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军事理论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趋势

更新时间:2024-03-28 08: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等院校军事理论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趋势

一、立项依据及目标

1.现状与背景分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从法律层面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普及作出了明确规定后,我国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文件要求:将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列为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必修课程,同时也是高校国防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该课程的教学在近几年中步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

具体体现在:当前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大纲逐步完善,形成了相对统一规范的理论体系和教学规范体系和教育方法,这些转变有效的促推了该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在课程的建设方案中,不仅关注到了课程内容的建设,也将对师资队伍的考量逐步提上日程;由最初的对军事理论教师数量上的需求转向了对高质量的追求。其次,从教学设施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在大部分高校中基本普及,多媒体教学水平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这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了更多的兴趣。当然,这些只是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发展现状的一个方面,我们在看到这些可喜进步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课程的建设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其中存在的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必须引起学界的重视。具体来说,教学规范虽然相对完善,但也存在着以一种模式化的思维固化教育理念的风险,学科结构与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且缺乏与时俱进的开阔思维,可能导致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因此必然以一种“应付差事”的心态面对日趋僵化的课程。其次,对信息化教育的研究仍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将之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有时甚至出现舍本逐末、形式甚于内容的情况。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尽管目前军事理论课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但每个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所能提供的教育硬件设施的水平也各有差异,因此课程建设在不同的学校中呈现出了不平衡的状态。军事理论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仍有所欠缺,总体学术水平依然偏低,对军事理论的学术探究相对薄弱,教育实践性不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至于高等院校的学生,虽然对于军事理论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流于表面且重视程度不够,课堂学习中主动性不强缺乏创新性,且不愿配合教师展开课堂互动,使课堂成为了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失去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对大学生进行军事教育,是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助力学生提升自我、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这是由军事教育的特殊性等因素所决定的。根据以上对高等院校中军事理论课程现状和背景的考察分析不难看出,将高校军事理论课程的教育改革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是很有必要的,重视课程教育中多元化与专业化维度之间的平衡发展,只有在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中,才能更好地加强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有效提升军事理论课程在高等院校中的教学水准。

2.研究内容、目标、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拟采取的方法和主要特色 本次申报的研究内容主要在于:如何创新地推进高等院校军事理论课程的课程建设与发展,又如何在创新中更好地把握“恰当”“适度”的改革准则,使创新的推进有效落实,避免流于形式、纸上谈兵。

研究目标即出于对当下社会需求的回应。通过高等院校军事理论课程的革新,努力构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使学生理解该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并将自我

的学习主体性带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

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有:军事理论本身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这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也需要及时的更新换代,而教材的修订往往跟不上军事理论的实际发展步伐,这就使教师在教学中面临较大的压力。教学方式和考核标准也偏于古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果收效甚微,并且容易导致学生对这类通识课程产生抵触心理。

针对以上问题,拟采取的方法可从这几种思路着手展开。1、针对教材的问题,及时翻新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实还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上入手,即对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将最新的实际发展动态与课本理论巧妙糅合在一起,通过在课堂的一小部分时间中补充学术前沿资料,以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同时教师可以有选择性的提供一些课外阅读的资料,比如优质的学术期刊、网站以及其他可提供学术动态的学习渠道,通过这样的方式扩展学生接收知识的途径,同时也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2、要采取师生联动的教学方法,在课程中设置围绕知识点展开的学生感兴趣的相关议题,课前推荐学生阅读参考一些文献资料,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还学生以应有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就是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学生一起探求军事理论的知识。3、关于教学设施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必须要把握得当的标准,合理的运用PPT、视频放映等相关多媒体设备,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但过分专注于这些教学设备的使用或者使用不规范,则会导致课程内容庞杂混乱,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无法抓住教学重点。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例如到当地的军事博物馆、红色遗址等地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使学生在有兴味的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就算是只在校内,也可以开展军事理论专题沙龙,组织欣赏军事纪录片、军事电影,学习一首军歌、开设军事理论网络公开课并建立一种交互关系,或者鼓励学生提出有创意的想法并吸收到教师的教学中,这些都将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军事理论学习的兴趣,从而更专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5、关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认证标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期末课程检测时,也不能拘泥于以往的应试模式,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的试卷检测不能决定一个学生的全部,可以增加试卷中主观题的比重,考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细微表现,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思辨能力和理论实践结合能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模式,综合衡量一名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考前突击。使测评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理解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研究的主要特色在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研究成果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意义、可操作性。这不仅是针对某一学校提出的军事理论学科建设方法,而是具有普适性、实用性的有效措施,能够提供各大高等院校以借鉴,从而从整体上全面提升我国高等院校军事理论课程的教育水平。其次,及时指出了当下已有的一些军事理论课程建设措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高等院校军事理论类课程的建设方向。

3.预期效果与具体成果

对于这次研究的预期效果主要体现在,要以《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文件要求为依据,在部分有科研能力的学校系统地展开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实

验,并将此项科研项目的建设性、可行性措施落实到位,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理论经验,再将理论应用于课程建设中,力求实现一种师生联动型的课程效果,并逐步推广到更多的高等院校的教育中。 具体成果展现为:校方能够切实关切军事理论等必要的通识课程,加大这方面的科研投入、设置军事理论教研机构、确保各项教育设施的完备;重视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方面的培训优化,建立完善的评聘制度;和其他优秀高等院校在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方面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积极邀请校外优秀的军事理论课程教育专家前来讲学。教师在军事理论学科上达到学术性和实践性的并重,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在课堂上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理论和实践的方面把握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军事理论教育。在课堂上要保持教师应有的激情,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意识,达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教材编写方面要根据军事理论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宜,形式不可过于古板、适当地融入一些新颖的元素,让学生在阅读中不失兴味。学生在学习中和教师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交流的互动模式,能够自主的浏览一些与军事理论相关的资料,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并参观军事展览馆之类的地点,在实践中认识到军事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

二、具体安排及进度

高等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改革的推行进度要保持一种循序渐进的态势。根据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的实施试点性改革,并定期对试点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专业的评估考量,在大的改革方向下根据各自特色做微小的调整。对待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典型问题要尤为关注、审慎判断,不可贸然突进。具体安排要从几个方面协调展开。

首先,一次好的课程革新的开始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当务之急是要提升对军事理论类必修通识课程加强重视,强化师生对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认同,从教师的选拔开始就要注重师资的质量而非数量,严格把关教师专业能力的认证,重学历也要重实践经验。并鼓励军事理论方向的教师开展学术研究、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提升该门学科教育的学术性。可以通过与其他优秀高等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相访问学习,注重与交叉学科的接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此同时,学校还要注重课程的多元化发展,顺应大数据时代的进步、以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态度坦然面对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具体的可以在课堂中引入“微时代”的教学元素,这一点意味着不仅要优化学校教学硬件设施的质量,同时也要对教师进行教学设施应用的专业培训。

从教师的方面来说,教师本身要认识到军事理论这门学科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一种专业学者应有的态度积极投身于学科的建设中,科研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将使教师更深刻地理解和深化教学。这意味着教师首先要从严格要求自己开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及时关注学术前沿和教育前沿的动态。对于课程的开展,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但任何教学设备都只是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辅助手段,所以教师要合理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度”。

教育课程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只有协调好各方面因素共同为推进改革作出应有的努力,关注改革的实践过程、注重改革的实际效果,才能更好地确保改革的质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qs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