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三)

更新时间:2023-05-19 12:2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南省重点中学桃源一中高三周考用题

2016届高三历史周考综合试卷(三)

一.选择题(共48分)

1.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作者认为

A.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

C.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D.行省制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摈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

2.《通典.职官》记载:“ 乘传周行郡国,无适所治。中兴(注:东汉初期)所治有定处。旧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师奏事。”材料中“乘传周行郡国”的是

A太尉 B监御史 C刺史 D御史台

3.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在鼓词《逃学传》中说,“作文要相题发言,圣贤口吻莫紊乱;起承转合,来脉一线,连上侵下,切记勿犯;句读儿新鲜,章法儿贯串,有续无断,起落在然,虚实变换,波澜滔天,这才是先辈风范,作文手段。”此番言论意在

A.总结作文手段 B.赞扬先辈风范 C.讽喻八股文风 D.揭露社会黑暗

4.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因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

A.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B.三纲五常日益强化

C.爱情至上观念流行 D.佛教观念影响很大

5.“盛唐、中唐以后,传奇小说也成为文学的新品种,红拂小玉、太真莺莺、昆仑奴、聂隐娘,以至南柯黄梁 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过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出现此现象的相关因素有 ①城市经济的发展 ②道教的广泛传播 ③开放的社会环境 ④活字印刷术的广泛应用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恩格斯指出:“后世的立法,没有一个像罗马那样残酷无情地,无可挽救地把债务奴隶者投在高利贷债权者的脚下——这种立法都是纯粹由于经济强制,作为习惯法,而自发地产生的。”材料表明古代罗马法

①极力保护私有财产权利 ②具有某些习惯法因素

③强制调解经济生活纠纷 ④对后世立法没有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根据罗马法规定,在始期(开始履行的期限)到来之前,债务还没有到履行的时期,除了期限为债权人的利益而设立的外,债权人不得诉请对方履行义务,否则就将因“先期索债”而败诉。更由于“一事不再理”的原则,也丧失了在期满后再行追索的权利。材料中罗马法的规定

A.保护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B.强调了契约对双方的约束性

C.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D.不利于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8.公元前287年,罗马通过了霍腾西阿法案,法案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会议,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说明在当时的罗马

A.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以调整 B.平民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利

湖南省重点中学桃源一中高三周考用题

C.贵族和平民的法律地位平等 D.平民会议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9.“(在雅典)只要多数民众意愿,任何提议和判决,不管是出自人人偏见或一时冲动,还是源自阴谋家的蓄意蛊惑,也不管是否合理正当,都可能随时成为法律。”此观点

A.赞扬了雅典民主的公平和正义 B. 肯定了雅典民主下的人人平等

C.批判雅典重视民主而忽视科学 D.揭示了雅典民主缺乏法律规范

10.资中筠教授说,“我们比较容易理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即所谓打出来的国家。但还有一种谈出来的国家,开会讨论出来的国家。”“谈出来的国家,开会讨论出来的国家”最典型的代表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1.1880年,招贴画在英国街头几乎随处可见。当时的伦敦就有150名张贴工,他们每周要贴大约九万张海报,巴黎的街道与墙壁几乎成为了海报艺术画廊,各式各样的商品广告在填补城市的每个空白处,从戏剧、歌舞表演到自行车、香水、烟草以及饼干。1881年,巴黎市政府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海报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张贴,而且上面必须有政府公章表明已交“张贴费”。这说明

A.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广告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B.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

C.政府限制和干预新兴行业发展的现象开始出现

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广告业的无序发展,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12.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当指( )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13.蔡元培认为:“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据此推断,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最符合蔡元培观点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14.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15.严复在1913年批评晚清以来的西潮澎湃:“且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约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质文明已耳。不知畴国种之阶级,要必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材料实际表达了

A.对物质文明的崇拜 B.对“国性民质”的质疑

C.对“西学”的全盘否定 D.对中华文明的重新肯定

16.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敭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清末舆论界支持革命

C.巡抚张曾敭徇私枉法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湖南省重点中学桃源一中高三周考用题

17.康有为提出:“国之为国,聚民而成之。天生民而利乐之,民聚则谋公共安全之事,故一切礼乐政法皆以为民也。但民事众多,不能人人自为公共之事,必公举人任之,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用保全安乐之事,为众民之所公举,即为众民之所公用。”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权力制衡 B.民贵君轻 C.君民共主 D.主权在民 18.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主张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1958年被扣上了“经济学界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而 1979年光明日报发文肯定马寅初的人口主张,认为过去“错批一人,误增三亿”。对马寅初人口思想及对其评价认识正确的是( )

A.该思想的提出是学术领域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

B.该思想的提出不利于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

C.前者否定该思想是因为它超越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国情

D.后者肯定该思想得益于思想解放、纠正了“左倾”路线

19.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要“ 坚持民主集中制丝毫不排斥广泛的地方自治,只要’‘公社’和省自愿坚持国家的统一。”这可能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理论提供借鉴和参考

A“一国两制”构想 B行省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20.从建国初期国家机关的职权设置来看,虽然在《共同纲领》和宪法中分别规定了中央人民政府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立法权的拥有者,但是拥有行政权的政务院及其之后的国务院所制定的法规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占建国初期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数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承担了国家绝大部分的立法任务。这主要表明建国初期

A.《共同纲领》和宪法至高无上 B.民主法律的制定与执行还不完善

C.人民政府的职能得到逐步完善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21.美国近年来披露的档案证实,“尽管在朝鲜战场上苏联没有出动一兵一卒,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定却无时无刻不受苏联的牵制和制约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美国望而生畏的重磅炸弹,使其最终放弃动用核武器并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全境的企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一边倒”战略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 B.中国综合国力强大

C.美苏争霸导致美国对华政策收缩 D.中苏联盟共抗美国

22.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内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中法建交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感召

B.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法力图在外交上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D.中法两国奉行“无敌国外交”政策

23.罗斯福新政在当时的美国遭到了有些人的尖锐批评,有的讽刺《全国工业复兴法》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有的说“新政”是“披着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上述言论在本质上反映了( )

A.美国的自由传统根深蒂固 B.罗斯福政府丧失了民众基础

C.新政侵蚀了白由主义根基 D.危机导致社会缺乏基本共识

24.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

湖南省重点中学桃源一中高三周考用题

在的。”材料认为

A. 欧盟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第1、2题为必做题,3,4,5,6为选做题,其中选一题作答即可)

1.(25分)幸福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

一.幸福是什么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1分)结合所学简析中国古代的幸福观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这种幸福观有何积极影响?(1分)

二.幸福面面观

(2)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影响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发生改变的原因。(6分)

三.幸福走多远

(3)根据材料概括,从古代到近现代再到当代,西方社会幸福观的发展趋势。(2分)

(4)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2分)

2.(12分)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权力的分布。贸易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跟着国旗走,但文化几乎总是追随着权力。历史上,一个文明权力的扩张通常总是同时伴随着其文化的繁荣,而且这一文明几乎总是运用它的这种权力向其他社会推行其价值观、实践和体制。一个普世文明需要普世的权力。罗马的权力在古典世界的有限范围内创造出了一个近乎普世的文明。19世纪以欧洲殖民主义为表现形式的西方权力和20世纪美国的霸权把西方文化推广到了当代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欧洲殖民主义已经结束,美国的霸权正在衰落。随着本土的、植根于历史的习俗、语言、信仰及体制的自我伸张,西方文化也受到侵蚀。现代化所带来的非西方社会权力的日益增长,正导致非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复兴。

湖南省重点中学桃源一中高三周考用题

正如奈意识到的那样,世界上正在发生硬权力的广泛分散,主要国家“已不能像过去那样运用它们的传统权力资源来达到其目的”。因此软权力“与硬的指挥权力同样 重要”。然而是什么使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呢?当它们被看作是根植于物质上的胜利 与影响时,它们就是有吸引力的。

评述材料中关于文化分布于权力分布关系的观点

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即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反对其横行乡里。

二、 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牟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的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三、 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 ,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平。

四、 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玩 ,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在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

五、 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

六、 二千石违公下比,阿付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 ,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和地方大族相互勾结。

——根据《奉诏六条察州》整理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设立刺史制度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奉诏六条察州》。(9分)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论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

材料二 (一)1912年2月15日,南京临时政府诸公得悉清帝颁布《退位诏》的第三天,在军务、外交、财政难道堆积如山的状况下,居然不惜辛劳,爬上紫金山去祭奠朱元璋,大拍其马屁, ……清帝宣告退位……实维我高皇帝光复大义,有以牖启后人,成兹鸿业 , 非我太祖在天之灵,何以及此 。

(二)《临时约法》的主要执笔人宋教仁在其日记中写道: 余阅报,见大阪《每日新闻》有俄国杜尔斯《与支那人书》一篇,大约劝支那人不可学欧洲人之武装及代议政治,当以中国古昔之所谓‘道’,即天之律、神之法为基础,而行‘道’之政治,营‘道’之生活云云。余亦赞之。

(三)1913年宋教仁遇刺,各种证据都显示国务总理赵秉钧是幕后主使。可是,不顾案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不顾人心思定的大局和党内许多重要领袖冷静分析力量对比后的反对动武的意见,孙文一意孤行,下令举兵进行 二次革命 。一个月后,全部武装力量被剿灭,中国的法治进程遭到沉重打击。

——摘编自袁伟时《民初宪政挫败与启蒙》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袁伟时认为民国初年宪政失败的原因有哪些?(9分)

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这一破坏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这两次大战对世界历史具有相似的意义。

湖南省重点中学桃源一中高三周考用题

不过,它们也存在着重大差别,二战和一战的一个主要差别在于欧洲殖民地的结局。二呀后,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局的原因是,二战期间,法国和荷兰被侵占,英国则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遭到削弱。同样重要的是,殖民地中的白人早先曾十分自信地断言 我们可以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比加紧人强 ,如今,作如此断言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他们的存在不仅受到了其臣民的怀疑,而且受到了本国同胞的怀疑。二战期间,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最后,如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上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角度说明两次大战是如何完成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的。(8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欧洲殖民地的结局,并概括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7分)

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伏尔泰根据传教士的报导转述了雍正皇帝的两项谕令,其一是各地处理重罪案件时,必须呈送皇帝御览,否则不得对人犯处以极刑;其二是各省均应修建贮粮大仓,以备荒年赈实之用。伏尔泰就前一项谕令发表议论说: 颁布这一敕令的理由有二,二者均与敕令同样可爱。其一为不得人命如草芥。其二为君王对百姓须爱民如子。 对于后一项谕令,伏尔泰借用雍正皇帝的诏书作为评论: 朕加惠黎庶,非为虚誉,实乃欲万民乐生,与日俱进……

历代皇帝不遗余力地鼓励农耕,因而 世界上没有一处地方的农业比中国更发达 ,土地利用率高,灌溉工程先进,耕作技术高趣。皇帝每年举行隆重的仪式,亲自扶犁 籍田 ,为天下百姓垂范。中国皇帝以德服人,凡是要求臣民做到的,皇帝自己首先做到。他们敏而好学,从小尊孔读经,知书达理,热爱科学和艺术,重视教育,大力提倡以仁爱为本的传统道德,并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从而赢得臣民的敬服;皇帝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决策有误或行为有失检点,往往颁发罪已诏,主动向臣民认错,求得他们的谅解,并表示立即改正的决心。中国皇帝虽然是一言九鼎的君主,但他们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善于听取臣下进言,为此设置谏官和监察机构,专司劝谏皇帝之职。

(1)根据材料概括伏尔泰对中国皇帝的评价。(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如此评价中国皇帝的原因以及你对该评价的看法。(9分)

湖南省重点中学桃源一中高三周考用题

2016届高三历史周考综合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ACCDA ABACC BADDD ADDAB ACAA

二.非选择题(52分)

1.(25分)(1)共同之处:注重精神满足(或答忽视物质追求);重视道德修养。(2分) 原因:小农经济;宗法观念;儒家思想(答对两点得4分)

积极影响:培养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2分)

(2)中国:

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国家和个人都陷入生存的危机。

(或答:民族危机严重)。(2分) 经济:封闭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2分)

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更多人要求个性解放。(2分)

西方: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2分)

经济: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的巨大发展;(2分)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享乐思想流行。(2分)

(3)发展趋势:古代:追求精神享受和道德境界(或答忽视物质享受);近代:追求物质享受(或答享乐主义流行);现代:在满足一定物质需求的条件下,注重个人社会价值的追求(3分)。

(4)因素:社会幸福观的形成受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和引导。(能贴近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2.(12分)

观点:3分;论述:9分

①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权力的分布。②文化的分布是软权力(精神文明)和硬权力(物质文明)共同作用结果。③文化的分布根植于物质上的胜利和影响。

论述:可分别以古罗马时期、19世界欧洲殖民主义、20世界美国霸权、现代非西方社会权力四个时期的特点进行描述,史实正确即可得分。(分三个层次给分)

3.(15分)(1)原来地方监察不力,使得建立更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成为一种必要的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要求。(6分)

(2)简评: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6分)但是以集权为出发点,作用有限,机制不完善,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3分)

4.(15分)(1)理由: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有利于调和矛盾,稳定局势;有利于推翻帝制,实现共和;可以避免外国干涉。(6分)

(2)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根深蒂固;宪政知识的缺乏;革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妥协和利益协调。(9分)

5.(15分)(1)一战前欧洲拥有世界霸权,一战中欧洲经济遭到破坏,政治出现危机;美国大发战争财,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日本趁机扩大在亚太的势力;一战后出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分)

二战中作为主战场的欧洲,其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实力大为削弱;美国作为“民主国家兵工玫”,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二战中苏联虽损失较大但国际威望提高,军事实力增强;二战

湖南省重点中学桃源一中高三周考用题

后欧洲丧失全球霸权地位,出现美苏争霸的两极对峙格局。(4分)

(2)结局:打破了欧洲的控制,陆续成为独立国家。(2分)

原因:欧洲殖民国家的衰弱;殖民地国家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自由主义和民族自决思想的宣传。(5分)

6.(15分)(1)伏尔泰歌颂中国皇帝,认为中国帝王实行的是德治,君王爱民如子、鼓励农耕、重视民生、以德服人、知书达理,提倡仁爱、以身作则、虚怀若谷等。(6分)

(2)原因:伏尔泰作为启蒙思想家,反对当时欧洲的封建专制和愚昧,希望构建一个理想社会;其对中国的了解来自传教士的信息,关于皇帝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4分)

看法:伏尔泰对中国皇帝的评价是片面的,没有认识到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本质;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独断随意;虽然存在谏官和监察机构,但其本质也是为皇权专制服务;特别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5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tl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