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和郭敬明对骂
更新时间:2024-02-10 15:42:03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韩寒和郭敬明的区别
韩寒和郭敬明是80后作家群的翘楚,也是新生代作家当中拥有广泛话语权的意见领袖,深深地影响着80、90后年轻人,他们都拥有数量庞大的读者和粉丝,他们各自的文字都风靡一时,尤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能量早已经突破了文学的领域,扩大到社会的各个层次方面。
韩寒和郭敬明年纪相仿,成名时间和途径都极为相似,然而,他们之间因为其文风各有特点,行事方式,观点看法都大相径庭,再加上媒体和读者之间的有意比较,一时之间关于他们之间谁优谁劣,谁瑜谁亮的讨论成为一种时髦,更有甚者,有的的读者之间大打口水战,为其偶像辩护,闹得不可开交。这种讨论不仅仅是一种文风喜好的争论,也透露出一些关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应该有着怎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考和探索。廓清韩寒和郭敬明的维度之差不仅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文学思想,也同样对我们自身的成长和进步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幽默冷峭和华丽忧伤
从新概念的获奖文章《杯中窥人》起就奠定了韩寒文风的基本特点:幽默冷峭。幽默是韩寒文章最大的语言标志,也是他被读者所追捧的关键因素。
韩寒推崇的作家钱钟书和王朔二人的文风深深地影响了韩寒的创作,成为他所追求的美学特点。纵观韩寒的小说,其行文中到处都充满着反讽、双关等文学手法。读者要时刻保持着阅文时的警惕和冷静,因为稍一留神,就可能会错过其中精妙的论断和深沉的含义。例如,他说:上海也没什么不好,和别的城市差不多,治安很不错,经过多年发展,终于在国内出轨,和国际接轨。当然,唯一接轨的就是房价。在看似赞扬的同
时却暗含作者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褒贬。他在谈到当今很多华而不实和沽名钓誉的教授和学者时说:答非所问;没有一个问题能在二十句话内解决;不论什么东西最后都要引到自己研究的领域中去,哪怕嫖娼之类的问题也是;喜欢打断别人话,不喜欢别人打断他的话;对无论什么东西都要分成几个方面去说,哪怕说的是一个道理;在否定一样东西前一定要肯定一下;在他们回答问题回答到一半的时候问他们记不记得刚才的问题是什么他们八成不记得了;偏胖;说话的时候手一定要挥舞;被逼到没辙的时候总拿自己经历过**作为比别人强的本钱,但不能解释像他这样的学术权威为什么没有被打倒;被打倒的一定要让人知道自己曾经被打倒;总结性的话都能在死掉的人写的书里找到。
幽默搞笑的段子为韩寒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也使得他的一些论述被人们大量引用和传诵,甚至有些话已经成为读者们的口头禅,被人们津津乐道。就其形式而言,韩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不仅仅只是满足于玩文字游戏的表面功夫,如果那样的话,韩寒的小说只会流于娱乐消遣,没有生命力,昙花一现,虽然当时看的过瘾,时间久了,就会被人遗忘。真正使他的文字成为一种流行,并且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在幽默的背后隐含着韩寒冷静的观察和思考,对社会万象真善美丑的反映和褒贬,尤其是对一些丑恶的不可理的现象,他更是不遗余力,满嘴“恶毒”的话,颇有些鲁迅的味道。为此,他不惜在一些地方“涉黄”,来达到讽刺的目的。他往往站在平民的角度和草根的立场来看待事物,所的出来的结论包含着珍贵的民本思想和人文关怀。因此,韩寒文风外在的幽默和内在的冷峭,成为他的创作被人称道的原
因所在。
如果你想感受一下华丽的文采,如果你想体会一下汉语的优美,如果你想看到忧伤的青春故事,那么,郭敬明能够很好地满足你的口味。 郭敬明文风与韩寒的截然不同,他追求文采,追求细腻的感情,追求个人的抒发,表现个体的内心世界。他说安妮宝贝和苏童都有绝世华丽的想象力和冷艳张扬的文字,这些人都是他很好的学习对象。从《梦里花落知多少》到《小时代》,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郭敬明逐渐建立起来他自己的文学特点:华丽忧伤。翻开郭敬明的任何一本书,阅读他的任何一段句子,都能够轻易发现,郭敬明文字流淌着的唯美。他追求美文的效果,而他自己又具备强大的文字功底,无论是古文经典,还是现代诗歌,他都能随手拈来,行云流水,又能做到形神皆备,恰到好处。曹文轩评价郭敬明时说他“把握语言充满自信,滔滔不绝、左右逢源,无论在描物状态方面还是在剖析灵魂方面抑或是哲理性的解说方面,都无搜索语言的捉襟见肘。意象新颖,对话有古典话剧之对白一样的讲究,长短句相得益彰,在语言的王国,语词的千军万马,无边无际地簇拥在他的麾下。他将调动他的语词大军当成了写作的最大的快意。他更多的时候是喜欢语词大军的漫山遍野,看到洪流般的气势。”例如:就在我以为一切都没有改变只要我高兴就可以重新扎入你的怀抱一辈子不出来的时候,其实一切都已经沧海桑田了,我像是躲在一壳里长眠的鹦鹉螺,等我探出头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原先居住的大海已经成为高不可攀的山脉。而我,是一块僵死在山崖上的化石。他能够把华丽的文风
发挥到极致,达到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这是郭敬明文学成就的一大亮点。
而他华丽的背后却是忧伤的情感表现,他曾表示“凡是跟文学沾边的孩子都不会快乐”,他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所以他觉得自己仍处在忧伤而漫长的青春期。正如他所说的:“我需要安妮以尖锐的姿态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力度对我的灵魂进行必要的穿刺,好证明我并不麻木,证明我是个好孩子”。他把青春的明媚和忧伤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他小说总是以悲剧收场,所以总是能够赚到读者的同情和眼泪。当年《幻城》横空出世,就以奇幻的构思,紧凑的情节,优美的语言,伤感的叙述,引起了文坛的震动,而他当时也不过才是一个高中生。当看到《幻城》最后卡索对他的弟弟樱空释说:“释,原谅我,没有等到你”的时候,有多少读者热泪盈眶。有人说郭敬明很煽情,的确,情感是郭敬明文字的灵魂和血肉,但这也是他的文字在华丽磅礴的同时没摆脱空洞和无病呻吟,
郭敬明的小说是青春文学的典范,他把青春表现和诠释的淋漓尽致。谁没有经历过青春,谁没有那些包裹的很紧的心思,所以,郭敬明的书能够畅销也在情理之中了。与韩寒广博的视野比较,郭敬明更加关注自身,小说内容也显得比较封闭和内敛。他的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选择,迷茫等,对社会和自身做出的思考和哲理如同流水一样娓娓道来,平和,隐忍,完全不似韩寒那样的直接和辛辣。
虽然同为80后,成长的环境也完全一样,但是,韩寒和郭敬明在文字
当中所散发出来的思考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由于韩寒的成长经历颇为特殊,他行为叛逆,高一辍学,放弃大学,所以,在对待教育体制上,韩寒表现出了一贯的批判态度,例如他说:我到现在都一直在庆幸自己没去上大学,而且我觉得高考是一定要改革的。我将继续不遗余力的说高考和大学的坏话。我很早前就说过,现如今的大学像**一样,只要有钱,全国所有大学都乖乖排成一排随便你点,想上哪个上哪个,愿意多花点钱甚至可以几个一起上。他不仅批判中国的教育体制,而且,就连如今的文学现状他也时时流露出不满,可以说,现存的很多现象和体制,韩寒总是保持着冷静、怀疑和批判的态度。韩寒能够成为一种现象,除了他的叛逆行为,更重要的是他对他周围存在的事物的批判态度,他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所在,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常人所看不出来的或在见怪不怪的地方当中看出不合理或悖谬。例如他说:中国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大话并无甚,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中国人说惯了“小话”,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当然就叫“大话”了。敢说大话的人得不到好下场,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韩寒想说又敢说出他自己的心底话,他面对自己看不惯的有违合理的事物总是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然后用貌似奉承肯定的语调和词眼来大加讨伐,他的话不仅有着鲜明的争辩气息,而且很有力量,逻辑清楚,条理明晰,内容翔实,令人心服口服。 韩寒不愿意被一些死板的教条和固定框架束缚。他独到敏锐的观察力和犀利深刻的论断,批判的力度和广度,使他被人们冠以“犀利韩”的称号。我们能够从他的批判当中看出韩寒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易
篇二:浅谈郭敬明韩寒对上海的描写
浅谈郭敬明韩寒对上海的描写
摘要:郭敬明和韩寒现在都居住在上海,韩寒从小居住在上海,郭敬明的大学和事业发展地也在上海,上海对他们都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从这个小点入手,探究“80后”作家代表人物的创作风格的多样化。
关键词:郭敬明 韩寒 散文 小说 上海
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创作者,被命名为“80后”,先不究其命名是否精确,回过头来看一看当时的社会环境,此时的中国正热火朝天的进行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一方面刺激着物质的飞速发展,但反过来,物欲也冲击着一切, 文学逐渐的被冲击到了边缘。作为这个年代成长的青年,他们是被人羡慕的一代,他们没有受到因“政治原因”、“家庭原因”、“愚昧原因”所产生的种种压抑,也没有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物质极度匮乏的苦难。但是他们经受着另一种孤独、忧郁:独生子女的寂寞,高考升学的压力,理想信念的缺失,及对未来的迷茫。“新概念作文大赛”为中国图书市场培养了大批炙手可热的“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是其中翘楚——一个成为公共“批评家”,一个成为青春文学的“带头人”。
郭敬明和韩寒现在都居住在上海,韩寒从小居住在上海,郭敬明的大学和事业发展地也在上海,上海对他们都有特殊的意义。从对上海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写作风格的差别。
2002年的年尾,我在上海光怪陆离的霓虹下怅然若失,我穿着黑色的长风衣走在灯火通明的石头森林的裂缝里面,走在时代广场苹果倒计时汹涌的黑色人群中,走在时光与时光的断裂处,喝着奶昔,哼着逍遥调,摇头晃脑地对所有面容亲切的人微笑,如同一个小混混。这一切有点像一个梦,一十冗长而斑驳杂乱的梦。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还站在四川的家的阳台上,看着黑色的天空和斑斓的焰火热泪盈眶,而一年后的今天,我已经站在我曾经喜爱的城市的土地上,站在充满奢靡气氛的十里洋场。
——郭敬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主要收录郭敬明在高中时期和大学时期的散文,是在喋喋不休地倾诉“后纯真”一代的生命忧伤,郭敬明在这部散文集中多次提到要考上海的大学,从高中到初到上海他一直对上海有无限的憧憬,郭敬明善于用场景的转换来表达情感的变化,用故乡四川和上海的距离之长,一年的时间之短,加上在此之前过分的憧憬,把这一切说成是“梦”。当真正来到上海时,却发现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把上海的建筑比作“石头森林”,用黑色的色调来强调自己的孤独,表面在写上海实际还是在写自己,这是他大学毕业前散文的主旋律。
上海,怎么听怎么没有真实感。那完全就是一个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弥漫着霓虹灯和飞扬的裙角。倒是想看一看那些老旧的弄堂,正午的日光从各个角度切割着世界的明暗,斑驳而潮湿的弄堂墙壁,打着铃喧嚣而过的三轮车,黄昏的时候有鸽子从老旧的屋顶上腾空而起。这一切所散发出来的甜腻的世俗生活的香味曾经出现在梦境里,像是微微发热的刚刚出炉的糖果。
——郭敬明《1995-2005夏至未至》
本书出版于2005年,此时的郭敬明对上海已经十分熟悉。郭敬明已经善于对上海进行细致的描写,他的描写仿佛是一个用傻瓜照相机拍出来的一张泛黄照片,朦胧而又清晰地反映着上海的一个小小缩影。弄堂是斑驳而潮湿,三轮车是打着铃喧嚣,鸽子在老旧屋顶上腾空,一个细节也不曾放过,构成一张经典的照片。照片不是影片,没有声音,将尘世的喧嚣给隔离开了。郭敬明开始关注老上海的宁静,开始追寻上海原住民的记忆,角度开始变化。
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涌入这个飞快旋转的城市——带着他们的梦想;每一天,也有无数的人离开这个生硬冷漠的都会——留下他们的眼泪。
拎着LV的年轻白领从地铁站嘈杂的人群里用力地挤出来,踩着10cm的高跟鞋飞快地冲上台阶,捂着鼻子从衣裳褴褛
的乞丐身边翻着白眼跑过去。
写字楼的走廊里,坐着排成长队的面试的人群。
星巴克里无数东方的面孔匆忙地拿起外带的咖啡袋子推开玻璃门扬长而去,一边拿出咖啡匆忙喝掉,一边小心拎着赶往老板的办公室,与之相对的是坐在里面的悠闲的西方面孔,眯着眼睛看着《shanghai daily》,或者拿着手机大声地笑道"What about your holiday?"
外滩一字排开的名牌店里,服务员面若冰霜,店里偶尔一两个戴着巨大蛤蟆墨镜的女人用手指小心地拎起一件衣架上的衣服,虚弱无力,如同摸到毒药一样只用两根手指拉出来斜眼看一看,在所有店员突然容光焕发像借尸还魂一般想要冲过来介绍之前,突然轻轻地放开,衣服"啪"地荡回一整排密密麻麻的衣架中间。
——郭敬明《小时代1.0折纸时代》
《小时代》的出版时间,是郭敬明在上海从事编撰期刊《最小说》的黄金时期,带思维的观察是透过现象去看本质,他逐渐发现了隐藏在繁华背后的黑暗和腐朽,但同时又沉浸其中。对上海的白领的描写,既写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又写了他们生活的冷淡,第五段中多次出现数字“一”,来突出都市生活的模式单一。这也反映了郭敬明现在生活状态,每天为《最小说》赶稿子和阅稿件,都市工作压力倍增,甚至出现过编辑们集体出逃释放压力的事。
郭敬明善于对环境进行细致的描写,而韩寒则背道而驰。他是凭感觉去描写环境的,不刻意去营造美的环境氛围。他认为写文章就应该真实地反映生活,正如他在《三重门》后记中所提到的,生活何来如此多煽情的美景,何来如此多美丽的巧合。他不注重对环境的渲染,更擅长运用对比手法描写环境,以此引出议论。
上海的湖泊大多沾染上了上海人的小气和狭隘。造物主仿佛是在创造第六天才赶到上海挖湖,无奈体力不支,象征性地凿几个洞来安民——据说加拿大人看了上海的湖都大叫“Pool!(水池)Pit(洞)!”,恨不得把五大湖带过来开上海人的眼界。淀山湖是上海人民最拿得出门面的自然景观,他已经有资格让加拿大人尊称为“pond(水塘)”了。
——韩寒《三重门》
在韩寒的作品中几乎没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即使有,那也被作者赋予了“人工化”的特征,作者总是以一种嘲讽的口吻将它展现出来。他在上面的描写的中,没有正面去勾勒上海的湖的形象,却用了美国五大湖来作对比,以此形容上海湖的小。而且韩寒对于上海的描写都有他独特的用意,是为他的评论作铺垫的。韩寒的书一般都在讽刺、评论当下社会,这在他描写上海时也得到了很大的一个体现。上海的湖很小,是“沾上了上海人的小气和狭隘”,并不是诗情画意,上海人的眼见浅,加拿大人要“恨不得把五大湖带过来开上海人的眼界”。可见韩寒对于他见到的上海,自有他自己一番独特的见解。韩寒从小在上海长大,他比郭敬明更熟悉上海人的弱点,在上海题材的选材上比郭敬明更加开阔一点。他创新而又叛逆的性格绝不允许他与别人一般公式化的描写。
一个月以后她去墨尔本留学念高中,在悉尼转机的时候遇见以前的同学,大家看见居然没有打招呼。如果在上海这是可以理解的。
——韩寒《像少年啦飞驰》
上海人为人处世精明世故、人情淡漠,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人与人的关系被工具化、功利化,所以在作者的笔下也就成了“无数的生物”。上段中老同学相见却形同陌路,这种现象“在上海是可以理解的”,可见人情淡漠与势利已经成为上海人普遍认可的交往准则。韩寒一针见血地描绘了现实中的上海生活,所用语言有时比郭敬明少得多。
参考文献:
[1]郭敬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郭敬明.1995-2005夏至未至.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3]郭敬明.小时代1.0折纸时代.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4]韩寒.三重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5]韩寒.像少年啦飞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篇三:剖析郭敬明与韩寒的写作风格
剖析郭敬明与韩寒的写作风格
高二(3)班 鲁嘉欣 陈曦 冼为等
指导教师 徐东皓
一、问题的提出
韩寒、郭敬明,两人同样问鼎过新概念作文大赛冠军,两人同样成为了当代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两人同样在当代校园文学当中占有一席之地,两人同样是时下青少年竞相崇拜的“偶像派人物”。正所谓“异中求同,同中取异”,究竟韩寒与郭敬明两者的写作风格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小组决定缩小研究范围,以韩寒的《三重门》和郭敬明的《1995—2005夏至未至》这两部题材同为描写校园生活的小说为切入点进行探讨。那韩寒和郭敬明的文章语言各有什么特点?两人在对人物描写方面有什么不同?为此,我们小组成员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学习。
二、研究的目的
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韩寒的《三重门》和郭敬明的《1995—2005夏至未至》的内容及文化内涵作一个系统的分析,从而重新客观地认识韩寒和郭敬明两人的写作特点和写作风格。
三、研究的内容
1.了解韩寒、郭敬明本人。
2.从两部小说中的环境、动作、心理活动和他们对中国教育的看法等方面的描写进行分析,并着手于语言运用的特点。
3. 根据上一步所得的部分结论,进行总结归纳,并进行比较分析。
4. 得出两人所属的写作风格的结论。
四、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1.带着问题查找相关资料(借助小说原著、相关书籍和互联网)。
2.将原著精读,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
3.进行分析。
4.写论文。
五、正文
关于两人
80年代的上海,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小孩在五岁时就被父亲逼着读《尚书》,背《论语》、《左传》,有了这样的基础,他小学时的语文成绩就出奇的好。
由于小学时被视为“掌上明珠”,以致于在初中时他放松了学习,不快乐地混着日子,语文成绩也滑到了中游地带。但那时,他已开始发表文章。
高中时,他以体育特招生的身份进入了市重点。在此期间,他获得了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使他的文学才华浮出了水面,并以一本《三重门》轰动了全国。
作为一名学生,他的成绩单上挂着七盏红灯,结果毫无疑问是留级。留级后的一年,依然是七盏红灯高高挂。但他依然走他自己的文学之路,对于他和他的作品,每个人褒贬不一。
他,就是现在效力于上海大众333车队的职业车手——韩寒。
另一个生长在同一个大城市的孩子,小时候过着平凡的生活,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里是个好孩子。
他是个喜欢打羽毛球的活泼的孩子,喜欢穿风衣行走在长满香樟树的校园的沉静的孩子,有着明亮的笑容、深黑的瞳仁以及看不见的忧伤。在高中生活中,他的成绩优异,各科的成绩都很平均,
高中期间,他获得第三、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但在高三分科时,他毅然选择了理科。
很多人不解,但他并没有放弃文学,至今已出版了几本长篇小说,发表了多篇散文。2003-2004连续两年成为了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最年轻入选者;2005年他推出了据说是最具关注的长篇小说——《1995-2005夏至未至》。
而他的学习从未荒废过,他考入了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成为一个优秀学生的典范。 他,就是现就读于上海大学的一名学生——郭敬明。
之一——郭敬明与韩寒的写景风格
纵观郭敬明的《夏至未至》与韩寒的《三重门》,从中不难发现,两位作者在环境描写的手法上,是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
在《夏至未至》中的多处体现了郭敬明的写景风格。我们选取其中一处他对上海的描写: 上海,怎么听怎么没有真实感。那完全就是一个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弥漫着霓虹灯和飞扬的裙角。倒是想看一看那些老旧的弄堂,正午的日光从各个角度切割着世界的明暗,斑驳而潮湿的弄堂墙壁,打着铃喧嚣而过的三轮车,黄昏的时候有鸽子从老旧的屋顶上腾空而起。这一切所散发出来的甜腻的世俗生活的香味曾经出现在梦境里,像是微微发热的刚刚出炉的糖果。
——Chapter.05 1998 夏天·柢步·艳阳天
他的描写仿佛是一个用最古老的照相机所拍出来的一张泛黄照片,模糊而又清晰地反映着上海的一个小小缩影,而且不仅有泛黄的颜色,还有时间冲刷出来的陈年芳香。弄堂是斑驳而潮湿,三轮车是打着铃喧嚣,鸽子在老旧屋顶上腾空,一个细节也不曾放过,构成一张鲜明的照片。照片不是影片,没有声音,将尘世的喧嚣给隔离开了,只剩下一片宁静,给人回忆、深思的感觉。
郭敬明善于对环境进行细致的描写,文笔细腻地渲染出宁静致远、没有世俗喧嚣的气氛,而韩寒则背道而驰。他是凭感觉去描写环境的,不刻意去营造美的环境氛围。他认为写文章就应该真实地反映生活,正如他在《三重门》后记中所提到的,生活何来如此多煽情的美景,何来如此多美丽的巧合。他不注重对环境的渲染,更擅长运用对比手法描写环境,以此引出议论。
在《三重门》中韩寒是如此描写上海的湖:
上海的湖泊大多沾染上了上海人的小气和狭隘。造物主仿佛是在创造第六天才赶到上海挖湖,无奈体力不支,象征性地凿几个洞来安民——据说加拿大人看了上海的湖都大叫“Pool!(水池)Pit(洞)!”,恨不得把五大湖带过来开上海人的眼界。淀山湖是上海人民最拿得出门面的自然景观,他已经有资格让加拿大人尊称为“pond(水塘)”了。
——《三重门》
他在描写的过程中,没有正面去勾勒湖的形象,却用了美国五大湖来作对比,以此形容上海的湖小。而且韩寒对于景物的描写是有他独特的用意,是为他的评论作铺垫的。韩寒的书一般都在讽刺、评论当下社会,这在他描写景物时也得到了很大的一个体现。上海的湖很小,是“沾上了上海人的小气和狭隘”,并不是诗情画意,上海人的眼见浅,加拿大人要“ 恨不得把五大湖带过来开上海人的眼界”。可见韩寒对于他见到的景物,自有他自己一番独特的见解。他创新而又叛逆的性格绝不允许他与别人一般公式化的描写。
之二——郭敬明和韩寒对人物动作的刻画
郭敬明所有描写人物动作细节的文字都有一个通性——具极强的画面感。当他的文字出现在纸上的时候,仿佛是跳动的色彩,拼凑出一幅幅富有动感的画面,堆砌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清晰的影像。
这种例子在《夏至未至》中频频出现,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颇具代表性的一段:
傅小司接过丢过来的枕头,微微地笑着,可是笑容就这么渐渐地弱了下去,脸上的表情一秒一秒变着幅度,最后变成一张微微忧伤的脸。他把枕头顺势抱在胸前,两只脚缩到椅子上去,抱着膝
盖,把下巴放到屈起来的膝盖上,这些动作缓慢地发生,像是自然流畅的剪辑,最后成型,定格为一张望着窗外面无表情的脸。
——《夏至未至》
此时,情节已发展至陆之昂留学日本,立夏与傅小司无意中谈及陆之昂。此段前的情感基调是很调皮轻松的——傅小司开玩笑似地取笑立夏。但是到了此段后,情况发生了转变——立夏提起了那个伤痕累累的陆之昂。郭敬明到底是如何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衔接得如此自然?
首先,郭敬明用“渐渐地弱了下去”“一秒一秒地变着幅度”来把前面轻松的氛围过渡到这种稍显尴尬的场面。抱住枕头,把脚缩到椅子上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做的。但因为上文情感的过渡,以让这些动作沾染上了令人揪心的分子,以致接下来“抱着膝盖,把下巴放到屈起来的膝盖上”这些本来就颇郁闷的动作更加郁闷。而在郭敬明让傅小司的下巴埋进枕头的那一瞬间,我们的心也像埋进了属于他们的碎玻璃般的回忆中一样,血肉模糊。
在这里,傅小司的那种不自觉的忧伤在郭敬明寥寥几笔后已经表露无遗。郭敬明就是用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来诠释那个身心疲惫宁静忧伤的傅小司。此时此刻,在傅小司脑中浮现的是关于陆之昂的一切一切。而他们曾经的喜怒哀乐又一次汇聚在这段文字中。
从微笑到面无表情,这一连串的动作中,郭敬明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动作外的其他的东西。这一点,正是郭敬明的文字中的精华之一。
纵观韩寒的文字,以议论居多。在这些文字当中,动作描写的部分往往是隐藏在层层议论批判的包围中,扑朔迷离。接下来这段就是我们拨开大段议论的层层包围找出来的“韩寒式”动作描写:
此时Susan旁座吃入佳境,动几下身子,一股粉尘平地升起。林雨翔闻到这个,觉得此味只应地狱有,人间难得几回尝。突然一个喷嚏卡在喉咙里欲打不出,只好抛下相见恨晚的食品和Susan,侧过身去专心酝酿这个嚏。偏偏吸入的粉不多不少,恰是刚够生成一个嚏而不够打出这个喷嚏的量,可见中庸不是什么好东西。雨翔屏住气息微张嘴巴,颈往后伸舌往前吐,用影视圈的话说这叫“摆pose”,企图诱出这个嚏。然而世事无常,方才要打嚏的感觉突然全部消失,那嚏被惋惜地扼杀在襁褓之中。
——《三重门》
韩寒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忘幽默讽刺一下,就像在这段中,韩寒形容完那个嚏的量,得出一个结论“中庸不是什么好东西”。能将中庸与那个令人欲罢不能的嚏联系起来,这种思维的确非同一般。然而韩寒在议论批判之余,也不忘对人物的动作进行更进一步的刻画。
在这里,韩寒运用了“欲打不出”、“酝酿”甚至“颈往后伸舌往前吐”来描绘这个无比真实的场景。“欲打不出”到底是怎么一个感觉,韩寒在此提及了“中庸”。中庸,即是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的态度。韩寒用在此处,是为了借中庸这种略带贬义的心态来刻画那种欲打不出、横竖不得的打喷嚏的痛苦。打喷嚏欲打不出的难过经历每个人都尝试过,而韩寒就是如此将这种司空见惯的动作巧妙地隐藏在对中庸这一带有贬义色彩的议论批判当中。
韩寒形容那股味道的时候,运用了他独特的方式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化作“此味只应地狱有,人间难得几回尝”。这种句子在韩寒的作品中如百年老屋的灰尘一样随处可见。这就是韩寒文字的诙谐。
韩寒完美地利用了林雨翔的这个喷嚏批判议论了一回,林雨翔的尴尬处境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韩寒的文字中完全察觉不到像郭敬明描绘的唯美画面那样的成分。可见,在动作刻画方面,郭敬明追求的是画面感,而韩寒追求的是动作的真实性,是那种实实在在的感觉。
之三——郭敬明与韩寒笔下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作为人物描写的细节之一,心理活动描写在郭敬明的《夏至未至》和韩寒的《三重门》当中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有人说,《夏至未至》是一幅画;也有人说《夏至未至》是一首诗,我觉得
这些说法都不够全面。郭敬明是一个细腻的写手,人物的心理活动在郭敬明细腻、新鲜的笔法下显露无疑。下面,我们一起去透视郭敬明笔下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夏至未至》当中,郭敬明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述说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也就以第三人称为主。
现在,我们先进入主角之一的傅小司的内心世界:
只是一瞬间心里有一些悲哀穿堂而过。男生的感情应该就是如此隐忍吧,再多的痛苦都不带任何表情地承受,顶着一动不动声色的侧脸就可以承担所有的尖锐的角和锋利的刃。
——《夏至未至》
短短的一句话,就道出了傅小司当时内心的无比复杂。掺杂着些许的埋怨,丝丝的无奈,淡淡的坚韧,似乎还有一点的愤怒。这就是郭敬明,他就是有这样一种能力将好几种情绪融合在一起,他所利用的正是各种情绪之间一种内在的联系。
加之,郭敬明本人特有的写作语言使普通的人物心理显得更加细腻,更有意思。
例如语段中的“再多的痛苦都不带任何表情地承受”,从整个语段的内容上看,它是主谓结构。假如我们以一种常规的思维去写作,那么相同的意思,就很容易被写成“面不改色地去承受一切痛苦”,这与原文的句子比起来,的确逊色不少,这一个简单的动宾结构,完全给不到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反而使文章变得更加枯燥无味。但是郭敬明运用了这种独特的主谓结构,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文字风格,给读者带来了难得的新鲜感。
对于这段心理描写,看得懂的人都知道它所要比喻的是“对自己不利的评论和困难”。然而郭敬明却不喜欢直白,他喜欢“拐弯抹角”,他正是用“再多的痛苦都不带任何表情地承受”这样一句具有特殊结构的句子去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的,他就是要追求一种虚幻的阅读感觉。
比起郭敬明的虚幻与唯美,韩寒的文字显得更加的朴实无华。下面,我们看一段主人翁林雨翔的心理活动:
一想到要训练,雨翔不由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宽慰自己道:雨翔别怕,十个里有五个是假的,你一定能跑过他们!这番自我暗示作用极大,雨翔刹那间感到自己天下无敌。
——《三重门》
作为一个细心的读者,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段话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字中所反映出来的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阿Q精神”(即“精神胜利法”),具有这种精神的大都有心理缺陷:自卑、自闭,这些在阿Q和林雨翔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作者韩寒也用他所擅长的“直白”写法,将人性懦弱的一面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不免让我们想到了韩寒那“惨不忍睹”的童年,读《尚书》、《论语》,童年的阴影油然而生,心理也免不了有了变异。这十多年来,韩寒就是这样走过的。
笔法细腻的郭敬明,直接朴实的韩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就了两个人迥然不同的作品。
之四——郭敬明和韩寒眼中的中国教育
在《夏至未至》和《三重门》中,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郭敬明的文字给了读者朦朦胧胧的感觉,而韩寒却使读者对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一览无遗。
郭敬明的文字一如既往的细腻、特别,而这次他所要描写的正是令他爱恨交加的中国教育。他爱的,是教育赋予了他知识;他恨的,是教育同时也剥夺了他自由。
《夏至未至》中就有这样一段话:
其实早就应该放假了,学校硬是给高三加了半个月的补课时间。尽管教委三番五次地下令禁止补课,可是只要学校要求,那些家长们别说去告密了,热烈响应都还来不及,私下里还纷纷交流感想:
浅川一中不愧是一流的学校啊。
是啊,你看别的学校的孩子,这么早就放假回家玩,心都玩野了。
是啊,真作孽。
——Chapter.05 1998夏至·柢步·艳阳天
这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却代表了每位学生的心声:不想补课,但不得不补。即使这样,他们依然服从,并且认真地去对待学习。这就是一种心态的问题。郭敬明在文中既对中国教育进行了适当的并不过分的批评,也道出了书中主角的心声。因此也就出现了上文所说的朦胧的效果。
《夏至未至》中的点点滴滴,都有着郭敬明的影子,我们也看到了郭敬明所走过的路。作为一名大学生的他,当然有着与广大学生相同的心理——对中国教育又爱又恨。
与郭敬明的含糊表达不同,韩寒更喜欢直截了当的方式:
回房和林父商量补课事宜。林母坚信儿子服用了她托买的益智药品,定会慧心大增,加一个家教的润色,十拿九稳可以进好学校。
林父高论说最好挑一个贯通语数外的老师,一齐补,一来便宜一些,二来可以让儿子有个可依靠的心理,家庭教师永远只有一个的话,学生会由专一到专心,挑老师像结婚挑配偶,不能多多益善,要认定一个。学光那老师的知识。毛泽东有教诲——守住一个,吃掉一个!发表完后得意地笑。
林母表示反对,因为一个老师学通三门课,那他就好比市面上三合一的洗发膏,功能俱全而全不到家。
林父咬文嚼字说既然是学通,当然是全部都是最一流的了。
在这点上两人勉强达成共识。下一步是具体的联系问题。教师不吃香而家教却十分热火,可见求授知识这东西就像谈恋爱,一拖几十的就是低贱,而一对一的便是珍贵。珍贵的东西当然真贵,一个小时几十元,基本上与妓女开的是一个价。同是赚钱,教师就比妓女厉害多了。妓女赚钱,是因为妓女给了对方快乐;而教师给了对方痛苦,却照样收钱,这就是家教的伟大之处。
因为家教这么伟大,吸引得许多渺小的人都来参加到这个行列,所以泥砂俱下,好坏叵测。——《三重门》
文字当中,我们不难看出韩寒对中国教育存在的漏洞有着强烈的不满。将“一个老师学通三门课”比作“三合一的洗发膏”,由此可见,韩寒对这类教师并无好感。再往下看,韩寒竟然拿教师与妓女进行对比,教师在韩寒心中地位之低,由此可见一斑。
韩寒,一个应试教育的叛逆者,他将自己所有的意志都灌输到了《三重门》中。因此读者在人物林雨翔身上也读到了韩寒的过去——对教育的反抗、拒绝和批评。韩寒宛如在借助林雨翔之口向世界抱怨自己对中国教育的极度不满。
郭敬明,一个已经走进大学校园的青年,他的今天离不开中国教育。
韩寒,一个热衷于写作、赛车的青年,他的今天同样离不开中国教育。
一个是教育的宠儿,一个是教育的异端。就是因为这样,造就了郭敬明对中国教育的爱恨交加,韩寒对中国教育的强烈反抗,同时也造就了两人完全不同的写作风格。
经过以上四个部分的分析,我们发现韩寒与郭敬明的写作风格是大相径庭的。韩寒的文章叛逆,他大胆,他勇于在自己的文章中抒发自己的不满情绪,这也体现了他“字字不忘扎刀,句句不忘讽刺”的语言特点。而且,他善于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去反映被别人否定的观点。而郭敬明的文章带给我们的是心灵上的感觉,他尽量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在他的文章中,每一个文字都是经过他精心筛选的,他只允许美丽而又伤感的词语出现在他的文章中。文章中的世界没有善恶,没有成人世界的尔虞我诈,有的只是青春独有的躁动、青春独有的色彩。
六、研究体会
由于我们在假期里都是各顾各的,以至于我们必须将几乎所有的工作推迟到开学之后。不知不觉紧紧张张忙忙碌碌的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在这个月里,有太多成功的笑容,太多失败的泪水,
正在阅读:
韩寒和郭敬明对骂02-10
包饺子比赛作文450字07-13
体育大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08-17
基于可视化的安全态势感知06-05
卤制流程配方08-18
经发局上半年产业转型工作总结报告08-04
津市市校车营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改)03-14
全球化进程中青年价值理念教育的挑战与应对11-26
项目融资方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