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陈慧琳—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6-15 00: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人地关系

1.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2.人地关系: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3.人地关系论 :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4.协调:是指各种物质运动过程中内部各种质的差异部分、因素、要素在组成一个整体协调一致时的一种相互关系和属性,表现为一致性、对称性和有序的特点。

5.人地系统: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内部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机制。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与地

“人”: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性的人。

“地”:指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一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由自然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自然环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二是指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或在其影响力之下的地理环境,即经济、文化等人为环境。具备以下属性:

(1) 数量上的有限性。 (2) 地域上的差异性 (3) 制约性和可变性 (4) 有限的稳定性 (5) 层次性和复杂性 (6) 整体性

人地关系中的“人”与“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口的发展、分布和密度受到地理环境优劣的影响,适度人口是开发利用环境的基本动力;过量的人口对环境是一个压力,是造成人地系统失调的主要原因;而无一定数量的人口,也谈不上利用环境。

二、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 (1) 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 (2) 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 (3) 生态足迹的研究 (4) 社会质量的研究 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 (1)空间的网络化

(2)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 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 (1)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 (2)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因地制宜规划、组织和从事农业生产,以保持并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动态平衡为指导思想,模拟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物种多样和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规律,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是生态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和范式,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人类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把资源环境保护纳入工业生产全过程,节能降耗,运用生态工艺,通过原料和能源的多级利用,建立起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最佳联系,逐步实现工业的持续发展,达到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努力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土地适应性:是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对特定的、持续的用途的适宜程度。 1.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农业经济活动:

(1)强烈的地域性(种植业、畜牧业)

(2)明显的阶段性(渔猎采集:采集野果,捕鱼狩猎;原始农业:游牧业,种植业;传统农业:犁耕锄种,手工劳动;石油农业:商品率,生态破坏;生态农业: 工业经济活动: (1) 无明显的季节性

(2) 专业化与协作化(批量生产、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 (3) 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

(4) 分布集中(消费中心、交通枢纽、原料与燃料产地) 分布集中原因:①原料的非遍在性②追求规模经济③生产过程易分解,选在交通等优势明显地区④生产和技术联系,节约资源及成本趋向布局⑤产生集聚效益 第三产业

(1) 产品的无形性(主要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2) 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产品不能储存、宾馆)

(3) 部门结构的与时俱进性(网络服务、中介服务、融资服务) (4) 与第一、二产业关系密切(提供金融、通信、运输、智力服务) 2. 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

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发展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创造了物质财富,农业农村景观、生活资料日益丰富;为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奠定了物质、技术和文化基础。 不利影响:

(1) 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摆脱贫困而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垦山

种粮,使之恶性循环。农田面积减少。

(2) 河流泥沙淤积:水库报废。水利设施破坏、河流改道,增加水

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难度。

(3) 发展农田灌溉,大规模的干预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改变小

气候,造成盐渍化、沼泽化。

(4) 过渡放牧。滥垦乱挖,导致草原退化,引发沙尘暴等。 (5) 森林状况不断化,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河流暴涨、泛滥。 (6) 土地荒漠化、沙化。

(7) 水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渔业资源减少。 (8) 农药化肥的使用给环境带来长期潜在的威胁。 (9) 物种的不慎引进,给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扩大了活动领域,丰富了物质生活。 不利影响: (1) 酸雨 (2) 臭氧破坏

(3) 资源浪费 (4) 环境破坏

3.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 (1) 原始农业:主要包括驯养野生动物发展而来的游牧业和由植物

栽培发展而来的刀耕火种式的种植业。劳动效率低下,但范围不断扩大。由于人口的增长,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不断凸显(迁移农业导致的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2) 传统农业:以犁耕锄种、手工劳动为主,难以获得足够的农产

品,不合理的灌溉及耕作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3) 石油农业: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另一方面破坏了农

业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态问题,土地退化,农产品污染,农田生态系统破坏。

(4) 生态农业:定义见上。一方面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使生产

科学化;另一方面发展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做到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

4.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各有什么特点

劳动密集型:指技术装备程度低、用人多、单位产品成本在中活劳动消耗比重大的工业部门。特点:①就业机会多②单位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少③产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科技含量低④能源、原料消耗少,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⑤适合资本短缺、技术基础薄弱而劳力多地区。 资源密集型:指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能源、原料的工业部门,如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水泥工业等原材料部门。

资本密集型:指单位产品所需的固定投资较多,技术装备程度较高,用人较少的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物资消耗少,如机械制造、装备工业部门。

知识密集型:指需要投入大量知识和智力,需要众多科学家和专家综

第四章 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

(1) 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类型,是非农业的核心空间

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2)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每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3) 城市职能: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

方面的作用。(分综合性职能、经济职能、特殊职能城市) (4) 城市地域:是指景观上已经完全城市化及城市功能要素地域扩

散直接影响作用的空间范围。

(5) 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功能地域的空间分布及多种功能地域的

空间整合关系,是城市经济、社会、职能结构在城市空间上的投影。

(6) 城市地域扩展:是指城市功能要素的扩散及城市空间范围的扩

大、城市景观的延伸,是城市化空间表现的侧面。

(7) 村落: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相对于城市或城镇的一

种聚落类型。在我国是指建制镇以下的地域,村落是有村庄(中心村、基层村)和集镇构成。

(8) 村落社区:是指在乡村地区,具有密切亲缘关系,共同的生产

方式、社会地位、社会认同感的人口聚居的地域。

(9) 生态环境脆弱地域:是指地域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生态敏

感区。

(10)城市景观:是指由城市轮廓、道路布局、建筑、风景点、绿地等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城市视觉系统。 1.分析城市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自然环境与城市(自然基础、背景、底色、依托)

①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城市形成诞生的可能性。资源对城市地域扩展有直接的制约和间接的影响作用

②河流是城市的摇篮,早期城市主要诞生于黄河、尼罗河、两河流域 ③气候条件对城市大发展壮大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④地形地貌直接决定城市的空间形态,制约城市的整体布局。(组团状、带状)

⑤地质条件是城市在工业化时代获取更多的发展优势(石油、铁、煤) ⑥自然灾害导致城市发展停滞或萎缩、毁灭。 (2)经济环境与城市

①在区域发展早期,经济增长对城镇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城市规模、数量都会大幅度增长。

②区域经济发展到中后期,城市发展带来的高度发达的文化教育技术管理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

③经济的周期性涨落对城市发展的加速、减速、稳定三种变化状态。 ④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表现为城市规模和空寂范围的扩大。人口的内聚力是城市发展的前提。

⑤土地需求价格变化时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塑造城市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的指示器。

(3)交通环境与城市

交通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通位置、工具、线路等,交通位置的变迁、交通方式的进步、交通网络结构和形态都会影响到城市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活跃因素。 (4)人文环境与城市

①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影响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 ②规划思想则能最直接地决定城市的建设模式。 ③种族差别对城市住宅区分化有重大影响。 ④政府政策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分析村落的类型及其空间结构 (1)村落职能类型

①农业村落:以从事耕作业为主,兼有动植物饲养业和其他农副业。分布于平原与河谷、三角洲地带。

②牧业村落:固定、半固定、流动三种,半径较大,规模小而分散。 ③渔业村落:内河湖和沿海两种,淡水养殖和沿海滩涂为主,居民点分水上和陆上两种

④林果业村落:生产各种水果、经济林为主,多位于丘陵山地,布局受自然条件限制,多呈主体村落布局景观。 (2)村落形态与规模类型

①聚集型村落:集中布局,连片分布,整体功能明显,有统一的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土地效益较高。

②分散型村落:发育水平较低,村落沿或河呈带状分布。

③特殊类型村落:单户型聚落景观,一般位于大农场中央。集体农场性村落,经营性农场,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居民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3)村落的布局类型

①主轴型村落:村落主轴由一个带状的大村构成,伸展轴较长,人口规模大,村落的房屋、商店、饮食服务设施均沿伸展轴两侧布局。 ②子母型村落:村落由一个大村和若干小村构成,大村为行政村,服务中心,具有中心村的性质,小村围绕大村不规则分布,受耕作半径、地形阻隔、河流分割等因素制约。

③串珠状村落:若干规模大体一致的村庄,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串珠状分布形态,常见于河谷、沼泽、高地、山麓

④均衡型村落:在某些平原地区,均衡分布的一些规模相近的村庄,共同构成一个行政村,并且有一定的服务设施。

⑤星点型村落:在山区、丘陵地带,村落由若干分散的村庄构成,村庄之间相距较远,缺乏中心村和中心服务职能,分布无规则,属发育水平较低的村落类型。

3.阐述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原理

区域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哺育城市,城市反哺区域,城市与区域在空间、结构、功能、景观、发生等方面存在着客观整合关系。

(1)城市与区域在空间上的“点”、“面”作用关系

从地表空间整体上看,城市是“点”状地理单元,区域是“面”状地理单元。这种点、面结合构成的空间内涵体现了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及

节点,区域是城市作用的腹地范围,两者在线状地理单元的整合下,形成结节性地域。

(2)城市与区域在地域要素和条件方面的相互作用关系

①区域农业资源的供给能力及农业发展水平是早期城市产生的主要制约因素。

②区域矿产资源及资源开发技术水平成为工业化发展初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制约因素。

③区域技术因素在工业化中后期城市的形成于发展中作用突出 ④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资源因素对于城市的发展限制程度逐渐减弱 ⑤商贸、金融、保险、信息、房地产等非生产职能成为主导部门 ⑥区域市场、区域信息与交通网络、区域消费水平等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城市与区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作用

①结构关联,功能一体是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重要表现,城市产业结构在区域陈阳结构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②区域为城市的形成与布局提供控制空间,制约城市数量、分布等,区域要素构成与功能影响城市类型体系。

③区域为城市地域类型的形成于分布提供空间载体。区域要素与结构的空间分异为不同职能类型城市体系的形成提供空间布局基础。 ④城市密集区是区域与城市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另一种高层次城市地域类型。(珠三角、长三角)

(4)城市与区域在景观上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

1.休闲: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满足饮食,睡眠等生理活动必要时间,家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即指个人不受条件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个人意愿区利用和消磨的时间.

休闲活动:是指人们在休闲时间锁进行的各种活动。

2.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以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以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3.旅游资源:是指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和事物。

4.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在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规划的基础、季节不均、超载问题) 5.旅游业:是指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提供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是由旅游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点、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等组成的产业群体。

6.生态旅游: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从事这种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原则是“不改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自然资源使当地居民在经济上收益” 1、分析旅游地与客源地空间相互作用的原因 (1)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相互间的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遵循空间组织的距离衰减规律。

①互补性是指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及服务水平、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能建立起旅游供

给关系。

②替代性可以节省交通费用和时间,减轻旅途疲劳,而旅游目的地的置换,也减少了长距离的相互作用。

③可达性是语言、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的函数。阻力的大小。 (2)旅游流地域分布特点

①区内流大于区外旅游流,区外流有增加趋势。 ②主要的国际流始于、也终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

③大尺度范围,旅游者线路多呈闭环状流动,在中小尺度上多呈节点状。

④旅游流向多集中于级别较高的风景区和文化特色显著区。 ⑤流向大城市

(3)旅游流的空间移动规律

随着距离的增加,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增加而是出游率上升,到距离足够大时,距离和消费的阻力是旅游率下降。 (4) 旅游流的时空分布集中性 季节性、旅游者的地域来源和强度

2.简述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影响 (1)旅游活动为保护资源和环境提供了推动力

(2)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水、空气、生物资源) 经济作用:

(3)赚钱外汇,改善国际收支平衡

(4)积累资金,回笼货币,促进财富再分配 (5)扩大劳动就业

(6)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综合发展 (7)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 消极影响:

(1)是创汇行业,也是用汇行业

(2)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过渡超前发展,旅游配套设施投资巨大,旅游门槛过高,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3)旅游是一项不稳定的出口产业,战争、经济危机等都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4)旅游的发展会使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受外来冲击,损害当地文化传统和利益,季节性对当地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要正确认识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的经济作用,对旅游业的发展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总体规划,扬长避短,使其发挥应有价值。 社会文化影响: 积极:

(1)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度的文化交流。 (2)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 (3)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社会文明 消极:

(1)是历史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破坏

(2)传统文化简单、粗糙的舞台文化、商品化导致其文化内涵消失和艺术形式退化

(3)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旅游接待地社会道德水平下降。

总之,要正确认识旅游活动与旅游业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能力,适度发展旅游业,充分调动其积极因素,引导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3.简述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要求旅游者的增加量、旅游业发展的规模以及旅游开发要与资源承载量、环境保护相协调,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 途径:

(1)强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意识。

(2)建立生态旅游实验区,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规划标准、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

(3)慎重对待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开发,防止由于对生态旅游认识的偏差而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

(4)建立不同环境管理条件和环境管理技术下的环境容量评估体系,以及确定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指标体系,寻找旅游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关系。

(5)建立旅游投资的效益评估体系,进行替代产业的经济、环境比较,确定旅游业的产业优势度。

(6)探索建立具有维持可持续发展功能的旅游管理模式,确定有关组织机构的职能、权利和义务。

(7)建立对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约束机制、环境补偿机制与管理体系。

(8)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增加环保经费。

4.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旅游动机产生的基础 (2)地理环境造就和烘托了旅游资源

(3)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导致了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4)地理环境的渐变和突变改变着景观的形态,影响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第七章 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

1、政治活动:人类行为的组成部分,有个人政治活动,如选举、组织统治利益集团等,也有国家政治活动,如国家政治管理、国家间的对立冲突与合作等。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伴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围绕着一定的国家政权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展开的种种活动。

3、政治系统:是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由合法机构以及他们实际和法定形式的政治行为与政治过程组成的时空系统,其地域范围可以小到一个地区,达到一个国家、洲和整个世界。

4、边疆与边界:边疆一般指两个政治区域之间的过渡地带,有时也指一国国界线之内远离首都或核心区的部分。边界是一个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界限,是国家之间相互作用、不断调整的结果。 5、国际组织:有若干政府通过协议所设立的国家间机构。 6、民族与民族主义:民族是人们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民族主义:表达强烈的、通常已经意识形态化了的族际情感。 7、地缘格局: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制度、资源条件、宗教、文化差异,必然引起各国对世界利益的分享和世界责任的承担采取不同的态势,从而产生国家间的盟约关系,形成国家政治集团并构成世界的地缘格局。

8、地缘结构:全球资源分布和国家间的空间分布关系,有使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战略地位,这种战略地位与地缘格局的配合,构成了世界的地缘结构。

9、国家: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上,具有一定统治权,并拥有一定国民而组成的社会实体,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由主权、政府、领土、国民组成。

10、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研究一个变化的国际环境下地理学与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一种说明和解释政治现象与地理因素、人类政治行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 1、当代国际冲突具有哪些特征?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1)国际冲突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

(2)民族自治、民族独立等要求导致的冲突比重大 (3)资源、边界、领土、水道等问题造成问题越发增加。 (4)内战的多变化、国际化

(5)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引起的冲突相对缩减 (6)大国介入是冲突更加复杂化

(7)冲突主要是局部的、小规模的和低强度的 (8)高科技在国际干预性的局部战争中地位越发凸显 (9)联合国在处理国际冲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简述科技进步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1)改变国际冲突或地区冲突的形式和强度

(2)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综合国力 (3)推动各种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 (4)扩大发达与不发达地带的裂痕

(5)制约各国,尤其是经济技术落后国家的主权 (6)改变决策者的议事日程 (7)改变国际关系格局

3、领土对政治活动有哪些影响?

领土是具有一定规模、形状并由一定的边界多限定,既是国家主权所及之地,优势国民居住的生活之地,狭义的领土仅包括领路,广义的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领路是指受国家权力支配的,有国际公认的国界所划定的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特定部分。 领土的位置、大小、形状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1)领土的位置在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加坡因为水道位置,取得良好的发展,波兰长期充当苏德之间的缓冲国、临海国家有便利海上交通,内陆国家则要通过谈判承担税收等经济成本。

(2)国土面积的大小,决定这个一个国家的资源丰富程度及战略伸缩空间,一般领土面积大,人口多,资源丰富,有利于国际大发展,但地广人稀的国土上难以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可能引发政治问题。

(3)领土的形状,对国家的政治管辖有一定的影响,致密型领土紧

凑,有利于国家行使主权,零碎型、狭长型、延伸型领土,不利于主权的行使,导致地方主义。嵌入型与穿孔型领土由于易影响两国关系。 (4)领土的变更对国家的资源、战略位置等都会产生影响。

4、分析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特征 (1)多极化仍是国际战略和政治格局的长期趋势 (2)国内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朝国际化方向发展 (3)世界政治地理背景出现三条冲突带

一是沿苏联集体的重要势力范围,及波罗的海、中欧和巴尔干 二是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到中亚、阿拉伯半岛、阿尔及利亚。苏丹等伊斯兰教“新月形地带”

三是南亚次大陆印度、斯里兰卡及巴基斯坦等过一带 (4)世界出现三种文明互动的趋势 (5)多边合作与双边合作并存

5、分析冷战后世界地缘经济格局的特征

(1)经济安全已构成当今国际安全形势的重要内容

改变国际战略格局、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依据、改变国际对抗形态、改变各国安全力量的行动方式和目标。

(2)经济手段已经成为实现国际政治目的的重要方式,并直接导致了国际政治经济的趋势

(3)经济力量的多元化是推动国际政治格局转型的主导因素

(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消弱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增强了国际组织等非国家兴起主体的政治协调功能。 (5)世界出现三大地缘经济区及其附属地区

一是西欧国家为核心的欧共体经济区及未来全欧经济圈 二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未来的美洲自由贸易圈 三是以日本(中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区以及未来的亚太经济圈 所谓的附属区是指纳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际分工不合理所决定的依附于上述一体哈区域的国家和地区及经济集体和合作组织。

6、结合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式,分析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形势以及应采用的战略措施。

中国的地缘格局位置:中国在亚太地缘格局中处于中心地位。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周边国家人口众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是中国地缘政治及经济最突出的特点。面积人口亚洲第一,兼具陆海双重优势,与周边国家形成直接地缘联系,亚欧大陆桥东端,临近国际繁忙水道、空域,扼守亚洲内陆的东南出口。自身是亚太辐射力极大的市场。

(1)中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俄罗斯、日本、、印度、印尼、美国)

(2)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总体上呈现出稳定与缓和的势头 (3)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有许多不安定因素在发展 ①中国周边国家存在核扩散的潜在危险(日本印度有技术,朝核试验)

②中国周边国家存在不稳定的因素(朝韩、印巴)

③民族宗教矛盾上升为困扰中周边安全环境的突出问题(达赖、东伊运、东突分子)

④南海、东海问题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隐患

⑤台湾分离主义的发展将使我国卷入局部战争的风险不断增大,但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很小

⑥美国因素是中国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最不稳定和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⑦大国的地缘政治对抗与地区冲突(中日、中印) 构想及措施:

(1)立足亚太,稳定周边,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建立亚太地区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和区域战略平衡中,发挥一个大国的作用,以维系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全和经济发展。

(2)继续大力推进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构建地缘安全的国际环境。 (3)进一步推进沿边地区的开放与开发,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安全的周边环境。

(4)构建合理的国内区域经济格局,增强国际地缘安全的国内地缘保障。

(5)纵深推进科教兴国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7、从人文地理角度,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要辩证地看待地理环境与政治活动的关系,一方面看到地理环境对政治活动的重要影响,既是政治活动的外部环境,又为人类政治活动提供活动空间和各种各样的资源,而且地理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类的政治活动有着不同的制约作用。同时政治活动对地理环境也有巨大影响和作用。

8、分析自然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

(1)资源是国家综合实力中影响重大而又相对稳定的因素,也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国家能够掌握和控制自然资源的数量,成为衡量其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2)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全球性的社会政治问题,其中资源问题是最根本性问题。

(3)自然资源又是影响世界政局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9、从主权制约因素分析我国主权的潜在风险 (1)民族与国家的不重合 (2)政府能力和责任感的强弱 (3)资源多寡和外交质量

(4)国际干预的加强和国际法的硬化 (5)国际组织的多种作用

(6)非政府力量的壮大(跨国公司、宗教团体)

(7)经济的“无国界行为”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 (8)全球性危机的加深

(9)人类空间探索的增加和各国海洋国土意识的增强给国际法造成困难

10、分析中国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不安全因素及其对我国区域合作的影响与对策。

11、简述中东地区的政治地理背景及其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

12、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及其的评价。

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研究一个变化的国际环境下地理学与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一种说明和解释政治现象与地理因素、人类政治行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 ①海权理论 ②陆权理论 ③生存空间理论 ④多极世界模式理论 ⑤世界体系论 ⑥文明冲突论

13、当代政治地图的基本特征。

第八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自然资源:广义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既包括人类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具有稀缺性和经济价值的经济资源,又包括一般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狭义主要指经济资源,具有数量上的稀缺性,分布上的差异性,经济上的价值性。 2、环境资源:指“某个标准或某种要求的环境状况与环境背景值之间的环境容量”

3、自然资源观:人类对自然资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态度以及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的认识和看法。 4、资源管理:一般指国家行政机关对所辖范围的矿产、水、森林、土地、动物等各种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买卖、租赁、抵押等经济行为和经济过程所做的干预和约束。

5、资源保护:指人类由于自身长期发展的需要、世界资源日趋短缺,资源与人口矛盾日益突出等原因而采取的一种旨在是自然资源长期存在,保证供应而不受破坏的社会、经济、生态措施。

1、正确的资源观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看待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正确的资源观:

在数量方面:自然资源存在数量上的有限性。

在价值方面: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其价值与其他商品或物品并无本质差别。

在利用和保护方面: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观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ry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