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小论文
更新时间:2024-05-10 19:29: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力学部分
1. 滚摆
一、演示目的
1. 通过滚摆的滚动演示机械能守恒;
2. 演示滚摆的平动、转动动能之和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转换。 二、原理
重力作用下滚摆的运动是质心的平动与绕质心的转动的叠加,其动力学过程的计算可用质心运动定理和质心角动量定理。滚摆的受力如图1所示,其动力学
方程组如下:
解得
滚摆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高度为h.
质心平动动能为:
绕质心转动动能为:
总动能为:
由此可知,重力势能变成了质心的平动动能与绕质心的转动动能,总机械能守恒。 三、装置 滚摆
四、现象演示
1 调节悬线,使滚摆轴保持水平,然后转动滚摆的轴,使悬线均匀绕在轴上(绕线不能重叠)。当滚摆到达一定高度,使轮在挂线悬点的正下方,放手使其平稳下落。
2 在重力作用下,重力势能转化为轮的转动动能。轮下降到最低点时,轮的转速最大,转动动能最大;然后又反向卷绕挂绳,转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轮的转速减小,位置升高。如此可多次重复直至停止。 五、讨论与思考:
1 分析滚摆下落速度(平动)与位置高度的关系; 2 分析滚摆上下平动的周期与轴径的关系; 3 分析滚摆上下平动的周期与滚摆质量的关系; 4 分析滚摆上下平动的周期与滚摆转动惯量的关系。
2. 茹科夫斯基椅
一、演示目的
定性观察合外力矩为零的条件下,物体系统的角动量守恒。 二、原理
质点系绕定轴转动时,若其所受到的合外力矩为零,则质点系的角动量守恒,L=Jw=恒量。因为内力矩不会影响质点系的角动量,若质点系在内力的作用下,
质量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绕定轴转动的转动惯量改变,则它的角速度将发生相应的改变以保持总角动量守恒。本实验的对象是手持哑铃坐在轮椅上的操作者,若哑铃位置改变,则操作者及轮椅系统的转动惯量改变,从而系统角速度随之改变。 三、装置 茹科夫斯基椅
四、现象演示
1 操作者坐在可绕竖直轴自由旋转的椅子上,手握哑铃,两臂平伸。 2 其他人推动转椅使转椅转动起来,然后操作者收缩双臂,可看到操作者和椅的转速显著加大。两臂再度平伸,转速复又减慢。可多次重复,直至停止。 五、讨论与思考:
1 操作者手持哑铃坐在转椅上伸缩手臂,可使转速随之而改变;花样滑冰转体动作随肢体的伸缩也在改变转速,试问这两种情况地面的支持力分别起什么作用?跳水运动员或体操运动员在空中改变形体是否可以使身体停止转动? 2 在本实验中,坐在转椅上的操作者,哑铃和转椅所构成系统的总动能是否发生变化?
3. 进动
一、演示目的
演示旋转刚体(车轮)在外力矩作用下的进动。 二、原理
若一个物理矢量的变化率矢量总是垂直于该物理矢量且其大小保持不变时,则此物理矢量将总是改变方向而不改变大小,也就是说它将做进动。若G矢量为常矢量,则形如
的方程称为进动方程。
因为G矢量与A矢量的叉乘所得矢量 总与A矢量相垂直,且它又是A矢量的变化率,因此A矢量总是在改变方向而保持大小不变,A矢量的改变方向使
以同样的方式在改变方向,结果则是A矢量绕G矢量做进动,如图1。
本实验演示车轮的进动。如图2所示,具有角动量 L 的车轮被一质点O支
撑起来,在距质点O长度为l处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若车轮A和砝码关于支点O不平衡,飞速转动着的车轮将在砝码的作用下开始进动。
看图,按极坐标列出车轮的运动方程。
设砝码使车轮平衡后再加上砝码m, 此时它受到的力为
, 力臂(以
L方向的单位矢量 表示):
设车轮所受力矩为M,由角动量定理可知
而依据力矩定义有:
由以上两式得:
该式说明车轮将做进动,进动方向为 三、装置
方向,进动角频率
车轮,支架,砝码
四、现象演示
1 车轮未旋转时,在车轮重力矩作用下系统向车轮端倾斜;
2 旋转车轮,转轴以质点O为轴顺时针方向转动,即出现进动现象; 3 恰当增加砝码,当砝码一侧所受重力矩与车轮所受重力矩平衡时,尽管车轮旋转,却无进动现象;;
4 继续增加砝码,转轴将以质点O为轴逆时针方向转动,即出现进动现象; 5 依次减少同等数量砝码,亦出现以上现象。 五、讨论与思考:
1 分析进动现象中转轴的旋转方向;
2 分析摩擦力的作用,其力矩能否对角动量进动产生影响?
3 若转动轴开始时有一定倾斜,可能出现车轮进动的同时,它的轴还上下摆动,这称为章动。试分析产生章动的能量来源?
4. 锥体自由上滚
一、演示目的
1 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规律运动。
2 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换。 二、原理
本实验的核心在于刚体在重力场中的平衡问题,而自由运动的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平衡在重力势能极小的位置。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重力场中势能极小值状态,重力的作用总是使它往势能减小的方向运动。本实验演示锥体在斜双杠上自由滚动的现象,巧妙地利用锥体的形状,将支撑点在锥体轴线方向上的移动(横向)对锥体质心的影响同斜双杠的倾斜(纵向)对锥体质心的影响结合起来,当横向作用占主导时,甚至表现为出人意料的反常运动,即锥体会自动滚向斜双杠较高的一端,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看平衡(锥体质心保持水平)时锥体的位置,如图1。AA1端较高,但AA1处两横杆向外测倾斜,较高的支撑有使锥体质心向上移的趋势,而支撑点较宽又使锥体因其中间粗两端细而使质心有向下移动的趋势,两种趋势互相抵消可使锥体在图4所示任何位置都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此时使AA1稍变宽或使BB1稍变窄,会使锥体在AA1端比在BB1端时质心位置更低,它将总往AA1 (高端)滚动,从B端向A端看,如图2所示。
AA1端处于高宽端,BB1端处于低窄端,若支撑点遇锥面相切位置如图2所示,则当锥体滚动时,质心在水平面内运动,锥体处于平衡状态。设BB1端固定,AA1端宽度一定,只调节其高度,则AA1端下降,将会出现由平衡状态上滚的现象。AA1端至多下降到BB1端所在水平面上,不过此时滚动虽明显,但“往上”不明显。故本实验装置高低宽窄布局要适度,使AA1端比平衡位置略低,锥体能自动滚动即可。 三、装置
双锥体,V字形斜面轨道
四、现象演示
把双圆锥体放在V字形轨道的低端(即闭口端),松手后锥体便会自动的滚上这个斜坡,到达高端(即开口端)后停止。 五、讨论与思考:
1 试导出实现密度均匀的锥体上滚时,锥体顶角,导轨夹角,导轨宽窄端的高度差三者之间满足的关系;
2 求正确放置锥体与轨道上时(即锥体骑在轨道上且使其轴线垂直与两轨道的角平分线的状态),锥体质心受到的沿轨道平面斜向上的力的大小;
3 若放置锥体与轨道上略有倾斜(其轴线不垂直于两轨道角平分线)时,研究锥体的运动,并通过实验检验所得的结论.
5. 角动量守恒
一、演示目的
操作者做在转椅上手持转动的车轮,并改变车轮的方位,以演示操作者、车轮和转椅组成的系统角动量守恒。 二、原理
本实验演示的是手持车轮的操作者以及他坐的转椅构成的系统。不受外力矩作用的物体系统的总角动量守恒。在总角动量守恒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内力作用使构成物体系统的各部分的角动量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 三、装置 转椅,车轮
四、现象演示
操作者坐在转椅上,左手持车轮使车轮轴保持水平,用右手拨动车轮使它快速转动,坐在转椅上的操作者沿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五、讨论与思考:
为改进演示效果,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改进仪器?
6、傅科摆
实验目的:
证明地球时刻在自西往东自转。 实验原理:
该实验被称为“最美丽的十大实验”之一。
证实地球自转的仪器,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1851年发明的。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它的自转轴自转,同时在围绕太阳公转。观察地球的自转效应并不难。用未经扭曲过的尼龙钓鱼线,悬挂摆锤,在摆锤底部装有指针。摆长从3米至30米皆可。当摆静止时,在它下面的地面上,固定一张白卡片纸,上面画一条参考线。把摆锤沿参考线的方向拉开,然后让它往返摆动。几小时后,摆动平面就偏离了原来画的参考线.这是在摆锤下面的地面随着地球旋转产生的现象。 由于地球的自转,摆动平面的旋转方向,在北半球是顺时针的,在南半球是反时针的。摆的旋转周期,在两极是24小时,在赤道上傅科摆不旋转。在纬度40°的地方,每小时旋转10°弱,即在37小时内旋转一周。
显然摆线越长,摆锤越重,实验效果越好。因为摆线长,摆幅就大。周期也长,即便摆动不多几次(来回摆动一二次)也可以察觉到摆动平面的旋转、摆锤越重,摆动的能量越大,越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自由摆动。
实验仪器:实验操作:
将摆锤沿某一角度拉开,然后松手,让其做自由摆动(平面),过一段时间后观测其偏转的角度。
讨论与思考:
1. 傅科摆放置的位置不同,摆动情况也不同。在北半球时,摆动平面顺时针转动;在南半球时,傅科摆摆动的情况如何?在赤道上呢?
2. 傅科摆的转动速度和地球的纬度有关系吗?若有,有何关系呢?
7、科里奥利力演示仪
实验目的:
演示科里奥利力的存在。
实验原理:
当小球在一作转动的圆盘上运动时,以盘为参照系,会受到惯性力。其中一部分是与小球的相对速度有关的横向惯性力称为科里奥利力,其表达式为:
其中 为小球的质量,度。
为小球相对于转动系的速度, 为转盘旋转的角速
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
1.当转盘静止,不转动,此时质量为 的小球沿轨道下滑,其轨迹沿圆盘的直径方向,不发生任何的偏离。
2.使转盘以角速度 转动,同时释放小球,沿轨道滚动,当小球落到圆盘时,小球将偏离直径方向运动。
3.如果从上向下看圆盘逆时针方向旋转,即 方向向上,当小球向下滚动到圆盘时,小球将偏离原来直径的方向,而向前进方向的右侧偏离,如图1所示。如果
圆盘转动方向相反,从上向下看,圆盘顺时针方向旋转,即 方向向下,当小球向下滚动到圆盘时,小球向前进方向的左侧偏离,如图2所示。
图 1
图2
讨论与思考:
1、在北半球,若河水自南向北流,则东岸受到的冲刷严重,试由科里奥利力进行解释。若河水在南半球自南向北流,哪边河岸冲刷较严重?
2. 美国科学家谢皮诺曾注意到浴盆内的水泻出时产生的旋涡。当底部中心有孔的大盆中的水泻出时,可在空的上方看到逆时针方向的旋涡。在澳大利亚作同样的实验,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8、陀螺仪
实验目的:
演示进动现象。
实验原理:
绕旋转对称轴以很大的角速度转动的陀螺,如果没有外力矩的作用,由于惯性,物体转动轴的方向保持不变。迅速转动的陀螺受外力矩(如重力力矩)作用时,它并不是立即倾倒,而是转动轴绕着某固定轴缓缓转动,即进动。由于磨擦等因素使陀螺绕对称轴转动的角速度逐渐变小,才慢慢地倾倒下来。
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
1、演示角动量守恒:将带框的陀螺仪放在加速器上,踩脚踏开关。当陀螺仪高速旋转起来时,将陀螺仪拿起,观察陀螺转轴的角度,然后手拿陀螺仪外框的轴向各个方向转动,这时陀螺转轴的角度始终不变。
三、装置
一个可绕竖直中央对称轴自由转动的塑料圆筒,两排尖形电极分别接到高电压的正负两极上。
四、现象演示
打开电源,逐渐增加电压,塑料圆筒旋转越来越快。逐渐减小电压,塑料圆筒旋转放慢。最后关闭电源并放电。讨论与思考 (1)请思考带电离子的流动方向。
(2)要使塑料圆筒旋转的方向与录象相反,应如何操作?
3. 静电摆球
一、演示目的
通过这个有趣的演示实验,进一步理解静电感应及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原理
打开电源时,涂有金属层的乒乓球的两半分别感应出等量的异号电荷(如图所示),由于球面上正负电荷分布的相似性,乒乓球受正极板的吸引力F+和受负极板的吸引力F- 相等,乒乓球仍处在中央位置。当用绝缘棒迫使乒乓球接触正极板时,其上的负电荷被中和掉,留下正电荷,并有更多正电荷从正极板移到乒乓球上。由
于同种电荷相斥,乒乓球被推向负极板。乒乓球接触到负极板时,其上的正电荷被中和掉,负电荷又从负极板移到乒乓球上,它又被推向正极板。这样循环往复。 三、装置
一个竖直悬挂起来的表面涂有金属层的乒乓球,放在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场中。
四、现象演示
打开电源,乒乓球仍处在中央位置。用绝缘棒使乒乓球接触正极板后,立即拿开绝缘棒,乒乓球被来回地推向负极板和正极板,循环往复。关闭电源,振荡逐渐减缓,最终停止。 五、 讨论与思考
若乒乓球的表面未涂金属层,仍能观察到此现象吗?
4. 电轮
一、演示目的
通过对实验的仔细观察,进一步理解尖端放电现象,从而培养对具体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原理
由于X型金属叶片的尖端积聚了大量的电荷,其附近的空气分子被电离,其中与尖端积聚电荷相反的离子以较大的速度飞离金属叶片的尖端;与尖端积聚电荷相同的离子以较大的速度飞向金属叶片的尖端把动量交给叶片从而导致X型金属叶片的旋转。 三、装置
一个X型的金属叶片通过其旋转中心接到电源一个极上。
四、现象演示
打开电源,并逐渐加大电压X型金属叶片转动加快。关闭电源并放电。 五、讨论与思考
请问X型金属叶片能否反向旋转?
5. 电风吹烛
一、演示目的 演示尖端放电效应。 二、原理
在尖端附近强电场的作用下,空气中散存的带电粒子加速运动,并获得足够大的能量,以至它们和空气分子碰撞时,能使后者离解成电子和离子,这些新电子和离子与其它空气分子碰撞时,又能产生大量新的带电粒子。与尖端上电荷异号的带电粒子受尖端电荷的吸引,飞向尖端,使尖端上的电荷被中和掉;与尖端上电荷同号的带电粒子受到排斥而从尖端附近飞开,蜡烛火焰的偏斜就是受到这种离子流形成的“电风”吹动的结果。实验中,不断给导体充电,可防止尖端上的电荷因中和而逐渐消失,使“电风”持续一段时间,便于观察。 三、装置
直流高压电源、蜡烛、针形导体。
四、现象演示
将安装在绝缘架上的针形电极用导线与直流高压电源相连,点燃蜡烛,接通电源,将观察到蜡烛火焰在离子风的作用下偏向一边,蜡烛火焰甚至可能被离子风吹熄。
6.手触式蓄电池
实验目的:
演示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原理:
当用双手分别按住铝板和铜板时,电流计指针偏转表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这是因为人手上带有汗液,而汗液时一种电介质,里面含有一定量的正负离子。铝板比铜板活泼,铝板上汗液中的负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把外层电子留在铝板上,使铝板集聚大量负电荷,铜板上集聚大量正电荷。当用导线把铜板和铝板连接起来,铝板上的电子通过电流计将向铜板移动,在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故电流计指针偏转。
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
1、双手分别触摸住一块铝板和一块铜板,此时电流计指针向一个方向偏转。 2、当把铝板与铜板与电流计接线柱换接,再按1中操作,此时电流计指针向另一个方向偏转。
3、当两手越湿润时,指针偏转的格数越多。
4、为了比较实验,当两手分别触摸两块铝板时,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7.滴水自激感应起电仪
实验目的:
滴水自激感应起电仪是通过水滴流动与玻璃管摩擦起电,在静电感应出的电荷循环堆积,所带电荷量越来越多,而产生越来越高的电位差的静电起电装置。
实验原理:
滴水自激感应起电仪是通过水滴流动与玻璃管磨擦起电,静电感应出的电荷循环堆积,所带电荷量越来越多,而产生越来越高的电位差的静电起电装置。本实验的原理是静电感应。若由于偶然因素(空气中带电粒子附着的涨落或水滴离开管时的摩擦)使某一水锅带电,则由于静电感应,会使将滴入该锅的水滴带同号电荷,这种正反馈过程在水滴不断滴入两锅时可使两锅电位差高度数万伏。
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
1、首先将验电器和一个金属杯相连,然后慢慢打开阀门,使三通玻璃管口形成水滴流,不一会就可观察到验电器因带电而张开;
2、用手指拿住试电笔氖管的一端,用另一端分别接触任一金属杯,可以发现氖管发光,由闪光发生在氖管的哪一极上可判断金属杯带何种电荷。若闪光出现在与手接触的一端,则被测的带电体带正电;
3、用高压静电电压表测两金属杯之间的电压,可测到8000V以上的高压。
8.静电跳球
实验目的:
演示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的现象。
实验原理:
将两极板分别带正、负电荷,这时小金属球也带有与下板同号的电荷。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小球受下极板的排斥和上极板的吸引,跃向上极板,与之接触后,小球所带的电荷被中和反而带上与上极板相同的电荷,于是又被排向下极板。如此周而复始,可观察到球在容器内上下跳动。
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
1.将静电高压电源输出端接到两极板上,将接地线接触地板;
(2)在离单缝较远处(满足远场条件)放一屏,在屏上可观察到夫朗和费单缝衍射条纹,它是一组非均匀分布的明暗相间条纹,中央明纹的宽度是其余明纹宽度的两倍;明条纹级次越高亮度越弱。
(3)改变缝宽a,可观察到衍射条纹的变化。缝宽a愈小,中央明纹愈宽,且衍射条纹向两旁扩展。缝宽a扩大,中央明纹变窄,衍射条纹向中央收缩。
2. 不同尺寸的单缝单丝圆孔圆斑衍射
一、演示目的
用激光演示单缝和圆孔的衍射条纹。 二、原理
圆孔衍射的原理与单缝衍射相同,根据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在光波照射圆孔的某一时刻,屏后任一点的光振动是圆孔上每一点都作为波源激起球面波在该点光振动的相干叠加,从而产生非均匀分布衍射圆环。尺寸减小时,衍射条纹(或圆环)间距增大,衍射现象更加明显。 三、装置
激光光源,不同尺寸的(单缝,单丝,圆孔,圆斑),屏
四、现象演示
(1)使激光光束垂直照射到单缝上,可在屏上观察到一组明暗相间非均匀分布的衍射条纹。改用不同尺寸的单缝,可观察到衍射条纹的稀疏变化。 (2)把单缝换成不透光的单丝,可观察到类似单缝的衍射条纹。
(3)使激光光束垂直照射到圆孔上,由于光的衍射,在屏上出现非均匀分布的明暗交替的衍射圆环,中央为亮斑(爱里斑)。当圆孔变大时,中央亮斑变小。
(4)把圆孔换成不透光的圆斑,在屏上可观察到类似圆孔的衍射条纹。
3. 一维二维光栅衍射
一、演示目的
用激光演示一维光栅和二维正交光栅的衍射条纹。 二、原理
光栅是由一组相互平行等宽度等间隔的狭缝组成的。光栅衍射图样是由每一条狭缝的单缝衍射作用和各狭缝衍射光的相互干涉作用的总效果。光栅衍射是多条单缝透射光波的相干叠加,其衍射条纹细窄而明亮;当同时满足光栅明纹条件和单缝暗纹条件时,将出现缺级现象。二维正交光栅是两片交叉的一维光栅组成,是周期性排列的网格。衍射光斑是二维正交的衍射亮点 三、装置
激光光源,不同缝数的一维光栅,二维正交光栅,不同间距的双圆孔,屏。
四、现象演示
(1)使激光光束垂直照射到一维光栅上,在屏上可看到光栅衍射图样,即在宽阔的暗弱背景上,分布着强度不等的细而锐利的亮条纹,在某些方向还出现缺级。
(2)当光栅上的狭缝是等宽等间隔的,衍射图样上明纹极大值的位置保持不变,但随着狭缝数目的增加,明纹的宽度变窄、亮度增加,条纹间距增大。 (3)把一维光栅换成二维正交光栅,则屏上形成二维正交的衍射亮点。 (4)使激光光束垂直照射到双圆孔上,则屏上形成双孔干涉和圆孔衍射的叠加图样。改用不同间距的圆孔,衍射图样变化,当圆孔间距减小时,中央亮斑变小,条纹间距变大。
4. 偏振片的起偏和检偏
一、演示目的
用偏振片演示自然光的起偏和偏振光的检偏。 二、原理
偏振片是利用晶体的二相色性原理,只让某一方向(偏振化方向)振动的光通过,而吸收其它方向的光振动。当自然光(光强为I0)经过偏振片(起偏器),能量损失一半,而成为线偏振光(光强为
)。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检偏器)时,通光状态与
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和线偏振光的偏振面的夹角α有关,转动偏振片可看到透过光强呈正弦规律变化,满足马吕斯定律 光。 三、装置
自然光光源,偏振片(两个),屏。
,据此可用偏振片来检验线偏振
四、现象演示
(1) 把一个偏振片(起偏器)放在自然光光源前,观察透射光强,旋转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屏上光强没有变化。
(2) 再插入一个偏振片(检偏器),旋转检偏器的偏振化方向时,屏上光强不断变化。当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垂直时,没有光透过;当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平行时,透射光最强。
5. 反射光的偏振
一、演示目的
用偏振片演示反射光的偏振现象,建立反射起偏的物理图象。
二、原理
自然光在两种各向同性介质的介面上反射时,偏振状态要发生变化。当入射角的正切等于界面两侧介质的折射率之比时,即
,偏振面与入射面重合的光波将
无反射的全部折射到第二种介质,此时的入射角称为布鲁斯特角。自然光以布鲁斯特角入射时,反射光将是光振动与入射面垂直的完全偏振光,这就是反射起偏的原理。 三、装置
自然光光源,平面反射镜,偏振片,屏。
四、现象演示
(1)自然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通过偏振片,旋转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屏上光强发生变化,出现极大、极小,但无消光的现象。 (2)调节平面镜与入射光的夹角,使之为布儒斯特角,旋转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屏上光强发生变化,有极大和消光现象。
6. 折射光的偏振
一、演示目的
用偏振片演示折射光的偏振现象。 二、原理
自然光在两种各向同性介质的介面上折射时,偏振状态要发生变化,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 三、装置
自然光光源,平面反射镜,偏振片,屏。
四、现象演示
(1)用偏振片测透射光的偏振性,旋转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屏上光强发生变化,出现极大、极小,但无消光的现象,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
(2)调节平面镜与入射光的夹角,旋转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屏上光强发生变化,出现极大、极小,仍无消光现象,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
7. 双折射现象与双折射的偏振
一、演示目的
观察光通过方解石晶体后发生的双折射现象 二、原理
当光进入各向异性介质(晶体)时,介质中出现两束折射光线的现象叫做双折射。双折射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1)其中一束折射光始终在入射面内,遵守折射定律,称为寻常光,简称为o光;另一束折射光一般不在入射面内,不遵守折射定律,寻非常光,简称为e光。
(2)光沿晶体的光轴方向传播时,o光和e光不分开,即不发生双折射。 (3)晶体中光线与光轴构成的平面叫该光线的主平面。o光光振动垂直于自己的主平面,而e光的光振动平行于自己的主平面,也就是说,o光和e光都是线偏振光。
(4)当光线入射在晶体的某一晶面上时,该晶面的法线于晶体的光轴组成的平面叫做晶体的主截面。当入射光线在主截面内时,两折射光线均在入射面内。即此情况下,入射面、主截面和o光和e光的主平面重合;o光和e光的光振动互相垂直。 三、装置
旋转式光学综合实验仪、数块方解石晶体、偏振片
正在阅读: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小论文05-1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资料03-09
最精辟的建筑行业知识汇总04-26
最新入党志愿书格式要求09-08
2010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12-14
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验教学方式初探03-10
沣惠小学关于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汇报材料03-08
柯力 车牌识别 - 图文10-12
陵川县中药材产业十二五规划05-2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大学物理
- 演示
- 实验
- 论文
- 安徽省征地补偿标准 - 图文
- 2009数学建模大赛获奖论文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硕士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
- Labview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 中医是否伪科学?
- 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分析
- 庆祝党建95周年信仰的力量演讲稿
-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选择题(带答案修改版)校过
- 淘宝网物流分析
- 学校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微生物观察
- CJZ70瓦斯抽放综合参数测量仪
- 国际私法答案
- 我的淘宝宝贝拍摄技巧与心得
- 三年级英语情景剧表演 - 图文
- 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 2018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数据结构期末考试(题集)
- 机房招标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