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更新时间:2023-04-17 03:5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选期末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Cu-64 Ag-108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各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拉面条

B. 磨豆浆

C. 切黄瓜

D. 酿米酒 2.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 B. C. D. 3.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的是( )

A. H +、NO 3﹣、CO 32﹣

B. K +、Na +、SO 42﹣

C. NH 4+、OH ﹣、SO 42﹣

D. Fe 3+、H +、Cl ﹣

4.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 化学与安全

B 化学实验数据记录 ①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

②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①用10mL 量筒量取7.25mL 水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g 铁粉 C 化学与生活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加水溶解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A. A

B. B

C. C

D. D

6. 黄曲霉素(C 17H 12O 6)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霉素,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危害身体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黄曲霉素分子中含有34个原子

B. 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C. 黄曲霉素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 黄曲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7. 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保持不变

B. 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1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物质X含4种元素

8. 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NaCl和MgSO4的溶解度仅在t1℃时才相等

B. t2℃时,MgSO4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aCl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C. t2℃时,升温或降温都可将MgSO4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3℃时,蒸发少量水一定可使NaC1 晶体从不饱和溶液中析出9.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B 鉴别氧化铜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C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D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精选期末测试卷

A. 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 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C. 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镁粉

D. 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1. 联系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填“CO2”或“C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填“铁”或“铝”);

(3)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填“CO2”或“SO2”);

(4)冶炼铁是利用CO的______(填“还原性”或“可燃性”);

12. 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

【制备材料】1.5g小苏打、1.5g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 mL饮料瓶

【制备流程】

【查阅资料】打开汽水瓶盖,瓶内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体逸出。喝汽水后会打嗝,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问题讨论】

精选期末测试卷

(1)请结合资料选择

..Ⅰ.或.Ⅱ.进行解答,若两题均作答,按I计分。

ⅠⅡ

问题

步骤②中为什么要用凉开水制汽

水?

步骤③旋紧瓶盖后,为什么汽水中的气泡

会由多变少直至不再冒出?

答案________________

(2)制汽水时,利用了小苏打能与柠檬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性质,由此推测下列能与柠檬酸反应的物质有

________。

A.镁带

B.铜片

C.食盐

D.纯碱

13. 已知在常温下A为液体,B

、C、F是气体;其中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F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G为黑色固体单质,H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变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C是_______; H是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填字母)_______。

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 B.AlCl3溶液、Fe、Cu

C.CuSO4溶液、Fe、Al D.CuSO4溶液、Fe、AlCl3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2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14. 下图为实验室常用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精选期末测试卷

(2)B、E组合制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应从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氧气_______。

(3)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可以选用______。(4)可以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也可以用上图所示装置(固定仪器省略)来做发生装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实验时,应该将块状石灰石放在仪器________中(填字母“a”或者“b”)。

15. 据统计,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若不进行有效回收利用,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污染。同学们对废旧手机中的金属回收产生兴趣。

【提出问题】从废旧手机中可以回收到哪些有价值的金属?如何回收?

【查阅资料】

Ⅰ.手机电路板中的金属及其价格如下表所示:

种类Fe Cu Al Ni Au Ag Pd(钯)

市场价格

365 7175.5 1710.5 14235 4.7×1077.6×105 2.7×107

/($/t)

矿石中含量72.4 0.87 29.1 1.02 4 120 0.4

手机电路板中

5 13 1 0.1 350 1380 210

含量

说明:

Ⅰ.Fe、Cu、Al、Ni的含量用质量分数(%)表示,Au、Ag、Pd的含量的单位为“g/t”。

Ⅱ.Ni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前;Pd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后; NiCl2溶液为绿色。

Ⅲ. 2Cu + O2 + 2H2SO4 2CuSO4 + 2H2O

【实验方案】

第一步:选择值得回收的金属。

依据资料Ⅰ中的数据,废旧手机中有回收价值的金属有Au、Ag、Cu、Pd,原因是:

①它们的市场价格较高;②___________。

第二步:设计实验分离、回收部分金属。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精选期末测试卷

I

取一废旧手机电路板,用电吹风机靠近电路焊接点的焊锡吹

热风,一段时间后,用镊子将金属电路从塑料板中拽出

焊锡熔化

II 将金属电路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浸泡……

III

取II中未溶解的金属电路,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入如右图

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

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仍有微量金属固体未

溶解

IV 过滤III中烧杯中的物质,洗涤滤纸上的物质

滤纸上仍有微量金属

固体

V …………

【问题讨论】

(1)由步骤I中的现象,可推知的焊锡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

(2)步骤II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步骤II所得溶液中,至少含有溶质有________种;

(4)步骤V的操作是:“向步骤Ⅳ获得滤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若该实验过程加入铁粉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① 图中“”所代表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___;

②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四、计算题(本大题1小题,共5分)

16. 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1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一次25 13

精选期末测试卷

(1)表中n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

(2)求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精选期末测试卷

答案与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Cu-64 Ag-108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各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拉面条

B. 磨豆浆

C. 切黄瓜

D. 酿米酒

【答案】D

【解析】

【详解】A拉面条是改变了面条的形状和大小,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磨豆浆是改变豆子的形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切黄瓜是改变了黄瓜的大小,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酿米酒是让米发酵产生酒精,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酒精灯、试管及试管夹和试管内的液体均符合操作要求,选项正确;B.取用块状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以免打碎试管底部;C.量筒读数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D.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拿,选项错误;故选A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的是( )

A. H+、NO3﹣、CO32﹣

B. K+、Na+、SO42﹣

C. NH4+、OH﹣、SO42﹣

D. Fe3+、H+、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H+与CO32-在溶液中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精选期末测试卷

精选期末测试卷 B 、三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 、Cu 2+、OH -在溶液中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 、三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大量共存,但Fe 3+的水溶液黄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

【点睛】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

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4.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B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C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故选项推理错误;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 2+2NaOH═Na 2CO 3+H 2O ,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

5.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C17H12O6)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霉素,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危害身体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黄曲霉素分子中含有34个原子

B. 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C. 黄曲霉素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 黄曲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黄曲霉素(C17H12O6)的化学式可知,1个黄曲霉素分子是由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1个黄曲霉素分子含有35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7+1×12+16×6=312,故选项说法正确;

C、黄曲霉素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16×6)=1:8,故选项说法错误;

D、黄曲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17

312

×100%≈65.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 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保持不变

B. 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1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物质X含4种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把未参加反应的分子删除掉,反应微观过程图可得:

精选期末测试卷A.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详解】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不能用水浇,故错;B、量筒的精确度是0.1mL,不能记录为7.25mL,故错;C、水垢不能溶解于水,故错;D、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故对。故选D。6. 黄曲霉素(

A、对比反应前后的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前A2和B2分子个数分别是3、2,反应后个数分别是0、1,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反应微观过程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 3:l,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反应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物质X的微观构成可知,X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则物质X含2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 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NaCl和MgSO4的溶解度仅在t1℃时才相等

B. t2℃时,MgSO4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aCl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C. t2℃时,升温或降温都可将MgSO4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t3℃时,蒸发少量水一定可使NaC1 晶体从不饱和溶液中析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A、t1℃和t3℃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t2℃时,MgSO4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如果是不饱和溶液,则无法比较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t2℃时,硫酸镁溶解度最大,因此升温或降温都可将MgSO4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D、t3℃时,蒸发少量水不一定可使NaC1晶体从不饱和溶液中析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

精选期末测试卷

同。

9.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B 鉴别氧化铜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C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D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燃烧,因此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B、氧化铜和二氧化锰都是黑色固体,因此不能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C、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可以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D、加入足量的锌粉时,锌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因此不能用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的方法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故选C.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0.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精选期末测试卷

B. 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C. 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镁粉

D. 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答案】C

【解析】

A、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来完成解答;

B、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铜可以置换出银,可以据此解答;

C、锌粉、镁粉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进行解答;

D、一定量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一直到反应进行完毕。

解:A、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故图象错误;

B、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铜可以置换出银,置换出银的质量比铜的质量大,故固体质量应不断增大,故图象错误;

C、锌粉、镁粉与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反应镁的活动性比锌强故反应快,酸的质量相同故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故正确.

D、一定量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及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一直到反应进行完毕不断减少,故图象错误。

答案:C。

点睛: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1. 联系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填“CO2”或“CO”);

精选期末测试卷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填“铁”或“铝”);

(3)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填“CO2”或“SO2”);

(4)冶炼铁是利用CO的______(填“还原性”或“可燃性”);

【答案】(1). CO(2). 铝(3). SO2(4). 还原性

【解析】

【详解】(1)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属于大气污染物;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3)SO2是能形成酸雨的气体;

(4)冶炼铁是利用CO的还原性。

12. 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

【制备材料】1.5g小苏打、1.5g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 mL饮料瓶

【制备流程】

【查阅资料】打开汽水瓶盖,瓶内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体逸出。喝汽水后会打嗝,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问题讨论】

(1)请结合资料选择

..Ⅰ.或.Ⅱ.进行解答,若两题均作答,按I计分。

ⅠⅡ

问题

步骤②中为什么要用凉开水制汽

水?步骤③旋紧瓶盖后,为什么汽水中的气泡会由多变少直至不再冒出?

答案________________

(2)制汽水时,利用了小苏打能与柠檬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性质,由此推测下列能与柠檬酸反应的物质有

________。

A.镁带

B.铜片

C.食盐

D.纯碱

【答案】(1). 凉开水温度较低,C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2). 旋紧瓶盖后,瓶内的压强增大, CO2的溶解度增大(3). AD

【解析】

【详解】(1)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步骤②:凉开水温度较

精选期末测试卷

低,C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步骤③:旋紧瓶盖后,瓶内的压强增大,CO2的溶解度增大;(2)酸会与活泼金属、碳酸盐反应,不会与铜、食盐反应,所以检验柠檬酸的水溶液显酸性,可以用镁带、纯碱。

13. 已知在常温下A为液体,B、C、F是气体;其中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F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G为黑色固体单质,H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变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C是_______; H是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填字母)_______。

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 B.AlCl3溶液、Fe、Cu

C.CuSO4溶液、Fe、Al D.CuSO4溶液、Fe、AlCl3溶液

【答案】(1). H2(2). CaCO3(3). 2H2O 2H2↑+O2↑(4). 分解反应(5). 2CuO+C2Cu+CO2(6). D

【解析】

【分析】

A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B和C,故A为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C是最轻的气体,则C为氢气,则B为氧气,F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F为二氧化碳,G为黑色固体单质,在氧气中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G为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H为碳酸钙;E为红色固体,则E为铜;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故D为氧化铜,D氧化铜和黑色固体G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C是 H2,H是CaCO3;

(2)反应①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方程式为:2H2O2H2↑+O2↑,该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为分解反应;

(3)反应③为氧化铜和碳反应的过程,2CuO+C2Cu+CO2↑;

(4)A、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铝溶液都不反应,无法判断铁和铝的活泼性,故错;

精选期末测试卷

精选期末测试卷 B 、Cu 、Fe 均不能置换出AlCl 3溶液中的铝,无法判断铁、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错;

C 、硫酸铜溶液和铁、铝都反应,无法判断铁和铝的活泼性,故错;

D 、Fe 、CuSO 4溶液、AlCl 3溶液,铁与CuSO 4溶液反应,与AlCl 3溶液不反应,能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对。

【点睛】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2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14. 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B 、E 组合制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应从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氧气_______。

(3)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 )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可以选用______。

(4)可以用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也可以用上图所示装置(固定仪器省略)来做发生装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实验时,应该将块状石灰石放在仪器________中(填字母“a”或者“b”)。

【答案】 (1). 分液漏斗 (2). 集气瓶 (3). 2H 2O 22MnO 2H 2O+O 2↑ (4). 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5). BC (6). 关闭旋塞,往漏斗中加水,如果两边能形成稳定的液面高度差,说明气密性良好(或者先加水,然后关闭旋塞,上下移动漏斗,两边出现液面高度差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7). b

【解析】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正确时刻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精选期末测试卷 (4)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进行分析。

【详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分液漏斗,②是集气瓶;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

2MnO 2H 2O+O 2↑,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正确时刻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3)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可以选用BC ;

(4)检验装置气密性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所以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旋塞,往漏斗中加水,如果两边能形成稳定的液面高度差,说明气密性良好(或者先加水,然后关闭旋塞,上下移动漏斗,两边出现液面高度差则说明气密性良好);实验时,应该将块状石灰石放在仪器b 中。

15. 据统计,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若不进行有效回收利用,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污染。同学们对废旧手机中的金属回收产生兴趣。

【提出问题】 从废旧手机中可以回收到哪些有价值的金属?如何回收?

【查阅资料】

Ⅰ.手机电路板中的金属及其价格如下表所示:

种类

Fe Cu Al Ni Au Ag Pd(钯)

市场价格

/($/t)

365

7175.5 1710.5 14235 4.7×107 7.6×105 2.7×107 矿石中含量

72.4 0.87 29.1 1.02 4 120 0.4 手机电路板中

含量

5

13 1 0.1 350 1380 210 说明:

Ⅰ.Fe、Cu 、Al 、Ni 的含量用质量分数(%)表示,Au 、Ag 、Pd 的含量的单位为“g/t”。

Ⅱ.Ni 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前;Pd 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后; NiCl 2溶液为绿色。

Ⅲ. 2Cu + O 2 + 2H 2SO 4

2CuSO 4 + 2H 2O 【实验方案】

第一步:选择值得回收的金属。

依据资料Ⅰ中的数据,废旧手机中有回收价值的金属有Au 、Ag 、Cu 、Pd ,原因是:

①它们的市场价格较高;②___________。

第二步:设计实验分离、回收部分金属。序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I

取一废旧手机电路板,用电吹风机靠近电路焊接点的焊锡吹

热风,一段时间后,用镊子将金属电路从塑料板中拽出

焊锡熔化

II 将金属电路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浸泡……

III

取II中未溶解的金属电路,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入如右图

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

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仍有微量金属固体未

溶解

IV 过滤III中烧杯中的物质,洗涤滤纸上的物质

滤纸上仍有微量金属

固体

V …………

【问题讨论】

(1)由步骤I中的现象,可推知的焊锡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

(2)步骤II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步骤II所得溶液中,至少含有溶质有________种;

(4)步骤V的操作是:“向步骤Ⅳ获得滤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若该实验过程加入铁粉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① 图中“”所代表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___;

②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1). Au、Ag、Cu、Pd在电路板中的含量高于其在矿石中的含量(2). 熔点低(3). 溶液变为绿色,有气泡产生(4). 4(5). Fe2+(6). Cu

【解析】

【实验方案】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得Au、Ag、Cu、Pd有回收价值是因为,Au、Ag、Cu、Pd在收集电路板中

精选期末测试卷

的含量高于其在矿石中的含量。

【问题讨论】

(1)由步骤I中的现象焊锡熔化,可推知的焊锡的物理性质是熔点低;

(2)将金属电路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浸泡,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是绿色的,镍与盐酸反应生成NiCl2溶液也为绿色,步骤II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成绿色,有无色气泡产生;

(3)将金属电路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浸泡,因为Fe、Al、Ni排在氢的前面,因此步骤II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Fe、Al、Ni;

(4)因为现象是得到红色固体,因此步骤V的操作是向IV中得到的滤液中加入铁片,铁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同时生成亚铁离子。“”代表Fe2+,过滤得到铜。

四、计算题(本大题1小题,共5分)

16. 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1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一次25 13

第二次25 6

第三次25 2

第四次25 n

(1)表中n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

(2)求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2;(2)7.92g

【解析】

【分析】

(1)分析数据表中剩余固体质量变化规律,可发现第3次加入稀盐酸时,样品中碳酸钙已完全反应,因此,第4次加入稀盐酸不再发生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2)根据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与样品质量差,求得样品中碳酸钙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和碳酸钙的质量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详解】(1)第三次加入稀盐酸后,固体质量减少小于前两次,可判断此时碳酸钙已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不

精选期末测试卷

再与盐酸反应,所以n=2;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g-2g=18g;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2HCl=CaCl+H O+CO

3222

10044

18g x

10044

=

18g x

x=7.92g;

答:(1)表中n的数值为2;

(2)答:生成二氧化铁的质量为:7.92g。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精选期末测试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kn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