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层建筑中钢管混凝土柱的应用与展望

更新时间:2023-04-10 00:5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503aa7f9fab069dc5022015d

第39卷第9期建 筑 结 构2009年9月

中国高层建筑中钢管混凝土柱的应用与展望

容柏生, 李盛勇, 陈洪涛, 廖 耘

(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广州510160)

[摘要] 近十余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建筑高度的增加造成重力荷载越来

越大,使结构的竖向构件,特别是柱子的截面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设计高度较大的高层建筑时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中的混凝土被钢管包围而受约束,处于三向受力状态,与钢管共同工作,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因而柱截面可以大大缩小,效果显著。随着应用的增多,应用的方式亦趋于多样化。以作者对钢管混凝土柱的设计实践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对目前的使用情况作扼要的介绍,并展望今后的发展,供参考。

[关键词] 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应用;展望

Application and future perspective of concrete fill steel tube column in tall buildings

R ong Baisheng ,Li Shengy ong ,Chen H ongtao ,Liao Y un

(G uangzhou R ongbaisheng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 Ass ociate ,G uangzhou 510160,China )

Abstract :In the recent ten years ,the high rise buildings in our country developed rapidly.The buildings become huger and huger ,taller and taller.As the height of the building increase ,the load increases ,and the vertical member ,especially the column sizes ,become bigger and bigger.T o address this problem ,concrete fill tube (CFT )steel columns are used in s ome higher buildings.Due to the core concrete is constrained by the steel pipe ,it is in triaxial com press status.The strength 2increased concrete and the steel pipe are w orking together and CFTs gain much high overall com press strengthens ,therefore the column sizes can be designed substantial small.Als o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tend to versatile as the usages of the CFT increase.The application of the CFT in structural design ,its relevant in formation we collected and its current usage status are introduced briefly.I ts future development is prospected ,which can be referenced by other colleagues.

K eyw ords :tall building ;concrete fill steel tube ;application ;future perspective

作者简介:容柏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Email :rbs @503aa7f9fab069dc5022015d 。

1 概述

近十余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速,规模和高度

越来越大和越来越高。到目前为止,有3栋高度在600m 左右的高层建筑分别处于设计或基础施工阶段;有1栋约500m 的已准备启动;高度在300~450m 的有10余栋,有已建成的、施工中的、设计中的,也有计划中的;至于200~300m 的则已大量存在。

建筑高度的增加,必然带来重力荷载的增加,从而造成结构竖向构件截面不断增大,不但影响视觉,还占用很大使用面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概十余年前,就开始使用抗压能力强大的钢管混凝土柱,经使用后,效果显著,而且施工方便、快捷。由于它的优越性,使用越来越多,经验积累的同时,又进一步发展了由其或与其他构件组合成的新型结构体系。可以说,钢管混凝土柱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构件之一。

钢管混凝土柱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1)轴向承载力方面。圆钢管混凝土结合了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势,通过外围钢管对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有效地提高截面承载力,因而柱截面可以大大缩小。即使是约束作用较弱的方形和矩形钢管混

凝土柱,其承载力也明显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或型钢混凝土柱。

(2)被钢管包围的混凝土,由于受到横向约束,延性有所提高,使得高强混凝土(例如C100)的应用成为可能。

(3)加工和安装方面。钢管及其节点可以在工厂预制,质量更有保证。在现场可省去钢筋和模板的安装工序,安装好的钢管还可以兼作楼盖模板的支承,使高层建筑的施工得到简化和加速。后文介绍的广州合景大厦和广州西塔都充分运用了这一优点。

(4)逆作法方面。高层地下室的逆作法施工,关键是如何先构筑成支承地面以上结构的竖向构件,这时钢管混凝土柱就成为主要角色,当根据柱位用冲、钻或挖孔的方法做成柱基础后,就可以直接把预制好的整根钢管(其长度等于地下室的深度,钢管上带有与地下室平面结构连接的节点)吊装就位,成为上部结构的临时性也是永久性的支柱。之后就一边往下施工地下

3

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503aa7f9fab069dc5022015d

室,一边往上施工上部结构,省去了整个地下室的施工工期。

(5)防火性能方面,由于钢管和混凝土的共同工作,管内混凝土的体积大,能吸收大量热能,因而可以降低外包钢管的升温速度。通过防火性能设计,说明其防火表层可以比一般钢结构的要求低[1],甚至可以不用。而且,火灾后构件截面的力学性能比在高温下有所改善。

由于具有较多的优越性,钢管混凝土柱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先考虑使用的构件。

文中主要介绍了目前钢管混凝土柱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应用实例、工作机理和计算方法、柱身及节点构造和施工要点等。

2 钢管混凝土柱的应用实例211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

以钢管混凝土为主要承重构件的高层建筑,按其受力和构成特点,可以归纳为几类典型的结构体系,如表1所示。

钢管混凝土典型结构体系与代表工程

表1

结构体系

代表工程

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核心筒(逆作法核心筒内布置钢管混凝土端柱)

深圳赛格广场:主体高度292m ,72层,2001年建成全钢管混凝土框架(部分跨间带钢斜撑)

广州合景国际金融广场:主体高度178m ,41层,2006年建成钢管混凝土外框柱+钢板剪力墙核心筒(钢板剪力墙带钢管混凝土端柱)

天津津塔:主体高度330m ,75层,预计2011年建成

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外框筒+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主体高度

432m ,103层,2009年建成

由表1可以看到,随着结构体系的发展,钢管混凝土柱由最初主要承担竖向荷载(作为外框柱或单根柱),到开始与核心筒结合抵抗水平荷载(有些作为剪力墙或斜撑的端柱),再到单独形成网格结构,正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应用。下文将针对上述代表工程的结构特点,逐一作简要介绍。

212实例介绍21211深圳赛格广场[2]

深圳赛格广场(图1)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地下4层,地上72层,主体高度292m ,屋顶有钢桅杆伸至34518m 高。建筑功能为超高层写字楼,结构设计单位为深圳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深圳赛格广场为典型的框架2核心筒2伸臂结构体系,这也是在我国超高层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体系。如图1(c )所示,沿平面外周边布置有16根钢管混凝土柱,柱距6~913~6m ,柱直径由底至顶从116m 逐步减小至113m ,楼面梁采用H 型钢。在核心筒和外框柱之间设置了

4道1层高的伸臂桁架(图1(b )),分别位于层19,34,49和63。

核心筒设计是该工程的一个特点,核心筒4边共有24根直径为018m (边柱)和4根直径为111m (角柱)的钢管混凝土柱(图1(d )),柱间及核心筒内部布置有厚度200~440mm 的剪力墙。内筒外圈的钢管混凝土密柱具有很高的竖向承载力,在逆作法施工时,先做好的密柱,已满足施工期间承受重力荷载需要。在完工后的正常受力状态,由于钢管混凝土柱已分担了大部分竖向荷载,核心筒剪力墙就可以做得比较薄,比同类建筑(底部墙厚约1000mm )有更好的使用效益。

图1 深圳赛格广场

 

深圳赛格广场是1座将钢管混凝土柱性能发挥到相当极致的建筑,外框柱尺寸、核心筒面积和工期都因此得到优化。该工程于2001年建成后,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着国内应用钢管混凝土柱最高建筑的纪录,直至2009年被广州西塔所打破。

广州新中国大厦(54层,上世纪90年代中兴建)的结构形式与赛格广场类似,外框是圆钢管混凝土柱。地下5层,全逆作法施工,为此,内筒采用带约束拉杆的异形(利用内筒各墙的交点,做成截面为T 形和L 形)钢管混凝土柱(仅地下室部分),异形柱间的墙体在后续施工时补上。地上、地下同时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21212广州合景国际金融广场[3]

广州合景国际金融广场(图2)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地下5层,地上41层,主体高度178m ,屋顶有钢构架延伸至198m 高。建筑功能为超高层写字楼,结构设计单位为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

4

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503aa7f9fab069dc5022015d

该工程为国内首个采用全钢管混凝土柱、部分跨间加钢斜撑的超高层建筑,7根直径1~113m 的弧形钢管混凝土柱构成了建筑的帆船形主立面(图2(a ))。而偏置于上方的核心筒由10根直径112m 的钢管混凝土柱+钢斜撑构成(图2(b )),在提高抗震能力的同时也消化了弧形柱在各层所造成的楼面拉力。其中宽度较窄的Y 方向采用中心支撑(图2(c ),(d )),而X 方向则采用了中心支撑和偏心耗能支撑相结合的形式(图2(e ))。

钢管混凝土柱在广州合景国际金融广场的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采用了逆作法,加之两天半一层的钢结构高速安装,该工程自2005年3月开工,至当年12月主体结构即已封顶,工期仅10个月。而对于7根曲率、长度各不相同的外立面弧形柱,设计中采用每层为一段,在楼层处拼接的方法,充分利用了钢管混凝土柱可兼作模板的优势,施工简便快捷。

作为各榀斜撑端柱的钢管混凝土柱,基本处于理想的轴向拉压状态,可充分发挥其抗震延性。对其进行的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发现,该结构具有很高的抗震承载力,作为7度抗震设防的建筑,在8度罕遇地震波作用下,大部分竖向构件仍可保持弹性状态。

广州合景国际金融广场理论型钢的用量仅为105kg Πm 2,至今仍保持着国内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最小用钢量纪录,该项目于2007年先后获得国家建筑结构设计一等奖和广东省技术创新奖。

21213天津津塔

天津津塔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如图3所示,地下4层,地上75层,主体高度330m ,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建筑功能为超高层写字楼,结构设计单位为美国S OM 建筑设计事务所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容柏生事务所为结构顾问单位。

天津津塔的结构体系仍可视为框架2核心筒2伸臂体系,外框柱由32根直径112~116m 的圆钢管混凝土柱(间距615m )组成(图3(c )),沿高度方向设有4个伸臂桁架加强层(图3(b ))。而核心筒则由带钢管混凝土端柱的7道横向钢板剪力墙和1道纵向剪力墙构成(图3(d )),钢板剪力墙厚度为18~35mm ,其钢管混凝土端柱直径为113~117m 。

津塔的钢板剪力墙设计采用了非常独特的“屈曲后强度设计理论”,竖向荷载主要由钢管混凝土端柱承担。在风荷载和中、小地震作用下,通过设置防屈曲加劲肋(图4(a )),保证钢板剪力墙能提供足够的侧向刚度。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钢板剪力墙将屈曲形成只能承受拉力的拉力带(图4(b )),其作用类似于斜撑,仍能提供侧向刚度和抗震承载力。由于钢板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往复滞回性能,当地震力反向时,屈曲拉力带将可恢复并进一步形成反方向的拉力带,为结构提供源源不断的耗能延性。

这类利用钢板屈曲后强度的体系实际是“斜撑

+

图2 

广州合景国际金融广场图3 天津津塔

5

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503aa7f9fab069dc5022015d

图4 天津津塔钢板剪力墙构成图及屈曲变形图

 

钢管混凝土端柱”体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刚度和抗侧

承载力。而端柱则是实现这一体系的关键,当拉力带形成时,端柱内的轴力将成倍增大,几乎只有钢管混凝土柱才能满足要求。21214广州珠江新城西塔

广州西塔(图5)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地下4层,地上103层,主体高度432m ,已于2008年12月结构封顶。建筑功能为超高层写字楼及酒店,结构设计单位为Arup 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州容柏生事务所为结构顾问单位。

图5 广州西塔简图

 

结构体系为典型的筒中筒结构,内筒为不等边六角形钢筋混凝土筒,外筒由30根直径0195~118m 的圆钢管混凝土柱所形成的巨型斜交网格构成。混凝土内筒在上至结构约2Π3高度时,由于酒店中空大堂的设置而基本取消,通过转换改为框架,因而其上部分结构刚度主要由钢管混凝土外筒提供(图5(b ))。

外筒巨型钢管混凝土柱沿高度每隔27m 交叉一次

(上下交叉点间,对下部办公层为6层,对上部酒店层

为8层)。建筑设计不允许钢管柱交点处有任何扩大,因而交点的截面仅为两根钢管柱截面之和的1Π2强,如何使交点位置截面达到与杆件等强,成为该结构设计的一个难点。在进行细致的有限元分析和大比例构件试验研究后,设计中通过在节点位置设置竖向椭圆连接板和多道加强环并适当加大节点区钢管壁厚,使得节点区内混凝土的约束套箍效应和承载力都强于两根相交杆件,从而解决了该难题。广州西塔的钢管混凝土外筒承担的倾覆弯矩超过总值的约60%;扭转与平动周期比仅为0135,可见其抗侧和抗扭能力的强大。它是首个以钢管混凝土柱构成的筒体为主要抗侧力结构的超高层建筑。

采用与之类似结构形式的有广州电视塔,该塔采用单向斜放圆钢管混凝土柱加环梁和斜撑,外形为双曲抛物面柱体,610m 高,2009年建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电视观光塔。

3 钢管混凝土柱的工作机理及计算311工作机理

由图6可知,钢管混凝土利用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制约,即钢管对混凝土的横向约束(紧箍力),使混凝土处于复杂的约束应力状态,从而使其强度得以提高,脆性下降,塑性和韧性性能大为改善;而钢管在承担轴向力的同时,还承担由于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而产生的环向拉应力,亦处于三向应力状态。

钢管混凝土中,混凝土的紧箍力是被动产生的,而且紧箍力大小也在变化,这与等值侧压力作用下混凝土的工作情况不同。在弹性工作阶段时,钢材的泊松比μs 变动很小,在0125~0130之间,因而可以认为是常数,一般取值为01283。而混凝土的泊松比μc 却随着纵向力的增长而为变数,由低应力状态下的01167左右逐渐增大到015,当接近破坏阶段时,由于混凝土内部纵向微裂缝的发展,μc 将超过015。以圆钢管混凝土为例,在轴向压力的作用下,μc 逐渐增大,并且迅速地超过钢材的泊松比μs 。当μc =μs 时,混凝土和钢管的径向变形一致,相互间不产生作用力;当μc >μs 时,钢管限制了混凝土的径向变形,根据变形协调关系,钢管产生环向拉力,而混凝土却受到径向和环向的压力作用

图6 圆钢管混凝土受力状态示意图

 

312结构分析中钢管混凝土柱的计算方法

在弹性分析中,由于约束效应不明显,钢管混凝土

柱的轴向、弯曲和剪切刚度与钢管和混凝土的刚度之

6

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503aa7f9fab069dc5022015d

和接近,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可采用刚度等效的方法来计算,即计算模型中钢管混凝土柱的刚度与实际刚度接近即可。

在弹塑性分析中,计算模型需同时模拟钢管混凝土柱的弹性刚度、屈服(破坏)准则和屈服后刚度,计算难度很大,目前都是采用简化算法进行分析,常用的有:1)采用带高斯积分点的梁单元,其中混凝土的本构模型中考虑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效应,钢管的受力状态与空钢管接近;2)纤维模型法,其中混凝土采用单向本构关系,并在其中考虑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效应,钢管也按单向受力考虑。

上述方法的缺点是无法模拟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三向受力的材料简化为单向受力,合理性取决于如何确定钢管与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另外,在大震分析中,柱的弯矩较大,而钢管混凝土柱的抗弯承载力主要受钢管控制,对分析结果也有较大得影响。因此弹塑性分析方法尚需进一步探讨和改进。4 钢管混凝土柱的构造

411柱体

(1)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是最基本也是应用最

多的形式。根据约束混凝土的受力机理,圆形截面的钢管是最合理的形式,因为它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力是均匀的向心力,而钢管自身在核心混凝土的向外挤压力作用下,则只有环向拉力(图6),因而约束效果最显著(相对也最经济),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

优先采用圆形截面柱。

对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应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特别在80年代,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在构件的工作状态、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于1989

年发布了《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C J01—89),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1992年发布了《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CECS28:90),2008年发布了《高层建筑钢2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CECS230:2008)。这些规程既给出了计算方法,也列出了构造要

求。目前我国钢管混凝土柱的设计均以这些规程作为依据。

根据规程CECS230:2008的规定,套箍指标θ=

f a A a Π

(f c A c )不应小于015,也不宜大于215,钢管直径D 不宜小于300mm ,壁厚不宜小于6mm ,径厚比D Πt 宜

控制在(20~90)(235Πf y )之间,考虑到圆钢管混凝土柱抗弯能力较差,偏心率不应大于110。

(2)方形和矩形截面柱。根据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机理,若钢管截面是由直线段组成的几何图形,由于直线段钢板在核芯混凝土向外挤压时有弯曲变形,削

弱了对核芯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影响轴向抗压能力的提高。对于方钢管混凝土柱所做的试验表明[4],方钢管对核芯混凝土的约束虽不如圆钢管,但仍有较好的效果[5]。在超高层建筑中,有时为了配合建筑设计或需要利用柱的抗弯或轴向刚度,采用方形或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情况也不少,此时一般都在钢管内加设防止周边钢板弯曲变形的构造措施,如台北101工程(图7)。深圳京基金融中心的巨型角柱,截面为217m ×3195m ,也采用了类似形式的截面。根据规程CECS230:2008的规定,矩形截面边长尺寸不宜小于300mm ,壁厚不宜小于6mm ,边长与厚度之比不应大于60(235Πf y )

图7 台北101钢管混凝土柱截面

 

图8 典型连结节点做法

 

412梁柱节点

(1)梁柱节点应遵从的设计原则是:节点强于构

件;刚接时构件间夹角不变,铰接时只传递剪力;传力明确;节省用材。

(2)与钢结构楼盖连接的节点

当钢管混凝土柱支承钢结构楼盖时,其节点属于钢与钢的连接,构造上比较简单。典型的做法(图8)是用焊于钢管上的连接腹板(或下牛腿)和加强环与钢梁连接[1]。加强环有上环和下环,用于传递弯矩;连接腹板用于传递剪力,可以是不穿心的或穿心的,前者便于灌注管内混凝土,但造成钢管的附加竖向应力,后者则相反。这种节点适应性很强(包括梁平面布置、标高和截面变化),传力明确可靠,可通过计算保证其强度,刚度也很好,但用材较多且制作较难。

深圳赛格广场工程,设计时通过试验研究,提出几种新的节点做法[2],意图采用单一构造形式同时传递弯矩和剪力使构造简化,其形式有加劲锚肋板和内加强环(图9),其中加劲锚肋板式节点由于刚度较弱,主要用于铰接节点和半刚接节点。此外还有采用加腋式内环板的,这种形式受力比较理想(图10)。

随着建筑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结构中的梁柱关系也变得复杂,因而节点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设计原则具体考虑。

(3)与钢筋混凝土楼盖连接的节点

7

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503aa7f9fab069dc5022015d

图9 新的节点做法

 

图10 加腋式内环板

 

钢管混凝土柱支承钢筋混凝土楼盖时,由于其支

承的梁既有混凝土又有钢筋,构造上比较复杂,可能的形式亦较多。在工程实践过程中,不少研究和设计单位提出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方法,而且大多数都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也已用于具体工程。综合起来大概有下面几种[6]:变梁宽式和双梁式;钢环锚固梁纵筋的钢筋混凝土方块式;钢筋贯通式;穿心钢牛腿式;半穿心钢牛腿式;钢筋混凝土环梁式。除后面两种外,前面的几种分别由于构造复杂、需要通过复杂结构布置来配合或施工难度大等原因而应用不多,后两种特别是最后一种用得较多。对这些节点的较详细介绍可见文[6]。

5 钢管混凝土柱施工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管内混凝土的浇注钢管柱内的混凝土可采用高抛或导管浇筑法逐段浇筑施工,对复杂节点也可采用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或顶升浇筑施工工艺。钢管混凝土柱一般为多层一节,柱内在楼层位置设有隔板,采用高自流性混凝土可避免气泡在隔板下聚集。由于一次性浇筑高度大且考虑泵送的需要,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流态、保塑性、抗离析、缓凝、微膨胀),确保混凝土不产生离析,保证混凝土密实度,减少混凝土内气泡,避免混凝土收缩与钢管之间产生裂纹,无需振捣即能达到自密实的效果。此外,还应采取如下保证措施:1)通过试验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且试配优选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强度高于设计强度;2)限制混凝土的含气量,控制在3%以内;3)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4)浇筑后密封柱的上端,使混凝土在密封的状态下养护不失水,避免混凝土的收缩。

(2)对混凝土的检测

目前规范没有明确钢管混凝土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规定。钢管混凝土柱最大的质量问题是混凝土与钢管(或节点隔板)接合不紧密导致对钢管混凝土的受力性能产生影响。目前较为常用的检测方式有:1)在混凝土达28d 强度后,混凝土的收缩已基本完成时,可以在钢管外壁用铁锤敲打检查;2)管内部预埋测管进行超声波检测。(3)正式施工之前的施工模拟试验[7]

钢管混凝土大比例模拟试验是大型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目前由于对钢管内混凝土的检测缺乏相应的手段与方法,而混凝土的质量及其与钢管之间的接触是否紧密对钢管混凝土的承载力影响极大。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效果,工程在展开之前有必要进行钢管混凝土大比例(最好是1∶1)模拟试验以检验施工工艺,优化检测方案,验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其性能。通常需要对混凝土的试块进行7d ,14d ,28d 等龄期的强度及超声波检测,然后肢解模型,检查混凝土与钢管的接触面,对混凝土进行第二次超声波检查并钻芯取样试验,将几次检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全面验证钢管内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经设计、监理、质检单位审查后可作为控制实际施工的依据,指导实际结构钢管混凝土检测施工。

6 展望

通过比较大量的在高层,特别是超高层建筑中使用的钢管混凝土柱,均显示其效果显著,设计人员普遍认为是理想的。事实上,超高层建筑若要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避免巨大的柱截面,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可以说是首选的手段。此外,当设计寻求加强结构刚度时,采用它也是一种解决办法。由此可见,在今后,钢管混凝土柱必然会继续被大量的使用,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回顾过去,也发现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设计计算方法尚较粗糙(特别是弹塑性方面),圆形以外的截面形式受力不够理想,其抗弯能力低(仅靠钢管),节点方式(特别是对混凝土楼盖)仍较复杂,施工质量保证和检测手段尚不够完善等等,希望同行们能予以关注,对这些问题加强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予以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4.

[2]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赛格广场初步设计Ⅰ[R].1995.[3]李盛勇,等.广州合景大厦圆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支撑框架组合

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2006,36(8).

[4]韩林海.钢管混凝土性能研究进展与工程实践[J ].建筑钢结

构进展,2000,2(4).

[5]吕西林,等.轴心受压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性能研究:Ⅰ试验

[J ].建筑结构,1999,29(10).

[6]容柏生.高层建筑中的钢管混凝土柱及其节点[J ].广东土木

与建筑,2002,122(1).

[7]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广州西塔钢管混凝土1:1模拟试验汇

总资料[R].2007.

8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la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