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德育方法指导下的德育实效性探析

更新时间:2023-10-28 19: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当前高校德育方法指导下的德育实效性探析

摘要: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是德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当前形势下,通过整合传统的德育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革新现代大学德育方法以提高德育实效,是德育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鉴于此,在传统德育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回归生活法、人性复归法、教管结合法等三种人性方法来探讨如何提高德育实效。 关键词:德育方法;德育实效;指导;创新

作者简介:宋景华(1960-),男,河北霸州人,河北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杨杰(1986-),男,安徽枞阳人,河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河北?石家庄?050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114-02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当前条件下,通过整合传统的德育方法,革新现代大学德育方法来提高德育实效,是教育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如果“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只对学生进行空洞、僵硬的道德说教,而忽视学生个体的情感诉求,这种道德教育是苍白的。因此,本文以创新高校德育方法为起点和途径,来探析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并在解决策略上做出一定的创新。 一、高校德育方法与实效性概念

德育方法较早由胡守菜教授在《德育原理》中提出:“德育方法是

为完成德育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突出的是教育者教的方法”,[1]随后鲁洁教授和班华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较为成熟的是檀传宝教授所提出的“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秩序的、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2]笔者与上述两位学者的观点和而不同:德育方法是一种追求内心境界的陶冶和强调“自律”性诉求的一种体验方式和手段。它不同于法制的“他律”性,而应该是“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合体,围绕一个共有的德育目标来互动产生情感共鸣的一种组织活动。

提高德育实效是掌握德育方法的目的,即在德育的实际运用过程中能产生强大的效力和效用,以达到大学生成长所需要的道德水准和高校德育的目标。这里也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和感化活动,二是受教育者对教育者道德情感的传授付出所能够吸收和接受的程度,即道德接受活动的成效。 二、高校德育实效性存在的偏差

德育工作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怪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六个偏差。 1.德育过分“官化”,理论与实践路径存在偏差

当前,德育重理论研究,轻实践探究,特色不明,脱离社会实际的情况显著。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和善于理论研究和查阅整理德育资料,却不十分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和德

育体验,使得学生只能在资料的虚空环境中去想象着道德的概念,而对德育的内涵却知之甚浅。

2.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德育价值观存在严重偏差

高校在日常德育过程中所宣扬的是正面教育;社会实行的负面道德教育,用低层次的精神需求来代替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造成德育“情感低地”;家庭所倡导的是实惠教育,坚持利益最优原则。三方对德育价值观的承载方式和执行理念存在严重偏差,不能形成拧成一股绳的合力,给学生德育思想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混乱。 3.德育工作教管导向存在严重偏差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道德理论知识和经验相对比较丰富,但是大部分时间只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课后就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不管不顾,无形中就导致了课堂德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一般都承载着学生生活教师兼德育教师的使命,但是由于受到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局限,且由于工作事务繁琐,而无暇顾及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由此导致了学生德育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出现“教育”与“管理”双线发展偏差,影响着德育实效性的发挥。

三、借鉴传统德育方法,加强高校德育管理

传统德育方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能够被广大高校师生所接受,对于加强高校德育管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比较鉴别法

比较鉴别法是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当前社会中,充斥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因此,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伪存真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相当重要,而不是“表面上道德胜利了,实际上人们却自欺欺人给个人穿上了道德的晚礼服,结果是虚伪这种不道德的产生”。[3]教育者应该经常与受教育者进行接触,以发现受教育者的日常价值取向,并通过受教育者思想情感波动情况的反馈来及时的加以引导,帮助受教育者在“乱花渐入迷人眼”的社会环境中去对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和筛查,提高自身的比较鉴别能力,以抵制不良道德价值观对自身思想道德观念的侵蚀。

2.理解对话法

德国哲学家施莱伊马赫认为理解是理解主体通过心理上体验理解客体的心理,以及精神层面的一种复制和重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就能够实现加拿大学者马克思·范梅南提出的:“能够帮助年轻人在道德、审美观、社会和职业意义上变得更加完美、更加自立”[4]的目的。因此,师生双方作为道德教育的“双主体”,彼此之间进行理解与平等的对话,是提高德育实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情感咨询法

所谓情感咨询法是通过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运用到道德教育当中,深入挖掘出受教育者内心的一种最隐秘的情感诉求,找出道德

教育难以推进的根源所在,在一种宽松、平等的环境下,通过与受教育者的交谈让受教育者将自己的一些道德缺陷暴露出来,以利于教育者有针对性的加以疏导。 4.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由认知到实际行动的一种有效方法,教育者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训练,以克服受教育者“重理论研究,而轻视社会实践”的弊端,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四、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

传统德育方法着重强调外在和环境对人的影响,而忽视了人性的自然复归,因而其效用无法得到科学、合理的发挥。因此,笔者通过对传统德育方法进行扬弃,提出了以下三种德育方法,以期取得一定的德育实效。 1.回归生活法

鲁宾斯坦曾经指出:“道德上的一切缺陷,一切越轨行为的主要源泉,都是因人们的精神空虚而造成,当他们对周围生活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时候,他们对一切都会满不在乎。”[5]换言之,德育只有根植于社会生活,才能根深叶茂。

道德教育的教材内容要来源于生活,但是也要高于现实生活,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着眼,用日常生活中真实且能触动人心灵的小事来教育和感化学生,这样,会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q4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