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论语》的语文教学思想

更新时间:2023-09-10 08: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解析《论语》的语文教学思想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学原则。本文从《论语》中的论学思想出发,主要阐释了“有教无类,注重公平”、“诲人不倦,毫不隐瞒”的教学态度,“知之,乐之,好之”、“学思结合,学行结合”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试图为现代语文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论语》;教学态度;教学方法

梁启超曾说:“《论语》为两千年来国人思想的总源泉。”《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儒家学派智慧的结晶,他集中展示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学原则。其中论学思想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论语·学而》学而篇首章中,孔子就直接指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据统计,《论语》中记载孔子论学的总共有43章,61处。他的学习理论是他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据,孔子对教育教学的论述,所强调的教学态度和学习方法,对当今语文教学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教学态度

1、有教无类,注重公平。

《论语·卫灵公》中有:“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有教无类”,指的是人人都可以而且都应该受教育,不能因为贫富、贵贱、智愚、

善恶的差别而剥夺他人受教育的权利,是全民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据史料记载,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可以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礼记·王制》中有记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并且在西周前期,因战事频繁,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注重文化教育。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而到了东周,诸侯纷纷为政一方,为了充实人才,设立自己的官学,称为“痒宫”。教育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大夫以上的贵族子弟,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吸收培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孔子也积极推广私学,广招门生,给每个愿意学习的人提供机会。

孔子弟子的来源是非常广泛的。《论语·述而》中“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指的是十条腊肉干,是古代初次拜见的礼物,这礼物是菲薄的。只要你愿意行束修之礼,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他是不会拒绝的。由此可见,入学的门槛是很低的,于是这就使得学生的成分结构以贫贱子弟居多。根据考证,孔子招收的学生中,除了极个别的学生,如鲁的南宫敬叔、司马牛出生高门贵族,其余大多数皆出身贫寒低贱。如季次、原宪,《史记·游侠列传》记载“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据《吕氏春秋》尊师篇,子张乃“鲁之鄙家也”。而颜回无疑是孔子学生中最为贫困的,据《论语·先进篇》所载,他居住在陋巷,箪食瓢饮,死后有棺无椁。

孔子秉承着“有教无类”这一教学主张,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垄断,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了普通平民老百姓,这亦如他把仁爱的对象扩展至所有的人。那些愿意接受教育,经济条件又允许的人,无论身份、地位、年龄甚至国别都同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他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尊严与内在价值,他重视人的内在潜能与社会公平,是一个有着深远眼光的伟大教育家。冯友兰先生也曾评价说:“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 教读各种名贵典籍, 此实一大解放也。” 2、诲人不倦,毫无隐瞒。

《论语》中两次记录了孔子“诲人不倦”的教育主张。一处是《论语·述而》中:“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另一处是《论语·述而》中的“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也确实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向世人传达着\诲人不倦\的精神。据史料记载,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办私学,四十多年间从不间断地进行教学活动,即使在他周游列国的时候也带领着部分弟子一起学习活动,并不曾中断教育事业。因此,孔子一生中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颜回温文尔雅、谦逊好学;子贡聪颖机智,能言善辩;曾皙从容洒脱,卓尔不群??他们或在德行,或在言语,或在政事,或在文学方面各有建树、各领风骚。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本着耐心细致的态度,谆谆教导。孔子所招收的学生,有的出生贫贱,思想品德较差,起点低,甚至屡犯错误,但他并不嫌弃讥讽,反而是以一颗宽德仁厚的心包容诱导,耐心说服,不遗余力

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从而造就人才。例如。子路,他是“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他“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活脱脱就是个地痞流氓形象,是被唾弃鄙夷的庸人,但是孔子却不厌其烦的教育、引导子路,挖掘他的勇力才艺和政事才能,将他培养成才,成为自己的得意门生。

孔子不仅“诲人不倦”,而且对于自己的所学知识倾囊相授毫无隐瞒。元好问《论诗》诗说“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古时候不少工艺以及武术老师对学生总保留一手,不愿意把看家本领,即最重要、最关键的看家本领传授下来,而孔子则对学生毫无保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论语·述而》中“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以其言传身教向世人展示了教师对学生的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这种毫不隐瞒的品质赢得了弟子对他的尊敬、爱戴和敬仰。

二、学习方法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孔子创造了一系列科学的教学方法,如教学相长、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切磋琢磨的等。《论语》中体现孔子教学方式的章句很多,很多教学方法迄今为止仍被教育者借鉴采纳,这些教学原则和方法是中国教学史上一笔珍贵的财富。

1、知之、乐之、好之

《论语·雍也》中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反映的是学习的三种内心状态,知之者是被动接受,好之者是主动

追求,乐之者是沉醉痴迷。知、好、乐是学习的三重境界,并且,毫无疑问,以学习为乐是学习的巅峰状态,治学的最高境界。爱因斯坦曾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郭沫若也说过:“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好的推动力,只有从内心深处对学习产生喜欢,才能使人好学不倦。“谓学有深浅也。知之,谓知学问有益者也。好之,谓欲好学之以为好者也。乐,谓欢乐之也。”孔子认为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应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孔子的治学过程在论语中也得到极大呈现,他的教学并不是严肃紧张,枯燥乏味的,相反师生间充满着轻松愉悦的气氛,随性而来,随意而发。他的教学不局限于课堂,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真正做到了以学为乐,乐在学中。

2、学思结合,学行结合。

《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出了关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精辟见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不思会迷惘,只思不学会陷入危险。“学”指的是占有学习资料,“思”指的是思考分析问题,这一则主要探讨学思结合的必要性。一味读书不思考就会被书本束缚思维,《孟子》也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强调的也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而一味空想不知钻研就如同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孔子积极倡导独立思考,追根溯源,教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身思考能力。西方的哲人康德也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尽管两人相隔万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kq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