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更新时间:2023-11-12 13: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让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天空更蓝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安徽省太和县第六中学 谢之体

摘要: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经历了这些年的教学改革之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这块园地仍处在贫瘠和荒芜之中,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仍还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苦苦挣扎。如何改变这种效率低下、被动应付的局面,让农村的孩子也来感受一下语文教学改革的温暖,这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 农村 语文教学现状 转换角色 开发课程资源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纷纷闪亮登场,在经历了激烈地讨论、争议、批判之后,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并且适应形势发展的教育教学理论。语文教学似乎要走出冰封雪飘的严冬,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可是,在经历了这些年的教学改革之后,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交通闭塞、经济困乏、师资短缺,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素质教育仍然是遥不可及的仙山楼阁,新课程标准也只是悬挂在学校门前的一块招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这块园地仍处在贫瘠和荒芜之中,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仍还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苦苦挣扎。怎样才能够让农村的孩子也来感受一下语文教学改革的温暖,这是我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农村的语文教师最热切的期盼。现就本人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和感悟提出来,以供同仁们商榷。

1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较差 两极分化严重

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学,尤其是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七、八年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汉字书写的笔画、笔顺都掌握不准,连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都读不准,更不用说去写作文了。二是语文能力较差。由于部分学校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理解得不够全面,认为实行素质教育就是不要注重成绩,因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偏僻落后的农村中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到初中毕业连一般的应用文都不会写,有的甚至连一个请假条或者书信的格式都不掌握,更不用说在生活中运用语文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1)农村教师总体素质偏低,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由民师转正的,他们年龄较大,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又不肯学习,对新课程理念了解甚少,更不用说去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了。(2)农村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较差。现在教科书的设计编排要求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是,在农村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孩子不要说从父母那儿继承良好的语文素养,就连最基本的家族文化氛围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文化熏陶了。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他们的家长自己初中就没有毕业,文化层次特别低,又长期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庭能为学生提供怎样的学习基础。另外,在农村学生接触的人大多数知识层次不高,他们在课堂上得不到的内容,在社会教育中也不

2

容易得到。这方面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尤为明显。(3)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有些学校即使有多媒体教室,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只是一种摆设。有些语文老师,虽然有一点课改意识,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局限,大多数仍还是穿新鞋走老路,逼迫学生死记硬背,而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致使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语文,也无兴趣学习语文。

同时,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因素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的不同,同在一个班级中就出现了好、中、差三个等次。这种差别在农村中学越来越大,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在的农村初中,一个班级往往只有十几位同学能够基本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要求,另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汉字写不好,拼音读不准,读书不成句,连小学三年级的水平也达不到。他们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上课不发言,讨论不参与,作业不完成。把自己完全置身于班级组织之外,没有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久而久之,差距越来越大。

2.学习兴趣不高 应付之风甚浓

农村初中,每个班级至少有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没有目标,厌学情绪很重,尤其是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认为“大学毕业不分配,不如尽早打工去挣钱”。一些学生往往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不管成绩怎么样,只要能坚持把初中三年熬到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拿张初中毕业证,出去打工或当兵,成绩好差无所谓。另外,由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时成绩不管好坏,一律

3

都要升入初中。少数学生,到了初中,虽然想学习,也曾经认真过,努力过,但因为基础太差,成绩上升不明显,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有些甚至把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当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负担。

3.教学方法陈旧 课堂效率低下

农村中学有一部分语文教师职业倦怠,不思进取,不想学习,也不去学习,他们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语文素养较低,创新意识淡薄。实施新课改的能力较差,穿新鞋走老路,机械地训练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上课就是解题,介绍时代背景,划分层次,归纳段落大意,分析课文,概括中心思想,讲解写作特点等。教师为分析而分析,为板书而板书,完全占据了课堂“阵地”。一节课讲完了,于是又布置一大堆思考和练习,然后下课。整节课教师扮成演员,学生成了看客。其结果是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学生是学而未学,动而未动,练而未练,思而未思,没有自身的体验和感悟,更谈不上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技巧习惯的形成。同时,在作文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随意性大,主要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导的随意,评改的随意;生活积累意识欠缺,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漠视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作文批改方式单一,程式化现象严重;这些想象严重挫伤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创造出许多模式,打造了许多精

4

英,但是对于广大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来说,他们的教学方法又有多大的改进呢?农村的孩子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享受到语文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实惠呢?

二、几点思考与对策

针对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作为农村语文教师,要改变当前的现状,务必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转换教师角色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首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总以一种高高在上,令人生畏的“尊容”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教师应该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集“教师”、“家长”、“朋友”为一体的“多面性人物”,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给他们今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外,老师又应该是他们的朋友,有心去与他们交流,主动去接近他们,了解他们,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生活上,老师应该尽到一个父母的责任,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教师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在他们需要时及时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的心里不再孤单。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例如:书写规范,会话讲普通话,读书时做读书笔记,制定学习计划,读报纸、收听广播新闻,每天坚持写日记、完成课业后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ll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