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更新时间:2023-07-19 19: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落花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雅荷塘小学 孙静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课7个生字。会用“居然”造句。

2、 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

3、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学习重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 【学习难点】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学习准备】 1、老师:PPT课件。

2、学生:查找落花生及许地山的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检查学生读词情况。(先自由读,然后开火车带读,火车头读一次,全班 ) 跟读一次。(在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字笔画又多,又容易写错的,我们挑 ) 出来学一下: “慕”字要注意下面小字加一点,这其实是“心字底”的变 形,写的时候要注意两点要并排点; “辨”字中间是“点、竖撇” ,与它相 似的有“辩”“瓣”“辫” 、 、 。这些字写在副板书位置上。 ) 3、 读准了字音,老师再来考考大家能不能把下面这些难读的句子读通顺。 △学法指导:根据上下文理 △帮助学生辨析清楚“慕” 字和“辨”的写法,并复习旧知。

(PPT 出示,解释“亩”字意思;区别“园”和“院”“播种”的“种” 解词义;分析词性,

寻找规律, ; 读第四声。 ) 从而确认词语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接下来,我们就要走进文本里,去了解当时究 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作者那样地深有感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 文围绕着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完成填空内容。 2、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3、 经过这么一梳理,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文章的层次了。谁能将板书上的四 个小标题串起来讲讲,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还有许多,例如——题目扩展法、要素归纳法、 段意合并法等等。 △能力训练:概括文章主要 内容,同时复习旧知。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四、学文品文,指导朗读 1、 我们先来看看作者他们是怎样种花生、 收花生的?我请一位同学读第一自 然段,其他同学在书上将描写种花生过程的词语下面加上“△” 。 2、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并指导:作者用区区四个词语,就将“几个月”的辛 劳简略地一笔带过,这样的写法我们称之为——略写。 3、 当我们种花生的时候,就知道一定能收获花生吗?(生:不是。 )你从哪 △能力训练:理解“居然” △知识渗透:略写。

个词看出来的? (生: “居然” 这个词说明了收获花生是件很意外的事情。 词义,掌握用“居然”造句的要 ) 4、 大家试试看,用“居然”说个句子。 (提示学生要注意讲清楚前提。 ) 5、 在第一自然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收获了新的知识。回到课文,同样有收 获的,便是作者许地山和他的家人。当他们收获了花生后,母亲提议说要 过一个——(生:收获节。 )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 尝尝我们的新花生, 好不好?) 既然是过收获节, 我们的心情会是—— (生: 点——前提条件+ 与前提条件相 ( 反的)结果。

开心、高兴! )好,哪我们就满心欢喜地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五、抓重点句,品味含义,指导朗读 1、 就在过收获节的过程中,我们一家人一边品尝着花生的美味,一边议论着 花生。这一部分从第三自然段一直写到第十五自然段。我与大家分角色朗 读,好吗?(请三位同学分别读哥哥、姐姐和“我”的话,其他同学读父 亲的话,老师来读旁白。 ) 2、 孩子们和父亲是怎样评价花生的?(学生汇报,老师小结:在写孩子们评 价花生的时候,都是简单的一句话,写父亲对花生的评价,却用了一大段 文字,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采取了略写和详写相结合的方 法。 ) 3、 大家都评价了花生,谁的话最发人深思?(生:父亲的话。 )我们在理解 父亲这番话的时候,

要抓住哪个关键词?(生:可贵)是的,孩子们评论 花生时,说的都是花生显而易见的“好处” ,而父亲的话却道出了花生容 易被人忽视的“可贵” 。 4、 课文写出了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花生的可贵之 处?文中那些地方能看出花生的这些可贵?(默默无闻、默默奉献、不求 名利、不图虚名……)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 5、 在这段话里,父亲把落花生与桃子、石榴和苹果的生长特点进行了—— (生:比较、对比。 ) 6、 指导朗读:既然是对比着来写,那么在读的时候,语气上就要有所区分。 我请一位同学先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读描写桃子、石榴、 苹果句子的时候,要读出张扬、炫耀的语气;读描写落花生的句子时,要 用平实的语气来读。 ) 7、 在比较过程中,父亲是不是只肯定了花生的存在价值,而否定了桃子、石 榴和苹果的存在价值呢?我们该怎样正确地理解父亲的这番话?和小组 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8、 同学们刚才谈了对父亲这段话的理解, 其实就是父亲想借由花生来告诉孩 子们做人的道理。父亲说——(出示 PPT,生: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 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 9、 作者从父亲的话中得到启发,他说——(生:人要做用的人,不要做只讲 △在讨论中学会辨证地看待 问题。 △通过朗读,再次体会花生 的质朴。 △以朗读感知孩子们与父亲 对花生作出的不同角度、不同层 次的议论。 △品读句子,理解父亲对花 生评价的意义。 △知识渗透:略写。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孩 子们和父亲对花生的评价。

【板书设计】

15 落花生

种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收花生:居然 尝花生:好几样

议花生

【教学反思】

这次的课是根据学校《试行市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标准与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概括与表达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而上的。

回顾教研员刘成通老师的评课,我对“概括能力”又有了新的认识。刘老师认为,“概括”不光指我们平时让孩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其实还包括其他三个方面——对文章整体印象的概括,对文章脉络、线索的概括,发言时简练、概括地表达。

刘老师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说起对“对文章整体印象的概括”和“对文章脉络、线索的概括”,这都是站在比较高的角度来“俯视”文章的做法。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带着学生细细分析课文内容,却没有在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条理这方面下功夫。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养成被老师牵着走的惰性。

自从我带着这个班升上四年级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带领孩子们从“整体—局部—整体”地进行学习。每次发下新的语文书,我都是先带领大家先阅读目录,整理浏览所有的课文题目,然后将每个单元的导读粗粗读一遍,大致了解各个单元的主题。在平时的单元学习中,我也是先从单元导入入手,整体感知单元内容与要求,让孩子们做到心中有数。学完一个单元后,我也会让孩子们说说学习感受,总体回归一下。

的重难点。而且学习主动性也大大增强了,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

将这种学习的方法落实到每一篇课文里,孩子们对一篇文章有了整体的感知,清晰了文章脉络之后,就会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框架,在深入学习文章时,对语句的理解就有所依托,学习效果就更到位。

再说说“发言时简练、概括地表达”这一话题,同样也引人深思。

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如果我能从一年级就开始注重培养在回答中的概括能力,那么到了五年级,孩子们的概括能力就会更强了。在当天的课堂上,孩子回报作者简介时,不加筛选地将搜集到的资料一气读出,不但浪费了时间,其语言概括能力也未得到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这些细节,从点滴做起,培养孩子从筛选汇报资料开始,学习在发言前打腹稿,逐步掌握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表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o7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