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2023-09-26 09: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3.6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本节课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 使学生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教学过程中,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具体生活事例中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还是比较容易的,难的是如何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特别是学生很难判断在何种情况下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而应用乘法分配律才是我们教学这堂课的真正目的。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探究乘法分配律

1、今天我们这节课继续来研究乘法运算定律。老师出示三道题 出这三道题,体现 请学生至少选择一题,用两种方法解答。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 (1) (2) 方法学习数学的教

上衣128元 课桌46元 育思想。让学生 裤子72元 凳子24元 明白数学来自于生 买50套 三套 活,有服务于生活。 (1、2两题图式出现)

(3)学校要给鼓号队125人购买队服和鞋,一套队服80元 ,一双白球鞋8 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两个同学互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对两种方法进行比 学生说明思路及计算方法,教师板书算式: 较从中领会:有一 (128+72)X50 128X50+72X50 种方法是比较简便 (46+24)X3 46X3+24X3 的。 (80+8)X125 80X125+81X25

左右题计算结果相同么?我们就可以说左右两个算式是什么 关系?(相等关系)

讨论:请仔细观察、分析这三个等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通过对式题的观察

分析,培养学生的

同学汇报讨论结果。 抽象概括能力。从 引导学生分析发现,从中总结、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及字母 讨论中发现规律, 表示。 体现了学生学习 我们研究出这条规律有什么用?(可以简算) 的自主性。

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从教师举例到学自

己举例,实际上

如果在遇到这样的题目,没有要求你用两种方法计算,我么就

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可以选择最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如果给我么的是一个算式,能 是学生认知的进步 运用定律转换成简便方法的就要进行转换。 在解题时,需要哪种形式,要根据具体的题目,灵活运用,哪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做。下面我们来练习几道题。 所学知识。 1、 填空 cX(a+b)=__X__+__X___ (12+40)X3=___X3+__X3 66X28+66X32+66X40=___X(___+___+___) 15X(40+8)=15__40__15__8 你能不能象老师这样给同学出一道运用乘法分配律互相转换形式 的题。 下面运用我么所学习的知识判断几道题。(打手势) 在判断中进一步理解定律。 (1)25X10+25X30 =25X(10+30) ( ) (2)(3+5)X125=3+5X125 ( ) (3)(2+3)X20=2X20X3X20 ( ) 计算96页第三题。 二、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1、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2+25)X4 16X34+84X32 (72+8)X125 订正(72+8)X125时强调:这道题你们为什么不用乘法分配律进 体现灵活应用知识 行计算呢? 看来,我们遇到一道题,还要注意观察这道题的特点,若能直接 简算的,就不用转换形式。 提出新问题:72X125+8X125除了用乘法分配律可 转换成 沟通新旧知识联系, (72+8)X125来计算外,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时计算简便吗? 体现综合运用知 (72看成 8X9) 识。 所以说,我们解题时,一定要把前后所学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这样你的解题方法就更多了。 2、 延伸 今天我们只要研究的什么内容?对现有知识的补充 请大家思考:(70-25)X4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为什么? 反馈后,练习:24X125-16X125 三、 小结 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解题时,能够根据具体的 加深对乘法分配律 题目,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看谁用的方法最多 ,最简 全面理解。 便好么?

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案例分析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使学生得到知识即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技巧。教师先引导学生说是怎们想的,然后分小组讨论:观察三个等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总结出乘法分配律。

2、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进行探索,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实现了学习上的互补。学生们在交流过程中,面对各种不同的观点,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学活理解他人的想法,同时学会反思、评判自己的观点。

3、本节课这种学生的差异,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所有的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nq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