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德育课的趣味性

更新时间:2024-05-07 18: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如何增强德育课的趣味性

申小敏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由于缺乏对德育的根本性认识与有效模式的参考与借鉴,在德育教

学中习惯于灌输,因而陷入知识传授式或空洞说教式的困境中。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方式的实效性比较差。近年来的德育研究提出进行“体验式道德学习”,即让受教育者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被感动,从而引起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从关注学生个体成长角度来看,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得感动是增强德育课教学趣味性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教育新理念

学生是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对象,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根据学生的思想与认知水平,发掘出课程德育教学与学生精神需要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点和兴奋点,要善于把握时机,适时的进行思想教育。再次,教师在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过程中要多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最后,教师要用“心”教育学生,要真诚的对待学生,要多给予关心、鼓励和支持。只有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课程德育渗透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二、情感体验情境的创设方式

当涉及一个人或事件或行为是否道德时,一定要放在一个具体情境中判断。利用或创设一种与道德教育要求一致的“自然真实”的活动及情境,设法使体验者置身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中,通过其自我感受产生道德体验,以境生情,使道德情感的产生具有情境性。因为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触景生情,从而产生道德情感。创设情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1.创设视频教学情境

视频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件,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种教学手段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本来抽象的理论呈现为生动的形象。例如讲“爱国主义”内容时播放“60国庆大典视频片段”创设情境导入,即可以充分传达教学意图,又可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感受如身临其境,再配以教师具体的讲解,学生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了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

视频情景为学生再现了事实,提供了感性材料,促进了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道德智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教学中从视频案例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新颖感和惊奇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使学生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都保持高度的兴奋,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都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2.创设图片情境

图片可以漫画、照片等形式,利用多媒体展示色彩丰富的画面,创设特定的情境,学生置身于其中,学习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中,让学生欣赏一系列违反社会公德的不文明的实景图片(拍摄的)或漫画。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思维被唤醒,然后再进行道德判断、评析,从而达到理解所学内容、感受人生的目的。讲“生态环境与道德”时,展示了一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图片和一些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的图片,结果学生们看到图片时,所有学生都抬起头,有的发出感叹的声音,并表现忧或喜的表情,诱发了较为丰富的体验。因此说明图片、绘画、影像容易诱发道德体验。

3.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立障碍和疑问,让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将其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教师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是激情引趣,即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人生的兴趣。而问题情境是最常见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重要方式。

在德育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基本环节是: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同时,在一定情境中进行情感体验;其次,设计有针对性的探究性问题,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任务或问题进行探索、交流、讨论、协作,从中培养情感;然后是小结,通过总结,内化情感;最后,将探究所得由教师做点评,把问题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迁移,情感与认知结合起来,相互影响,共同促进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

4.创设材料案例式情境

教师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材料或案例,让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认识与情感的统一。材料案例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做出评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在讲社会主义荣辱观或社会公德时,引用这样一则材料:长江日报2009年4月9日报道:湖北一名孕妇乘坐公交车时,一名女大学生与其争座位,双方发生冲突,女大学生竟然出狠招,脚踢孕妇肚子。讨论:怎样看待该女大学生的行为?

学生讨论小结:该女生是一名大学生,一位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即将拥有高学历的人,高校的教育应该让她知道更多的文明,并自觉成为文明的实践者和维护者,成为社会的表率。该女生这样“狠毒”,在她的身上一点看不到文明和美德的影子。抢座位、踢孕妇,她的行为太恶劣,跟大学生的身份格格不入,缺乏道德素养。作为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做到“扬荣抑辱”,以模范行为做社会荣辱观的实践者。通过创设真实材料案例情境,使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真实意思和真挚情感表达出来,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目的。

5.充分发挥教学实践课的德育功能

教学过程不仅包括课堂讲授,还包括实验、实习、参观、调查等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操作过程的掌握,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使学生培养起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安排学生到工厂、到农村去实习,去进行生产劳动的体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们在生产劳动中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从而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健康、良好的人格。

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情感体验性学习要比教师灌输教学更有益于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必须注重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才能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感悟和理解社会的道德价值要求。

(作者邮编:550081;地址:贵州省贵阳市金阳新区云潭南路609号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部;电话:18984357268;信箱:1269646226@qq.com)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1年10期,http://www.zgjykx.com)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px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