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三江新区发展战略规划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06: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江新区发展战略规划

前言

规划建设三江新区是广元市紧紧抓住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全省空间战略调整与变化趋势、建设川陕甘结合部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必然选择,是探索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新思路、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强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明确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推动新区合理开发与有序建设,特编制此规划。

新区的规划范围按照两个层面考虑,即涉及的行政区划范围和建设规划控制范围。涉及的行政区划范围包括宝轮镇、赤化镇、盘龙镇、三堆镇(部分)、昭化镇、红岩镇、大朝乡、朝阳乡和沙坝乡。建设规划控制范围北起三堆镇,东接盘龙镇,西至赤化镇,南到红岩港,总面积约280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分为初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和成熟期(2021-2030年),主要对2011-2020年进行规划安排,重大问题展望到2030年。

图1 三江新区涉及的行政区划范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条件 自然资源富集。三江新区的土地、水、森林、旅游、农副产品资源较为丰富。从土地资源看,新区发展空间较广阔,可供开发建设的用地面积达几十平方公里。新区水体主要为嘉陵江及其支流水系,水量丰沛,嘉陵江、白龙江和清江河两岸山水风光旖旎秀美。亭子口水利枢纽建成后,正常蓄水位水库面积达109平方公里,回水长度150公里,大部分在新区内,将为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产业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较高,均为60%左右。 区位优势凸显。三江新区位居成都、重庆、西安、兰州四大都市圈的腹心交汇地带,同时也是衔接成渝、关天经济区的重要节点。随着兰渝铁路、成西客专、广达铁路扩能改线、京昆高速、广巴高速以及广元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陆续建成运营,广元机场航线不断拓展,广元成为四川省少数几个在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成为西北地区联系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部地区、华南、西南地区进入中亚、西亚国家的重要枢纽,进而凸显新区在更大区域内的交通和物流中心地位。 发展势头强劲。在新区范围内,宝轮镇是广元市最大乡镇与全国试点小城镇示范镇,镇区人口接近7万人,经济实力较强,商贸服务业较为发达。三堆镇是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具有一定工业基础。昭化镇的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近两年来,随着建材、医药、纺织、陶瓷工业园的规划与建设,以及剑门关-昭化5A级景区的开发和打造,一批有实力、上规模的企业逐步落户该区域,三江新区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经济基础。 人文条件优越。三江新区各乡镇山水相连、文脉相承、经济相联、使命相通。大部分地区曾是老昭化县辖区,民间文化和经济社会交流频繁,具有良好的合作渊源和基础。区域内蜀道和三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昭化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县治地之一,是剑门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开放通商的重要口岸。该区域属革命老区、地震重灾区,伟大的红军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与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创新精神、开拓意识相结合,必将成为推动新区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力。 专栏1 2010年三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宝轮镇 昭化镇 红岩镇 赤化镇 盘龙镇 大朝乡 朝阳乡 沙坝乡 合计 总面积 (亩) 33265 2925 8175 9775 6645 9795 6275 8675 04615 总人口 (万人) .05 .95 .63 .21 .18 .01 .37 .62 .46 6.5 DP (亿元) .31 .39 .87 .66 .70 .13 .14 .27 .26 1.7 工业总产值 (亿元) 1.62 .50 .52 .08 .54 .94 .08 .55 — 5.8 农民人均收入(元) 389 168 800 100 049 515 640 908 874 — 三堆镇(部分) 9085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新区发展带来难得的政策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深入实

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网络,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和主要输电通道及联网工程。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在资源富集地区布局一批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积极挖掘现有中小城市潜力,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资源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这些政策与三江新区未来发展取向高度吻合,将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当然,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对三江新区这样的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起飞阶段的地区来讲,必须找准发展定位,主动适应变化的新格局,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四川省加快构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为新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坚持不懈推进跨越式发展,努力把四川建设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显著提升四川的产业凝聚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省里明确支持广元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军工电子及配套材料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支持广元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发展商贸和物流业,打造川北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四川省还会在项目布局、基础完善和政策倾斜方面给予三江新区更大的扶持,这有利于新区优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尽快成长。当然,也要清楚认识到,广元周边地市发展势头迅猛,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资源向大都市集中,广元仍处于相对边缘地位,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借势借力,错位发展,成为新区产业发展的关键。

广元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为新区提供了发展动力。市委、市政府提出五年基本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基本建成“一枢纽三中心”,争创中国西部低碳发展示范城市的宏伟目标,依靠现有基础和条件显然难以满足跨越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战略支撑。在广元市域范围内,三江新区资源、区位条件优越,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广元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更大程度上寄希望于新区的发展壮大。为此,市委、市政府必将举全市之力促进新区的发展,力争使新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在较短时间里得到完善,尽快成为未来广元发展的战略支撑点和增长极。当然,广元市经济实力仍然较弱,资金聚合能力不足,新区开发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较大。在这样的条件下,必须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思路和开发模式,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体制条件。

第三节 战略意义

有利于广元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广元是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近年来也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未来仍需寻找新的切入点,加速推动改革进程。三江新区范围内的乡镇多属于传统农业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新区建设将有力推动产业聚集和人口集中,恰好为广元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可以运用先行先试的重要政策资源,走出一条“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发展的新路子。未来10-20年是广元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规划建设三江新区,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城市功能完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型城乡形态,在率先发展的基础上带动广元全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利于构筑四川辐射大西北的战略支点和开放门户。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南与西北经济区迎来了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三江新区地处西南与西北经济区的枢纽地带,随着兰渝铁路和兰海高速两条国家骨干大通道的建成,以及广元机场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成西客运专线和广元港的加快建设,新区将成为四川省向大西北开放的重要门户,成为四川省北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发挥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的叠加效应,加快三江新区超常规发展,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优结构,做足特色,进而带动川北、陕南、甘南地区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四川对甘肃、陕西两省乃至大西北地区的辐射力、吸附力与影响力。

有利于探索新形势下西部欠发达地区改革发展新路径。经过2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十多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仍然存

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还没有形成。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必须坚持不懈地深入推进,开放中也面临不少新问题,必须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把握省内外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发挥三江新区窗口作用,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探索低碳化和生态化发展新模式,拓展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方式,可以为西部其他同类地区提供有益的经验,在国家实施新一轮大开发战略中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江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第二章 总体思路

日期:2012-4-24 16:16:37 来源: 编辑:admin 人气:145标签:

第一节发展定位

三江新区的发展定位分为三个层面:即川陕甘结合部的优势特色和新兴产业集聚区,秦巴山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广元现代化山水低碳新城区。

川陕甘结合部的优势特色和新兴产业集聚区。有效衔接和灵活融入成渝、关天两大经济区,加速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技术不断进步、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优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依托水陆空铁整体运输优势,促进商贸业高端化发展,建设区域性综合商贸物流中心。根据得天独厚的山水和文化资源条件,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和线路,建设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秦巴山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充分利用国家加快秦巴山区开发的有利政策,积极探索山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均衡,为推动秦巴山区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积累经验。

广元现代化山水低碳新城区。促进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人文科技与山水风光巧妙融合,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坚持低碳发展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镇,倡导低碳生活。将美丽山水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彰显大山大水大森林的自然特色,形成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的生态景观,建设绿色发展、优美宜居新城区。

第二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努力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为出发点,以低碳化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为着力点,以“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四园驱动”为抓手,大力实施“4+2”的核心产业体系培育战略,“一核强化、四点支撑、两带崛起”的空间开发战略,以及“两纵三横双港”的综合交通战略,努力将三江新区建设成为产业、居住、商贸、物流、旅游、生态、服务等功能协调的综合性新区,广元市未来经济增长的引领区和城市发展的核心区。

第三节基本原则

远近结合,规划引领。坚持把规划作为新区发展的“第一要素”,充分发挥规划的主导作用。新区规划既要符合现实发展需要,又要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做到高起点、大手笔。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全区一盘棋。

两化互动,产城一体。走城镇与产业、安居与乐业相结合的道路,注重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的协调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共同推进,形成多组团、多功能区发展态势,各组团职住相对

平衡,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 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交通、资源和品牌优势,走特色化、差异化、低碳化、生态化发展道路,高起点、高品位打造广元新型产业体系和城镇体系,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能够展示广元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有序发展,集约节约。加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把握开发节奏,有序推进实施。调控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强化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保持合理开发强度,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入创造条件。 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加强统一规划,明确空间拓展方向和城镇发展重点,优化战略布局,统筹组团功能定位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形成政府与企业共同开发建设的多元分工协作机制。 创新驱动,重点突破。更新观念,大胆试验,开拓创新,构筑充满活力、更富效率的体制机制,形成加快新区发展新动力。按照统一部署、明确分工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新区开发和建设,重点在新区管理模式、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机制等领域取得突破。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新区和主城区之间、三区(开发区、利州区、元坝区)之间的关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增长与共享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节战略目标 力争通过20年的努力,把三江新区建设成为城市功能健全、产业特色鲜明、机制体制完善、都市气息浓郁、山水风光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新城区,使之成为川陕甘结合部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水平高、辐射力强、协调性好的区域,实现再造一个产业广元、城市新核的总体目标。 按照“高起点规划、分阶段推进”的思路,三江新区的发展目标分为初期、中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努力争取“五年初见成效,十年基本建成,二十年发育成熟”。 发展初期(2011-2015年),交通、通信、电力、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重点功能区的开发初具规模,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的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体制机制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到2015年,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多,达到5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居住人口20万人。 发展中期(2016-2020年),开发建设重点由重点功能区向其他区域拓展,城市服务功能基本完善,主导产业培育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山水低碳城市基本建成,产业、城市、“双港”融合互动发展格局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5年翻一番多,达到140亿元;新区居住人口2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人均GDP达到5.6万元;工业总产值22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例提高到14%。 发展成熟期(2021-2030年),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社会高度文明的现代化新区。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新区逐步由经济功能区过渡到行政区,即与东部城区相独立的广元市西城区,并为广元市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到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居住人口达40万人,城镇化率超过80%;人均GDP达到13万元;新区生产总值占广元市的比重由2010年的3-4%提高到2030年的20%。 专栏2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 亿元 015年 5 020年 40 030年 00 工业总产值 人口 人均GDP 城镇化率 亿元 万人 万元 0 0 .7 2 0 20 5 .6 0 4 50 0 3 >80 0 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 例 三江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第三章 打造优势特色和新兴产业 日期:2012-4-24 16:21:09 来源: 编辑:admin 人气:134标签: 第三章 打造优势特色和新兴产业 根据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新趋势,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壮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线,打造技术不断进步、竞争力不断增强的“4+2”核心产业体系,推动其他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第一节 加速提升工业地位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推进新区工业发展,积极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实现创新驱动,引领经济转型,促进低碳发展,着力将新区建设成为区域性重要的能源供给中心、西南西北地区纺织新产品出口加工区、川陕甘结合部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和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试验区。 能源产业,充分利用广元境内天然气、油砂、水电资源和综合交通运输条件,深化与中石油、中石化、大唐电力等大型能源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推进能源资源转化与综合利用。规划建设大型煤炭发电工程。逐步建立和完善低碳的能源系统,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建设天然气清洁能源产业项目。积极引进太阳能热利用和发电的新工艺、新技术,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稳妥推进生物质能源规模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努力构建区域性重要的能源供给中心。 纺织服装产业,积极抢抓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按照纵向一体化、横向集聚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品牌建设为带动,加快纺织服装研发、设计、创意产业发展,拓展产品展示展销、质检、信息服务,实现产业链条高端化。着力推进广元纺织服装科技产业园建设和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建成集科技研发、纺织、印染、织布、制衣为一体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形成牛仔服装区域特色品牌,打造西南西北地区纺织新产品出口加工区。 生物医药产业,充分发挥秦巴山区优质地道中药材资源优势,加快医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在现代中药、保健药品、新型医疗器械三大领域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做大做强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集群。加强新区范围内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重点推进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原料药等中间体的研发和生产,开展中药剂型的改造和二次创新,依托优势原材料,加大保健品开发力度,引进和发展低成本、高性能、多功能社区和家用医疗器械及关键元器件。逐步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以低碳新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与广元优势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应用条件成熟的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石化、建材、轻工等行业的低碳工艺、新型燃料和余热余压余能综合利用。加快节能环保陶瓷、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玻璃的研发。积极开展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的回收、集中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建设区域性再生资源基地。探索与国内知名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研院的合作关系,建立环保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试验区。 其他新兴产业,把握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按照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绿色发展的要求,大力推动新区产业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促进先进适用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拉长产业链条与提高加工深度相结合,抓好龙头项目与增强配套能力相结合,存量挖潜与增量引进相结合,加快培育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市场空间大和见效快的新兴产业,不断形成新区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专栏3 工业四大支柱产业 产业方向 能源产业 纺织服装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重点产品和项目 大型煤炭发电工程;天然气综合利用、清洁能源项目;光伏组件、多单晶硅深制造;生物质能源规模化应用示范工程。 推进纺织服装科技产业园建设和发展,形成牛仔服装区域特色品牌。 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原料药等中间体的研发和生产;中药剂型的改造和二新;保健品开发;社区和家用医疗器械及关键元器件。 石化、建材、轻工等行业的低碳工艺、新型燃料和余热余压余能综合利用;节节能环保产业 保陶瓷、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玻璃;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的回收、集置和资源化利用。 第二节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坚持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新区跨越式和低碳化发展的战略重点。顺应城镇化、工业化加快推进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以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升质量、增强功能为主线,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推动其他服务业快速发展,建设区域性服务业中心。

一、做大做强商贸物流业

按照“大流通、大市场”的发展要求,发挥新区独特区位优势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广元次级枢纽的辐射功能,推动商贸物流业大发展,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聚集。重点建设具有资源优势和商品特色的大型消费品批发市场、粮油批发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外向型批发市场。建设面向西南西北的农产品、中药材、五金机电、汽车及零配件等专业物流中心,着力引进有核心业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批发贸易体系,构建融商品展示、信息发布、价格形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采购交易平台。优化商业业态和购物环境,建设城市商业广场、特色商业街,支持便利店和中小超市等社区商业发展。力争通过5-10年努力,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围绕广元空港经济区的航空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结合周边地区市场需求和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引导和培育高端产业功能,规划建设国内空港商务中心、航空物流中心和临空高端制造业基地。将空港经济的发展与新区新兴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建成面向主要市场的新产品开发、生产、配送和空运中心。重点开发建设红岩港区,推进通过老城区、宝轮、剑阁、苍溪连接后方腹地的集疏运通道建设,规划建设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港航服务集聚区和一批港口物流项目,打造农产品中转加工配送、建材中转贸易储存、石化产品中转储运加工、集装箱中转运输基地,将红岩港区建设成为面向西北地区的重要临港产业中心和出口加工贸易区。依托广甘高速A级服务区

和“四川省支援西北地区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在宝轮建设集包装、仓储、装卸、分货、配送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充分发挥昭化港水运优势,规划建设特色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中药材的集货中心。

二、大力发展观光度假旅游

根据消费升级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旅游富民强省战略”和“将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我国内陆河流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的要求,以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为出发点,突出“三国重镇”、“三江交汇”主题,重点发展观光、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三大类旅游产品,充分展示三江新区自然山水奇观、三国历史和蜀道文化内涵,把新区建设成国际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着力打造“三大”重点旅游带。充分挖掘三国历史典故,有效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规划建设剑门关-昭化5A级景区,积极打造蜀道三国文化旅游带。充分利用白龙江两岸自然风景和资源条件,规范、有序发展山地自行车健身、山地步道健身、帆船、帆板体验、水上运动探险等休闲旅游产品,加快打造滨水运动健身旅游带。依托嘉陵江渠化后水面扩大、水深加大的有利条件,加快开发嘉陵江水上风光旅游产品,提升嘉陵江流域综合开发价值,全力打造水上观光旅游带。

建设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区。以古镇、蜀道、大山大水生态系统为主要资源特色,以文化休闲、时尚运动休闲、乡村休闲、特色疗养度假、养生度假为主导功能,开发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文化体育公园、生态公园、养生休闲住宅、滨江景观步行走廊;规划攀岩营地、森林穿越营地和自驾车休闲营地;推出江上游艇旅游航线、游艇租赁休闲度假等游艇体验产品;引进温泉度假酒店、客栈式乡村酒店等中高档住宿,特色美食街区等精品餐饮,吸引多层次游客消费。

三、促进其他服务业发展

建设区域性金融商务中心。积极引进国有和民营商业银行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完善金融与产业的对接机制,发展产业金融、消费金融和低碳金融。发展资本市场,推动新区企业上市融资。促进会计、法律、评估、认证、代理、广告、租赁、设计以及技术中介、产权中介等商务服务业发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商务环境,打造金融商务集聚区。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创新职教模式与方法,扩大职教规模,提升教育质量,打造职教品牌,把新区建设成为辐射川陕甘宁、有特色、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发展电力、建筑、旅游、信息、机械、电子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机构。鼓励和支持周边地区重点职教学校到新区建设分校或新教学区,引导职教学校在保持优势特色的前提下自主设立具有较好市场需求前景的专业或学科。

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利用白龙江、嘉陵江曲回—昭化(石盘)段两岸山水景观,有序发展高尚住宅区和星级度假酒店,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广元优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打造服务于大西南大西北地区,集居住、养生、医疗、保健为一体的休闲地产项目。

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引领作用。探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模式。积极发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信息咨询、节能环保、商务会展等配套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制造业企业改变运营方式,增加服务型收入。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发展科技推广、专利应用、信息服务、农机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农业专业服务。

专栏4 服务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产业方向

重点产品和项目

商贸物流业 旅游业 金融商务业 职业教育培训业 房地产业 建设特色农产品、中药材、五金机电、汽车及零配件等专业物流中心;发港高端物流和临港中低端物流;城市商业广场、特色商业街。 打造“三大”重点旅游带;开发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区。 引进国有和民营商业银行;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会计、法广告、租赁、设计等商务服务业。 电力、建筑、旅游、信息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机构。 高尚住宅区和星级度假酒店;休闲地产项目。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调整农业结构,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山区特色农业和高端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全面提升新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以城市消费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农业示范园区为重要载体,提高农业设施化水平,发展设施农业,改造提升传统郊区农业。充分发挥农业在减少污染、增加绿化、培育碳汇方面的独特作用,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种植和水产养殖,积极推进种养殖基地建设,鼓励发展蔬菜和水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建设观光农园、农业公园和教育农园,拓展农业旅游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着力打造山区特色农业。依托山区优势自然资源条件,按照合理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发展的原则,以“广元七绝”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加速种植业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推广科学种植新技术和新品种,加快形成“一乡一品”的山区特色种植业发展新格局。依托嘉陵江渠化后水面扩大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把水产养殖培育成为引领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增长点。 培育高端农业聚集区。努力占据农业产业链的高端,在新区范围内选择农业资源条件较好的区域,重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及装备技术,根据川北山地农业的特点,融种籽、种苗育种、农业设备研发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温室制造、生物技术、休闲观光和科普教育于一体,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川陕甘结合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高端服务。 专栏5 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发展方向 现代都市农业 山区特色农业 高端农业 三江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第四章 优化空间布局 日期:2012-4-24 16:22:52 来源: 编辑:admin 人气:149标签: 第四章 优化空间布局 重点产品和项目 蔬菜、花卉种植和水产养殖、小家禽养殖;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民俗观光园。 核桃、黑木耳以及中药材等种植;水产养殖。 种苗育种、农业设备研发生产、温室制造、生物技术。

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方针,依据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三江新区的功能分区,优化产业、人口和城镇布局,引导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开发秩序规范,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效益共赢的空间开发格局。

第一节 统筹功能分区

根据省的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对城镇化和工业化地区、农业和农村地区、生态地区三类功能区域实施分类指导,促进协调发展。

城镇化和工业化地区。作为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国土空间,集中布局非农产业,开展城镇建设,引导要素集聚,增强综合实力,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坚持混合使用土地,避免建设大面积单一功能区域。增强城区内部各相关产业和服务的联系,促进居住与就业岗位的均衡分布。倡导城市空间的紧凑型发展,力求在空间分布上达到相当的强度。拓展宝轮镇、昭化镇、盘龙镇、赤化镇、三堆镇和红岩镇镇区及周边用地规模,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改善居住条件,承接农村和周边区域人口转移。优化工业和物流产业布局,提高产业层次,促进产业集中发展和配套发展。在嘉陵江、清江河和白龙江沿岸景观条件优越的滨水地带预留居住、休闲和公共设施用地,促进产业与城镇功能互动。

农业和农村地区。作为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村居民点和乡村道路及其他农村基础设施的国土空间,稳定基本农田数量,保护优质和优良耕地,保障粮油生产能力。依托农业示范园区,做大做强中药材、蔬菜等种植业以及都市园艺产业,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结合新农村建设,优化村镇布局,合理减少农村居住用地,提高农村各项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生态地区。作为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国土空间,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原则,严格执行有关能耗、物耗、水耗、环保、土地等标准,限制和禁止不符合生态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对重要水源地等实行强制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干扰,禁止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剑门蜀道昭化片区、白龙湖、紫兰湖等风景名胜区主要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特色产业,控制建设规模,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对水土流失防治区以及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地区,开展生态治理和保护。

第二节 实施空间开发战略

按照点状聚集、轴向发展、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思路,实施“一核强化、四点支撑、两带崛起”的空间开发战略,重点培育和打造盘龙到宝轮的河谷走廊经济带。

一核强化。突出宝轮和昭化组团作为三江新区发展核心的地位,加强主要片区建设,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完善市政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增加服务功能,引领、辐射和带动广元西部城区发展。

四点支撑。以三堆镇、盘龙镇、赤化镇、红岩镇为三江新区空间开发的主要支撑点,依托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建设,增强镇区和主要片区人口和产业集聚功能,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经济强镇。

两带崛起。沿宝成铁路、国道108线和京昆高速公路形成广元西部城镇和产业集聚带。沿白龙江—嘉陵江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带和物流产业带。两大经济带构成了新区“十字”型空间架构。通过两大经济带的绵延与拓展,形成三江新区与老城区、剑阁下寺、苍溪以及甘肃陇南的紧密经贸联系。

图3 三江新区空间格局

第三节 完善城镇体系

以宜业宜居、产兴城荣为目标,以增强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组团为主体形态和空间组织形式,扩大建制镇规模。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集镇规划和建设。引导城镇间功能合理分工,加强交通、产业联系,培育形成等级有序、职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城镇体系格局。

提升宝轮和昭化组团的区域中心地位。宝轮组团建成广元西部集政务、商业、商务、文化、信息、生产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中心。加快完善大中型商业、医疗、文化、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旧城改造,强化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山环水绕园林城市,提高城市品位。优化商贸、餐饮、社区服务、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人口吸纳能力,积极培育金融、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昭化组团突出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功能,严禁工业项目入驻。围绕剑昭5A级景区的重要旅游集散地建设,完善景区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曲回片区依托沿河地段的山水风光,发展高端房地产业。加强教育、卫生、商贸、餐饮等生活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推动产城融合。

加快四个重点组团发展。三堆、盘龙、赤化和红岩四镇的镇区及产业集中区形成四个组团。四组团依托区位条件和能源、旅游资源优势,改善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培育发展能源、节能环保和新型建材工业,提高旅游、商品集散、物流等服务业发展水平。完善建设道路、通信、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健全教育、卫生、文化等生活配套设施,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搬迁安置。

推进集镇规划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大朝乡、朝阳乡和沙坝乡集镇规划和建设,完善道路、供排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健全集镇功能,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水平,提升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能力,吸引农村人口集聚。 第四节 打造产业集中区 把建设产业园区作为加快三江新区发展的突破口,最大限度发挥好园区的产业集聚、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辐射带动作用。近期重点打造三江产业集中区、昭化休闲文化旅游产业集中区、盘龙空港产业集中区、红岩临港产业集中区。 围绕龙头企业、关键项目和重点产品,引导产业和产品集中布局,提升园区专业化水平,实现“一园一主业”。加强园区道路、供电、供热、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污水等工业排放物的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水资源、能源消耗。依据产业分类设置工业园区投资强度门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建设信息、科研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配套建设小型商业、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设施,建设好职工生活区。突出江河、山脉在功能区间的天然生态屏障作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和地形地貌特征,保护园中山体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园区。 专栏6 主要产业集中区发展方向 名称 构成 布局 发展方向 三江产业集中区由 纺织服装科技产业布局于宝轮镇区、安全村石桥重点发展能源、纺织服装和节能清江工业园、三堆产业昭化镇坪雾村,赤化镇清江村、产业,发展特色农产品、中药材成 昭化休闲文化旅 业集中区 村,三堆镇镇区及周边地区散中心。 布局于昭化镇区、天雄、凤凰、重点打造剑门关-昭化5A级景、战胜村,大朝乡和朝阳乡部发展观光、休闲度假、水上旅游域 和石盘工业园组成 线 国蜀道文化体验。 农产品等专业物流中心。重点发物医药产业。 红岩临港产业集包括港口物流园和临港布局于红岩镇、朝阳乡部分区建设建材、食品等临港产业的加

三江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第五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日期:2012-4-24 16:26:34 来源: 编辑:admin 人气:178标签:

第五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园 心和转运中心,规划建设出口加易区。 盘龙空港产业集由空港物流园、石龙工布局于盘龙镇及陵宝快速通建设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配件、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原则,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绿色发展、城乡共享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交通同城、水电同网、信息同享和环境同治的格局,为促进三江新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一节 加速构建综合交通网络

以构建川陕甘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统筹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位一体,网络完善、畅通便捷的“两纵三横双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增强新区对周边地区的集聚、辐射能力。“两纵”即南北方向的红三公路主干道(红岩镇至三堆镇)、宝红专用铁路货运支线(宝轮昭化火车站至红岩港)。“三横”即连接三江新区与广元主城区的陵宝快速通道、陵宝二线和陵宝三线。“双港”即广元港和广元机场。其中,广元港仅包括新区范围内的利州港区和昭化港区(含红岩港)。

建成“一纵三横多通道”城市道路网络体系。以加快形成新老城区间、组团间、各港口及作业区间快速通道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区干线路网系统建设,形成以快速道路为骨架、干支道路相协调的交通走廊。重点推进新、老城区间半小时快速通道和南北向红三公路主干道建设。配合新区功能布局和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加快重要支线公路建设。

——“一纵”。提级改造红岩至三堆公路,形成新区南北纵向快速干线。

——“三横”。按城市干道标准改造提升陵宝线,加快建设陵宝二线,并延伸至剑阁新县城(沙溪坝),适时建设陵宝三线,形成连接新区各组团和新区与老城区间快速通道。

——“多通道”。新建和改建连接各组团、重大项目所在地、旅游景点与村庄的道路。加快建设剑(门关)昭(化)红(岩)旅游环线,规划建设新区至南山村的跨江通道(包括建设跨嘉陵江大桥)。

建设“两港区多码头”水运体系。配合新区城市与产业功能发展,加快推进利州港区、昭化港区建设,打造具备铁公水联运和中转换乘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为陕甘青新等广大西北地区提供大宗货物、集装箱运输中转服务。重点加快建设袁家坝、昭化和红岩三个作业区,配套规划建设利州港区、昭化港区沿岸旅游码头、农村客货运码头。加快推进两江一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改善航行条件,提高通航能力。

规划建设宝红专用铁路。做好规划,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宝轮昭化站至红岩港区的专用铁路货运支线,加快形成铁水联运交通体系,提升新区综合交通对内支撑、对外联络与中转服务功能。为适应未来广元交通发展需要,宝红专用铁路在红岩港区须预留继续向南延伸的接口。

提升空港服务能力。完善空港配套设施,加大客源市场培育力度,适时开通至国内重要城市航线,加密航班,扩大空港吸引辐射范围。适时启动广元机场4D级标准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打造川陕甘结合部的现代化空港。

加快综合交通枢纽站场建设。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要求,依据新区发展趋势和综合交通运输线路布局规划,合理布局各级各类客货站场,建设集铁路、公路、水运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建设宝轮、昭化公路货运枢纽站,实施宝轮昭化火车站、走马岭火车站扩能改造,加快袁家坝、昭化和红岩三个作业区港口客货运(旅游码头、综合货运)枢纽站建设。

加快推进新区对外交通建设。建设新区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对接互通工程,重点建设兰海高速、京昆高速与新区连接的下线工程。加快推进G108线西向延伸公路、G212线北向延伸公路的提级改建工程,荣山经元坝、红岩、宝轮、三堆、西北、沙河、临溪至荣山的二环公路,马鬃关经乔庄至三堆、临溪经双汇至檬子和竹园经宝轮至牛项颈两条横向干线公路,广元经元坝、红岩、剑阁白龙至盐亭一条射线公路建设。配合广元港红岩作业区建设,尽早开工建设广元港进港公路和红岩镇跨江大桥,保证红岩作业区集疏运条件和提升嘉陵江两岸通达性。

第二节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

全面推进新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有效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加快水源地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保障城乡饮用水供水安全。加强水污染防治,维护水生态环境。

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两江一河、六镇镇所在地防洪工程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嘉陵江昭化河段,清江河的宝轮、赤化河段,堤防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其他乡镇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实施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两江一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及山洪灾害防治工程。

建设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快推进新区水源工程建设。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进行带有污染性的建设活动。实施宝轮水厂改扩建工程,根据需要规划建设新水厂。加快推进大寨水库、三岔河水库建设,提高新区供水保障能力。加强新区供水管网建设,新建管网工程与新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普及农村自来水。加大灌溉工程渠系建设和整治配套力度,加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加大节水设施推广应用,实施节水增效工程,全面推进城镇节水、现代农业节水改造,新建项目一律配建节水设施。

加强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截污管网,严格实施雨污分流,适时启动宝轮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新建昭化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中水利用设施和管网,提高中水回用率。实施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消除二次污染隐患。

第三节 建立能源保障体系

加大电网投入力度,促进电源电网协调发展,增强天然气供应能力和保障能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

提高电力保障能力。在产业功能区、六镇合理规划、布局变电站和输变电线路,加大变电站和电网新建、改扩建力度,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和联网工程,构建以500千伏为支撑、220千伏为骨干、各级电压协调平衡的电力送配系统。变电站、高压电网空中走廊尽量避开河谷地、平坝地。

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加快建设红岩镇—昭化镇—宝轮镇—广元老城区的高压输气主干管线,合理布局、规划建设新区内城镇与产业区储配气站,提高供气可靠性。优先满足城乡居民和城市公共服务用气。加快生活锅炉、工业锅炉用气改造步伐,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提高城镇气化率。

第四节 加强“智慧新区”建设

全面提升新区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努力提高各领域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水平,积极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新区”。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多种模式的宽带网络建设,大力推进新区光纤落户。加快建设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普及运用移动互联网,基本实现城市无线网络全覆盖和无线局域网的全覆盖。加快3G网络建设速度,全面提升3G网络质量。建设统一的网络传输体系、数据资源与灾备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化应用支撑体系,加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应急通信保障平台和工业园区信息平台等建设,全面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

大力拓展信息化应用和服务。采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加快“数字新区”建设,扩大城市智能化覆盖面,启动智能楼宇、智能小区规划建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加强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引导和鼓励通信业在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在线化服务。推进工业技术研发信息化和产品数字化、生产过程综合管理信息化及产品流通和市场信息化,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第五节 完善其他基础设施

坚持适度超前、完善功能的原则,促进绿色基础设施、低碳公共交通等其他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湿地等生态保护地,开发具有自然和娱乐价值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发展农田、森林、林场等绿色农林业生产场地,构建固碳减碳载体。建设生态保护走廊,维护整体山水格局,恢复河道、湖岸的自然形态。拓展沿河渠林带、沿路林带和防护林带,形成生态和景观廊道。开展城市绿地建设,持续完善城市绿地网络体系。有效处理雨水汇集区的地表径流,建设可持续的城市排水系统。 大力发展低碳公共交通。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BRT)系统作为新区空间拓展的骨架。发展新区与老城区间,以及新区内部高架轻轨交通,建设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运营系统。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公交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增强公交线路的可达性。沿路、沿河、沿景统一规划建设慢行系统,实现绿色健康出行。做好常规公交、停车场、城市慢行系统与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的无缝对接及综合接驳。 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新区生活垃圾处理以卫生填埋方式为主,辅以堆肥、综合回收再利用等方式,慎重选择垃圾焚烧处理方式。加快建设与新区发展相配套的城乡垃圾处理设施,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进新区垃圾处理场建设。医疗垃圾按规定实施集中处置。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合理规划、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站(箱)和压缩中转站。 合理布局建设其他市政设施。合理规划、建设消防道路与设施。按照均衡布局、就近安排、平灾(战)结合、综合利用原则,同步规划建设人防工程、应急避难场所与通道,人防工程、应急避难场所可与公共绿地、体育场、露天停车场、地下车库等实行综合利用。 专栏7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基础设施 陵宝线改造 陵宝二线 陵宝三线 红三线 旅游通道 宝红专用铁路线 站场建设 防洪工程 供水工程 排水工程 电力工程 绿色基础设施 低碳公共交通 环卫设施 建设内容 按城市干道标准进行提级改造。 由陵江沿嘉陵江右岸、土基坝、跨白龙江,与昭化至宝轮公路相交,经广南高家沟互通工程,跨清江与G108相连。 起于陵江互通出入口,沿陵宝经大仇家沟、黄垭村、左家山、石关子、紫兰坝、沟村,西端与G108相连。 起于红岩镇,沿嘉陵江右岸经昭化古镇、安全村,在郭家渡与G212相连,止堆镇,为三江新区的南北快速主干道。 剑阁、昭化、红岩旅游环线。 起于宝成线昭化站(宝轮站),止于广元港红岩作业区,全长35公里。 新建宝轮公路货运枢纽站、昭化公路货运枢纽站,扩建宝轮昭化火车站,建设坝、昭化和红岩三个作业区港口客货运枢纽站。 嘉陵江、清江河、白龙江流域新区综合治理。 新区水源工程建设,宝轮水厂改扩建,较大镇、人口集中居住区新水厂建设。 新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截污管网建设,宝轮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 变电站和红(岩)昭(化)宝(轮)老城区高压输气主干管建设。 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绿色农林业生产场地,生态保护走廊,沿河渠林带、沿带和防护林带,城市绿地网络体系。 新区与老城区间,以及新区内部高架轻轨交通,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运营系统,、沿河、沿景慢行系统。 新建垃圾综合处理场、垃圾压缩中转站。

三江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第六章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日期:2012-4-24 16:28:02 来源: 编辑:admin 人气:113标签:

第六章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统筹和优化各类公共服务资源,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的成果惠及普通民众。

第一节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优先发展各类教育,促进教育均等化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和卫生网络体系,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做好与土地、城建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工作,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根据各组团、片区人口规模及就近入学原则,设置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合理布局幼儿园,推进各中心镇示范幼儿园建设。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增强名校对一般学校的支持,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水平差距。优化高中阶段教育,争建省市级示范高中,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酌时实施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新区任教的优惠政策,设立优秀毕业生从教扶持基金。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加快教师公租房建设,吸引优秀人才长期在新区从教。

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积极推进公立医院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实现现有医疗设施的达标升级,建设老年疾病防治中心。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推进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标准,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合理使用制度。加强妇幼卫生、精神卫生和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和医疗市场管理,健全便民惠农的农村药品供应监督网络。

第二节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形成符合区情、较为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在安排主要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大力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加强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就业见习、就业援助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创新、复合技能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以主动、个性、诚信、高效服务为标准,加强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功能多元化、方式人性化、队伍专业化和手段信息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消

除就业歧视,保障劳动者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着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统一、跨地区、可转接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保障标准,重点解决城镇无工作居民和农民工的参保问题,大力促进农民工按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把养老保险改革作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切入点,逐步统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实现精确管理。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低保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完善以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为主要对象的社会福利体系,重视对特殊人群的心理援助。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统筹考虑拆迁补偿与住房保障,科学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增加廉租住房和公租住房房源,使保障房覆盖率达到20%。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加大廉租住房补贴力度,基本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健全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机制,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努力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完善保障性住房的资格准入、退出管理和租费标准,推动保障性住房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大计划生育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坚持男女平等,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完善孤儿基本保障制度,保障孤儿的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方式,加大社会化养老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老年社区等新型养老模式。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培育专门面向残疾人服务的社区组织。

第三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优化社会治理结构,努力构建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模式。

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根据新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做好征地农民的调查统计工作,科学制定失地农民安置规划。严格落实国家各项征地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农民不因被征地而降低生活水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住房安置采取住房还建、货币补偿或者二者结合方式供农民选择。严格实施“先安置后征地”的程序,在农民住房安置没有落实前,禁止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征地。建立征地和扶持农民后续发展挂钩机制,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建立失地农民后续发展基金,增强农民就业能力培训,鼓励失地农民创业。探索总结各种土地换社保的经验,建立完善失地农民保险制度,确保失地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各类保障政策,切实推进农民的市民化进程。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完善流动人口管理,重点解决好流动人口的医疗、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和管理,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培育各类民间服务性组织,发挥其联系社区、沟通民意的作用。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预案,提高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管理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设施建设,严格安全生产监管,落实安全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

第四节 大力繁荣文体事业

加大文化资源开发力度,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与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文化影响力,努力满

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布置青少年宫、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和会展中心。在组团、片区中心布置中小型图书馆、文化馆、老年活动中心、游乐设施和影视厅。完善公共广电文化设施网络、文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点,实施公共文化进村入户工程,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新区数字影院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加快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和地面数字电视工程建设。坚持公共文化的公益性,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三下乡”、“四进社区”、“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农村、边远地区延伸。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推动“天下蜀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以提升文化竞争力为核心,以文化品牌建设为载体,不断提高新区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围绕广元地方特色文化和资源优势,建设嘉陵江文化产业走廊。努力挖掘三江流域丰富的蜀道文化、三国文化、女皇文化资源,做强昭化古城等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建设三江流域民俗文化产业带。以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以节庆会展为平台,以文化旅游物流为依托,培育优势文化品牌。发展传媒出版、工业设计、动漫游戏、影视制作、音乐创作、广告设计和创意研发等高端和新兴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 加快发展体育事业。完善体育设施投入机制,建设多功能体育馆,在各组团、片区设置市民运动休闲场地。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完善社区、农村等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的维修管护机制。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免费向全民开放公益性体育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形成人人爱锻炼的社会氛围。根据三江流域景观特点和交通条件,积极开展集休闲和健身于一体的自行车及水上运动项目。 专栏8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重点工程 公共教育 医疗卫生 就业服务 住房保障 文化产业 发展学前教育,实施中小学电化教育工程。 实现现有医疗设施的达标升级,建设老年疾病防治中心。 建设新区劳动就业培训和服务中心。 建设教师周转房、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公共租赁住房,实现房应保尽保。 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布置青少年宫、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和会展中心,建昭化古城”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推进三江流域民俗文化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创意产业。 体育事业 广播电视

三江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第七章 合理利用资源和促进生态保护 日期:2012-4-24 16:28:42 来源: 编辑:admin 人气:119标签:

建设多功能体育馆,在各组团、片区设置市民运动休闲场地,建设沿江自行车、水上运动项目。 建设数字影院、应急广播体系,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 第七章 合理利用资源和促进生态保护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发展,积极打造嘉陵江上游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风貌,科学规划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构建嘉陵江上游绿色长廊和生态屏障,努力建设生态优美之区。

第一节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实施流域综合开发治理,促进资源持续有序利用,加强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资源综合开发。形成流域一体、分工合作、相互联动的项目引进和利益分享机制,增强发展合力。充分发挥水运比较优势,加速建设便捷、高效、安全的水路运输体系,促进沿江地区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布局与水运能力的良性互动,打造内外相联、各具特色、综合开发的沿江经济带。以流域独特的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为依托,建设嘉陵江上游水上旅游精品线。利用秀丽的滨水区域和沿江风光带,促进新区滨水城镇及高品位住宅区的开发与建设。改造沿江两岸堤防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嘉陵江自身稀释净化污染物的能力。着力把新区打造成嘉陵江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围绕重点产业、核心企业形成多元化、循环型产业链。重点发展火电、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强化企业上下游原料产品的生态链接,着力推进次级、末端资源与外部企业、机构的循环交流与使用。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产品的生态设计与生产。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发展绿色生态物流产业。构筑循环型城市体系,形成与生态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网络。逐步推进使用再生水。建设循环型社区和村镇。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生态村创建活动。

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大力倡导低碳理念,引导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向“低碳、低耗”型转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加大高碳产业技术创新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采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将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低碳工业示范区。控制碳密集型生产项目布局。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逐步提高服务业占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构建低碳化能源资源体系、能源生产体系和能源消费体系,加强能源转化过程的低碳化,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构建低碳城乡交通运输体系、生态保护体系和社会消费体系。

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高附加值、低能耗企业进入新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大力开展农村节能,加大实施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严格执行涉水项目节水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三同时”制度,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坚决遏止用水浪费。落实用地节地责任,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的清理处置力度。

第二节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建设与保护并举,深入开展生态建设,以更大力度保护秀美山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交错式生态发展战略。以建设现代化山水低碳新城区为目标,充分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风貌,结合地形与生态特点,按照低碳生态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推进产业开发、居民生活与生态建设交错式发展。倡导土地混合利用,打造组团式生态工业小镇。

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构建水利和环保等部门“团结治污”的分工协作机制,在保证防洪安

全的前提下,加快实施嘉陵江生态修复计划。按照“分层布局、分区布局、分段布景”的原则,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及嘉陵江流域生态造林,实施两岸生态绿化工程和植被工程,解决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等环境问题。建成健康稳定的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加强山区水源涵养生态敏感区保护,确保嘉陵江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保持生物多样性,形成不同特色的江畔生态景观。 积极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在“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基础上,科学评估生态价值对当地的贡献,确保生态资源对当地的持续贡献。密切关注国家生态补偿条例的制订进程,及时了解相关精神,积极争取把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国家即将实施的生态补偿范畴。针对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做好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完善相关规划和项目储备。 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积极推进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控制高排放、高污染和其它不符合新区生态功能要求的产业发展,从源头控制污染物产生。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责任公开制,增强社会和舆论的环境监督力度,严格执行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环境监测与治理力度。强化环境监测手段,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制,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力度,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不断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专栏9 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流域综合开发 资源节约 循环经济 城镇环境治理 设 湿地建设 三江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第八章 完善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 日期:2012-4-24 16:29:22 来源: 编辑:admin 人气:192标签: 第八章 完善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 实施具有新区特色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协调好、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允许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创,把三江新区打造成广元“特区”。 第一节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从实际出发,有效划分行政管理权限,整合各类公共资源,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晰、监督有力、高效运转、执行通畅的管理架构,使新区起步发展力矩最大、摩擦系数最小、内耗机率最低、行政效率最高。 实施嘉陵江上游水资源开发、土地开发、产业发展和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建体化工程,打造成嘉陵江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建设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农业节水示范工程。 实施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和改造工程,推进循环型城镇体系建设。 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污水排水管网建设。 山区的合理避让和综合治理工程。 重点推进嘉陵江两岸生态湿地工程建设,稳步开展产业发展区、居民生活区型生态环境建设。 水土保持和水涵养能实施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工程,开展对潜在山体一、成立战略与规划机构

为了统筹新区建设的战略全局,成立三江新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发挥方向指引、战略决策、政策提供、法规制定、组织协调作用。工作重点是制定新区战略规划和其他规划,决策新区内重大共建项目,协调与国家相关部门、省级部门在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等。

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市级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开发区、利州区和元坝区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和前期筹备工作,组织制定新区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二、采取统分结合管理体制

新区管理体制构建应坚持有利于区域整体科学发展、有利于发挥各行政区、经济功能区的优势与积极性、行政职能合理划分与配置的原则,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经济管理职能。

新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弹性变化的可能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职能转变的不同要求,实现阶段设计、渐进改革、适时调整、逐步完善,促进新区管理体制由初创期模式——发展期模式——建成期模式的转型与升级。

初创期,新区战略性重大事项实行宏观统一决策,具体开发建设事务实行属地管理,发挥宏观管理机构与县区(开发区)各自优势,调动多个积极性,共同参与新区开发建设。

发展期,随着新区开发与建设走向深入,建立综合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托管新区范围内各行政区和开发区事务,形成“一个平台,一体化运作”的管理模式。

建成期,在新区大规模基础设施与功能区建设完成之后,新区体制由开发建设为主进入到城区管理为主的阶段,最终实现由经济功能区向行政区的过渡。

三、组建投资开发公司

在新区管委会下设立新区投资开发总公司。投资开发总公司分别与两个行政区和市开发区成立分公司,负责辖区的融资、开发和建设。

投资开发公司定位于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融资、开发建设、运营服务。融资功能,开展股权融资、贷款融资、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融资,多渠道筹集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运营服务等环节所需资金。开发建设功能,重点进行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和工程监督等。运营服务功能,在大规模开发建设完成后,投资公司应从开发建设商向运营服务商转换,开展设施维护,提供专业化服务。

由市国投公司、其他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组建新区投资开发公司。为培育投资开发公司的造血功能,增强投融资能力,在公司成立初期,市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一是由市政府委托投资公司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并给予土地储备证,以便公司能够根据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时序和进度,将储备开发土地分批抵押申请银行贷款;二是注入土地增值出让的收益。由投资公司进行的土地开发出让增值收益部分留给公司。如果出现出让收入不足以弥补开发成本,则应以开发成本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偿,保证公司的最基本盈利。

第二节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强化对上级支持的对接力,在财政、金融、税收、投资、土地等多方面争取国家与省的优惠政策,为新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财政资金重点扶持

争取上级政府对新区公益事业、政权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直接投资力度,争取上级财政对新区高

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资补助,争取基础设施项目的上级资本金注入,争取产业化项目的财政贴息支持。

积极落实广元革命老区、秦巴山区扶贫开发政策,争取以工代赈资金支持,争取国家“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治理重点防治工程”、“重点流域、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天保工程”资金支持。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争取更多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争取省在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资源开发利用规费、行政管理规费、矿产资源加工环节的省级收入全额返还。争取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协调省政府各部门对新区的“对口帮扶”力度,协调浙江省增加青川—川浙合作产业园的投资项目,申请更多的东部其他省份的对口支援。

二、土地政策先行先试

争取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适当时机单列并报省政府批准。争取国家和省对新区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予以倾斜。争取省对新区报征所需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予以优先安排,对涉及新区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与省给予新区旧城改造、拆迁安置和失地农民安置等方面更多的支持与优惠。将新区上缴的国家和省级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留成部分向新区安排和倾斜。

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三江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确定的城镇和工业园区用地范围外的集体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允许当地农民和其他经营者以承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流转。

三、金融政策支持

争取上级财政以贴息方式鼓励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新区清洁能源、电子机械、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提供优惠贷款,提高对资信好、有效益、还贷能力强的企业授信额度。

推动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来新区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扩大投融资渠道。争取国家与省的支持,批准新区设立城市商业银行,增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区域性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支持批准设立担保机构和典当公司。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入股或新创办商业性、互助性担保公司。

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新区规划实施提供长期、稳定和系统的金融支持,配合做好系统性融资规划、完善开发性金融合作平台等工作,提高新区的投融资能力。

第三节 创新市场化开发模式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新市场化开发模式,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为新区投资与建设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推进土地一级开发的市场化。改变过去政府(平台公司)负责土地一级开发,通过土地出让筹集开发资金的开发模式,结合新区重点功能区的打造,在土地一级开发环节引入战略投资伙伴。政府将待进行一级开发的土地授权具备资质的完全市场化公司,由其按照规划和协议的约定进行统一拆迁、补偿、安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使区域内的土地达到需求者要求的建设条件,再面向市场转让土地使用权。在这种模式中,一级开发企业完成一级开发后核算开发成本及酬金,待土地转让取得土地价款后扣除开发成本及酬金,剩余土地转让款归政府所有。政府通过土地授权开发协议保证其土地所有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土地开发企业则通过协议保证其合理收益。

引入城市运营商开发模式。由于市县政府均不具备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能力,三江新区开发需要引入城市运营商模式。城市运营商通常从前期城市规划就参与进来,对社会资源、产业资

源进行整合,是集城市发展策划和规划、土地大规模成片开发、房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为一体的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企业。城市运营商的最终产品就是建设一座符合政府战略要求的新城区或新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城市建设模式中,政府提供的主要是土地资源,资金筹集和投入则主要由城市运营商承担。新区城市运营商的开发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二级开发联动、BT项目与房地产开发联动等。

探索企业化的园区建设模式。引进大型企业整体开发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第一,企业引进模式,由符合新区产业方向且其有较强实力的企业获取本企业工业土地开发权的同时,在自身企业入驻且为主导的前提下,借助企业在产业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吸引其他企业向园区聚集,建设相对独立的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第二,工业地产商模式,由房地产投资开发企业获取工业、物流等土地项目,进行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厂房、仓库、研发等设施的建设,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方式进行项目的经营管理,获取合理的地产开发利润。

第九章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为确保本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正确履行政府职责,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建立责任明确、分类指导、高效协调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完善新区规划编制实施体系。三江新区发展战略规划是新区建设发展的总纲,新区内其他规划、重点项目和重大事项必须符合战略规划的导向和要求。在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迅速启动新区范围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生态低碳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

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对规划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要集中力量,采取市政府统筹、县区推进、部门协调、各方参与和“五个一”的项目推进机制,加快组织实施。要以项目为支撑,将规划建设内容细化分解落实,制定新区内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项目与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根据项目成熟度,按年度编制下达新区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强化项目业主、主管部门、施工单位的目标任务考核,确保集中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前期启动一批,实现新区内项目的良性滚动发展。

强化新区发展的组织保障。市三江新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是新区发展统筹机构,对新区内的规划、土地和重点项目实行严格统一审批和管理。利州区、元坝区、广元经济开发区和市级部门要主动服从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成立相应的推进机构,明确责任,细化目标,强化举措,整合优势资源,形成推进合力。市政府将三江新区建设发展内容纳入各级各部门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奖优罚劣,确保新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制度。推进规划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后评估工作,建立主要目标任务实施跟踪反馈和监督检查机制。推动规划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

落实新区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三江新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立一支相对长期稳定的专业化队伍十分必要。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在相关县区、部门抽调精兵强将,落实人员编制和相应工作经费,确保新区各项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本规划在广泛征求社会民众意见之后,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由市政府组织实施。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需修订本规划,由市政府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大批准。

《三江新区发展战略规划》规划说明 一、关于新区命名

本规划将新区定名为三江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原因在于:第一,新区位于嘉陵江、白龙江和清江河流域的河谷地带,以三江命名,自然地理特征及其识别功能十分显著;第二,三江水量充沛,加之嘉陵江航电工程建设,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具有较大潜力,是新区新兴产业发展和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载体;第三,三江两岸山水风光旖旎秀美,有利于形成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的生态景观,建设低碳发展、优美宜居新城区。

二、关于范围界定

本规划所涉及的行政区划范围的确定主要基于以下原则:一是土地资源统筹安排。这一范围包括了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的河谷地带,是全市用地条件较好的地区。划为一区便于对工业、服务业和城镇用地进行统筹安排。二是旅游资源一体开发。自三堆镇区至红岩港口的白龙江-嘉陵江沿线的旅游资源开发涉及上下游区域,昭化古城、古驿道、天雄关、牛头山、云台山和大朝驿等资源共为三国文化及天下蜀道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均需进行一体开发。三是城乡统筹发展。新区划入了一定范围的农村地区,旨在通过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四是便于行政上统一管理。将所涉及的乡镇全部划入新区范围,有利于调动基层政府的积极性,有利于公共服务、财税分配、统计等工作的协调与推进。五是为将来行政区划调整作好准备。长远来看,宜将广元城市西部划为独立的行政区,将新区范围适度划大有利于与未来行政区划调整进行对接,也为未来广元市的发展留足空间。

本规划中的建设规划控制范围是指涉及的行政区划范围内,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较为集中,便于进行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城镇化条件较好的区域。由于剔除了不适宜建设地区以及部分生态功能区域,因此,建设规划控制范围的面积小于行政区划范围。

三、关于发展目标 (一)地区生产总值

从其他城市新区的发展经验看,深圳特区近3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5.8%,上海浦东新区近2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天津滨海新区近1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根据重庆两江新区发展目标,到2012年,GDP翻一番,到2015年,GDP翻两番,到2020年,GDP翻三番。也就是前五年翻两番,后五年再翻一番。这样,到2020年,两江新区生产总值将达6000亿元,占全市的1/4,工业总产值1万亿元,与2010年重庆全市经济总量相当(地区生产总值6527亿元,工业总产值1万亿元)。

三江新区的增长基数较低,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其发展条件却远不如上述国家级新区。因此,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不应明显高于上述地区。预计三江新区前十年(2011-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三番多,年均增长30%,后十年(2021-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翻近两番,年均增长14%,20年年均增长21%,与滨海新区相当,高于浦东新区。到2030年,三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5。根据可利用建设用地计算的产出强度约为7-8亿元/平方公里,高于发达城市现有水平,与广元未来发展阶段吻合。

(二)工业总产值

200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只有26.8%,而世界平均为35%,发达国家为40%。2010年,广元市工业增加值为105亿元,工业总产值为386亿元,预计未来10年,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稳步上升,占据半壁河山。依此比例预测三江新区工业增加值比例,并根据工业增加值率趋于上升的规律,最终计算出新区的工业总产值。

(三)人口

2004-2009年,天津滨海新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8%,重庆两江新区规划人口增长率9%。三江新区2010年人口已达16.5万人,且利州区本身的城镇化率较高,周边地区向新区聚集的程度也将远低于发达省市。我们以上述国家级新区人口增长率折半计算,未来新区人口年均增长4.5%,到2030年,新区人口将达到40万人。

四、关于引进城市运营商

近年来,众多房企开始将战略触角伸向城市运营领域,成为城市运营商。2009年9月,中建集团涉足西安沣渭新区、株洲国家高新区及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开发,总投资额超过千亿元。中冶、中信地产等也在向城市综合运营商的角色转换。2010年7月,方正集团下属的北大资源集团与河南省开封市政府签约,计划投资约百亿元,将开封新区35平方公里的土地打造成“国际化的生态漫城”。民营企业同样不甘落后,2010年8月,以建业地产为首的16家河南房企联合成立河南地产商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瞄准的正是河南省内的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项目。

城市运营商在充分把握地方政府战略意图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市场化方式和手段,通过开发成片大面积土地,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既以自身经济利益为导向,又注意兼顾长远的社会效益。城市运营商着重于“城”的建设,对社会的参与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的地产开发与建设外,还涉足物业管理、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等领域,是综合考虑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公用空间和自然环境整体协调性的开发模式。从这个层面来讲,优秀的城市运营商,已经担当起一个城区“执行官”的重任,直接协助市长们管理、经营一座城市,是城市的组织者和城市文明的有力推动者。对于三江新区来讲,选择城市运营商整体打造若干重点片区,有利于又好又快推进新区建设。

200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只有26.8%,而世界平均为35%,发达国家为40%。2010年,广元市工业增加值为105亿元,工业总产值为386亿元,预计未来10年,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稳步上升,占据半壁河山。依此比例预测三江新区工业增加值比例,并根据工业增加值率趋于上升的规律,最终计算出新区的工业总产值。

(三)人口

2004-2009年,天津滨海新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8%,重庆两江新区规划人口增长率9%。三江新区2010年人口已达16.5万人,且利州区本身的城镇化率较高,周边地区向新区聚集的程度也将远低于发达省市。我们以上述国家级新区人口增长率折半计算,未来新区人口年均增长4.5%,到2030年,新区人口将达到40万人。

四、关于引进城市运营商

近年来,众多房企开始将战略触角伸向城市运营领域,成为城市运营商。2009年9月,中建集团涉足西安沣渭新区、株洲国家高新区及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开发,总投资额超过千亿元。中冶、中信地产等也在向城市综合运营商的角色转换。2010年7月,方正集团下属的北大资源集团与河南省开封市政府签约,计划投资约百亿元,将开封新区35平方公里的土地打造成“国际化的生态漫城”。民营企业同样不甘落后,2010年8月,以建业地产为首的16家河南房企联合成立河南地产商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瞄准的正是河南省内的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项目。

城市运营商在充分把握地方政府战略意图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市场化方式和手段,通过开发成片大面积土地,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既以自身经济利益为导向,又注意兼顾长远的社会效益。城市运营商着重于“城”的建设,对社会的参与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的地产开发与建设外,还涉足物业管理、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等领域,是综合考虑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公用空间和自然环境整体协调性的开发模式。从这个层面来讲,优秀的城市运营商,已经担当起一个城区“执行官”的重任,直接协助市长们管理、经营一座城市,是城市的组织者和城市文明的有力推动者。对于三江新区来讲,选择城市运营商整体打造若干重点片区,有利于又好又快推进新区建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qk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