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3.

更新时间:2024-07-10 09: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

l.我国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包括有( )。

A.未满10岁的未成年人 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c被逮捕的人犯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2.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称为 ( )。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 C.有行为能力人 D.法人

3.在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 c.完全行为能力人 n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

4.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件( )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必须 B.可以 C.不能 D.可能

5.法律关系是由( )保证的社会关系。 A.围家洪缝 B.国家权力 c.国家强制力 D.国家司法机关 6.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

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 B.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 c.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 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 7.权利主体之间的权穗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 )。 A.法律事实 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关系内容 D.法律关系主体

8.违宪制裁是依据宪法的特殊规定对( )实施韵强制措施。 A.违宪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纪行为 D.违章行为

9.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

10.法律事实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事件,另一类是( )。 A.法律后果 B.法律责任

c.法律行为 D.法律制裁

11.刑事制裁是( )对犯罪分子实施的刑罚。 A.国家机关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12.夫妻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这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 A.行为 B.非物质财富

C.物质财富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3.法的共同本质是( )。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B.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c.法是领导者个人意志的表现 D.法是全体公民的意志的体现 14.提交会议讨论而被列入会议议程的建议或意志称为( )。 A.法律草案 B.议案 c.法律草稿 D.法律 15.立法的关键性阶段是( )。 A.法律议案的提出 B.法律草案的审议 C.法律草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 16.决定法的本质的是( )。

A.社会生产力水平 B.社会经济基础 c.党的政策 D.全体社会的共同意志 17.我国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 A.以事实为根据 B.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 D.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18.一个法律行为( )引起多种法律美系的产牛。 A.不能 B.可以 C. 必然 D.肯定

19.社会主义法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关系进行( )的手段。 A.强制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引导性调整 D.制约性调整 20.未经正式公布的法律是( )。 A.有效的 B.无效的 c.部分有效的D. 上答案都不对

21.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 )。 A.法的客观性 B.法的阶级性 c.法的规范性 D.法的强制性

22.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第一层次本质是( )。 A.统治阶级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其他因素 c.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3.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统治阶级意志 B.阶级斗争状况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 24.法的国家强制性来自( )。 A.舆论力量 B.国家强制力 C.政党的力量 D.社会力量

25.《公司法》规定: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一规定属于 ( )。

A.法律的技术性规定 B.法律概念 c.法律规范 D.法律原则

26.法的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这 表明法具有( )。

A.规范性的属性 B.连续性的属性 c.一般性的属性 D.效率性的属性

27.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实拖主要是靠( )。 A.社会舆论 B.领导的威信 c.自觉遵守 D. 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28.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必要条件是( )。 , A.权利和义务 B.物和行为

c.法人和自然人 D.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9.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法律关系的主体。 A.不能成为 B.可以成为 c.部分可以成为 D.必然成为

30.法律的公布是指( )将通过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公布。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主席 C.国家司法机关 D.法律制定机关

3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且有( )的社会规范。 A.特殊效力 B.普遍约束力 c.一定强制力 D.特定效力

32.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 A.法律关系的内容 B.法律事实 C.权利能力 D.行为能力 33.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是( ) A.民事制裁 B.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法律制裁

34.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含义之一是指( )。 A.公民在立法上平等 B.公民在执法上平等

c.公民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上平等 D.公民在法的适用上一律平等

35.根据法的域内效力原则,我国法律规范的效力及于( )。 A.制定规范的机关所辖领域 B.全国 c.我国领土部分 D.我国领土及其延伸部分

36.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 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 )。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c.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7.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人,包括有( )。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c.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38.在我国,法律监督客体的重点是( )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

c.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D.全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39.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法可分为( )。 A.国内法和国际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40.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的一项基本原则。 A.法律适用 B.法律制定 c.法律遵守 D.法律实施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法律适用具有如下特征:( )。 A.它是由特定主体依法定职权来进行的活动

B.它是在说服教育的基础上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来保证法律得以实现的活动 C.它是依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n它一般都要作出适用法律的文书

2-以实施法律的主体和内容为标准,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 )。 A.法的制定 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 D.法的适用

3.能够影响守法主体的范围的因素有( )。 A.法律的本质 B.政体的性质

C.社会力量对比关系 D.历史及文化传统 4.依法治国的对象是( )。 A.自然人和法人 B.社会组织

c.国家机器和国家权力

n国家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5.根据立法主体行为的特征不同,立法可以分为( )。 A.法的创制 B.法的认可 c.法的修改 D.法的废止

6.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立法指导思想应该是( )。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R邓小平理论

c.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7.法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工具,其作用有( )。 A.引导作用 B.限制作用 -- c.促进作用 D.保障作用 E.监督作用

8.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

A.法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 B.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c.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D.法是明确的普遍的规范

有无溯及力。 ( )

8.法律溯及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前后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 )

9.狭义的法律监督,是指由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 监督。 ( )

10.法律关系是一种权利主体之间的关系。 ( ) 11.中国公民一律适用中国法律。 ( )

12.在中国境外的中国公民,也应遵守中国法律并受中国祛律保护。 ( )

13.狭义的立法是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广义的立法指最高国家 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制定法律的活动。 ( )

14.立法的主体是法定的国家机关,不是任何的国家机关都可以进行立法活动。 ( ) 15.判决书、委任状、逮捕证等都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是法。 ( ) 16.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统治阶级的意志必然通过法表现出来。 ( ) 17.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强制和惩罚来实现的。 ( ) 18.根据立法主体行为的特征不同,可以分为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 ( )

19.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立法活动整个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准则。 ( )

20.立法具有灵活性,法的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守法等,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 ) 21.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可以是我国某些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 ) 22.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关系,因为法律事实的产生以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意志为转移。 ( )

23.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意志要受法制的制约。 ( )

24.权利能力是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 ( ) 25.行为能力是法律关系参加者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 ) 26.法律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 ( )

27.保证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方法主要是强制方法。 ( ) 28.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 ( ) 29.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的最基本细胞。 ( )

30.在许多情况下,作为部门法没有相同名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与之对应。 ( ) 31.公民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权利能力。 ( )

32.国家机关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其权利能力是由该机关的职能、职权决定的。 ( ) 33.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和国内法律关系中都可充当主体。 ( ) 34.在任何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都是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的。 ( ) 35.各种法律关系中的义务人都是确定的。 ( ) 36.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有法可依。 ( )

37.我国社会主义法一般具有溯及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 38.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并不都是法的渊源。 ( ) 39.立法技术主要是指立法表达技术。 ( )

40.法律体系通常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 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 )

4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对象是人民群众及社会生活。 ( )

42.民主政治的最基本内涵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权力是有限的。 ( ) 43.民主政治必然是也必须是法治政治。民主是法治的政治基础。 ( ) 44.社会主义法的科学性和进步性是建立在它能够反映客观规律基础之上。 ( ) 45.法律与党的政策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规范性,后者不具有规范性。 ( ) 46.党的某些政策可以起到法律的作用,是因为该项政策具有了国家意志的属性。( ) 47.法学上所说的“精神财富”,并非指法律关系主体从事智力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 48.事件是引起法律关系产生。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 ( )

49.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规定中的“法律”,是广义上的法律。 ( )

50.只有法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其他社会规范不规定。 ( )

四、简答题

1.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法的规范作用有哪几点? 3.法有哪些社会作用?

4.当代中国立法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5.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怎样?

6.当代中国法律适用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7 7.如何理解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8.如何理解法与政治的相互关系? 9.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0.法律监督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论述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 2.试述法与党的政策之间的关系。

3.试论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l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