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国家税务局2010年所得税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思路

更新时间:2023-05-01 04: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黄梅县国家税务局2010年所得税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思路

日期:2011-01-04 作者:黄梅县国家税务局来源:黄梅县国家税务局【选择字号:大中小】2010年在县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所得税科大力支持下,以推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提出了“抓特色项目,创管理精品”的工作思路。按照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积极探索所得税征管规律,研究实施加强所得税征管的措施,全面推行“所得税分类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所得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探索和实践,我局企业所得税征管水平不断提升,企业所得税收入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至2010年12月份,所辖企业所得税总户数为271户,累计征收企业所得税253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5.9%,创历史记录。

一、统一思想认识,夯实所得税管理基础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打牢组织基础。成立了实施所得税科学化、精细化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所得税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所得税精细化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是组成工作专班,形成队伍基础。我们结合分类管理要求,对所得税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从县局到分局,要求专班专人负责所得税工作,县局局长和分管领导主抓重点税源的征管工作。分局局长和专班人员一起管户,及时发现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管理措施,有效防止税源流失。

三是召开专门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年初我们召开企业所得税专题会议,就推行所得税分类管理,进行了宣讲: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就是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的基础上,按照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要求的全面发展,是把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进行属地化、行业化和指标化,是把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事前核定转变为事后监控,是新时期下加强所得税管理和增加税收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推行依法治税,构建征纳和谐的有力保障。

四是制定管理规范,夯实管理基础。为贯彻落实好省、市局工作会议精神,特别全县国税工作会议将所得税分类管理作为“作风建设年”精品项目建设后,我们认真分析了我县当前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出了《黄梅县国税局企

业所

得税分类管理精品项目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切合实际地推行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年初,我局制订和编印了《黄梅县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规范》,从优化工作流程入手,分别就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总体思路、管理要求、管理类型、分类标准、认定程式、日常管理、涉税事项、纳税评估、政策咨询、税收政策宣传与辅导管理规范等进行了系统控制,并规范了标准划分、工作程序、操作步骤、表单化工作信息,解决了谁来做、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复核监督等问题,为推进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建立了完整统一的模式。

二、完善管理制度,理顺所得税分类管理秩序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管理核心是制度化。推行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在完善制度上做文章,在理顺秩序上下功夫,在落实制度上花力气,努力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控制系统。

一是调整管理分工,落实管理员管户职责。年初,我们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整,分局负责日常税收征管,税政股负责业务指导和督办,稽查局负责所得税稽查工作。落实税收管理员的管户职能,及时掌握纳税人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纳税情况。

二是加强户籍清理,摸清所得税现状。3月份,我们组织专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全面户籍清理工作,目前212户全部纳入CTAIS上线运行,在统一建立了企业册籍卡和税源册籍卡的基础上,强化了台帐管理。并结合《税收管理员制度》开展了户籍巡查,与地税、工商、民政等部门定期交换登记信息。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户籍清查和税源调查,及时掌握户籍变化情况。

三是企业所得税的分类管理类别划分。我们在税源管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纳税人税源规模、财务核算状况、纳税方式、纳税信誉等级、存续年限等因素,分析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共性要求和特点,综合确定管理类别。结合我县实际,按照纳税人的税源规模(应纳所得税额5万元),分为重点纳税人和非重点纳税人;按照纳税人的财务核算状况,分为查账征收企业和核定征收企业;按照纳税人的纳税方式,分为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和就地纳税企业;按照纳税人信誉等级,结合税源规模、征收方式,可分为信誉好规模大的企业(A类企业)、信誉和规模一般的企业(B类企业)、信誉差和规模小的企业(C、D类企业);按照纳税人地域,分为工业园区企业和非工业园区企业;按照纳税人税种,分为增值税纳税人企业和非增值税纳税人企业,按照增值税税收优惠,分为享受增值税税收优惠企业和没有享受增值税税收优惠企业。以账证健全程度为基础,结合税源规模,可分为税源大财务健全的企业、税源小财务健全的企业、税源大财务不健全企业、税源小财务不健全的企业等。

四是健全档案管理,促进管理水平。档案管理是分类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根据工作实际,创新的设计出了《亏损弥补台帐》等18类台帐,《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表》等23张表格,并制定出了《企业所得税档案资料要求及评分标准》从2个大项98个小项细化、规范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征收、优惠、汇算等八大块的管理,得到省局、市局的好评,目前已在全市推广。从2006年来我们每年开展了一次档案管理清理,对没有建的要从所得税管理之日进行登记,记录的数据必须要有来源、有依据,要真实准确,保持了档案资料的连续性。精细化管理重在工作的落实,为此我局又在7月份开展了一次档案验收与所得税征管考核,加强了平时督导和监控,以季度考核取代年终考核,以日常考核促日常管理,一改年终补资料,年终跑分数的现象。

三、突出工作重点,提高所得税分类管理质量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工作量大,牵涉面广,任务繁重,在巩固管理基础的同时,我们按照突出重点,推动全面的工作思路,突出“三抓”。

一是抓科学分类

我们在税源管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纳税人税源规模、财务核算状况、纳税方式、纳税信誉等级、存续年限、负担

能力等因素,分析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共性要求和特点,综合确定三种管理类别。即:预警监控企业、查账征收纳税人、核定征收纳税人。

二是抓管理思路

年初,我局专门召开了局长办公会确定了所得税分类管理思路。对预警监控企业的管理应以管户为主,以预警指标监控其经营变化情况为目标,强化结果监控,及时掌握税源变化。对企业所得税一般查账征收的纳税人,在管理上,应坚持以管事为主,以行业管理为重点,以纳税评估为手段,强化税源监控。对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主要围绕督促纳税人正常纳税申报,以合理核定为重点,以户籍管理和调查核实为手段,提高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逐步引导其向查账征收方式转变。

三是抓分类重点

预警监控企业是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重点、核心,我们根据分类标准确定出本地区预警监控企业,制定了科学的管理流程。

一是科学设定预警指标。对纳入预警监控管理的企业,我们在日常管理中,以电费耗用、刷卡收入、发票使用量、月台销量等作为预警指标,实施过程监控;在汇算清缴中,以应税所得率、资产总额、工资总额等作为预警指标,实施结果监控,达到对企业所得税税源实施有效控管。如汽车行业按销售价格来设定预警指标:每销一台要求企业申报一定数额所得税。(单台价格5万以下每台200元,5万至10万每台300元,10万元至15万元每台400元,15万元以上每台500元。)

二是合理确定业务流程。日常管理中企业所得税预警监控业务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典型调查→分析测算→确定所得税预警率→受理申报→案头分析→通知约谈(预警率异常企业)→实地核查(通过约谈无法排除异常企业)→确定企业所得税警示企业(核查异常)→上报县局(专案稽查)

三是建立规范的管理手册。我们要求税收管理员定期将纳入预警监控管理的企业,分户填制《企业所得税预警监控管理手册》,掌握预警监控企业存在税收情况,对其实施有效控管。

四是统一预警率确定原则。我们根据企业行业生产经营特点、会计核算状况、税收征管现状,通过典型调查、分析测算确定企业所得税预警率。

我局大力推行所得税分类管理,有效地促进了所得税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促进了所得税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1至12月,我局征收企业所得税2538万元,同比增收371万元,增长35.9%,为全县完成2010年的国税收入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通过所得税分类管理工作实践、和每月的所得税业务培训,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业

务骨干。为推行分类管理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三是增进了部门之间的协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进了国税与地税、工商、民政等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

四是探索出新时期下所得税管理新思路。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的总体要求,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基础上发展与补充,全面推行了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基本实现了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为新时期下推行依法治税,构建征纳和谐的有力保障。

2011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税法宣传

积极加强税宣传,促进征纳双方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积极开展纳税辅导,使纳税人理解税收政策、掌握税收政策。

二、加强所得税业务培训,提高干部职工业务政策水平

与人事教部门协作,加强对干部职工所得税政策的培训。提高所得税管理水平,为企业所得税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增强我县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水平。

三、提高分类管理水平

在2010年分类管理前提下,加强分类管理,提高企业所得税预警面,完善预警值。

三、完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促进企业提高财务核算能力,提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质量和效率。

黄梅县国家税务局2010年所得税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思路

日期:2011-01-04 作者:黄梅县国家税务局来源:黄梅县国家税务局【选择字号:大中小】2010年在县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所得税科大力支持下,以推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提出了“抓特色项目,创管理精品”的工作思路。按照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积极探索所得税征管规律,研究实施加强所得税征管的措施,全面推行“所得税分类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所得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探索和实践,我局企业所得税征管水平不断提升,企业所得税收入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至2010年12月份,所辖企业所得税总户数为271户,累计征收企业所得税253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5.9%,创历史记录。

一、统一思想认识,夯实所得税管理基础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打牢组织基础。成立了实施所得税科学化、精细化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所

得税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所得税精细化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是组成工作专班,形成队伍基础。我们结合分类管理要求,对所得税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从县局到分局,要求专班专人负责所得税工作,县局局长和分管领导主抓重点税源的征管工作。分局局长和专班人员一起管户,及时发现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管理措施,有效防止税源流失。

三是召开专门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年初我们召开企业所得税专题会议,就推行所得税分类管理,进行了宣讲: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就是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的基础上,按照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要求的全面发展,是把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进行属地化、行业化和指标化,是把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事前核定转变为事后监控,是新时期下加强所得税管理和增加税收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推行依法治税,构建征纳和谐的有力保障。

四是制定管理规范,夯实管理基础。为贯彻落实好省、市局工作会议精神,特别全县国税工作会议将所得税分类管理作为“作风建设年”精品项目建设后,我们认真分析了我县当前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出了《黄梅县国税局企

业所

得税分类管理精品项目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切合实际地推行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年初,我局制订和编印了《黄梅县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规范》,从优化工作流程入手,分别就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总体思路、管理要求、管理类型、分类标准、认定程式、日常管理、涉税事项、纳税评估、政策咨询、税收政策宣传与辅导管理规范等进行了系统控制,并规范了标准划分、工作程序、操作步骤、表单化工作信息,解决了谁来做、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复核监督等问题,为推进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建立了完整统一的模式。

二、完善管理制度,理顺所得税分类管理秩序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管理核心是制度化。推行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在完善制度上做文章,在理顺秩序上下功夫,在落实制度上花力气,努力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控制系统。

一是调整管理分工,落实管理员管户职责。年初,我们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整,分局负责日常税收征管,税政股负责业务指导和督办,稽查局负责所得税稽查工作。落实税收管理员的管户职能,及时掌握纳税人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纳税情况。

二是加强户籍清理,摸清所得税现状。3月份,我们组织专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全面户籍清理工作,目前212户全部纳入CTAIS上线运行,在统一建立了企业册籍卡和税源册籍卡的基础上,强化了台帐管理。并结合《税收管理员制度》开展了户籍巡查,与地税、工商、民政等部门定期交换登记信息。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户籍清查和税源调查,及时掌握户籍变化情况。

三是企业所得税的分类管理类别划分。我们在税源管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纳税人税源规模、财务核算状况、纳税方式、纳税信誉等级、存续年限等因素,分析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共性要求和特点,综合确定管理类别。结合我县实际,

按照纳税人的税源规模(应纳所得税额5万元),分为重点纳税人和非重点纳税人;按照纳税人的财务核算状况,分为查账征收企业和核定征收企业;按照纳税人的纳税方式,分为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和就地纳税企业;按照纳税人信誉等级,结合税源规模、征收方式,可分为信誉好规模大的企业(A类企业)、信誉和规模一般的企业(B类企业)、信誉差和规模小的企业(C、D类企业);按照纳税人地域,分为工业园区企业和非工业园区企业;按照纳税人税种,分为增值税纳税人企业和非增值税纳税人企业,按照增值税税收优惠,分为享受增值税税收优惠企业和没有享受增值税税收优惠企业。以账证健全程度为基础,结合税源规模,可分为税源大财务健全的企业、税源小财务健全的企业、税源大财务不健全企业、税源小财务不健全的企业等。

四是健全档案管理,促进管理水平。档案管理是分类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根据工作实际,创新的设计出了《亏损弥补台帐》等18类台帐,《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表》等23张表格,并制定出了《企业所得税档案资料要求及评分标准》从2个大项98个小项细化、规范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征收、优惠、汇算等八大块的管理,得到省局、市局的好评,目前已在全市推广。从2006年来我们每年开展了一次档案管理清理,对没有建的要从所得税管理之日进行登记,记录的数据必须要有来源、有依据,要真实准确,保持了档案资料的连续性。精细化管理重在工作的落实,为此我局又在7月份开展了一次档案验收与所得税征管考核,加强了平时督导和监控,以季度考核取代年终考核,以日常考核促日常管理,一改年终补资料,年终跑分数的现象。

三、突出工作重点,提高所得税分类管理质量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工作量大,牵涉面广,任务繁重,在巩固管理基础的同时,我们按照突出重点,推动全面的工作思路,突出“三抓”。

一是抓科学分类

我们在税源管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纳税人税源规模、财务核算状况、纳税方式、纳税信誉等级、存续年限、负担能力等因素,分析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共性要求和特点,综合确定三种管理类别。即:预警监控企业、查账征收纳税人、核定征收纳税人。

二是抓管理思路

年初,我局专门召开了局长办公会确定了所得税分类管理思路。对预警监控企业的管理应以管户为主,以预警指标监控其经营变化情况为目标,强化结果监控,及时掌握税源变化。对企业所得税一般查账征收的纳税人,在管理上,应坚持以管事为主,以行业管理为重点,以纳税评估为手段,强化税源监控。对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主要围绕督促纳税人正常纳税申报,以合理核定为重点,以户籍管理和调查核实为手段,提高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逐步引导其向查账征收方式转变。

三是抓分类重点

预警监控企业是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重点、核心,我们根据分类标准确定出本地区预警监控企业,制定了科学的

管理流程。

一是科学设定预警指标。对纳入预警监控管理的企业,我们在日常管理中,以电费耗用、刷卡收入、发票使用量、月台销量等作为预警指标,实施过程监控;在汇算清缴中,以应税所得率、资产总额、工资总额等作为预警指标,实施结果监控,达到对企业所得税税源实施有效控管。如汽车行业按销售价格来设定预警指标:每销一台要求企业申报一定数额所得税。(单台价格5万以下每台200元,5万至10万每台300元,10万元至15万元每台400元,15万元以上每台500元。)

二是合理确定业务流程。日常管理中企业所得税预警监控业务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典型调查→分析测算→确定所得税预警率→受理申报→案头分析→通知约谈(预警率异常企业)→实地核查(通过约谈无法排除异常企业)→确定企业所得税警示企业(核查异常)→上报县局(专案稽查)

三是建立规范的管理手册。我们要求税收管理员定期将纳入预警监控管理的企业,分户填制《企业所得税预警监控管理手册》,掌握预警监控企业存在税收情况,对其实施有效控管。

四是统一预警率确定原则。我们根据企业行业生产经营特点、会计核算状况、税收征管现状,通过典型调查、分析测算确定企业所得税预警率。

我局大力推行所得税分类管理,有效地促进了所得税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促进了所得税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1至12月,我局征收企业所得税2538万元,同比增收371万元,增长35.9%,为全县完成2010年的国税收入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通过所得税分类管理工作实践、和每月的所得税业务培训,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业务骨干。为推行分类管理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三是增进了部门之间的协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进了国税与地税、工商、民政等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

四是探索出新时期下所得税管理新思路。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的总体要求,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基础上发展与补充,全面推行了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基本实现了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为新时期下推行依法治税,构建征纳和谐的有力保障。

2011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税法宣传

积极加强税宣传,促进征纳双方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积极开展纳税辅导,使纳税人理解税收政策、掌握税收政策。

二、加强所得税业务培训,提高干部职工业务政策水平

与人事教部门协作,加强对干部职工所得税政策的培训。提高所得税管理水平,为企业所得税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增强我县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水平。

三、提高分类管理水平

在2010年分类管理前提下,加强分类管理,提高企业所得税预警面,完善预警值。

三、完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促进企业提高财务核算能力,提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质量和效率。

淮南市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实施办法(试

行)

第一条为推进我市企业所得税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

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的企业所得税管

理总体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

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

和《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等规定,结合我市

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目的。通过实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建立企业所得税有效管理机制,治理税收环境,遏制虚假申报发生,防止税款流失,增强税源监控能力;同时促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核算水平,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度,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依法申报。

第三条实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原则。

(一)依法原则。严格执行税收政策,依法征收,营造

公平、公正的纳税环境。

(二)区别原则。针对不同企业类型的纳税人现状,划分管理对象,明确管理内容,区别管理重点,实施不同的征收管理方式,实现对企业所得税税源的有效控管。

(三)效能原则。针对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突出管理重点,进一步提高征管效能。

(四)协调原则。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既要与征管、稽查、计统等综合管理和各税种管理部门相配合,又要加强与财政、工商、银行、文化、体育、劳动、房管、建设等部门

协作,形成征管合力。

(五)服务原则。针对不同纳税人的服务需求,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实现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结合。

第四条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分类标准。根据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源规模、纳税意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情况,结合日常管理,将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分为A类和B类两种,其中:A类分为A1和A2两类。

A1类纳税人:

1.适用于财务核算规范,会计制度健全,能够准确及时填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企业;

2.能够向税务机关提供准确、完整的纳税资料的企业;

3.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的非小型微利企业等。

A2类纳税人:

1.适用于财务管理相对规范,账证基本齐全,纳税资料

较为完整,但财务核算存在一定问题的企业;

2.连续二年或二年以上亏损的企业;

3.年度申报时未进行纳税调整或纳税调整不到位的企

业;

4.税务检查(稽查)发现有纳税申报不准确或有偷逃税

现象的企业。

B类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作为B类纳税人

管理: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臵账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臵但未设臵账簿

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臵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

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

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6.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第五条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内容

1.预缴申报

A1类纳税人:实行查账征收,企业季(月)度按实际数自行申报预缴,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

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A2类纳税人:实行查账征收,企业季度根据销售(营业)收入和行业利润率计算利润总额,进行申报并预缴税款。A2

类纳税人实行上门申报(属地税部门征管范围的纳税人实行上门与网上相结合的申报办法),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并附报《A2 类企业所得税纳税人预缴所得税计算表》,由税收管理员审核后到征收大厅办理申报纳税(属地税部门征管范围的纳税人通过征收大厅的自助系统从网上申报)。税收管理员要注重企业申报销售收入与增值税收入(营业税收入)的比较、行业利润率的选择和应纳税额的计算。A2类企业以前年度亏损要求弥补的须经主管税务机关核检查确认,方可申报弥补。

B类纳税人:实行核定征收,企业季度按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或者核定应纳所得税额自行申报预缴,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

类)》。

2.预缴税款计算

A1类纳税人:

(月)季度预缴所得税额=(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税率-减免

所得税额-实际已缴所得税额。

A2类纳税人:

季度预缴所得税额=[(累计销售(营业)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行业利润率-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税率-减免所得税额-实际已缴所得税额。

B类纳税人:

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季度应纳所得税额=年核定所得税额÷4×实际经营季度-减免所得税额-已缴所得税额

核定应税所得率的:季度应纳所得税额=应税收入额×

应税所得率×税率-减免所得税额-已缴所得税额

或季度应纳所得税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税率-减免所得税额-已缴所得税额

3.汇算清缴

A1类纳税人:年度终了后五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A2类纳税人: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按实际数进行申报,多退少补。纳税人汇缴发现少缴税款的,由纳税人在汇缴期内自行补缴税款;纳税人汇缴发现多缴税款需要退税的,由纳税人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报中介机构出具的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报告,经主管税务机关核查后,办理退税或抵缴手

续。

B类纳税人:实行应税所得率的企业在年度终了后五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实行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年度终了后在规定的时限内按照实际经营额或实际应纳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申报额超过核定经营额或应纳税额的,按申报额缴纳税款;申报额低于核定经营额或应纳税额的,按核定经营额或应纳税额缴纳税款。

第六条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程序确定。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类别一年一评定,由主管税务机关于每年的三月底之前完成。县、区局(分局)管理部门对辖区内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纳税申报、财务核算和税务检查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取得相关材料,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分类标准初步确定纳税人类别,经县、区局(分局)综合业务科(或征管股)审核后,报县、区局税务行政审批监督领导小组(局长办公会)审议确定,并公布分类结果,确保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工作公平、

公正、公开的开展。

第七条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其他规定

(一)行业利润率按本办法所附的《淮南市企业行业利润率》执行,对同时兼营不同行业的纳税人,应以其主营项

目确定行业利润率。

(二)纳税人涉税申请事项,税务机关要及时受理。A2类纳税人的减免税、资产损失等各项税前扣除政策仍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主管税务机关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不办或压办,不得损害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三)A2类纳税人年度中间确认的,首次申报时应将以前季度的销售(营业)收入和行业利润率计算的利润总额与按会计利润申报的差额部分,计入“利润总额”本期栏和累

计栏中,进行政策过渡调整。

(四)B类企业的征收管理按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

核定征收的相关规定执行。

(五)对新办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标准和内容进行分类,加强管理。

第八条在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之间的互动机制作用。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企业注册资金、生产经营收入、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年应纳所得税额等指标组织开展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形成以税收分析指导纳税评估,纳税评估用于税源管理和税款征收,并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税务检查与稽查促进分析与评估,促进完善税收政策,改进税收征管的工作机制,涉嫌偷、逃、骗税的要及时移交稽查处理。

第九条纳税人对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企业所得税评定类别有异议,应提供相关合法、有效的证据后,主管税务机关经核实后进行调整。纳税人对调整后的结果仍有异议,有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条本办法由淮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负责

解释。

第十一条本办法不适用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及非居民

企业。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试行,《淮南市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淮国税发

…2008?85号)同时废止。

2010年所得税工作总结

日期:2011-04-07 作者:所得税科来源:所得税科【选择字号:大中小】

2010年,在省局所得税处和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我们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信息管税”为抓手,通过对CTAIS、汇算清缴数据的增值分析和加工利用,强化所得税基础管理等工作措施,促进了所得税管理质效全面的提升。现将一年来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各项收入再创新高。截止2010年11月底,全市累计组

织所得税收入107173万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其中,企业所得税收入106886万元,占年计划的163.41%,同比增收57349万元,增长115.77%。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收入287万元。全市企业所得税征税面达62.36%,做到了应收尽收。

(二)汇算清缴成效显著。2010年,开展的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汇缴面达99.40%,较上年提高2.87%;全市的5272户企业所得税纳税人通过汇算,实现应纳所得税33331.27万元,其中2009年已预交所得税22342.36万元,汇算补缴所得税10988.90万元,同比增加11539.39万元,增长2095.62%;全市所得税实际负担率18.85%,较上年增加1.83%。

(三)核定征收质效双升。截止11月末,我市“核定征收企业收入”1629万元,较同期增收800万元,增长96.50%,核定企业户均征税13787元,同比提高7187元,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目标。

(四)预警管理稳步推进。2010年,所得税参与设计、开发《数据分析发布平台》的建设,探索性推行了企业所得税预警管理工作,按季开展增值税与所得税两税收入比对和预警管理,对首批211户比对异常企业进行排查,自查补缴税款64万元,调减亏损219万元,转入纳税评估程序68户;转入预警企业评估阶段企业11户,审增计税所得额1535万元(含审减亏损1451万元),查补税款24万元。

(五)工会代收硕果累累。2010年,实现了工会经费代收年度计划提前60天全面完成的可喜局面。全年,我市共组织征缴工

会经费8358万元,同比增加1533万元,增长22.46%;代收工作为全局赢得了“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湖北五一劳动奖状”、“十堰市五一劳动奖状”、“市劳模”、“市五一劳动奖章”等5项荣誉,我局的代收工作经验又再一次在全省工会经费代收工作会议作交流;年度中间实行的工会经费(工会筹备金)国库收缴工作顺利完成,代收系统运行情况良好。

(六)涉税审批严格规范。全年,我们共受理东风商用车公司等9户企业申请资产损失,其中对不属于损失审批范围的1户企业的做了退回处理,涉及金额161万元;对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条件的4户企业,做出不予享受税收优惠的决定;对12户企业完善了研究开发费用、安臵残疾人所支付的工资的加计扣除手续;对不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而减计收入的1户纳税人进行了调整申报等。健全了涉税审批管理台账。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上述工作成绩的取得,主要源于以下工作措施的狠抓和落实:(一)科学谋定,确保收入任务完成

1、定目标。年初,我们按照组织收入工作思路,通过对CTAIS 中2008-2009年企业所得税征管数据提取和分析,摸清税源状况,科学制定出分单位、分征收方式、分收入规模的2010年收入计划;同时,坚持每月第一个工作日第一时间协助市局收入核算科下达当月收入计划。

2、强考核。联合收入规划部门制定收入综合考核办法,分别下达了所得税总体收入、“100万元以下查账征收企业”和“核

定征收企业”三项收入目标;采取了城区所得税“三项收入目标”完成情况与增量经费挂钩的办法,日常按月通报收入进度,按季考核兑现经费,季度考核结果与年终考核相挂钩。

3、勤通报。2010年,我们在科室网页上开设了“收入排行榜、基础数据发布、重点税源监控”等特色栏目,按月公布各单位总体收入、分征管方式、分收入规模进度和核定征收企业户均征税等指标,起到了信息公开、数据共享、考核公平、相互激励的积极作用。

通过上述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基层单位组织收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所得税收入的大幅增长。

(二)高度重视,确保汇缴工作顺利开展

汇算清缴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做好2009年度汇算清缴工作,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及时传达会议精神。一方面,迅速向市局党组主要领导汇报全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会议精神,另一方面,及时转发省局有关汇缴文件,通过多种形式认真落实各级领导对汇缴工作的专项要求;二是制发汇缴实施方案。根据省局会议精神和市局领导指示,我们印发了《十堰市国家税务局2009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实施方案》(十国税…2010?44号),成立了汇缴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指导思想,明确了工作步骤,安排了有关汇缴工作的重要事项;三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汇缴期间,全市共举办针对基层税政人员、大厅申报受理人员及税源管理岗位人员的专门培训以及延伸至纳税人参加的培训班13期,参训人员1000余人次。先后

应邀到张湾、茅箭、高新、郧县等单位举办的汇缴培训班授课,培训成效显著;四是认真编报汇缴数据。为了确保汇算清缴数据精准。一方面,我们在5月底之前维护清理Ctais系统中的企业基本信息1200多条,下发升级软件,编写有关汇缴资料明确统一口径,指导数据汇总工作。另一方面,严格审核各单位上报的汇缴数据。对错填税收优惠项目的118户企业作了数据校正,涉及金额300余万元;对不符合小型微利等各类企业税收优惠条件的16户企业,通知企业作补充申报处理,补税10余万元。同时,为了便于资料的保管,提高汇算清缴资料的利用水平,我们编印了《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缴资料》一书,全面反映了全市2009年度汇缴情况和相关数据。

(三)强化征管,把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好

1、核定征收质效得以提升。核定征收工作是目前所得税管理的难点之一。针对历年来核定征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按照“税源大小,分类考核”的工作思路,在所得税核定征收工作中,着力于“统一思想求共识,数据分析定目标,科学考核促质效”的工作思路,突出政策、程序、文书“三统一”的做法,使核定征收工作得以强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全局共鉴定核定征收企业1182户,元至11月,已征收入库税款1629万元,较上年增长96.50%。户均征税13787元,较上年增长108.89 %。其中:鉴定定额户639户,入库596万元,户均征税9323元;鉴定定率户543户,入库1033万元,户均征税19041元。

2、总分机构管理得以强化。今年的所得税收入工作,非法人

二级分支机构纳税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凸现对总分支机构的管理,一方面,我们对总分支机构户籍进行了认真清理,要求按时报送分支机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会计报表及工资支出明细,设立专岗,专人负责于总分支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工作,严格按照政策征缴,确保税款颗粒归仓。今年元月,我们安排专人赴襄樊,在襄樊局的大力支持下,协商解决了东风德纳车桥十堰工厂的税款分配比例问题,年增税收100多万元。另一方面,我们按照省局要求,对汇总纳税信息管理系统及CTAIS中总分支机构相关数据进行了清理和维护,确保了数据信息的统一和准确。

通过以上工作措施,2010年,全市43户二级非法人分支机构,就地预缴所得税就达6967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0553万元,增长139.25%。

3、基础管理得以夯实。一是加强了所得税纳税申报管理。为提高所得税管理的有效性,我们自7月份起,要求全市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在进行日常纳税申报时,要附报《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单》及《存货明细表》。目前,报送面已达80%以上;二是分类管理稳步推进。为落实所得税分类管理工作,我们研究、制发了《十堰市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暂行办法》,联合直属分局编印了《房地产行业管理手册》;三是税收优惠更加规范。为强化对所得税税收优惠的管理工作,一方面,我们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清理,结合2009年度汇算清缴工作,对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另一方面,健全了研究开发费用、安臵残疾人支付工资的加计扣除手续,对2009年度享受备案类、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t9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