用3点共面

特性求得坡面方程z=f(x,y);

2) 根据设计地块的DEM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出坡面方程z=f(x ,y)。 b)挖填方量计算

V填 =Δσ ? ij ? 其中f> H ij i =1,2 ? m;j =1,2 ? n ?? (D.23) ? f ( x i, y j ) ? HV挖 =Δσ ? ? H ij ? f j) ? 其中 H ij >f i =1,2 ? m;j =1,2 ? n ?? (D.24) (x, yi图D.6 地块土方量计算图示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量计算规则

条文说明

1 范围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量的计算,对优选设计方案和准确计算工程投资非常重要。从目前来看,因为土地开发整理行业没有自己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预算人员一般参照相关行业的计算规则,由于界定不同,相同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出现不同的工程量是常有的事情。为了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量计算做到准确合理,就必须编制一个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另外,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工程量计算可以实现程序化。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几种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预算软件,但不同的软件计算相同的项目,得出不同的结果,这种情况也亟待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量计算规则来规范。为统一和完善工程量的计算,制定本规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则的编制,参考了相关行业的计算规范、规则或规定。 3 总则

3.0.1 规则了设计工程量的依据。 3.0.2 规定计量单位和修约规则。 3.0.3 规定计算顺序以方便复核和审查。 4 建筑工程 4.1 土方工程

4.1.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土方工程量占有相当比例的投资,为了准确计算土方工程量,应分清土方工程的动土性质,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动土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a) 为平整地表而进行的挖填土方。包括平整废弃坑塘、平整废弃河道,地块归并,修建梯田等。

b) 为加厚耕层而进行的客土。为改善土壤结构和质地而进行的工程,含有部分改良土壤的意思,但不是全部内容的土壤改良。

c) 为保护表层土壤而进行表土剥离。有资料表明沙砾地质每增加1厘米表土需要400年,石灰石地质增加1厘米表土需要上万年时间。表土是十分宝贵的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的保护。

d) 为修建建筑物、构筑物而进行的挖填土方; e) 新造地块的深耕。 4.1.2 影响土方工程造价除土方体积外,还有土类级别、施工方法及运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中有砂礓土、淤泥、流砂、冻土等特殊土方工程的定额子目,其他土类依据工程勘测资料与一般工程土类分级表(附录A)对照后确定。

4.1.3 土方体积均以挖掘前的自然方计算。如遇有大体积填方而施工工艺中又没有压实过程时,必须以自然方折算松填体积。土方体积折算表引自《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GJDGZ-101-95)。 4.1.4 为平整地块而进行的挖填土方包括地表平整和竖向平衡,地表平整工程量计算相对简明,竖向平衡土方计算相对复杂,本规则推荐的有断面法、散点法、方格网法和数字地面模型法等,详细使用条件和计算步骤参见附录D。

4.1.5 影响客土造地工程造价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土方体积,其二是运距。运距的大小对造价影响非常大,因此一些地方项目对运距有规定,如:北京市地方项目规定运距不超过5km。但考虑到项目面积大小和几何形状的差异,很难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运距上限,因此本条规定运距不超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确定的最大距离。

4.1.6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的表土剥离,是保护耕作层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施工工艺参见GB/T 16453.1-1996中的施工条目,应避免将表土剥离和回填铺平简化为取土堆放和复铺原地,其施工工艺有逐台下移法和逐行置换法。

4.1.7 土地翻耕是农田耕种的基本内容,原则上不应将此工作量计算在项目投资之中。但考虑到新增耕地的第一次翻耕相对较难,也需要一定的工作量,计入工程投资中相对合理,故有此条规定,但新增耕地的翻耕深度应控制在30cm以内,并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其工程量。 4.1.8 沟槽、基坑和沟渠的划分标准沿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同时工程量计算中的放坡系数、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宽度、管道地沟沟底宽度亦从其规定。由于《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中表3.1.4-3管道地沟沟底宽度计算表没有包括PVC管道,而PVC管道又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常用的管材,GB/T 20203-2006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中关于管槽开挖的条文(9.3)只给出原则,没有给出计算工程量可以参考的管槽底宽,因此根据CECS 17:2000 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中5.2.1条规定:“管道公称外径dn大于63mm时,开槽槽底宽度不宜小于管外径加0.5m,且总宽度不得小于0.7m。”由此确定PVC管道无设计规定时的沟底宽度。 4.1.9 回填土方计算规则沿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 4.1.10 土方运距计算规则沿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 4.2 石方工程

4.2.1 明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只有小型的明挖石方工程,即使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需要大量石料,也应以购买方式取得石料,而不应设计开采石方工程。

4.2.3 本条沿用《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范》(2005)中对石方工程的定义,达不到本条规定的石方工程按土方工程处理。

4.2.5 岩石开凿及爆破工程量以及沟槽、基坑深度、宽度允许超挖量计算规则沿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 4.3 砌体工程

4.3.1 本条说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砌体工程的类型。 4.3.2 明确砌体工程土方开挖和回填的计算方式。

4.3.3 房屋砌筑工程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中划分在辅助工程中,该定额子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偏小,为保证《规则》和《定额》的协调性,本条规定不大于16m2的房屋套用定额,大于16m2的房屋宜按分项工程计算。 4.3.4 对其它类型的砌筑工程量计算作出规定。

4.4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4.4.1 本条说明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工程量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成品实体方,即按建构筑物的几何尺寸计算。

4.4.2 明确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土方开挖和回填的计算方式。

4.4.3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中,除主体工程外,还包括相应的辅助工程,如:凿毛、冲洗、清仓、混凝土的配料、拌制、浇筑、振捣、养护、模板及支撑的制作、安装、拆除、维修以及场内运输。本条主要说明辅助工程的处理办法。

4.4.4–4.4.8 参照《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说明各类具体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计算规则。 5 安装工程 5.1 管道安装

5.1.1 说明管道安装工程中管道的类型。管道输水工程中,管道的压力等级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参数,根据GB/T 20203-2006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以管道低压输水进行地面灌溉的工程,其管道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0.4MPa”,如果选用中高压管道,则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5.1.2 管道安装工程中除主体工程管道安装外,还有其辅助工程,如管道沟槽的开挖和一些必要的砌体建筑,本条明确辅助工程的计算方法。 5.1.3–5.1.5 明确管道主体工程的计算方法。 5.2 水泵安装

5.2.1–5.2.1 由于水泵安装是以“台”为计量单位,以设备重量“t”来分列定额项目,所以须明确各类设备的重量计算方法。

5.3 电气安装

由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中将电气安装工程分列在设备安装工程(如变压器安装)和辅助工程(如输电线路工程),同时缺少一些必需定额子目,导致其预算工程量得不到供电施工单位的认可,在实施过程中就电力投资部分出现较大的争议。供电施工单位一般不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来计算电力投资,而是按照电力行业的标准来计算工程量,因此,在本计算规则中,推荐沿用《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中关于电气部分的规定。 6 道路工程 6.1 路基

6.1.1 道路工程一般均包括路基和路面工程,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中,有路基路面主体工程的相应定额,但路基工程中辅助工程如:路基的清理与挖除、路基挖方、排水设施、边坡防护、挡土墙等如何计算没有明确规定,故本条对路基工程的辅助工程作出明确的规定。

6.1.5 由于道路工程量一般是用断面面积乘以长度来计算的,而道路的长度一般都包含了其中的桥涵的长度,在工程量上有一定的重复,因此本条沿用《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范》的规定,路基工程中扣除跨径大于5m的通道、涵洞的体积,跨径大于5m的桥则按桥长的空间体积扣除。 6.2 路面

6.2.1~6.2.5 路面工程中只计算主体工程的工程量,辅助工程的工程量包含在相应定额子目之中,不再另行计算。 7 农用井工程

7.0.1 农用井成井过程一般均包括:井位的选定、钻机进场、井孔成孔、井管安装、填封、洗井及抽水试验、水质检测、井口工程、井房、设备安装等。由于井位的选定、钻机进场和水质检测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中没有相应的定额,本条明确机井工程量应该包含的内容。

7.0.2 本条说明管井施工选择钻机的因素:包括设计参数、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 7.0.3 机井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是机井施工的辅助工程,本条规定了“三通一平”的处理方法。

7.0.4~7.0.8 说明成井过程中相应工程的计算方法。 8 其他工程

8.0.1 由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的防护林一般是道路或沟渠旁边种植,为简化计算,以道路或沟渠的长度除以株距来计算防护林的工程量,同时不扣除道路交叉以及桥涵的影响。 8.0.3 本条规定了塑料薄膜、土工膜、土工布等的工程量计算。不再考虑防耗损和搭接等环节,因为渗材料本身的搭接、正常耗损等已包含在定额之中。

6.2.1~6.2.5 路面工程中只计算主体工程的工程量,辅助工程的工程量包含在相应定额子目之中,不再另行计算。 7 农用井工程

7.0.1 农用井成井过程一般均包括:井位的选定、钻机进场、井孔成孔、井管安装、填封、洗井及抽水试验、水质检测、井口工程、井房、设备安装等。由于井位的选定、钻机进场和水质检测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中没有相应的定额,本条明确机井工程量应该包含的内容。

7.0.2 本条说明管井施工选择钻机的因素:包括设计参数、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 7.0.3 机井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是机井施工的辅助工程,本条规定了“三通一平”的处理方法。

7.0.4~7.0.8 说明成井过程中相应工程的计算方法。 8 其他工程

8.0.1 由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的防护林一般是道路或沟渠旁边种植,为简化计算,以道路或沟渠的长度除以株距来计算防护林的工程量,同时不扣除道路交叉以及桥涵的影响。 8.0.3 本条规定了塑料薄膜、土工膜、土工布等的工程量计算。不再考虑防耗损和搭接等环节,因为渗材料本身的搭接、正常耗损等已包含在定额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u6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