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综合资料

更新时间:2024-04-27 00: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微观经济学部分!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西方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研究宏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试图解释一般物价和总就业、收入及总产出以及全球经济。

西方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组织出发,利用各量分析法,研究微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变化,试图解释消费者消费行为及生产者生产行为以及市场交换与均衡的规律性。

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是什么?

在微观经济学中实证分析回答的主要是是什么的问题,这其中不涉及价值判断,而规范分析回答的则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一般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研究选择问题,但有三点不同: 第一,对价值判断的态度不同。实证方法为使具有客观性而强烈排斥价值判断;规范方法要评价或规范经济行为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第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分析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确认事实本身,研究经济现象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规范分析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经济现象的社会意义。 第三,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客观的,可以用事实进行检验;规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主观的,无法进行检验。 比如说天下雨了,这是事实,属实证分析。但不同的人对下雨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农民从对农作物有利考虑认为下雨是好事,行人因挨浇怕感冒而认为下雨是坏事,这些就属于规范分析了。

3. 市场结构( Market structure)——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买方构成市场,卖方构成行业。广义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也可以说是某一市场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包括市场供给者之间(包括替代品)、需求者之间、供给和需求者之间以及市场上现有的供给者、需求者与正在进入该市场的供给者、需求者之间的关系。

4. 市场笵围:是产品销售划定履盖区域,产业笵围,是一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延生的产业链内。 相关市场的界定原则是在界定相关市场时所应遵循的指导性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有利竞争原则、效率兼顾原则和保护消费者原则三个。

5.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 区别:需求量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纯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变化。需求量变动表现在需求曲线上就是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需求变动是由非价格因素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变化,这种变化表示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2. 联系: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它变量不变,由于价格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变动,图形上的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的某一点沿着给定的需求曲线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假设价格不变,其它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变动,图形上的表现为需求曲线上下移动.价格是需求函数的内生变量,所以给定的需求曲线可以对它进行解释.其它影响需求的因素是需求函数的外生变量,目前的模型不能解释,它们的变化会引起需求曲线的上下移动,形成新的需求曲线.

6. 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

与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分析一样,为了区别商品本身价格和其他因素对商品供给量的影响,微观经济学提出了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两个不同的概念。 供给量变动是指只有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假设不变。在供给曲线上,供给量变动反映为供给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也就是说,一条供给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到该供给曲线上其他各点的移动是供给量变动,它表明当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时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点向左下方移动表明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点向右上方移动表明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

供给变动是指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影响供给量的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如厂商的生产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其他商品的价格等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在供给曲线上,供给变动反映为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也就是说,一条供给曲线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是供给变动, 它表明在同一个价格水平上,当除商品本身价格外的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发生变化时商品的供给量变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表示为供给增加,它表明在同一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增加;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表示为供给减少,它表明在同一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减少。

7.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也就是商品的市场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均衡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均衡价格理论中关于供给的价格弹性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分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有重要实用价值。

均衡价格就是消费者为购买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为提供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一致的价格

8.价格控制

价格控制 是指对进出口的货物或服务强制执行限定价格的措施。价格控制之所以成为非关税贸易壁垒,是因为某一限定的价格把进出口货物或服务的价格提高到足以限制或阻止其进口或出口的水平之上。

价格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各种捐税。通过定期调整进口货物或服务时所应交纳的费用,把进口到岸价提高到限定的水平上。

2.最低限价。即进口国对某种或某些货物,服务的进口所确定的进口价格。低于确定进口价格的进口会被禁止或被要求交纳额外关税或其他额外费用。最低限价也称门槛价格。

3.自动出口价格约束。按进出口双方的协议,出口者承担遵守协议所确定的最低价格的义务。

4.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反倾销税是对以低于出口国国内市场的价格在进口国销售的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有其合理性,但在实施上又有很大的任意性,因而也极易于被用来建筑非关税壁垒。

5.价格调查。进口国政府又能对某些产品的进口价格或出口国不正当贸易行为的指控进行调查,不管调查的结果是否对出口国有利,调查本身已经起到了壁垒作用。

9.边际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即总效用的增量。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编辑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越来越小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人们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递减原因:

①人的欲望虽然多种多样、永无止境,但由于生理等因素的限制,就每个具体的欲望满足来说则是有限的。最初欲望最大,因而消费第一单位商品时得到的满足也最大,随着商品消费次数的增加,欲望也随之减少,从而感觉上的满足程度递减,以致当要满足的欲望消失时还增加消费的话,反而会引起讨厌的感觉。

②物品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并且各种用途的重要程度不同,人们总会把它先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也就是效用最大的地方,然后才是次要的用途,故后一单位的物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或提供的效用一定小于前一单位。

10.无差异曲线分析: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程度相同的线。 IC={(y1,y2)~(x1,x2)}。

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曲线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假定每个商品都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那么无差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就是说,其斜率一定为负。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即当某种商品为中性物品或令人讨厌的物品时,无差异曲线才表现为水平的或者垂直的,甚至是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

[1]

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个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

换句话说,较高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商品组合的效用高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商品组合的效用。

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因为两条无差异曲线如果相交,就会产生矛盾。只要消费者的偏好是可传递的,无差异曲线就不可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这是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类似于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 特殊曲线 编辑

1、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的常数。完全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率的固定不变的情况。在完全替代情况下,两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常数,相应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2、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斜率不存在。完全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按照固定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因此,在完全互补情况下,相应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

3、厌恶品(两种商品中一种)无差异曲线斜率为正数,若两种商品都是厌恶品则无差异曲线为负数(与一般的无差异曲线类似)。

4、中性商品的无差异曲线为0或者不存在。

11. 不确定性(风险)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一、不确定性的描述

不确定性是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描述不确定性的指标有: 1.概率

概率是表示产生某种结果的可能性。概论是一个很难形式化的概念,因为它的形成依赖于不确定事件本事的性质和人们的主观判断。概论的一个较为客观的衡量来源于以往同类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无法根据过去的经验进行判断时,概率的形成便取决于依据直觉进行的主观判断,这时,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判断,从而进行不同的选择。 2.期望值

期望值是对不确定事件的所有可能性结果的一个加权平均,而权数正是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期望值反应了总体趋势,即平均结果。如果有两种可能性结果,其值为X1和X2,可发生的概率分

别为Pr1和Pr2,则其期望值E(X)=Pr1+Pr2。在存在n种可能性结果的情况下,期望值为:X2X1

E(X)=Pr1+Pr2+?+PrnXnX2X1 3.方差

方差是离差(实际值与期望值之差)平方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一般地,如果有两种可能性结果,其值为X1和X2,相应的发生概率分别为Pr1和Pr2,E(X)为期望值,则方差可表示为

σ=Pr1[X1-E(X)]+[X2-E(X)]

二、期望效用与期望值的效用

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又称预期效用,是指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如果用p和1-p分别表示两种结果W1和W2发生的概率,则期望效用函数可记作EU或E{U[p、(1-p), W1、W2]},即 EU=pU(W1)+(1-p)U(W2)

显然,期望效用是每个状态中的某种效用函数pU(W1)和(1-p)U(W2)的加权和,代表了消费者对每个状态的消费或收入的偏好。

期望效用和期望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指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所拥有财富的加权平均数,期望值公式为:

W[p、(1-p), W1、W2]=pW1+(1-p)W2 期望值效用=U[pW1+(1-p)W2]。

【例】某人在周薪为360元的情况下得到一个选择机会:根据他的销售额获得报酬,每周收入900元的概率为20%,其余情况下每周仅收入225元,假定他的效用函数为U=√根号W,求他的期望效用、期望值和期望值效用。

解:已知U=W,且W1=900时p=0.2,W2=225时1-p=0.8, 则其期望效用为

EU=pU(W1)+(1-p)U(W2)=0.2×√根号900+0.8×√根号225=18 其期望值为:

W[p、(1-p),W1、W2]=pW1+(1-p)W2=0.2×900+0.8×225=360(元) 其期望值效用为 U[pW1+(1-p)W2]=360=18.97

三、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 1.风险规避者

当一个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小于期望值效用时,他是风险规避者。他的效用函数是严格凹性的,其曲线斜率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平坦。 2.风险爱好者

当一个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大于期望值效用时,他是风险爱好者。他的效用函数是严格凸性的,其曲线斜率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陡峭。 3.风险中立者

当一个消费者的期望效用等于期望值效用时,他是风险中立者。他在图形上表现为一条穿过原点的直线。

可见,不同的消费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是风险规避者,人们会以各种形式避免风险。但是有些人在某种情况下却喜欢冒风险。真正的风险中立者可能并不多见。 四、降低风险的途径

222

1.多样化选择

多样化指消费者在计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某项带有风险的经济活动时,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行动,以降低风险。 2.风险分散

投资者通过投资许多项目或者持有许多公司的股票而消除风险。这种以多种形式持有资产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地避免持有单一资产而发生的风险,这样,投资者的投资报酬就会更加确定。 3.保险

在消费者面临风险的情况下,风险回避者会愿意放弃一部分收入去购买保险。如果保险的价格正好等于期望损失,风险规避者将会购买足够的保险,以使他们从任何可能遭受的损失中得到全额补偿,确定收入给他们带来的效用要高于存在无损失时高收入、有损失时低收入这种不稳定情况带来的效用。此外,消费者可以进行自保,一是采取资产多元化组合,如购买共同互助基金;二是向某些基金存放资金,以抵消未来损失或收入降低。

12.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研究的是生产者行为。生产者通常是指企业或称厂商。企业按其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类,即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企业经营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1)生产函数(2)生产可能性与边际收入递减规律(3)用一个可变投入要素生产(4)用两个可变投入要素生产(5)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与等成本线(6)生产者均衡与生产扩展线

13.成本理论

1.成本及其概念

成本(Cost),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总额,即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单位要素的价格的乘积。然而,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仅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成本概念是不够的。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可将成本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有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形成本、隐形成本、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沉淀成本以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会计成本(Accounting cost)指的是厂商在生产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一般要反映到厂商的会计帐目上,是企业已支出的货币的记录,因此也叫历史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从企业来说,指的是由于使用某一投入要素而必须放弃的这一要素在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从要素所有者来说,则是指这一要素在其他可能的机会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报酬。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商品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

支付的实际费用。如给工人支付的工资,为购买原材料支付的货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 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身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如企业所有者自身的薪金,生产中使用自己所有的厂房、机器等。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形成本包含在内。

私人成本(Personal cost)是从生产者角度所考察的成本,一般对于私人成本的概念,都囿于会计成本,生产者按市场价格支付的一切费用,此外还应包括隐性成本,隐性成本也是从生产者角度所考虑的成本。

社会成本(Social cost )是指整个社会为某种资源配置和使用所支付的成本。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往往不一致,厂商的经济活动有时会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因此,厂商在对其资源使用作出重大决策时,不能仅仅考虑其私人成本的大小,还要考虑由此引起的社会成本的大小。

沉淀成本(Sunk cost)是指一旦投资后不能,或者是在短期内不能收回的成本。如某些大型的基础工程建设和自然垄断有关的项目中按企业特定要求而设计的专用设备,该设备不能转作他用,这项支出就是沉淀成本。沉淀成本反映了经济资源退出的难度。沉淀成本越大,越难退出,决策越要谨慎。 2.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Cost function)就是指生产技术条件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厂商一定量的产出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如果以C表示成本,Q表示产量,则成本函数可表示为:

C=f(Q) 厂商的生产函数及其在投入要素上支付的价格决定了厂商的成本函数。成本函数可由以下三个方程求得

Q=f(L,K) (4.1) C=PLL+PKK+FC (FC为固定成本 ) (4.2) MPL/PL=MPK/PK (4.3) 由(4.1)、(4.3)可求得

L=L(PL,PK,Q), K=K(PL,PK,Q) 将L,K代入式(4.2)可得到成本函数为 C=C(Q)+FC 成本函数与成本方程不同。在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函数表示成本与产出之间的

关系,表示为C= ?(Q),而成本方程是一个恒等式,方程为C= PLL+PKK。

3.短期成本

在短期生产函数中,厂商的投入要素有可变与不变之分,因而厂商的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总固定成本(Total Fixed Cost,TFC)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化的成本之和。如厂商对购买厂房、机器设备的支付。

总变动成本(Total Variable Cost,TVC)是指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之和,是除固定成本以外的成本之和。它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如厂商对购买原材料、燃料以及工人工资的支付。

短期总成本(Short-run Total Cost,STC)是总固定成本与总变动成本之和,即 STC=TFC+TVC 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AFC)是以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即 AFC=TFC/Q 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平均变动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AVC)是以总变动成本除以产量,即 AVC=TVC/Q 由于TVC=wL,故有

AVC=wL/Q=w/(Q/L)=w/APL (5.1)

式(5.1)表明当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时,平均变动成本与平均产量成反向变动关系。当平均产量上升时,平均变动成本下降;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小值;当平均产量下降时,平均变动成本上升。

平均成本(Average Cost,AC)是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和,即 AC=AVC+AFC 短期平均成本(Short-run Average Cost,SAC)是短期总成本除以产量,即 SAC=STC/Q 短期平均成本也可以从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之和得到: SAC=AVC+AFC 短期边际成本(Short-run Marginal Cost,SMC)是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即:

SMC=dSTC/dQ=d(TFC+TVC)/dQ=dTFC/dQ+dTVC/dQ 由于dTFC/dQ=0,TVC=wL

SMC= d(wL)/dQ=w (dL/dQ)=w/MPL (5.2)

式(5.2)表明当要素价格不变时,短期边际成本与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成反向关系。即当边际产量上升时,边际成本下降;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成本达到最小值;当边际产量下降时,边际成本上升。

成本函数的几何图形是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先降后升,呈U形,这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由MC= dTC/dQ= dTVC/dQ可看出,TC曲线和TVC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都相等,并且与相应产量的边际成本相等。

由AVC=TVC/Q,每一产量点上的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曲线上的点到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同理,由AC=TC/Q,每一产量点上的平均成本是总成本曲线上的点到原点的连线的斜率。

由于不变成本的存在,AC曲线位于AVC 曲线的上方,平均不变成本是随着产量不断下降的,因而,AC曲线与AVC曲线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

边际成本曲线先后通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即停止营业点,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是收支相抵点。理性的生产者会选择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以上的区域进行生产。 4.长期成本

在长期中,所有要素投入都是可变的,因此,成本没有固定与可变之分,所有成本均是可变成本。

长期成本(Long-run Cost)是指在生产技术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均可改变时成本和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长期成本也可以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总成本(Long-run Total Cost,LTC)是指在长期中,所有生产要素均可变动从而厂商可以调整生产规模时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所耗费的最低成本总额。长期总成本也是生产扩展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长期总成本函数(Long-run Total Cost Function)反映的是各种产量水平与最低总成本之间的依存关系,即 LTC=?(Q)

长期平均成本(Long-run Average Cost,LAC)是指单位产量所分摊的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可表示为: LAC=LTC/Q

长期边际成本(Long-run Marginal Cost,LMC)是长期中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即:

LMC=dLTC/dQ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先递减,经过拐点之后递增,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在每一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轨迹,也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呈U形。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的阶段,其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左侧;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升的阶段,其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右侧;只有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其才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实际中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常常是L形,这是因为企业在达到规模经济后,会经过一个长时期的过渡而进入规模不经济的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形特征主要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呈U形,但不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其U形特征也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14. 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 1、为什么厂商在遭受损失时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停工?

答:当收入不足以低偿总成本时,损失发生。在收入可能大于变动成本、小于总成本的这种情况下,从短期来说,厂商虽然遭受损失,但最好继续生产,而不是停产。对于厂商来说,应当将停产时的损失与继续生产时的损失进行比较,然后选择带来最小损失的生产状况。短期来说,只要厂商的收入足以抵偿其变动成本,损失就会降低到最小程度。长期来说,所有的成本都是变动的,因此,如果厂商想继续经营下去,其收入必须足以抵偿其所有的成本。 2、对于单个厂商来说,其短期的供给曲线就是其短期边际成本曲线(高于最小平均变动成本点)。那为什么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不是其长期边际成本曲线(高于最小平均总成本点)? 答:在短期,如果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将会改变其产出水平至产品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时,因此厂商的供给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是重合的,并且高于平均变动成本。(当价格低于平均变动成本时,厂商将停止生产。)

长期来说,厂商会调整投入,以使其长期变动成本等于市场价格。这个水平的产出,是厂商依照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来经营的结果,在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短期边际成本都等于产品价格。当长期价格发生变化,厂商将逐渐改变其投入组合以将成本减至最小。因此,供给在长期做出的反应,就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从长期来看,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里的所有厂商的经济利润将会减少到零,因此任何产出水平都不能使MC>AC。

3、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行业里的所有厂商的经济利润都为零。为什么?

答:完全竞争理论很清楚地假设了新的厂商进入和退出行业是没有障碍的。因为有“自由进入”这个假设,当这个行业的经济利润大于零时,将会吸引新厂商的进入。这些厂商进入后,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引起均衡点的产品价格的下降。当价格下降到整个行业经济利润为零时,新厂商将停止进入,此时新的均衡形成。 4、经济利润与生产者剩余的区别是什么?

答:经济利润是总收入与总成本之差,生产者剩余是总收入与总变动成本之差。经济利润与

生产者剩余之差就是生产中发生的固定成本。

5、为什么厂商明知道某个行业的长期经济利润为零,还要进入这个行业?

答:厂商进入某一行业就是为了赚取经济利润。行业的短期利润足以吸引厂商的进入。长期的零经济利润意味着通常情况下的生产因素的回报,这些生产因素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者的资本。举个例子,一个小型企业主在从会计利润中扣除经营企业必须发生的工人工资之前,其会计上的利润可能是大于零的。如果厂商的收入减去其他各项成本后,其数额等于厂商在其他行业同样可以获得的回报,那么对于这个厂商来说,继续待在这个行业和撤离这个行业的经济上的结果是一样的。

7、某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所以行业内每一个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那么如果产品价格下降,没有一家厂商可以幸存。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试对其进行讨论。 答:不同意。

当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时,各个厂商会减少产量。如果价格下降到低于平均总成本时,各产商在短期内会继续生产,在长期则会停止生产。如果价格下降到低于平均变动成本,那么厂商在短期内就会停止生产。因此,如果价格只是下降了一点点,比如说,价格的下降幅度小于原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差,那么厂商是可以存活下来的;如果价格下降得很厉害,降幅很大,大于原价格与最小平均成本之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将无法幸存。总而言之,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当产品价格下降时,有一些厂商会幸存下来,并且撤离这个行业的厂商数量足以使得幸存厂商的利润重新上升到零。

9、判断正误并解释之:当一个厂商的产出使其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这个厂商就应当照此产出水平一直生产下去。 答:错误。

长期来说,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当平均成本最小时,厂商就应当生产。每一个产出水平都决定着一个最小成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成依据。但是从短期来看,厂商并不会按照最佳长期产量来安排产出水平。因此,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有固定要素投入,那么厂商不会总是按照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决定的产量来生产。 10、如果一个行业的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那么在这个行业中是否存在不变的规模报酬?解释之。

答:不变的规模报酬意味着所有的投入的成比例增长导致产出的同比例增长。如果所有的投入的供给曲线都是向上倾斜的,那么按比例增长的投入会引致产品价格的上升。因此,固定不变的规模报酬不是总意味着长期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11、一个市场要成为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什么假设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你在这一章锁学习的内容,说说为什么这些假设每一个都非常重要。

答:关于完全竞争有两个基本假设:1)这个行业里的每一个生产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2)所有的生产者可以自由进出这个行业。这一章的内容就是讨论在这些假设下,竞争性平衡是怎样达到的。特别的,我们看到在竞争性均衡的状态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这两个假设保证了长期均衡的条件。在短期,价格可能比平均成本高(意味着正的经济成本)。但是由于生产商可以自由进入与退出,大于零的经济利润吸引了其他的厂商的进入。这些厂商的进入向这个行业的产品的价格施加了下降的压力,直至产品价格下降至等于边际成本和最小平均成本。

12、假设某一个竞争性行业面临着需求的增加(也就是说,需求曲线向上移动)。那么竞争性市场应该通过怎样的步骤来保证产量的增加?如果此时政府强行规定了一个最高价格,你的回答会改变吗?

答:如果需求增加,而供给固定不变,那么价格和利润都会增加。价格的增加促使各个厂商增加产量。同时,由于利润的增加,吸引了其他厂商进入到这个行业里来,促使供给曲线向

右移动。如果政府强行规定了一个最高价格,那么厂商得到的利润将会比原先少,同时也减少了此行业对行业外厂商的吸引力。在经济利润为零的情况下,没有厂商进入也没有厂商推出,供给曲线保持不变。

15. 垄断势力指市场中企业能够定价高于竞争价格的能力。垄断势力越大,说明企业越有可能对市场形成垄断。企业定价高于竞争性价格时,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并不能弥补企业利润的增加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垄断势力越大,社会福利的损失越高。

16.有市场势力的定价

(1)攫取消费者剩余(2)价格歧视(3)跨期价格歧视与高峰负荷定价(4)两部收费制

17.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占,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互依存是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特征。由于厂商数目少而且占据市场份额大,不管怎样,一个厂商的行为都会影响对手的行为,影响整个市场。所以,每个寡头在决 定自己的策略和政策时,都非常重视对手对自己这一策略和政策的态度和反应。作为厂商的寡头垄断者是独立自主的经营单位,具有独立的特点,但是他们的行为又 互相影响、互相依存。这样,寡头厂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达成共谋或协作,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签订协议,可以暗中默契。

1) 突点需求曲线:理解寡头的需求曲线突点的关键在于理解寡头价格变动的相互影响。因为寡头市场为若干寡头分割,一家寡头涨价,别的寡头价格不变,这家寡头的消费者都去购买别的寡头的商品,其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减少;反过来,一家寡头降价,别的寡头则要跟着降价,然后部分抵消这个寡头降价的效应,使得这个寡头的 需求量增加有限。需求曲线的突点折断了边际收益曲线,这是需求曲线作为平均收益线与边际收益线的关系决定的。边际成本线与此折断处相交,既不影响价格也不 影响产出。

2)市场份额模式:理解市场份额的关键就是遵循MR=MC的规则,确定市场份额的分配。在成本不同,而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线相同的情况下,边际成本低的企业市场份额大,价格也低;而边际成本高的企业市场份额小,价格高。

3)价格领头模式:上述两种情况是寡头企业各自定自己的价格,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一家寡头定价,其它寡头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4)博弈论模式:寡头垄断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种博弈,也就是竞争各方都充分考虑各方在现有条件下可能做出的选择,然后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决策。

18. 垄断竞争的定义:是指有许多厂商在市场上销售近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产品。垄断竞争市场的定义: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组织。企业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并出售相近但不同质商品的市场现象。 积极影响

1、规模经济。由于垄断厂商的规模可以很大,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其研究和开发的能力也可能使

得垄断厂商具有更低的成本 。

2、虽然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没有竞争者,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却会面临竞争。 3、长期中获得超额利润这一点可以促进生产新产品的垄断厂商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9. 竞争性要素市场:在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消费商品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购买力,而消费者购买力的来源则是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企业家精神等)的供给。

20. 买方垄断(Monopsony)指只有一个买者而卖者很多的市场类型。在这种情况下,买者就具有了垄断性,如果买方垄断者希望通过在这个市场上购买产品而使其利益最大化,那么,他将购买较少的数量, 并因此付出较低的价格。 在买方垄断市场上,购买量是由买方垄断 者的边际价值和边际费用决定的。所谓边际价值,指所购买的最后 一个单位的产品对于买者所具有的价值。它是购买量的函数,随着 购买量的增加,边际价值递减。由此可见,所谓边际价值曲线就是 需求曲线。边际费用指为购买最后一个单位的产品买者所多付出 的总费用。平均费用指买者购买一定量的产品时对每单位产品所 付出的费用,也就是产品的价格,因而平均费用曲线就是市场供给 曲线。当多购买某产品时,产品价格将上升,因此买者对于所购买 的全部产品都要多付钱,因此边际费用总是大于平均费用。当边际 价值等于边际费用时,产量达到稳定状态此时,买方垄断者如果 多购买.则边际价值小于边际费用,得不偿失少购买,则边际价 值大于边际费用,买者利益未达到最大化。因此,产量由边际价值 与边际费用决定,当产量决定后.价格便是买者购买该产量所付出的平均费用,而非边际费用。 在买方垄断市场中,正如在卖方垄断市场中一样,也存在着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21. 卖方垄断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 垄断组织 编辑 卡特尔

卡特尔是由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联合组成。参加卡特尔的企业一方面为获得垄断利润而在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和其他方面签订协议,另一方面又保持其在经济活动中的独立性。卡特尔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规定销售市场范围的卡特尔;二是规定销售价格的卡特尔;三是规定参加卡特尔的企业所生产的各种商品的生产限额。随着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资本主义各国的大垄断组织之间建立起国际卡特尔,其影响和规模都比国内卡特尔要大得多。 辛迪加

辛迪加是通过签订共同的供销协议而形成的企业同盟。参加辛迪加的企业通过签订共同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材料的协议来协调价格,从而获得垄断利润。所有参加辛迪加的企业,

其商品销售和原材料供应均由辛迪加统一运作。虽然参加辛迪加同盟的企业没有了商业独立性,但生产的独立性依然保持。从法律上看,加盟辛迪加的企业仍然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组织。 托拉斯

托拉斯是由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联合组成的一种股份公司。参加托拉斯的企业不再是法人,由托拉斯对原企业实行产、供、销、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原企业所有者成为托拉斯的股东,按股份的利润。托拉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主要工业部门中占据统治地位,且对社会生活产生着极大影响。1882年,美孚石油公司成为美国第一个托拉斯组织。20世纪初,托拉斯在美国迅速发展,在主要工业部门起着支配作用,因此,美国曾被认为是典型的托拉斯国家。 康采恩

康采恩是由工业、商业、运输、金融、保险等不同经济部门中的企业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参加康采恩的企业虽在形式上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但实际上已被银行或其中资本雄厚的大企业所控制。康采恩通常由一个母公司和若干个子公司所组成。母、子公司采用控股、参股的办法,控制其他许多中小型企业,从而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康采恩集团。 康采恩是以实力最为雄厚的工业垄断组织和大银行为核心组建的。它的兴起与发展,体现了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相结合的进程。

22. 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也称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西方经济学的一种分析方法。与“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相对。由法国瓦尔拉斯提出,现代西方经济学广泛使用。它假定一个社会任何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应,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和价格。 指在生产要素的供给函数与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以及反映生产技术状况的生产函数为既定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以及这两种市场互相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每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将各在某一价格下同时趋于相等,社会经济将达到全面均衡状态,这时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称为均衡价格,相应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供销量。[1]

23. 局部均衡理论(Partial equilibrium theory),也称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区别 编辑

局部均衡是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代表人物是马歇尔。

一般均衡是指在承认供求与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和供求关系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条件下,所有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或均衡状态。一般均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瓦尔拉斯。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由四个方程组来表示:商品需求方程、要素需求方程、厂商供给方程和要素供给方程。由于模型假定要素收入等于产品销售价值,故此四个方程级中必定有一个方程不是独立的。

通过令任一商品为货币商品并以此货币商品定义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便可使模型的未知数数目与相互独立的方程式数目相一致,从而满足方程组即模型有解的必要条件。 一般均衡的目标是经济效率最优,即经济福利最优。 24.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第一定理保证了竞争市场可以使贸易利益达到最大,即一组竞争市场所达到的均衡分配必定是帕累托有效配置。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竞争能够通过价格有效率的协调经济活动,从而配置有限的稀缺资源。 实现条件 编辑 1. 完全竞争 2. 没有外部性 3. 没有交易成本 4. 完全信息 5. 不存在规模经济 对政策的启示 编辑 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干预市场定价有可能导致市场低效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对交易者的禀赋进行征税并不能改变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始于任何初始商品禀赋的交易都会导致一种帕累托有效率配置。不管一个人如何重新分配禀赋,有市场力量决定的均衡配置依然是帕累托有效率配置。 25.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在纯粹交换经济的情况下,只要消费者显示出凸的偏好,每一种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就有可能是一个竞争均衡。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均能达到竞争均衡。它表明分配与效率是可以分开来考虑的,任何帕雷托有效率配置都能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第二定理认为,任何我们所希望的社会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给定一定的收入分配结构,所有权结构,而且通过市场达到。

价格在这种市场机制中起到两种作用:一是配置作用,表明商品的相对稀缺性;二是分配作用,确定不同的交易者能够购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

26.效率与公平

1.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1.1前提假设 (1)人是合乎理性的人或经济人 (2)人是具有完全信息的人 (3)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的 (4)产权界定明晰 2.2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所谓“看不见的手”原理一般被认为是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的一段话:“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秘得的效果

大”。 2.厂商与员工的追求 厂商作为经济人,进行生产的目的是获取最大的利润。而其

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即技术替代率与两要素的价格比相等时达到均衡。 如果一企业在劳动要素投入过多,而利润却没有因此有同比例或高于比例的上升,这样的投资有违资源的最优配置原则,则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追求最大经济效率的原则。另外,企业完全是利润最大化的追逐者,这就决定了企业不会支付职工超过其市场工资标准的工资,即使是国有企业也不会,否则就有违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更何况玖龙企业作为一民营企业。所以,从经济角度上,玖龙企业的行为合乎其经济理性。 然而,如果企业只顾自身利益而忽略了其员工利益,则只会造成企业的社会地位下降,并且令员工丧失对其的归属感。另一方面,职工是工资最大化的追求者,这就决定了职工不会接受低于其市场工资标准的工资。而且,当员工认为其付出的劳动换取的工资不能为他带来足够的效用,员工就会改变其工作态度而影响工作,以达到他们认为工资效用与工作量挂钩的那个程度。长久下去,这会导致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 这样,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两者之间的矛盾?学者们都普遍认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效率优先

效率优先,就是在决定收入分配的问题上,首先考虑效率,把效率当做决定收入分配的第一位的因素。 要做到效率优先,就要让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领域里充分地发挥作用,就要让市场的供求关系去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去决定收入的分配,就要承认一切合法和合理的差别,并把这些差别与它们的结果即收入联系起来。 在西方经济学观点中,只有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中来决定收入的分配才可以使各种经济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才可以使经济的效率达到最大。 ? 兼顾公平

(1)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 (2)促进机会均等

(3)限制某些行业、某些个人的垄断性收入 (4)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

27. 市场失灵与经济政策

名词解释 1 市场失灵 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种情况即为“市场失灵”。 2 公共物品 指整个社会共同享有的物品,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大特点,非排他性是指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或者说,任何人不能阻止他人享用这种物品。非竞争性是指当使用这种物品的消费者人数增加时,不会影响原来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即新增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3 私人物品 指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它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点。排他性指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才能使用,或者说,没有付费即不能使用,竞争性指如果某人已消费或使用这种物品,则其他人就不能使用了。

4 外部不经济 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末给他人以补偿的现象。可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的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5外部经济 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对他人产生有利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这种现象称为外部经济,可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

6 私人成本的社会成本 私人成本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所支付的成本,公包括耗费经济资源的直接成本。社会成本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所支付的直接成本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利益损失.

7 私人收益的社会收益 私人收益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从某一经济行为所获得的收益,仅包括直接收益.社会收益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

8 科斯定理 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9 不完全信息与对称信息 不完全信息指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对有关经济情况的信息的获得是不完全的。 不对称信息:可看作是不完全信息中的一种特例,即在市场经济中的当事人所了解的有关经济信息是不对称的,一些当事人比另一些人具有更多的有关经济信息。信息不对称不仅指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指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实在太大,不允许他们去掌握完全的信息。

10 政府失灵 指政府作为市场的外部力量,在调控国民经济时,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使得政府的调控作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1 搭便车现象 指消费者在消费公共物品时总想少支付价格或不支付价格的现象,换句话说是不支付或少支付成本就想得到利益的现象。 12 公共管制 指政府对垄断的干预,即政府采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来限制垄断的行为。

简答题 1、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 答: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使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状态。由于垄断、公共物品、外部影响和信息不完全等因素的存在,使自由的市场均衡会背离帕累托最优,从而出现市场失灵。

2、为什么说垄断或不完全竞争会造成市场失灵?对垄断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答:尽管垄断往往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科学百叶窗和彩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又具有经济上的不合理性,生产效率不能最大发挥,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福利要受损失,因而造成市场失灵。典型的是垄断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高于成本,同时垄断行业中和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针对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可采取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限制垄断行为,其中包括行业的重新组合、经济和行政处罚以及实施反垄断法。对垄断进行管制也是解决垄断问题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政策。

3、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如国际警务类。这些物品只能由政府以某种形式来提供,这是由其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决定的。非排他性指一产品为某人消费的同时,无偿限止别人来消费这一物品。非竞争性指当使用这种物品的消费者人数增加时,还会影响原来的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即磨擦增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4、能否说政府提供的物品都是公共物品? 答:不能。政提供的物品中有些也具有排他性的特点,如邮政服务,就不属公共物品。邮政服务具有可分割性,如电报是一封封地发,邮包是一个个地寄,邮政服务上市场并没有失灵。

5、为什么像公路、桥梁及广播电视等不能称为纯公共物品? 答:纯公共物品必须具备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竟争性这两个特点或者说条件。非竞争性意味着公共物品没有必要排斥他人的消费,因为啬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第二个条件非排他性意味着没有可能排斥他人消费。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纯公共产品较少,有桥梁以及电视广播也可以设法收费才允许通行或收看收听,因此,它们是非纯公共物品。

6、许多消费者把著名品牌的名称看作是质量的信号,并愿为名牌产品多付钱。品牌能否成为提供有用的质量信号? 答:能。著名品牌的厂商为了保持自己信誉,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绝不肯把质量不合格或低下的产品推向市场,总要把自己的品牌当作质量的信号,使消费者想念它并愿为然牌产品多付钱。

28. 经济外部性又叫经济活动外部性,是一个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个经济主体(国家、企业或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另一个相应的经济主体,却没有给予相应支付或得到相应补偿,就出现了外部性。经济外部性亦称外部成本、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与市场失灵 编辑 根据市场的不同结构,经济学家把市场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市场,并认为只有完全竞争市场才是市场经济的理想模型。马歇尔就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为假设条件,以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对此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完全竞争市场通过价格体系的自动调节作用,会形成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的资源最优配置,而消费者也获得了最大的福利(马歇尔,)。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模型虽然有助于我们认识市场的本质,但却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现实中的市场,大部分处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中。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则是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这就意味着效率的损失,因而我们称市场处于失灵状态。 如前所述,既然外部性是一经济主体对另一经济主体产生影响,且通过非价格机制进行传递,则其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必然发生差异。假如一个人的活动使他人无需付出代价而得到好处,即提供了“外部经济”,则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反之,一个人的活动使他人承担一部分成本而未给予补偿,引起外部性的人并不考虑他人承担的损失,而仅承担私人成本,也即“外部不经济”,则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正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引起成本收益不对称,这就会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因为企业或个人进行决策的时候,只可能将其实际承担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进行比较。在无需对外溢成本进行赔偿的情况下,经济主体实际承担的成本小于其活动的总成本,因而会过量从事产生外溢成本的活动;相反,在外溢收益得不到报酬的情况下,就会选择较少地从事该类活动。外部性问题是市场失灵的重要根源之一。

29. 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30.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不对称信息可能导

致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反例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见于二手车的买卖,卖主对该卖出的车辆比买方了解。后者例子如医疗保险,买方通常拥有更多信息。 可能产生的问题 编辑

代理人问题

代理人并不总是为了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事。如经理作为全体股东的代理,但是可能不会始终维护股东的利益,在决策时尽可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契约并不完整,需要依赖经理人的“道德自律”。股东和经理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股东希望其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经理人则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的行为。这也是股权激励的原则。 道德风险问题

信息不对称状态在交易完成之后会使交易双方面临“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是研究保险合同时提出来的问题,经济学家经常用道德风险概括人们“偷懒”,“搭便车”和机会主义行为。在上市公司治理中通常表现为下列三种情况:一是违反借款协议,私自改变资金用途;二是借款人隐瞒投资收益,逃避偿付义务;三是借款人对借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漠不关心,不负责任,不努力工作,致使借入资金发生损失。 逆向选择

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逆向选择。

该现象由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于1963年首次提出。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在1970年代发表著名著作《柠檬市场》(The Market for Lemons) 作了进一步阐述。三位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斯彭斯、斯蒂格利茨由于对信息不对称市场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经济学方面解释,就是指交易一方对交易另一方的了解不充分,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

宏观经济学部分!

1.宏观经济均衡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在总量与结构之间的基本平衡。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充分就业。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 宏观经济均衡指的是总体经济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关系体现在各种宏观经济变量上,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相互作用,各个变量在其他变量的影响下发生变动,反过来,这种变动又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当各种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某种平衡、彼此不再变化时,总体经济就达到了均衡状态。 一国的宏观经济均衡包括两个方面: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内部均衡主要是指一国国内经济出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局面。外部均衡主要是指一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如果一国同时达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经济就处于宏观经济的全面均衡状态,即最适宜的发展状态。追求宏观经济的均衡是各国的发展目标。 一.两部门宏观经济循环流程与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 1.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只存在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

家庭部门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向企业部门提供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从而形成要素市场的供给;二是从企业部门购买消费品,形成产品市场的需求。

企业部门的基本功能也有两个:一是从家庭部门购买生产要素,从而形成要素市场的需求;二是将消费品卖给家庭部门,形成产品市场的供给。 2.两部门经济循环下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

在只有两个部门的条件下,家庭部门从企业部门购买面包、汽车、住房等各种消费品,形成消费需求或消费支出,简称消费(C),这种联系是以产品市场为媒介进行的;企业部门要生产各种消费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就必须进行生产,为此,必须通过生产要素市场从家庭部门购买资本、劳动、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并付给要素的所有者利息、工资和租金等报酬,这些要素的报酬便构成国民收入(Y)。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家庭部门所获得的国民收入并不全部用于消费,还有一部分用于储蓄(S)。储蓄被定义为国民收入中当前未被用于消费的部分。因此国民收入应恒等于消费和储蓄,即Y=C+S。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通过货币市场或金融市场,储蓄可以转换为企业的投资(I)。 在只有两个部门的经济社会中,宏观经济要能正常的运行,即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消费与投资之和必须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用公式表示即: C+I=Y=C+S

如果上述方程两边同时减去消费,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还可以表示为投资等于储蓄。即: I=Y-C=S

I=S 或S-I=0 即储蓄投资差等于0

上述公式被称为投资——储蓄恒等式。这种恒等关系是两个部门经济中的总支出或总需求(C+I)与总收入或总供给(C+S)的恒等关系。

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投资意味着向企业部门注入更多的货币,企业部门因此就可以扩大其生产规模,并向家庭部门购买更多的生产要素,同时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工资和租金,这时,国民收入就会增加,宏观经济活动水平就会提高。如果把宏观经济视为一桶水,那么增加投资无异于是向“桶”中注水,因此投资是具有注入效应的变量。与此相反,储蓄意味着家庭所获得的要素收入即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没有被用于消费,如果家庭部门减少消费品的购买,企业部门就会缩减其生产规模,并将减少对家庭部门生产要素的购买,国民收入就会减少,宏观经济活动水平就会降低。显然,储蓄的增加只能使宏观经济这桶水漏出,因此储蓄是具有漏出效应的变量。凡是具有注入效应的变量,它们的增加对经济都会起到扩张作用,而凡是具有漏出效应的变量,它们的增加对经济只能起到收缩的作用。

二、三部门宏观经济循环流程与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政府、企业、家庭三部门) 在两部门的经济基础上加上政府,就构成三部门经济。政府部门加人经济运行会使经济运行过程中加入两个经济变量:税收(T)和政府支出(G)。政府向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征税,会降低家庭部门的消费水平和企业部门的生产水平,进而降低宏观经济的活动水平;而政府支出的增加,包括政府向企业部门购买商品和劳务以及政府给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都会提

高家庭部门的消费水平和企业部门的生产水平,从而提高宏观经济活动水平。因此,政府支出是具有注入效应的变量,税收是具有漏出效应的变量。

要素市场的货币流动Y=C+(T-Tr)+S ,产品市场的货币流动D=C+I+G.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三个部门的经济中,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是消费、投资与政府支出之和必须等于消费、储蓄与税收之和。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C+(T-Tr)+S =C+I+G NT+S= I+G (设(T-Tr)=NT)

公式左边为投资,右边仍然为储蓄,其中的S为家庭部门的储蓄,也被称为私人储蓄,(NT-G)是政府税收减去政府支出的余额,因此称为政府储蓄。在三个部门的条件下,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仍然可以表示为投资等于储蓄。

三.四部门宏观经济循环流程与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政府、企业、家庭、进出口贸易)

三部门经济加上国外部门,就成为四部门经济。在现代社会,任何国家的经济运行都不是封闭的,或多或少都会与外国发生某种经济联系,其中最主要的经济联系是进出口贸易。如果把所有的外国也视为一个经济部门,即外国部门,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又会增加两个变量:出口(X)和进口(M)。M1家庭进口,M2企业进口。企业部门出口产品会使其生产规模扩大,并因此增加对生产要素的购买,从而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经济活动水平的提高;而企业部门进口产品或家庭部门消费进口产品只能导致相反的结果,因此,出口是具有注入效应的变量,进口则是具有漏出效应的变量。

2. 经济活动水平的衡量 在经济学中,国民收入通常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泛指一个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或总产量,代表着经济活动水平的高低。在现实生活中,衡量一国国民收入或总产出水平的主要经济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表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收入概念。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联合国在1993年修订的国民核算体系(SNA)中,已将国民生产总值改称为国民总收入(GNI)。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还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 外国从本国获得的要素收入,或

=GDP+常住居民在国外获得的要素收人 - 非常住居民从本国获得的要素收入。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如果一国的GNP超过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利息、工资、利润、租金等收人多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收入;反之,如果GDP超过GNP,则表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要素收入少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收人。假设一个国家是完全封闭的,则GDP与GNP相等。

由于相对于GNP来说,GDP是一个更能准确衡量国内就业潜力的指标,同时也因为本国公民在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难以准确的衡量,因此,目前大多数国家都使用GDP这一指标来衡量其产出水平。

与GDP和GNP相联系的概念还有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人、个入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人。

国内生产净值(NDP)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资本折旧后的余额,即为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资本折旧后的余额,即为国民生产净值。

非宽泛意义上的国民收入(NI)是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收入,通常被分为5个部分,即雇员收入、公司利润、财产所有者收入、个人租金收人和净利息。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净值的关系是,国民收入是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政府补助金后的余额。在以后的章节中,除非我们特指NI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否则,在谈到国民收入时,都是指总产出意义上的宽泛意义上的国民收人。

个人收入(PI)是从国民收入(NI)中减去人们在现期生产中创造出来但又没有被人们得到的收入,再加上人们得到的但又不是在现期生产中创造出来的那些收入。具体地说,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利润、净利息、社会保障支出,再加上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个人股利收人、企业转移支付,就可以得到个人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归个人实际支配的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一般情况下,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税收(如个人所得税、个人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和非税支付(如罚金、馈赠等),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3. 有三种衡量国民收入的方法:收入法、支出法和产出(产品)法。

1.收入法是通过加总本国居民、公司和个人直接得自当期货物和服务生产的收入,即要素收入之总和。对这种由所有要素收入之和给出的国内总收入,只要随库存增值对之进行调整,就可以得出按要素成本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再加上来自国外的财产净收入,就可得出国民生产总值。

2.支出法是把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进行加总,从而得出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总支出。它只是总和最终购买价值,而把所有对中间货物的支出排除在外。

3.产出法是汇总该国的工业和生产性企业在每一生产阶段上的增加值。这些增加值之和得出按要素成本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若再包括来自国外的财产净收入,它就能给出国民生产总值。

4.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

[1]

要有的支出 。这里的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意愿的有效需求,而不是国民经济统计中的现实总需求。均衡产出的概念

公式:y=c+i

【注意】:这里的y、c、i都是用小写字母表示,分别代表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或收入、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而不是用大写字母表示的名义产出、消费和投资。c和i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 投资等于储蓄

若用E代表支出,y代表收入,则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y,也可以用i=s来表示。

[1]

因为:①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即E=c+i;②生产所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即y=c+s(这里的y、c、s也都是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收入、实际消费和实际储蓄)。

因此,E=y也就是c+i=c+s,等式两边消去c,即可得i=s。

需再次说明,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则是指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储蓄。前者为均衡的条件,即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而后者所指的是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是根据定义而得到的实际数字,从而必然相等

5. 消费函数,是指反映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c=c(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6.储蓄函数,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由于在研究国民收入决定时,假定储蓄只受收入的影响,故储蓄函数又可定义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化而同方向变化,即:收入增加,储蓄也增加;收入减少,储蓄也减少。但二者之间并不按同一比例变动。设s代表储蓄,y代表收入,则储蓄函数的公式为

s=s(y)

7.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和总收入如何决定。 凯恩斯从总需求入手研究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建立了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理论前提是存在资源闲置,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经济发展。 凯恩斯主义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仅包括产品市场。

8.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财政政策乘数是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其中包括财政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乘数模型 (1) 封闭经济中消费乘数:α=1/s =1/(1-c)=1/(1-a),这是因为在封闭经济中,该国经济与外界没有交换,所以边际进口倾向m=0。因此,凯恩斯乘数在封闭经济中的作用要比开放经济中的作用大。 (2)投资乘数:投资对国民收入也有乘数效应。投资乘数的大小与消费乘数是一样的。这是因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三者共同构成了国内吸收:A+C+I+G,短期内他们的作用都等同于a(边际吸收倾向),乘数作用大小等于s,这是因为1-a=s。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投资I对国民经济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当投资的资该品产业的收入获得者得到更多的收入时,他们便会启动新一轮以及由此引发一系列次一轮的消费支出和就业。 (3)政府支出乘数: 政府的财政支出(包括政府消费支出和政府投资支出)是一种与居民投资十分类似的高效能支出。政府在商品与服务上的一项采购,将会引发一系列[1]的再支出。不过政府支出乘数也会出现反向作用。如果政府支出下降,而税收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GDP的下降幅度将等于G的变化量乘以乘数。因此任何一届政府在选择经济政策时,究竟是采取扩张性政策还是紧缩性政策,在采取行动前必须知道实际的乘数究竟有多大。否则将会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伤害。

9. 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其中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在两部门经济中,

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 ,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经济含义

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2)总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收入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收入水平趋于增加。

3)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4)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 意味着当期的产出未能满足需求,产品市场供小于求。

10.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ky-hr ,这一公式可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就被称为LM曲线。并且,在此线上的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11.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加合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r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

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LM. 该模型要求同时达到下面的两个条件: (1)I(r)=S(Y) 即IS, Investment - Saving

(2) M/P=L1(Y)+L2(r) 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 - Money Supply

其中,I为投资,S为储蓄,M为名义货币量,P为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量,Y为总产出,r为利率。

两条曲线交点处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IS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的模型,根据封闭经济中的等式: Y(国民收入)=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经常被视为恒值) 其中C=C(Y),消费水平随收入正向变化; I=I(r),r为利率

则可获得收入Y与利率r在产品市场均衡时的图像,斜率为负,斜率大小受投资与利率敏感度及投资乘数影响,曲线位置受自主性支出决定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均衡的模型,根据等式:

M/P=L1(Y)+L2(r),其中,M为名义货币量,P为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量,Y为总产出,r为利率,L是货币需求。

通常将M/P视为由中央银行确定的定值,利率和货币量呈反向关系,而收入和货币量呈正向关系,从而得出一条收入Y与利率r,斜率为正的直线,斜率大小由实际货币量对利率和收入分别的敏感度决定,而位置由实际货币量决定。

12. 一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四个: 1、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 2、充分就业 3、物价水平稳定; 4、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国际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求管理政策是以凯恩斯的总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制定的,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 需求管理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它的基本政策有实现充分就业政策和保证物价稳定政策两个方面。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就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措施,刺激总需求增

长,克服经济萧条,实现充分就业;在有效需求过度增长的情况下,也就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政策措施,抑制总需求,以克服因需求过度扩张而造成的通货膨胀。 供给管理

供给学派理论的核心是把注意力从需求转向供给。供给管理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特别是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供给管理政策具体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

1)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指通过限制工资收入增长率从而限制物价上涨率的政策,因此,也叫工资和物价管理政策。之所以对收入进行管理,是因为通货膨胀有时由成本(工资)推进所造成的(参见成本推进的通胀)。收入政策的目的就是制止通货膨胀。它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工资与物价指导线。根据劳动生产率和其他因素的变动,规定工资和物价上涨的限度,其中主要是规定工资增长率。企业和工会都要根据这一指导线来确定工资增长率,企业也必须据此确定产品的价格变动幅度,如果违反,则以税收形式以示惩戒。二是工资物价的冻结。即政府采用法律和行政手段禁止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工资与物价,这些措施一般是在特殊时期采用,在严重通货膨胀时也被采用。三是税收刺激政策。即以税收来控制增长。

2)指数化政策。指数化政策是指定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收入的名义价值,以使其实际价值保持不变。主要有:一是工资指数化。二是税收指数化。即根据物价指数自动调整个人收入调节税等。

3)人力政策又称就业政策。是一种旨在改善劳动市场结构,以减少失业的政策。主要有:一是人力资本投资。由政府或有关机构向劳动者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与身体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二是完善劳动市场。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和增加各类就业介绍机构,为劳动的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而完全的信息,使劳动者找到满意的工作,企业也能得到其所需的员工。三是协助工人进行流动。劳动者在地区、行业和部门之间的流动,有利于劳动的合理配置与劳动者人尽其才,也能减少由于劳动力的地区结构和劳动力的流动困难等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对工人流动的协助包括提供充分的信息、必要的物质帮助与鼓励。

4)经济增长政策。主要有:一是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劳动力数量的方法包括提高人口出生率、鼓励移民入境等;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方法有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二是资本积累。资本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储蓄,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提高利率等途径来鼓励人们储蓄。三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四是计划化和平衡增长。现代经济中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增长是经济本身所要求的,国家的计划与协调要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实现。 国际经济政策

国际经济政策是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现实中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开放的,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相互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

13.内在稳定器:

⒈财政政策中的自动(内在)稳定器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税收的自动变化。在经济扩张和繁荣阶段,随着生产扩大就业增加,国民收入GNP和居民收入增加,政府税收会相应增加,特别是实行累进税制的情况下,税收的增长率超过国民收入增长率。税收增加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因而具有遏制总需求扩张和经济过热的作用。当经济处于衰退和萧条阶段时,国民收入GNP下降,税收相应减少。可见,在税率既定(给定)不变的条件下,税收随经济周期自动地同方向变化,起着抑制经济过热或缓解经济紧缩的作用。

?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财政转移支付(包括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有助于稳定可支配收入,进而稳定消费需求。在经济繁荣阶段,失业率下降,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的支出会随之自动下降,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增长;反之,在经济萧条阶段,失业率上升,失业人数增加,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的支出会随之自动上升,从而抵消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下降。

政府维持农产品价格的政策。这实际上是以政府财政补贴这一政府转移支付形式,保证农民和农场主的可支配收入不低于一定水平。在经济繁荣阶段,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根据农产品价格维持方案,抛售库存的农产品,吸收货币,平抑农产品价格,以减少农民和农场主的可支配收入;而在经济萧条阶段,对农产品的需求减少,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根据农产品价格维持方案,

增加政府采购农产品的数量,向农民和农场主支付货币或价格补贴,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个人和企业储蓄的自动变化。由于边际储蓄倾向是递增的而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所以,在经济恢复及繁荣阶段,随着个人和企业的收入增加,他们的储蓄增长的幅度会更大而消费需求增加得较少;相反,在经济衰退和萧条阶段,随着个人和企业的收入减少,他们的储蓄也会减少得更多而消费减少得较少。

以上各项均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它们的作用越健全,经济运行越不需要政府干预。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类“自动稳定器”只能缓和经济衰退或抑制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根本扭转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的趋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因而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干预,仍是必不可少的。

⒉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中的自动(内在)稳定器

利息率效应(凯恩斯效应)。由于利率变动能刺激或抑制投资,所以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变动有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调控与稳定物价的作用。根据前面已讲过的内容可知,在货币供应量M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供给减少 → 使物价上升 →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L1上升 →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L2下降 → 利率r上升 →投资下降 → 有效需求减少 → 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反之则反是。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庇古效应)。在人们手持货币数、量既定的情况下,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实际货币余额)与物价反方向变动,这使得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具有调节物价、稳定经济的功能。当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时,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不变,但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人们就会自动减少消费,这样会使有效需求减少,从而自动抑制通货膨胀,避免经济

过热;反之,当物价下跌时,同量货币能买到更多的商品,人们会自动增加消费,扩大有效需求,从而自动阻止物价继续下跌,防止经济衰退过多。

再分配效应。如前所述,通货膨胀会导致收入再分配,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这种再分配就具有了自动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假设国民收入简单区分为劳动收入(工资)和非劳动收入(利润)两部分,如果发生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就意味着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工资)所占的比例下降非劳动收入(利润)所占的比例上升。这会使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下降(因为非劳动收入(利润)是资本家的收入,在这种收入随通货膨胀而增加时,其边际消费倾向必然大幅下降,其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将大幅下降,同时劳动者因实际收入下降必然减少消费,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社会有效需求减少,通货膨胀会自动得到抑制。此其一;其二,社会上获得收入的人分为靠租金、退休金、养老金获得收入的“被动收入者”和靠工资、利润获得收入的“主动收入者”两类。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前者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后者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用下,后者的消费支出相对减少,从而抑制有效需求,进而抑制通货膨胀。

必须指出,自动稳定起对于平衡供求、稳定物价、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有一定作用,但作用有限。它只能缓和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仅靠期自动调节,远不能保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必须有政府的适度干预,国民经济才能健康运行。

14. 一、 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涵义。财政政策是政府针对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依据特定的财政理论,为指导财政工作和调节财政关系,所制定的基本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相比,其主要特征:较强的法治性、相对的稳定性、关联的系统性。财政政策工具:国家预算、税收、国家公债、财政补贴、综合财政信贷计划等。 2.财政政策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根据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就是通过减少收入、扩大支出来增加总需求。采用的政策措施是:降低税率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等。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来压缩总需求。采取的政策措施是:提高效率、降低固定资产折旧率、缩小投资规模、减少财政补贴、实行盈余预算等。 二、 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涵义。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外汇操作、贷款限额、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等。 2.货币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应用。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应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主要有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其中任何一项措施都会产生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效应,多种手段的联合运用则效果更为显著。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即缩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势头。相应的政策手段主要有提高法定准备

金率、提高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采取道义上的劝告、控制分期付款和抵押贷款的条件等手段。这些政策措施的运用都会产生紧缩性货币供应量的紧缩效应,多种政策措施的联合运用会对总需求的膨胀势头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作用。

15. 总需求函数的表达式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一般价格水平为P,而国民收入为y。总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y=f(P)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一般价格水平P提高时,均衡国民收入y就减少;当一般价格水平P下降时,均衡国民收入y就增加,二者的变动方向相反。

总需求曲线 (Aggregate Demand Curve)的含义: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的均衡的总支出水平。总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Y=AD(P)。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首先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总之,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系。其次考察价格总水平对投资支出的影响。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而利息率上升会使得投资减少,即价格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第三,是由于当价格水平上升的时候,出口会下降,进口增加,导致了净出口的下降。

16. 劳动市场的均衡是指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处于均衡状态。反映在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的需求曲线上,就是这两条曲线的交点。在这一点上,劳动的供给总量和劳动的需求总量正好相等,既不存在劳动力过剩,也不存在劳动力短缺。这一点决定的就业量是均衡就业量。 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 curve)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所有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取决于它们在提供这些产品时所得到的价格,以及它们在生产这些产品时所必须支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费用。因此,总供给曲线反映了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状态。各派经济学家对总供给有不同的分析。这里,我们只从说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角度,对总供给曲线进行简单说明。

总需求曲线是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的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该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该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则LM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AD曲线越平缓;相反,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LM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曲线也越平缓。

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或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17.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后凯恩斯主流派——新古典综合派用于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一个工具,这个模型是在凯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希克斯的IS—LM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相关经济现象,是对前两个模型仅强调总需求方面的片面性进行的补充和修正。所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所依据的理论已经不是标准的或纯粹的凯恩斯理论。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用公式表示:

短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 (p) SAS=f(p) AD=SAS

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 (p) LAS=Y f AD=LAS= Yf

18.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经济体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移动。而在货币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购买力上升,影响物价之上涨,造成通货膨胀。该理论被总结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它是指货币流通中出现的这样一种情况:投入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纸币发行量过多,大大超过流通实际需要的数量,以致引起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影响: (1)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2)价格上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导致福利减少

(3)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具体表现为:低收入者(拥有较少禀赋者)福利受损,高收入者(拥有较多禀赋者)却可以获益;以工资和租金、利息为收入者,在通货膨胀中会遭受损害;而以利润为主要收入者,却可能获利。

通货膨胀是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其成因也多种多样。

(1)直接原因。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过多。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2)深层原因。 ①需求拉动

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过度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我国1979年至1980年的通货膨胀的成因即是由财政赤字而导致的需求拉上。

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②成本推动

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1)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由劳动的供求均衡所决定,但是在现实经济中,劳动市场往往是不完全的,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往往可以使得工资过度增加,如果工资增

[5]

[2]

[1]

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提高工资就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总水平上涨,而且这种通胀一旦开始,还会引起\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工资物价互相推动,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工资的上升往往从个别部分开始,最后引起其他部分攀比。 (2)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指厂商为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一样,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也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价格而获得更高的利润,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可以减少生产数量而提高价格,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厂商都试图成为垄断者。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3)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其形成的过程与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是一样的。

③结构失调

即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通货膨胀。我国由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调问题,因而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④供给不足

即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而引起通货膨胀。“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发生的隐蔽型通货膨胀很大一部分原因即是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商品供给严重匮乏而致。

⑤预期不当

即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当(对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过于悲观)而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⑥体制因素

由于体制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以上是通货膨胀的几种主要成因。应该注意的是,对于某一次具体的通货膨胀,其成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的,因此需要综合全面的分析。

出现通胀与以下原因也有关联: 混合作用

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在计算中,需要经济学家给出一个合理的、多种参数的模型来解释。比如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预期和惯性

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段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对通货膨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作出的相应预期。

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一种估计,预期往往会根据过去的通货膨胀的经验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作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形成对通胀的预期。

预期对人们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

19. 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20. 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如下几个重要的观点:

菲利普斯曲线

第一,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

第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着交替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这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

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u)时通货膨胀率为0。因此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为0时的失业率。

第四,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21. 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作为平衡项目的官方储备项目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 (1)如果经常项目出现赤字,可以由资本项目中的盈余来弥补,反之,如果资本项目出现赤字,也可以由经常项目的盈余来弥补。故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就可以表述为: 经常项目+资本项目=0

(2)如果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相加后出现赤字,这时就必须动用官方储备资产来弥补;反之,如果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相加后出现盈余,官方储备资产就会增加。故有以下关系式: 经常项目赤字+资本项目赤字=官方储备资产减少 经常项目盈余+资本项目盈余=官方储备资产增加

[3]

掌握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经常项目的影响;二是对资本项目的影响。 如果汇率下跌,即本币贬值,那么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就会下降,而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则会上升。显然,这将有利于增加本国产品的出口,而不利于增加外国产品的进口。在此情况下,对外贸易就可能出现顺差,经常项目就可能出现盈余。

一般而言,汇率的变动对资本项目中的长期资本流动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或者说影响不大。然而,汇率的变动对短期资本的流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短期资本流动性强,如果预期某一国家的汇率下跌,即预期该国的货币贬值,就会发生“资本抽逃”的现象,大量的短期资本就会外流。反之,如果预期该国的汇率上升,即货币升值,短期资本就会大量流入到该国。可见,汇率的变动会通过短期资本的流动影响资本项目的平衡,进而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22. 引入对外贸易后的宏观经济运行

在第四章中,我们在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时,始终假定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只有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封闭经济。在本章第二节和第三节中,我们将取消这种假定,引入外国部门,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在本节中,我们首先将经常项目中的对外贸易即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和出口引入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1.影响进出口的因素和净出口函数

以前的分析,我们始终假定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即净出口为外生变量,实际上,与消费和投资一样,净出口也是一个内生变量。净出口作为一个内生变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需要引入净出口函数。

在经常项目中,如果略去转移支付,经常项目就只有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两项内容。因此,对外贸易的平衡也就可以视为经常项目的平衡。

我们知道,对外贸易包括出口(X)和进口(M),两者的余额就是净出口(NX),净出口如果是正值,亦称外贸顺差;净出口如果是负值,则称为外贸逆差。

那么,一国净出口额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分析影响进出口的因素,然后再根据影响净出口的因素推导出净出口函数。

(1)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因素

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国民收入,二是实际汇率。

23.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国际收入等于国际支出时,称为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主要取决于该国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流出状况。

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市场机制可以进行某种程度的调节,但这种调节的力度有限,特别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在很多情况下要实施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弥补市场对国际收支平衡调节力度的不足。但是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其所实施的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收到的效果也不同。下面分别分析在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机制与政策效应。

一、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机制与政策效应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汇率是随着市场变化自动调节的,因此,无论国际收支是处在顺差还是逆差状态,市场机制都会自动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

二、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家收支平衡的调节机制与政策效应

固定汇率制度条件下,汇率主要不是由市场来调节的。在本币波动较大时,政府为维护固定汇率,都会主动采取干预措施。

24. 所谓内部均衡,是指国内经济中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就是使宏观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上,并且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稳定增长。所谓外部均衡,是指开放经济中的国际收支平衡,既无国际收支顺差,也无国际收支逆差,常用BP曲线表示。

25.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 增长源泉 国家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一个古老、同时也经常被人们忽视的概念。比较优势产生于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甚至是任何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它的广泛存在使得社会分工成为可能。利用比较优势最好的办法是依靠市场。只有市场才可能担当起对无数物品进行定价的职能,而价格是国家、地区和个人确定各自比较优势必不可少的参数。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如果扭曲了价格信号的话,就会妨碍经济主体对自身比较优势的认识,从而使得

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过去的历史和当前的东南亚危机都说明了这点。 公共品的提供

但是,对比较优势的利用离不开一个社会对公共品的积累。公共品是具有外部性的产品,即它所产生的社会收益超过了个人所愿意负担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介入就非常必要。有效的公共品的提供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和领导机制。这要求存在一种合理的机制来规范和监督当权者的领导行为。公共品得以有效提供的基础是全社会的通力合作,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以及充分就业和资源的正常流动。东亚各国在提供公共品方面做得很好,主要表现在它们对教育的大量投入、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视,等等。

26. 宏观经济学中的三种增长模型 (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认为,当实际增长率和均衡增长率发生偏差时.会导致经济短期波动。而当均衡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发生偏差时。则会导致经济长期波动,而且一旦偏差发生,就有自我加强的趋势。因此要实现实际增长率等于均衡增长率并等于自然增长率的长期均衡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常被形象地称为“刃锋式”的经济增长。 (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提出该模型基本公式的是英国经济学家J·米德(James E.Meade)。米德在分析中首先提出了与哈罗德不同的假设:

1.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可以是消费品,也可以是投资品。

2.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且两种要素可以相互替代,因此,资本一劳动比率是一个变化的量。

3.储蓄总能转化为投资。即I-S。

4.规模报酬不变。且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

根据以上假设,该模型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得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入均收入增长率(GY—GL)=(1 )·(GK_GL),其中,GK-GL表示入均资本装备率。所以,要使入均国

民收入上升,就必须使资本增长率大于劳动力增长率。而在技术进步条件下,模型为(GY—GL):(1吨)·(GK—GL)+X,可见,与没有技术进步时(k-0)情况不同,若X>0,则即使入均装备率不变。入均收入也仍然增加。 (3)内生增长模型

我们对内生增长理论所表达的经济增长的原因作出如下简单的非技术性陈述:第一,获取新“知识”(包括革新、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等概念);第二,刺激新知识运用于生产(市场条件、产权、政治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稳定);第三,提供运用新知识的资源(人力、资本、进口品等等)。

27. 促进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选择

(一)完善教育和培训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促 进人力资本生成,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研究与发展投资 (三)完善财政投资管理职能,促进物质资本形成 (四)体制因素是财政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保障 1、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2、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 3、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进步和创新

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

(1) 产权。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

利。有效率的产权应是竞争性的或排他性的,这将有助于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及避免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

(2) 国家。有效率的交易需要明确地界定产权,但界定产权本身也是要花费的。由于国

家拥有“暴力潜能”,由国家来界定和保护产权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国家通过界定产权及时获得一切关于破坏产权行为的信息,并对破坏产权进行有效的制裁,保护产权主体在交易过程中应得的利益。因为国家决定产权结构,所以国家最终要对造成经济增长、衰退或停滞不前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

(3) 意识形态。但凡成功的意识形态都必须解决不付费搭车问题,其基本目标在于给予

各种集团以活力,使它们能对简单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成本和收益采取相反的行为,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28. 一.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的类型

如果从一个持续长的时间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沿着一个特定的路径运行的,这个特定的路径即长期经济增长趋势。趋势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着一国在某一时期充分就业状态下即资源被充分利用条件下的总产了,亦即潜在总产出。

图中纵轴表示产出水平,横轴表示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坐标中的曲线(Y线)即为实际经济运行曲线,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实际总产出,Yc线为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线,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潜在产出水平。当实际产出水平高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经济中存在着一个产出正缺口,而当实际产出水平低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经济中则存在着一个产出负缺口。

按照周期波动时间的长短,可以把经济周期性波动分为三种类型,即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或商业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总是包含四个阶段,即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见书上图8―3

在景气上升阶段,经济上可能出现的一般特征是,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日积月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持续增长,产量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增多,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特别是当经济运行进入到繁荣阶段以后,会常常伴随着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相反,在景气下降时期,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下滑,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活动萎缩、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或下降,市场疲软,产品滞销,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水平下降,亏损、倒闭、破产企业数量增多,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些期间,尤其是进入萧条阶段以后,还常常伴随着通货紧缩。

无论经济周期的根源是什么,经济波动的最直接的原因都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一致。两者的不一致一般总是通过总需求作用于经济运行过程。在短期内,当总需求持续增加时,经济运行便可能进入景气上升阶段。当总需求的持续增加致使经济活动水平高于经济趋势线,即出现产出正缺口时,就可能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这时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反之,当总需求持续收缩时,经济运行就可能进入景气下降阶段。当总需求的持续收缩致使经济活动水平跌到趋势线的下方,即出现产出负缺口时,就会出现经济过冷和严重失业,此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pu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