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考试重点

更新时间:2023-12-31 10: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章 “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 一、几个概念

1、“三只报春的燕子”:“文革”结束后,春寒料峭,文艺界尚未摆脱“文革”话语的影响,1978年初,文坛上率先出现三个影响重大的作品,最先发出思想解放的声音,被人们称之为“三只报春的燕子”,它们是白桦的剧本《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它们预示了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精神走向——破除愚昧,尊重科学,尊重知识,思想解放。

2、“两个凡是”:“文革”结束后两年,政治思想依然没有摆脱“文革”话语影响。出现“凡是派”,他们的主张是对“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晚年错误思想的维护,是在理论上继续捍卫新的极左政治。其中心思想概括为两句话“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这两句话最早见于1977年2月7日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的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

3、“伤痕文学” :是新时期第一次文学思潮,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小说创作为主。作品大都揭露“文革”中“四人帮”的罪行给党、国家和民族造成的巨大危害,给广大人民的带来的巨大伤害。以现实主义“写真实”的原则作为其写作原则,作品充满了悲剧色彩——“字字血,声声泪”。得名于卢新华发表于1978年8月份的短篇小说《伤痕》,开山之作则是刘心武1977年11月份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成为“改革派”否定“凡是派”的威力巨大的武器。也成为新时期初期“五四”新文学现实战斗精神再度高扬的标志。

4、“归来的诗人”:主要是指50年代后被打成“右派”,新时期之初被平反重新登上文坛的诗人们。“归来诗人”的名字来自于艾青在1980年出版的一本诗集《归来的歌》。与此同时,流沙河和梁南也写了题为《归来》和《归来的时刻》这样的诗。“归来诗人”主要包括这样几部分成员——50年代“反右运动”中打成“右派”的“右派诗人”,如艾青、公木、吕剑、苏金伞、公刘、白桦、邵燕祥、流沙河、昌耀、周良沛、梁南、林希等;因“胡风反革命集团案”遭受打击的“七月派”诗人,如胡风、牛汉、绿原、曾卓、鲁藜、彭燕郊等;50年代初期,因艺术观念的分歧而被迫离开诗坛“九叶派”诗人,如杜运燮、辛笛、陈敬容、郑敏、袁可嘉等。他们的创作,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对“五四”精神的承续。

5、“知青文学”:“知青” 指“文革”时期大批中学毕业或没有毕业的年轻学生被直接送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理想与信仰的失落,以及对整个时代存在巨大的怀疑。“知青文学”就是指的这一部分年轻人在新时期到来之际创作的反映时代与个人经历的作品。在农村里的“插队落户”、在“农场”的“劳动”、在“文革”中或返城后的遭遇是这些作品情感抒发和文学表现的主要聚结点。以小说创作为主。主要作品除卢新华的《伤痕》外,还有郑义的《枫》、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陈建功《萱草的眼泪》、老鬼的《血色黄昏》、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朱

晓平的《桑树坪纪事》。主要知青作家包括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叶辛(《蹉跎岁月》、《孽债》),此外还有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陆天明的《桑那高地的太阳》、张抗抗的《隐形伴侣》等。 6、“朦胧诗”:是80年代前半期诗坛上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创作现象之一。作为诗歌群体,起初指芒克、北岛、江河、多多等与”白洋淀诗群“有历史渊源的北京青年诗人,不久杨炼、顾城、舒婷也包括进来。后来,队伍继续扩大,徐敬亚、王小妮、梁小斌等也被当作朦胧诗人来看待。“朦胧”一词来自于1980年一篇批评性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章明),充满贬义色彩。“朦胧诗”的创作,反映了对“白洋淀”、《今天》传统的延续和对当时新的现实世界的把握、观照的方式。利用“思想解放”这一时代氛围,他们的诗歌表现出对“文革”悲剧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的尊严、价值的热情关注;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上表现出少见的勇敢的姿态。

7、“三个崛起”: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关于的“朦胧诗”论争中支持“朦胧诗”的三篇理论文章:1980年5月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1981年3月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1982年1月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这三篇文章针对当时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全面否定“朦胧诗”的论调,从诗歌观念、美学原则等方面肯定了“朦胧诗”的艺术创造 ,预言“朦胧诗”代表了新时代中国新诗的走向。

8、《随想录》:是老作家巴金1978年年底到1986年8月陆续完成的一部散文总集。1978年底他在香港《大公报》上开设《随想录》专栏,12月1日写下第一篇散文《谈〈望乡〉》,这期间,年届八旬的巴金不辞艰辛不断反思也不断拷问自己的灵魂,共写作了四十二万字一百五十篇的散文,每三十篇编为一集,分别结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被称之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这些散文的出发点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做出个人的反省。整整一部《随想录》就是巴金用纸和笔建立的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

十一章 “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 1、前伤痕文学

与“伤痕文学”相对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一个文学概念。它的分界点在于这些作品都是在“文革”后期写作而成,“文革”结束后两年才被拿出来公开发表。因此它们也属于“文革”中的“地下写作”。反映的是“文革”后期,随着政治权威的坍塌、信仰的破灭,部分中国人对各种口号和思想禁区的质疑和重新审视。由光亮到灰色的心理情绪是这类作品的情感基调。 “前伤痕文学”的作者大都是有着“红卫兵”和“知青”背景的年轻人。重要作家作品有《第二次握手》(张扬)、《波动》(赵振开)、《晚霞消失的时候》(礼平)、《公开的情书》(靳凡)等。 2、“伤痕文学” (一) 定义: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第一次文学思潮,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小说创作为主。作品大都揭露“文革”中“四人帮”的罪行给党、国家和民族造成的巨大危害,给广大人民的带来的巨大伤害。以现实主义“写真实”的原则作为其写作原则,作品充满了悲剧色彩“字字血,声声泪”。得名于卢新华发表于1978年8月份的短篇小说《伤痕》,开山之作则是刘心武1977年11月份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 (二) 三场论争:

(1)“伤痕文学”“暴露文学”的论争;

今年(1978年)春天,又从“左”边吹起了一股冷风时,有的担负着文艺领导工作的同志,在这场生气勃勃的文学运动面前,却不是满腔热情地加以支持和引导,而是指手画脚,甚至对揭露“四人帮”罪行的作品非常反感,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愕然。还指责一些作品为“伤痕文学”、“暴露文学”,“比反革命传单还坏”,等等。作为内部指示和文件,不胫而走,有那么一批吃“运动”饭的、靠挥舞棍子过日子的人们,奔走相告,喜形于色,善于见风使舵的文痞和文僚们,预言又要来一次反右运动了。 (周扬) 如何看待: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春寒料峭的时代背景。 (2)“向前看”文学与“向后看”文学的论争;

这篇论文是由一篇题为《向前看呵!文艺》的文章引起的,作者把近两年来揭露林彪、“四人帮”的文艺作品分为三类:一类是描写大胆反抗“四人帮”的英雄,如《于无声处》;一类是提出了“四人帮”荼毒下产生的社会问题,如《班主任》;一类是诉说“四人帮”肆虐下人的悲惨遭遇,如《伤痕》。作者认为,这三类作品都是“向后看的文艺”,不利于鼓舞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团结一致搞四化”,因此应该“提出文艺向前看的口号,提倡向前看的文艺” 。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争论。这场讨论的结果其实是大家基本上一致认为“向后看是为了向前看”。

如何看待:此文章已经发表一定会引起社会争论,因为已经不再是“左派”言论当道的时代了,文艺到了该说真话的时候了。 (3)“歌德”文学与“缺德”文学的论争

1979年,有人发表了一篇题为《“歌德”与“缺德”》的文章,文章对当时的文艺批评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认为:“有幸于为中国人民的现代生活创造精神财富的作业和业余作者,没有任何理由不为四化高歌”,更令人可笑的是作者发了一通抒情似的议论:“中国的三十年社会主义征途中,虽然‘四害’(按:指“四人帮”)造成了十年灾难,但从根本上讲,我国的历史是前进了的,祖国人民的生活较之旧社会是提高了的,现代的中国人并无失学、失业之优,也无无衣无食之虑,日不怕盗贼执杖行凶,夜不怕黑布蒙面的大汉轻轻叩门。河水涣涣,莲荷盈盈,绿水新池,艳阳高照。当今世界上如此美好的社会主义为何不可“歌”其“德”?而那种昧着良心,不看事实,把洋人的擦脚布当做领带挂在脖子上,大叫大嚷我们不如修正主义、资本主义的人,虽没有“歌德”之嫌,但却有“缺德”之行。”

如何看待:歌舞升平,太平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涂脂抹粉的行为、“歌德”的文章我们见过太多,无论何时我们更需要的是真实暴露社会弊端引起疗救注意的“缺德”文学。 (三)“伤痕文学”代表作品

“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说,如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郑义的《枫》等。最早问世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长篇小说是莫应丰出版于1979年的《将军吟》。另外周克芹描写农村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发表于1979年)、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79年发表)古华描写小镇岁月的《芙蓉镇》(1981年发表)、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等。 例子:

1.《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这是一篇富有诗意的感人小说。它的力量在于在巨大的音乐魅力和巨大的自然魅力中展示两个高尚灵魂的碰撞,主人公对艺术和美的执着。

梁启明死去了,可是他用音乐开启了一个质朴蒙昧的少年的心智,他的艺术生命得到了延续。他在最危难的时刻仍然坚守了他的艺术梦想,为世间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同为启蒙小说,它和《班主任》的“政治启蒙”不同,它走的是一条“诗意启蒙”之路。没有大段大段的政治议论,小说里充满了诗意深情的描绘——森林、音乐、孩子的想象、人们情感的交流。这些诗意的文字带给人极大的审美享受和感动。

2.《芙蓉镇》:小说《芙蓉镇》,当代作家古华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湘南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小说以“芙蓉仙子”胡玉音的人生遭遇为主线,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

胡玉音:美丽善良,勤劳能干。人称“芙蓉仙子”。然而命运坎坷,一波三折。因为出身卑贱,被迫与初恋情人黎满庚分手嫁给老实憨厚的黎桂桂;因为摆米豆腐摊挣了钱,招致李国香的嫉恨,64年春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桂桂上吊自杀她也被罚扫大街;因为与“右派”秦书田结婚,秦书田被判刑10年,她被判管制劳动。然而,她最终迎来了生活的曙光。三中全会后,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也重新回到她和儿子身边,帮助过她的黎满庚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上了镇长。整个小镇回到了正轨。

(四)“伤痕文学”的艺术价值

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的整体否定。

它不仅是对文革中的政策及其造成的恶果的否定,而且是对文革及其之前的“瞒”和“骗”的创作方法的否定,从而恢复了文学的“真实性”。或以悲欢离合的故事,或以鲜血淋淋的场景,对长达十年的大动乱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精神创伤予以了“字字血、声声泪”的强烈控诉,对肆虐横行的极左路线予以了强烈的谴责。这便是伤痕文学的核心思想内涵。 其次,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的久违了的悲剧精神。

伤痕文学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悲剧高潮。在思想上,它对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艺术上,它第一次给当代文坛带来悲剧意识。这一意识可以说是新时期文学的“原色”之一,其整个文学时期的悲凉格调也由此而出。这便是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所在。 第三,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画。

它摆脱了十七年和文革中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作品中塑造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小人物形象 。 (五 )对《死》的解读 1、陈村及其《死》

陈村,原名杨遗华。上海人。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政教系专科,1971年赴安徽无为县乡村插队务农,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7年,任第八届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2009年6月,被聘为盛大文学主办的“首届全球华语原创文学大展”文学评议团主席。

在安徽无为农村插队时期开始文学创作,自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两代人》起,著有长篇小说《鲜花和》,《陈村文集》(4卷),小说集《走通大渡河》、《少男少女一共七个》、《屋顶上的脚步》,散文集《孔子》、《小说老子》、《今夜的孤独》、《百年留守》、《陈言勿去录》、《五根日记》等。

《死》既没有他过去那种对待死亡的淡泊和平常心,也没有那种夸夸其谈的反讽与幽默,面对他十分敬重的老翻译家傅雷,他写出了一种超越以往个性的深沉而复杂的感情,其中当然饱含了义愤和伤痛,但也分明翻滚着梦幻一般的激情和热烈的爱慕。 2、解读《死》

(1)阳光下的死亡阴影

阳光公然将我射穿,将我照射成一个透明体。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我留意到心脏的正中淤积着一块墨黑的污迹。我知道这污迹的由来,知道它的危害和价值。

我知道,是它引我走向死屋 ,寻访逝去二十年的那个夜。 (2)走进死屋——黑暗里的眼睛

我走入二八四弄内,混凝土漠漠地伸展着,构成了无生趣的通道。铁门敞开,院内寂静无声。楼边,细瘦的棕榈指向天空,半黄半绿的叶子古怪地垂落,纹丝不动。后院杂草竞相开放,空气中飘荡着已故月季花的精魂。暮春的阳光照着几株年轻的树,照不透晦涩的墙。墙面死气沉沉。空无一人。没有鸟雀。 (3)内容:

生者对死者的追问;关于生与死的论争;死者无言的抗争;生者生死者死;穿越时光隧道“我”目睹他们的死 ;

十二章 反思文学

1、定义:反思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是略晚于70年代末伤痕文学出现的一个文学思潮。主要指小说创作。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反右运动”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这就是反思文学的基本出发点 2、反思的重要内容

很多作家不久就开始转到对“人”本身,如“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问题的思考上。这些作品或张扬被左倾思潮压制多年的“人道主义”,甚至歌颂某种“永恒的、超阶级的人性” ,或探讨“爱情婚姻”方面的社会问题 ,或讴歌人的生命力量 ,思考人的生存价值 。主要表现为:

(一)“人道主义”的刻意张扬 1、关注“人”的基本生存

如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这部作品 ,从主题上看,这部小说关注的是“人”的基本生存境况,探讨人的价值和“人”所应该得到的权利,可以说,《人到中年》是一篇典型的人道主义的宣言。

主人公(陆文婷、傅家杰、刘学尧、秦亚芬等)代表了新时期前后整个中年知识分子阶层,作者的创作目的,是呼吁全社会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同时指出他们的生存状况及价值实现与我们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样便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从而以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性,成为社会问题小说中的一篇出色作品。

2、关注普通“人”的情感

如刘心武的《如意》, 小说讲述了一个平凡的老校工石义海一生的遭遇,以及他和满清格格金绮纹之间的一段曲折、多难、深切缠绵却终未如意的爱情悲剧。

(二)婚恋主题的开掘

确立爱情的位置,呼吁婚姻选择的自由,是八十年代初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

第一类作品或针对影响“爱情”正常发展的外部阻力进行描写,或将爱

情放在讴歌“善”或抨击“恶”的道德层面上进行描写。如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与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

第二类作品则对“爱情”本身进行了反复的诘问与思考,而且进行这种

深层思考的大多是女性作家的创作,如《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洁)、《春天的童话》(遇罗锦)、《我们这个年纪的梦》(张辛欣)等。 (三)人的生命价值的赞颂

经历了对个人权利、力量甚至生命极端无视的“文革”的作家们把目光投放在对个体“人”的生命力量的肯定和赞颂上,因此塑造出一批被称为“硬汉子”的人物形象,如《迷人的海》(邓刚)中的“老海碰子”、《北方的河》(张承志)中沉默、冷峻的“他”、《新星》(柯云路)中的李向南、《今夜有暴风雪》(梁晓声)中的曹铁强等。在他们的作品中,“人”在面对自然、社会、历史时保持着自觉的、能动的思考,并与所处的逆境做着顽强的抗争。在这样的主人公身上,体现着闪光的生命力量和英雄主义精神

(四)人的社会价值、地位的思考

这类作品主要包括:“归来者”的历史反思与知青小说两类。代表作如张贤亮《灵与肉》与范汉儒《雪落黄河静无声》等。 3、代表作:路遥及其《人生》 (一)高家林的形象分析

高加林: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复杂的人物。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 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渴望融入时代的潮流。不想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但是他的人生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正是这样反差构成了他的复杂的性格特征 (二)小说的丰富主题:

A、人生道路的选择

小说凝聚了丰富的人生内容和诸多的社会生活变动的信息,通过对主人公高加林这一人物性格的全面塑造,向读者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话题——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进行选择和思考。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B、农村少女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她的美好、善良、痴情结合起来构成的“爱情”攻势在高加林的“事业”面前崩溃,最终只好含泪嫁给一个老实本份的农民马栓。与巧珍的深情对照,城市姑娘黄亚萍则在高加林事业受挫时立即放弃了与后者的“恋爱”关系。二者对比,作品赞颂了传统道德的纯粹美好,批评了城市女性的势利虚荣。 C、高加林的命运悲剧

高加林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华的青年人,他与黄亚萍、张克南相比,他并不比他们哪个人差,他做的是适合他的工作,而且努力勤奋,深受好评,可惜他没有他们幸运,生在城市生在好人家,所以他不甘心,他要改变自己社会底层的生存现状。作为一个年轻人来说,这样的人生追求并没有错,甚至为了自己的人生放弃巧珍的爱情也无可厚非,他与巧珍的文化差异太大,二人实际并没有共同话语,可是社会道德谴责了他。他最终的失败被人看作是报应,这种对一个人的评判实际上更是社会时代的不公。 十三章 寻根文学 1定义、

寻根文学”又称“文化寻根文学”,又称“文化小说”。1984年提出,1985年形成思潮。创作上主张表现我们古老民族的文化积淀,从源远流长的传统中找到新时期文学的“根”,寻出民族文化的“根”,并通过民俗、民生写出上承传统下接现实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某些方面,目的是为了重铸民族精神。两大特征为:一是表现民俗;一是突出地域特色。 2、代表作品

贾平凹的“商州文化系列作品”:《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天狗》等;李杭育的“葛川江文化系列作品”:《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土地与神》等;韩少功的“湘楚文化系列作品”:《爸爸爸》《女女女》《蓝盖子》等;张承志的“草原文化系列作品”:《黑骏马》《金牧场》等;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系列:《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等;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王安忆的《小鲍庄》《大刘庄》等;张炜的《古船》、王蒙的《活动变人形》、郑义的《老井》、陆文夫的《美食家》《井》等;乌拉热图的“鄂温克文化系列作品”、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等。

这些作家大都是知青或者回乡青年,直接接触和亲身体验了山野与蛮荒地区近于原始的人性和生命力。

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山西的太行和吕梁,山东高密,湖南湘西,陕西商州,安徽淮北,浙江葛川江,以及内蒙的游牧草原等等。 3、“寻根小说”的特点

(一)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

如王安忆《小鲍庄》——对“仁义”思想的现代性反思;张承志《黑

骏马》——现代文明冲击下草原文明的冷静审视, (二)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的地域特点

如韩少功《爸爸爸》——对湘西神秘鄙陋的“楚文化”的展示;莫言

《红高粱》——山东高密东北乡粗犷彪悍的民风;

(三)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甚至魔幻现实主义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如邓友梅、陆文夫、冯骥才——对传统文学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陆文

夫——《美食家》对苏州评弹语言及幽默风格的吸收 4、寻根文学的类型划分: (一) 乡野文化寻根

倾向于表现乡野原始粗朴甚至鄙陋状态的作品,表现的领域广泛丰富 如汪曾祺表现“桃花源”式的苏北传统生活的《大淖记事》;张承志表现蒙古草原牧民生活的《黑骏马》;路遥关于陕北城乡交叉地带的描写;莫言关于高密东北乡自己祖辈的生活秘史的讲述; (二) 城市文化寻根

进行城市文化探索的作家不在少数,如刘心武在《钟鼓楼》中描述了北京当代平凡却多姿多彩的市井民情;冯骥才在《三寸金莲》中则再现了晚清老天津中国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与把玩。在这类作家中邓友梅和陆文夫表现犹为突出,堪称“南北两大家”。

十四章 先锋文学及余华小说

1、定义: 特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以马原、余华为代表的重在进行小说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的新潮小说。它的创作者主要是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期出生的一群具有较高学历和文学修养的年轻作家,他们受到西方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等众多不同作家的作品的影响,不满于中国文学长期以来的固定模式(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等)和陈旧技巧(故事性强,条理性清晰),试图通过小说形式的探索和实验(荒诞,冷漠

等叙述模式,破碎的结构)来革命中国小说的面貌,从而实现他们走向世界的文学抱负。

2 、先锋小说的主要特点:

1.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放弃了对生活的象征、转喻,以及本质的抽象和形而上的把握,作品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消解深度。(反意义,反主题)

2.在文学观念上对旧有真实观念的颠覆,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功能。(他们的真实是自我主观世界的真实——现代文明背后的混乱、荒诞)

3.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结构散乱破碎,人物趋向符号化,性格缺乏深度,使读者由对人物和意义的关注,转向对叙述过程的关注。(马原的小说最能体现)

4.在创作姿态上追求自娱写作,追求“语词的快乐”,存在“文本自恋”倾向,具有反主流反启蒙倾向。(孙甘露对语言诗化的探索) 3、 余华(先锋派小说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一)作品:

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 《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1998年,《活著》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特等奖。 (二)余华叙述语言的特色:

余华的小说从叙述风格看大致可分为两类:

(1)以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但又不同于传统故事小说。

(2)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搅乱时空界限(他的故事时空背景都十分模糊),制造神秘、恐怖的氛围(如《河边的错误》中疯子制造的莫名“连环杀人案”使得小镇一直笼罩在恐怖的氛围里;《此文献给少女杨柳》里,几十年前国民党在小城烟埋藏的十颗定时炸弹让这里的人忧心忡忡),还原欲望骚动,表现心理变态以及意识混乱的种种奇异感觉。

(3)无论注重写实还是侧重还原感觉,都无情地暴露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冷漠的叙事态度,把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掀起的冷漠之潮推到了冷酷的深处。

冷静地叙说将残忍的故事不动声色叙述开来,让人意识到死亡、暴力,

认识人的虚伪性,颠覆过去一切的道德价值观念。在他的小说中,死亡成为描写最多的主题。大量的叙述死亡的事件和主题,使余华的作品总是给读者以十分残酷的“存在的震撼”与警醒——冷酷、残忍。 (三) 余华作品的分期:

(1)余华的作品分前后期:

91年之前,余华的作品充满了罪恶、丑陋、暴力、阴谋、和死亡,他用他独特的“零度情感叙述”向人们展示出一个怪诞诡谲的“非理性世界”--《现实一种》中山峰、山岗兄弟两家的互相残杀;《劫数难逃》中露珠、东山夫妻之间的仇恨与报复;《世事如烟》中以符号为名字的人物走向死亡的麻木与坚决??

在这里,读者发现自己似乎走进了一个精神病患者的世界,一切都是如此残酷、恐怖甚至令人恶心。他的所有作品和一些创作谈都在昭示,看似正常的世相之下,感受到了一种非理性本质的隐藏--即在社会习俗认为合理的许多事物中间,存在着大量人们未加思索过的荒谬和非理性。 《河边的错误 》中杀死了一个又一个无辜小镇居民制造恐怖气氛的杀人犯却不受法律制裁,只因为他是精神病人;而正义的警察将杀人犯杀死后却不得不装疯。看似合理的社会秩序法律规则却存在着荒谬。

(2)余华后期创作的变化

内容:主要以长篇为主。虽然“死亡”仍然是一大主题,人的生存状态仍然是主要表现内容,极端化的处理方式仍不时出现。但在形式、内容上都有很大变化。

特征:

A 、内容方面:从虚拟的现实(心灵的真实)逼近生活的真实。主要

写普通人的苦难经历和内心对简单生活的重新发现。以随和的民间姿态呈先出一种淡泊而坚毅的内在力量。

B、形式方面:叙述风格从暴躁变为平静,有的作品还有“幽默”渗

透其中,温和而有亮色。达到了“笑看人生”的崇高境界。如《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

C、明确的时代背景:在以前,余华的作品中常用虚设的时间来取消故事的意义。而在后期创作中,不仅时间是具体的,而且还有明确的发展着的社会事件作背景。

可以说他的前、后期创作既区别分明又有深层联系。具有浓郁的寓言色彩,暗含着深深的人道主义关怀。显现了余华思想的深度和创新的力度。

十五章 新写实小说

1、 定义:

所谓“新写实小说”,是一种“既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的新的文学倾向”。其主要特征有二:

(1)“写实”仍是这些“新写实小说”的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仍可划归为现实主

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2)在观察生活和对世界的艺术把握方面,“新写实小说”不仅具鲜明的当代意识,还分明渗透着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哲学意识,但它减退了过去为现实主义的那种直露、急功近利的政治色彩,而追求一种更为丰厚更为博大的文学境界。

2、代表作家作品:

刘震云(《一地鸡毛》、《单位》、《新兵连》、《塔铺》、《官场》)、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苍河白日梦》)、方方(《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桃花灿烂》)池莉(《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烦恼人生》、《你是一条河》、《来来往往》、《生活秀》、《小姐你早》等) 2、 新写实小说的产生原因: (1)社会转型期的务实意识 (2)外来思潮的激发

(3)新时期文学对五十年代以来现实主义的反叛 3、 新写实小说的特征

(1)还原生活的本真,展示生活的“原生态

在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描写中,隐含着作者对人的恶劣的生活环境的警示,对改变人的低下的文化心理素质和失衡的价值观念的期盼和对滥用职权所造成的恶果的指控抨击。 (2)叙事中的“零度情感”

“ 新写实小说”作家们对待意识形态的两种不同态度决定了他们的文本叙述也必然会有两种不同的叙事态度。一类是作家抗拒意识形态介入他们的作品,从而使他们在文本表达方式上采取回避意识形态的叙事态度;一类是作家想通过文本叙述对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而必然有主观情感的参与。 (3)消解人物性格。

人生活在机械的生活流程中,随波逐流是其生活状态,人物内心的精神力量已消解殆尽。 (4)心理化的“真实”。

作品中的真实现实是属于个人化的真实,是心理化的现象。叙述上细节描写带有更多个性特征的感觉色彩。 4、“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发展阶段

(1)、“启蒙历史主义”阶段(1987年以前)

作家所展示的“历史”是整体性的、文化模型性的、价值承载性的,这

是一种“旧历史主义”和文化人类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他们试图通过对历史文化的重新梳理和构筑,达到一个十分宏伟的功利化目的,重振民族精神和性格。代表作家有乔良、张炜、周梅森。

(2)、“新历史主义”阶段(1987年至1992年)

在他们笔下,历史由整体变成了碎片,由必然变成了偶然,由逼真的模型变成了恍惚的寓言。他们放弃了寻根作家和八十年代初启蒙思想家的文化理想与社会责任,使历史化解为古老的人性悲歌和永恒的生存寓言,成为与当代人不断交流与对话的鲜活映像,成为当代人“心中的历史”。

本阶段出现的几个“新历史主义”文学现象

A、“近世新历史小说”(出现在1987到1990年前后,以近现代史为背景空间,以中短篇小说为主的新历史小说)。

叙事风格特征——整体基调与语境的“寓言化”和局部叙述与细节的写真性的结合;

总体风格——具有相对可行的历史依据与具体氛围,力求对近距离的历史以新的体验和描绘

B、第一批长篇新历史主义小说(1990到1992年)

格非《敌人》(1990)《边缘》(1992)、苏童《米》(1991)、《我的帝王生涯》(1992)。 1992 年之后的家族小说作家是李 锐(《厚土》、《银城故事》)、陈忠实《白鹿原》(1993)。 C、“游戏历史主义”时期(1992年以后)

主要表现是:离历史客体越来越远,文化意蕴的设置愈加稀薄,超验虚构的意味愈来愈浓,似乎正越来越与无数迎合大众口味和商业规则的“旧小说”重合,并主动迎合影视大众艺术的要求和口味。

苏童、格非、北村、赵玫、须兰五位作家的同名小说《武则天》(苏童的又名《紫檀木球》、格非的又名《推背图》)《高阳公主》(赵玫)、《汉宫飞燕》(张笑天)、《碧奴》(苏童)、《青蛇》、《霸王别姬》(李碧华) 4、 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1、民间视角

个人体验的强调新历史小说所要表现的是具有 “野史” 意味的历史, 是 “经过作家们的思想过滤和心灵折射的历史印象” 。 民间视角便不可避免地成为新历史小说作家们首选的叙事视角。在新历史小说作家们的心中, “历史是‘我’ 的历史, 或者说是 ‘我’ 对历史的体验、 感觉、想象” , 历史在新小说作家们眼中是不确定的,是随意的, 是不断更改的。 新历史小说

在叙述上常常会出现一个“我” 的叙述者形象。 “我” 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断地隐现, 沟通着现在与历史的对话, 传递着作者对历史的个人体验。 2、边缘人物, 非史资料的撰写

新历史小说不同于以往历史小说, 把官方人物或在历史上有所记录的名人至少是正面人物作为故事的主角, 而是往往把土匪、 地主、 罪犯、 妓女等社会边缘人物作为自己描写的正面对象; 构成小说故事的也往往不是正史书籍中所提供的材料, 而纯粹是一种个人的自我生活体验。 3、

新历史小说的题材

新历史小说的言说主体是地主、资产者、商人、妓女、小妾、黑帮首领、土匪等非“工农兵”的边缘人,主要描写他们的吃喝拉撒、婚丧嫁娶、朋友反目、母女相仇、家庭兴衰 等生活的日常性、世俗性甚至卑琐性的一面。 其代表性作品有: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活着》,莫言的《红高梁》,苏童的“枫杨树村”系列(《罂粟之家》、《1934年的逃亡》、《妻妾成群》),叶兆言的《枣树的故事》、《追月楼》、《状元镜》、《半边营》,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故乡天下黄花》,池莉的《预谋杀人》,方方的《祖父活在父亲心中》,周梅森的《国殇》等等

十七章 朦胧诗

1、 定义: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朦胧诗的特征: (一)崭新的思想特征:

1、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

“难道真挚的爱/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难道飞翔的灵魂/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舒婷《双桅船?船》);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2、追求社会尊重和人的价值及社会权利

“我的梦想是池塘的梦想/自下而上不仅映照天空/让周围的垂柳和紫云英/把我吸取干净吧/沿着树根我走向叶脉/凋谢了我并不悲伤/我表达了自己/我获得了生命

3、追求自我的物化和物化的自我

他们把自我更迫近地推向自然,把自我投入于自然、融于自然 。

“我感谢自然,使我感到了自己,感到无数的生命和非生命的历

史” (顾城) (二)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隐喻、象征、通感、改变视角和透视关系,打破时空秩序等手法为我

们提供了新的前景,我试图把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引入自己的诗中,造成意象的撞击和迅速转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来填补大幅度跳跃留下的空白。” 1、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

朦胧诗都是 “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不即不离,是相非相”、“令人仿佛中如灯境观影,了然目中,却捉摸不行”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远和近》顾城)

2、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

诗人在凝神观照中,拆除开所观照的对象,把自己的生命输送到没有生命的生物之中,赋以静止的生命以灵魂,由物我两忘进而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胧诗中,我们惯常看到的只有“象征体”,本体是极少出现的,但这个

作为“象征体”的物,已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自然的物了,而是诗人自己心灵的外在的信托

舒婷的《双桅船》,诗中以船象征人,以船的命运象征人的命运说明在

人的一生的航程里,尽管漂泊不定,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但航行的目标“心爱的岸”总归是有的。此处象征新颖贴切,特别动人。 3、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

意象是“诗人观照社会世界、自然世界所产生的心理意识和社会世界、自然世界的物象,经过联想、想象诸种思维活动,而酿制的既含蓄着、渗透

着、暗示着诗人感觉情绪思想,又迥异于社会世界、自然世界物象的审美体。”

“意象化”,是指诗人根据一定目的,自觉地加工改造原有的表象,使“意”和“象”交相融合的一种艺术手法。

朦胧诗人们注重于意象化手法的运用,并由此制造了一系列的具体意

象,从而构成一个立体的意象层面的组合体,使诗歌有一种品味不尽的意蕴。

首先,他们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通感,其实应是不同感觉的互相沟通和补充,目的在于扩大感官的审美

范围

艺术变形就是指诗人以内心感觉为主导而扭曲外在的物象,使物象产生

各种各样的变形。

朦胧诗人们并不以使用疏朗单纯的意象为满足,他们往往把各种意象以

或并列、或重叠、或辐射的各种方式,立体地聚集在一首诗中,形成几个不同的意象层面,从而构成一个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 4、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

诗人依自己直前奔涌的情绪和情感节奏安排诗段、处理诗的句式、字数、韵律 诗人突破了传统单一性的诗情、单一性的联想线索,使诗的跳跃力增强,诗行章节之间出现了新的内在关系。

着、暗示着诗人感觉情绪思想,又迥异于社会世界、自然世界物象的审美体。”

“意象化”,是指诗人根据一定目的,自觉地加工改造原有的表象,使“意”和“象”交相融合的一种艺术手法。

朦胧诗人们注重于意象化手法的运用,并由此制造了一系列的具体意

象,从而构成一个立体的意象层面的组合体,使诗歌有一种品味不尽的意蕴。

首先,他们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通感,其实应是不同感觉的互相沟通和补充,目的在于扩大感官的审美

范围

艺术变形就是指诗人以内心感觉为主导而扭曲外在的物象,使物象产生

各种各样的变形。

朦胧诗人们并不以使用疏朗单纯的意象为满足,他们往往把各种意象以

或并列、或重叠、或辐射的各种方式,立体地聚集在一首诗中,形成几个不同的意象层面,从而构成一个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 4、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

诗人依自己直前奔涌的情绪和情感节奏安排诗段、处理诗的句式、字数、韵律 诗人突破了传统单一性的诗情、单一性的联想线索,使诗的跳跃力增强,诗行章节之间出现了新的内在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lj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