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11-25 07: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对立概念而存在的是( )。

A.现代会计 B.企业会计 C.管理会计 D.管理会计学

2.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 )。

A.预测决策会计 B.规划控制会计 C.对外报告会计 D.责任会计

3. 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管理会计原始雏形的标志之一,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是( )。

A.责任会计 B.预测决策会计 C.科学管理理论 D.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第二章 单选

1. 管理会计将成本分为业务成本、责任成本和质量成本的划分依据是( )。

A. 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实际发生的时态 C.成本的可辨认性 D.成本的经济用途

2. 在管理会计中,将全部成本区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分类标志是( )。

A. 成本的目标 B.成本发生的时态 C. 成本的相关性 D.成本的可盘存性

3.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A.成本核算目标 B.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4. 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的变动规律为( )。

A.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 B.随业务量的减少而减少 C.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 D.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

5.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 )。

A.变动成本总额 B.单位变动成本 C.变动成本的总额与单位额 D.变动成本率 6.标准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 )。

A.半固定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成本 7.下列项目中,属于阶梯式混合成本的是( )。

A.制造费用 B.生产工人计件工资 C.机器设备维护保养费 D.检验员工资 8.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的相关范围是( )。

A.成本的变动范围 B.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C.时间的变动范围 D.市场容量的变动范围

9.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 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

A.最高的业务量 B.最高的成本

C.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 D.最高的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

10.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a,然后才能计算出b的方法

是( )。

A.直接分析法 B.高低点法 C. 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11.当相关系数r等于+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

A.基本正相关 B.完全正相关 C.完全无关 D.基本无关

12.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一元直线回归法 D.直接分析法 判断

1.定期支付的广告费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 ) 2.成本性态是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 ) 3.无论哪一种混合成本,实质上都可以区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 ( ) 4.成本性态分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 类。 ( ) 5.高低点法的优点是计算精度高,缺点是计算过程过于复杂。 ( ) 6.相关系数r的大小对能否采用一元直线回归法有重大影响。 ( ) 计算

1. 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4年前十个月该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如下表所示:

月份 指标 产量(件) 制造费用(元) 1 150 2 200 3 300 4 250 5 300 6 250 7 350 8 300 9 250 10 150 16 000 20 000 27 000 25 000 26 000 24 000 28 000 25 000 23 000 16 000 要求:用高低点法对该企业的制造费用进行分解。

第三章 单选

1.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生产成本 D.变动生产成本 2.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

A.非生产成本 B.期间成本 C.产品成本 D.直接成本

3.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则( )。

A.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 B.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 C.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 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

4.在相同成本原始资料条件下,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

A.相同 B.大

C.小 D.无法确定 5.在Y=a+( )X中,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销售额,则X的系数应是( )。

A.单位变动成本 B.单位边际贡献 C.变动成本率 D.边际贡献率

6.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的是(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固定性制造费用 D.变动制造费用;

7.若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8.单位产品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称为( )。

A.单位收入 B.单位利润 C.单位边际贡献 D.单位边际贡献率 9.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 000元,该期产量为2 000件,销售量为1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

A. 0元 B. 1 000元 C. 5 000元 D. 6 000元

10.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20 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8 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广义营业利润之差为( )。 A.8 000元 B.12 000元 C. 28 000元 D. 20 000元 判断

1.按变动成本法的解释,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 ) 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 )

3.在确定企业的成本时,全部成本法要考虑所有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只考虑变动成本。 4.固定成本在任何条件下,其总额均不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发生变化。 5.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 6.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内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7.无论哪种成本计算法,对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

利润表;所不同的只是计入利润表的位置或补偿的顺序上有差别。 8.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9.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 ) 10.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内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 ) 11.导致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这两种方法分期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对固定性生产成本的处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 ) 计算

1.假定有四个公司,均为多产品生产企业。这四个公司分别在过去一年中的损益情况如下表所示。

损益资料 单位:元 公司 销售收入总额 变动成本总额 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总额 净利润 (%) 1 2 3 4 180 000 300 000 (5) 400 000 (1) 165 000 (6) 260 000 40 (3) 30 (7) (2) 100 000 80 000 (8) (或净亏损) 12 000 (4) -5 000 30 000 要求:根据变动成本法完成上述标号的空白表格。

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 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1 000元。期初存货为零,本期生产量1 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3.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产量分别为8 000件和5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7 000件和6 000件。每件产品售价为50元,生产成本为:每件变动生产成本10元,固定生产成本每件发生额80 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每件5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年60 000元。要求:

(1)分别采用两种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 (2)分别采用两种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

(3)分析两种成本计算的营业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并进行调整。 第四章 单选

1.称为本量利分析的基础,也是本量利分析出发点的是( )。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C.产销平衡假设 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2.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

A.完全成本法 B.变动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3.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

A.税金成本 B.材料成本 C.人工成本 D.变动成本 4.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

A.单位售价 B.总成本 C.销售收入 D.变动成本

5.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45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为( )。

A.2000件 B.1333件 C.800件 D.1280件

6.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定成本总额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 )。

A.200件 B.300件 C.120件 D.400件

7.在金额式本量利关系图中,总成本线的斜率为( )。

A.贡献边际率 B.单位贡献边际 C.单位变动成本 D.变动成本率

8.在利润—业务量式分析图中,若横轴代表销售量,则利润线的斜率代表( )。

A.变动成本率 B.单位贡献边际 C.单位变动成本 D.贡献边际率

9.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贡献边际率+作业率=1 B.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C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1 D.变动成本率+安全边际率=1

10.保本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的计算是以( )。

A.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B.固定成本/单位产品贡献边际 C.固定成本/安全边际率 D.固定成本/安全边际

1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贡献边际率是65%,本期销售额是200 000元,营业利润是100 000元,则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为( )。

A .100 000元 B. 130 000元 C. 30 000元 D. 70 000元 判断

1.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不需要任何假设条件。 ( ) 2.贡献边际首先用于补偿固定成本,之后若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 ( ) 3.企业的贡献边际应当等于企业的营业毛利。 ( ) 4.保本作业率能够反映保本状态下,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 ( )5.安全边际率和保本作业率是互补的,安全边际率高则保本作业率低,其和为1。 ( ) 6.超过保本点以上的安全边际所提供的贡献边际就是利润。 ( ) 7.若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同方向同比例变动,则保本点业务量不变。 ( ) 8.销售利润率可通过贡献边际率乘以安全边际率求得。 ( ) 9.保本图的横轴表示销售收入和成本,纵轴表示销售量。 ( ) 10.在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中,销售收入线与固定成本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贡献边际。 ( )

11安全边际率和保本作业率是互补的,即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 ) 12.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保本作业率为0,则可以判断该企业处于保本状态。 ( ) 计算

1.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售价每件8元,月初月末产成品存货成本不变,总成本与销售额之间的函数关系为:月总成本=180+0.625×月销售额。要求:

(1)计算贡献边际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销售100件产品时的安全边际销售量和营业利润、目标利润为150元时的销售额;

(2)如果单位变动成本提高1元,售价应定为多少,才能保持原来的贡献边际率? 2.甲产品单位售价为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1元,固定成本为450元。要求: (1)计算保本点销售量;

(2)若要实现目标利润180元的销售量是多少? (3)若销售净利润为销售额的20%,计算销售量;

(4)若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增加2元,固定成本减少170元,计算此时的保本点销售量;

(5)就上列资料,若销售量为200件,计算单价应调整到多少才能实现利润350元。

假定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 第五章 单选

1.企业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的预计和测算的过程,就是管理会计的( )。 A.经营决策 B.经营预测 C.生产决策 D.生产预测

2.通过函询方式,在互不通气的前提下向若干经济专家分别征求意见的方法是( )。

A.专家函询法 B.专家小组法 C.专家个人意见集合法 D.特尔菲法 3.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2 000元,单价20元,计划销售产品5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1 000

元,其单位变动成本应为( )。

A.12元/件 B.13元/件 C.14元/件 D.15元/件 判断

1.销量预测中的加权平均法与移动加权平均法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 )

2.概率分析法是针对那些后果确定的不同因素而采取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 ) 3.联合概率法的优点是能够考虑所有因素变动的各种可能组合。 ( ) 第六章 单选

1.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受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就是所谓( )。

A.增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 专属成本 D.沉没成本 2.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方案涉及到追加专属成本,则下列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 )。

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C.差别损益分析法 D.相关损益分析法 3.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 )。

A.沉没成本 B.增量成本 C.机会成本 D.专属成本

4.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

A.相关损益分析法 B.差别损益分析法 C.相关成本分析法 D.成本无差别点法 5.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方案涉及到追加专属成本,则下列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 )。

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C.差别损益分析法 D.相关损益分析法

6.在定价决策中,对于那些同类竞争产品差异性较大、能满足较大市场需要、弹性小、不易仿制的新产品最好采用( )。

A.撇油策略 B.渗透策略

C.弹性定价策略 D.先低后高策略

判断

1.在生产经营决策中,确定决策方案必须通盘考虑相关业务量、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等因素。 2.对于那些应当停止生产的亏损产品来说,不存在是否应当增产的问题。 ( ) 3.在“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中,如果追加订货量大于剩余生产能力,必然会出现与冲击正常生产任务相联系的机会成本。 ( ) 4.因为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材料消耗,可能导致较低的单位变动成本,所以在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中,应无条件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 ) 5.在管理会计的调价决策中,如果调高价格后预计销量超过利润无差别点销售量,那么就应当进行调价。 ( ) 计算

1. 已知: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2 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 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 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 000元。

要求: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2. 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 200件。年初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 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25元)。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的情况,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不追加专属成本;

(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1 000元专属成本;

(3)同(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5 000元;

(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300件;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900元专属成本。 第九章 单选

1.现金预算属于下列项目中的( )。

A.业务预算 B.生产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财务预算

2.下列项目中,可以总括反映企业在预算期间盈利能力的预算是( )。

A.专门决策预算 B.现金预算

C.预计利润表 D.预计资产负债表 3.下列项目中,能够克服固定预算方法缺点的是( )。

A.固定预算 B.弹性预算 C.滚动预算 D.零基预算

4.下列各项中,属于零基预算编制程序第一步的是( )。

A.提出预算期内各种活动内容及费用开支方案 B.对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C.择优安排项目,分配预算资金 D.搜集历史资料

5.下列各项中,能够揭示滚动预算基本特点的表述是( )。

A.预算期相对固定的 B.预算期是连续不断的 C.预算期与会计年度一致 D.预算期不可随意变动 6.下列各项中,属于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的是( )。

A.直接材料预算 B.直接人工预算 C.生产预算 D.销售预算

7.下列各项中,只涉及实物计量单位而不涉及价值计量单位的预算是 ( )。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财务预算 判断

1.编制经营预算、财务预算与资本支出预算的期间,通常以1年为期。 ( )2.销售预算是以生产预算为依据编制的。 ( ) 3.在实务中,企业并不需要每年都按零基预算方法来编制预算,而是每隔几年才按此方法编制一次预算。 ( ) 4.编制预算的方法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固定预算方法和弹性预算方法两大类。 ( ) 计算

1.已知:A公司生产经营甲产品, 在预算年度内预计各季度销售量分别为:1900件、2400件、2600件和2900件;其销售单价均为50元。假定该公司在当季收到货款60%,其余部分在下季收讫,年初的应收账款余额为42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编制销售预算和预计现金收入计算表。

2.某企业1999年现金预算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假定该企业各季末的现金余额不得低于6 000元。

1999年度现金预算 单位:元

摘 要 期初现金余额 加:现金收入 可动用现金合计 减:现金支出 直接材料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购置设备 支付股利 现金支出合计 现金余缺 现金筹集与运用 银行借款(期初) 归还本息(期末) 现金筹集与运用合计 期末现金合计 第一季度 9 000 A 元 89 000 B 元 34 000 2 000 10 000 3 000 C 元 (6 000) D 元 — E 元 第二季度 G 94 000 H 55 000 30 000 3 000 12 000 3 000 I J K — L 第三季度 N 120 000 P 60 000 Q R 10 000 3 000 S 13 000 —— T U 第四季度 W X 119 500 45 000 Y 4 500 Z 3 000 A1 B1 —— C1 D1 8 000 全年 F1 406 500 G1 H1 130 000 13 500 45 000 J1 K1 L1 M1 N1 P1 Q1 F 元 M V 要求:计算填列现金预算表中用字母表示的项目数据。 第十章 单选

1.与预算成本不同,标准成本是一种( )。

A.总额的概念 B.单位成本的概念 C.历史成本 D.实际成本

2.无论是哪个成本项目,在制定标准成本时,都需要分别确定两个标准,两者相乘即为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这两个标准是( )。

A.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 B.价格标准和质量标准 C.历史标准和用量标准 D.历史标准和质量标准 3.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 )。

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 B.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 C.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 D.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

4.某企业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其中A材料价格标准为3元/千克,数量标准为5元/件,B材料价格标准为4元/千克,数量标准为10元/件,则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为( )。

A.15元 B.40元 C.55元 D.65元 5.将本期发生的各种差异视同销货成本,全部计入当期利润表,由本期收入补偿的一种差异处理方法,称为( )。

A.递延法 B.稳健法 C.年末一次处理法 D.直接处理法

6.在传统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中,达到产品最优合格率和最优质量成本的条件是( )。

A.单位预防和检验成本大于单位质量损失成本 B.单位预防和检验成本小于单位质量损失成本 C.单位预防和检验成本等于单位质量损失成本 D.单位预防成本等于单位检验成本 判断

1.成本控制按其控制时期可分为经营期成本控制和使用寿命期成本控制。 ( ) 2.标准成本不同于预算成本,标准成本是一种总额的概念,而预算成本则是一种单位的概念。

( )

3.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计算价格差异的用量基础是实际产量下的标准耗用量。 ( ) 计算

1. 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相关成本资料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直接材料相关资料表

标准成本 材料品名 耗用量 甲 乙 合计 1 000 2 000 单价 10 6 金额 10 000 12 000 22 000 耗用量 1 200 2 100 单价 11 5 金额 13 200 10 500 23 700 +3 200 -1 500 +1 700 实际成本 差异

表2 制造费用相关资料表

预算数 项目 (工时:6 000) 金额 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合计 2 400 4 800 7 200 分配率 0.4 0.8 1.2 实际产量标准数 (工时:5 000) 金额 0.4×5 000=2 000 0.8×5 000=4 000 1.2×5 000=6 000 实际数 (工时:5 500) 金额 2 090 4 675 6 765 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

(2)计算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

(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和耗费差异;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

(6)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差异和能量差异。 第十二章 单选

1.下列各项中,属于责任会计主体的项目是( )。

A.责任中心 B.产品成本 C.生产部门 D.管理部门 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利润中心负责范围的是( )。

A.成本 B.收入 C.利润 D.投资效果 3.投资中心的利润与其投资额的比率称作( )。

A.投资报酬率 B.税前净利 C.内部报酬率 D.剩余收益 第一章 单选 CDD 第二章

单选 ADDABBDBACBC 判断TFTFFF 计算

.解:依题意,选择的高低点坐标分别为:(350,28 000)和(150,16 000)

28 000-16 000

∵ b= =60(元/件)

350-150 a=28 000-350×60=7 000(元)

或=16 000-150×60=7 000(元) ∴ 该企业制造费用的成本性态模型为; y=7 000+60x

第三章

单选DBDCCCBCCB 判断FFFFTTFFF

计算1.

损益资料 单位:元

公司 1 2 3 4 2 项 目 方 法 营业收入 总额 180 000 300 000 250 000 400 000 变动成本 总额 108 000 165 000 175 000 260 000 变动成本法 边际贡献率(%) 40 45 30 35 固定成本 总额 60 000 100 000 80 000 110 000 完全成本法 净利润(或 净亏损) 12 000 35 000 -5 000 30 000 单位产品成本 期间成本 销货成本 营业利润 10+5+7=22 22+4 000÷1 000=26 4 000+1 000+600╳4=7 400 22╳600=13 200 40╳600-(22+4)╳600-(4 000+1 000)=3 400 1 000+600╳4=3 400 26╳600=15 600 40╳600-26╳600-3 400=5 000 3.

(1)两种成本法的产品单位成本的计算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方 法 期 间 第一年 10 10+第二年 10 10+变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 80000=20 800080000=26 5000

(2)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分别计算如下:

完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 单位:元 项 期 目 间 第一年 350 000 140 000 0 20╳8 000=160 000 160 000 20╳(8 000-7 000)=2 000 210 000 7 000╳5+60 000=95 000 115 000 第二年 300 000 150 000 20 000 26╳5 000=130 000 150 000 0 150 000 60 000╳5+60 000=90 000 60 000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 本期产品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 期末存货 销售毛利 销售及管理费用 营业利润

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 单位:元

项 目 期 间 第一年 350 000 第二年 300 000 销售收入 减: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贡献边际 减:固定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销售和管理费用 营业利润

7 000╳10=70 000 7 000╳5=35 000 245 000 80 000 60 000 105 000 6 000╳3=60 000 6 000╳5=30 000 210 000 80 000 60 000 70 000 (3)两种方法的营业利润调整如下表:

单位:元 项 期 目 间 第一年 105 000 0 10 000 115 000 第二年 70 000 10 000 0 60 000 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 减: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 加: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 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 第四章 单选

ABDAABDBBBC

判断FTFTTTFTFFFF

计算

1. (1)以y表示每月总成本,x表示每月的销售量,故总成本与销售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180+0.625╳8x=180+5x

产品贡献边际率=(8-5)÷8=37.5% 保本点销售量=180÷(8-5)=60件

销售100件产品时的安全边际销售量=100-60=40件

目标利润为150元时的销售额=(150+180)÷37.5%=880元

(2)单位变动成本提高1元,即5+1=6元,为保持原来的贡献边际率,单价应提高到

6÷(1-37.5%)=9.6元

450=50件

30?21450?180(2)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70件

30?212. (1)保本点销售量=

(3)设销售量为x,则 20%╳30x=30x-21x-450,解得x=150件 (4)保本点=

450?170=40件

30?(21?2)(5)设单价为p,则: 350=200p-200╳21-450 解得p=25元

所以单价应从30元调整到25元 第五章 单选BDC

判断FFT 第六章

单选BAADAA 判断TFTFT 计算

1.应自制,可节约2000元成本 2. (1)差别损益=+3000,应接受;

(2)差别损益=+2000,应接受; (3)差别损益=-2000,应拒绝; (4)差别损益=-900,应拒绝; 第七章

单选DCBABDB 判断FFTT 计算 1.解:

依题意编制的销售预算和经营现金收入预算如下:

2004年甲企业的销售预算 单位:元 季 度 销售单价 预计销售量 预计销售收入 增值税销项税额 含税销售收入 1 50 1 900 95 000 16 150 111 150 2 50 2 400 120 000 20 400 140 400 3 50 2 600 130 000 22 100 152 100 4 50 2 900 145 000 24 650 169 650 全 年 50 9 800 490 000 83 300 573 300

2004年甲企业经营现金收入预算 单位:元

季 度 含税销售收入 期初应收账款 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收入 第二季度经营现金收入 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收入 第四季度经营现金收入 经营现金收入合计 1 111 150 42 000 66 690 2 140 400 44 460 84 240 128 700 3 152 100 56 160 91 260 147 420 4 169 650 60 840 101 790 162 630 全年 573 300 42 000 111 150 140 400 152 100 107 190 547 440 108 690

2.解:

A=80 000;B=46 000;C=95 000;D=12 000;E=12 000;F=6 000 ;G=6 000;H=100 000;I =103 000;J =-3 000;K =9 000元;L=9000;M =6 000; N =6 000;P =126 000;Q=36 000;R =4 000;S=113 000;T =6 000;U=-6 000 ;V =7 000;W=7 000元;X=112 500;Y=30 000;Z=13 000;A1=95 500;B1=24 000;C1=16 000;D1=-16 000 ;

F1 =9 000;G1 =415 500;H1 =206 000元;J1 =12 000;K =406 500;L1 =9 000;M1 =21 000;N1 =22 000;P1=-1000;Q1 =8 000 第十章

单选BAACDC

判断TFF 计算解: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23 700-22 000=+1 700(元)

(2)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0×(1 200-1 000)+6×(2 100-2 000)=+2 600(元)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1-10)×1 200+(5-6)×2 100=-900(元) (3)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2 090-2 000=+90(元)

(4)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0.4×(5 500-5 000)=+200(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 090-0.4×5 500=-110(元)

(5)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4 675-4 000=+675(元) (6)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4 675-4 800=-125(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0.8×(6 000-5 000)=+800(元)

第十一章 单选AD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ks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