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物理试卷2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4 11: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科质量监测物理试卷

(本卷测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2.第I卷(1—20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卷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3.第II卷(21-33题)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第I卷(共56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选项中属于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是( ) (A)电场强度 (B)电阻 (C)点电荷 (D)电势 2.下列物理量中均为标量的一组是( ) (A)线速度、重力势能、电压、磁通量 (B)功、重力势能、电阻、磁通量 (C)线速度、磁感应强度、电压、电场强度 (D)功、磁感应强度、电阻、电场强度 3.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B)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 (C)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 (D)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是相同的 4.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单摆的周期为t (C)该单摆的周期为3t (B)该单摆的周期为2t (D)该单摆的周期为4t O t 3t 5t t F 5.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不为零的水平拉力作用,若拉力开始作用瞬间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加速度大小为a,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v≠0,a≠0 的是( ) (A)虚线框内应是“与门”,真值表内空缺处应填“0” (B)虚线框内应是“或门”,真值表内空缺处应填“0” (C)虚线框内应是“与门”,真值表内空缺处应填“1” (D)虚线框内应是“或门”,真值表内空缺处应填“1” 7.如图所示,长为L的硬杆A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水平方向的夹角α从90°减小到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B受到硬杆A的作用力方向始终沿杆 (B)小球B受到的合力方向始终沿杆 (C)小球B受到硬杆A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O A α B A A B 1 Z 0 0 1 1 B 0 1 0 1 Z 0 1 0 (B)v=0,a≠0 (C)v≠0,a=0 (D)v=0,a=0 6.如图所示,用两个基本门电路连接成逻辑电路,根据该电路的真值表,下列判断中正确 的小球B,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上,硬杆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缓慢转动。在硬杆与

(D)小球B受到硬杆A的作用力对小球做负功

8.分别置于a、b两处的长直导线垂直纸面放置,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a、b、c、d在一条直线上,且ac=cb=bd。已知c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d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

若将b处导线的电流切断,则( )

11(A)c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2B1,d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2B1- B2 11(B)c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2B1,d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2B2- B1 1(C)c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B1-B2,d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2B1- B2 1(D)c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B1- B2,d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2B2- B1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9.如图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速为4m/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质点P此时刻的振动方向一定沿y轴负方向 (B)P点振幅比Q点振幅小 (C)经过Δt=3s,质点Q通过的路程是0.6m (D)经过Δt=3s,质点P将向右移动12m 10.用一根长为1m的轻质细绳将一幅质量为1kg的画框对称地 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为使绳不断裂, 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 )(g取10m/s2) 1(A)2m 2(B)2m 3(C)4m 3(D)2m a c × b d y/cm 5 O -5 P 1 2 3 4 5 6 7 8 x/m Q 挂 钉 挂 钉 11.如图所示,在验证向心力公式的实验中,质量相同的钢球 ①、②分别放在转盘A、B上,它们到所在转盘转轴的距离之比① 为2:1。a、b分别是与A盘、B盘同轴的轮。a、b的轮半径之比为1:2,用皮带连接a、b两轮转动时,钢球①、②所受的向心力之比为( ) (A)8:1 (B)4:1 (C)2:1 12.某限流器由超导部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如图所示。超导部件有一个超导临界电流Ic,当通过限流器的电流I >Ic时将造成超导体失超,即从超导态(可视为电阻为零)转变为正常态(可视为定值纯电阻),以此便可限制电路系统的故障电流。已知超导部件的正常态电阻为R1=3Ω,超导临界电流Ic=1.2A,限流电阻R2=6Ω,小灯泡L上标有“6V,6W”,电源电动势E=8V,内阻r=2Ω。原来电路正常工作,现L突然发生短路,则( ) 2

(A)L短路前通过R1的电流为3A 4

(C)L短路后通过R1的电流为3A

(B)L短路前通过R2的电流为1A 4

(D)L短路后通过R2的电流为15A a 皮带 ② A b B (D)1:2 超导部件R1 L 限流电阻R2

13.两列振幅均为A的水波发生干涉,P是干涉区域中的一个介质点。某时刻质点P的位移大小恰为A,下列关于质点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幅一定为A

(C)位移一定会在某些时刻大于A

(B)振幅一定为2A

(D)位移一定会在某些时刻为零

I B O (a) 1 2 3 4 5 t/s (b) 14.如图(a)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铜圆环,规定从上向下看时,铜环中的感应电流I沿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图(b)表示铜环中的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则磁场B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B O 1 2 3 4 5 t/s O 1 2 3 4 5 t/s B O 1 2 3 4 5 t/s B O B 1 2 3 4 5 t/s (A) (B) (C) (D) 15.如图所示,AB杆以恒定角速度ω绕A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并带动套在固定水平杆OC上的小环M运动,AO间距离为h。运动开始时AB杆在竖直位置,则经过时间t(小环仍套在AB和OC杆上)小环M的速度大小为( ) ωhωh(A)cos2(ωt) (B)cos(ωt) (C)ωh B O M A C (D)ωhtg(ωt) 16.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自由端位于O点,现用一滑块将弹簧的自由端(与滑块未拴接)从O点压缩至A点后于t=0时刻由静止释放,滑块t1时刻经过O点,t2时刻运动到B点停止。下列四个图像的实线部分能反映滑块从A运动B的v-t图像的是( ) v O O O O t1 t2 (共t t t1 t4t1 t2 t 4t1 t2 t 2 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三、多项选择题16分,每小题 v v v A O B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A) (B) (C) (D) 17.如图所示,①、②、③是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电场中的、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三个等势线,其中③为直线,①与②、②与③的电势差相等。一重力不计、带负电的粒子进入电场,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与①、②、③分别交于a、b、c三点,则( ) (A)若粒子从a到b电场力做功大小为W1,从b到c电场力做功大小为W2,则W1> W2 (B)粒子从a到b再到c,电势能不断增加 (C)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D)粒子在c点时的加速度为零 18.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所示,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

② ① ③ a b c F θ

(A)F一直增大

(C)F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B)F先减小后增大 (D)F的功率一直减小

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均匀直角金属杆POQ可绕水平光滑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PO长度为l,OQ长度为3l。现加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并在金属杆中通以电流I,恰能使OQ边保持水平,则平衡时( ) (A)电流从P点流入直角金属杆 9mgl(C)杆受到安培力的力矩等于8 P O Q 3mgl(B)金属杆POQ的重力矩等于4 9mg(D)电流I大小等于40Bl 20.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底端接阻值为R的电阻。将质量为m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上端固定的绝缘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除电阻R外其余电阻不计,导轨所在平面与一匀强磁场垂直,静止时金属棒位于A处,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l。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 (A)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为g (B)电阻R中电流最大时,金属棒在A处上方的某个位置 (C)金属棒在最低处时弹簧的拉力一定小于2mg (D)从释放到金属棒最后静止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mgΔl R A B m 第II卷(共94分) 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本大题中第22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类题计分。 2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大小为0.6m/s,t =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的横坐标为x = 0.96m,则质点P起动时向_______方向运动(选填“上”或“下”),t =______s时质点P第二次到达波谷。 22A.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则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地球的质量为 ___________。 22B.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滑块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半径为R1的4光滑圆弧。现将质量为m2的物体从圆弧的最高点自由释放,在物体下滑过程中m1和m2的总机械能__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二者分离时m1、m2的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____。 23.如图(a)所示,阻值为R、匝数为n的圆形金属线圈与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连接成闭合电路。线圈的半径为r1,在线圈中半径为r2的圆形区域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的匀强磁场(向里为正),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图中B1、t1为已知量。导线电阻不计,

a b (a) r2 r1 O 0. 24 P y/cm → x/v m2 R m1 B B1 O t1 t (b)

则t1时

刻经过电阻的电流方向为_________(选填“a→b”或“b→a”),电流的大小为___________。 24.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合上电键S,变阻器的滑动头C从A端滑至B端的过程中,电源的输出功率P与路端电压U、路端电压U与总电流I的关系曲线分别如图(b)、(c)所示。不计电表、导线对电路的影响。则电源电动势E=__________V,电源内阻r=________Ω。 25.飞镖是一种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飞镖靶上共标有10环,其中第10环的半径为1cm,第9环的半径为2cm……以此类推,靶的半径为10cm。记成绩的方法是:当飞镖击中第n环与第n+1环之间区域则记为n环。某人站在离靶5m的位置,将飞镖对准靶心以水平速度v投出,当v<________m/s(小数点后保留2位)时,飞镖将不能击中靶,即脱靶;当v=60m/s时,成绩应为______环。(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五、实验题(共24分) 26.在“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的实验中,用______传感器测量螺线管的轴线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得到右图所示的B-d图线。实验中使用的螺线管的内径(直径)为6 5 4 3 2 1 B/mT 2 4 6 8 7 10 9 3 5 1 C A A V E r S (a) 0 B 12 P/W U/V U/V (b)

0 I/A (c) 4 4×10-2m,根据图线估算螺线管中心的磁通量约为_______Wb。 O 1 2 3 4 5 6 7 8 9 10 d/cm 2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弧轨道分别固定在竖直板上A 的不同高度处,轨道的末端水平,在它们相同位置上各安装一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由同一个开关控制,通电后,两电磁铁分别 吸住相同小铁球A、B,断开开关,两个小球同时开始运动。离开圆B 弧轨道后,A球做平抛运动,B球进入一个光滑的水平轨道,则: (1)B球进入水平轨道后将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改变A轨道P 的高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总能观察到A球正好砸在B球上,由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次两个小球相碰的位置恰在水平轨道上的P点处,固定在竖直板上的方格纸的正方形小格边长均为5cm,则可算出A铁球刚达P点的速度为________m/s。(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8.用滴水法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值,装置如图所示: (1)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步骤前的序号) ①仔细调节水龙头和挡板的位置,使得耳朵刚好听到前一个水滴滴在挡板h 上的声音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始下落; ②用秒表计时: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计时结束,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 ③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口距离挡板的高度h; 次数 1 2 3 4 5 高度h/cm 20.10 25.20 32.43 38.45 44.00 空中运动 时间t′/s 0.20 0.23 0.26 0.28 0.30

6 50.12 0.32 ④在自来水龙头下安置一块挡板A,使水一滴一滴断续地滴落到

挡板上。

(2)写出用上述步骤中测量的量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g=__________。

(3)为了减小误差,改变h的数值,测出多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中t′ 是水滴从水龙头口到A板所用的时间,即水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利用这些数据,以_______为纵坐标、以________为横坐标做图,求出的图线斜率的大小即为重力加速度g的值。 29.如图(a)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电子秤原理图,其中E是电动势为3V的电源(内阻不计),A是电流表(在设计中计划被改成电子秤的示数表ΔL/cm 盘),R0是阻值为5Ω定值电阻,R是一根长为6cm、A 塑料盘 8 a 阻值为15Ω的均匀电阻丝。c是一根金属弹簧(电R P 6 阻不计),其压缩量ΔL与所受压力F之间的关系如b 4 E c 金属板 图(b)所示,c顶端连接有一个塑料盘。制作时调2 S R F/N 0整弹簧的位置,使之不称重物时滑片P刚好在电阻O 20 40 60 80 丝的a端。(计算中g取10m/s2) (a) (b) (1)当电流表示数为0.3A时,所称重物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2)该设计中使用的电流表的量程最小为__________,该电子秤的称量范围为____________; (3)将电流表的表盘改制成的电子秤示数盘有哪些特点?(请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60分)计算题. 30.在滑雪运动中,当滑雪板压在雪地上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然而当滑雪板相对雪地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时间超过某一值就会陷下去,使得它们间的摩擦力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v0=4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μ1=0.25变为μ2=0.125。一滑雪者从倾角θ=37°的坡顶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地,最后停在C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A、B间距离L=20m,(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动摩擦因数第一次发生变化前滑雪者运动的距离s1; (2)滑雪者到达B处的速度vB; (3)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能滑行的最大距离sBC。

31.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甲球固定在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点,其带电量为Q;质

θ C B A 乙 B

l0 F 甲 A

量为m、带正电的乙球在水平面上的B点由静止释放,其带电量为q;A、B两点间的距离

kQq

为l0。释放后的乙球除受到甲球的静电力作用外,还受到一个大小为F = 4l2 (k为静电力

0常数)、方向指向甲球的恒力(非电场力)作用,两球均可视为点电荷。求: (1)乙球在释放瞬间的加速度大小; (2)乙球的速度最大时两球间的距离;

(3)若乙球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m,求乙球从开始运动到速度为vm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量。

32.如图所示,用两根金属丝弯成一光滑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为O、半径为0.3m。轨道正上方离地0.4m处固定一水平长直光滑杆,杆与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上P点处固定一定滑轮,P点位于O点正上方。A、B是质量均为2kg的小环,A套在杆上,B套在轨道上,一条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定滑轮连接两环。两环均可看作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与质量。现在A环上施加一个大小为55N的水平向右恒力F,使B环从地面由静止沿轨道上升。(g取10m/s2),求: (1)在B环上升到最高点D的过程中恒力F做功为多少? (2)当被拉到最高点D时,B环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3)当B、P间细绳恰与圆形轨道相切时,B环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4)若恒力F作用足够长的时间,请描述B环经过D点之后的运动情况。 33.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且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α=53°角,导轨间接一阻值为3Ω的电阻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在两平行虚线间有一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的宽度为d=0.5m。导体棒a的质量为m1=0.1kg、电阻为R1=6Ω;导体棒b的质量为m2=0.2kg、电阻为R2=3Ω,它们分别垂直导轨放置并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现从图中的M、N处同时将a、b由静止释放,运动过程中它们都能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且当a刚出磁场时b正好进入磁场。(sin53°=0.8,cos53°=0.6,g取10m/s2,a、b电流间的相互作用不计),求: (1)在b穿越磁场的过程中a、b两导体棒上产生的热量之比; α d B 导体棒 P A F D B O R b a M N (2)在a、b两导体棒穿过磁场区域的整个过程中,装置上产生的热量; (3)M、N两点之间的距离。

上海市黄浦区2013届高三一模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第I卷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9 C 17 BC 2 B 10 D 3 C 11 A 18 BD 4 D 12 C 5 B 13 D 19 AC 6 A 14 B 7 [K]8 A 16 D 20 ABC D 15 A 第II卷 四.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每空2分,每题4分。 14πR1372π2R321.下,1.7s 22A.T , GT2 nB1πr2223.b→a,3 Rt 24.12,3 1 五.实验题。本大题4小题,共24分 26.(4分)磁,(5.6±0.2)×10-6Wb 27.(6分)(1)匀速直线,A球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2)3.35 2h(n-1)2128.(6分)(1)④①②③或④①③②(2) t2 (3)h,2t′2 29.(8分)(1)2kg(2)0.6A,0~6kg (3)刻度不均匀、左大右小、刻度盘最左侧部分区域无刻度等 30.(12分) (1)由ma1 =mg sin37°–μ1mg cos37°,可解得a1=4 m/s2 (2分) v02由s1= 2a ,可解得s1=2m (2分) 1(2)s2=L2–s1=18m, 由ma2 =mg sin37°–μ2mg cos37°,可解得a2=5 m/s2 (1分) 由vB2 = v02+2 a2 s2,可解得vB=14 m/s (2分) (3)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滑行时

第一阶段a1′=μ2g =1.25 m/s2, (1分)

vB2– v02

由s1′= 2a′可解得s1′=72m (1分)

1

m222B.守恒,m 125. 35.36,7

第二阶段a2′=μ1g =2.5 m/s2, (1分)

v02

由s2′= 2a′可解得s2′=3.2m (1分)

2sBC= s1′+ s2′=75.2m (1分) 31.(10分)

kQq3kQq

(1)ma= l2 – F 可解得a= 4ml2 (3分) 00(2)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乙球的速度最大, (1分) kQqkQqF = 4l2 = x2 可解得x= 2l0 (2分) 01(3)2 mvm2-0 = W电-WF, (1分) 111kQqW电= 2 mvm2 + WF = 2 mvm2 + Fl0 = 2 mvm2 +4l (2分) 01kQq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了2 mvm2 +4l (1分) 0 32.(14分) (1)A环运动的位移为s=(0.5–0.1 )m =0.4m (1分) 恒力F做功:由WF =Fs,可解得WF=22J (2分) (2)B环被拉到最高点D时A环的速度为零, (1分) 11由2 mvA2+2 mvB2–0 = WF–WG (2分) 可解得vB=4m/s (1分) (3)当B、P间细绳恰与圆形轨道相切时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sinα=0.75 11由2 mvA2+2 mvB2–0=WF–WG (2分) 其中vA=vB (1分) WF=55×(0.5–0.42-0.32 )J=12.95J WG=(2×10×0.3×sinα)J=4.5J 可解得vB=2.06m/s (2分) (4)B环经过D点之后将会沿半圆形轨道运动至右侧最低点,然后沿轨道返回左侧最低点,之后将重复运动。 (2分) 33.(14分) R12I11Q1I12R1t(1)R =1,I =3,Q = I2Rt = 2: 9 (322222分)

(2)设整个过程中装置上产生的热量为Q

由Q= m1gsinα·d +m2gsinα·d,可解得Q=1.2J (3

3×3

分)3)设a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v1,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1=(6+3+3)Ω=7.5Ω (1分)

B α O P α D A F

6×3

b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v2,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2=(3+6+3)Ω=5Ω (1分) B2L2 v1B2L2 v2v1m1R总13由m1gsinα= 和m2gsinα= ,可得v= = (2

R总1R总2m2R总242

分)

d0.5

又由v2= v1+av,得v2= v1+8×v (2

1

1

分) 由上述两式可得v2=12(m/s)2 , v16122=9 v12 M、N两点之间的距离Δs= v22v1272a – 2a =12 m 分) (2

6×3

b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v2,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2=(3+6+3)Ω=5Ω (1分) B2L2 v1B2L2 v2v1m1R总13由m1gsinα= 和m2gsinα= ,可得v= = (2

R总1R总2m2R总242

分)

d0.5

又由v2= v1+av,得v2= v1+8×v (2

1

1

分) 由上述两式可得v2=12(m/s)2 , v16122=9 v12 M、N两点之间的距离Δs= v22v1272a – 2a =12 m 分)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kp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