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下语文教案全集
更新时间:2024-06-30 11: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沪教版四下语文电子书推荐度:
- 相关推荐
1 燕子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
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适当注意感情。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 3、能理解“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的含义。
4、能仿照课文第一节的写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媒体出示: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的图片。
1、师: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与春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它的名字叫——燕子。 2、指名读课题。
3、出示媒体:燕子的图片。
师:大家了解燕子吗?用二三句话,来介绍燕子的外形。 二、整体感知
1、媒体出示:预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课文中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 (3)思考问题:“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中的正待演奏的将是什么曲子? 2、学生自学 3、检查预习情况 三、研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1节。
(1)媒体出示课文第1节:
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2)指名读课文第1节。
(3)从这节中你读懂了什么?从几方面来描写燕子的外形的呢? 边交流,边书写:
羽毛:乌黑、光滑 (抓住颜色光泽描写) 翅膀:俊俏、轻快 (突出燕子的飞行特点) 尾巴:剪刀似的 (抓住形状描写) (4)师生配合读第1节。 2、学习课文第2——4节
(1)媒体出示课文第2——4节。
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哇!
(2)自由朗读课文2——4节,思考为什么说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1
(3)请完成填空,再想想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并说说理由。 媒体出示:
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着它剪刀似的尾巴,( )着身子在天空里( )过,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有几对燕子( )倦了,( )在电线上。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4)交流:
①完成填空,说说这些词用得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掠”字。 ②随机字词教学:重点指导“添”字的写法。媒体出示:“添”字的笔顺。 ③指名读这三小节。
想象一下,我们可以给这三小节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即用列小标题的形式归纳三节的内容。 ④说说哪幅画面最吸引你,为什么? 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笔圈出文中列举的具体景物? ⑤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有感情的读一读,背一背。 ⑥借助课文里的句子来说明喜欢的理由
3、媒体出示句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出示媒体:图片。
理解“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句话的含义。 (蓝天作衬、电线作谱、小燕子是跳动的音符。) 四、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媒体出示作者的照片和简介。
作者简介:郑振铎(1989-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本文节选于郑振铎的著名散文《海燕》。散文是郑振铎在1927年5月间赴欧洲学习和考察途中于海轮上所作。初次发表于同年6月上海出版的《文学周报》。
在整篇散文中,作者由深情地回忆故乡的春燕入手,谈到海上所见燕子的矫健和轻盈,进而怀疑起它们是否就是故乡的燕子。其后,自然地点出深深激荡着作家内心的巨大感情波澜,那就是游子远离故土所难以排遣的“轻烟似的乡愁”。 五、拓展作业 媒体出示: 1、抄写词语
俊俏 色彩鲜艳 光彩夺目 伶俐可爱 百花争艳 增添 波光粼粼 演奏
2、仿照课文第一节的写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2
2、小溪流的歌
【教学目标】
继续根据要求预习课文,区别“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区别“漂、游、跑”的意义。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感受小溪流欢快、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同学们,当你漫步在田野,或置身于山林,观看那蜿蜒曲折的小流清溪,一定会被那清澈透底、碧波荡漾的秀色所陶醉,而那溪流丁冬的响声,更能激起人的无限遐想。 2、媒体出示课题:2、小溪流的歌。 (1)齐读课题。
(2)媒体出示作者照片。(板书:严文井)
师:同学们,2005年7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了这样一篇文章:《怀念严文井:小溪流的歌永不停息》,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永不停息”来怀念这位刚刚去世的“童话爷爷”呢?那是因为他的代表作就是《小溪流的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支小溪流的歌吧! 二、感知课文
1、媒体出示“预习小菜单”。
(1)轻声读课文,用喜欢的方式学习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2)区别“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3)想一想:
①小溪流的成长经历了哪几个过程吗?
②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 2、学生自学。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学生读词语、词组。(媒体出示)
①漂浮 清脆 疲劳 疲倦 忧愁 狭长 拐弯 汇合 ②五颜六色的卵石 巨大的石块 清脆的回声 狭长的山谷 枯黄的小草 茫茫的海洋 (2)重点理解“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3)说一说:小溪流的成长经历了哪几个过程吗? (板书:小溪流一小河 大江一海洋) 三、研读课文。
1、学习1——3小节。
(1)交流: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 (2)媒体出示练习: 想一想,带点的词语能否改成括号里的词语?再读一读,体会句中所用的词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溪流笑着往前跑。(漂、游)
小树叶不怕痒,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跑、游) 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跑、漂) (3)齐读1——3小节。 2、学习课文4——9小节。
3
(1)小溪流的歌是欢快活泼的,你认为小溪流的歌还是怎样的?学习课文4——9节。 媒体出示学习小菜单:
思考:小溪流的歌是欢快活泼的,你认为小溪流的歌还是怎样的? 读: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4——9节。
找:在文中找找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说:用一个词语概括小溪流的歌是怎样的。 (2)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快乐 自信 欢乐 执著 沉着 乐观 充满热情)
(4)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汇入大海,遇到了许多新朋友。他们之间会有什么交流?请选择一个内容,找个好朋友,一起说一说。 四、复习巩固。 1、配乐齐读课文。
2、积累名言警句。师生齐读。 媒体出示: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途中徒劳无功。 五、拓展作业(媒体出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五颜六色 漂浮 阻止 疲劳 停留 汇合 活泼欢快 不知疲倦 3、个性选择,快乐作业。(媒体出示)
爱读书的你,不妨阅读严文井的原著《小溪流的歌》。
爱习作的你,不妨作一首小诗,表达对小溪流的喜爱之情。 爱画画的你,不妨画一画活泼欢快、不知疲倦的小溪流。 爱上网的你,不妨上网搜集有关小溪流的资料。 爱唱歌的你,不妨创编一首小溪流的歌给大家听。
4
3、笋芽儿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根据要求独立预习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写笋芽儿的几句话,体会笋芽儿从害怕到坚定的感情变化。 3、使学生能从笋芽儿破土而出这一自然现象中悟出只有经历风雨,勇于锻炼,才能健壮成长,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媒体出示两幅画面:笋芽儿、竹子。 师: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成长后的竹子浑身都是宝,给人们带来无数的好处。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 2、媒体出示课题: 3、笋芽儿 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娇嫩的笋儿长成强壮的竹子得到哪些朋友的帮助? 板书:春雨 雷公公 小草 太阳公公 2、请按笋芽破土前后把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1—9节 春雨呼唤沉睡的笋芽,在雷公公的鼓励下,笋芽终于决定破土而出。 第二段:10—12节 笋芽在美好的春光里脱掉妈妈裹在身上的衣服勇敢地长大。 3、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媒体出示: 比一比组词
娇( ) 哄( ) 煦( ) 骄( ) 烘( ) 熙( ) 三、研读课文
1、学习课文1—9节。
(1)分角色朗读1—9节。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春雨和雷公公给了笋芽怎样的帮助?你从中悟出了些什么呢?
板书: 春 雨 :低声呼唤 (催醒) 苏醒 雷公公 :大声呼唤 (鼓动) 发芽 (2)指导朗读: 媒体出示句子:
①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上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
“不能睡懒觉啦,孩子!快出来看看吧,地面上多美呀!” ②竹妈妈一听,吓得脸色发黄,一个劲儿地摇头:“你的身体这么娇嫩,能到地面上去吗?寒风会把你吹坏的!” (3)想象说话:
“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他也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想一想,他是怎样呼唤着笋芽的?笋芽听了又是怎样想的? (4)体会句子
读下面的句子,两句话中都有“扭动着身子”,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吗?请你读读句子,做做动作,体会一下。 媒体出示句子:
5
笋芽儿醒过来了。她揉揉眼睛,看见四周仍然是黑洞洞的,便扭动着小小的身子,撒娇地说:“谁叫我呀?我还没睡醒呢!”
笋芽儿再也沉不住气了。她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不住地说:“我不怕,我要出去??”
2、学习课文10—12节。
(1)自由朗读课文10—12节。划出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2)笋芽儿遇到了小草?小草对她说了什么?(指名读) (3)笋芽儿怎么说,怎么做?最后结果怎样? 理解“暖烘烘”的意思。 板书:小 草 :“快快长大”(教育) 出土(去壳) (4)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①理解“爱抚、滋润”的意思,读出温柔的语气。 ②理解“和煦”的意思,读出“暖和”的感觉。
③板书:春雨滋润 阳光照耀(关怀) 长大 ④想一想:笋芽儿为什么感到自豪? ⑤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四、复习巩固
1、分角色朗读全文,重点笋芽儿的几句话,再次体会笋芽儿从害怕到坚定的感情变化。(板书:生长过程)
2、你想对未出土的笋芽儿说些什么?你会对出土的笋芽说些什么? 3、积累名言。 媒体出示:
1、只有不畏艰险的人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2、有追求的人才能得到朋友的帮助。
3、躲在妈妈的保护伞下的人是永远也长不大的。 五、拓展作业 1、抄写词语
黑洞洞 撒娇 央求 唠叨 暖烘烘 爱抚 自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想对未出土的笋芽儿说些什么?你会对出土的笋芽说些什么?把它写下来。
6
4 勤 读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
2 自学字词,借助注释和字、词典了解全文的意思。 3 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书,是你我的良师益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会读书。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或成语有很多。你在平时积累中知道哪些呢? 2 交流。 3 (媒体出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朱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朱熹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苏东坡 (各种方式读名言)
4 这些名句均是文言,他们简洁、典雅,平时我们说话作文能运用成语或引用诗句,可谓是一件快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宋朝文人朱熹的名段,勤读。随他一起探讨有关的学习方法。 5 (媒体出示) 勤读
本课选自《三国志·魏志·董遇》,告诉我们读书需要勤奋。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读准字音。
怎样才是勤奋呢?首先,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这个片段。 出示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1)各自大声地读课文。
正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师:这里的“见”为什么要读“xiàn”而不读“jiàn”呢?(因为这里的“见”是“显现”的意思。)
(2)各自大声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3)各自大声地快速地朗读课文。 (4)各自“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课文进行竞赛。 2 疏通文意。
(1)师:好书不厌百回读,怎样才能读懂课文的意思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 (媒体出示)
学习古文好方法: 1、借助注释 2、联系译文 3、请教同学 ??
师: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把这篇古文的意思读懂。 (2)同桌就文章字词句方面的问题考考对方。 (3)师说译文,学生说相应的古文。
7
(4)同桌按以上形式轮流讲译文与古文。 (5)指名互讲。
(6)朗读全文,指名用自己的话说全文的意思。 三 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1 解决问题。
(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与解答自己不懂的语句。
(2)同学们就自己觉得很难理解的问题问老师,老师进行解答。 (3)老师反过来问学生,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落实。
(4)小结读书方法:文言文的理解其实还可采取“会意”的方法,读懂大意即可。 2 研读重点句。
(1)这一则古文中有一句话成为人们一直运用的名句,是哪一句? (媒体出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它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3)拓展:像这类有关学习方法的名言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呢? (媒体出示)
学习方法的名言: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 学而不厌、循序渐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读书名言)
4 小结:在古文中还有许多有关学习的格言警句,至今脍炙人口。平时我们要注意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 5 (媒体出示)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⑦”。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⑨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6 文中的三余是指哪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7 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曾有过“苦渴无日”的感觉?你的“余之日”又有哪些?(学生创编“三余”读书法)
四 课堂总结,复习巩固。
1 这则短文谈了两个问题,分别是:
(1) (2) 2 有条理地背诵全文。 五 课后拓展,布置作业。
1 你读了本文有哪些收获?写一段话,谈一点或两点均可。
2 搜集古人关于爱书、读书的名句,安排一定的时间在班级中交流。
总结:书是人类的朋友。读书明理,读书启智。中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真是数不胜数。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走近它、熟读它、背诵它。让它植根于我们的心灵,伴我们成长。
8
*5 爸爸和书
【教学目标】
自主阅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爸爸靠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给我买书的事。 继续培养课前预习课文的好习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爸爸买书的艰辛及希望我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感受一家人对书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平时,当你提出要买书时,父母会向你提什么要求?
2、有没有为了买书而不能乘车走回家的?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讲了一个这样的感人故事。媒体出示课题: 6、爸爸和书 二、感知课文
1、媒体出示:预习提示。
(1)默读课文,用喜欢的方式学习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想想、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初读情况
(1)分自然段读,纠正或强调容易读错的字或多音字,轻声字的字音。 (2)(媒体出示)多音字组词:
(3)讨论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研读课文
1、默读第1、2节,讨论交流
(1)我和姐姐的书多吗?板书:一百来本、童话、故事、作文。 (2)小伙伴们为什么从来不翻《皇帝的悲哀》板书:《皇帝的悲哀》 旧的、很薄很薄。 (3)我却是怎样认为的?为什么?
师:我认为这本书比任何一本书都要珍贵,因为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板书:珍宝)
2、指读第3节,想一想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我家的经济条件很差?板书:只好做临时工 3、默读4-13节,同桌讨论:为什么对我来说,一本旧的、薄薄的童话集比任何一本书都要珍贵?板书:不能乘车,要走回家;路远,寒风刺骨。
4、媒体出示图片:看图,从爸爸和我的神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从爸爸和我愉快的神情中,我体会到了爸爸和我即使再冷再累,只要能有书读,心里也是热乎乎的,高兴的,也不觉得苦。
5、小结:因为在当时家里极其困难的情况卜,我和爸爸顶着呼啸的寒风,走了很远的路,省下坐汽车的钱买的这本书。同时,是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读书的乐趣,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是最宝贵的。
6、自由读14、15、16自然段 (1)理解句子(媒体出示):“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和爸爸一同开心地笑起来。(板书:节衣缩食、省吃俭用)
(2)讨论:爸爸为什么要给我们买书?(板书: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四、复习巩固
1、分角色朗读全文2、本文为什么用《爸爸和书》为题?
3、工整地抄写名言:媒体出示不要追求物质享受,知识才是真正的财富,做一个精神上的富有者。
9
6、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 按照要求预习课文。自学认识生字。积累相应的词句。
2 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试着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祖先的摇篮”包含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的意趣。
5 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布置预习,明确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新词(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大意是什么; (4)提出疑难问题;(5)根据需要和可能搜集有关资料;(6)尝试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
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媒体出示,抽读
摇篮 浓绿 赛跑 遥远 苍苍茫茫、 地久天长 污染 文明 神圣 博物馆 (3)提出问题。
你在预习课文中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复习预习方法。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预习的方法。 媒体出示,齐读。 预习课文的方法: (1) 读通课文。(2) 自学字词。(3) 理解内容。(4) 质疑问难。(5) 搜集资料。 三、研读课文
1 媒体出示图片内容:
在时而浑厚深沉舒缓、时而婉转悠扬明快的音乐声中,屏幕上显现出森林里宏阔深邃、浓烈粗犷的多姿多彩画面。
教师配乐诗朗诵《祖先的摇篮》。 2 谈话引导。
“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呵!那是人类文明的起点,那是神圣的天然博物馆! 媒体出示原始森林的图片,说说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感受?
师:看,这“摇篮”多么大呀,一望无边,那浓郁的树阴,碧绿碧绿,清凉清凉。我们想去看一看吗?想去亲近一下这个“摇篮”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苍茫的大森林,去寻找那美好而遥远的回忆,去追求那美丽而神奇的理想吧!
3 小组讨论。 (1)“祖先的摇篮”有哪些美好遥远的回忆?
师:你能想象森林中还有哪些回忆?(选择一句或两句说话)
10
(2)作者对于“祖先的摇篮”,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引读) 师:作者为何会发出这样的呼声?(结合预习资料,了解环保话题) 4 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保护人类文明的起点,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四、复习巩固
1 有感情地把诗歌朗读几遍。再想想“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怎样才能让“祖先的摇篮”地久天长?
3 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照样子,也来说几句。
例: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五、拓展作业 1、拓展:
假如你是“天然博物馆”的一名小小讲解员,你会如何向大家介绍?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或有特色的景物向大家作交流。 2、作业: (1)抄写词语:
摇篮 浓绿 赛跑 遥远 苍苍 地久天长 污染 文明 神圣 博物馆 (2)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课文。
11
7、鸟语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联系语境,理解词义:无拘无束、应验。 2、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爱鸟、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师:春来了,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置身于自然,我们到处能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在枝头上,在草叶间,在屋檐下,在村头寨尾,在湖光山色之中??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竖起耳朵听听??
2、播放鸟鸣的录音(同时飞入各种鸟儿的图片:布谷鸟、喜鹊、黄莺、画眉、百灵) 3、师:你都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与小作者一起亲近鸟儿,学习第9课——
媒体出示:9、鸟语(齐读) 二、整体感知
1、师:小作者从小在农村长大,他从小就爱鸟,爱看鸟儿那美丽矫健的身姿,爱听 它们的歌声和鸟语??什么是鸟语? 2、自由朗读,预习课文 出示预习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什么是鸟语? (2)正确朗读词语:
通晓 刻苦 翩翩飞翔 疏忽 喜讯 倍感亲切 纪律 搏击风雨 (3)理解词语:通晓 3、检查反馈。 (1)交流后归纳:“鸟语”是鸟的语言,是鸟鸣传递的信息。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对“鸟语”有了初步的认识。
(2)朗读词语,理解“通晓”,后介绍“公冶长”: 文中所说的公冶长是春秋时期一位通晓鸟语的专家,他是孔子的学生。关于他的传说虽然有些神奇,却给幼小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开始关心鸟儿,了解鸟语。文中的2、3节具体介绍了这部分内容,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三、研读课文
1、师:在与鸟儿的接近、交谈中,“我”开始了解鸟语。文中,“我”和哪些鸟儿对话? “我”又听鸟儿说了些什么呢? 请你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小节。 (1)文中,“我”和哪些鸟儿对话? 板书:布谷鸟 喜鹊
(媒体出示布谷鸟、喜鹊的图片,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鸟儿的资料) (2)“我”又听鸟儿说了些什么呢?请学生分别朗读第4-8节、第9节、第10节, 边听边思考:我是怎样熟悉鸟语,与它们交流,渐渐成为它们的“知音”的? 2、学习第4—8节
(1)过渡:在所有的鸟中,作者最喜欢与布谷鸟对话了?? (2)出示句子:
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12
板书:一问一答 无拘无束
a、梳理内容:一问一答(谁问?谁答?) b、理解词语:无拘无束
进一步体会:作者与布谷鸟无拘无束地说些什么呢?让我们读读对话,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桌分角色说一说。 c、指导朗读
(3)齐读4——8节。 3、学习第9节:
(1)过渡:在所有的鸟中,也许喜鹊的嗓音并不出众,它给人们预报的喜讯也常常?? 出示句子:
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2)预设质疑:引号在句中的作用?“应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虽然它的“话” 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板书:预报喜讯 希望 安慰 乐趣 (3)分组学习,合作解疑。
(4)大组交流,理解句意,重点理解:为什么“虽然??但总能给??”? 出示说话练习:
喜鹊的叫声让爷爷想到 ,让妈妈想到 ,让 想到 。
(5)师:虽然喜鹊的嗓音并不出众,它给人们预报的喜讯也常常无法成为现实,但它总是能给人们带来吉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因此,鸟语还能使人感受到希望、安慰和乐趣!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带着满足与安慰,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带着盈盈的希望,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鸟语是希望、是安慰,更是快乐的体验!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齐读第4—10节,再次回味“鸟语”,谈谈你的感受。
师:鸟语是纯真而优美的大自然的语言,只有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发现它、感悟它,享受它!
5、文中的结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指名读、引读句子。 四、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你喜欢的片断。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无)拘(无)束 无( )无( ) 无( )无( ) 有( )有( ) 有( )有( )
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句子中的引号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五、拓展作业 1、拓展:
(1)说话练习:
从 那里,我 。 你能学习文中的样子,选择一种或几种动物,用同样的句式练习说话吗?可以结合课文,也可选择其它;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 (2)说写双通道:
发挥你的想像,编写一段你与画眉(或黄莺、百灵等小鸟)的有趣的对话。
13
8、拥抱大树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虐”的书写,并通过查字典或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虐待、警醒”等的意思。
2、能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板书的提示,简要复述事件内容。
3、重点研读课文第4节,能联系上下文体会特别方案的特别之处,懂得“树木是我们的朋友,每一个人都应该爱护它”,并能用几句话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借助图片,说说平时人们用“拥抱”这个动作表达怎样的情感?
拥抱是肌肤间的亲密接触,是人们情感的释放,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幅照片,看一看在什么时候人们会拥抱?
2、过渡:是啊,拥抱可以传达爱意,表示祝贺,表达高兴的心情,也可以给人以安慰。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所学的第10课就与拥抱有关,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媒体出示:
(1)圈出正确的读音:
真挚(zhì zì)感人 虐(nua nǜ)待 醒(xǐnɡ xǐn)悟 身材魁(kuí ɡuǐ)梧 喃喃(nān nán)自语 绅(shēn sēn )士 (2)正确朗读词语:
拥抱 真挚感人 大吃一惊 醒悟 道歉 恩惠 真心诚意 和谐相处 承担 采访 (3)理解词语意思:
真挚感人:是指人的感情真诚恳切而感动了别人。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恩惠:给予或受到的好处。
3、师:通过预习,你知道文中的丹尼尔通过拥抱大树来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板书: 道歉
丹尼尔——————拥抱大树
4、师:读了课文以后,同学们都知道,这一幕的发生,除了丹尼尔以外,还牵涉到绿化管理局,爱护树木的绅士,请你们再读读课文,借助这几个人物的提示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板书:绿化管理局
爱护树木的绅士 三、研读课文
(一)引读1、2节,感受“奇怪”,说说奇怪的一幕。
(出示)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 ,嘴里还喃喃自语: 。过了好一会儿, 。
(二)围绕“虐待”一词,研读第3节。
1、过渡:整件事源于丹尼尔被人投诉虐待大树。板书“虐待”时讲解“虐”的字形。 2、查字典,理解“虐待”的含义。
3、课文中丹尼尔是怎么做的呢?引读第3、4节: 有人投诉丹尼尔残暴地虐待大树,其实——,这样一个随意的举动却被一位爱护树木的绅士看见了——而当地政府对这样的行为也不姑息,不久——上面写着——丹尼尔大吃一惊,这
14
才醒悟——他向绿化管理局——。为了——也给——绿化管理局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方案。 (三)深入研读第4节,联系上下文体会特别方案的特别之处。 1、借助词语提示复述方案:
(1)这个方案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内容呢?老师请一位同学读,其余边读边思考。 (2)试着用上老师提供的词语来说说这个特别的方案。 (出示)免去 拥抱 浇水 (3)引读这个特别的方案。
2、小组讨论: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方案特别在哪儿? (1)处罚形式特别,与众不同。 (2)能教育丹尼尔,给众人以警醒。 结合回答板书:处罚 违法
3、小结过渡:是呀,正如丹尼尔所说,这件事给了他深刻的教训。那么,这个处罚究竟给了丹尼尔怎样的教训呢?
(1)读读第5节,划出相关的内容。(交流后引读相关句子)
丹尼尔说:树木是人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爱护它。我拥抱大树,是真心诚意的,希望通过这样做来表达我的歉意,表示我爱护树木的决心。他说,这件事给了他深刻的教训,使他深深地懂得,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存的条件,每个人都受到了大自然的恩惠,我们要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同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美好。 (2)结合课文1、2节的内容来说一说。 出示: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双手搂抱住店前路边人行道上的一棵大树,嘴里喃喃自语:“啊,亲爱的大树,对不起,我不该虐待你,请原谅我吧??” 过了好一会儿,旁边有人招呼:“嗨,丹尼尔,行了。”那壮汉才松开双手,又在树干上重重地吻了一下,离开了人行道。 (朗读体会丹尼尔道歉时的真挚感人。)
4、小结、引读:是呀,一个堂堂男子汉,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大树,向大树表示歉意,这需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呀!这样的处罚给了丹尼尔更为深刻的教训,使他深深地懂得了——“大自然给人们??快乐、美好。”于是,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生读)。的确,丹尼尔是真心诚意地拥抱大树的,你瞧他双手——嘴里——他紧紧地拥抱着大树——直到有人喊停他才——。 四、小结复习
1、想象说话,深入理解“警醒”。
(1)这个处罚对丹尼尔而言在经济上没有受到损失,但却使他在思想上深受教育,也提醒了更多的人。(板书:警醒)
(2)对围观的人来说,他们又受到了怎样的提醒和警戒呢?请同学们借助画面,展开想象(小组讨论)
(3)说话练习:谁能把前面交流的内容联系起来,用“不仅??而且??”的句式说说这奇特方案的奇特之处。
2、是啊,当第二天报纸上登出了这则新闻时,有更多的人将会从中受到教育和警醒。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读下面的句子,找一个和带点的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一天,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一家快餐店门口,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场景。( ) (2)丹尼尔大吃一惊,这才醒悟自己已经违反了国家有关绿化和保护树木的法律。( ) (3)为了教育丹尼尔,也给大家一个警醒,绿化管理局提出一个特别的方案。( ) 五、拓展作业
1、拓展: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拥抱大树采访报道》。
15
有这么一位记者想要对刚才发生的那件事,进行一次采访,完成一份报道。
附:学习单
拥抱大树采访报道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
采访提纲(1):
1、请问大树,你在被丹尼尔拥抱时,感受到了什么? 2、请问大树,被铁链锁车时,你有什么感觉和想法? 采访提纲(2):
1、请问绿化管理局官员,免除一千美元的罚款,是否会让丹尼尔问题不那么严重了? 2、请问绿化管理局官员,为什么会丹尼尔发出这样的一个惩罚? 采访提纲(3):
1、请问丹尼尔,这次经历对你会有怎样的影响?今后你准备怎样做?
2、请问丹尼尔,接到一千美元的罚款通知,你是怎样的感受,愿意接受吗?
采访实录:
记 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 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 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表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业: (1)抄写词语
拥抱 真挚感人 大吃一惊 醒悟 道歉 恩惠 真心诚意 和谐相处 承担 采访 (2)写一份倡议书
上海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破坏绿化,不爱护环境的事屡有发生。2010年我们将迎来世博会,届时会有许多的世界友人来到上海。作为上海小公民,我们来写倡议,共同努力,将世博的蓝图化为现实。
16
*9 神奇的机器人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机器人的功能。 2、自学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3、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4、感受科学的神奇,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品质。 5、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交流知识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机器人图片、模型
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你了解哪些关于机器人的知识? 2、学生交流、教师简单介绍机器人功能特点。
实用上,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机器人可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执行预先编排的程序行动。机器人执行的是取代或是协助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制造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机器人的课文《神奇的机器人》。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布置自读要求。
(1)把生字新词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2)说一说你从文中了解了哪些机器人的知识? (从机器人的特点、机器人的用途指导学生回答。)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机器人的?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随文质疑。 媒体出示: 读一读
先驱、迹象、大显身手、广阔、披星戴月、才华横溢、能歌善舞 4、分段指导。
说说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总分总)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1段
1、课文是如何给机器人下定义的?媒体出示:
机器人是具有一定智能的机器,它能模仿人的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按照人的指令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指名读。说说这一段里的哪一个词语最重要?通过朗读来表现。(允许学生有多种处理朗读的方式,允许多个关键词。) 板书:智能的机器 2、过渡,引读:
机器人用途广泛,本领强大,因而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臂”, 让我们一起来机器人到底有多大的神通。 (二)学习机器人的用途 1、默读3——7小节。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机器人的功能?从什么方面看出机器人的“神奇”? (1)四人小组学习、并完成表格: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17
在茫茫宇宙 在浩瀚的海洋 在工矿 在农村 在社会 探测生命迹象 探宝藏、擒油龙、找黑匣子 电焊、万能油漆等 种植树木、灌溉田野等 成为棋坛怪杰、书画大师等 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指导朗读。
(2)课文的描写语言有很大特点,你能试着再写写机器人可能会应用在哪里?媒体出示: 在浩瀚的海洋,机器人探宝藏、擒油龙、找黑匣,驰骋万里,上下求索,成为人类开发海洋的生力军。
在(什么地方?),机器人(做什么?),成为人类的( )。 师引读2—7自然段。
(三)展开想象、畅想未来
过渡:机器人神通广大,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想象一下,今后的机器人会是什么样的?你还希望机器人能够为人类做什么? 展开想象、仿写、续写课文。 (四)师总结:
机器人有神奇的功能,在未来的世界,机器人用它那无所不能的本领为人类 服务,我们也会经常见到机器人熟悉的身影。因而,我们由衷想对机器人说:“感谢你——神奇的机器人。” 四、拓展做作业 1、资料补充:
1959年 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随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公司。由于英格伯格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宣传,他也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 2、作业:
(1)抄写词语:
先驱 迹象 大显身手 广阔 披星戴月 才华横溢 能歌善舞 (2)照样子,说一说,写一写。
在浩瀚的海洋,机器人探宝藏、擒油龙、找黑匣,驰骋万里,上下求索,成为人类开发海洋的生力军。
在(什么地方?),机器人(做什么?),成为人类的( )。
18
10、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2、自学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3、学习课文,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知识,感受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增强学会使用电脑、提高信息意识。课余学习上网,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网上呼救》记得吗?
(媒体出示《网上呼救》课题与课文)美国与芬兰这两个国家,远隔重洋,但却在短短的半个小时里成功进行了一次抢救生命的紧急救援行动,你知道依靠的是什么吗? 2、媒体出示课题:10、奇妙的国际互联网(齐读)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国际互联网”资料。
2、轻声读课文,要求字字音准,句句通顺。思考:国际互联网是什么? 师: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谈论“入网”、“上网”的话题,“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3、交流、检查学习情况。
正确朗读生字、新词。媒体出示:
媒体出示:谈论 万水千山 亲朋好友 天涯 庞大 无所不有 天南海北 足不出户 快捷 丰富多彩
(2)据意写词。媒体出示:
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遥远险阻。 ( ) 没有什么没有。 ( ) 形容距离远。 ( ) 形容速度很快。 ( ) 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 ) (3)开火车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2小节。
1、轻声读课文第2小节,思考:“网“是怎么回事?划出句子。 2、交流。
3、媒体出示句子:
“国际互联网”就像罩住地球的“大网”。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电缆、光缆,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这些“线”上下飞速流动着文字、图象、声音,他们能够在短短几秒钟内跨过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
线(电缆、光缆、无线电波)
教师随机板书:电脑——————————————电脑 飞速流动文字、图象、声音 4、教师简介“电缆、光缆”。媒体出示图片、说明:
电缆——说通俗一些电缆就是电线,电线的作用就是传送能量,只是电缆是有一系列比较粗
19
口径的电线集成后被包裹在一根更粗大的绝缘管子内,电缆主要通过埋设在地底、海底下或者安置在架设的金属架上,电缆的作用同于细口径的电线,但是较细电线有如下差别:(1)电流大得多;(2)安全,不易断;(3)有序不乱;(4)可经常维护;(5)使用寿命很长;(6)成本比细线高;(7)安装需要大量人手,动用机械设备。
光缆——光缆由支架结构固定许多根光纤,再用保护层包裹构成。光纤是一种传输界质 是依照光的全反射的原理制造的光纤的简单定义光纤是一种将讯息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媒介,是一条玻璃或塑胶纤维,作为让讯息通过的传输媒介。
5、媒体出示图片:模拟地球、网、线、电脑。学生结合板书关键词语进行介绍“国际互联网”。
6、教师当场演示,利用网络搜查资料“电缆”。学生交流感受。 7、媒体出示句子:
虽然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1)找出句中一对反义词:天涯——咫尺,理解。
(2)课文第2节,通过两件事证实了“网”的奇妙。媒体出示句子,指名朗读。
比如说,我们从北京的一台电脑上发一封信到悉尼,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这比普通邮件不知快了多少倍。我们还可以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电脑里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
(3)练习说话,媒体出示:
虽然远在天涯 ,但是 ,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8、感情朗读句子。
媒体出示: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9、感情朗读第2小节。 (二)学习第3小节。
过渡:有了国际互联网,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那网上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读读第3节,想想:这一节是围绕那句话写的?用直线划出来。 1、交流,朗读。
媒体出示句子: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 2、理解词语“无所不有”
3、结合“无所不有”练习说话。
媒体出示: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
人们可以 ;可以 ;还可以 。 4、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4节。 1、指名朗读。
媒体出示句子: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有了这张“网”,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2、师生合作完成: (生)有了这张“网”,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师)如果没有这张网,(指名生) 。(师)所以,可以这样说,(全班生):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3、教师小结。
20
板书:下等人
(2)师:从哪些地方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楚王对晏子的瞧不起? 交流(理解瞅、冷笑、打发的意思,理解反问句所表达的情感。) (3)师:从这些词语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啊? (4)朗读指导:
读出楚王傲慢的语气,并试着表演一下当时的表情。 预设三: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这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 (交流体会楚王故意设计齐国囚犯从堂下经过,想乘机侮辱楚国人没出息) 板书:没出息
师:明明是想嘲笑晏子,为什么不像第二次那样一脸的不屑,而是笑嘻嘻地说呢? (朗读指导)
(三)学习晏子的反驳,体会他的聪明才智和擅辩的口才。
1、引入:真是一个自大又傲慢的楚王啊!只身来到楚国的晏子又是如何应对的?他有没有能维护住自己和齐国的尊严呢?默读课文,曲线划出晏子辩驳楚王的句子。 板书:晏子
2、指名读句子。
3、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些句子,想一想晏子为什么要这样说?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括号表示。 4、交流 预设一:
出示: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如果我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交流体会晏子反说楚国是狗国) 板书:狗国
可能出现的问题:
体会:狗国上面为什么加引号? (表示特殊的含义) (朗读指导) 预设二: 出示:
晏子严肃地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分别用三个词语来概括)(媒体出示:举袖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晏子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你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里来了。”说着故意笑了笑,楚王也只好陪着笑。 (交流中体会晏子用贬低自己的办法来贬低楚国) 板书:下等国 可能出现的问题:
明明要贬低楚国,为什么还要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那么一番话? (体会他的聪明才智)
26
晏子为什么要拱了拱手?说好还要故意笑一笑? (体会他表面尊重楚王,实际是鄙视) 师:是啊,晏子那超人的智慧和擅辩的口才让楚王没有反驳的机会,所以只好——陪着笑(生) 预设三: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体会晏子用类比的方法来说楚国的社会风气差) 板书:社会风气差 学习“枳”的读音。 可能出现的问题:
明明是说他们的社会风气差,那为什么不直说,还是说两国的水土不同? (体会晏子的智慧,虽不道明,但人人心知肚明)
是:楚王又一次败在了晏子的聪明才智和擅辩的口才之下,所以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而自讨没趣了。”(生) 师生合作读:
面对楚王一次一次的污辱,晏子表现得沉着机智,第一次楚王——,晏子——结果楚王只好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生读),第二次楚王——,晏子——结果——楚王也只好陪着笑(生读),第三次楚王——,晏子——结果——楚王听了,只好陪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而自讨没趣了。”(生)
出示: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生齐读,思考:为什么用“不敢不”这个词语。(进一步体会晏子的聪明才智和擅辩的口才让楚王心服口服) 四、小结复习
1、师:今天的学习,让我们见识到了晏子如何用它的聪明才智和口才维护了祖国和自己的尊严,真是不得不让人对他生起敬佩之意。
2、 楚王几次三番想侮辱晏子,但都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呢?读读下面三个句子,想想你有什么问题,然后说说晏子是如何让盛气凌人的楚王自讨没趣的。 (1)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2)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也只好陪着笑。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倒自讨没趣了。” 五、拓展作业 1、抄写词语:
严肃 肩膀 既然 为难 规矩 访问 面不改色 安居乐业 自讨没趣 尊重
2、下面的句子可以概括成什么词语,请照样子写几个。 例: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挥汗如雨) (1)肩膀擦着肩膀,脚跟碰着脚尖。( ) (2)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头。( ) (3)敌人早已经来到自己的城墙下。( )
(4)把书和文章倒过来背诵,熟练得像流水一样顺畅。( ) 3、试着与好伙伴演一演课本剧。
27
14、哥伦布竖立鸡蛋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
2.理解课文中哥伦布说的“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这句话的含义。
3.继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并懂得敢于创先、勇于实践,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认识哥伦布吗?(板书:哥伦布) 学生用一句话交流对哥伦布的了解。 重点交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迹。 二、整体感知
1、师:是啊,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这简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创举啊。(板书:发现新大陆)但是,当时,有一群达官贵人并不是如此想的。(板书:达官贵人) 理解:达官贵人
2、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这些达官贵人是如何对待哥伦布的?哥伦布又是怎么应对的? 媒体出示:
面对达官贵人的( ),哥伦布提议( ),是为了让他们明白( )。 三、研读课文 (一)质疑展开 1、媒体出示:
在西班牙的一个宴会上,一些达官贵人攻击哥伦布,他们以挑衅的口气说:“哥伦布先生,你发现新大陆似乎觉得很了不起,不过在我们看来,这是很平常的事,任何一个人绕着地球转,都会发现这个事实的,即使是傻子也不会视而不见这么一大块土地的。”说罢,这些人不怀好意地哄笑起来。
师:读读这段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括号表示。 2、交流:
理解词语:挑衅 视而不见 不怀好意 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些达官贵人为什么要攻击哥伦布?(板书:攻击) 他们为什么用挑衅的口气说话?
为什么他们说傻子也能发现这块土地?(交流中板书:简单) 哥伦布是如何反击他们的?(板书:反击)
课文的题目是哥伦布竖立鸡蛋,这和发现新大陆有关系吗?(板书:竖立鸡蛋) ??
(如能用本段话中的内容解决问题,就先解决) 朗读指导
(读出达官贵人嘲笑的语气) (二)学习发现新大陆和竖立鸡蛋的关系,懂得敢于创先、勇于实践,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1、师:哥伦布是怎么反击的?他和课题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 2、交流
师引导:为什么哥伦布要选择竖立鸡蛋这件事情来反驳他们呢?(指板书:简单)
28
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哥伦布能做到,而达官贵人却做不到呢?(板书:创先)
师小结:是啊,有些事情其实很简单,但是关键在于你是否去发现、去证实,这也是哥伦布能发现新大陆的根本原因啊! 媒体出示:
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 师:让我们读读哥伦布的话,联系生活说说你的感悟。 师:其实,发现新大陆并不如达官贵人所说的那么简单。
出示: 为了横越大西洋,哥伦布精心筹划了18年。他受尽了别人的嘲笑和奚落,被认为是愚蠢的梦想家。经过无数次的辩论和游说,他的真诚和信念感动了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他们给了哥伦布远航的船只。哥伦布终于成功地渡过大西洋,并发现了美洲大陆。 师:自由读,说说你的感受。
师:让我们再想象一下,在渡过大西洋的过程中,他们会碰到哪些困难和艰险呢? 媒体出示: 想象:
在茫茫的大海中,哥伦布遇到了 (困难险阻), 他 (怎么做)。 (可借用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交流。
师:是啊,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要想成功确实如此的不简单啊!(板书:不简单) 这哪里是那些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能够体会到的呢? 四、小结复习
1、师:一个小小的鸡蛋,揭示了一个人生的哲理—— 媒体出示:
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 2、从哥伦布身上,你又获得了什么启发吗? 3、生活课堂:用对话的形式写一段话。(二选一) (1)叙写:哥伦布走了以后,达官贵人会说些什么? (2)你生活中有没有新发现?你是怎么发现的?
五、拓展作业 1、抄写词语:
壮举 千方百计 了不起 视而不见 不怀好意 令人回味 证实 指手画脚 2、说一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创举。
29
*15、东郭先生和狼
【教学目标】 1、能用“犹豫”“大吃一惊”造句。
2、能联系课文,理解句子中叹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反问句的作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东郭先生对狼仁慈,好心相救,却险些送命的故事中,认识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糊涂、愚蠢,老农的机智、果断,从而懂得“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学完后排演一出课本剧,大家有兴趣吗? 2、出示课题:15、东郭先生和狼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要排好课本剧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剧本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媒体出示:
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角色,想一想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交流 板书:
吃 东郭先生 狼 救
教育 打死 农夫
3、师:谁能根据他们的关系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三、研读课文 (一)质疑
1、刚才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农夫对东郭先生的教育。
板书出示:对狼讲仁慈,你真是太糊涂了,应该记住这个教训。 2、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相应的在仁慈、糊涂、教训下面打点) 预设:
为什么不能对狼讲仁慈? (理解:仁慈)
为什么说东郭先生太糊涂了?(理解:糊涂) 这个教训是什么? (理解:教训) (二)了解东郭先生的糊涂、愚蠢。
师:为什么说东郭先生太糊涂了呢?请同学们默读1—5小节,划出有关的句子。 3、交流句子。
师:在东郭先生救狼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词语,它出现了两次。(犹豫) 理解意思(迟疑,拿不定主意)
师: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犹豫的?从中又说明了什么呢? 交流:
(第一次犹豫是在狼的苦苦哀求下,说明东郭先生被狼的可怜相迷惑而忘了狼的本性,所以心肠软了。)
30
媒体出示:
忽然从后面跑来一只狼,慌慌张张地对他说:“先生,救救我吧!猎人快追上我了,让我在你的口袋里躲一躲吧。躲过这场灾难,我永远忘不了你的恩情。” 指导朗读:
狼的语气——哀求。理解感叹号表达的是狼哀求之情。
(第二次是在猎人找不着狼向东郭先生打听时,东郭先生犹豫了一下,然后编了谎话,在猎人手下救了狼。这些都说明了东郭先生太糊涂、太愚蠢了。)
师小结:狼的苦苦哀求和那可怜的样子,让东郭先生心肠软了,忘记了狼的本性,真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糊涂 愚蠢
(三)了解狼的凶残狡猾
1、师:而那被东郭先生忘记的狼的本性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8节,用曲线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 媒体出示:
狼伸伸腰,舔舔嘴,对东郭先生说:“我现在饿得很,先生,如果找不到东西吃,我一定会饿死的。先生既然救了我,就把好事做到底,让我吃了你吧!说着,就向东郭先生扑过去。(板书:恩将仇报)
他躲到毛驴左边,狼就扑到左边;躲到毛驴右边,狼又扑到右边。(凶残) 狼不等老农回答,抢着说:“他刚才捆住我的腿,把我装进口袋,还压上了好多书,把袋口扎得紧紧的。这哪里是救我,分明是想闷死我。这样的坏人,我不该吃吗?”(板书:狡猾) 指导朗读:读出狼凶狠、狡猾的语气。 理解感叹号所体现的狼的凶狠的感情。
3、师:狼的本性就是如此——凶残、狡猾(生读)而东郭先生还要对他讲仁慈,这简直是他——糊涂(生),太——愚蠢(生)了。 (四)体会农夫的果断和机智
1、师:愚蠢的东郭先生和狼争得不可开交,农夫是怎么把狼打死的呢?请同学们默读9——10节。
2、讨论交流,板书:机智、果断
3、当老农把狼打死后,东郭先生醒悟了吗?他会怎么想?会对老农说些什么?(交流) 媒体出示:当老农把狼打死后,东郭先生( )地说:“ 。” 四、小结复习
1、师: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板书:我们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2、生活课堂:媒体出示: 说一说:
当猎人追来的时候,狼( ),东郭先生看见狼这可怜的样子( ),当猎人走了后,狼( ),东郭先生( )。 五、拓展作业
1、抄写词语: 慌慌张张 灾难 恩情 危急 准备 犹豫 仁慈 糊涂 教训 2、造句:用“犹豫”“大吃一惊”造句
3、与好伙伴合作排演课本剧《东郭先生和狼》。
31
16 颐和园
【教学目标】
1 根据学生实际,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若干个。积累课文中的词语。
2 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内容等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也”、“几乎”的用法。
3 继续学习默读、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归纳,知道北京的颐和园景色优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 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 【课前准备】
搜集自己最喜欢的旅游景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我们伟大的祖国,江山如画,风景独好,有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自然美景。你们到过哪些令你难忘的地方? 2 学生自由交流。
3 大家介绍了那么多的地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我们的首都——北京去游玩,好吗?那我们就先到北京的颐和园去逛一逛。 板书:16 颐和园
(媒体出示“颐和园”的图片。) 4重点指导书写:颐 书空左半部。(媒体出示)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自学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读通课文中出现的长句子。 2 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颐和园的哪几个景点? 3 学生自读课文。 4 反馈交流。
(1)小组合作读生字、词语。 (2)读通课文中较难读的句子。(媒体出示句子)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杨柳。 (3)回答问题。
三 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颐和园那么美丽的景色,你们喜欢吗?
2 自己读读第2、3、4、5节,你最喜欢颐和园的哪一个景点?自己认真读,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3 学生自由读。 4 交流反馈。
(每交流一个景点,教师要注意运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多读,读出感情。) 5 随机出示练习。(媒体出示阅读新体验3) 读下面的句子,学着提提问题。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1)轻声读读第一句句子,想想你有什么不理解吗?试着提提问题。
(估计: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句话要加上“也”这个词?如果学生不能提出问题。老师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这句话要加上“几乎”这个词?有些学生可能对石狮子感兴趣,提出
32
其他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提问,和教学关系不大的,可以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解决。) (2)请学生读读课文,从文中找到有关的语句,解决问题。
(3)师:十七孔桥的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大家想想,会有些什么姿态呢?
(媒体出示练习)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有的 ;有的 ;还有的 。真是千姿百态啊! (4)指导朗读句子。
(5)指导学生对“游船 、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这句话提问。(媒体出示句子)
①对这句话你有什么不理解的,提提问题。
(估计两种情况:①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句话要加上“几乎”这个词?②学生不能提出问题。老师指名说说“几乎”的意思。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这句话要加上“几乎”这个词?) ②小组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 ③指导朗读。
6 听听读读,体会顺序,指导背诵。 (1) 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不过,把游览颐和园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2) 听老师读这段话(媒体出示游览图),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短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短语写下来。 ①师读生听。
②学生动笔填写表示游览顺序的短语。(媒体出示) (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③齐读第2-5节,再来体会一下。(媒体出示第2-5节) (师生齐读这段话)
(3) 指导学生自由准备背诵自己选择的课文。 四 课堂总结,复习巩固。
1 小结:通过这堂课,我们仿佛已经置身于颐和园美丽的景色之中。 2 我们了解了北京颐和园美丽的景色。下面请同学们做小导游带大家一起去游览,怎么样? 3 在游览之前,我们要先知道游览的线路,请你们再读读课文,画一张游览路线图,可以小组合作。(媒体出示) 4 交流,校对。
5 学生学做小导游介绍。 五 课后拓展,布置作业。
1、今天,我们身临其境,游览了北京的颐和园,我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领略了那儿的美景。中国有许多名胜古迹,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结合课前收集的照片和资料,学习课文介绍景点的方法说一说。 2、学生准备。3、交流。
4、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栏杆 耸立 金碧辉煌 葱郁
掩映 远眺 隐隐约约 姿态不一 (2)结合课文内容,向家长介绍颐和园。
33
17、秦陵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理解“惟妙惟肖”、“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等词语。
2 体会用想像写出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继续学习针对词句或文章内容提出问题。 3 默读课文,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它的“惟妙惟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五千年文化,历史悠久。如今,考古学家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们揭开了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同学们,你在旅行中,见过哪些历史文化遗迹? 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到我国的六朝古都之一的西安,去亲眼看一看著名的兵马俑。 出示课题:17、秦陵兵马俑
指名读课题。课题里有三个后鼻音,特别要注意“陵”。(媒体出示:课题,拼音linɡ) 师介绍兵马俑相关历史背景。
“陵”是陵墓的意思。秦陵就是秦始皇的陵墓。“俑”就是古代用来殉葬的雕塑,模仿真人真物用木头、泥土等制成。在秦始皇之前,封建最高统治者,都是用活人来陪葬的。秦始皇用雕塑来陪葬的方法,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媒体出示:图片) 7、同学们,你们想深入了解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秦陵兵马俑。(媒体播放录像) 二、整体感知 出示预习菜单:
自主识字,理解词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默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
读了文章,用一个词语形容秦陵兵马俑。 学生默读,自学课文。 反馈预习情况,质疑解疑。 可能出现的问题:
发髻:看看课文中兵马俑的图片,找找兵马俑的发髻。字典中的解释: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 驭手:(媒体出示图片)解释:驾驭马车的士兵。
师:现在,你能用什么词语形容秦陵兵马俑呢? (惟妙惟肖、举世无双、绝无仅有、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享誉世界)
交流中说出上述词语的学生,给一张卡纸请学生书写。写好后贴在黑板上。
分类:哪些词语说明了兵马俑的地位?(贴出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享誉世界)哪些词语具体描述了兵马俑?(惟妙惟肖、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举世无双”和“享誉世界”,你觉得使用重复吗?(虽然都表现了兵马俑在历史上的地位,但是前者强调了珍惜罕见,后者强调了名气大。) 这些词语中不理解的提出来和大家共同学习。 师: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的一句句子里,你找到了吗?(媒体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过渡句。 师:哪个小节,写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哪些小节,写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2小节规模宏大;4—10小节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2小节,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4
1.轻声读第2小节,联系课文解释“规模宏大”的意思。 2、学生交流。
抓住第二小节中出现的数字体会。
抓住描写一号坑的词语“巨大、恢宏气势、军阵”等词语体会。 观看一号坑的录像。(媒体播放录像) 齐读第2小节。
(二)学习课文4——10小节,体会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让我们一起来快速阅读四到十节。数一数具体介绍了几种兵马俑。
师:让我们一起进入阅读新探索:文章中具体介绍了几种兵马俑,用手势表示。(6种)他们分别是“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教师引,学生说)真是类型众多啊!那么他们的个性鲜明体现在哪里呢? 学习将军俑和武士俑的区别,体会“个性鲜明”。
师:这里有两张图片,你能猜出他们的身份吗?(媒体出示:武士俑、将军俑的图片) 师:你们真聪明,怎么猜出来的?阅读4、5小节,小组合作填写将军俑和武士俑的资料卡。 身材 服饰 兵器 将军俑 魁梧 头戴金冠,身披铠甲 宝剑 武士俑 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 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一律挽成了偏向左侧的发髻。 铜戈、利剑、盾牌 4、词语宝箱: (1)师:作者在描写兵马俑时,也试图展现他们不同的个性,让我们来找找相关词语。 (2)找出文中表示兵马俑手部动作的动词。(媒体出示:执、持、握、擎、拿) (3)找出文中表示兵马俑穿着的动词。(媒体出示:戴、着、蹬、披、穿、套)
5、师:是啊,兵马俑在雕塑上体现了各自不同的身份,请男生读将军俑;女生读武士俑;齐读另四种兵马俑,感受兵马俑的个性鲜明。 6、学习第10小节。
师: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生跟读第十小节。 师:文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省略课文内容)
师:坑内近7000个兵马俑,每一个都有不同的神态,都是军人,你认为为什么他们会有不同的神态呢?(学生交流设想:心情不同,个性不同,所处的职位不同等等) 他们还会有什么神态呢?请你们用“有的?好像?”来仿写。(媒体出示:有的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
师:有的和好像后面的横线上,应该填什么呢?请四位同学来分别读读。 交流。(有的后面可以填兵马俑的动作,神态,好像后面的横线上可以填自己的想象。) 7、师总结:兵马俑神态各异,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当时他们的心情。我国古代雕塑家的技艺精湛,手中的作品和真人没有差别,兵马俑真是惟妙惟肖啊! 8、齐读第十小节。 四、小结复习
1、小组质疑,理解句子。
(1)师:站在兵马俑的坑内,近距离地欣赏着这些威风的兵马俑,仿佛真的走进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走进他们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你怎么理解这句句子呢?(媒体出示句子:走进他们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 (2)用质疑的方法理解句子:
35
针对句子,提出问题。 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想想这句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或情感。 (3)小组讨论、交流。
(4)师总结:站在兵马俑的大厅内,和几千年前的古人擦肩而过,耳边传来了沙沙的风声,这些兵马俑又是那么的惟妙惟肖,和真人没有区别。难怪似乎还能听到他们的呼吸声。 (5)师:学到这里,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兵马俑呢?(预设:逼真、精美绝伦、栩栩如生??)
2、师总结:秦陵兵马俑模拟整个军阵的排列,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和真的一模一样,真是“惟妙惟肖”啊!难怪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真是名副其实。五、拓展作业
同学们,有兴趣知道其余七大奇迹吗?一起来欣赏一下。 选择其中一个感兴趣的奇迹,收集相关资料。
出示:举世无双的西安秦陵兵马俑真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啊! (齐读) 3、作业: 抄写词语: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昂首挺胸 目光炯炯 跃跃欲试 凝视 惟妙惟肖 绝无仅有 用其中一到两个词语造句。
36
*18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教学目标】
1 朗读诗歌,通过比较,体会特区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到现代化新城的巨大变化。 2 质疑问难,理解课文,积累喜欢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媒体出示一个村庄的图片。谁来说说你看到的村庄?
2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村庄,现在可大变样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媒体出示课题)
*18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3 齐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 出示“自学小菜单”。
(1)轻声读课文,发现自己不认识的字用横线划出来并学会它,理解新词。
(2)通读全文,思考:村庄的昨天和今天各是什么样子?从书中找出有关语句。 2 学生自学。
3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交流新词:“曦”、“陲”、“遨”。
①“曦”左右结构,日部,除去部首还有16画;字义,阳光,多指清晨的阳光。指导书空。 ②“遨”换部首识记,与“傲”、“熬”比较。 (2)(媒体出示练习) 多音字组词:
h? ( ) m? ( ) huànɡ ( ) 和 模 晃 hu? ( ) mú ( ) huǎnɡ ( ) (3)分节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 研读课文。 1 学习第1-2节。
(1)交流:昨天的村庄是怎样的? (媒体出示句子)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生活,多少年来一个模样。 贫穷落后困扰着人们,
现代文明是那样遥远、渺茫。 晨曦中阿爸在田间劳作, 烟雾里阿妈煮饭在灶旁, 小孩子在稻草堆里打滚,
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
①轻声读第1-2节,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疑问?
(预设读懂的:昨天的这个村庄是个贫穷落后,距离现代文明非常遥远的地方。) 问:你从哪儿看出昨天的这个村庄是个贫穷落后,距离现代文明非常遥远的地方?
(那里的人们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地过着困苦、单调的生活。年轻力壮的男人们在田里干活;家里没有煤气,只能在灶上煮饭,烧柴冒出的烟雾熏得人眼睛流泪;小孩子们也没有地
37
方去,只能在“稻草里打滚。”) ②齐读第1-2节。
(预设问题: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指的是什么?) 老师请你们看几张图片你们就明白了。 (媒体出示姑娘们担水的情景)
理解人们吃的是溪里的水,要人一担担地挑。
(2)除了诗歌中写到的这些情景,请你想象一下,当时还会有哪些画面出现在你的眼前? (媒体出示练习)
我仿佛看到 。
(人们起早摸黑地干活还难以解决温饱;天黑了,那里没有路灯,黑漆漆的一片,人们早早地就睡了;马路上几乎没有汽车,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农田??)
(3)小结:昨天的村庄贫穷落后,人们对外面的世界没有一点了解,过的是一种传统的封闭的生活,所以诗歌中说现代文明——(生接)是那样遥远、渺茫。 (4)我们该怎样来读?指导有感情朗读。 2 学习课文第3-4节。
(1)如今,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这儿一切可大变样了。 ①(媒体出示深圳风景图)
看了深圳的风景图后,你有什么想法?
(这里高楼大厦林立,市内公路从无到有,几十条干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而且每条马路都很宽、很美。教育文化娱乐设施与城市建设配套,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应俱全,还有许多儿童乐园、游乐场、度假村等,整个城市清洁美观,似花园,像仙境。)
(2)(媒体出示句子)
高速公路代替了泥泞的古道, 破旧的土屋变成了厂房幢幢。 儿童乐园充满着欢声笑语, 彩灯喷泉装点得像仙境一样。
(3)男、女生对读,读出环境的美。 3 学习课文第5-7节。
变化最多的还是人们,那些乡亲们都没有离开故土,但是他们真正地变了。 (1)默读第5-7节,说说人们有哪些变化?
(那些离土不离乡的特区人,既有紧张高效的工作,“他们开着卡车,运送水泥、钢材,提着皮包,和外商谈判办厂。”又有健康充实的业余文化生活。“他们伴着灯光,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和着乐曲,翩翩起舞放声歌唱。”人们“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 (2)小结:
改革开放后,一个贫穷的村庄变得富裕了,人们的生活舒适了,人们的心情开朗了,人们的工作劲头也更大了,我们的社会也进步得更快了。
(3)村庄的今天是如此的美好,我们应怀着这样的感情来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 复习巩固。 (媒体出示两幅图)
男、女生分别读课文第1、2节和第3-7节,体会村庄的前后变化。
38
19、音乐之都维也纳
【教学目标】 1.理解“陈列”、“星罗棋布”等词语的意思,并体会它们的用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4节。 3.默读课文,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音乐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图片:我国民族乐团已连续两次在世界三大著名音乐厅之一的 “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引起轰动。这“金色大厅”就是著名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2、媒体出示介绍“金色大厅”的文字。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歌剧中心”。 它的观众席有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 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剧院内部金碧辉煌,每年除夕和文化节期间,这里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 3、揭示课题: (媒体出示)19、音乐之都维也纳 4、了解维也纳的地理位置
①读词:阿尔卑斯山 多瑙河(媒体出示图片) ②读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过市区。 二、感知课文
1、根据预习提示自学课文 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 (2)思考: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2、检查自学效果。 指导读句(媒体出示)
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三、研读课文
1、交流:从哪里感受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2、学习第二节
媒体出示: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1)读好音乐家的名字。
(2)你在哪里听到过这些音乐家的名字。
(3)媒体出示:理解“陈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 3、学习第三节
媒体出示: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①齐读第三节,感受总分结构。
②媒体出示图片:感受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板书: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39
4、学习第四节。
媒体出示: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聚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习惯。 媒体出示:
①教师引读第四节,感受总分结构。 ②根据背诵提示背诵第四节。
③媒体播放录像,让学生感受维也纳人的生活。(板书: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④完成说话练习: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第五节。
(1)自由读第5节,思考:这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歌剧院的?(从整体造型到内部设施) (2)引读第6自然段。
(3)小结:国家歌剧院给“音乐之都”维也纳戴上璀璨的光环,让音乐之都名声远扬。 (4)板书: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四、复习巩固
1、复习词语(媒体出示)
悠扬 掺和 飘溢 和谐 镂花
山清水秀 波光粼粼 星罗棋布 街头巷尾 金碧辉煌
2、作者怀着赞叹的心理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光彩夺目,令我们深深地向往。同学们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 3、指名读,评价。 五、拓展作业 媒体出示:
1、以“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这句话开头,用“总分”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 2、欣赏名乐:《蓝色的多瑙河》,说说自己的感受。
40
正在阅读:
沪教版四下语文教案全集06-30
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责任工程师考试大纲10-17
年行政执法考试试题10-26
第N条道路08-02
救生(含水上救生)技巧01-17
2018年党组织政治建设问题清单对照02-22
责任成本实施细则09-25
一个美好的梦作文800字07-01
五四青年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09-2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语文教案
- 四下
- 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