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动机和态度与学习成效的实证研究

更新时间:2023-06-04 23: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CN13-1265 TE

承 德 石 油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ournalofChengdePetroleumCollege第6卷第4期,2004年12月Vol.6,No.4,Dec.2004

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动机和态度与

学习成效的实证研究

王志敏

(常州工学院英语教研室,江苏常州 213002)

摘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课程的学习动机和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期末英语成绩,分析了英语学习动机和态度与学习成效之间的相关情况。其研究成果,对外语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成效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0422andEffectsof

CollegeEnglishLearners

WANGZhi2min

(Chang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Changzhou213002,China)

Abstract:ThispaperinvestigatesEnglishlearningmotivations,attitudesandeffectsa2mongnon-Englishmajorcollegestudents.Consideringthestudentsπfinalexamachieve2ments,italsoanalyzesthemotivations,attitudes,effectsandtheirrelationship.Thestudyresultwillhavegreatinfluenceonforeignlanguageteaching.Keywords:learningmotivations;learningattitudes;learningeffect

1 研究背景

动机是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外语学习的动机是学习者对待语言学习的整体目标和方向定位,包括学习者的目地、兴趣等,在外语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许多研究者对学习动机作了广泛的研究。如:布朗(Brown)的整体动机和情景动机说(globalmoti2vationandsituationalmotivation)、Ellis的任务动机说(taskmotivation);Harmer则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和外在动机(extrinsicmotivation);最全面深入的研究为Lambert和Gardner,

他们将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和工具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融合型动机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而产生的动机;工具型动机指学习者为某一特殊的,如通过考试获得某一职位等而产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密不可分。Brown将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归入整体动机中去研究,也有学者从

收稿日期:2004207213

基金项目:常州工学院科研项目(N200347)

作者简介:王志敏(19662),男,江苏常州市人,常州工学院英语教研室讲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

文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6卷 第4期 66

动机的动力来源角度出发,将学习态度归入内部动机。国内研究者则提出了“态度动机论”,所谓态度动机,指学习者对外语和外语学习本身所持的态度的动机。

我国有关外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大多循着加德纳经典及扩展模式的路子,探索动机对学习成效的促进作用,以及动机与其他影响成绩的学习者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吴一安、刘润清、Jeffery等人对影响学生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华惠芳关于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文秋芳关于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的研究等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些都为我们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很强的理论及实证依据。

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笔者对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外语学习动机和态度与学习成效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外语的普遍动机,以及产生动机的原因,分析动机和态度与学习成效的相关情况,以及在教学中激发引导并维持学生的正确学习动机和态度,有的放矢地进行外语教学。

本文采用Gardner和Lambert的模式来描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态度,因为它既符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又有助于解释本次调查的结果。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共110人,,2.21)问卷调查法:采用Likert五级量表,对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和态度进行五级评分。共发放问卷110份,全部收回,全部有效。为保持数据的准确性,我们还对部分学生采取了面谈的方法。

2)所得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Foxpro2.5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forwindows进

行百分比分布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工具动机

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学习外语的工具动机比较明显,从持同意和完全同意的学生数百分比看,A1为70%,说明近70%以上的学生普遍认识到外语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A2、78.1%和61.5%,说明60%以上的学生把学好外语看作是获得专业知识和其A3、A4分别为91.3%、

他信息的一个必要途径。这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涉外活动的增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日益增多,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强度受英语学习所发生的社会环境的极大影响。A5、81.5A6分别为57.4%、%,说明半数以上的学生把外语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联系在一起。从目前大学外语发展水平

表1 外语学习工具动机百分比分布( %)

内 容 选 项

A1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需要A2因为外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A3为了直接从外文书籍中获得信息A4为了专业需要

A5为了将来获得一个好工作,好职位

完全不同意

31.523412915.6

不同意

12.51.53.56.562.532.526.5

一 般

14.55.716.42932.61521.531

同 意

48.525.832.632.53538.512.320.5

完全同意

21.565.545.52922.4434.76.4

六级或考研、出国A6为了过四、

A7因为看别人说外语流行就羡慕别人A8因为外语是有知识,有能力的象征

王志敏: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动机和态度与学习成效的实证研究 67

和课堂内外的外语学习,使用环境看,这种动机非常有利于大多数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但是,这种外语学习动机有它的局限性,因为应试和求职毕竟是近景动机,达到目的后,这种动机就会饱和。所以,外语教师对持有这种学习动机的学生既要对他们的目标给予支持鼓励,又要作适当的引导,提高他们对外语本身的兴趣。A7、26.9%,明显低于持其他工具动机的人数。说明目前大学生学习外A8分别为17%、

语主要是以使用为目的,把外语作为自身知识结构或个人修养的人数毕竟还不多。3.2 融合动机

表2中A9、A10为融合型动机,持同意和完全同意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不高,说明只有少部分的学生有融合动机。这与戚雨村先生的结论:“从外语学习的动机来看,在中国除了很小一部分学习者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或兴趣而具有融合动机外,恐怕绝大多数学习者都持工具型动机”相吻合。由于英语教学条件、学时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学生在课堂内外,听、说的机会还是很少。另外,由于学时限制,教师在课内介绍书本以外的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机会也不多。根据此调查结果,教师要把握机会,在课堂内外增加口语和听力训练及目的国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介绍,以增加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表2( %)

内 容 选 项

A9为了直接与外国人交流

完全不同意

.5

.2

完全同意12.5

3.3类 型平均数标准差T 值主要地位。3,学生的工具型动机为3.15,而融合

工具型3.150.68

型动机为2.25,T值为2.46,表明两者之间确实存在差异。2.46

这点与Gardner和Lambert的研究相吻合,即于课堂之

外在外语具相当的重要性的条件下,工具型动机将能比融合型动机起到更大的作用。应该注意的是,这两类动机并不是完全排斥。对学生的答卷仔细研究并与他们深入交谈后,笔者发现尤其是那些动机较强的学生既是出于对英语这门语言本身的兴趣,又有着将英语作为学校课程学好的良好愿望。3.4 态度

表4反映了学生对外语学表4 大学生外语学习态度动机百分比分布( %)习的态度,有些学者也将学习

内 容 选 项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 般同 意完全同意

态度视作为内部动机。同意和

24.515.5446.59.51因为我喜欢外语

完全同意的学生所占百分比

为16%,说明16%的学生从外语学习本身获得了乐趣。内部动机一般比较稳定,而且受外界干扰少。但在这项中也应注意到有40%的学生不喜欢学习外语,另有44%的学生介于喜欢和不喜欢之间,说明有大部分学生,因为外语是必修课,要过级考试或别的原因而学习外语,他们在外语学习中并没有获得乐趣。教师要注意这些现象,弄清这些学生不喜欢学习外语的原因,以便对他们作进一步的指导。

表5反映了大学生对外语的认识和态度。持同意和完全同意的学生百分比分别为B2:62%,B3:71.5%,B4:73.5%,这说明60%以上的学生对外语学习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认为除了自身原因,这也与平时学生反映的外语课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单调,缺少语言实践环境等问题有一定的联系,值得外语教师的关注和精力投入,对之做一番努力。

表5 对外语的认识和态度百分比( %)

内 容 选 项

B2外语主要背诵,外语学得好不代表一种能力

B3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工具,学得差不多就行了B4对语言不感兴趣

表3 大学生工具动机和融合动机的比较

完全不同意

2.5

4.55.5

不同意22.5

8.54.5

一 般12

15.516.5

同 意13

29.536

完全同意

49

4237.5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6卷 第4期 68

3.5 英语学习动机、态度与学习成效的关系

表6 英语学习动机、态度与学习成效的相关系数

Gardner认为外语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

变 量平均分相关系数习成效。这里笔者用学生上学期英语期末成绩来表示学

分数69.8

生的学习成效。需要说明的是,学期英语成绩由平时成绩0.53

(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两部分组成,平时

成绩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考勤、平时表现、作业等综合因素,这实质包括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的成份,因此,可信度较高。从表6中的相关系数0.53,也显示出外语学习动机、态度与学习成效具有较密切的关系,即动机、态度越强,学习成绩也就越好。学习成效与学习动机和态度是密切相关而又相互作用的。这从我们面谈获得的调查材料也可以佐证此论点。学生小孟喜欢英语,在上学期的英语期末考试中又考出了85分的好成绩,用她的话说:“现在学英语是越来越带劲。”而小越英语成绩较差,自述“越来越有挫折感,看到英语就头疼。”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例子恰好说明:强烈的动机和态度确实能刺激学习,提高成绩;机,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5 对教学的启示

,1)。

2)。

3)与工具性动机相比,融合性动机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习态度作为内部动机,对某些学生而

言,仍是模糊不清。

4)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和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和提高。

5)学习动机、态度和学习成效密切相关而又相互作用。

鉴于学习动机和态度与成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要把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效结合起来看,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语言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并使课堂语言学习充满乐趣。图1的Gardner外语动机模式反映了“语言态度——动机行为——学习成绩”

三大要

图1 Tremblay&Gardner的外语动机模式(根据Dornyei1998)

素之间线性关系,它使得外语学习动机模式具有理论上的说服力与简洁性。课堂教学在外语学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课堂教学对动机的刺激强度不能令人满意,从表7的统计结果来看,应当说是不容乐观,说明当前的外语教学面临新的改革。外语教材必须难度适中,题材新颖多样,贴近生活,以便学以致用。教学活动安排上要力求系统、完整、课内外结合。外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也有待于改进。有的教师辛辛苦苦备课,认认真真上课,背景知识准备的很充分,课文的重要、难点

王志敏: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动机和态度与学习成效的实证研究 69

分析的深入浅出,例子举得也很生动,但收效却不大。主要原因是语言是一种技能,必须让练习者实践。外语教师的作用应像导演一样,在幕后策划,组织各种围绕课文的活动,让学生课下准备,课上的大部分时间应是学生的,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语言技能,并获得学习方法。

表7 课堂教学对动机的刺激百分比分布( %)

内 容 选 项

C1因为我喜欢给我上课的外语老师C2因为外语教材的内容很有吸引力

完全不同意

9.015.516

不同意

15.52212.3

一 般

49.553.549.7

同 意

19.57.518.7

完全同意

6.51.53.3

因为外语课的形式很活泼

从本次调查,我们得到以下一些启发:

1)外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持续发展,外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社会需求造就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而作为外语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观看原版影视精品、戏剧表演等等。

2)培养学生的融合型动机。的。,、。让学生的好奇心受到激发,。

,,因而还可以对学生进,。

3)帮助学生形成动机、态度与学习成效的良好循环。让学生摆正学习态度,当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及时鼓励,以使他们获得感情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4)重视个体差异。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十分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是很有启发的。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又一重要措施。

最后还要加以说明的是,本次调查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结论和启示是否适用于所有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参考文献:

[1] GardnerRC,LambWE.AttitudesandMotivationinSecondLanguageLearning[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72.

[2] SternHH.FundamentalConceptsof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3.[3] EllisRod.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4] EllisRod.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5] Brown,H.D.TeachingbyPrinciples:AnInteractiveApproachtoLanguagePedagogy[M].NewJersey:Prentice

Hall,1994.

[6] Oxford,R.L.&nguagelearningmotivation[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1994,(78)1:12228.[7] Dornyei,Z.Motivationinsecondandforeignlanguagelearning[J].LanguageTeaching,1998,(31)3:1172135.[8] 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外国语,1989,(5):122.

[9] 顾嘉祖.新世纪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集[M].长沙: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0] 武和平.九十年代外语 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述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162121.[11] 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2] 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3):44247.

[13] 高一虹、赵媛.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2003,(1)29238.[14] 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5] 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2110.[16] 石永珍.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报告[J].国外外语教学,2000,(4):82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mq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