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柔性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文档资料

更新时间:2024-06-12 07: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施柔性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柔性管理是针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实际经营提出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就是将管理软化,其精髓在于以人为核心、灵活柔软、应变力强,是适应经济大背景的变化,实现管理现代化的一种新的模式。经济全球化表明,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融合在一起, 成为一体, 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创新能力的不足,使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较差,我们成为世界的加工厂,赚取微薄的血汗钱。构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最基本的一条是我们以往在人才培养上只注重刚性原则,注重外在形式的管理。柔性管理在现实中的成功应用, 树立了一种新的模式。如果在高校中实施柔性管理,改变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树立“ 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 培养具有灵活、果敢、独立的能赢得未来竟争优势的人才, 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双赢,构建和谐校园。本文拟从专业建设、师资管理、教学实践等方面就如何实施柔性管理,构建和谐校园进行探索。 一、柔性管理与专业建设

1.高校专业建设管理的现状分析。目前,高校专业建设存在着诸如盲目设置新专业、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专业名称不规范、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管理体制落后、专业建设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

⑴许多学校不顾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增设新兴、热门专业,

一味追求眼前利益,造成热门专业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⑵许多学校脱离地方经济建设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使毕业生较难适应市场的需要,出现严重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现象。⑶重专业申请,轻专业建设,往往只重视专业的申报、审批工作。许多学校只有在专业申报时,才提出专业建设的思路和规划,在专业审批后,对于专业建设的发展不闻不问,使专业建设基本停留在无序状态,盲目性较大。⑷专业建设人才匮乏,水平不高。部分院校基本上没有形成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专业带头人,学风相对松散、懒惰,缺乏竞争氛围,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严重影响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2.高校专业建设柔性管理模式定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高等教育需要稳定招生规模,把发展的重点切实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加强高等院校的内涵建设,必须切实提高高等院校的管理水平,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当高校内涵建设成为高校发展的首要任务时,高校专业建设也就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因此,引入柔性管理,切实提高高校专业建设的管理水平,也就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高校专业建设引入柔性管理的具体措施:⑴调整专业结构,使学校专业结构增强“ 柔性”。首先,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专业设置的行业依托。行业依托是设置专业的先决条件。选好依托行业,落实依托责任,才能保证专业设置的成功。其次,精简专业种类,拓宽专业面。专业口径的宽与窄是一个相对概念,并无

严格的界限。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使社会职业岗位的变更周期缩短,而且使职业岗位的知能内涵和技术含量更加丰富,社会职业分工出现了明显的综合化趋势。宽化专业口径,不仅是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也是专业设置实践的需要。宽口径专业设置有利于学生就业后继续学习,有利于普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等不同层次教育间的衔接,也有利于我国终身教育战略的实施。⑵改变专业组织形式,使专业组织形式柔性化。目前,部分院校专业建设的组织形式是由以前的教研室发展而来的,因此,往往出现学校管理者独断专行地进行决策的现象。因此,必须建立由学校有关领导、专业负责人和校外行业专家和实践基地领导等各方面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负责专业建设和发展工作,确保专业建设工作正常、有序地展开。⑶改革专业课程,实现课程设置柔性化。①课程开发的多元化。高校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满足这种多样化需要,使课程开发走上多元化的道路。即课程开发立足于多元主体,使课程开发成为国家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使课程开发成为用人单位提升其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使课程开发成为学校寻求发展空间的合理选择;使课程开发成为学生提高其自身价值的重要桥梁。②课程结构的模块化。高校专业建设引进柔性管理应该实施课程结构的模块化。由于目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学校人才培养周期长与市场需求变化快之间的矛盾。这样,传统的课程模式必然造成人才培养与

人才使用之间的脱节;为了更好地解决高校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之间的矛盾,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增强高校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必须实行课程结构的模块化。③实行课程结构的模块化有利于加强高校的管理型、服务型职能。 二、柔性管理与师资管理 1.高校师资管理的现状分析。

⑴学校被认为是一个“理性”组织,管理者比较多的强调学校组织的权威性、等级性以及各种行为的规范性,而忽视了人的情感、个性、欲望、能力等因素的作用。

⑵管理手段上,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忽视了自下而上的管理,忽视了横向的沟通与协作。

⑶在教学管理方面,管理者为教学规定了严格的程序与规则,教师怎样备课、怎样上课,甚至学生如何学习都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教学的个性未得到充分的尊重。 ⑷在管理方式上,繁琐的检查、评估以及量化管理过多、过滥,既增加教师的负担,又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使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成了呆板、沉闷、缺乏活力的机械程序。 2.高校师资柔性管理模式定位。高校师资主要是由知识分子构成,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占主导地位。高校的教师一般都具有自身的专业特长,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因而人员的流动性强, 教师资源有很强的共享性。这些特点决定了高校师资管理的模式定位应该是:

⑴建立柔性的激励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高校人力资源的知识层次一般较高,知识分子的特点比较突出,其心理要求的层次和强度有明显特点,而且整个劳动过程很难控制,劳动成果难以衡量。这些特征决定了在高校应建立一套鼓励创新、科学且合理的激励机制;在人员流动管理方面,改变原先设置高壁垒限制流动的僵硬做法,转为以高校的实际需求为基点,围绕需求合理的流入、流出人员。

⑵建立有利于创新,具有包容性、融洽性的柔性校园文化。①创造有利于教师创造力发挥、知识共享的文化气氛,高校要把集体知识的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②承认价值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跨国性。高校的教职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有着种族、民族、语言的不同,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文化特征,在工作中必然会产生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因此要创建一种宽容、谅解、包含的文化氛围,以减少冲突。 三、柔性管理与教学实践

⒈从柔性管理的角度审视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⑴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千百年以来,教师被定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是整个活动的主宰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失败的体验、无法品味成功的喜悦 ,时时处于被动状态,潜力未能充分被挖掘。⑵学生接受无差别教育。由于教育资源的约束、教育观念的禁锢,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个体间智力、阅历、体力的差异,教学形式单一,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⑶师生关系权威

化。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权威的知识专家的角色,师生关系为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教学气氛呈紧张、沉闷、压抑状态,学生的思想行为大都纳入了严格的管束范围,大部分被半强制的学习所占领。这样,学生不仅失去了独立性和自由性,而且失去了自主思考学习的余地,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激情也当然会被扼杀。 ⒉高校教学实践柔性管理模式定位。 ⑴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发展在于知识的获取,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反对学生把知识看作无需证明就理所当然接受的事实;学习过程渗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极大地释放了学生的潜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自尊心、好胜心、好奇心、上进心、荣誉感、自我实现等心理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学生的内因性动机。

⑵实行有差别的教学。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及性格等都不尽相同,“ 一刀切”、“大锅饭”、“齐步走”式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实现因材施教,也不可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间的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学生的智力、学习风格、学习目标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尝试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实施灵活的教学方案,每节课确定必须(must) 掌握的知识、应该( should) 掌握的知识、可能(could) 掌握的知识,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可达到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处于愉悦的学习状态。

⑶实施民主化的教与学。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的保障。这需要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信任和理解。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由师生之间思想的相互碰撞、相互质疑、相互启迪而形成的。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状态下进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尝试了弹性作业、弹性考试,给予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充分信任学生,鼓励他们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见解。

⑷学生互相学习。教师因势利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每章节的作业,笔者多次采用学生互评法批阅。教师首先讲清评价规则,使每个学生都明确标准。学生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认真地评价他人,对有争议之处相互探讨,以理服人。这样,既帮助了他人,也提高了自己,同时增加了同学之间的沟通。老师在点评时可采用“头脑风暴法”,激发众人的思维,许多精彩的观点由此产生。在教学中学生互评、模拟运营等方法都值得探索与实践。

⑸转变教师角色。柔性管理强调情感性、亲和力,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说教姿态,放下知识权威的架子,以友好、服务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应成为教学过程的协调者、辅助者;教师应成为学生渴求知识的“查询机”,提供优质查询服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团队之间的“信息交换机”;教师应成为学生取得学习进步的喝彩者。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寻求更好的方案,在

此过程中,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益学利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pp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