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失调及早期干预专题(完整)
更新时间:2024-06-07 23: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感觉统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感觉的种类
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我们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一、外部感觉 1.视觉
以眼睛为感觉器官,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叫做视觉。
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光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波长的电波。宇宙中存在各种电磁波,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才是可见光。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电磁波,即可见光。
接受光波刺激的感受器是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有两种: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大多集中于视网膜的中央窝及其附近,大约有六百万个,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边缘,大约有1.2亿个,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但不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当适宜的光刺激透过眼睛到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时,视觉就产生了。
光波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强度、波长、纯度。与物理属性相对应,人对光波的感知也有三种特性:明度、色调与饱和度。
与光的强度对应的视觉现象是明度。明度指由光线强弱决定的视觉经验,是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如果我们看到的光线来源于光源,那么明度决定于光源的强度。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来源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那么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光源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与光的波长对应的视觉现象是色调。色调指物体的不同色彩。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眼引起不同的色调感觉,如70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红色,62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橙色,7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蓝色。
饱和度反映的是光的成分的纯度。例如,浅绿色、墨绿色等是饱和度较小的颜色,而鲜绿色是饱和度较大的颜色。
与光的时间特性对应的视觉现象是后像和闪光融合。视觉刺激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消失,还能保留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后像。例如,注视亮着的电灯几秒钟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一个亮着的灯的形象位于暗的背景上,这是正后像,后像的品质
与刺激物相同;随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的形象位于亮的背景上,这是负后像。彩色视觉常常有负后像。例如,注视一个红色正方形一分钟后,再看白墙,在白墙上将看到一个绿色的正方形。当断续的闪光达到一定的频率,人们不会觉得是闪光,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例如,日光灯的光线其实是闪动的,每秒钟闪动100次,但我们看到的却不是闪动的,而是融合的光。
2.听觉
声波振动鼓膜产生的感觉就是听觉。引起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发声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低于16赫兹的振动是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振动是超声波,都是人耳不能接受的。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是内耳的柯蒂氏器官内的毛细胞。当声音刺激经过耳朵传达到内耳的柯蒂氏器官内的毛细胞时,引起毛细胞兴奋,毛细胞的兴奋沿听神经传达到脑的听觉中枢,这就产生了听觉。
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映表现为音高、响度和音色。
音高指听起来声音的高低。音高主要决定于声音的频率。一般地,声波振动频率越大,听起来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通常成年男性说话的音调要低于成年女性的音调。言语声的音高一般在85~1100赫兹。音高还受声音的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声音刺激都至少要持续一定的时间(低频声音的持续的时间要比高频声音的持续时间要长),才能让人体验到音高。疾病、年龄等因素也会使人对音高的感觉产生影响。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程度,主要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测量响度的单位是分贝。生活中,耳语声的响度是20分贝,普通谈话的响度是60分贝,繁忙的街道的响度是80分贝,响雷的响度是120分贝。长时间处于85分贝以上环境中的人会产生听力损失。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例如,即使胡琴和小提琴发出的音高、响度相同的声音,听起来还是两种不同的声音,这种差别就是音色的差别。由干声音具有各种不同的特色,我们才可能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3.嗅觉
某些物质的气体分子作用于鼻腔黏膜时产生的感觉叫做嗅觉。
引起嗅觉的适宜刺激是有气味的的挥发性物质,接受嗅觉刺激的感受器是鼻腔黏膜的嗅细胞。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嗅细胞,细胞产生兴奋,经嗅束传至嗅觉的皮层部位(位于颞叶区),因而产生嗅觉。
许多动物要借助嗅觉来寻找食物、躲避危险、寻求异性。人的嗅觉已退居较次要的地位。例如,德国牧羊犬的嗅觉比人类的嗅觉敏锐一百万倍。但即使这样,人的嗅觉仍为我们的生存提供重要的信息。例如,有毒的、腐烂的物质常伴有难闻的气味,这对于想食用它们的人来说是一种警告。人的嗅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刺激物的作用时间、机体生理状态、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等。温度太高、太低,空气湿度太小,机体感冒等,都会降低嗅觉的敏感性。
研究表明,嗅觉刺激可以唤起人们的记忆和情绪。做词汇练习时闻着巧克力香味的学生,第二天回忆词汇时,再次提供巧克力香味比不提供回忆的词汇要多。芳香的气味可以使人心情好,增强自信,提高工作效率。
4.味觉
可溶性物质作用于味蕾产生的感觉叫做味觉。如果用干净的手帕将舌头擦干,然后将冰糖或盐块在舌头上摩擦,这时你感觉不到任何味道,甚至可以把奎宁撒在干舌头上,只要唾液不溶解它,就不会感觉到苦味。引起味觉的适宜刺激是可溶于水或液体的物质,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是位于舌表面、咽后部和腭上的味蕾。
味蕾的再生能力很强,所以即使因吃热的事物烫伤了舌头,也不会对味觉有太大影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蕾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因此人的味觉敏感性会逐渐降低。吸烟、喝酒会加速味蕾的减少,因而会加速味觉敏感性的降低。基本的味觉有酸、甜、苦、咸四种,其他味觉都是由这四种味觉混合而来。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中对咸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对酸味最敏感,舌后对苦味最敏感。食物的温度对味觉敏感性有影响。一般来说,食物的温度在20℃~30℃时,味觉敏感性最高。机体状态也会影响味觉敏感性。饥饿的人对甜、咸的较敏感,对酸、苦不太敏感。
巴特舒克(LindaBartoshuk,1993)研究发现,人类因味觉引起的情绪反应是固定的。把甜的或苦的食物放在新生儿的舌头上时,新生儿舌头和面部的反应与成人一致。没有舌头的人仍有味觉,味觉感受器在嘴的后部和顶部。如果舌头的一边失去味觉,我们不会注意到,因为舌头的另一边对味觉会非常敏感。大脑难以对味觉定位,虽然舌头中间的味蕾较少,但我们体验到的味觉来自整个舌头。某些有营养的物质不能引起味觉,如脂肪、蛋白质、淀粉及维生素。
5.肤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叫做肤觉。
引起肤觉的匡宜刺激是物体机械的、温度的作用或伤害性刺激,接受肤觉刺激均感受器位于皮肤、口腔黏膜、鼻黏膜和眼角膜上(如皮肤内的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触盘、环层小体、棱形末梢等),呈点状分布。
肤觉的基本形态包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其他各种肤觉是由这几种基本形态构成的复合体。
由非均匀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叫做触压觉。触压觉包括触觉和压觉。当机械刺激作用于皮肤表面而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的感觉是触觉;当机械刺激使皮肤表面变形但未达到疼痛时产生的感觉是压觉。相同的机械刺激在皮肤的不同部位引起的触压觉的敏感性是不同的,额头、眼皮、舌尖、指尖较敏感,手臂、腿次之,胸腹部、躯干的敏感性较低。
温度觉指皮肤对冷、温刺激的感觉。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两种。冷觉和温觉的划分以生理零度为界限。生理零度指皮肤的温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刺激高于生理零度,引起温觉;温度刺激低于生理零度,引起冷觉;温度刺激与生理零度相同,则不能引起冷觉和温觉。人体不同部位的生理零度不同,面部为33℃,舌下为37℃,前额为35℃。当温度刺激超过45℃时,会使人产生热甚至烫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温觉和痛觉的复合。
痛觉是对伤害有机体的刺激所产生的感觉。引起痛觉的刺激很多,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温度的以及电的刺激。痛觉对有机体具有保护作用。天生无痛觉的人常常寿命不长,因为他们体会不到因机体受伤或不适而产生的痛觉,因而不会主动去为医治自己的身体而努力。不仅仅是皮肤,全身各处的损伤或不适都会产生痛觉。因此,痛觉既可以是外部感觉,也可以是内部感觉。痛觉常伴有生理变化和情绪反应。皮肤痛定位准确;肌肉、关节痛定位不准确;内脏痛定位不准且具有弥散的特点。影响痛觉的因素很多,我们可以通过药物、电刺激、按摩、催眠、放松训练、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减轻痛觉。我国学者研究表明,人体皮肤对痛觉的敏感性一年中经历两次周期性的变化,春、秋两季比夏、冬两季要迟钝,其原因尚不明了。
二、内部感觉 1.运动觉
反映身体各部分运动和位置的感觉叫运动觉。引起运动觉的适宜刺激是身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接受运动觉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肌肉、韧带、关节等的神经末梢。凭借运动觉,我们可以行走、劳动,还可以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技能;凭借运动觉与触觉、压觉等的结合,我们可以认识物体的软硬、弹性、远近、大小、滑涩等特性。
2.平衡觉
反映头部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叫平衡觉。引起平衡觉的适宜刺激是身体运动时速度和方向的变化,以及旋转、震颤等,接受平衡觉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即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平衡觉的作用在于调节机体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平衡觉与视觉、机体觉有联系,当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时,视野中的物体仿佛在移动,我们会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等。
3.机体觉
机体内部器官受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叫机体觉。引起机体觉的适宜刺激是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和变化,接受机体觉刺激的感受器分布于人体各脏器的内壁。机体觉在调节内部器官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及时地反映机体内部环境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工作状态。当人体的内部器官处于健康、正常的工作状态时,一般不会产生机体觉。机体觉的表现形式有饥、渴、气闷、恶心、窒息、便意、性、胀、痛等。
感觉统合教育的重要性
感觉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基础理论,感觉统合训练是运用感觉教育的基本原理,在游戏和活动中充分训练和拓展幼儿的感觉能力,使其得到较好的发展。实践证明,感觉统合训练在开发儿童大脑潜能、促进儿童的心理行为健康发展、矫治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感觉统合的概念 1、感觉
感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通过感觉,人们能够认识事物的不同属性,如颜色、气味、声音、光滑和粗糙等,也能知道身体变化,如身体的运动和位置、内脏器官的活动情况等。但离开客观事物,感觉便成无源之水。因此感觉是在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不反映事物全貌。因此感觉是一种最简单、低级的心理现象,一切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知识的泉源。感觉器官的缺陷和感觉活动的障碍不仅影响人的认知能力,而且也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意志、个性等。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2、感觉的种类:
感觉不仅包括一般人所共知的视觉、听觉、味、嗅觉,还包括那些较为生疏的触觉、平衡觉、运动觉等。这些感觉维持着人们的生存与活动。
本体感觉是指肌肉的收缩和伸张、弯曲、推拉,以及骨骼关节间的压缩所引起的感觉信息。本体感觉的投射区域在大脑的中央前回。 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及保持身体的平衡,从而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平衡觉的冲动是从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传入脑干前庭神经,最后传到大脑皮层颞叶。
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反映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状态。当人们在行走、劳动、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时,由肌肉活动的速度、强度和
紧张度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不断向皮层发出运动信号,皮层分析综合信号后,又通过传出神经对肌肉进行调节和控制。
这些感觉是我们人类生存、活动所必需的。 3、感觉教育的重要性
(1)感觉器官是认识事物的基本要素
人生是不断认识、不断发现的过程,这种认识和发现,主要是通过感觉器官实现的,因此感觉器官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要素。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过:“认识来源于感觉”。可见,感觉教育是何等重要。
对婴幼儿来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难以理解的,是十分神秘的,他们对任何事物都缺乏明确的概念。他们的感觉器官尽管接收到了大量的刺激和信号,但由于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客观现实只是各种感觉和疑问的堆积,对通过感觉器官进入的各种刺激,无法做出合理的反应和回答。但是,只有通过感觉,他们的头脑才会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概念。因此,对婴幼儿通过感觉器官产生的各种印象的理解应及早进行指导和教育。人类的思维活动由感觉开始,通过感觉,通过与被感知的事物即观念的结合,开始思维活动,同时也开始言语活动。尽管感觉保证了人类与外界事物的接触,却不能保证他对这些事物的理解,感觉只提供没有经过加工的材料,这些材料只有通过思维进行加工,才具有意义。要让儿童真正学到东西,就要让他们通过感觉器官理解客观事物。正如西班牙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圣?奥古斯丁所言:“教育等于拿实物给孩子们看”。 (2)感觉器官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基础 婴幼儿与自己周围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开始的,只有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环境,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作为“社会动物”的人,从小就被各种事物所吸引,并具有充分的感觉刺激,这使她能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各个相应的感觉器官,对周围事物做出反应。例如,婴幼儿见到什么东西都想拿来放在嘴里尝一尝味道;儿童好奇心特别强,见了什么都想试一试,都想亲自去体验??等等,这一切都说明儿童从出生开始,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运用其感觉器官去探索外部世界。感觉是促使我们的感觉器官行动起来的至关重要的行动,让感觉器官的注意力集中到我们要认清的那些事物上,这样,我们的大脑才能形成对客观事物的相应印象,从而认识周围事物,适应周围环境。 (3)感觉教育是深入认识事物的重要保证
感觉教育的作用在于使婴幼儿逐渐习惯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即透过由感觉器官获得的这种表象,通过分析,去伪存真,深入地领会事物的特征,达到理解事物的目的。分析并不是为分析而分析,只有通过对事物的辨认、解释、测定、比较,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感觉教育的指导方针是从被感知的现实出发,在进行符号(即事物名称)的教育前,要让儿童用眼睛去感知外部世界;要通过与事物的接触,而不是对词义的解释(这样做,无助于认识能力的提高,因为光凭语言是不可能让孩子认识现实的,光靠语言的教育只会是空空洞洞,夸夸其谈),才能使儿童更清楚地认识事物。
感觉器官作用的充分发挥不仅能给婴幼儿打开认识外部世界的大门,而且能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存在。虽然婴儿一出生就已经具备了感觉器官,但并没有发育成熟,更谈不上十分完备。因此,开展感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更为重要的是,婴幼儿阶段,是感觉器官发育完善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进行系统的、方向正确、目的明确的教育,对儿童今后的学习以及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是大有益处的。 (4)感觉教育应循序渐进,系统坚持
婴幼儿的感觉教育首先要学会集中两眼的注意力,学会将通过两手的触觉得到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学会运用和协调发音器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大脑的协调性进行必要的训练。
幼儿基本上能够收集感觉器官为自己提供的各种信息,这是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得必要条件。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尽力帮助儿童将感觉器官获得的各种信息条理化。在这个时期,感觉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早期进行感觉教育,还能发现和纠正感觉器官方面的某些缺陷(如视力不良、听力不好等),以免疏忽而导致严重后果。专家认为,对儿童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系统训练,应该成为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推进这方面的教育,并与情景教育紧密相连。如果事先不对儿童进行认知能力方面的训练,当他们上学后会对一系列新事物(如数字、字母、几何图形等)感到手足无措,从而难以适应学习生活。如果进行适当的教育训练,一个五岁的孩子就能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观察。
儿童的感觉器官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不是一种自发产生的行为,它是系统教育和训练的结果。教育工作者应该循序渐进,系统地帮助他们认识一系列新事物,首先让他们对这些事物有一般性的认识,如知道这些事物的名称,然后让他们注意这些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等。这样,他们就会慢慢地学会观察、比较、分类,逐渐对事物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
4、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
美国心理学博士爱尔丝于1969年提出。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听、触觉等),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的过程。即个体在一定的环境内经由大脑,对不同感觉通路(视、听、触、嗅等)而来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输入信号进行有效地解释、联系和统一。
感觉统合就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感觉统合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大脑必须以灵活的、不断变换的方式比较、选择、联系、增强和控制感觉信息,即大脑必须统合信息才能产生有效的注意、记忆、思维和推理等心理活动。如我们对“苹果”的认识,就来自于苹果作用于我们的眼睛、鼻子、嘴巴和皮肤、手部肌肉等感觉器官形成的各种感觉信息。也就是通过眼睛我们可以观察到它的颜色、大小和形状,通过鼻子可以闻到它的香味,通过舌头尝它的味道,通过手可以感触它的软、硬程度等,在这些感觉信息基础上,经过大脑的比较、联系、控制等统合过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有别于其它水果的苹果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对苹果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全面。因此,单一的感觉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和特性。只有各种感觉进行有效的联系、整合,才能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所以感觉统合功能实际上是从许多部分感觉形成为整体的认知。
感觉统合的功能
(1)组织功能。我们身上的不同感官,把内外世界的众多感觉刺激传递到脑中,这众多的感觉刺激各有各的传入和传出通道,在此情况下,人要根据这些信息顺利进行活动,脑就必须把这些感觉信息组织好。脑部一方面对各种感觉刺激做出反应,下达指令;另一方面又要对各种感觉信息做综合处理。如果各种感觉信息传入和传出的通道畅通,整体协调得当,人
的神经系统就会利用这些纷繁的感觉刺激来形成认知、动作等各种适应性活动。这便是感觉统合的组织功能。
(2)检索功能。输入人脑的感觉刺激是非常多的,人脑在意识水平上不可能对此都做出反应。而感觉统合把各种信息中最有用、最重要的那部分从中检索出来,以供脑使用。脑对统合过的主息进行反应,就更为准确、及时。
(3)综合功能。感觉是局部的、分散的,而外部世界常常是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给人的,感觉统合的功能便把各种感觉综合,形成整体。 人是如何形成对一个苹果的认识的?对苹果的感知是由眼睛、鼻子、嘴巴、皮肤、手指以及关节等各种感觉器官共同来完成的,但是为什么我们会形成一个苹果的整体认识,而不是许多个,这是因为人对苹果的各种感觉刺激进行了统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苹果。
(4)保健功能。如果一个人的感觉统合很好,他就能很好地适应内外环境,人就会产生胜任、满足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感觉。
几种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一)触觉防御敏感或迟钝
1.躲避能产生特别触觉感的事物。比如不爱玩接触身体的游戏;固执于某件衣物、玩具,任何时候都要抱着它才安心。
2.讨厌被触摸,对一些触觉信息具有厌恶、恐惧情绪。比如被搂抱时感到不快;不爱绘画、泥工、玩沙等手工操作的游戏。
3.对非恶意的触觉刺激具有过激的反应。如被轻触手臂、腿,就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反应;他人显出亲密、友好接触时,感到紧张、反抗或退缩等。 (二)前庭功能问题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前庭器官主要负责感知身本的前后、上下运动状态和头部的位置运动,对保持平衡非常重要。当儿童前庭功能障碍时,他难以精确地感知身体和头部的运动状况,因而分辩不清空间距离、不能很自然地控制头部以保持眼睛在注视物体时的稳定性。其行为特征是:
A:运动中主要用视觉协调动作,逃避或害怕运动。
B:坐、写、阅读的姿势不正确,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握笔姿势不当。 C:当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视物不稳定,阅读易出现跳行、漏行等。 D: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易头昏。
E: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像的细微差异。
还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摔倒,原地打圈晕眩,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粘人,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三)本体功能问题
本体功能问题,其表现特征:
A:不合群、孤僻,到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等。
B: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动作笨拙,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很难学会系鞋带、扣扣子等精细动作。
C: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
D:书写问题如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
E:因在完成简单的动作上也常常遭遇失败,所以自尊心,自信心较低,遇困难易沮丧,依赖性强,易因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
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 孩子感统失调危害多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很难安静、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以为是调皮,其实咨询后发现,他们通常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姚梅玲说,感统失调让这些孩子很难有计划地进行一连串的事情。他们通常不知道先做什么,每个动作要用多长时间。因此,对他们而言,集中注意力完成事情简直不可能。姚梅玲说,尤其孩子上学以后,要读、写、做算术,这些都需要充分的感觉统合,对大脑的功能状况有很复杂的要求,“如果孩子感统出问题,可能直接牵涉到大脑中的学习过程,易导致学习困难”。此外,任何方面的感觉过程失常也易导致语言发育迟缓。触觉防御过敏的孩子,其攻击性行为,很可能导致社会交往能力不佳,情绪不稳定。 五、自由自在地玩、多做户外运动 帮孩子干预感统失调 既然感统失调有这么大的危害,家长该如何干预呢?姚梅玲建议:
1.让孩子自主地玩。孩子通过有计划的运动,在不断的尝试中,大脑、身体、心理得以协调。
2.用耐心培养孩子的兴趣,建立自信。对那些无论怎么努力也难以完成的活动,孩子是不可能产生兴趣的,这时父母更应细致、耐心地引导,制定由简单到复杂、由一两个感官到多个感官的训练计划。如果孩子出现情绪上的焦虑和紧张,家长要细心观察,及时地调整游戏的难度或者使用鼓励的话语——“你能行”、“试试看”来有效地化解。
3.让孩子感到快乐。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到快乐是孩子接受感觉统合训练的基础。设计的游戏方法如果让孩子感到挫折、害怕或痛苦,轻则使孩子的大脑拒绝感觉的输入导致学习遭到严重失败,重则使孩子产生厌恶学习、亲子关系矛盾等副作用。
4.让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滑梯、蹦蹦床、S形平衡木、袋鼠跳等,都能锻炼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
感觉统合失调所造成得学习能力不足主要原因有:
(1)感觉和知觉情报相互协调是学习的要素,因此感觉信息的接受和统合出现问题时,必定造成知觉情报上的不顺畅而影响学习能力。Jean Aryes 指出:“无目的的动作中,会引出大量的感觉情报(特别在固有感觉和触觉方面),这些感觉情报(信息)和身体各器官必须保持足够的统合力和协调力,这是人类身体形象发达的最重要基础”。身体形象足够,视觉、听觉、特别是双手的大小肌肉及手眼协调能力才能充分发展,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自然有直接的影响。 (2)动作所产生的感觉信息无法和知觉有正常的统合机能时,将会影响正常的学习能力。如果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感觉信息无法有效地反馈到有统合能力的知觉系统中,任何学习都会产生困难。
(3)在运动、知觉和学习中,最重要的神经行动体系是前庭感觉和固有感觉。如前所述,从大脑生理来讲,脑干和大脑皮层扮演着最基本的学习功能。例如,视觉的感觉信息有赖于脑干的前庭系统才能有效地输入大脑皮层,由大脑皮
层的记忆系统来解释输入视觉符号的记忆。前庭及固有感觉不良,将影响正确的及稳定的视觉信息输入,从而影响大脑皮层的认知能力。人类的神经系统是无法单独发挥作用的,足够的统合和协调能力才能较好地接受和反馈环境的信息,知觉系统中的认知发展也由此产生。
由以上我们可以知道,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学习能力发展、情绪稳定等方面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0—12岁)将因一系列的严重挫折而造成情绪或学习上障碍,甚至会影响他今后一生的生活。因此,早期发现和训练,提高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有助于解决儿本身以及家长的后顾之忧,造福于社会。
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与感觉统合失调
有些孩子很难安静下来,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制力、冲动、散漫又懒惰。他们被认为是患上了多动症,有的还可能同时有注意力缺陷。
多动的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就表现出好动,而且通常是毫无目的的动。婴儿时的他便经常无缘无故地哭闹,不喜欢睡觉或睡眠不安。到了会走路的时候,他到处跑个不停,或者把家中的抽屉翻个不停。这种到处的跑动,与婴儿学习走路时的到处跑动是不同的,前者通常是无目的的,而后者是为更好地统合自己走路当中的各种感受而不断练习。等到大一点了,他可能稍微抑制跑的活动,但过度的神经活动可能造成他的其他行为问题,如在课堂上不能安心听课,上学时总是忘了带这带那,自己的物品摆放得乱七八糟等等。
姑且不去确认多动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多动症,但我们在儿童心理咨询工作中常常发现,有多动倾向的孩子通常都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他们的大脑缺乏组织感觉的能力,也同样缺乏组织其他事情的能力,可能表现为以下几种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
① 本体功能问题。对自己的身体各部分不能进行良好的感觉,控制不佳,以至于动作的协调性差,站、坐、立的姿势东歪西倒,显得懒散、无精打采。由于对身体无意识的动作几乎不能自律,会不停的有一些小动作,即使因害怕父母批评而刻意控制,也会伴有许多焦虑和紧张而难以坚持。
② 前庭感不佳。有的前庭感反应迟缓,喜欢爬高、旋转,有的则相反,反应敏感,对头部的任何姿势变化都会产生不安,容易用小动作或自言自语来减轻心中的不安或避免活动引起的姿势变化,如长时间趴在桌子上。另外,由于对空间位置关系不明确,他们常对环境有不安全感而要不停四处探索以消除不安。 ③ 触觉防御过敏。怕别人触摸,在人多的地方感到紧张。如果被其他小朋友触摸,可能反应过度,击打他人。所以,有些多动的孩子被认为有攻击性。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去计划一连串的工作最为困难。然而,集中注意力去安静地完成一件工作(例如:阅读幼儿画报、清洗小手帕、用积木搭房子等等)是需要大量的计划组织工作的。他通常不知道最先要做什么?每个动作要用多久时间?如果中途被打断了,他甚至忘了自己正在做什么事。有些时候对他而言,集中注意力完成事情,简直不可能做到。加强动静结合的感觉统合训练,方可改善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组织性、计划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自闭、语言能力发展迟缓与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种缺陷。近20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感觉统合研究的深入,不少资料显示,自闭症儿童存在程度不同的感觉统合失调。国内资料报道: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自闭症儿童中,各种运动协调失衡的约占56%,学习困难的约占60%,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约占41%。可见感觉统合失调与自闭症有密切的关系。
如我们所知,一个“苹果”的概念就要涉及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的统合,所以语言理解和表达要靠许多感觉统合过程。任何方面的感觉过程失常,都易导致语言发展迟缓。社会上对人际关系很注重言语表达,所以父母常会先注意到儿童说话或发音不好,以后才会注意其他更细微的症状。
语言能力发展迟缓有时是因为以下两种感觉统合失调造成的:
① 触觉防御敏感或迟钝。正常孩子喜欢与母亲有亲密的肌肤接触,这强化了亲子间的沟通与感情。当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大多排斥与他人的亲密接触,因而减少了很多听取和模仿语言的机会。另外,有些触觉学习不良的孩子特别黏人,而且情绪较差,容易哭闹,所以容易引起父母无意识的排斥,导致早期的沟通障碍,造成孩子语言能力发展不良。
② 本体和前庭感不良。婴幼儿需要通过自身的感知运动逐渐发展自主能力和计划能力,当本体和前庭感觉不良时,他们的运动遇到困难,而难以进行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对于语言能力发展分重要的运动计划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很多孩子因为讲话迟或发音不清楚等问题被带去给医生检查。结果发现,他们的听力和发音器官都没什么障碍,但就是不会讲话,有时名医也束手无策。由于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十分复杂,从感觉统合失调的角度来认识语言发育迟缓,至少能提供一个协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语言能力的提高被认为是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最明显而有力的指标。
学习困难与感觉统合失调
一般情况下,大脑的感觉统合问题很轻微,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会变得动作灵活、喜欢与人接触的。确实,直到孩子上学之前,可能凡事皆无问题。但上学后要读、写、做算术,这些都需要充分的感觉统合,对大脑的功能状况有很复杂的要求。感觉统合出问题可能直接牵涉到大脑中的学习过程,即使孩子有正常的学习能力,也可能因导致不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而妨害学习。如果学习成绩太差了,孩子就感到自卑和缺乏信心,想逃课,甚至退学。
学习读与写恐怕是主要问题所在。读写过程需要把视觉得到的字型信息与听觉获得的字音信息统合,并进一步把这两种信息与记忆在大脑中的其他感觉信息
统合,才能理解字词句的意义。例如,看到“杨梅”一词,首先感知到的是字型、字音,然后激发对杨梅的“酸味”的味觉记忆、杨梅表皮“红色”的视觉记忆等。这样才理解了“杨梅”这个词的意义。多数人很自然地进行着这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任务。孩子在需要那些关于“红色”、“酸味”的感觉记忆的时候却找不到了相应的感觉。因此,要幼儿园小孩在大脑尚未准备好以前就学习阅读,不仅是没有好处,而且使小孩不能去做“感觉——动作”活动,建立良好的感觉记忆。
某些类型感觉统合功能失常的儿童在写的方面有困难,对于听到什么字然后把它写出来特别困难,因为他们无法把声音的感觉和手与手指传来的感觉统合起来。这儿童会说:“我知道你要我做什么,可是我写不出来”。
一般而言,感觉统合功能失常的儿童很难应付他周围的空间。他时常撞到人或东西,因为他不能判断东西在空间中、以及他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也可以说“他在空间中迷失了”。在学校里,这个问题可能使儿童难以把黑板上的字抄在纸上,因为儿童搞不清他自己与黑板之间的空间,其次,他要把字抄写在纸上,计算字的空间就更困难了,他所写的字很可能大小不同,排不整齐。
感觉统合失调主要表现为: 1.容易分心
2.活动水平过高或过低 3.冲动,不易使自己平静
4.自我概念差,易出现行为问题 5.对感觉的刺激反应低下或过度 6.社会交往能力不佳,情绪不稳定 7.动作笨拙,粗心
8.肌张力不足,姿势不佳 9.注意转移困难
10.言语、语言发展迟缓 11.学习成绩不良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是环境和遗传两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正常的情况下,孩子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感觉统合学习。因此,人们常常忽视感觉统合
教育。
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南加洲大学心理学家爱尔丝博士(Dr. Jean Aryes)才首先提出了“感觉统合失调”的观点。她在研究3至13岁儿童的心理行为表现时发现,有10%-30%的儿童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自控能力差、动作协调不良;或者易紧张、胆小、内向、爱哭、不合群、挑食等行为问题。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她认为这些问题并非是智力及教育问题,而是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当孩子的大脑不能从环境中得到丰富而充足的感觉刺激或者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因素造成的特殊神经系统或神经系统损伤,使得大脑对感觉信息产生扭曲时,感觉统合功能将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而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有特殊的神经系统或存在神经系统障碍的儿童,他对环境中感觉的输入(视、听、触、嗅觉等)常被大脑扭曲,不能进行有效组合、处理,就可能发生感觉统合失调。例如,孤独症儿童虽然对感觉的输入可能是正常的,但这些输入的信息似乎无法印记在大脑中,因此他们固执于强烈而熟悉的感觉,对周遭的事物默然。他们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异常缓慢,最终也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如果注意到感觉统合能力先天异常,家长们有耐心的给予合适的感觉刺激,这些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得到一些改善。
对于在神经系统方面是完全正常的孩子,如果在母亲的子宫里没有得到适宜的宫内环境刺激会在出生后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爱尔丝博士强调,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通常所说的三口之家)带来的不利因素。 ① 都市化生活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母亲在怀孕期间也必须参加紧张、忙碌的工作,加上小家庭人员不足,家务劳动无人帮忙承担,孕妇几乎就无法休息和运动,给胎儿提供了一个不良的小环境。母亲在工作或家务劳动时长时间保持某一种姿势,会影响胎位,进而影响胎儿前庭感觉,本体感觉能力的学习和发展。
② 母亲的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喝浓茶、喝浓咖啡等),也会引起胎儿与母体联系的脐带毛细管的萎缩,影响营养输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不足,引起出生后感觉发育不正良。
③ 家庭人员少,纵使有物质环境(玩具很多、营养丰富),但由于家长忙
于工作和家务,加上有的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知识,又无他人帮忙,因而,不能使这些物质环境发挥最大效用。
④ 都市化使人们住在越来越高的房子里,外面的空气污染又比较严重,家长带孩子到户外玩成了一件很麻烦的事。孩子通常只好呆在家里玩,而房屋面积小,活动的空间不足,俯卧爬行少,平衡不佳,身体控制能力差。
⑤ 生子女家庭缺乏兄弟姐妹,可模仿的同龄对象不多,现在的邻里关系较冷淡,很少往来,使孩子缺乏与邻居伙伴交往的机会,人际关系发展不佳。 ⑥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管理上不一致,一方面使孩子面对两种不同的微环境,产生统合上的困难,另一方面父母的冲突造成紧张气氛使得孩子处于不安当中,统合的过程不能顺利进行。
⑦ 有些祖父母在照顾孩子时,容易出现过度保护的倾向,加上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包办代替了孩子的许多事情,孩子缺乏足够的机会去探索周遭,发展统合功能。另外,父母与祖父母间也常在育儿方法上发生矛盾,造成不良家庭氛围。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时代疾病”,家长要注意现代生活给孩子成长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果,家长不能体会到这一点,那么孩子的发展将面临威胁。其实,这些负面的影响都是可以避免的,通过提高家庭环境质量等就可以减少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促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如:尽早送孩子入托、入园,让他接触同龄伙伴,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语言;父母多与孩子接触,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创立温馨、安定的家庭氛围;多摇抱、多让孩子爬行等。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了解感觉统合教育,在生活中为孩子提供丰富、适宜的感觉刺激环境。
爱尔丝博士是一位研究运动治疗的心理学家。她在发现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后,设计了感觉统合训练课程和开发了众多的训练器材,以改善孩子所存在的问题。
如今,感觉统合训练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治疗问题儿童采用的方法,而且成为促使正常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实际上,感觉统合对于幼教工作者来说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因为感觉教育一直是幼儿教育中最基础的
概念。儿童最初的学习都是由最简单的感觉开始的,例如,通过触摸感觉物体的形状、软硬程度,从而形成对物体的具体概念;通过视觉观察可以知道物体的大小、形状等。正如前面所讲过的,感觉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任何幼儿都必须经由感觉学习,大脑才能有效地发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产生自动自发的学习效果。家长要开发孩子大脑的潜能,就需要遵循孩子大脑发展的内在规律,应用感觉与感觉统合教育促使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进而达到注意力、思维能力等高级心理活动能力的发展。 1、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
感觉统合训练是以游戏的形式给予儿童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压、视、听、嗅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促使孩子在感觉运动的中产生自主的适应过程,促进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的大脑各区域分级地发生感觉、运动整合,在整合中促进各脑区神经细胞的成熟、神经细胞间通路的形成。可见,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促进大脑发育的游戏。 爱尔丝认为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改善大脑功能,训练的关键在于感觉的输入,特别强调触觉、前庭觉、本体感觉的刺激。当不同的感受系统同时受到有规律的刺激,中枢会对感觉信息进行整合,相应的运动中枢对感觉信息作出反应,安排肌肉活动和运动,同时运动中枢还预先通知感觉器官,通过感觉器官的反馈调节肌肉关节的运动。这个过程也就是在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一节中提到的“运动计划”作用,它需要孩子的全身心的积极运作。因此,感觉统合训练以游戏的方式使儿童乐意参加,促使他们在游戏形式的活动中,愉快、自然地发生身心的适应。
可见,感觉统合训练不只是一种生理上的功能训练,而是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训练。儿童在训练中获得熟练的感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游戏中感觉到自己对躯体的控制,由原来焦虑的情绪变为愉快,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对更复杂的身心任务进行挑战。
儿童在训练中获得熟练的感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指导下感觉到自己对躯体的控制,由原来焦虑的情绪变为愉快,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对意志、想象进行挑战。因此,感觉统合训练是一项全身心的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为了使儿童充分感知各种刺激,在大脑进行感觉的统合,并作
出适应性反应, 因此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是采取游戏的形式,令孩子乐于接受,主动参与,同时游戏的项目是个别化、针对性的设计。3~7岁儿童活动的主导形式是游戏,因此感觉统合训练因势利导以游戏来引导儿童积极参与训练,激发儿童对训练项目的兴趣,在游戏中能促使儿童坚持活动。游戏并能调动儿童各种感觉活动的兴奋、协调、整合。因此感觉统合训练不是刻板单调的教导儿童活动,而是生动活泼,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游戏训练。但是单是随意游戏并不能达到矫治儿童学习困难、情绪、行为问题,不能促发大脑的各种感觉充分有效整合。因此感觉统合训练项目还是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生或治疗师针对儿童的个别、特殊性发展状况设计的。各年龄段儿童在生理、心理发展上各具鲜明特征,即使同年龄儿童发展也会不平衡,具有他独特的特点。特别是那些有着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更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感觉统合训练针对各个儿童自身的特点,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选择和设计特定环境项目,让孩子于特定的环境交互作用,从而刺激其感觉统合能力的发育。因此感觉统合训练是科学、系统的、有针对性和个别化的。
2、感觉统合训练的注意事项
要发挥感觉统合训练的作用,切实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就必须遵循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注意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 (1)让儿童体验到游戏、玩乐,而不是被动的训练
儿童的任何学习都必须以自动自发为原则才能真正有效,因此,切实了解孩子在感觉统合基础上的问题,再设计孩子可以尽力去玩的游戏,使孩子的身体和大脑间的反应及协调能力能够顺利发展。训练中应让孩子体验到游戏、玩乐,只有让孩子在游戏中充分感到快乐,孩子才会更愿意参与活动,才会将训练进行下去,训练的目的才能达到。但游戏并不是让孩子自由玩耍,而是有计划的指导,但又不是刻意要求孩子作那些无法作到的动作或技巧。设计的游戏活动若让孩子感到挫折、害怕或痛苦,孩子则会拒绝训练,甚至产生自卑感。因此游戏设计在感觉体系上相关,而且孩子容易或稍微努力就可以做到、又愿意去做的动作,以培养出身体活动的基础能力。孩子能自发自动、全力去做,对于发展其原本不足的感觉统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用耐心培养孩子的兴趣,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感觉统合指导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想去做的兴趣。这可从环境设施和指导者素质两个方面考虑。环境设施如游戏场所的布置要丰富多彩、活泼有趣,而且要适合孩子的年龄、性别特点,使孩子乐于参加。玩具色彩鲜艳,生动形象,能激发起孩子的玩的兴趣。而指导者应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懂得孩子的心理,能因势利导,更重要的应具有诚挚的爱心和耐心,能引导孩子对训练产生兴趣,用游戏将这些不佳的感觉反应进行有效的组织,诱导孩子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孩子对未曾有过的感觉常有非常好奇的探索欲望,这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动力,应予以珍惜并有系统地促进,千万不要打击他们探索的信心。对那些无论他怎么努力也难以完成的活动,孩子是不可能产生兴趣的。所以如果孩子一时难以做到,父母更应细致、耐心地引导,制定由简单到复杂、由1、2个感官到多个感官的训练计划。
例如,在指导孩子练习接抛小皮球时,可以把整个过程分为:父母把皮球递到孩子的手中,孩子把球接住;孩子把球扔到地上,父母去捡;父母逐渐增加递球的距离;让孩子把球递到父母手中。孩子在一直能保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逐渐的就能协调大脑和身体完成复杂的接抛球运动。然后,家长还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如接抛不同形状、大小、质地的皮球,同时接抛两个球,让孩子站在平衡台上接抛球等等。用一系列由计划的游戏,让孩子的手眼协调运动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
孩子在游戏中不断地取得小的成功,引发了孩子探索的兴趣。如果,孩子出现情绪上的焦虑和紧张,家长要细心观察,及时地调整游戏的难度或者使用鼓励的话语——“你能行”、“试试看”来有效地化解。通过指导和训练活动,孩子的感觉信息和统合能力会逐步成熟,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日益顺畅,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增进。孩子逐步认知自己能力的成长,对自己会越来越有自信心。随着信心的增强,孩子的情绪安定,性格也显得较完整,相应的人际关系发展日益健全,这又促使了孩子的信心和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孩子的大脑潜能才能不断得以挖掘,就像孩子的身高潜力在良好的营养和运动的推动下得以逐步发挥。
(3)以儿童为主,尊重儿童对活动的选择
每个儿童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训练中可能有的孩子对安排的活动兴趣不大,而对这之外的活动表现出较强的兴趣,那么我们不能强迫孩子进行训练,而应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选择,给孩子自由选择项目的权利,根据他们的自然活动,调动他们活动训练的积极性,从自选活动过度到规定活动,或自选活动与规定活动穿插进行,以此调动他们的参与和坚持训练的兴趣。 (4)训练内容因人而异
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感统失调严重程度不一样,失调的类型不同,因此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应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编排,设计的活动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改善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因此,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失调的特点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婴幼儿阶段,视觉、听觉、触觉及前庭感觉最为重要,特别是触觉和前庭运动应让孩子在一天当中有多样的体验。有的孩子触觉特别敏感,有的又特别迟钝,在安排训练时应充分考虑孩子的感觉特点进行“课程”安排。
总之,感觉统合训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积极引导孩子主动参与。 在婴幼儿阶段,视觉、听觉、触觉及前庭感觉等各种感觉的发展都非常重要,特别是触觉和前庭觉,应该让孩子在一天当中有多样的感觉体验。在一定阶段内,即要使肌体的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身体的各项素质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各个项目全面开展,交替进行;又要注意采用多样化的练习手段,防止单调,注重全面性。这样才能使感知觉的各项功能得到改善,促进婴幼儿各感官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 3、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
表 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
临床指标 显著改善例数(%) 改善例数(%) 无效例数(%) 运动协调 34(42.5) 28(35.0) 18(22.5)
情绪稳定 17(43.6) 13(33.3) 9(23.1)
完成作业 22(26.2) 29(34.5) 33(39.3)
注意集中 20(22.0) 24(26.4) 47(51.6)
学习成绩 24(21.4) 30(26.8) 58(51.8)
感觉统合训练在临床应用的年龄范围是4~12岁的儿童。尤其是4-6岁的幼儿园阶段。每次训练约1个半小时,国外报道该训练持续时间至少半年,目前国内主要在学龄前及小学儿童中应用该项训练治疗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运动能力差、学习不良、胆小害羞及进攻性行为等问题,具有明显的效果。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介绍
滑梯 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梯两侧用力向下滑,滑下时双臂朝前伸展,双腿并拢头抬高。强烈刺激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滑板爬 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作功能积极发展。
插棍 俯卧在网缆中,头部抬高向前,指导者协助前后摆动,让孩子在摆动中用双手从左至右,从上往下按次序插棍。强化前庭刺激及作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
脚步器 走动时自然放松,身体正直,全身协调,注意力集中。促进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帮助孩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提高孩子注意力和观察力 跳跳床 让孩子站在跳跳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来时,膝盖弯曲,脚后跟踢至臀部。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讯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企划不足。 S形平衡木 将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让孩子站在平衡木上,双手平伸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走。有助于孩子本体感觉的建立和身体平衡能力的加强
羊角球 让孩子坐在球上,双手紧握着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
平衡台 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用双手做拍球等运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圆筒吊缆 孩子屈曲身体,用手紧抱圆筒并保持身体平衡,做前后左右大回转。促进身体协调以及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
圆木马吊缆 让孩子俯卧在圆木马上,双手紧握吊缆,前后左右摆动。促进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功能
袋鼠跳 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讯息。
独脚椅 坐在独脚椅上,手平伸,双脚交叉踢高或单脚连续踢,身体保持平衡。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四角晃动平衡板 让孩子站在或坐在平衡板上,双手抓紧吊缆,做前后左右晃动,同时保持身体平衡。调节固有前庭感觉,发展平衡力。
晃动平衡木 让孩子站在平衡木上面,身体两边有护栏,单手扶持或双手平伸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走。建立本体感觉和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趴地推球 趴在地上,球摆放在面前,离墙壁30-50公分,手臂抬起,然后推球。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以及身体协调能力。
阳光隧道 让孩子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可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并调节前庭感觉
圆形滑车 附拉绳,可坐、卧、站各种姿态,并可作团体游戏。训练儿童前庭平衡,视觉阅读能力
触觉球 球面有特殊设计软质颗粒,并含有香味,游戏中提供了丰富的触觉和嗅觉刺激,稳定情绪
特殊训练内容(笔纸训练项目)
经过一段时间的感觉训练后,单纯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得到明显的纠正,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加强工作从员与儿童之间的情感沟通,同时在交流的同时,激发儿童的认知兴趣,达到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目标。 一、口答题
第11次 你最喜欢哪一项训练?为什么? 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工作?为什么? 第12次 请你说出5种圆形的东西。 第13次 请你说出8种哺乳动物。
第14次 你认识的人里你最喜欢谁?喜欢哪一点? 你希望爸爸、妈妈怎样对待你? 第15次 书的用途有哪些?
第16次 划出相邻的两个数之和为11的数字。 第17次 你知道的家用电器有哪些(举出五种)?
第18次 说出你知道的8种花
第19次 你可以拿铅笔当什么用(举出3种)? 第20次 说出你知道的五个公园的名字。
二、数学题(真对小学生)数字推理答案(每部分10小题): A:9,8,17,6,32,43,78,17,11,120 B:23,16,25,33,34,41,30,20,15,8 三、视觉保持答案(10小题):
正确答案:4,1,3,3,2,4,2,1,1,3
四、图形知觉(节选)
数 字 推 理
请在下列数字中的“_”处填上一个漏掉的数字
Part A
(1) (2) (3) (4) (5)
5 4 2 0 42
? ? ? ?
7 _ 7 _
?
_
? 11 ?
13 20 22 24 22
? 12 ? 16 ? ? 12 ? _
?
? 12 ? 18 ?
_
? 27 ?
? 37 ?
(6) 7 ? 16 ? 25 ? 34 ?
_
? 57 ?
_ 36 68 35
(7) 120 ? 99 ? (8) (9)
0 3
? ?
_ _
? 34 ? 51 ? ? 19 ? 27 ?
(10) 51 Part B
(1) (2) (3) (4) (5) (6) (7) (8) (9)
? 74 ? 97 ? _ ? 143
1 2 1 3 2 1 0 2 0
? ? ? ? ? ? ? ? ?
5 4 4 6 7 5 5 6 2
? 10 ? 16 ? ? ?
7 9
? 11 ? ? 16 ?
_ _ - _ _ _
? 31 ? 22 ? 36
? 12 ? 21 ? ? 14 ? 23 ? ? 13 ? 25 ? ? 15 ? ? 12 ? ?
7
?
_ _ - _
? 47
? 50
? 30 ? 42 ? 26 ? 40 ?
5
(10) 23 ? 17 ? 12 ?
附1: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姓名:________ 性别:___ 年龄:____ 年级: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 检查日期:________ 儿童主要的问题或困难:
亲爱的家长同志:儿童的学习能力,最主要的是大脑和身体运动神经系统的良好协调,要提高学习成绩和效率,必须先了解儿童的脑及生理的发展,为此我们设计了下面的问卷,请家长根据儿童平日的表现认真填写。
根据儿童的情况在“从不5”、“很少4”、“有时候3”、“常常2”、“总是如此1”画卷。题中若包括多项,只要有一项符合就算。
一、 前庭功能
1 特别爱玩旋转的凳椅或游乐设施,而不会晕。 2 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而不晕不累。
3 虽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门墙。
4 行动、吃饭、敲鼓、画画时双手协调不良,常忘了另一边。 5 手脚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时仍显得笨重。 6 俯卧地板和床上时头、颈、胸无法抬高。 7 爬上爬下,跑进跑出,不听劝阻。
8 不安地乱动,东摸西扯,不听劝阻,处罚无效。 9 喜欢惹人,捣蛋,恶作剧。
10 经常自言自语,重复别人的话,并且喜欢背诵广告语言。 11 表面左撇子,其实左右手都用,而且无固定使用哪支手。 12 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 13 对陌生地方的电梯或楼梯不敢坐或动作缓慢。
14 组织力不佳,经常弄乱东西,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环境。 二、 触觉防御
15 对亲人特别暴躁,强词夺理,到陌生环境则害怕。 16 害怕到新场合,常常不久便要求离开。 17 偏食,挑食,不吃青菜或软皮。
18 害羞,不安,喜欢孤独,不爱和别人玩。
19 容易粘妈妈或固定某个人,不喜欢陌生环境,喜欢被搂抱。 20 看电视或听故事容易大受感动、大叫或大笑,害怕恐怖镜头。 21 严重怕黑,不喜欢在空屋,到处要人陪。
23 容易生小病,生病后便不想上学,常常没有原因拒绝上学。 24 常吸吮手指或咬指甲,不喜欢别人帮忙剪指甲。 25 换床睡不着,不能换被或睡衣,出外常担心睡眠问题。 26 独占性强,别人碰他的东西常会无缘无故发脾气。 28 过分保护自己的东西,尤其讨厌别人由后面接近他。 29 怕玩沙土、水,有洁僻倾向。
30 不喜欢直接视觉接触,常必须用手来表达其需要。 31 对危险和疼痛反应迟钝或反应过于激烈。 32 听而不见,过分安静,表情冷漠又无故嘻笑。 33 过分安静或坚持奇怪玩法。
34 喜欢咬人,并且常咬固定的友伴,并无故碰坏东西。 35 内向,软弱,爱哭又常会触摸生殖器官。 三、 本体感
从很有 常总不少这这
时
常是如如
样 样 候 此 此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22 早上懒床,晚上睡不着,上学前常拒绝到学校,放学后又不想回家。 5 4 3 2 1
27 不喜欢和别人谈天,不喜欢和别人玩碰触游戏,视洗脸和洗澡为痛苦。 5 4 3 2 1
36 穿脱衣裤、拉链、系鞋带等动作缓慢、笨拙。 37 顽固,偏执,不合群,孤僻。 38 吃饭时常掉饭粒,口水控制不住。
39 语言不清,发音不佳,语言能力发展缓慢。 40 懒惰,行动慢,作事没有效率。 41 不喜欢翻跟头、打滚、爬高。
42 上幼儿园仍不会洗手、擦脸、剪纸及自己擦屁股。
43 上幼儿园(大、中班)仍无法用筷子,不会拿笔、攀爬或荡秋千。 44 对小伤特别敏感,依赖他人过度照料。 45 不善于玩积木、组合东西、排球、投球。 46 怕爬高,拒走平衡木。
47 到新的陌生环境很容易迷失方向。 四、 学习能力(6岁以上填)
48 看来有正常智慧,但学习阅读或做算数特别困难。 49 阅读常跳字,抄写常漏字、漏行,写字笔划常颠倒。 50 不专心,坐不住,上课常左右看。
51 用蜡笔着色或用笔写字也写不好,写字慢而且常超出格子外。 52 看书容易眼酸,特别害怕数学。
53 认字能力虽好,却不知其意义,而且无法组成较长的语句。 54 混淆背景中的特殊圆形,不易看出或认出。
55 对老师的要求及作业无法有效完成,常有严重挫折。 五、 大年龄儿童(11岁以上填)
56 使用工具能力差,对劳作或家务事均做不好。 57 自己的桌子或周围无法保持干净,收拾上很困难。 58 对事情反应过强,无法控制情绪,容易消极。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5 4 3 2 1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结果
评 定 项 目 1. 前庭失衡 2. 触觉过分防御 3. 本体感失调 原始分
评定结果 建 议 4. 学习能力发展不足 5. 大年龄的特殊问题 附2: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
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当然这种非人道的实验现在已经被禁止了)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的基础之上的。
创造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的有益的创新活动。而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从松弛状态转入高度紧张状态,需要给予适度的刺激。缺乏刺激的环境,就培养不出杰出的创造型人才。在没有刺激因素的环境中长期生活,人的意志就会衰退,智慧就会枯竭,理想就会丧失,才能就会退化。只有经常给予适度的刺激,才能激发起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惊人的毅力。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才分别给予适度的刺激,是充分发掘他们创造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正在阅读:
感觉统合失调及早期干预专题(完整)06-07
《流浪地球》观后感04-02
雷电颂说课稿01-06
大学班级工作汇报范文03-08
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方案01-08
心理知识竞赛初赛题库09-13
题库大全加答案《组织行为学》01-15
毕业设计-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防波堤设计03-08
幼儿园食品安全宣传知识07-2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统合
- 失调
- 干预
- 早期
- 完整
- 感觉
- 专题
- 高职教育“四观”发展思路探略
- 突发事件自救与互救急救知识试题与答案
-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中
- 对建筑动画行业的理解与分析
- 山东科技大学OJ部分题目记答案
- 浅议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 广东省深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试卷(含答案) - 图
- 包材产品HACCP计划
- 2018最新充电桩合作协议范本
- Module1-2
- 施工组织设计模板(2)
- 房地产项目投资分析报告模版范本 - 图文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周练第九、十周
- 受限空间考试题库100道(含答案)006
- 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 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 20某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 中职英语第四册UNIT 3 what\\'s their number again
- 1988年高考英语试题
- 热力学第一定律复习题(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