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探索

更新时间:2023-05-24 14:4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理教师的专业化

2003年11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Vol.2 No.6

                

JournalofEducationalScienceofHunanNormalUniversityNov.,2003第2卷第6期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探索

王宏方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摘 要:心理教师是近年来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师。目前,我国的学校心理教师角色身份不明确,职业活动范围和方法模糊,专业化水平低。从心理教师角色界定、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专业化发展趋势等三个方面探讨心理教师的专业化问题是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

关键词:心理教师;学校心理学;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124(2003)0620064205

所谓专业化职业是指社会大众所公认的在保障

生命、促进生活、面能发挥影响的职业会通常有三条标准:的理论做依据,,做支持;,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三是其成员的行为不受外力的限制,有专业性的自主权,聘用、晋级、解聘等都按专业的标准进行。对专业群体而言,有权从整体上确定本行业的行为标准和实施程序;对成员个体而言,有权依据其专业知识进行职业判断并独立承担责任。显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属于需要专业化的职业范畴的,只是以目前的条件我们尚未做到而已。本文想就这个问题做出一些探索。

辅导教师”,美国称为,英国称为“教育心,日本称为“学校心理士”或“临床心理士”等等。尽管称呼不同,这一职业最早都是作为掌握心理测验以及其他理论与技术并有效服务于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员而出现的。虽然称呼各式各样,但在工作内容、方法上并无本质区别。2002年9月3日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答记者问[1]中提出,在中小学校实施的各种心理咨询、辅导活动统一称为“心理健康教育”,并将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员统一称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本文简称“心理教师”。尽管如此,笔者并不认为“心理教师”这一称呼是最恰当的,它容易使人联想到“教心理学的教师”,而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心理教师”指的是那些受过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专门教育和训练、在中小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工作、研究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心理学方面的如学习、情绪和社会发展等问题、设计管理或参与学校心理服务、促进儿童青少年教育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人员。当前,这一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根据我国教育法,学校全体教师都应该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狭义的心理教师指的是受过专业训练、取得资格并经过正式任命的人员。本文中“心理教师”的概念指的是后者。

目前在我国,心理教师与普通教师(包括科任教

一、中小学心理教师定义

心理教师应该如何定义?曾经想象定义这个职业应该如同定义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一样容易,但后来发现作为学校心理服务的专业人员,不仅在我国没有共识的定义,即使在所能接触到的英文文献中,说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因为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实践领域,对这一专业的角色有多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包括他们自己、学校里的其他人的认识都有较大差距。世界各国对学校心理专业人员的称呼各式各样,我国习惯的称呼有“心理辅导员”、“心理咨

 收稿日期:2003205217

作者简介:王宏方(19662),女,河北承德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64

心理教师的专业化

师、班主任及其他教育者)的区分并不十分清楚,后者也可以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他们甚至是大多数学校心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不少专业的心理教师也是从普通教师中成长起来的。尽管是非专业或半专业的,普通教师在学校心理工作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支持性角色。普通教师可以以各种方式对心理教师提供实质或精神上的支持,如行政人员在编列经费预算时考虑和计划心理健康活动的开支,科任教师利用班级活动支持专业心理教师,使他们的干预计划能得到有效的实施。第二,转介的角色。转介是学校心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在于把有需要的学生推荐给专业人员,使学生能获得最适时的帮助,如教师介绍学生给心理教师,心理教师介绍学生给心理治疗机构等等,转介过程应该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力求给予最佳的服务,这一功能的发挥,必须基于各方面人员彼此深入的了解与信任。第三,服务的角色。学校内所有教育教学人员都是服务性的,包括对学生的服务以及教师之间的彼此支持、以对学生的服务来说,服务学生为主要任务,有时候专业绝对界线,比如两方面人员都可能做咨询、转介、家长辅导等工作,双方的差异可能只是在层次与深度上。也就是说,关于什么应该是心理教师做的,什么应该是其他教师做的,差异是相当微妙的,大多数时候是需要凭借大家的共识来确定的。笔者认为从人事上来说,专、兼职的存在是客观现实,但要承担心理服务的责任,专业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比之下,受过专业培养与训练的心理教师可以被看成:第一,是学校里的认知、社会和行为科学家。他们运用心理学理论和经验,设计、管理或参与心理服务,促进学校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发展和精神健康,通过心理科学的运用,建立起学校心理与教育需要的评价体系。第二,是教育的合作者与服务者。他们将知识用于与教师的合作,制定出对个体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所需要的教育计划,与教师和管理者建立起咨询关系,帮助他们了解并使用最新的心理学理论与技术,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第三,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的实践者与发展者。从有助于心理科学发展的角度看,他们的实践扩大了心理学的知识范围;从教育的角度看,他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了传统教师角色的新型教师。我国的心理教师和国际的学校心理学家称呼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角

色是相似的。如果用最简单的、也是最理想的方式来表示,心理教师就是在中小学校里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解决教育问题的人。

二、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是培养专业化的心理教师,还是提高所有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这也许是未来教师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学校的每一位教育者都有某种程度上为学生人格发展负责的要求,但是以今日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即使专业人员也未必能够应对,让每一位教师均具备相应的能力更是奢求。对此有兴趣并有一定技巧的普通教师固然值得尊敬,但工作的专精与分化已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学校心理与学校教育活动分离,彼此协调,相辅相成,才是最现实同时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另外,从我国现阶段教师的整体素质来看,也有相当多的不利于:,缺,教育教学中,习惯于把责任较多地推到学生身上,而不是从自己的教育态度、方法上去反思。第二,缺乏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者的意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实际上只注意履行知识传授者的职责,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第三,擅长于指导,不善于服务,受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影响,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把学生当成被管教的对象,不习惯与学生平等相处,更不习惯把学生的需要放在教师的需要之上。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心理教师一般是以教师名义聘任的,这种情况与大多数国家不同,在美、英、德、挪威、丹麦、日本等国家和港台地区,一位学校心理学者或学校咨询员是不必被称为“教师”的。虽然称呼上有所不同,但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心理学专业毕业生进入学校教育领域,他们应该保持自己专业的身份还是把自己列为传统教师中的一员?这涉及到在培养时的侧重点。

既然是教师中的一种,心理教师的称呼听上去就与语文教师、数学教师的概念差不多。而身为教师,教学就是必不可少的经验。然而,皮特森与布朗等人关于教学经验与学校心理辅导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2]:第一,教学经验不一定能促进辅导者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关系;第二,具有长期教学经验者可能较倾向于对学生作价值判断。上述第二项直接说明了教学经验对于心理教育与服务工作而言是个不利的因素,因为在面对服务对象时,首先要摒弃的就是将

65

心理教师的专业化

他划分为好人、坏人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中一般都有根深蒂固的关于好学生、坏学生的定义,教学经历越久的教师,类似的定义越清晰完整,越不易改变。师生式的利害关系如果被引入到心理服务体系中来,不管这种利害关系是一致的还是相反的,都将影响心理服务必须拥有的中立立场,而作为求助一方的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困难可能涉及以外的目标而顾虑重重。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心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关系应该不同于以往的师生关系,二者的根本区别为前者是一种引导式关系,而后者是一种教导式关系。传统教导式的师生关系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而前者这种服务式的引导关系则是一种在特定时间内的、隐蔽的、具有保密性的特殊关系,也就是说应该是一种为了特定目的、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而形成的一种职业性关系,显然这与传统师生之间的相对长期的、公开的、教导式的关系有本质区别。这样一方面保障了学生的利益,使他有安全感,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敞开心灵,保证了心理教师的利益,角色范围之外的责任罗杰斯在对各、并吸收了其他人在不同领域包括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后,把埋藏在这种心理服务关系中的某些共同点挖掘和整理出来,指出令人满意的助人关系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为“以求助者为中心”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同理心和真诚三个核心。这三个核心特征同样适用于心理教师与其所服务的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建立。这种关系意味着,心理教师作为助人职业,其工作性质赋予其以特权探知处于年轻的、脆弱状态的人的最担忧、最敏感的信息,所做的响应不是出于我们的需要,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还意味着有时候我们需要等待,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来探索和改变。过去的学生很少能够经历和体验这种“非评价”式的师生关系,说明我们的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剥夺了人性最深层的对成长环境的需要和权利。应该说,心理教师进入学校教育体系这件事本身,正在改变着教育者对儿童青少年以及未来成年人的性格和健康的看法,这实际上应该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大动因。

由于我国学校心理专业性与学校体制之间的相容性较差,就目前中小学体制看,教师层面上大致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两类,大多数中小学校虽然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但咨询与辅导人员并不是66

专职的,往往还担任其他课程,而这对于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来说潜藏着很大的伤害性。因为咨询与辅导工作相当重视双方关系的建立,而同时扮演学科教师与心理教师双重角色,与学生建立起来的关系也是两样的,这经常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混乱。目前学校如此安排的原因有二:一是考虑人力资源的利用,二是隐含着学校心理工作只是配角的意义。心理服务是以提高人的自尊、自爱、自助能力为首要的根本的目标,它要求尊重服务对象,以其个人取向为中心的非权威性、非指导性、无方向性和不做判断为互动形式,即服务者不具有权威性,不要求服务对象服从劝导,对其问题不做直接回答,多听少言,少批评多赞扬,不将成人或社会的价值观强加于儿童。如果集两种角色于一身,最大的不利是服务关系的确立。上述两个原因都主宰了中小学师资培养的师范院校的科系划分。我国师范院校虽一般都有心理系,,。而目前心理,或学科教师经过,双重角色情况是经常可见的。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专业人员分为三类:科学家、技术人员和专业实践者。科学家创造和生产知识;技术人员在知识的运用时一般不会超出知识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的程序;专业实践者则是为一定范围的人服务,并尽可能地表现出效率,对于这一服务行业的科学知识基础是否精确则考虑不多。专业实践者的特征是,他们的工作可能不太科学,甚至可以完全不用考虑是否科学。“在人类需要的某个领域里,当知识的积累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科学确定性的水平时,建立在这种知识基础上的服务的提供者应该类似技术人员(如物理或化学工程师);而当这个领域的知识积累尚未达到科学确定性的水平时,服务的提供者就不应该是技术人员而是实践者,他们的角色介于科学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之间。这样,服务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实践者的水平而非科学知识的确定性。由于他们的作用的发挥,在科学不确定的领域内尽可能减少伤害性,尽可能扩大收获,充分利用该领域已有的科学知识,并促

[3]

进它向着科学确定性的方向发展。”学校心理学的目标是满足儿童青少年的需要,其学科知识体系应属于介于科学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之间的水平,也就是说在这个领域中,还有大量的随机因素———即不可预见的事情的存在,因此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者个人的思考与行动。心理教师被期待着不只是知道如何实际地处理专门的技术性问题,

心理教师的专业化

还必须拥有广泛的心理学与教育理论背景,他们必须能提供忠告,必须拥有比向他求助的人更多的知识。他的知识不能局限于个人的职业经验,而应该包括对大量的不同的人进行可靠的观察与评价的能力。他的工作领域不能过分狭窄,既不能专精于理论,也不能仅擅长于技术,这对于培养专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短期的、狭窄的方式速成的半专业化的教师只有当他们遇到已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时才能发挥作用,而需要多样化的问题解决策略时则显得很不够,所以非常需要建立一个更广泛、更专业化的培养机制。

我国心理教师的大部分工作仍将以协助教学为主,只有少量富裕地区的学校才有可能招聘到受过专业化训练的心理学者来从事需要相当能力与技巧的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且大多以事后干预为主,预防能力和资源皆显得欠缺。危机预防与干预显示了教育者对学生个体生活质量的关注,显然我国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作为还很不够,这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二)活动系统化在学校心理教育发达的国家,心理服务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的,联合地方资源、设备及人事,已经建立起完整的体制。学校心理学者协同行政人员和教师彼此明确划分职责,以利分工合作,发挥各种专业特长,为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发展、预防、危机干预等不同层次的心理服务。高水平的心理服务,从小学开始至大学,,学校心理服务人,使服务对象由传统。

,更谈不上在学校内部、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等关系中的协调。特别是在学校内部,心理教师的责任与班主任、教导处、教务处等有明显的冲突与重合。由于所受训练的局限性,他们大多把自己摆放在一个辅助的位置上,或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个体的咨询上,而用于系统构建上的时间是极少的。一些较发达的地区,学校心理人员已经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社区联合,正在尝试建立心理教育网络,例如辅导兼职人员(班主任或科任教师)设计初级干预(以发现与预防为目的)、独立或组织专业小组进行次级干预(早期鉴定与问题处理)和三级干预(发现并转介以便进一步诊断与治疗)。随着多层次服务网络的建立,心理教师的系统协调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手段科技化

电脑将广泛使用于整个行政与心理服务体系。在发达国家,科技手段正在使学生资料的储存与运用、出缺席记录、学业成绩与心理测验资料的统整、记录的追踪等工作变得简便易行。另外,职业与生涯资讯也可能通过电脑提供给学生,利于学生的自我探索,以增加服务的层面。电脑还可以提供职业训练的信息,甚至直接提供自我训练的内容来促进学校心理学者的继续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全国性的资料中心,各学校均设立电脑终端机,使资料的传递与应用更加快捷。虽然心理服务电脑系统的可行性仍然受到专业人士的质疑,但这很可

67

三、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心理教师职业进入中国只有近十来年的历史,这期间工作重点虽然不断因人、事、物的变化而改变,但从变迁中仍然可以看到其发展的趋势。本文将结合国际学校心理学发展趋势对我国学校心理教师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一预测。

(一)内容多样化的两大重要内容。各领域中,此项服务。学校心理学者必须拥有生涯发展、职业活动方面的知识与经验,例如高中毕业生或中途辍学者,或高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就业通常很难,失业率较高,因此,创业协助、求职技巧、职业分析、就业与追踪辅导等服务项目是非常急需的。越是富裕且工业化的国家越关心生活品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设计并实施危机发生时的应变处理策略,以协助学生克服诸如死亡、暴力、家庭分裂、受虐待等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心理困扰。学生就学期间遇到外来的伤害事件是常见的,身体的伤害必然导致精神上的损害,设计危机调适策略来帮助学生处理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压力与焦虑以及预防式的危机教育等正在成为学校心理专业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

在我国,由于升学至上对教育活动的统领地位,职业与生涯辅导在心理教师的工作中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但是,随着工商业社会的迅速发展,职业分化越来越精细,学生在升学、就业问题上寻求帮助的需要将越来越强烈。并且,学校心理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协助个体充分发展与协助个人做出决策,所以,心理教师将更需要积极地充实生涯发展、个体决策、职业计划等方面的知识信息,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协助与服务。

心理教师的专业化

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学校心理辅导与服务方面,已有相当多的科技产品的引入,电脑的应用也使学校心理工作获得相当的改善。据笔者调查,一般学校使用电脑储存学生的信息、用心理学软件对学生进行测验(尚且不论是否恰当),甚至记载社区与学校信息及升学、就业需求等方面已不存在困难。也就是说利用电脑等科技手段在储存、记录、测验、查寻等方面的作用已经开始得到体现,相对而言,在管理、分析、预测、协调等方面的功能还未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心理教师利用网络得到专业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方面的机会也是极少的,这一方面与学校经费和物质资源欠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心理教师教育与训练中欠缺科技含量有关。

(四)培养应注重社会需要从国际角度来看,学校心理学者的培养一直是应社会的需要而持续变革的,以能力为着眼点,选拔标准和训练课程不断被研究和改善。选拔标准除继续重视学识以外,其人格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力,内容包括、人格与学习理论、测验及研究方法、行为改变技术、咨询与辅导技术等等。培养过程将更重视受训者的经验,故模拟式的教学会更多地被使用,实习与见习的分量也将越来越重,相应地,督导员的选拔与作用的发挥更是不可或缺的。

我国心理教师出身于高等心理学教育专业的人员是很少的,现在真正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大多为第二学历人员,品质无法保证,甚至可能误导儿童的发展方向。预计未来中小学校对高素质的专业心理人员的需求将影响高等学校的心理学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心理专业或教育院系的专业结构。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本科水平的专业人才培养仍然是重点。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本科以上(硕士学位)的培养是可以期待的。过去培养时看重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将被更多的实践锻炼与研究活动所代替,大批第二学历人员的继续教育也是今后的一大任务。

(五)国际化与国情化学校心理服务以了解学生为基本前提,应该尽可能透过客观的测量手段对个体学生的心理特性与需要进行了解。我国自应用测验技术以来,引进国外的测验量表比自行研究的多得多。毕竟国情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是有差异的。今后我国学校心理68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的心得与经验,与

学院心理学家合作进行行动研究,总结出适合中国学生的心理辅导咨询方法与模式。此外也可以考虑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提炼并发展出适合中国的心理服务理论体系与方法,这样可能更能得到我国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另外,站在现实的立场上,学校心理服务的理论与技术的采用,应当弱化其来源与出处,以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促进其生活与学习质量的提升为最高准则,不应以提倡国情化而排斥国际化,反之亦然。我国人多地广,各地风土人情差异巨大,在心理教师的培养中应该增加区域性的内容,在职业活动之前,他们必须了解当地人的文化习惯与社会性格,只有这样才会使他们获得在地方学校工作的信心与亲和力。

(六)理论与研究工作须加强,学持。、项目与环境,理应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其欠缺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心理学研究人员不太熟悉中小学教育现实;二是中小学心理教师在培养中缺乏科学训练,实践工作中习惯于套用现成的理论,将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能力较差,很多人喜欢跟从新技术、新方案,照单全收,不顾可能出现的橘越淮而为枳的弊端,不善于从自己个性化的工作中进行原创性的活动。这样说来,问题更多还是出在心理教师的教育与训练中,理论灌输太多,而对各学派理论精华的统合能力又不够,即使有限的实习活动,也因为欠缺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的督导而流于形式,有经历却没收获。学校心理学理论建设在短期内不会有什么突破,目前急需的是加强研究能力的训练,后者将是心理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论体系的建设依靠的不能只是少数学院心理学家,而是大批研究型的实践工作者。心理教师应当作为专家型教师来培养,在选拔人员、制定课程计划、实习见习与督导、论文与毕业设计等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七)服务的人性化与多元化中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公民,学校心理教育必须配合学生的需要。作为一个生物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个体的人,他最需要的是温暖、关怀、尊重和接纳。心理服务应该强调个体的价值、尊严和存在的(下转第72页)

心理教师的专业化

首先,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有价值、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其次,教师研究的问题应是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从研究实践问题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再次,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个性与特长、需要与追求,采用“故事研究式”的表达方式,不要盲目追求理论的升华和完善。反思性研究与行动研究是依据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动培养自己对课程、教学、教育研究等方面问题的理解能力,使教师成为“反思的实

践者”,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现代教师应当自觉

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研究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在研究中实现自身价值。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

版社,2001.

[2]赵昌木.论教师成长[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3):11

~15

[3]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

究,2002,(5):18~22.

ValidationStudyforTeacherstoDevelopSpecialFieldThemselves

SONGHong2fu,FANGCheng2zhi

(LinglingInstitute,Yongzhou,Hunan425006,China)

Abstract:Developingteachers’specialfieldofthemselves,amoderneducationorientationandconception,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growthofteachers.Initiatedwithcorefactorsinthedevelopmentofselves,specialfield,thisarticleprobesitseffectivewaysofthedevelopmentofteachers’keywords:developmentofteachersselves;corefactors;(上接第68页)

意义,尊重个别差异,,积极、技能、态度和理想,善用社会资源。未来的学校心理服务趋势将是开放而流动的,有完整的联系网。心理教师善于与家长、教师、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精神卫生机构等建立联系,彼此协助与配合。在电子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变得越来越遥远,有形无形的冲突随处可见,社会价值观趋向多元而复杂,传统权威动摇,心理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的需要也将越来越多元。因此,学校心理服务已不再是简单地评价测验、心理档案记录、克服焦虑或困惑倾诉,甚至不再局限于校园

之内。只有广泛吸收各学科领域的精华,并和学校

其他人员或社会团体建立统合性的支持网络,才能使学校心理服务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并有可能占据主导地位,引领教育改革。参考文献:

[1]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答记者

问[N].中国教育报,2002209203(2).

[2]BHPetersonandD.Brown.Doesteachingexperiencematter[J].PersonnelandGuidanceJournal.1968,(46):893~897.[3]IJBardon.PsychologyAppliedtoEducation:ASpecialtyinsearchofanidentity[J].AmericanPsychologist,Feb.1983:185

~196.

Discussionson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SchoolPsychologyTeacher

WANGHong2fang

(CollegeofEducationalScience,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050091,China)

Abstract:Psychologyteacherof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isanewkindsofteacherdevelopedwiththestu2dents’needofmentalhealthinChineseeducation.Thereareseriousproblemsinthisfield,thecausereasonisthelackofprofessionals.Thethesisfocusesonthediscussionsoftheroleanditsdevelopmentofpsychologyteacher,theneedsandtendenciesofitsprofessionaldevelopment.

Keywords:psychologyteacher;schoolpsychology;professionaldevelopment

7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u2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