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从》多种解读的成因

更新时间:2023-12-27 01: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何去何从》多种解读的成因

摘 要:《何去何从》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不同的读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许多文学批评家和学者都对它进行了深刻独到的解读。本文旨在从读者反应理论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着手,探析出现多种阐释的成因。

关键词: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何去何从》 读者反应理论 意义未定和空白

一、引言

《何去何从》是欧茨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15岁的女中学生康妮在暑假的一个星期天被诱奸的故事。这部作品非常受欢迎的同时,也一直饱受争议。不同的读者又有不同的解读。本文旨在从读者反应理论的角度探讨《何去何从》出现多种阐释的原因。 二、《何去何从》的几种不同解读

大批的文学批评家和学者就对《何去何从》进行了独到细致的研究。小说丰富的内涵,让读者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和角度去阅读,对小说作出个人的理解与评价。下文列举了几种对《何去何从》不同的解读。 (一)空虚的自我,迷惘的灵魂

康妮的悲剧命运是由于她叛逆、自恋、爱慕虚荣的人格和信仰的缺失导致的。她试图脱离象征传统与秩序的家庭。而且,她极度关心自己的容貌,举止做作,喜欢打扮得花枝招展吸引男孩子的注意,整天“满脑子是想入非非的白日梦”[2]。“康妮其实生活在一种空虚、梦幻、不真实的精神状态中。”[3]所以,有些读者认为康妮自身的性格缺陷才是万恶之源。 (二)男性的控制与支配

康妮的悲剧来自于男性对女性的控制与支配。“从阿诺德?弗兰德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发现男性对女性的支配,而且可以看到男性为了控制女性为后者所设立的审美标准。”[4]弗兰德为了控制康妮的思想,奉承康妮才是真正的美人儿。康妮虽然拒绝和弗兰德出去,但他威胁她,不断给她洗脑,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三、《何去何从》的不同解读的成因

欧茨非常注重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擅长营造神秘气氛,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读欧茨的文本,读者可以发挥能动作用,以自己的方式去揭开小说中的神秘面纱,获得对作品独特的见解。这让我们联想到伊瑟尔以的“意义未定和空白”理论。他认为文学文本中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而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就是在这些“空白”处发生的,正是这些需要依靠读者“以揣度去填补的地方”,把读者“牵涉到事件中,以提供未言部分的意义。”[6]每一个读者通过能动地填补文本中的“空白”,成为了文本众多共同创造者中的一个。文学文本在不断地被再创造中,取得了它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

四、《何去何从》中的“空白”阐释

欧茨的短篇小说《何去何从》中有很多作者没有言明的细节,下面我们就对《何去何从》中的几个空白点进行解读。

空白一:康妮和埃迪在巷子里做了什么?康妮曾在夜里和一个男孩埃迪去

了一条小巷。但作者没有提到他们在小巷里干了什么,这个“空白”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力和能动作用去填补。如果康妮在巷子里已经和埃迪发生了第一次性关系,那她本身就是一个脱离传统、放纵自己的问题青年。她的悲剧命运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堕落、无知。

空白二:数字33、19、17代表什么?弗兰德车上的这三个数字并未让康妮有任何特别反应。那作者在文中提到这些数字用意何在?米歇尔?塞里奥特认为这个故事题目来自于《民长记》第19章第17篇的一个故事。“和这个故事的题目意义最相近的解释出现在《新世纪圣经翻译》里,上面写着‘当他抬起头他看见了一个旅行者站在城市民众广场上。所以这个老人说:你来自哪里,将去何处?’”[1]塞里奥特解释道:“这句话不仅是这个故事题目的来源,而且它还出现在《旧约》终结篇的第33卷19章17篇。所以数字‘33、19、17’指的就是这句话。”[1]这三个数字如果真的跟圣经有关,而康妮又完全不知,那读者可以推断她缺失信仰、精神虚无,没有正确的信仰和道德标准束缚自己,有的只是荒唐的叛逆与所谓的自由。所以,她最后在堕落的路上越走越远是必然的结果。

空白三:小说中的诱奸是梦境还是现实?当弗兰德来到康妮家门口的时候,康妮发现他的同伴的收音机里放着和她之前在房里听的一样的音乐。她和弗兰德应该不会如此地有默契吧?其次,弗兰德竟然知道有关康妮的一切。他懂得迎合康妮的性格,满足她的性幻想。再者,文中多次描述康妮感觉弗兰德的声音像歌里面的旋律。这些反复描写是否也在暗示这就是康妮在听歌时的又一次幻想?最后,欧茨也没有给故事一个确定的结尾,在康妮走出门的瞬间故事发展戛然而止。这似乎符合梦境原理,做梦时人一般会在冲突达到最高潮的时候突然惊醒。综合以上几个原因,读者完全有理由把弗兰德的诱奸看成是康妮周日午后的梦境。这种填白就会引导读者思考梦境折射出的康妮的邪恶面:自恋,渴望性爱。 五、结语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著名短篇小说《何去何从》,以其精湛的表现手法让简单的故事有了更丰富的意蕴。作者在小说中精心设置的“空白”和“不确定性”给予了读者自由阐释的空间。不同的填白,不同的定义,造就了文本不同版本的解读。 参考文献:

[1]Michele D. Theriot. The Eternal Present in Joyce Carol Oate’s “Where Are You Going, Where Have You Been?”[J]. Journal of the Short Story in English,2007:48.

[2]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何去何从[M]//国彬,陈新,义国,译.爱的轮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李庆.空幻的自我,迷惘的灵魂[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4. [4]甘士艳.论欧茨短篇小说《何去何从》中的女性悲剧[J].学理论,2013:3.

[5]塞尔登.当代文学理论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6]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m0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