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串讲笔记

更新时间:2024-05-10 00: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总论

一、企业与企业经济运行 \\二、企业组织类型

\\ 三、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

\\ 四、企业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

\\ 五、企业经济统计学与有关经济、管理诸学科的关系

\\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企业的基本概念及企业运行的基本过程; 掌握企业运行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了解企业组织与经营;

掌握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以及企业三大核算的内容。 \\ 一、企业与企业经济运行 (一)企业的含义 (二)企业的经济运行 (三)企业运行的条件

(一)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的盈利性组织,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并从法律上确认其具有独立权力、利益和责任。

构成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P2): 其一,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

经济实体是指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把各个生产要素合理的组织起来,从事商品等的生产经营。

其二,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

这是从法律角度对企业地位的认定,它表明企业是根据法律规定成立的,具有独立财产和从事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

1.有关企业的补充说明 (1)法人

(2)产业活动单位 (3)公司

(1)法人

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②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③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2)产业活动单位(P3称为工厂)附属于法人单位,不能独立进行经济核算 ①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 ②单独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③掌握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资料。

(3)公司(P17)

经政府许可、两人以上集资组成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主要形式有:

①无限责任公司——股东负无限清偿责任 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负有限清偿责任

③股份公司——以发行股票、筹集资本的办法成立的公司。 (二)企业的经济运行

企业的经济运行可以概括为投入与产出的运行——两头连着市场。(P4) 企业经济运行,又表现为企业的存量和流量之间不断的运转和扩大。(P5) 存量——某时点上的结存量,如物品库存量、资金结存量等;

流量——段时期的累计量,物品、资金的使用量、投入量、产出量等。 (三)企业运行的条件 1.企业运行的内部条件 \\

2.企业运行的外部条件

1.企业运行的内部条件(p.5—p.6) 人力要素——劳动力和企业家

物力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能源;

财力要素——资本金或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其他资产; 信息要素——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与运用。应学好统计学。

2.企业运行的外部条件

企业经营环境包括的范围极广,大致可归纳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环境等。 \\ 二、企业组织类型 (一)企业组织 (二)企业类型

(三)企业的主营与附营 (一)企业组织

1.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表现形式 2.企业组织系统

1.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表现形式(P.10)

(1)企业组织是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的简称,它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与企业不同层次管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2)常用的组织结构有:直线式组织结构:职能式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事务部组织结构;多维组织结构即立体组织结构。

直线式组织结构又叫军队式,首长负责制。垂直领导,优点是政出一门、集中、快速;缺点:受个人知识、能力所限,决断容易出现错误。

职能式组织结构,下设各职能部门。优点:为首长分担比较细致的职能工作;缺点:下级部门政出多门。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上级部门的各个职能部门,不能对下发号施令。政出一门。上级的各个职能部门成为了参谋部。

矩阵式组织结构,按某种项目或任务单独组织,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受双重领导。 事务部组织结构,目前跨国公司常使用的结构。

多维组织结构即立体组织结构,是针对事务部的一种改进。 2.企业组织系统(P.11)

(1)厂部——企业内部生产行政的最高指挥机构。

企业内部生产行政的最高指标机构,由厂领导包括正副厂长和三总(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以及各主要职能机构所组成,集中企业的主要权利,处理企业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对内对外的重大问题。 (2)车间——为企业三级行政组织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企业三级行政组织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车间拥有相应的人力、物力条件,但一般只是企业内部执行生产经营任务的单位。

(3)班组——它由直接从事生产的职工所组成。从事原始记录最基本的地点。 (二)企业类型 1.分类标志及原则

(1)以产业活动单位(产品)为准 (2)产品以直接用途为准

(3)以产品的主要经济用途为标志 2.常用分类标志的分类 常用分类

1.按部门分工或经营领域分类(P.1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三次产业分类

A-农、林、牧、渔业 B-采矿业

C-制造业

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建筑业 F-交通运输 \\

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 H-批发和零售业 I-住宿和餐饮业 J-金融业

K-房地产业

L-房租和商务服务业

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斟查业 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P-教育

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按经济类型分类(P.14)——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

(1)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2)非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 3.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类(P.15)——内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外资企业

(1)国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企业。

(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包括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商投资股分有限公司。

(3)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4.按企业生产规模分类(P.16)——大、中、小型企业

按企业生产规模分类,企业可以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5.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类(P.16)——单厂企业、联合企业 6.按其他标志分类 (P.17)

在企业经济统计中,还可以采取其他不同的标志分类。例如:按企业生产的要素密集程度的分类,按企业的隶属关系分类等等。

(三)企业的主营与附营(P.17)

1.企业主营与附营的划分——主营是企业主要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附营是企业除主营外从事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2.企业的多种经营 ——“一业为主,兼营别样。” \\ 三、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 (一)企业活动条件统计 (二)企业投入统计 (三)企业产出统计

(四)企业经济效益统计 (五)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一)企业活动条件统计(P.20) 1.企业内部活动条件统计

人力统计。包括企业职工人数及其构成-技术构成、文化构成、年龄构成、工龄构成等等。

物力统计。在物力统计中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劳动手段统计,包括企业的房屋、生产设备和动力设备等等。 财力统计。作为生产条件实行商品周转的动力,是以资金存量表现的,有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 2.企业外部活动条件统计

企业经济统计除了进行企业内部人财物的统计外,还应该进行相应的外部条件即外部环境条件的统计研究,包括社会政治、科技水平、发展速度、市场需求及变化、资源供给、价格水平、协作单位和竞争状况有关信息进行统计考察。

(二)企业投入统计

1.物化劳动投入统计

2.活劳动投入统计:活劳动的投入主要体现在劳动的报酬投入。 3.综合投入统计

(三)企业产出统计(P.22) \\

1.成果表现——实物量。

包括

(1)产品品种,不同的行业的企业品种固然不同,即使同一行业的企业也有多种不同的花色和型号。 (2)产品质量

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有质量才有数量。 (3)产品数量。

产品数量有不同的计量方法,最常见的是用实物量和货币量进行计量考察。 2.成果表现——价值量。

产品不论是物质产品,还是各种类型的服务,在进行价值量统计时,都有两个基本问题。 价值构成

价值构成有三部分组成,物化劳动价值C。活劳动价值V,剩余劳动价值M,生产出来的产品,除包括新创造的价值(V+M)外,还包括转移价值C,而转移价值又有劳动手段的转移价值C1和劳动对象的转移价值C2。在产品价值量统计中,由于价值构成是否包括转移价值及包括的范围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产值指标。 价格表现——现行价格。不变价格。 (四)企业经济效益统计(P.24)

1.从生产角度和使用角度考察经济效益——经济效果、经济效用、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的各种形式; 2.从劳动投入考察经济效益——劳动占用与劳动消耗的各种形式;

3.从管理水平等其他因素考察经济效益——包括除上述因素外的其他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五)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P.27图表)

1.企业经济活动条件指标体系

在企业经济活动的条件方面,人力条件有各种劳动数量构成指标,包括技术、文化、性别以及年龄、工龄构成等等。

2.企业投入指标体系

在企业投入统计指标方面,如前面所说的三要素的投入即劳力投入、劳动手段投入和劳动对象的投入,而且彼此有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投入统计指标,而且一种投入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反映,并分别构成相应的指标体系。 3.企业产出指标体系

在企业产出统计指标方面,有品种、质量和数量三个方面的统计指标。 4.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统计,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经济效益统计考察,从而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四、企业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P.28) (一)企业三大经济核算

(二)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的协调 (三)企业核算是国民核算的微观基础 (一)企业三大经济核算 1.企业统计核算——如上所述 (1)企业经济活动条件统计 (2)企业投入统计 (3)企业产出统计 (4)企业经济效益统计

2.企业会计核算——仅限于资金范围,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

企业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并据编造会计报表的核算。其主要内容包括: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户的设备和记账、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编制等几方面。 3.企业业务核算——对企业各种经济技术业务活动最原始的登记与记录,是各项管理活动的依据。要及时反映,及时上报。又称原始记录。

(1)供应阶段:在供应阶段,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原材料,支付原材料(或配套产品)的买价和采购费用,同供应单位发生结算关系。

(2)生产阶段:在生产阶段,生产资料同劳动力直接结合。 (3)销售阶段:在销售阶段,企业出售产品,取得货款。 (二)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的协调 \\

1.三大核算的相互关系(P.30)——以会计核算为中心;以业务核算为基础。 2.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标志——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 (P.31) 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重要标志和具体内容。 (1)原始记录与原始凭证协调统一。

原始记录有原始凭证是业务核算、会计核算以及统计的基础依据。 (2)指标口径协调统一。

由于分析研究的不同,不同核算所用的口径,常常存在不相同的情况。 (3)分类方法协调统一。

有的分类方法是统计研究需要的,从会计和业务核算看,却作用不大。相反。有些分类是适应会计和业务核算需要的,统计分析即用不上,需要统筹兼顾,尽量保持协调统一。 (4)计算过程协调统一。

(三)企业核算是国民核算的微观基础(P.32)

国民核算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也就是国民经济统计学。 (P.36)

国民经济核算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生产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包括五个方面:国民生产、投入产出、资金流量、国际收支、资金负债。

企业核算既要为企业服务,又要责无旁贷地为国民核算服务。 MPS:物质产品 平衡表体系 SNA:国民账户体系

包括食物产品、服务产品 五、企业经济统计学与有关经济、管理诸学科的关系 (P.33) (一)与企业经济学的关系 (二)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关系 (三)与企业管理学的关系 (一)与企业经济学的关系 1.企业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企业经济学

研究微观企业经济活动规律性科学(生产、经营、管理)。着重从经济理论上研究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在关系及规律。属于经济学。微观经济是针对宏观经济而言,主要研究单个企业或资源所有者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以取代最大的效益。

2.企业经济统计学与企业经济学的区别联系

企业投入少、产出大、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关键之一在于发挥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而劳动积极性与劳动配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企业经济统计学

研究微观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三)与企业管理学的关系(P.37)

企业管理学是专门研究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应用科学。 无非是怎么设置机构,是企业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企业经济活动的核心是经营与管理。包括人、财、物的筹集,供、产、销的筹划。还要与外部的宏观环境变化相适应。

1.企业经济统计内容和范围的变化,即从过去单纯从生产过程统计转化为对企业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统计。 2.企业经济统计工作职能的变化。即从过去只注重于反映国家计划的完成状况,转化为建立以企业经济统计效益为中心的企业经济统计体系,从过去只起检查、监督的作用,转化为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企业统计学为其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料,在内容、范围、职能上应与其相一致。 (三)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关系(P.36)

国民经济统计学属于宏观层次的统计研究。研究宏观经济中的各种数量特征和关系,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GDP: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

1.国民经济统计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企业统计学属于微观层次的统计研究,研究企业投入、产出过程中的各种数量特征和关系。 但都属于统计学——方法论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是相同的。 2.企业经济统计学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区别与联系 \\

企业统计以国民经济统计学为向导,为国民经济统计提供基础资料。

国民经济从横向来看,是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和文化、教育卫生和旅游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综合体。 习题一

1.什么是企业?企业与工厂有什么区别? 2.企业运行需要哪些内外部条件?

3.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4.简述企业三大核算及其相互关系?

5.简述企业经济统计学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关系?

第二章 企业统计组织与工作

一、企业统计组织工作 二、企业经济统计工作 三、企业统计信息化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要对企业经济统计的工作过程、组织系统及资料来源有所认识;掌握企业原始记录设置原则、统计台账的登记、厂内报表填报及统计报表制度;掌握企业统计信息化的有关内容。 一、企业统计组织工作 (一)企业统计组织系统 (二)企业统计工作过程 (三)企业统计资料的来源

(一)企业统计组织系统(P.39)

1.企业统计组织系统 ——以综合统计为中心,以车间统计为基础。

在企业,综合统计一般设在综合计划部门或生产部门,如综合计划处(科)或生产处(科),小型企业为计划(生产)股,而大型的集团公司可设经济运行部,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上级统计报表制度要求以及本单位生产作业管理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制定本企业的统计制度,包括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

班组统计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统计记录,根据需要可调协一个兼职统计人员或核算员,以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和连续性。

车间统计,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及规模,设置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向上对企业职能部门及综合统计部门负责,向下对班组负责。

厂部统计(各职能部门统计、综合统计) 2.企业统计工作过程 (二)企业统计工作过程 (1)企业统计调查 (2)企业统计整理

(3)企业统计分析

(1)企业统计调查(P.41)

定义:搜集管理所需要的各种原始资料的过程,是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企业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前提。

主要调查方式:

①按调查范围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是对被调查对象中所有单位全部进行调查。其主要目的是要取得总体、全面、系统、完整的总量资料。 非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单位进行调查。 ②按调查时间分为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经常性调查是连续性的调查,它随着事物的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而连续不断地进行登记,其主要目的是获得事物全部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统计资料,如对企业产值、产品产量、原材料消耗的连续进行登记等等。 一次性调查不是连续登记的调查,它是对事物每隔一段时期后在一定时间点的状态进行登记。 ③按组织方式分为统计报表制度(详见P.56)和专门调查。

统计报表制度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布置,自下而上的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搜集资料的形式

专门调查是为了解与研究某些经济情况而专门进行的调查。专门调查又分为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

查等等。

企业统计调查的主要工作——原始记录的设置与填写,详见P.48。 (2)企业统计整理(p.42)

定义:将大量、凌乱、分散的原始记录整理成反映事物综合数量特征的各种统计指标的过程。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步骤:

①资料审核——完整性(不缺不漏),准确性(准确、真实)。

②综合汇总——登录台账。使原始数据分类集中,便于汇总计算,便于保管、利用。

③编制厂内报表——按厂部各职能部门需要编制,将各种信息输送到综合统计,形成全厂数字。建立数据库。 计算机及统计专用软件的使用——统计电算化。 (3)企业统计分析(P.44) 包括

1.生产经营条件分析——人、财、物

在生产经营条件中,有人、财、物诸方面的条件,其中物质的条件有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它们在生产中不断地消耗,又不断的补充,并经常有所扩大,从而使企业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

2.生产经营过程分析——供、产、销;投入与产出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是利用各种生产经营条件进行和产,以取得生产成果的过程,也是投入和产出的过程,所以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分析,也就是投入产出的分析, 3.生产经营成果分析——经济效益

生产经营成果分析,可以对企业总体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也可以从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进行分析。 (三)企业统计资料的来源(P.46)

企业经济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车间和各职能科室所提供的经济统计资料及企业外部搜集的统计资料。 二、企业经济统计工作 (一)企业原始记录 (二)企业统计台账 (三)厂内统计报表 (四)企业统计报表制度 (一)企业原始记录(P.46)

定义:原始记录是对事物发生最初实际情况的各种记录,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情况所做的最初数字和文字记载。

原始记录设置的是否全面、准确、严密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1.原始记录的设置原则 2.原始记录的分类

3.原始记录的设置原则

(1)应满足统计、会计、业务核算的需要;

设置企业原始记录的直接目的,在于为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提供依据。 (2)应从实际出发,适应生产与管理的状况;

企业原始记录是为满足企业经济核算的管理需要而设置的,由不同部门的企业生产特点和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就是同一部门的企业、车间和班组也不完全一样。 (3)与各项管理制度相结合,成为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

这样做有利于原始记录工作的顺利发展,也能满足管理的需要。 (4)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填写。

原始记录包括的范围广泛,应依靠广大群众来登记。 2.原始记录的分类

按生产过程分为投入与产出方面的原始记录;

(1)投入方面的原始记录,包括:劳动力数量和劳动时间的利用方面的原始记录以及劳动报酬等情况记录;劳动手段存量及其利用方面的原始记录等。;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方面的各种记录,综合投入即财务成本方面的原始记录。

(2)产出方面的原始记录。包括:生产方面的各种记录,主要有产量、品种、质量等记录,销售方面的各种记录,有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等记录。反映企业经济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各种记录等等。 \\

2.按记录内容分为综合性与专用性原始记录

(1)综合性原始记录,是在一张记录表上记录生产经营等多方面情况。 ①以生产者为记录对象的生产记录 班组 姓名 年月 日

②以生产设备为记录对象的生产记录 ③以产品为记录对象的生产记录

这种原始记录,反映了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情况

例如:企业产品的加工路线单(如表2-3)它是反映部门在各道工序过程中的有关数量、质量等情况的凭证又称长票

3.综合性原始记录(P.50) : 以生产者为对象的原始记录——工票 以生产设备为对象的原始记录——设备卡片 以产品为对象的原始记录——加工路线单 专用性原始记录(P.52)——领料单等。 领料单

表2-4

领料单位: 单号

请领日期 年月日 发料日期: 年月日 (二)企业统计台账(P.52)

统计台账是依据统计分析的要求,为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而设置的一些账册。需按时间顺序,对原始数据逐项分类入账。

1.统计台账的分类(P.53)

(1)按层次分为班组台账、车间台账和厂部台账。 ①班组统计台账 ②车间统计台账 ③职能科室统计台账

(2)按内容繁简分为综合台账和专用台账。

①综合性台账:综合性台账是将各项有指标按照时间顺序综合登记在一个表册上。 ②专用台账:专用台账是把某一项指标按时间顺序系统地登记在一个表册上。 (三)厂内统计报表

依据原始记录或台账的资料汇总编制,以便将汇总后的综合资料传送给车间或厂部的综合统计部门。 厂内报表的分类(P.56)

按内容不同分为生产、劳动、原材料、设备、财务成本等; 按报送时间不同分为日报、周报、旬报、月报等。 (四)企业统计报表制度(P.56)

统计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指标内容、报送时间、自上而下地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汇总的一种定期报告统计资料的统计报告制度。

主要优点与不足:统一性、时效性、全面性、可靠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不能快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是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P.57)

统计报表的调查表式——综合表与基层表(P.58)

综合统计表以基层表为基础,广泛利用各业务部门的资料,结合运用行之有效的多种调查和推算方法填报。 对于基层年报,原则上由各级统计部门统一组织向基层表布置并进行基层人员培训,统一组织基层报表的收集和\\

审核工作。

\\ 三、企业统计信息化(P.61)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企业信息的作用与种类 (三)企业统计信息库的建立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

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

为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必须完善企业内部统计信息管理系统; 开发统计软件。

(二)企业信息的作用与种类(P.63) 1.作用

(1)是企业统计工作的基础; (2)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 (3)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 (4)决定企业经济的发展。 2.分类

(1)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 (2)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 (3)历史信息与未来信息

(三)企业统计信息库的建立(P.64) 企业信息库

企业信息的来源与储存 来源——内部来源与外部来源

储存——手工储存,缩微储存,计算机储存

企业统计信息库的建立——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原始记录是资料的根本来源;统计台账是汇总资料的主要手段;厂内报表是将汇总资料传送给综合统计的主要渠道。最后形成全厂的各种综合统计数字。 习题二

1.简述企业经济统计的工作过程。 2.企业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3.什么是原始记录?有哪些设置原则? 4.简述统计台账的定义、作用及种类。 5.简述厂内报表的定义及种类。

6.建立企业信息库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第三章 企业产品统计

一、企业产品的表现形态 二、企业产品的计量方式

三、企业产品原始实物量统计 四、企业产品标准实物量统计 五、企业劳务工作量统计 \\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应了解企业产出的表现形式,区分物质产品与劳务产品,成品与未完成品。掌握产出的计量方式及原始实物量、标准实物量、劳务工作量的统计。 一、企业产品的表现形态 (一)企业物质产品 (二)企业劳务产品

(一)企业物质产品(P.68)

1.企业物质产品的概念

又称实物产品或有形产品,是企业生产活动的结果,创造了新的实物形态和新的使用价值。 2.企业物质产品的基本特征

必须是企业的直接、有效的劳动成果。 生产和使用可以分离、储存和转运。 3.企业物质产品的分类

企业物质产品的分类(P.69)

分为完成品和未完成品。在不同行业中有 (1)工业产品的分类

(2)农业产品的分类 (3)建筑产品的分类 (1)工业产品的分类

特点:生产过程由许多工序构成,按工序的不同组合构成不同的车间。

分类:成品、半成品、在制品。

成品——完成了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经验收合格并已办理了入库手续的产品。 半成品——完成了车间的生产过程,经验收已入半成品库。可作为成品出售。 在制品——正在车间内加工、未入半成品库的产品。 这种划分受企业分合(生产起点变化)的影响。

分合:就是一个企业分成两个,或者两个企业合并成一个 (2)农业产品的分类

特点:产品有不同的自然生长期和成熟标准。 分类:成品和未完成品。

成品——结束自然生长期达到成熟标准。

未完成品——没有结束生长期或结束了生长期但未达到成熟标准的动植物。 (3)建筑产品的分类

特点:生产周期长,不可移动,但可分解为若干个独立施工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分别按完工程度计算实物量。

分类:交工工程、已完施工、未完施工。

交工工程,相当于成品,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全部施工任务,办理了竣工验收手续,已移交给建设单位的建筑施工工程。

已完施工,相当于出售的半成品,已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施工任务的单位工程,是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结算工程款的依据。

未完施工,相当于在制品,尚未完成预定施工任务的工程,不能据以结算价款。 (二)企业劳务产品(P.72/102)

又称无形产品。原MPS体系将其分为两大类:

1.作业——物质生产性服务,可使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恢复或增加。

P.102又称为“有载体服务”。载体即实物产品,有形的,可储存、转运。

2.服务——非物质生产性服务, P.102又称为“无载体服务”。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不可储存、转移。

现行统计制度对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划分 第三产业的划分为4个层次:

1.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餐饮业、物资供销与仓储业等;

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

3.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

社会福利事业等;

4.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 二、企业产品的计量方式

企业(物质)产品有三种计量方式: (一)企业产品的实物量 (二)企业产品的劳动量

(三)企业产品的价值量

(一)企业产品的实物量(P.74)

企业产品实物量即企业的产品产量,它是以实物单位来计量企业产品的数量。所谓实物单位是指符合物理化学性能及外线产品使用价值的计量单位。 1.产品实物量计量单位——实物单位

包括: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双重单位等。 2.产品实物量表示方法

原始实物量,又称混合产量,见P.79. 标准实物量,又称折合产量,见P.87.

3.产品实物量统计的意义

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反映经济实力,是编制计划、安排生产、分析计算的基础。 (二)企业产品的劳动量(P.75)

1.概念——计量单位为劳动单位:工日、工时。须按定额工时计算,称为定额工时产量。为此必须制定出各种产

品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多用于加工工业,如机械、服装加工业。 2.计算——定额工时产量

=Σ(合格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例见P.76。

下面假设三个操作工人生产情况的资料予以说明,如表3-1所示 表3-1

单个零件耗工时 工时产量(工时) 操作 某零件 (小时/件) 工作 加工件数 实际数 定额数 按实际工时计算 (1) (2) 0.4 0.5 0.8 甲 20 乙 16 丙 10 0.5 0.5 0.5 8 8 8 按定额工时计算 10 8 5 (3) (4)=(1)×(2) (5)=(1)×(3) 上表中的第四栏第五栏说明,按实际工时计算,甲乙丙都做了8小时工作,彼此相等,而实际完成的产量却悬殊很大,甲工作效率高,仅用了8小时就完成了本来应用10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产量,丙工作效率低,用8小时才完成本来只需要5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产量,甲丙两者之间,其工作效率相差一倍,由此可见,用劳动量计算产品产量,应该取定额时间,而不能用实际时间计算。

3.作用——可解决在制品种类繁多、实物量不能加总的困难;不受转移价值的影响。但受定额水平影响,在时间与空间上都不具有可比性。

(三)企业产品的价值量(P.78) 以货币单位计量的产品产量。

由于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故其计算公式为:产值= 实物量指标×单价。 价格的选择,详见下一章。

三、企业产品原始实物量统计(P.79) (一)原始实物量统计的基本原则 (二)工业产品原始实物量 \\

(三)农业产品的产量和生长量 (四)建筑产品实物量

(一)原始实物量统计的基本原则(P.79)

原始实物量,又称为产品的混合量,是指各类产品按其自然物理量为单位的产量。

在统计原始实物量时,遵守如下基本原则: 1.必须符合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2.必须是本期生产的产品

3.必须严格按照产品目录的规定统计

(二)工业产品原始实物量(P.80)

按上述原则执行,产品目录为《主要工业产品产、销、存实物量目录》(年报42大类,月报120种产品)。 某些特殊规定:(P.81)

有些工业产品在计算其总产量时,需要消除重复计算 配套产品的计算方法。

(三)农业产品的产量和生长量(P.82) 成品产量:

①粮食产量——应统计全社会的产量,包括自留地产量和自产自用的产量。按脱粒后晒干入库的数量计算。 ②其他成品产量:按实际收获量计算。但不同种类的产品有不同的成熟标准,如林业中的成林、牧业中的成畜、渔业产品有不同的允许捕捞标准等。以避免滥捕滥杀,浪费资源。

生长量——有些农产品的生长周期超过1年,可计算其在1年内增长的实物量,如林木的生长量,牲畜的增重量和中产量。

(四)建筑产品实物量(P.84)

成品产量按竣工验收的实际数量计算,但有许多具体规定。本书以房屋建筑面积为例。如建筑面积是指从建筑物外墙线算起的全部平面面积之和,包括有效面积和结构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居住面积+辅助面积)+ 结构面积 对于一段时期,可分别统计:新开工面积 、施工面积、竣工面积 。

实物工程量——施工单位在一段时期内完成的单位工程量,即已完施工的数量。应注意统计的范围、口径、计量单位和计算标准。

四、企业产品标准实物量统计(P.87) (一)工业产品标准实物量 (二)农业产品标准实物量 (一)工业产品标准实物量(P.87) 1.标准实物量概念和意义 2.标准实物量折算方法

1.标准实物量概念和意义(P.87)

概念——标准实物量是从经济用途相同,而品种、规格、含量不同的同类产品中,确定某种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其他产品产量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标准产品产量。

意义——标准实物量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较准确地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总量或企业生产工作总量,使企业准确核算产品实际生产能力,为企业合理的安排生产,评价生产效益提供了依据。 2.标准实物量折算方法(P.88)

(1)按产品使用价值的高低折算。如一般矿产品、化工产品以有效含量为标准、牵引机械以功率为标准等。步骤: 首先,确定标准产品。例见P.89。

其次,确定折算系数=某产品的规格或含量÷标准产品的规格或含量; 然后,计算所有产品的标准实物量=Σ(原始实物量×折算系数) (2)按产品耗用劳动量的多少折算,如某些纺织、冶金产品。

(3)按单位产品消耗原材料量的多少折算,如玻璃、橡胶制品。 (二)农业产品标准实物量(P.91)

1.农业产品统计的特点:统计时间常跨年度,如粮食为当年4月初至次年3月底。 2.农业产品验质量=自然量×验质率

实际含水率与含杂率由检测确定, 标准含水率与含杂率由国家规定。

3.农业产品的折合量=自然量×折合率。 五、企业劳务工作量统计(P.93) (一)商品流转量

(二)运输邮电工作量 (三)其他劳务工作量 \\

(一)商品流转量(P.93)

1.商品流转的概念——将商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主要环节为商品的购、销、调、存。 2.商品流转的分类

(1)按销售对象分为批发流转和零售流转;

(2)按统计总体(范围)分为纯流转和总流转

(3)按流转环节分为最初流转、中间流转和最终流转

(4)按与商业企业(或部门)的关系分为生产者自产自用、商业部门内部流转。 3.商品的购销存指标 商品的购销存指标(P.95) 1.商品购进指标

(1)国内纯购进。是指商业部门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向商业部门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进的商品。

(2)商品调入。是指商业部门为了转卖或加工后转卖,从商业部门内部的其他单位购进的商品。

(3)接收进口。是指商业部门从对外贸易部门购进国外产品,直接进口国外产品和从商业部门以外购进国外产品,但不包括出口转内销的商品,这部分应作为商品调入统计。 2.商品销售指标

(1)国内纯销售。是指商业部门向其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商品。国内纯销售与国内纯购进一样,也是商业部门为总体计算的商品流转指标。

(2)商品调出。是指商业部门内部一个单位向其他单位出售商品。

(3)供应出口。是指商业部门把商品出售给对外贸易部门供其出口或加工后出口,以及直接组织出口的商品。 3.商品库存指标

(1)实际商品库存量。计算方法有两种:

实际盘点法:期末对库存商品逐一清点,核准数量。 平衡推算法:利用账面结存量和平衡关系式推算。

期末商品库存量=期初商品库存量+本期商品收入量-本期商品支出量 (2)实际商品库存额=Σ(库存量×单价)。 (二)运输邮电工作量 1.运输工作量

2.邮电业务量统计 1.运输工作量(P.93)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运送旅客和货物所完成的工作量。 主要指标:

(1)运输量——以企业为单位,按运输工具和运送对象分别统计。

★运输工具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邮路等,不论自有还是租用,本期运送了对象,均计入本企业的运输量。

★按运送对象分为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货物运输量以货物实际重量为准,旅客运输量按运送旅客的实际人数计算。

(2)周转量——运输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完成的运输工作总量,是本期完成的运输量与运送距离的乘积。 2.邮电业务量统计(P.100)

邮电业务量是以实物单位表示的邮电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传送信息的数量。包括邮政和电信两大类。 主要指标:

邮电业务量——先按业务量类型由不同企业分别统计,最后加总 ,如收寄的邮件数、报刊订销期发数等。 邮电交换量——反映邮电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工作总量。

(1)出口交换量——邮电企业收寄的邮件数和发话发报的业务量; (2)进口交换量——邮电企业投递的邮件数和收话收报的业务量;

(3)转口交换量——在两个邮电企业之间投递的邮件数和转话转报的业务量。 (三)其他劳务工作量(P.103)

按服务工作量(简称服务量)统计。

(1)对于有载体服务,与物资产品类似地按实物量统计,如收发的邮件数,修理的物品件数,冲洗的照片张数等。 (2)对于无载体服务,通常按享受服务的人数、次数或人次数计算。

无载体服务是可重复的,按次或日计算。1次或1日内接待的顾客数量计为人数,多次或多日总共接待的顾客数量\\

则计为人次数或人日数。如旅游业1个游客在当地逗留(以住店过夜为准)1日为1人日。

习题三

1.简述企业产品表现形态的种类及主要特征。

2.企业产品有哪几种计量方式?含义是什么?

3.原始实物量统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统计工业产品的实物量? 4.什么是标准实物量?工业产品的标准实物量有几种不同的折算方法? 5.简述反映商品流转量的指标体系。

6.现有皮棉600公斤,经仪器测定其含水率为10%,含杂率为1.35%。而国家规定棉花质量标准含水率为9%,含杂率为1%。试计算皮棉验质量。

7.某染料厂生产含量64%的硫化碱2000吨,含量62%的硫化碱300吨,含量60%的硫化碱50吨。试计算折合标准规格含量63.5%的硫化碱总产量。

8.已知各种氮肥产量和含氮量如下表:

试以含氮量21%为标准计算氮肥的标准实物量和混合实物量产量。

名 称 硫酸氨 硝酸氨 尿 素 碳酸氢氨 产量(吨) 280000 33000 54000 63000 含氮量(%) 21.00 31.65 46.20 16.40 第四章 企业产值统计

一、企业产值统计的一般问题 二、企业工业产值统计 三、企业农业产值统计 四、企业建筑业产值统计 五、企业其他产值统计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需要明确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的基本内容,了解企业产值统计的作用及价值构成统计的原则;熟悉企业工业、农业、建筑业以及其他产业总产值、增加值、生产净值的具体计算。 一、企业产值统计的一般问题 (一)企业产值统计的作用

(二)企业产值指标的价值构成 (三)企业产值指标的统计原则

(一)企业产值统计的作用(P.106) 概念——产值=合格品数量×单价。 两个基本问题:核算范围,核算价格。 作用: (P.106)

1.企业产值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有效成果的综合反映。 2.企业产值是企业考核经济效益、进行各种统计分析的基本依据。 3.企业产值是企业编制计划和检查计划的依据。

4.企业产值是计算本部门和全社会有关产值指标的基础。 (二)企业产值指标的价值构成(P.107) 1.常用的产值指标及其价值构成

2.两大核算体系的比较 1.常用的产值指标及其价值构成 \\

(1)总产值=C+V+M (2)增加值=C1+V+M

(3)净产值=V+M (1)总产值

总产值=C+V+M,是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的产品价值的总和。在SNA体系中称为总产出。

C是转移价值,是计入本期总产值中的别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包括固定资产和中间产品,表示为C=C1+C2。 其中,C1为本期所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额,C2 为中间产品或中间消耗,又分为物质消耗和非物质消耗。 V是活劳动价值,也就是劳动者报酬。 M是剩余价值,也就是利润。

(2)增加值

增加值 =C1+V+M,是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的总和。(这里的最终产品是从整个社会来看的。) 企业生产经营中耗用的劳动对象是其他企业的劳动成果,而本企业所追加的价值,只是其新创价值V+M和劳动手段的转移价值,即固定资产的折旧价值C1。

最终产品是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已退出生产领域供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产品。

但企业很难确定其产品的最终用途,故只能从价值构成上将增加值理解为企业本期生产新增加的价值。 全社会各企业、部门的增加值之和即为国内生产总值GDP,是SNA体系的核心指标。 (3)净产值

净产值=V+M,是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新创造的价值总和。

净产值只存在于观念上,没有相应的物质形态。与它对应的宏观指标称为社会净产值,即国民收入,是MPS体系的核心指标,但如今已经废止。

GDP:国有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的要索净收入

P.107说在SNA体系中与净产值相应的指标叫生产净值,但我国至今尚未设置(P.120)。 2.两大核算体系的比较(P.108)

核算范围:MPS仅限于物质产品生产;SNA则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包括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生产。MPS所包括的

有五大物质部门:(1)农业;(2)工业;(3)建筑业;(4)商业;(5)邮电运输业。MPS只对物质产品核算,对非物质产品不核算。

核算内容:MPS主要反映物质产品的实物运动过程;SNA既有实物流量核算,又有资金运动核算,能从二者的统一上更好地描述国民经济的复杂运动过程。

核算方法:MPS主要采用物质平衡表,表内平衡,但表间互不衔接;而SNA既有平衡表核算,还有账户体系核算,大大提高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水平和数据质量。

指标名称及含义:在MPS中,核心指标是总产值与净产值,核算范围仅限于物质产品即货物,不计算增加值;在SNA中,核心指标是总产出和增加值,核算范围包括货物与服务,不计算与净产值对应的生产净值。 (三)企业产值指标的统计原则(P.109)

1.计算内容上的平衡原则——以所确定的生产范围作为核算的基准。所以MPS的核算范围仅限于物质产品。 2.核算方法上的主体原则,又称对象原则——产值核算的对象(主体)是产品。由于各部门的产品各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在核算产值时有的采用产品法,有的采用工厂法。

3.计算时空范围上的统一原则——企业核算是宏观核算的基础,必须遵循统一规定的时间标准与空间标准 。如国民原则和国土原则。 二、企业工业产值统计(P.111) (一)企业工业总产值 (二)企业工业增加值

(三)企业工业生产净值

(四)企业工业商品产值和销售产值 (一)企业工业总产值(P.112) 1.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概念

2.企业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

3.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具体内容 4.企业工业总产值的特点

5.企业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价格 1.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概念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一定时期内工业有效产品和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反映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

总规模或总水平。

2.企业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

(1)生产工业产品的原则——必须是企业工业生产的成果,非企业的工业生产成果不得计入。

(2)最终有效产品的原则——必须是企业工业生产的最终成果,以企业为单位确定最终产品,企业内部不得重复计算。称为“工厂法”。(以企业为范围,只计算企业的最终产品也就是成品,在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 3.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具体内容——由以下三部分构成:(P.113) \\

(1)成品价值——本期生产并已验收合格、办理了入库手续的成品。

(2)本期对外加工费收入——企业对外承接工业性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

(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差额价值=期末结存额-期初结存额。只有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必须逐期计算。计算工作量甚大,方法也较复杂,如有工时进度法、零部件进度法和技术估算法等。比较长用的是工时进度法(也就是劳动量核算法)。

4.企业工业总产值的特点(P.114)

(1)受(物质消耗)转移价值的影响——所用原材料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总产值的高低,促使企业使用高价原材料、工人对工作挑肥拣瘦。非物质消耗同样有此类影响。(一般原材料的价值一个成品的价值的60%~80%)。 (2)不受企业生产起点变化的影响——只要企业的最终产品不变,生产起点的变化,即企业的分合,对企业总产值没有影响;

(3)受企业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但企业的分合对社会总产值却有严重影响,使重复计算减轻或加剧。 5.企业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价格

(1)不变价格——以同类产品某年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年的产品价值,以消除价格变动对总产值的影响。(特别在市场条件下价格是经常随着供需状况的不同发生变化,每年的价格都不一样的)。例:同样生产了10张桌子,今年是一张100元,去年一张可能就是120元。按产值计算今年的总产值是100×100=10000元,而去年就是12000元,就这两个数相比,今年的总产量没有比去年少,还是都生产了10张桌子,只是因为价格的变化,今年的总产值低于去年,如果都按一张100元计算就不会出现变化,不一样的总产值。因此可在不同年份间直接进行对比,反映工业生产的发展速度,称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指数。但由于不变价格编制困难,计算结果并不准确(工作量就很大)只是可以在不同年份之间直接对比计算工业产值指数,我国制定的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10年编制一次,即1970的不变价格、1980的不变价格、1990的不变价格,2000年的不变价格尚未编制。

(2)现行价格——报告期实际销售价格。(例如今年的一张桌子卖100元一张,那就是今年的现行价格,而去年的卖的是120元一张,就是去年的现行价格),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反映的是企业所生产的全部工业产品的实际价值量,其中包含着价格变动因素。可以与各种当年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但不能与不同年份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要比较,必须首先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采用减缩法(价格指数÷当年按现价计算的总产值)。 一般我们都按现价计算,如果在进行动态对比的时候,必须要换算成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现价总产值÷价格指数)。

(二)企业工业增加值(P.116) 1.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及构成 2.企业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3.企业工业增加值指标的作用 1.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及构成

概念:是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扣除各种中间消耗后的余额,反映企业生产中新增加的价值。

价值构成:C1+V+M。由于它是已将总产出(即总产值)中一切作为中间产品而被消耗掉的产品价值全部扣除后的剩余价值,故不存在重复计算.但这里所说的“最终成果”是指全社会或整个工业,而不是一个企业.注意与总产值中的“最终成果”区别开来。

全社会各企业增加值之和称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各企业或部门则称为增加值。 2.企业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1.计算工业增加值的生产法

2.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收入法(或分配法) 1.生产法 企业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产品。

在确定中间产品时应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一是要与总产值的口径一致.即只扣除工业总产值中包含的那些中间产品的价值,详见P.117。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财务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等;也就是在计算工业总产值中的项目,算中间投入的时候都要扣除;

二是只扣除非固定资产性质的、本期一次性消耗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固定资产不属于中间产品,低值易耗品按本期摊销部分计入中间产品. 低值易耗品基本上指的是原材料,低值就是价值比较低,固定资产的标准有一个限额,在它之上的就可以计入。

2.收入法(或分配法)(P.117)

企业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其中,生产税净额是生产税与生产补贴的差额。 \\

生产税是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因此而使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费及其附加。包括销售税金、某些固定资产使用税、各种规费及附加。

生产补贴则相反,是政府对生产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政策性原因而产生的亏损所作的财政补助,如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出口退税等。

其中,营业盈余是企业从其创造的增加值中扣除前三项后的余额,是企业参与生产活动应得的份额.它大体上与会计报表中的营业利润相当,但要做些调整。 3.企业工业增加值指标的作用(P.118) (1)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 (2)能准确反映企业为社会所作的贡献. (3)可与国际统计资料衔接、对比。 (三)企业工业生产净值(P.119)

1.概念——报告期企业工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其价值构成是V+M.我国尚未计算此项指标.与其对应的MPS体系的指标净产值已停用。 2.算法

(1)生产法:企业工业生产净值

=企业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 (2)收入法(或分配法):企业工业生产净值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四)企业工业商品产值和销售产值(P.120)

1.工业商品产值——企业报告期生产的可供销售的产品价值总和,包括:(1)自备原料生产的成品按全价计算;(2)由订货者来料制成的成品只计算加工费;(3)可供销售的半成品;(4)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加工费。 与工业总产值有两点区别:一是订货者来料价值不计入,只计算加工费,而工业总产值计入;二是不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差额价值。

2.工业销售产值——企业报告期内销售的本企业工业产品的价值.它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但要在时间上,必须是本期销售的,不论何时生产的,均计入本期工业销售产值。 三、企业农业产值统计(P.121) (一)企业农业总产值 (二)企业农业增加值 (三)企业农业生产净值 (一)企业农业总产值

1.概念——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农产品总量,反映报告期农业生产的总成果。 2.计算:

(1)按产品法计算.公式为:企业农业总产值 =Σ(农产品实际产量×单价)

(2)计算时间:以日历年度为报告期.跨年度收获的农产品产量与产值也计算在本期内。 (3)计算范围:包括农(种植业)、林、牧、渔业,分别计算各自的总产值后再加总求得。 3.具体计算方法 :详见P.123—126.其中主要记住各业包含哪些主要类别及指标名称。 (二)企业农业增加值(P.126)

1.概念: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农业生产活动追加到原有产品中去的价值。 2.计算方法:

(1)生产法:企业农业增加值=企业农业总产值-农业中间投入。

(2)收入法:企业农业增加值=工资+利润+税金+公积金+公益金+固定资产折旧。

(三)企业农业生产净值(P.127)

1.概念:企业在报告期内农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 2.计算方法: (1)生产法:

(2)收入法:

3.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农业生产净值的区别 ——数值不同,说明问题的角度不同。

按收入法计算的净值可以反映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分配关系,以及企业内部的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 四、企业建筑业产值统计(P.128)

(一)企业建筑业总产值概念及特点 (二)企业建筑业总产值的计算 \\

(三)企业建筑业增加值与生产净值

(一)企业建筑业总产值概念及特点

1.概念:又叫建筑工作量,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产品总量。 2.特点:详见下一个问题中的“具体问题”。 (二)企业建筑业总产值的计算(P.130) 按产品法计算。

范围:建筑工程产值(指列入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种工程价值);

设备安装工程产值(报告期完成的各种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作业价值不包括设备本身的价值); 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报告期完成的对建筑物大修理追加价值);

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指加工制造没有定型的、非标准的生产设备的加工费和原材料的价值)。

计算方法:一般按“单价法”计算,即以一定时期内实际完成的实物工作量×预算价格,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分摊费用.计算公式见P.131。

建筑工程已完施工产值= [分部分项工程完成量×预算单价×(1+间接费率)] ×(1+计划利润率)(1+税率) 具体问题:

(1)计算价格,按合同价格即预算价格计算。

(2)实物产品,如建筑物,按全价计算;安装工程、维修作业只计算加工费。

(3)本期产值中,不包括前期成果,但应包括本期未完工程(在制品)。一般只在年终按直接费用调整一次,平时不计算。

(4)工作量,按预算工作量计算,而不是实际工作量。 (三)企业建筑业增加值与生产净值(P.132)

1.企业建筑业增加值

(1)概念:建筑业企业和附营建筑施工单位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2)计算方法: 生产法 收入法

2.企业建筑业生产净值:

概念:是企业在报告期的建筑安装施工活动中新创造的价值。

算法:可以由企业建筑增加值扣除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求得。 五、企业其他产值统计(P.133) (一)企业批发和零售业产值 (二)企业交通运输业产值 (三)企业邮电业产值 (四)企业服务总值

(一)企业批发和零售业产值(P.133) 批发业与零售业

批发业:是指批发商向批发、零售单位及其他企事业、机关单位批量销售生活用品资料的活动,以及从事进出口贸易经纪与代理的活动。

零售业:是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

企业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P.135)

(1)按收入计算:总产值=按销价计本期销售总额-按进价计本期销售总额-运费和邮电费。

(2)按成本计算:总产值=流通费用+应纳税金+应得利润-运费和邮电费。

两个都是本期有销售总额计算的:一个是按销售的卖出的价格;一个是按进价计算的销售总额它的进价一般比较低;

企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概念: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批发零售业经营活动的经营成果,或新创造的价值。 算法。

企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净值:概念。算法。 (二)企业交通运输业产值(P.136)

1.企业交通运输总产值为下述两部分之和:

(1)货运总产值,包括货运收入(运费),货物仓储保管和装卸业务收入,其他收入。 \\

(2)客运总产值,包括各种运输方式获得的业务收入。 2.企业交通运输业生产净值和增加值:生产法与收入法 (三)企业邮电业产值(P.138)

1.企业邮电总产值——包括邮政与电信两种业务。其总产值为各种邮电业务收入之和。 2.企业邮电增加值和生产净值 :生产法与收入法 。 (四)企业服务总值(P.139)

1.服务企业指按企业化经营,仅提供服务产品的企业。

2.企业服务总值——按“经营收入法”计算其经营总收入。

(1)收入法=服务活动总收入-非服务性收入

(2)支出法,即服务成本,是提供服务过程中消耗的各项支出之和。 3.企业服务增加值:生产法与收入法。 生产法:服务总值中扣除中间消耗。 收入法:各项成本支出。 4.生产净值

本章讲企业的产值:企业的重点是产出,它是企业重要的反映,产出就是产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实物产品的产量(重点);一种是服务产品的工作量; 实物产品的产量有实物量、价值量和劳动量; 价值量的算法=实物量×单价

不变价格主要体现总产量的价格; 本章的核心:总产值和增加值。

习题四

1.简述常用的企业产值指标及其价值构成。(总产值、增加值和生产净值)。 2.在进行企业产值统计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平衡法、主体法、时空法)。

3.什么是企业工业总产值?有什么特点?如何计算?(计算: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期末、期初半成品、在制品差额价值)。

4.什么是企业工业增加值?有何重要作用?如何计算?(计算:生产法、收入法又叫分配法;生产法的基本公式总产值-中间投入。分配法=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最净额+营业盈余)

5.什么是工业商品产值和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值有何区别与联系?(工业商品产值:可供销售的;销售产值:实际销售的商品的价值)

6.简述企业农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和服务总值的含义及算法。 7.已知某企业工业生产活动成果及费用如下:

1)生产某种型号的微型电机98400台,每台180元。已出售90000台,另有4000台经验收合格并已办理入库手续,其中500台暂时放在车间尚未入库。

2)本年生产的电机中共有副品420台,已按现价7折出售。

3)本厂生产的电机转子(部件)每件45元,年初库存4800件,年末库存7500件,全年销售70000件。 4)用定货者来料生产50瓦风扇电机1400台,共收加工费98000元,该种电机每台105元。

5)本厂某种新型电机试产成功,本年小批量投产500台,每台900元,有485台台验收合格、入库。 6)本厂自制专用设备油压机2台,每台成本2500元,经验收合格并已转入固定资产账户。

7)全年返修电机2300台,其中保修期内返修的有800台。每台修理费25元。

8)本厂热处理车间为外单位进行铁模合金热处理,收取加工费15000元。另有加工费为1200元的加工件处理完毕,验收入库,但用户既没付款也没取货。

9)机修车间12月份对本厂冲床进行大修理,用料500元,已经转账,到月底尚未修理完毕。 10)修理车间为外单位修理机床,共收加工费21000元,全部验收合格并已交付使用。 11)本年工业生产费用及利税资料如下表所示: 见下表所示:

项目 1.外购材料 2.外购燃料 \\

金额(元) 项目 12506400 345000 (3)本企业车 队运输费 (4)办公费 金额(元) 240040 105600 3.外购动力 4.工资 5.提取的职工 福利基金 7.利息支出 8.奖金、价格 补贴等 9.其他支出 其中: (1)外部修理、 加工费 (2)外部运输费 187000 2991600 260160 (5)差旅费 (补10800元) (6)保险费 (7)劳保用品费 (8)水电费 (9)文体宣传费 92400 24000 51360 30000 32000 6.固定资产折旧费 1444520 142800 580000 1006100 199400 46800 (10)企业教育费 36000 (11)保健津贴 (12)罚金支出 91200 34800 (13)其他 22500 (物耗占60%) 10.应得利税 1645880 根据以上资料,要求计算企业工业总产值、企业工业增加值和企业工业生产净值(生产法和收入法)。 8.已知某企业附属商店经营情况如下:

1)年销售额25万元,已销商品进价总额18万元。 2)工资及奖金12600元。 3)固定资产折旧1200元。

4)其他支出25000元。其中:①运费9500元,②办公费4600元(其中邮电费2000元,余下部分中物耗占90%);③差旅费2907元(其中个人补贴占14%);④保险费200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企业商业总产值、企业商业增加值及企业商业生产净值。

第五章 企业产品品种与质量统计

一、企业产品品种统计 二、企业新产品统计

三、产品质量和经营质量统计

四、产品质量控制

五、全面质量管理与IS09000系列标准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产品品种的统计指标,掌握其中指标的计算方法;掌握产品内在质量统计指标、工作质量统计指标及其相关的计算;了解服务质量统计指标内容;掌握产品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了解全面质量管理与IS09000系列标准。

一、企业产品品种统计(P.142) (一)产品品种的划分 (二)产品品种统计指标 (三)供货合同统计

(一)产品品种的划分

品种是指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类别。

具体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品种、规格、型号、花色等。 参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P.143 (二)产品品种统计指标(P.144)

1.产品品种数——指实际投产(正式生产)的品种数。不包括试制和尚未正式生产的品种数。 (1)企业生产的品种数——指在报告期内投产的,不论产量多少、是否完成计划,均统计在内。 (2)企业完成计划产量的产品品种数——完成计划的产量,合同数。 2.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程度:有不同计算方法: \\

(1)按品种数计算——报告期内完成计划任务的品种数与计划规定投产的品种数之比。

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甲产品计划产量1000件,实际完成1200件;乙产品计划产量1100件,实际完成1000件;丙产品计划产量900量,实际完成900件,则该企业完成计划产量有产品品种就是2个品种。 那么这个企业本期品种计划完成程度是66.67%。

(2)按产值计算——报告期各品种按实际完成产量计算的总产值(扣除超计划部分,称为“不抵补原则”)与计划内各品种总产值之比,以避免夸大品种计划完成程度。 (3)按工作量计算——同上。例见P.146。 (三)供货合同统计(P.147)

1.任务——合同相当于计划任务,必须履行。统计的任务是反映供货合同的执行情况。 2.主要指标

(1)全年合同订货量,指合同规定应在本年内交货的订货量。包括以下三项: 1)本年签订合同、本年交货的订货量(扣除预交部分);

2)上年签订合同、本年交货的订货量(扣除已交或预交部分); 3)上年应交而未交、转入本年的订货量。

(2)全年合同供货量,指按合同规定在本年内实际供货的数量。与上述三项相对应。公式见P.147。 (3)完成供货合同份数比率——按完成供货任务的合同份数计算的合同完成程度。公式见P.148。 (4)供货合同完成率——按实际供货量计算的合同完成程度。

二、企业新产品统计(P.148) (一)新产品及其分类 (二)新产品主要统计指标 (三)专利及技术转让统计

(一)新产品及其分类 1.新产品的概念

2.新产品应具备的条件 3.新产品的特征 4.新产品的分类 1.新产品的概念

新产品是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指在一定地域、一定时间内第一次研制并生产的产品。 要经过国家或地区有关部门认证、颁发证书,且在证书规定的有效期内生产的产品。 统计时间为从新产品批量生产的3日起,民用消费品为1~3年,生产资料为2~4年。 2.新产品应具备的条件

一般说来,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有新的原理、构思或设计;

(2)使用了新材料,使产品性能有很大改进; (3)产品结构有明显改进; (4)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可以是全新的产品,也可以是在某一个方面比老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或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的产品。

3.新产品的特征与分类(P.150)

新产品的特征:创新性、先进性、继承性、相对性。 新产品的分类

(1)按新的程度分为:全新、改进、换代、仿制。

(2)按开发方式分为:独立开发、联合开发、用户开发、技术引进。 (3)按地域分为:国际级、国家级、地区级、企业级新产品。 (二)新产品主要统计指标(P.151)

1.研制成功和投入生产的新产品品种数统计

(1)研制成功的新产品是经鉴定机构鉴定认可的产品。一般指样品。

(2)投入生产的新产品是已能批量生产的新产品。以第一次批量生产的投料日期为准。 \\

2.新产品的产量及价值量统计

新产品的产量是指新产品正式投产后在报告期内的产量。 由于新产品没有不变价格,故其产值按现价计算。 (三)专利及技术转让统计(P.152) 1.专利及其统计指标

2.技术转让及其统计指标

1.专利及其统计指标

(1)专利是指依据国家法律经申请和批准给予发明人(或称专利权人)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发明(专利对象)享有独占和经营获利的权利。专利对象必须具有新颖性、(发明)创造性、实用性。专利是一种财产权,可以转让和继承。 (2)统计指标:申请件数、批准件数、出售件数及金额。

2.技术转让及其统计指标(P.153)

(1)技术转让是买卖双方的技术交易行为,对于技术供方来说,称为技术输出,对于技术受方则为技术输入。出售专利便是一种技术转让。 (2)统计指标:

1)技术转让项数与金额。

2)技术转让成本收益率=转让技术获得的收益/研制该技术付出的成本。技术可以多次转让,收益是多次收益的总和。

3)技术引进资金利润率=引进技术获得的利润增加额/引进该技术付出的资金。 4)技术引进创汇率=引进技术创汇额或增加额/引进该技术付出的资金。

三、产品质量和经营质量统计(P.153) (一)产品质量评价和质量特性 (二)产品平均质量和质量系数 (三)产品质量分和产品等级指标 (四)企业经营质量统计

(一)产品质量评价和质量特性(P.153) 1.产品质量分类 2.产品内在质量标准

1.产品质量分类(P.154)

产品质量是产品为满足社会需要所应具备的品质特性。包括:

(1)内在质量,指产品的结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方面的特性。概括为5个方面: 性能:构成产品使用价值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能或技术特性。 寿命:产品在正常情况下的使用期限。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或规定条件下,使用不发生故障的特性。

安全性:产品在使用或操作过程中对使用或操作人员的健康或生命及对周围环境的安全程度。 经济性:产品经济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的多少。 其中性能是首要的和基本的。

(2)外在质量,指产品的外观、性状、手感、色泽、气味、图案、包装等外部特性。 2.产品内在质量标准(P.155)

产品的质量特性应以定量的方式表示,如尺寸一般表示为标准值±公差。有些质量特性可直接定量表示,如强度、硬度、含量等,有些则难以定量,如舒适度、灵敏度、方便性等,只能间接地以一些技术参数来表示。

质量标准是对各种质量技术参数所做的统一规定。是企业组织生产的技术依据、检验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唯一尺度。

按颁发单位和适用范围不同,质量标准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没有上述质量标准的产品,由双方协商,写在合同中,称为合同标准。

(二)产品平均质量和质量系数(P.156)

1.平均质量指标——某项质量性能在每件产品上的检测结果(称为实测值)是有差异的。为反映该项质量性能在一批产品上的平均水平,便要计算其平均数,即平均质量指标。一般按简单平均法计算,即将该指标在各件产品上的实测值相加除以产品件数。如平均尺寸、平均含量等。 \\

2.质量系数指标

(1)单项质量系数——某项质量性能的实测值与其标准值之比,反映达到质量标准的程度。 (2)综合质量系数——某产品各项单项质量系数(超标准部分不计)的简单平均或几何平均。 (三)产品质量分和产品等级指标(P.157) 1.产品质量分指标 2.产品等级指标

1.产品质量分指标

产品都有多方面的质量特性,仅用其中一个或几个质量指标难以全面反映产品的质量状况。具体做法是: 首先,应将参与考评的质量特性一一列出(设有n项);

其次,给每项质量特性确定一个评分标准(满分可为100分); 然后,便可据以为每件产品的每项质量特性评定得分;

最后,每件产品n项质量特性的总得分,即为该产品的质量分指标。 2.产品等级指标

(1)产品等级率——各等级品数量占合格品数量的比重。如一级品率、二级品率等。 (2)产品平均等级——以等级为变量,以其产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公式见P.158。

如以P.159表5-4中“技术引进前”为例,其平均等级为:(1×1500+2×1000+3×300)÷2800 =1.57 (3)产品等级变化对企业经济损益影响分析:

(1)由于等级变化对企业产值的影响=报告期实际总产值-基期假定的总产值=Σ(报告期平均价格-基期平均价格)×报告期总产量;

(2)上式也可作如下变化,从等级率方面说明等级变化对企业产值的影响=报告期实际总产值-Σ(基期品级率×报告期总产量×单价)。

(四)企业经营质量统计(P.160)

产品质量如果出了问题,责任不在检验,而在生产经营工作中。因此,要对生产工作的质量和服务工作的质量进行考核。

1.企业工作质量统计 2.企业服务质量统计

1.企业工作质量统计(P.160)

(1)合格率=合格品数量/全部产品数量。全部产品包括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2)废品率=废品数量/全部产品数量。

为分析废品的原因,需将废品区分为工废与料废、内废与外废。 (3)返修率=返修品数量/全部送检产品数量。

有些不合格品经返修后可成为合格品。返修率可按数量或工时计算,并可计算一次返修率,公式见P.162。 (4)损失率

(1)废品损失率=废品损失/产品成本。

(2)质量损失率=(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企业总产值。

内部损失成本指产品交货前因质量不合格遭受的损失,如退货、返修等; 外部损失成本是产品交货后因质量不合格遭受的损失,如索赔、更换、维修等。 2.企业服务质量统计(P.163)

(1)安全指标——事故件(次)数、死亡人数、货损率等。 (2)准确指标——邮件投送的差错率、运输业的正点率等。

(3)速度指标——及时率。服务超过规定的时限为不及时。

(4)便利和满意指标——顾客满意率、问卷调查平均分、每一服务人员平均服务人数等。

四、产品质量控制(P.164)

(一)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质量控制常用的统计方法

(一)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

产品质量控制强调,若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始终控制在正常、稳定的状态下,便不会出现不合格品。方法是对生产中的每道工序都采用控制图进行控制。为此,便要测定每道工序主要质量指标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质量控制图的纵坐标是质量参数,横坐标是时间,中心线是平均质量,靠近中心线的两条线是上控制线和下控制\\

线,最外边的两条线叫上下公差。

1.质量控制中的数据——计量值数据(连续变量)和计数值数据(离散变量)。

2.产品质量波动——偶然因素(正常原因)与系统因素(异常原因)。若能对系统因素实行有效控制,便可保证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 3.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指数(P.166)

(1)工序能力——工序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即稳定状态)下质量特性波动的幅度。在此波动幅度内保证不会产生不合格品。经大量测算证明,工序能力B一般在6σ范围内。系统因素控制得越好,标准差σ便越小。

(2)工序能力指数CP =质量标准/工序能力。

质量标准是个数量范围,其下限为TU,上限为TL。当质量标准不变时,工序能力越高(σ越小),工序能力指数便越大,表示该工序保证合格的能力越强。

当质量标准的中心点M与工序能力的中心点不重合、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按P.167公式计算。 图5-1平均值 与M不重合的分布图

T为公差范围;M为公差带中心; 为实际尺寸分布中心;为实际尺寸分布中心对公差中心的偏移量=

(3)工序能力评价表,见P.166。

Cp>1.33 判断标准 工序能力春分满足要求,但过大时,应避免设备精度浪费 工序能力较理想 Cp=1.33 表明工序能力上课,加工精度能满足公差要求 Cp>1 有发生不合格品的可能性 Cp=1 工序能力不足,应采取措施,改变工艺条件 Cp<1 表明工序能力非常不够,已产生大量废品,应立即停产,查Cp<0.67 出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二)质量控制常用的统计方法(P.168) 1.控制图法(P.168)

(1)画法——如P.169图5-2,内含5条线:①中心线即质量指标的平均数;②控制线=±tσ,其中t称概率度,取决于希望样本点落在控制区域内的概率F(t)大小,。t值可依据《正态概率分布表》查得。③边界线即质量标准(TU,TL)。

(2)用法——定时从该工序生产的产品中抽取n个,经检验后算出它们的平均数,画在图上,称为样本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上便有了一串点。点列的走向与设备的故障原因有固定的对应关系,观察点列的走向与趋势,便可对工序质量进行控制。

(3)分析方法——①点列围绕中心线摆动,表示质量稳定;②点列单调地趋向控制线,表示质量有了比较大的偏差,提醒工人对设备及时进行调整;③点列越出控制线,预示若不调整设备即将产生废品;④点列越出边界线,生产便全是废品。

控制图就像一个温度计或风向标,及时提醒操作者应如何准确地操纵、调整他的设备,将产品的质量特征控制在质量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便保证不出废品。 2.因果分析图法(P.170)

这是一种对各个影响因素逐一进行递推式(顺藤摸瓜)的深入分析,直至找出最终的、深层次的影响因素的有效辅助方法。

画法(见P.171图5-3):主干线表示分析对象(如某一质量问题),主要原因以较长的箭头线从两侧指向(刺向)主干,较次要的原因则以较短的箭头指向主要原因线,再较次要的原因则以更短的箭头指向次要原因线,依此类推。由于图形像鱼的骨架,故又称鱼刺图。它分类明确,层次清楚,深入细微,便于操作。 3.主次因素排列图法 \\

图见P.172图5-4。

画法:将造成废品的各种原因按出现次数(或件数)的多少在横轴上依次排列,纵轴表示出现的次数(或件数) 。 可将每种废品原因画成直方图形式,各种废品原因便形成了一个降阶式的排列,主次分明,一目了然。但其作用也仅限于此。也可画成折线图的形式,各原因的数值(废品件数或比重)需累计相加。

4.相关图法(P.173)

这是一种考察二变量(如原因x与结果y)之间是否相关以及相关类型的方法。图见P.173图5-5。

画法:收集二变量的n对实测值,将它们依次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形成n个样本点。若点列的走向接近某种直线或曲线,便可确认二变量间存在某种线性或非线性的依存关系。

这是相关分析的一种辅助方法,更准确的测定需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五、全面质量管理与IS09000系列标准(P.174)

(一)全面质量管理

1.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及社会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以质量为中心,预防为主;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

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企业的管理;方法多样。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P.176)

1.标准化工作:标准是行为的准则和对质量进行判定的依据和尺度。标准化是以制定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有组织的工作过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理化计量工作:理化计量是指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计量、测试与分析。是定量化管理的基础,原始数据的来源。包括化验、测量与鉴定。基本要求是:单位统一、量具精确、方法正确、量值准确。

3.质量信息工作:反映质量信息的各种原始数据、汇总资料及情报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4.文明生产与质量教育 :文明生产是为全面质量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质量教育是对企业的全体职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意识的教育,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根本。 (三)ISO 9000系列标准(P.178) 1.ISO与ISO 9000族

2.GB/T19000—IS09000的名称和内容

3.认证制度

4.在我国企业中推行ISO 9000系列标准的作用

1.ISO与ISO 9000族的含义——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其任务是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标准化工作。ISO 9000族是ISO中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制定的各种质量标准,包括ISO9000-9004。 2.GB/T19000—IS09000的名称和内容

GB/T19000—IS09000是我国遵照ISO9000 族的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的国家标准,包括:“两个指南”、“三种质量保证模式”,详见P.178-180。

两个指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选择和使用指南》和《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3.认证制度(P.180)

经政府或法律指定的专门机构依据一定的质量标准和程序,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达到、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予以确认并颁发相应的质量证书或标志的一种申报审批制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产品或质量体系认证——包括对一项产品的质量认证和对企业整个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后者又称质量体系注册)。

(2)认可——是对认证机构资格(有无从事特定任务的能力)的审核与确认,以保证认证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包括产品认证机构、体系认证机构、检验、鉴定机构,培训机构和审核员的资格注册等。4.在我国企业中推行ISO 9000系列标准的作用(P.181) (1)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2)提高检测水平,减少重复劳动 (3)提高质量意识,降低责任风险 (4)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

习题五

1.什么是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程度如何反映?

2.什么是新产品?什么是专利和技术转让?统计如何反映? 3.什么是产品质量?如何评价产品质量? 4.反映产品质量的主要统计指标有哪些?

5.什么是企业工作质量?主要统计指标有哪些? 6.何谓全面质量管理?有哪些特点?

7.何谓ISO 9000系列标准?主要内容是什么? 8.某机械厂某月产量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A B C D E 试计算:

(1)计划品种完成率;

(2)品种计划完成情况指标。

9.根据某企业的下列资料计算:报告期的产品等级率,平均等级并判断产品质量的升降,由于等级变化造成的损益。

产品名称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合 计 单元(元) 60 50 40 - 产量(件) 基 期 1800 900 200 报告期 2000 950 400 单元(元) 600 900 950 1700 2200 产量(台) 计 划 18 18 24 22 - 实 际 20 18 30 15 20 10.已知某企业报告期生产某种产品600件。第一次送检确定有500件合格,30件废品,70件返修。返修后再送检,有50件合格,2件废品,18件仍需返修。后有15件合格,3件称为废品。废品损失平均每件30元,产品总成本40000元,基期废品损失率为3%。试计算该产品的:①合格率,②一次合格率,③废品率,④一次返修率,⑤由于废品损失变化造成的经济损益。

11.已知一批零件的公差上限为30mm,下限为15mm,标准差为2.2678mm。从图上得知尺寸分布中心为22.2mm。求其修正的工序能力指数,并分析工序能力如何?加工精度能否满足公差要求?

第六章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

一、企业从业人员统计 二、企业劳动时间统计 三、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

四、企业工资统计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企业劳动力统计的范围;掌握劳动力数量、构成及变动统计;掌握企业劳动时间统计:熟悉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及统计分析;掌握企业劳动报酬统计。 \\

一、企业从业人员统计

(一)企业从业人员统计的范围及原则 (二)企业从业人员数量与构成统计 (三)企业从业人员变动统计

(一)企业从业人员统计的范围及原则(P.183) 1.从业人员统计包括的范围 2.从业人员统计不包括的范围 3.从业人员统计的原则

1.从业人员统计包括的范围(P.183)

(1)企业从业人员——在企业中从事一定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企业从业人员是全国从业人员的一部分,不包括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及其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现役军人、民办教师、宗教职业者等。

(2)企业从业人员的统计范围,包括:

(在岗)职工——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和其他经济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其中包括正式职工,指经国家有关部门分配、安排或批准招收录用的固定职工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合同制职工。

其他从业人员——按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不作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企业生产或工作并由此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在企业工作的外方人员。但不包括在企业工作并领取劳动报酬的在校学生、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者。

以上两部分之和即为企业的全部从业人员。

2.从业人员统计不包括的范围及统计的原则

不包括下列人员:因各种原因已离开本企业的劳动岗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如停薪留职、内部退养、自谋出路、长期病假、事假(如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学习、借调、出国等)。 3.从业人员统计的原则——谁发工资谁统计。

(二)企业从业人员数量与构成统计 1.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统计 2.企业从业人员的构成统计

1.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统计(P.185)

(1)期末人数——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从业人员的实有人数,是时点数。统计范围如上述。

(2)平均人数——报告期内平均每天的企业从业人员数,是时期数。 计算方法:按序时平均数计算:

1)若已知报告期每天的实有人数,则按简单平均法计算;报告期内法定节假日人数按其前一天的人数计算。分母为报告期的日历日数。

2)若仅有期末(初)人数,则先计算各月的平均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再计算报告期的平均人数,等于各月平均人数之和除以月数。

(3)开工不满全月的平均人数,分子为开工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分母仍为报告期日历日数,而非实际开工天数。

2.企业从业人员的构成统计(P.186)

(1)按用工期限分为长期职工和临时职工。

(2)按劳动岗位分为:工人、学徒、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其他人员6类。

(3)按工人在生产中的作用分,在工业中分为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在建筑业中分为建筑安装工人、辅助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其他生产工人等。

(4)按工种分,各行业各不相同。如机械工业中分为车工、刨工、铣工、电工、焊工、钳工等。 (5)按技术熟练程度分为若干个技术等级,一般为8级。 \\

(6)按文化程度分

(三)企业从业人员变动统计(P.188) 1.从业人员绝对量变动统计

(1)本期增加人数 指报告期内企业招收、录用和调入的全部人员。

(2)本期减少人数 指报告期内离开本企业不再由本企业支付工资的人员。 (3)基本平衡关系式(P.188)

2.从业人员相对量变动统计(P.190)

从业人员变动程度指标,实为企业人数的增长速度。

二、企业劳动时间统计

(一)劳动时间的核算

(二)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统计指标 (三)劳动时间平衡表

(一)劳动时间的核算(P.190)

1.劳动时间的计算单位——工日与工时。1工日=8工时。 2.劳动时间的构成——见P.191图6-1。

3.劳动时间的核算

(1)报告期日历工时(日)=每天生产工人人数之和=平均生产人数×日历日数。

(2)制度公休工时(日):按法定节假日内生产工人实有人数计算,也可按平均人数×制度公休日数计算。 (3)制度工作工时(日):等于前两项之差。

(4)出勤与缺勤工时(日):工人在制度工日内实际出勤,不论是否工作,都算1个出勤工日。

缺勤满1个工作日的按工日计算,称为全日缺勤工日;不满1个工作日的按工时计算称为非全日缺勤工时。停工(已出勤但因停工而未从事生产工作)、非生产(因执行国家或企业指派的社会活动而未从事生产工作 )与此相同。 出勤工日数=制度工作工日数-缺勤工日数

出勤工时数=出勤工日数×工作日长度-非全日缺勤工时数

(5)实际工作工时(日):工人出勤并参加了生产劳动,不论时间长短,都算1个实际工作工日。其中包括公休日加班工日数,即在法定公休日内工人加班满1个工作日的工日数。不满1个工作日的称为公休日加班加点工时。若不包括公休日加班工日数,则称为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

实际工作工日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公休日加班工日数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出勤工日数-(全日停工工日数+全日非生产工日数)

(6)实际工作工时(日):以工时计算的工人在报告期内实际从事生产的劳动时间总数,即纯劳动时间。包括加班加点工时,不包括非全日停工工时数和非全日非生产工时数。若不包括加班加点工时,则称为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

实际工作工时=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加班加点工时数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

=(实际工作工日数×工作日长度)-(非全日缺勤工时数+非全日停工工时数+非全日非生产工时数) 例:P.191图6-1

某企业11月共30天,制度工作日长度为8小时。月平均工人数为800人。公休日8天,公休日加班1600工日,加点200工时。

全日缺勤800工日,非全日缺勤130工时;全日停工120工日,非全日停工180工时;全日非生产100工日,非全日非生产90工时。 [答疑编号10060201] 解:

1)日历工日数=平均生产工人数×日历日数=800×30=24000(工日) 2)制度工作工日数=日历工日数-公休工日数=24000-8×800=17600

3)制度工作工时数=制度工作工日数×工作日长度=17600×8=140800(工时) 4)出勤工日数=制度工作工日数-缺勤工日数=17600-800=16800 \\

5)出勤工时数=出勤工日数×工作日长度-非全日缺勤工时数=16800×8-130=134270(工时)

6)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出勤工日数-(全日停工工日数+全日非生产工日数)=16800-(120+100)=16580(工日)

7)实际工作工日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公休日加班工日数 =16580+1600=18190(工日)

8)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实际工作工日数×工作日长度)-(非全日缺勤工时数+非全日停工工时数+非全日非生产工时数)=(16580×8)-(130+180+90)=132640-400=132240(工时)

9)实际工作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加班加点工时数=132240+1600×8+200=145240(工时)

(二)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统计指标P.193)

1.工人出勤率=制度出勤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可按工日计算,也可按工时。在上例中, 按工日计算的出勤率=16800/17600=95.45%

按工时计算的出勤率=134270/140800=95.36%

2.出勤工时(工日)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出勤时间 按工日计算的出勤工日利用率=16580/16800=98.69% 按工时计算的出勤工时利用率=132240/134270=98.49%

3.制度工时(工日)实际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 制度工日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制度工作工日数 =16580/17600=94.20%

制度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制度工作工时数=132240/140800=93.92%

制度时间利用率=出勤率×出勤时间利用率 按工日计算: 94.20%=95.45%×98.69%

按工时计算: 93.92%=95.36%×98.49%

4.劳动日利用率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制度工作工时数 =(132240/17600)÷(140800/17600)=7.51/8=93.92% =132240/140800=93.92%

(三)劳动时间平衡表 1.劳动时间平衡表的构成 2.劳动时间平衡表分析

1.劳动时间平衡表的构成(P.195)

劳动时间平衡表显示了可利用劳动时间的利用情况。

左边:劳动时间资源,列出制度工作工时数=制度工作工日数×工作日长度= 140800(工时)

右边:劳动时间消耗,列出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18800工时,及造成与制度工作工时数差异的各种原因及其所占比重。

其中:有正当原因的,如病假等被包含在缺勤工时中;

无正当理由的,除停工、非生产原因外,有一部分也包含在缺勤工时中,如旷工、迟到早退等。在本例中,各种原因的未利用劳动时间,按工时计,共8560工时,包括:缺勤工时=800×8+130=6530工时,停工工时=120×8+180=1140工时,非生产工时=100×8+90=890工时。

加班加点工时数是非制度内工作工时,附在表的下方。 2.劳动时间平衡表分析(P.196)

(1)分析劳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的原因,依据所占比重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劳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由于工时未能充分利用而损失的劳动力人数=报告期未能利用工时/报告期每个工人制度工时=8560/(30-8)×8=8560/176=48.64(人)

由于工时未能充分利用而减少的产量(或产值)=每一实际工作工时平均产量(或产值)×未能利用工时数 =200×8560=1712000元

假设每一实际工作工时平均产值为200元,则因有8560工时未被利用而减少的产值高达171.2万元。 (3)分析加班加点情况:应充分利用班内劳动时间,减少或避免加班加点。可计算:

加班加点强度=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600×8+200)/132240=13000/132240 =9.83% 加班加点比重=加班加点工时数/实际工作工时数 =13000/145240=8.95% \\

(4)分析劳动时间若能充分利用的潜力:从劳动时间平衡表中找出影响劳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分析其中可利用的潜力。

三、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 (一)劳动生产率统计指标 (二)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统计分析 (三)企业生产定额统计及其分析 (一)劳动生产率统计指标(P.197)

1.劳动生产率的表现形式

(1)定义: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之比。 (2)表现形式:

正指标:劳动成果/劳动消耗量,反映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量。 逆指标:劳动消耗量/劳动成果,反映单位产出消耗的劳动量。

正指标与逆指标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其经济意义完全一样,两者在数量上互为倒数,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一般采用正指标,逆指标用于劳动定额方面。 2.劳动生产率的分类 劳动生产率的分类 (P.198)

1.按不同从业人员范围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指标

在我国企业统计的实践中,比较常用的是工人劳动生产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

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以企业报告期的平均工人人数为分母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其分子(劳动成果)可以是实物产量,反映某种产品生产工人的生产效率。若用价值量指标则为综合反映。

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分母是报告期全体职工的平均人数,分子一般是价值量指标,综合反映企业平均每一员工创造的价值量大小,是个强度指标。二者之间有如下关系: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人劳动生产率×工人占全员的比重 2.按不同时间尺度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指标(P.198)

不同时间尺度的劳动生产率指标有:时劳动生产率、日劳动生产率和月(季、年)劳动生产率指标。

劳动生产率中的劳动消耗量可用劳动时间来表示。常用的劳动时间是时、日和月(季、年)。对应的劳动成果,一般是:时间单位越小,劳动成果用实物量指标,时间单位越长,劳动成果常用价值量指标。

时、日和月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P.199):

月劳动生产率 =时劳动生产率×平均工作日长度×平均工作月长度=日劳动生产率×平均工作月长度 其中:平均工作日长度=实际工作工时数/实际工作工日数

平均工作月长度=实际工作工日数/报告期平均人数

如在上例中,时劳动生产率为200元/人时,平均工作日长度为8.25工时/工日(=145240/17600),平均工作月长度为22天(=17600/800),则

日劳动生产率=时劳动生产率×平均工作日长度 =200×8.25=1650元/人日 月劳动生产率=日劳动生产率×平均工作日长度=1650×22=36300元/人月 (二)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统计分析

1.企业劳动生产率动态分析 2.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分析

3.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成果及劳动力的影响分析

1.企业劳动生产率动态分析(P.199)

(1)含义:动态是指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反映动态的指标有两类:

仅反映一种产品某指标(如产量)变化的,称为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报告期某指标的值/基期该指标的值;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现在常称为增长率。 能反映多种产品产量变化的称为指数。

(2)动态分析:对某指标变动原因的定量分析。条件是该指标与其影响因素间可构成下列关系式:该指标的变动等于各因素指标变动的乘积。

企业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企业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企业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

上式中的“变动”,对一种产品,以发展速度表示;对多种产品,则需以相应的指数表示,称为指数体系。这种分析,称为因素分析。如P.200

对劳动生产率变动原因进行分析的关系式。对此有以下要点: \\

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因素分析(P.199)

①分析对象——劳动生产率。一般称为质量指标,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如平均工资、资金利税率等。

②影响因素——在企业内部按单位(如分厂、车间等)分组。将企业劳动生产率称为总平均数,各单位劳动生产率称为组平均数,各单位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称为人员结构。构成关系式: 企业总劳动生产率=Σ各单位劳动生产率×人员结构。

③指数体系(见附页)

首先,计算三个时期的总平均数:基期、报告期和假定的。

然后,构成指数体系(相对数和绝对差额): 总平均数指数=组平均数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

④分析说明—定量地说明各因素变动对总平均数变动各有多大的影响(贡献),哪个因素是主要因素。 按书上的顺序,这种类型的因素分析称为用综合指数体系对平均数的因素分析,称为因素分析类型1。

因素分析类型1的例题

见附页

[例题]某企业生产同类产品的两个生产单位的资料如下表:

生 产 劳动生产率(吨/人) 单 位 2000年 甲 乙 1.00 0.80 2001年 1.20 1.00 生产工人数(人) 2000年 100 100 2001年 125 95 要求:对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 [答疑编号10060401]

【解】首先,列表计算三个时期的的总产量:

生 产 单 位 劳动生产率(吨/人) 生产工人数(人) 总产量(吨) 2000年 2001年 X0 X1 2000年 2001年 f0 100 100 200 f1 125 95 220 2000年 假定的 2001年 X0 f0 100 80 180 X0 f1 76 201 X1 f1 95 245 125 150 甲 1.00 1.20 乙 0.80 1.00 合计 -- -- \\

其次,计算各期的总劳动生产率:

然后,计算三项指数及相应的增长额:

最后,综合分析:该企业总劳动生产率2001年比2000年增长了23.74%,平均每人创造的总产量增加了0.2136吨。这是由于

①在各单位人员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各单位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了21.9%,从而使企业总劳动生产率增加了0.2吨,占总劳动生产率增加量的93.63%(=0.2/0.2136),即各单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总劳动生产率增加的贡献率; ②在各单位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单位人员结构的变化使企业总劳动生产率增加了0.0136吨,占总劳动生产率增加量的6.37%(=0.0136/0.2136),即各单位人员结构变动对总劳动生产率增加的贡献率。上述关系还可用算式表示为:

123.74% = 121.9%×101.51%

0.2136 = 0.2+0.0136 2.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分析(P.200)

①分析对象——依然是劳动生产率。

②影响因素—不是从企业内部找原因,而是从外部,即从对劳动生产率有影响的其他指标中找原因。例如, (1)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人劳动生产率×工人占全员的比重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工人占全员的比重指数

(2)劳动时间利用情况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的分析:

∵月(季、年)劳动生产率=实际平均工作月(季、年)长度×实际平均工作日长度×时劳动生产率

∴月(季、年)劳动生产率指数=实际平均工作月(季、年)长度指数×实际平均工作日长度指数×时劳动生产率指数

(3)劳动力技术装备程度及其利用情况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的技术装备率×固定资产利用率

∴劳动生产率指数=劳动力的技术装备率指数×固定资产利用率指数

这种类型称为用个体指数体系对平均数的因素分析,称为因素分析类型2。 因素分析类型2的例题 见附页 \\

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指 标 (甲)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A 工人劳动生产率(元/人)B 工人占全员的比重(%) C [答疑编号10060402]

【解】列出个体指数体系关系式: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工人占全员的比重指数

报告期 基期 ① ② 1090.91 1000 1333.33 1250 指数 109.09 106.67 增长量 90.91 83.33 1.82 贡献额 90.91 68.18 22.75 ③=①/② ④=①-② ⑤ 81.82 80.00 102.27 要求对该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三个指数的计算结果见上表的第③列。

计算绝对差额时,由于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故各自的增长量B1-B0与C1-C0不能直接相加,必须分别乘上一个叫同度量因素的指标使它们转化为相同的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同度量因素的所在时期,按下述规则确定:质量指标选择报告期,数量指标选择基期。计算结果见上表的第⑤列:如(B1-B0) C1=83.33×81.82=68.18(元/人) 构成如下两个基本关系式:

相对数关系: 109.09%=106.67%×102.27 增长额关系: 90.91=68.18+22.75 =83.33×0.8182+0.0182×1250

最后作出综合分析: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了9.09%,平均每人的产值增长了90.91元。这是由于工人劳动生产率仅增长了6.67%,从而使全厂平均每人产值增长了68.18元,占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额的75%;另一方面,由于工人占全员中的比重提高了1.82个百分点,从而使全厂平均每人产值增长了22.75元,占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额的25%。 3.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成果及劳动力的影响分析(P.201)

①分析对象——劳动成果或劳动力数量,如总产值、增加值、职工人数等。一般称为总量指标,或数量指标。 ②影响因素——质量指标(如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等)和数量指标(如职工人数、产量等)。 ③基本关系式及指数体系为:

∵劳动成果=劳动生产率×职工人数

∴劳动成果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职工数指数

劳动力数量指数=劳动生产率(逆指标)指数×劳动成果指数

④通过计算其中的劳动生产率指数的增长额,便能说明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成果及劳动力的影响。 (1)由于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使劳动成果获得的增长额为:Σp1q1-Σp0q1=Σ(p1-p0)q1 其中p为月劳动生产率,q为月平均人数。

(2)由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使劳动力变动的数量,同样按上式计算。但其中,p为劳动生产率的逆指标,q为劳动成果。

因素分析类型3及4的例题 见附页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指 标 (甲) 企业增加值(万元)pq 全体工人平均人数(人)q 工人劳动生产率(元/人)p 报告期 基期 ① 120 900 ② 指数 ③=①/② 增长量 20 100 83.33 贡献额 120.00 112.50 68.18 ④=①-② ⑤ 100 120.0 800 112.5 1333.33 1250 106.67 要求对该企业的增加值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解】列出综合指数体系关系式:三个要点:

由于增加值是数量指标,所以对其进行因素分析需用因素分析类型3。 \\

② 两个影响因素及指数体系为:称为pq体系。

∵增加值=劳动生产率×职工人数, 即 pq=p×q 。

一般地有,价值量指标指数 = 质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

价值量的增长额=由于质量指标变动 + 由于数量指标变动 而获得的部分增长额 而获得的部分增长额

对象中包含品种数的多少:上述体系适用于多种产品时。但在本例中,只有一种产品,故应使用个体指数体系,即因素分析的类型4。 增加值指数=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工人人数指数

p1q1-p0q0 = (p1q1-p0q1) + (p0q1-p0q0) =(p1-p0)q1 + p0(q1-q0) 依据上表计算结果可知:

相对数关系: 120%=106.67%×112.5% 增长额关系: 20(万元)=74997+125000

=83.33×900+100×1250

所以,由于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的增加值为: (p1-p0)q1=83.33×900=74997(万元)

④由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节约的劳动力数量,为

(1/p1-1/p0)p1q1 =(1/1333.33-1/1250)×120=-0.87(万人)=8700人。

(三)企业生产定额统计及其分析(P.202)

1.企业生产定额及其表示方法——企业中的生产定额有两种表示方法:产量定额与工时定额。二者互为逆运算。 2产量定额——单位时间内每人(或班组)应完成的产品数量。

2工时定额——生产单位产品应消耗的工时数。

生产定额是企业组织生产、考核工人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它表示的也是生产或劳动的效率,与劳动生产率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2.企业生产定额统计——主要统计两个指标:

2定额工时产量=Σ(产品实物产量×其工时定额)

2实际工作工时(实动工时)——生产上述产品实际使用的工时,不包括停工和非生产时间。 3.企业生产定额分析

企业生产定额分析(P.204)

(1)一种产品的定额完成情况分析——直接用该种产品的实际消耗工时与工时定额对比。

(2)多种产品的定额完成情况分析——定额完成情况指数,等于生产全部产品的定额工时总量与实际消耗的实际工作工时之比,其中本期产量是同度量因素。 四、企业工资统计

(一)企业工资和福利

(二)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与构成 (三)企业职工工资分析

(四)企业保险福利费用统计

(一)企业工资和福利(P.205)

1.企业工资制度——工资是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的总称。个人工资的多少与其所在岗位、职务高低,责任轻重、技术水平、贡献大小等直接相关。工资是职工生活消费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职工生活水平。

P.205列举了我国曾经实行过的几种企业工资制度:技术等级工资制(八级工资制)、岗位技能工资制、职务等级\\

工资制、结构工资制等。

2.企业工资形式—— 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1)标准工资,按一定的工资标准和职工劳动的数量与质量支付,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和加班加点工资;

(2)津贴和补贴,是劳动报酬的辅助形式,但不是按劳支付的,而是按特殊岗位工作的需要和为保证职工生活实际水平不降低而支付的;

(3)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其他工资,如保留工资等。 3.企业保险与福利 ——不属于劳动报酬,按需要支付。

(1)保险—— 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按国家法律筹集保险基金。

(2)福利—— 企业兴办的集体福利设施和对职工个人的福利补贴。 (二)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与构成 1.企业职工工资总额 2.企业职工工资构成

1.企业职工工资总额(P.208)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在岗)职工的工资总额和企业其他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两部分。后者主要是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和外籍人员的劳动报酬。 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见P.208)。 2.企业职工工资构成(P.209)

即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统计范围,包括7项:

(1)计时工资——按照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多用在行政事业单位和员工因病、伤、产等原因休假而支付的工资。

(2)计件工资——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为此,要制定生产定额、确定计件单价(包括基本单价和超额单价)、工时统计、工资核算。有多种形式,如超额计件、累进计件等,还包括任务包干、按营业额或利润提成等。

(3)奖金——支付给职工超额工作或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是工资的辅助形式,按贡献大小支付。包括事业单位的年终奖金、企业的生产(业务)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等。

(4)津贴——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原因而支付的劳动报酬,一般仅支付给特定的工种与岗位。如各种岗位津贴、洗理费、书报费、交通费等。

(5)补贴——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如价格补贴、房改补贴等。 (6)加班加点工资

(7)其他工资——除上述6项外按国家规定支付的工资。如附加工资、保留工资、补发工资等。 (三)企业职工工资分析 1.工资总额构成分析 2.平均工资变动分析 3.工资总额变动分析

4.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对比分析 1.工资总额构成分析(P.211)

计算上述7项各占工资总额的比重,并通过动态分析,观察各项的变动是否正常、合理。具体内容有:

(1)标准工资形式分析——考察在所发的工资总额中超额工资所占比重的高低。标准工资包括全部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基本工资。只有计件工资才有超额部分。因而可以计算计件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和计件工资的超额比率。 (2)工资性奖金分析

1)奖金率——奖金总额占工资的比率,反映奖金在职工全部工资中所占份额是否恰当;

2)奖励面——实行某种奖励制度的受奖人数与应得奖人数之比,反映一种奖励制度的普及程度。应与平均每人奖金额的高低结合考察。

3)每百元奖金提供的利润——衡量奖励制度的经济效益。 2.平均工资变动分析(P.212)

平均工资是反映企业工资水平的高低的重要尺度,也是职工文化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平均工资变动的原因进行因素分析很有必要。

由于分析对象——平均工资是质量指标,因此,可以用指数体系对平均工资的变动进行分析,可用前述因素分析的类型1(从内部找原因)或类型2(从外部找原因)。 \\

3.工资总额变动分析

由于分析对象——工资总额是数量指标,因此,可以用指数体系对工资总额的变动进行分析,影响工资总额的两个影响因素是:总平均工资与总人数。具体方法可用前述因素分析的类型3(从内部分组)或类型4(从外部不分组)。 4.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对比分析(P.213) 主要通过计算弹性系数反映: 2工资对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平均工资增长率

表示平均工资每增长1%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百分数。

理论上,平均工资的增长应等于或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故此弹性系数应大于1。 (四)企业保险福利费用统计(P.213) 1.企业保险福利费用总额统计的范围

以直接支付的保险福利费用为准,不论经费来源。 2.保险福利费用的构成统计

(1)集体福利费用,包括集体福利设施购置与维修费用和对集体福利事业收支差额的补贴(如对食堂、浴室等福利单位的补贴、对职工托儿费的补助等);

(2)文体宣传费 (3)医疗卫生费 (4)其他

3.保险福利费用水平统计

平均每一职工保险费用

平均每一职工福利费用 习题六

1.何谓企业从业人员?反映企业从业人员的主要统计指标有哪些? 2.反映企业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的统计指标有哪些? 3.什么是劳动时间平衡表?可做哪些统计分析?

4.试述劳动生产率的表现形式。写出按不同时间单位、不同人员范围、不同劳动成果表现的劳动生产率。 5.什么是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有哪些?

6.对企业职工工资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7.某机械厂10月份有生产工人1000人。节日两天,公休日5天,制度工作日长度为8小时。本月考勤及工时利用记录汇总如下:

缺勤工时12680工时。其中:全日缺勤1010工日,非全日缺勤4600工时。产假400工时,病假7000工时,事假2500工时,工伤假2600工时,旷工80工时,迟到早退100工时。

非生产工时1550工时。其中:全日非生产100工日,非全日非生产750工时。

停工工时13580工时。其中:全日停工50工日,非全日停工950工时,停工待料800工时,因设备事故停工500工时,等工具停工50工时。

加班加点3750工时。其中:加班250工日,加点1750工时。

要求:①绘制劳动时间构成图;②编制劳动时间平衡表;③计算劳动时间利用指标;④对劳动时间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8.某企业某月制度工日23天,每日制度工时为8小时,工人月平均人数为450人,全月增加值746550元。该月全日停工及全日缺勤共900工日,非全日停工及非全日缺勤共4500工时。要求: ①计算该月的时劳动生产率、日劳动生产率和月劳动生产率。

②用数字说明该月时劳动生产率与日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以及日劳动生产率与月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③计算该月由于每日制度工时未能充分利用对日劳动生产率造成的损失。 ④计算该月由于制度工日未能充分利用对月劳动生产率造成的损失。

⑤如果未能充分利用的工时与工日全部利用起来,可使月劳动生产率提高多少?

9.某企业生产同类产品的两个车间资料如下,试对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原因进行因素分析。

车 间 \\

劳动生产率(吨/人) 2000年 2001年 工人人数(人) 2000年 2001年 甲 乙

10.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指标 企业增加值 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其中:工人 要求:

①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②对企业增加值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第七章 企业原材料与能源统计

一、企业原材料资源与供应统计 二、企业原材料消耗和利用统计 三、企业原材料库存统计 四、企业能源消费统计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企业原材料资源与供应;熟悉企业原材料消耗和利用统计:掌握企业原材料库存统计及企业能源消费统计,了解能源消费平衡表。

一、企业原材料资源与供应统计 (一)企业原材料统计与供应

(二)企业原材料采购决策

(三)企业原材料供应状况的统计分析

(一)企业原材料统计与供应(P.216)

单位 报告期 基期 指数(%) 增长量 万元 140 人 人 1200 1000 120 1.00 0.80 1.20 1.00 100 100 125 95 1000 850 1.原材料的含义 2.原材料的供应

1.原材料的含义

生产中的劳动对象,物质消耗,中间产品。包括:

(1)原料——直接取自农业与建筑业的产品,非自然资源。分为:

工业性原料,包括矿物原料(如原煤、原油等)和人造原料(如塑料、化学纤维等);

农业性原料,包括动物性原料(如活鸡、活鱼等)和植物性原料(如原粮、籽棉、各种油料作物等)。 (2)材料——经过加工尚需再加工的原料,包括:

主要材料——形成产品实体的原料或材料,如籽棉形成皮棉,再形成棉条和棉纱。其中,除籽棉是原料(农产品),余皆为工业产品,是材料。

辅助材料——不形成产品实体,但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材料。如机加工行业中的模具、维修工具、机油;装饰用的油漆、涂料;采矿业用的坑木等。

配套产品——由若干个零件构成的有独立功能的部件或产品必备的备品、配件。

2.原材料的供应

(1)企业原材料的运转过程——也有购、销、调、存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便是原材料的供应。供应的来源是计\\

划调拨和市场采购。现在绝大多数原材料靠市场采购取得。

(2)原材料供应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企业生产不因待料而停工。为此,要从以下5个方面加以保证:质量合格,价格合理,品种齐全,数量足够,时间及时。与企业产品的质量、成本、价格、利润、销路、信誉等都有直接关系。 (二)企业原材料采购决策(P.217)

1.影响原材料采购决策的主要因素

(1)需要:需采购的原材料的品种、质量、数量、时间等; (2)可能:市场货源(含供货商)情况,企业资金与仓储能力; (3)批量:是否分批?每次采购的数量。 2.原材料采购决策的评价指标

(1)价值工程系数 ,又称性价比 (2)原材料交货净值加成率 (3)经济批量

(1)价值工程系数 ,又称性价比(P.218)

功能不必过多,能满足需要就行,在此前提下付出的费用越低越好。

价值工程系数=原材料功能/原材料成本 (2)原材料交货净值加成率(P.218)

用以评价供货商的信誉,为以下三部分之和: ①质量成本比值=原材料质量成本/总交货净值

原材料质量成本——为某供货商历次提供的原材料质量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包括质量检验费、因质量不合格造成的各种损失。

总交货净值——某供货商历次提供的原材料的总成本(即交货前的总价值),包括货值和运杂费。 ②交货成本比值=(采购成本+延迟交货成本)/总交货净值

采购成本——企业为与某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所支付的费用,如为市场调查、差旅通讯、洽谈文本等支付的费用; 延迟交货成本——因某供货商延期供货给本企业造成的各项经营损失及其赔偿; ③服务成本比值=售后服务成本/总交货净值

P.218认为,服务成本有狭义与广义的之分。狭义的仅指售后服务成本,即该供货商历次为本企业提供售后服务所支付的费用;广义的则包括对该供货商资质、能力等的全面考核与评价,为此要用评分法对各项考核指标分别给予评分,然后计算其总得分,或服务成本比值。

(3)经济批量(P.219与P.235 )

批量是一次购入的数量。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保管费用A和采购费用B。二者成反比。

经济批量Q是能使保管费用与采购费用之和最小的批量。

保管费用包括仓库管理费、库内搬运费、保管维护费、损耗费、占用资金应付利息等。一般用单位原材料年平均保管费衡量,也可表示为原材料单价与年平均保管费率的乘积。 采购费用就是每批的采购成本。

经济批量可用公式计算(P.235),也可用图表法(P.236)计算。公式法便于计算,图表法可直观地说明其原理。 例题见P.235和P.236 。

例如,某企业某种原材料的年需量为80000,每次订购费用为50元,该种物料单价为2元,处保管费为年平均存储值的25%,用公式法和表格法计算如下L:

用表格方式计算:

年需用订购量

年订购费年度总年订购次数 库存平均价值 年保管费用 批量 用 费用 (5)= (6)= (6)= (4)×25% (3)×50 (5)+(6) (1) (2) (3)=(1)/(2) (4)=[ (2)/2]×2 \\

80000 1000 80000 2000 80000 3000 80000 4000 80000 5000 80000 8000 80000 20000 80000 80000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订购批量为4000公斤时年度总费用为2000元,是最低的费用,即为经济批量。

本例原材料订购的经济批量为4000公斤,表格法和公式法的计算结果一样。 确定经济批量是对库存量实行定量控制法的基础。 (三)企业原材料供应状况的统计分析

重点应从质量、品种、数量、时间方面分析原材料保证生产的程度和资金占用情况。

P.220认为从综合角度可计算以下统计指标 :

1.原材料供应计划综合完成率=(Σ实际供应量[扣除超计划部分]×计划单价)÷(Σ计划供应量×计划单价) 2.原材料供应品种率=完成供应计划的原材料品种数÷计划供应的原材料品种数×100% 3.原材料供应成本的统计分析

分析原材料供应成本中各项目的变动对供应成本的影响:

=Σ(报告期某项目实际发生额-基期该项目实际发生额)×报告期原材料实际供应量

二、企业原材料消耗和利用统计 (一)企业原材料消耗和利用总量 (二)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统计 (三)原材料利用率统计

(一)企业原材料消耗和利用总量 1.企业原材料消耗总量统计 2.企业原材料利用总量统计

1.企业原材料消耗总量统计(简称总耗)

(1)定义(P.221)--企业原材料消耗总量是指生产某批产品或完成劳动成果,自开始投料到制成成品或完工劳动成果的整个生产过程实际消耗的某种原材料的全部数量。

两个要点:

①分产品、分原材料逐项统计;

②范围:从投料到完工消耗掉的全部用量。 (2)各部门总耗的计算特点:

80 40 25 20 16 10 4 1 1000 2000 3200 4000 5000 8000 20000 80000 250 500 800 1000 1250 2000 5000 20000 4000 2000 1250 1000 800 500 200 50 4250 2500 2050 2000 2050 2500 5200 20050 工业——包括合格产品、次品、废品消耗量和边角余料量;

建筑业——三种算法(P.222),具有通用性。一是根据领料单与退料单计算;二是根据限额领料单确定;三是根据库存资料运用平衡关系推算,即本期消耗量等于期初库存量加本期收入量减期末库存量。 (3)相关概念间的区别(P.222):

①消费量——整个企业使用的某种原材料的总量。不分产品,包括非生产用掉的该种原材料。 \\

②领料量——从原材料库领取的数量,以领料单为准。一般说来,从领料量中扣除退料量后即为投料量。 ③投料量——投入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下料)的原材料数量。是核算总耗的起点。

④投料量期末期初差额——只有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才需要计算此差额,因为本期完工的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可能是前期投入的,而本期投入的原材料可能尚未完工,且期末期初差额较大,即对总耗影响较大。

2.企业原材料利用总量统计(P.223)

原材料有效消耗量——某种原材料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产品实体的数量(产品净重);或产品中该种原材料的有效含量;或在完工劳务中发挥实效的该种原材料数量。

原材料有效消耗量以原材料为主进行统计核算,目的在于考察某种原材料是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原材料消耗量则侧重于考察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某种原材料的数量。 原材料有效消耗量÷实际投料量=原材料利用效率。 (二)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统计(简称单耗)

1.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指标(P.223)

(1)定义: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实际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其计算方法为:总耗除以所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

(2)各部门总耗的计算特点:

工业——以合格产品为单位计算;

建筑业——按单位工程计算,具体又分为:单位建筑面积原材料消耗量和万元建筑安装工程原材料消耗量。 运输业——按单位周转量计算;

农业——按单位畜产品(即一头牲畜)计算;

商业——按单位流转费用计算。 2.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统计分析

(1)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简称单耗定额)(P.225):是指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劳务工作量所消耗的某种原材料的数量标准。定额一般由技术设计、现场测定、统计资料分析三种方法会同制定。

(2)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指数(简称单耗定额指数):是实际单耗与单耗定额之比,用以检查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

(3)计算方法:由于原材料消耗量是分产品、分原材料种类逐项计算的,因而单耗定额指数也应就“一种产品消耗一种原材料”分别计算。若要综合反映“一种产品消耗各种原材料”的定额执行情况,和“一种原材料用于多种产品”的定额执行情况,则应按综合指数法则计算:

单耗定额指数的综合指数计算法

①“一种产品消耗一种原材料”的定额执行情况,按个体指数计算。见P.226例题。

例:某企业生产某种零件3000件,共消耗合金钢750公斤,零件的单耗定额为0.275公斤,则有: 实际单耗=750/3000=0.25(公斤/件)

单耗定额指数=0.25/.0275×100%=90.91%

②要检查“一种产品消耗的各种原材料”的定额执行情况,应以原材料单价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基期。 设单耗及其定额分别为与,基期单价为,则单耗定额指数=Σ/Σ。其差额综合反映为生产某一种产品因单耗变动而节约或浪费的原材料费用。例见P.228

例如: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需要用原材料A、B、C三种,有关资源料如表7-2所示。则有: 单耗定额指数=(11816/12102)×100%=97.64%

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节约或超支额=11816-12102=-286(元)

③要检查“一种原材料用于多种产品”的定额执行情况,则应以各种产品的产量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报告期,记为。则单耗定额指数 =Σ/Σ。其差额综合反映因为某种原材料单耗的变动而节约或浪费的该种原材料的总量。例见P.227。由于意义不大,较少计算。

④至于P.228所示“多种原材料用于多种产品”的定额执行情况,则因缺乏现实意义,无人计算。 (三)原材料利用率统计 1.企业原材料利用率指标

2.原材料利用率定额执行的统计分析

1.企业原材料利用率指标(P.228)

当一种产品的实体完全或主要由一种原材料生成时,通常习惯用该种原材料的利用率来反映其被利用情况,表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r8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