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州镇关于环泉州湾产业发展调研的情况汇报

更新时间:2023-03-08 06:37:3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丰州镇关于环泉州湾产业发展调研的情况汇报

根据市政府办《关于开展环泉州湾产业发展调研的通知》,我镇组织专题调研,形成建议对策,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丰州区域概况

1、地理位置。环泉州湾丰州区域即泉州外二环路以东丰州辖区北起福厦高速铁路,南至晋江北岸,西起后田、庙下规划中泉州外二环路,东至西华洋东侧—南安市与丰泽区行政界线处,包括丰州镇后田村、旭山村、丰州村、桃源村、丰州社区、西华村,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现状常住人口26677人,暂住人口19680人。

2、历史人文。丰州镇位于南安市东部,与泉州市区接壤,是南安市的“东大门”,古素有“郡城襟喉”之雅称,是闽南地区发祥的千年古地,自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作为闽南首置的东安县治所起,长期作为郡、州、县治所,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享有闽南治化最先的美誉。

3、产业现状。区域内共有企业158家,主要分布在箱包制衣、五金汽配、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建筑建材行业,其中华源制衣“签字君”、恒兴机械“恒兴”、泉工机械“泉工”、三联机械“三联”均为中国驰名商标,海潮轻工“海潮”、泉工机械“泉工”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08年全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0亿元,税收入库5856.6万元。

1

二、丰州区域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突出。丰州地处泉州西郊,区位优势十分突出,1995年12月纳入大泉州北峰丰州组团规划建设,交通十分便捷,省道307线和漳泉肖铁路贯通全境,在建的福厦高速铁路、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线、江滨北路和规划建设中的福厦高速铁路火车站东西站前道(即泉州外二环路)、景观大道等贯穿镇区。福厦高速铁路泉州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丰州镇西华村,同时规划建设泉州长途汽车西站、公交车站、泉州轻轨站。

2、旅游资源丰富。丰州是闻名遐迩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人文景观比比皆是。现有1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清源山脉、九日山、晋江、桃源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滨江公园等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宜居适住,经过几年发展,丰州镇已逐步形成以九日山名胜古迹观光旅游区为中心,独具特色的“丰州一日游”。

3、发展基础坚实。经过多年发展,丰州打下比较坚实的发展基础,初步形成箱包制衣、五金汽配、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建筑建材。尤其是近几年来实施的九日山风景区整治建设、金鸡拦河闸重建、福厦高速铁路、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线、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及江滨路续建金潘段以及正在准备实施的二环路、泉州火车站、泉州汽车客运西站、站

2

前大道、景观大道等省、泉州市重大项目建设,为丰州发展房地产业、旅游业、商贸、物流运输、金融等第三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

三、丰州区域今后发展重点

下一步,丰州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借助泉州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以及一大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建设有利契机,主动衔接大泉州城市规划建设,接受海西发展和环泉州产业发展辐射,融合历史、文化、自然多方面因素,以“商贸旅游”为主题,维护并合理利用历史遗存,完善绿色城市生产生活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丰州。

1、着力建设商贸重镇。一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借助福厦高速铁路火车站、省道307线、在建中的江滨北路、泉三高速南惠支线和规划建设中的泉州外二环路、火车站前大道等道路交通优势和在建中的福厦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辐射作用,选择站前东西大道延长路段(即站前延伸至省道307线)作为开发建设丰州片区的启动性项目,按照“一步规划到位、全线贯通”的工作主线,尽快落实项目规划、钻探、设计、拆迁安置、融资、招商等工作,积极发展以仓储物流用地为主的物流园区,激活及拉动火车站周边及丰州镇的开发建设,着力打造泉州市重要陆路商贸物流区。二是加快推进城镇改造,发展房地产业。尽快落实西华洋滞洪区规划建设,做好滞洪区周边房地产发展规划,推进西华洋滞

3

洪区周边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推进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及江滨路续建金潘南安段工程建设,实施顶堡、楼下、丛元地片区改造,着手规划建设江滨新城,同时发展星级酒店、社区商业、服务业,建设水岸新城。实施侨中路片区改造,提升镇区形象和整体品味。同时,借助房地产开发和物流业发展,大力培育金融、酒店、服务业、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建设泉州市商贸重镇。

项目支撑:

①泉州火车站安置区。建设火车站拆迁安置区,共需拆迁房屋10万平方米,建设约14万平方米安置区,投资概算2.5亿元。

②实施丰州片区开发建设启动性项目。选择站前东西大道延长路段(即站前延伸至省道307线)作为北峰—丰州组团丰州片区开发建设启动性项目,该路段全长约5.5公里,按60米宽需征地近500亩,如连同两旁各20米绿化带纳入需征地约750亩,共需拆迁房屋面积约15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4亿元。

③建设泉州(南安)物流中心。在泉州火车站周边规划面积100公顷土地,建设大型物流中心,投资概算5亿元,该项目已列入南安市2009年重点前期项目建设计划。

④建设江滨新城。借助防洪堤外移,实施顶堡、楼下、丛元地片区改造,共需拆迁房屋30万平方米,建设江滨新

4

城70万平方米,投资概算10亿元,该项目已列入南安市2009年重点前期项目建设计划。

⑤实施侨中路改造。着手准备实施侨中路改造,从省道307线段至华侨中学校门口,共需拆迁房屋5万平方米,建设新区8万平方米,投资概算1.5亿元,该项目已列入南安市2009年预备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2、着力建设旅游名镇。丰州历史悠久,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也是闽南发祥地,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晋江、桃源水库、西华洋等山青水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要加大规划、推介、挖掘、拓展力度,按照“4A”景区标准做好规划开发建设。一是建好以九日山为主体,集石亭寺、城隍庙、古书院等14处国家、省、市保护景点的名胜古迹旅游区;二是建好金鸡拦河闸下游的滨水景观游憩区;三是建好铺顶多功能旅游渡假村;四是建好桃源、环山生态旅游区,形成多区域、多功能、多元化、多内涵的旅游胜地,建设旅游名镇。

3、着力建设生态文化城镇。丰州保留了大量有闽南特色古建筑,包括南邑城隍庙、丰州古书院、祖厝、宗祠和宫庙,通过古街巷的串联和古护城河水系的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丰州古城。要按照泉州北峰—丰州规划,结合丰州古城历史文物现状,在保护的基础上,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丰州古城、桃源古街等核心保护区的重点保护民居、重点文物单

5

位,逐步做好城隍片区规划改造,规划建设海丝文化广场,再生和贯通古城内外的历史街巷,逐步改造古城内不协调的建筑,结合保留的城隍庙和丰州书院,形成古城的文化中心,实现与泉州市区的衔接,建成生态文化强镇。

项目支撑:实施城隍片区改造,建设海丝文化广场。外迁丰州中心小学,实施城隍庙、丰州书院周边片区改造,建设海丝文化广场。共需拆迁房屋18万平方米,新建房屋25万平方米,包括九日山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和管理用房、道路和交通工程、景区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投资概算4亿元,该项目已列入南安市2009年预备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四、需协调解决问题

1、尽快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北峰—丰州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基本完成,建议尽快组织审查通过,确保有规可依,以便做好下一步丰州片区项目的开发建设。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丰州镇已纳入泉州市北峰—丰州组团建设范围,市政设施建设也应由泉州市政府统一协调、规划建设。供电方面,我镇用电由泉州直供,市政路灯等费用已从电费中收取,但我镇的市政路段路灯并没有纳入泉州市政统一架设;供水方面,建议尽快启动泉州市第四自来水厂建设,规划区今天发展用水量增加,单单丰州自来水厂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要;污水处理方面,由于

6

片区承担饮用水源保护,建议泉州市借助北峰污水处理厂建设,尽快将丰州片区排污管道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其它如路网、供气、绿化等方面建议泉州市考虑统一规划建设完善。

3、整治电力线杆。目前片区内有10多路11万伏至22万伏的高压线路,电力线杆及诸多高压线严重制约片区开发建设,建议尽快统一组织整治。

4、规划区范围内工业企业外迁问题。90年代至今,因发展受土地制约,规划内就有10多家成规模工业企业陆续外迁,如坚实管桩、福红纸品、利兴电子、利豪电子、丰州工艺伞厂、东南路机、德信石业等。根据功能布局和发展趋势,规划内区100多家企业必须全部外迁,我镇设想一部分企业外迁至我镇石砻片区,一部分迁至规划区泉州外二环路以北一些可利用空间,一部分迁往南安市工业集中区。

5、完善防洪排涝设施。10多年来,规划区一遇超30毫米的雨水就容易产生内涝,防洪排涝设施严重不足,实施防洪堤外移和泉州见龙亭小区建设后问题更加突出,需要泉州市尽快规划建设丰州片区滞洪区,同时规划建设片区排洪渠及排水泵站,解决片区的防洪排涝问题。

6、尽快做好古城专项规划。聘请资质和知名度较高的规划单位尽快做好丰州古城专项保护、修复规划,以利于丰州古城保护和实施城隍片区改造以及海丝文化广场建设。

7、协调饮用水源和北渠保护问题。丰州镇有晋江、桃

7

源水库和北渠饮用水源保护,泉州市虽设有管理处等机构但并没有发挥作用,饮用水源保护这个重担全部由我镇承担,建议泉州市成立一个统一协调机构,设立执法监察队伍,负责保护饮用水源。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p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