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更新时间:2024-06-18 01: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莲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重点:精读课文的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教学的大致步骤

课前训练

一、口语训练,导入新课

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话题,让学生思考、表达,或者提供一段音像、录像或图画等让学生观看并且表达。在学生表达的基本上,以小结的形式,归纳引入新课。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中提示,师生共同归纳要求。 三、依据要求,表达交流(体现训练的层次) 1、会说基本句子。

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2、能按顺序说。

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3、完整具体地说。

①自己练习说。②互动交流,评价补充。 4、创设场景,模拟生活。

教师要根据训练内容,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模仿中培养与他人的交际能力。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语文园地”教学的大致步骤

一、自主尝试,独立完成

教学中,无论是“我的发现”还是“日积月累”等内容,教师都要大胆放给学生,鼓励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自主完成。教师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二、讨论交流,评价订正

学生自主尝试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同大家一起分享,及时修正错误答案。

三、引导发现,扩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发现的特点或规律,然后运用这一发现进行扩展训练。

“习作”教学的大致步骤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教师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本周的习作内容,让学生做好准备。有提前习作欲望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愿意写的内容先试写下来。 教师准备:准备好本次习作的下水文,也可提前调查好学生的准备情况及提前写草稿的数量等。 二、谈话导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导入形式,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三、习作指导

此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安排指导的过程。 1、汇报交流。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准备的内容,或写出关键词语等。 2、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重点。

(2)围绕习作重点,确定所写内容,与同伴交流。

3、学生思考并交流。(可以自己练习说、与同座互相说、也可以小组内说。) 4、集体交流。

学生可以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表述自己所写的重点内容。比如说说用什么样的题材来进行习作,以及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等等。

在此环节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段要求进行较细致的指导,也可以出示范文予以引导等。

5、结合本次习作要求,动笔书写自己真实的习作。

此环节中,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动笔书写时间(20——25分钟),随时解答学生个体的疑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6、交流评价。

写完的同学可以找伙伴自由交流、互相评价。也可以全班交流、评价。 四、归纳总结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在这一环节中,已经成稿的,要求认真修改。没有成稿的,课后完成草稿。

第二课时:习作讲评课 一、导入新课

1、总结本次习作情况。

教师将本次习作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向学生做一汇报。 2、进入情境。

在汇报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下一环节。 二、欣赏、讲评

(一)出示本次习作的内容与要求。 1、指名读。

2、再次明确本次习作的重点。结合本次习作的优缺点,师生共同总结出讲评要点。

(二)优秀佳作欣赏

1、出示优秀的习作题目进行赏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 2、欣赏优秀佳作或优秀片段。

出示优秀习作或片段,依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和重点,从词语的运用、语句的通顺、表现手法的运用、情感的流露以及重点是否突出,经过是否具体,选材是否新颖等各方面进行点评。有什么建议也可以谈。 (三)问题习作评析 1、出示不成功习作。

教师利用实物显示器展示作文,没有实物投影的学校,可读给同学听,其他同学要边听边做好记录,然后进行评改。 2、师生、生生多边互动,修改问题习作。 (四)互动交流评改

1、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展示自己的习作。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动笔记录自己认为写的精彩之处或者不足的地方,做到在互评互议的过程中有理有据。

(五)指导学生运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自己的习作 (六)再次展示自己的习作

在此环节中,教师可通过设立奖项活动,鼓励学生改出好文章。 三、归纳总结,布置准备下一次习作内容。

“识字”教学的大致步骤

第一课时 课前训练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带入情境,自然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可以请教同学、老师等,争取把课文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三、多种形式,自主识字

1、小组交流。(或自学生字词)在这一环节中,有预习习惯的班级,可以直接在小组内或同座俩互相检查预习情况。没有预习习惯的班级,可让学生自学生字词。如: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反复认读等。

2、全班交流。(或多种形式认读)此环节中,预习充分的班级,教师通过对学困生的提问掌握预习情况后,可抓重点强化。即抓住学生没学会的生字反复认读,说说好的记字方法,组组词,造造句,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识字等。预习不充分或没有预习的班级,可按以下程序操作: ①出示带音节的词语多种形式认读。 ②出示去掉音节的词语多种形式认读。 ③出示单独的生字,多种形式认读。

④交流与生字相关的内容。如: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交流好的记字方法,组词,造句等。

四、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读好课文,教师要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文,并结合理解,可以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留在下课时,抓好朗读指导。争取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自读思考,了解大意。

3、细读理解,感悟内容。(抓住语言训练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重点品读,体会感情。

教师要抓住有特点的句段,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感受,读出韵味。 五、写字

这一环节一定要保证学生10分钟写字时间,可以将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分成两节课的教学任务,可以参照以下教学步骤:

(1) 出示要书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及主笔的位置。 (2) 学生交流字形特点,教师抓难写的字范写。 (3) 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评。

教师把书写特别好的作品给大家看一看,互相学习。 六、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前训练 一、复习导入

内容可以是读字、扩词、说句子,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等。 二、阅读理解

把第一课时余下的内容完成。(参考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步骤进行) 三、仿说仿写(此环节时有时无,要根据课文内容来设计。)

抓住文中有特点的句子或段落,也可以是文中的插图等,引导学生进行仿说或进行小练笔活动。 四、指导写字

这一环节同上节课一定要保证学生10分钟写字时间,完成上节课剩下的写字教学任务。

(1) 出示要书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及主笔的位置。 (2) 学生交流字形特点,教师抓难写的字范写。 (3) 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评。

教师把书写特别好的作品给大家看一看,互相学习。 五、自主选学

写完生字后,如果还有时间,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可选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可以读《新阅读》和课外书。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内容。

六、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阅读课教学模式(重点)

精读课第一课时(重点) 一、课前训练,积累素材

根据年级特点进行积累,低段以字、词、句、名言、诗句为主,高段以片段、篇章、诗词为主,利用课前三分钟训练学生主持展示。通过此项训练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写作的训练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导入可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习新课架桥铺路。 三、预习交流,自主识字 低段:

1、小组交流。(或自学生字词)在这一环节中,有预习习惯的班级,可以直接在小组内或同座俩互相检查预习情况。没有预习习惯的班级,可让学生自学生字词。如: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反复认读等。

2、全班交流。(或多种形式认读)此环节中,预习充分的班级,教师通过对学困生的提问掌握预习情况后,可抓重点强化。即抓住学生没学会的生字反复认读,说说好的记字方法,组组词,造造句,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识字等。从而体现出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预习不充分或没有预习的班级,可按以下程序操作:

①出示带音节的词语多种形式认读。 ②出示去掉音节的词语多种形式认读。

③出示单独的生字,多种形式认读。

④交流与生字相关的内容。如交流好的记字方法,组词,造句等。 高段:

学生已经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所以可以直接让学生读读词语,对于容易读错的及时进行纠正,体现以学定教,对于易写错的让学生简单记忆后进行听写,对学生易错的字进行范写,重点强化,真正体现以学定教。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低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可以请教同学、老师等,争取把课文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2、指读课文,其他同学随时纠正读音。(以学定教) 3、交流读懂的内容。

这一环节的重点读完课文后,师生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问题大体这样设计: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的内容。 高段: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自读思考,了解大意。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读完课文后,师生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 问题大体这样设计: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教给孩子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体现出以能力为中心的转变。 五、理解感悟,品味语言 低段:

1、 教师通过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习课文。必要时教

师可以范读,让学生学习,模仿。争取把课文读的准确、流利、有感情。

2、 随文进行必要的语言文字训练。 高段:

1、 出示导学问题,也就是设计一个大问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带着这个

问题潜心读书,圈点批画。 2、 小组交流。 3、 全班汇报。

教师要抓住有特点的句段,体会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感受,读出韵味。让学生有所得,得法于课内。体现出以能力为中心。 六、写字指导,练写展评 低段:

1、对会写的字进行课时划分。对本课要写的字进行扩词。 2、观察,部首笔画。 3、范写,学生书空。 4、练写,教师指导。 5、展评,欣赏评价。 高段:

在预习交流,自主识字这个环节中,利用听写对易错字进行重点的书写指导。

七、课堂检测,布置作业

1、口头说说本课的收获。(知识,内容,情感)

2、对教师根据知识点设计的试题选择部分做为当堂检测,其余做为课堂后测,以作业形式写在课堂作业本上。教师对结果进行反馈,下次课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真正体现出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第二课时 课前训练 一、导入新课

可利用不同形式激情或激趣导入,也可总结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复习、听写词语,然后导入。 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法 1、回忆主要内容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内容,体会思想。 (在这一环节要解决掉第一课时没解决的课后问题)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初步领悟作者主要的表达方法,即弄清“为什么这样写”。

4、进行读写训练,或课后题,或自己设计的读写训练。 5、读、背、积累。 三、总结

四、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略读课教学模式

课前训练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的预习情况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读连接语的提示,明确要求

从连接语中梳理出学习的切入点,让学生抓住此切入点学习课文,独立地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切入点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表达方面的,一两个重点问题即可。 四、品读感悟,合作探究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形式细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边读边体会,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与精读课文的主要区别是,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主要要求。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提高阅读能力。

可在品读感悟阶段加入适当的听说读写训练,加强学习的有效性。 五、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六、教师小结 七、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一、确定专题,明确要求

本阶段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确定专题,弄清专题研究的内容,范围等,即让学生理解专题,知道此专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研究,去探索。

二、自由分组,确定子专题

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成小组,在大专题的基础上确定子专题,即要研究大专题中的哪一小方面。

三、制定计划,商讨内容和方法

学生在组内制定研究计划,即何时何地通过何种方法研究子专题,明确组内的分工,明确个人职责,提出搜集有关资料的任务。 四、教师总结,布置下一步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课外部分) 一、分组活动 二、整理资料 三、商讨如何展示

▲分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起到调控作用,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指导。

▲展示形式: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最擅长的形式。 ▲展示准备: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准备中,对学生准备过程的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指导。 第三课时

一、激情导入

二、总结各组活动情况,提出展示要求 三、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活动成果

成果展示应形式多样,一般有调查报告,情境剧表演,图片、幻灯片展示,制作小报,实物演示,交流互动式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体验。要求应适中,且学生易理解,方便操作,目标达成应较为顺利,应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今后学习做好心理铺垫。。 四、教师小结

当然,这只是一般的操作范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本地区、本校实际,教师也可作适当的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在“综合性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面及参与程度、态度。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投入其中,就为提高综合性学习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确保了有效性。

总之,教师要为学生做好下面一些必要准备:首先提供给学生可以选择的学习途径范例(如可以在书本、报刊等文本资料中学,可以在网络、电视等媒体中学,还可以从与别人交谈中学等);其次提供给学生可以选择的学习方式范例(如怎么做调查、怎么整理资料、怎么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需要的内容、怎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接着让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活动;最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总结学习方法,品尝学习乐趣,激起新的学习欲望。这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前分好学习小组,还要拟订完整、科学的活动计划,在计划中对活动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活动结束后,要求进行总结评价,撰写调查报告等。研究、分析、

展示,使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真正地落到实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tn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