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更新时间:2024-06-12 18: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论《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生于一五00年,卒于一五八二年。字汝忠,名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曾做过小官吏,蟓年归家,专门著书。《西游记》是他花毕生心血创作的杰出的代表作品。小说是由唐朝贞观年间的青年和尚玄奘到印度取经的真实故事发展成成的。古代,交通不便玄奘只身一人历经十七年取回真经这本身就富有神奇性和神秘性,极具浪漫色彩,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经过口耳相传,添枝加叶,事实本身发生了变化,故事的主人公也由唐僧变成了齐天大圣孙悟空,逐渐走向神秘化。宋话本,金院本,元杂剧中都有有《西游记》的故事,吴承恩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吸收了前人的成果,经过神奇的幻想,大胆的艺术加工,创造性的发挥,险峻环境的描写,妙趣滑稽的语言的运用,写出了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前无古人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全书一百回,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7回,写孙悟空出世和大闹天宫等故事。这七回写的十分精彩亦人,也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小说。第8——12回写唐僧的身世和取经的原因。第13——100回,主要写取经故事,修成正果,返回东士大唐。功德圆满结束。取经故事源远流长,到成书大致有八百多年的时间,吴承恩作为取经故事的最后一个集大成者,详细地占有材料,又进行了 越的加工,创造性的改造,把歌颂虔诚教徒宗教封建精神的宗教主题的故事改造为社会主题。以神话形式反映封建社会后期的腐败生活和阶级斗争,具有特定的历史内容和鲜明的民主倾向。全部《西游记》可

以说是孙悟空的光荣战斗史,一些主要情节都是围绕孙悟空展开的。前七回,精彩细致地描写了孙悟空怎么从一个无知的“石猴”,经过刻苦学艺,变成了神通广大,无敌天下的英雄人物,突出地描写了孙悟空高喊“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造反号令,大闹“三界”统治都宫殿的场景,塑造了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的叛逆精神和大无畏的造反精神。客观上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支持人民群众对封建压迫的斗争愿望和斗争力量。

吴承恩以其卓越的艺术创造才能,完成了《西游记》的写作。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瑰宝。几乎家喻户晓,随着世界文化的进一步交流,《西游记》也被外国许多朋友喜爱。已经成为老少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流芳百世。作者苦费匠心地成功塑造出如此众多的栩栩如生的形象,读起来赏心悦目,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的集大成者,历史上的大手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此成功地塑造,那么它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呢?粗略地概括如下:

神奇的想象;高超的描写;妙趣的语言;“三性”的和谐和严谨的结构,下面结合《西游记》的结构和作品,对其艺术特色作如下的论述。

一、神奇的想象

《西游记》继承了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传统,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其主要特色,首先表现在作者吴承恩——神奇的想象上,他用生花之笔创作了一 充满理想主主的艺术杰作。吴承恩生活在明代嘉靖年间,对腐败的政治有深刻的认识,年青时就很有抱负,在《二

郎搜山图歌》中写道:

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众生恨无力。 救日有失救日弓,世问岂谓无英雄。 谁能为我致 长令保合请宁功。

十分显然,生活在那种时代的有识之士,吴承恩清醒地认识到现实政治的黑暗,对祸国殃民的政治统治者表示十分痛恨。但是他自己却无力驱除这股邪恶的势力,他感到压抑,他要呼吁要呐喊,要用自己的笔纸描绘理想的向往世界,同现实抗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利对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熟悉的条件,充分调动自己神奇的想象力,把人间天上,地狱,海底,佛国和谐地有机地连在一起,高超的创造了这样一部奇特峻险幽默的神话作品。刻画了孙悟空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大无畏的光辉形象。他不但武艺高强,神通广大,而具有斩邪除害的强烈愿望和实际能力,他是吴承恩先生十分向往的英雄,是作家十分理想的代言人,作家吴承恩希望现实中有这样的除魔斩妖,整顿乾坤的英雄人物。围绕着孙悟空大闹“三界”和保唐僧取经,作家极尽曲折之能事,在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神奇的幻想的能力,创造出一种扑塑迷离,神奇多变的艺术境界。意大利评论家马左尼说过:“惊奇感到产生是在听后相信他们不想信会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吴承恩正是以奇异的想象力,用心设计了一个个读者不能想象,“不能相信”的故事,从而吸引读者。例如第六回写大圣与二郎神斗法,大圣变小鸟,他变老鹰,大圣变做游鱼,他又变做鱼鹰;大圣变做水蛇,他变做灰鹤;最后大圣变做花鸨,

被二郎神一弹弓打个跟头。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成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捡,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为吴承恩神奇的想象力拍手叫好。你不能想象作家是如何把人同庙联想在一块的,五官的安排也错落得体;作家并没有运用神通,无限地夸大孙悟空的才能,而是使孙悟空尾巴的破绽。这既使二郎神能够发现,也使读者感到作家并非凭空捏造,是在生活基础上合情合理地发挥自己神奇的想象力。

伴随着书中的神话色彩,《西游记》的情节也处处出人意外,情节发展曲折多变,环环相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叫人目不暇接。如“三调芭蕉扇”一段,就写得异常精彩,经过几次斗智、斗勇,反复用计才得到了扇子。为了使故事更加离奇,矛盾更加尖锐,作者颇费心机,使前后互相关联,预先埋下太线,火焰山本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从太上老群炉上蹬下的两烤火,他降服的红孩儿是铁扇公主的儿子。而掌握扇子的铁扇公主又是孙悟空几百年前结拜兄弟牛魔王的妻子。这些伏笔的加入就使情节更加悬乎多姿,其他象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二心之相之战等等都奇诡异常,神奇莫测。主人公孙悟空正是在这一系列的神奇想象中,通过具体情节表现了他想要自由,勇于战斗,不怕艰难险阻的性格,无愧于“斗战胜佛”的正果称号。

二、高超的描写

《西游记》中对环境的描写,是高超的,绝无禁有的。吴承恩是

通过三个方面来描写的。社会环境的描写;自然环境的描写;生活环境的描写。也可以说是“三界”的描写,背景、场景、风景。这“三景”之中以社会背景尤为重要,它是典型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它“二景”也是缺一不可。比如说《西游记》, 对自然风景的描写,可以说有很多篇幅。山高路险,水深潭险,风雨雷电火各具特色。作者把这种环境的描写也按着“三位一体”的原则,有机地结合,有分有合,成功地塑造了各种各样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读起来十分入胜。

《西游记》中针对环境的描写十分清楚,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情习惯等情况交待的明明白白。都是通过具体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的,孙悟空大闹天宫中的灵霄宝殿,描写的十分威严,多么神圣。第四回写到:“真个是,初登上界,乍入天堂。

金光万道滚红霓,端气千条喷紫雾。 ????

正是天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无。”

第七回写到:“耳中掣出如意棒,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踪。??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当。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将一个好端端的天宫砸得稀巴烂,几乎一片废墟。”作者运用多种手法创造,充分显示了孙悟空敢于造反的大无畏精神,气吞山河的壮举,也使他从一个石猴真正变成了“齐天大圣”开象的塑造。这种改变场景的描写,使这位“齐天大圣”孙悟空

的性格放射出更加鲜艳夺目的光彩。

吴承恩对《西游记》的险峻环境的描写中,紧紧掌握住了“三个”环节,“全”——是前提;“散”——是方法;“改变”——是环境与人物的辨证关系。把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都塑造得活灵活现。

小说中对现实场景的描写比比皆是,又如第七十六回,写孙悟空揭发猪八戒攒私房钱,充满了现实场景的描写,猪八戒在危命之时,将自己的秘密全部交待出来,不惜以钱换命。这完全是现实生活中胆小鬼和吝啬鬼的真实写照。我们从小说中看到,猪八戒攒么钱的手段,也完全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猪八戒多辛苦,零零碎碎攒了五钱银子,但取经途中不好收拾,便到城中,央银煎成一处,他又没天理,偷了我几分,只得四钱六分一块。这是现实生活中小生产者习以为常的场景描写。这是《西游记》在神奇的想象中有这么细,这样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描写和点缀,才使这部充满天马行空般幻想的神魔小说我们读起来才觉得是那样的亲切有味。就像孙悟空这样幻想化的英雄品格本身,也有现实的场景描写,也是现实生活中的艺术概括和集中。比如说孙悟空勇往直前,坚忍不拔,除恶务尽,不怕困难,嫉恶如仇,追求自由,反抗压迫等等。都是现实生活中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集中反映。孙悟空的形象如果没有现实性,就不可能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这些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描写反映出来的。

通过对幻想形式的描写,曲折地影射和揭露现实生活中的黑暗和腐朽。也是《西游记》中高超的艺术描写的特色之一。书中所写的皇帝无论是天上的玉帝还是各国的国王大多都是荒淫享乐,贪恋女色,

信奉道教的昏君。玉皇大帝是严的神的代表,但在吴承恩的笔下却是一个自么残暴的形象。凤仙郡触犯了玉帝的尊严,罚全郡三年不下雨,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十之九户皆啼哭。悲惨情景,这显然是地上封建皇帝残暴面貌的折射。连阴司府也训人情,可以随便涂改生死薄,唐太宗入冥因为魏征与判官崔珏生前世是八拜之交,一封信就使唐太宗阳寿加二十年。又如第37回写到国之受妖道之驱,崇道灭佛,和尚被折磨死七八百人,只剩五百人左右。这是现实生活中明代皇帝信奉道教的真实反映。取经路上的妖怪大都残害人民生命的妖邪。仔细说来,都是天上诸神的随从,宠物,都和最高统治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后虽被孙悟空制服,但又都回到天上。这些现实场景的描写,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

幽雅的自然风景的描写,往都是行正宗途中,胜利之后,启程之前,衬托出胜利后的娱乐,如孙悟空的愉乐直接联系在一起。坚险的山水江河的描写必有奇妖高怪阻路西天取经。这种描写却能和社会场景,生活场景密切联系起来,有时经过曲折的反映。总而言之,这种社会生活,自然场景的描写能够成为塑造出各种形象的人物,也是《西游记》成功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妙趣的语言

《西游记》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色是语言上的幽默,风趣,妙语横生,而又富有讽刺意味。鲁迅说过:“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善述变纪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一作者对时政不满,故常用嘲笑,讽刺的笑法表现出来,在妙趣的语言背后,深寓作者玩世不恭之

意。

作品的妙趣之语言,表现恢谐,调侃,其一表现在叙述语言上,往往把矛盾的事情放在读者面前,让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结合在一起造成可笑的情景。例如:佛国本应是极乐世界,四大皆空,但第九十八回中在佛祖如来的脚下,阿傩伽叶竞公然向唐僧等人索取财物,更奇怪的是却又得到了如来的支持,这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会心之余,你能感到作者讽刺的笔墨是如何的犀利。再如猪八戒的形象,也有许多喜剧特点。当了和尚,却常思凡,想回高老庄,最可笑的是还攒了五钱银子,藏在耳朵里。这些描写都于来淡中寓深意,余味无穷。其二幽默和风趣表现在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上,往往寥寥数语,道出事物真端,令人开口一笑。如第五十一回孙悟空在金兜山失了金箍棒,因谒见玉帝,请求帮助时:

行者朝上唱了个大喏,道:“老官儿,累你、累你。??伏乞天尊垂慈洞鉴,降旨查勘凶星,发兵收剿妖魔,老悄不胜战粟屏营之至。”

我们知道孙悟空无论何时见玉帝,仅唱个喏而已,而这次却毕恭毕敬,甚至还鞠一深躬,难道他真的懂得礼节了吗?却原来他的棒子被妖怪抢去了。一经他自己直言不讳地道出真相,就更有意味,特别是他一面精心措辞,一面仍自称老孙显得非常滑稽。就是没棒的孙悟空也仍然不同一般。再如第26回,八戒见到福禄寿三星时,对宗教的讽刺;八戒说寿星是“加冠进禄”,“你等真是奴才。”好道叫做“添寿”“添福”“添禄”?又说:“不是没规矩些叫做番番是福,不是不尊重,这叫做四时吉庆。”

第九十三回师徒四人在金禅寺进斋时,沙僧对假斯文,徒有其名的文人的嘲讽:“你不晓得,天下多少‘斯文’,若论起肚子里来,正替你我一般哩。”

吴承恩曾写出使神魔皆有人性鬼魅亦通事故,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充分揭露明朝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小说中那些兴风作浪,占人妻女,专吃人的,抢人财宝,作威作福的霸占一方的妖魔。正是时代官僚地主们的凶恶本性的摹写。

四“三性”的和谐

《西游记》在艺术上的另一个主要特色,就是在人物塑造上的人性,神性,物性的有机统一,和谐一致。

《西游记》作为神话小说里面的人物都具有超人的功能。但是,作者并没有让他们完全脱离现实。相反,正象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使神魔皆有人情,鬼魅亦通事故。”具体的说就是“人的思想,物的外形,神的本领”三者的有机和谐的结合。孙悟空是石猴子。不但长的和猴子一模一样,性格中也有许多猴子的自然野性,急躁,好胜,机灵,好动等等。但他不是猴,他有人的智慧,思想,还有神的高超本领。只有这些融为一个整体,非常和谐。这是《西游记》不同于别的小说的重要特色之一。猪八戒本是天蓬元帅,因酒后戏弄嫦娥被贬下界,投成猪胎,外形是猪,性格上也好吃,贪睡。作者又把这些和社会上某些人的好色贪小便宜,说假话,耍滑头的特性联系在一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愚腐,可笑,笨拙的弟子形象。

这种和谐统一方法的使用,首先,把人物的性格,气质和精神世

界更加外在化,形象化,达到了形与神的高度结合,创造出了像孙悟空这样说话幽默,行动机灵,勇敢好斗的性格。正是猴子的活泼,好动,灵巧同人的乐观风趣,机智敏捷相结合的产物。正因为有了物性神性,才使人物表象的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富有传奇色彩,使读者易于接受。其次,所运用方法,加强了生活逻辑,使作品中的假想逻辑变得生活化。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高尔基说过:“如果在人的客观现实中所抽出的意义上面加上——依据假相的逻辑现加上推测——所愿望的,可能的东西,并以此使形象更为丰满——那么,我们就有了浪漫主义。”《西游记》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按照假想逻辑创造的神话世界。其可贵之处在于文没有脱离生活,凭空捏造,而是让现实生活逻辑去充实假想逻辑。让人的思想、感情去分配神仙和动物。不但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性格的描写上,就是对妖怪的种种描写,也十分注意把它们的本领和自然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蜘蛛精们都能从脐孔中喷出丝绳,织成大网罩人,这种和自然界中的蜘蛛织网吃蚊虫一模一样,使人们十分好理解,蜈蚣精又称百眼魔君,两肋下有一千只眼睛放光,照得人晕头转向,这种外表和性格的虚实相映,妖怪和自然状的有机统一,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具体可感的。这种高超的艺术特色正是《西游记》区别于别的神魔小说的地方。比如说《封神演义》,在“三性”的统一中远不如《西游记》高明。

《西游记》的卓越成功,和吴承恩运用高超的艺术特色,大胆创新分不开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rg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