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山西)总复习练习:主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

更新时间:2023-04-08 01: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主题02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 (17·青岛)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A)

①统一六国②焚书坑儒③推行郡县制④统一货币、度量衡⑤修建陵墓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⑤

D. ①③④⑤

2. (17·怀化)鲁迅说:“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D)

A. 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文字

B. 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度量衡

C. 秦始皇下令修筑万里长城

D. 秦始皇发布焚书坑儒令

3. (17·西宁)“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A)

A. 推行郡县制

B. 繁重的徭役

C. 沉重的赋税

D. 严酷的刑法

4. (17·百校联考三)儒家学说长期以来被历代封建王朝尊奉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宣扬的诚信、友善、孝道等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仍然在传承着。下列史实与儒学无关的是(B)

A. 孔子提倡“仁”的学说

B. 汉朝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 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制度

D. 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5. (17·百校联考四)下面图示是某学习小组整理的汉朝初年的发展线索,你认为划线处应填写的是(D)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独尊儒术

D. 休养生息

6. (17·台州)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此建议(B)

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

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④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7. (17·咸宁)2017年5月14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下面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①张骞出使西域奠定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基础

②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③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④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向西到达西亚,最远到达欧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17·镇江)下图是汉朝前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主要交通线。当时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B)

A. 茶叶

B. 丝绸

C. 牲畜

D. 瓷器

9. (17·滨州)中国是世界上几个独立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西部的高原与沙漠使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间交流极少。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与中亚、西亚文明进行交流发生于(B)

A. 商周时期

B. 两汉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10. 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地区(包括今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始于(B)

A. 张骞出使西域

B. 西域都护的设置

C. 丝绸之路的开辟

D. 班超经营西域

11. (17·青岛)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A)

A. 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 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 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 孙权称王,国号吴

12. (17·眉山)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D)

A. 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 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13.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A)

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语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⑤发展经济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14. (17·百校联考二)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如果为下面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B)

A. 对外交往开放频繁

B. 民族交融蔚然成风

C.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15. (17·黄石)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东汉结束。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6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316年西晋灭亡,第二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公元439年,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北魏建立后,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平城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族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494年北魏孝文帝进行了迁都。孝文帝迁都之前,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后进一步实行改革。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7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某历史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A. __221__年;

B.吴国建立,__三国鼎立__局面形成;

C.__317__年

材料二(见下图,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7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A. 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图中甲地是__洛阳__(写出地名)

B. 北魏教文帝迁都有何历史意义?

意义:①有利于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②有利于鲜卑族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p5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