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基础

更新时间:2023-06-07 02:2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书法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基础,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从字体上可分为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五种基本书体,所涉及的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而在民俗文化中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谓是民俗文化基础和源头。

每年的春节,几乎所有华人家庭都会旧桃换新符,在家门上贴上新对联,这一习俗已经延习了千年有余,是涉及范围最广的民俗文化。对联不仅春节过年贴,在其他民俗中更是广泛运用。生活中的婚、丧、嫁、娶都有张贴对联的喜庆烘托。不仅如此,新房上梁、门店开张,对联处处可见。这些对联不仅造句精美,寄托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优美的书法也寄托着主人的喜乐情怀。书房、客厅、中堂,明志、立志、格言无处不在。

书法在民俗的其它方面也是广泛应用。刺绣上的美妙书法、紫砂壶上的书法、元宵节上的灯谜、古代的墓志,自古至今的墓碑刻石,丰功伟绩的传记刻石,歌功颂德的金匾,剪纸艺术中的窗花,大红的喜字,大红的福字,都有书法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精美再现。

中国书法文化现象为何在民俗文化中占据广泛深厚的基础?这是有着古老的渊源。不同史书资料都有记载,轩辕黄帝命史官仓颉研发文字以替代结绳记事,“天雨粟,鬼夜哭”。仓颉团队整理、总结、优化前人成果,深研天地机理,制定出六大造字原理,“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聲”。所研发的汉字,简单易

写,形象好记易识,可谓穷极天地造化。“天帝惊慌,落下粟子雨,山神听见害怕的哭泣。”可见,汉字得科技和艺术精华之美,也是汉字通灵传神的特异功能,才使得它成为了一种独树一帜的艺术门类,至今光鲜璀璨。目前所考古发现的最早文字“甲骨文”与钟鼎文相得益彰,互相证辩。这些甲骨文距今已四千多年,都是古人“占卜”、“祭祀”等重大活动的记事文献。考古的实物材料证实,甲骨文是先用毛笔红墨书写,再用刀具镌刻上龟骨的;这应该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书法和篆刻作品。说明书法从远古至今就是重大民俗活动的中要角色和载体。在现在代活中,所有重大民俗活动依然活跃着书法文化的影子。在家族的祠堂里,到处是祖先留下的墨宝和铭文格言。海外的游子也许还保留着“今后它乡即故乡,黄昏须上祖宗香”的家训。

建房的奠基仪式,都埋下一块石碑,“泰山石敢当”乔家大院的各家各户的门头上,厅房的门头名称都是精美的书法作品;苏州拙政园里的精美书法;桂林公园里的不同年代的石刻;龙门石窟里的造像刻石是魏碑书法的精华代表。

泰山刻石、峰山刻石记载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重大祭祀活动,同时也是为秦国祖宗还“顶宅禹绩,帅秉眀德”之愿。丞相李斯精美书法祭文上敬天地神明,下警后辈子孙,曾经起到了很好的传承文化的作用,也传承着爱国爱民的民族文化特点。

书法文化不仅贯穿于几乎所有民俗文化的领域,同时也盛传于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中,这些更高层次的民族文化阶层,推波

助澜,使得书法艺术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化巅峰,是一个艺术领域里璀璨夺目的明星,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之一。

被誉为钟鼎尚书的毛公鼎,传承着维护国家民族统一事业而建功立业,标秉史册的爱国诚信文化。被誉为像形精灵的散氏盘,还有严整庄重的大孟鼎等,这些钟鼎全文记载并传承着几千年华夏文明“建功立业、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更早一些的金文,虽然文字较少,也有记载重大历史事件的文献。其实中国古代,根本就不存在纯正的奴隶制度,自轩辕开始,就在用一种怀柔的政府在统治和兼并各部落。至夏禹铸九鼎代表九州,以诚信来治理九个封建诸侯。这个“封”和“侯”是很早的文字,分明就是封建社会的标志。在中国,并没有发现确凿的奴隶买卖现象,到是处处可以找到“非攻”、“爱民”的文献。 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只要是指君王要效法周礼,以诚信取天下。这一点,在西周早期的册封大事上有着异常经典的演绎。在商晚期所出现的作册之鼎显示是单轨制行为。周王朝册封带兵元帅的行为,为了更进一步传递诚信册封的文明,采用的是鼎册双轨制册封,即使战死沙场丢失,儿孙仍可凭据享用爵位待遇,不必担心君王反悔。这一现象在作册大鼎上有明显的说明,并将“ 册”改为“鸟 丙 册”,实为现代所用“镌刻封册”之意。这些文化诚信,使得周王朝很快兵不血刃的取代了商王朝,并取得各诸侯的拥戴。

古代的“玺印”就是中华民族诚信文化最好的例证。考古发

掘出的十万枚以上的古玺,是这个民族多么重视“诚实守信”的例证。在契约、文书、传递信件的封泥上盖章画押是自古以来的文化传承,这些印章的文字都是自己的姓名,精美的书法和铸刻。至今篆刻仍旧保留着高古象形通灵的篆刻书法。近代吴昌硕大师就是以最早的石刻“石鼓文”入篆,创新出高古苍荠的新篆刻,享誉全球,风靡世界。自宋代起,书画家以印章证其作品的真实性至今。这一信物的文化已延伸到了单位、国家之间的合约文书等领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就是全球顶礼膜拜的“中国印”,这一切不能不说,书法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

魏晋时期,王羲之在家学的基础上,遍访名师,融古纳今,推演字理,以博大情怀,创新出最能体现魏晋风骨精神气质的新书体,“即研美流便,笔势爽利果断”的行书,大受世人推崇,随后历代文人墨客推为书圣。其经典代表作品兰亭序为书家必修范本,历经代代多次翻刻,历久弥新,世人评价。

唐宋时期在文人中流传盛行的尺牍书法,把书法文化进一步推向高峰。结合唐诗宋词的文观、文人风流潇洒的处事风格,手摇折扇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若是拿着写有名人字画的折扇更是身份倍增。明清以来,书法史登上茶具、餐具、家具,连寺庙、道观里的香炉、门头、佛经的抄写都将书法文化推向高峰。王右军书佛经换鹅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黄庭坚抵柱铭拍出天价的背后也说明书法文化在民族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pj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