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2教案

更新时间:2024-07-01 19: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代汉语2教案

如何学好古代汉语课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的性质、考试特点、学习要求、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学习要求和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过程:

一、古代汉语课考试的特点 作为一门课程,衡量的基本标准就是考试。因此首先介绍古代汉语课程的考试特点,以便有的放矢地安排学习。先看一份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 。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 三个方面来考察。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方面。 3

是 。 4

是 。 5

使

是 。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14分): 1.射其右,毙于车中。 2.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3.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5.姜氏何厌之有! 6.秦氏有好女。

7.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0

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此小大之辩也。 3.天行有常。

4.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2分):

1.魏文侯燕饮。 2.植其杖而芸。

3.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4.无以,则王乎?

5.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6.箕子阳狂,接舆避世。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14分):

1.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2.逐之,三周华不注。

3.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抚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项泊杀人,臣活之。

6.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12分): 1.夫晋何厌之有!

2.楚之恩惠,未之敢忘。 3.唯陈言之务去。 4.之二虫又何知?

5.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6.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倾,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倾,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倾,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曰:“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总的看,古代汉语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题目小而多。虽然是七道大题,但每道大题下面又有若干小题目,每道小题目的分数是2分左右。由于题目小而多,因此对教学内容的覆盖面较广。在期末复习时经常会遇到同学问考试重点的问题,对古代汉语来说,很难像知识类课程那样说哪章、哪节是重点。它的重点散见于教材的各篇文选和各讲通论当中。因此,如果说重点,考试的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不是某篇文选、某讲通论,而是各篇文选和各讲通论中出现的古代汉语特有的文字、词汇、语法现象上。这是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二.古代汉语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是语言工具课。

1.语言。作为语言课,我想与之类似的是外语课。要学好一门语言课,必

须下功夫掌握该语言的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特点。王力先生曾经提出,要像学习外语那样学习古代汉语。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学好古代汉语课是不成问题的。

为什么要像学习外语那样学习古代汉语,因为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的语言系统。比如:

1.此小大之辩也。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辩论的“辩”,句中的意思是区别;说话的“说”,句中的意思是高兴。“错”在句中的意思是放弃。

这是文字问题。再如:

1.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2.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姜氏何厌之有! 5..秦氏有好女。

6..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国人”,句中的意思是“国都的人”;“城”,句中的意思是“城墙”;“行李”,句中的意思是“外交使节”;“厌”,句中的意思是“满足”;“好”,句中的意思是“漂亮”;“妻子”,句中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

这是词汇问题。又如:

1.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抚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项泊杀人,臣活之。

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5.楚之恩惠,未之敢忘。 6.唯陈言之务去。 7.之二虫又何知?

8.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9.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以上是语法问题。1-4是词类活用 ;5-9是宾语前置。 古今汉语有同有异,而古代汉语课学习的是“异”,对古代汉语特有的文字、词汇、语法现象必须一个一个地掌握。所谓掌握,就是背下来。

2.工具。作为工具课,其基本要求是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能够运用

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大量的练习。 三.古代汉语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古代汉语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文选和古汉语知识通论知识。总的来说,文选和通论知识所学习的主要是古代汉语文字、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

古代汉语课的教学要求是一结合、三落实。

一结合是文选与通论知识相结合,结合的方法是以通论知识为纲,掌握文选中出现的能够体现该知识的字、词、句。

三落实是“字、词、句”落实,落实的标志是能够用通论知识来解释文选中的字、词、句。

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做到一结合、三落实。 下面我们先谈谈如何以通论知识为纲,掌握文选中出现的能够体现该知识的字、词、句。

比如《名词用如动词、名次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这两讲通

论讲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语法特点,作为知识,我们要能够说明下列问题: 1.什么是词类活用,什么是词的兼类,二者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名词、形容词、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3.如何判断名词、形容词、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4.什么是使动用法、什么是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 5.如何翻译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这些知识提供了文选学习的重点,即要掌握文选中出现的各种词类活用现象。依此类推,文选中出现的体现了通论知识的字、词、句都要熟练掌握。 一篇文选字数较多,但需要掌握的字、词、句并不多。 例如《齐人有一妻一妾》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文字问题:

1.必餍酒肉而后反:反,“返”的古字。 2.蚤起:蚤,通“早”。

3.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 词义问题: 重点词:

1.良人之所之:之(2),前往。所之,到的地方。 2.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国,国都。 一般词:

良人、瞷良人之所之、卒之东郭墦间、顾而之他、讪其良人、施施从外来、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几希矣

语法问题:

1.餍酒肉而后反: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吃饱。 2.良人未之知: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按照通论知识提供的线索来找,这篇文章需要熟练掌握的字词句一共七处。 如何掌握,就是做到能够用通论知识来解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字、词、句三落实。

其实,这些知识点在注释中都有,只要阅读时把它们挑出来、背下来就行了。 四.关于翻译

关于古文翻译的知识是第二学期讲的,但本学期考试肯定有翻译的题目,与第二学期翻译题目不同点在于本学期翻译的文章出自所学文选范围之内。因此,在学习文选的时候要注意做翻译练习。

做翻译练习时首先要注意先学学习翻译的步骤,这就是对译和调整。 1.对译

所谓对译,就是逐字逐句的上下对译。例如:

原文: 厉王 虐,国 人 谤 王。 翻译: 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公开批评厉王。, 在很多情况下,直译之后,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对译可以避免漏译。

对译是学习古文翻译的基础。 2.调整

调整的方法主要是调整词序和增补词语。 甲、调整词序

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例如:

(1)

原文:无 适小国, 将 不 女容 焉 。(《郑杀申侯以说于齐》) 对译: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你容纳的。 调整: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容纳你的。 (2)

原文: 上不我用,即亡 。 对译:主上不我用,就逃跑了。 调整:主上不用我,就逃跑了。 (3)

原文:邴夏 御 齐侯。(《齐晋鞌之战》) 对译:邴夏 驾车给齐侯 。 调整:邴夏给齐侯驾车 。 (4)

原文: 晋侯饮赵盾酒。(《晋灵公不君》) 对译: 晋侯饮赵盾酒。 调整: 晋侯使赵盾饮酒。 (5)

原文:先 生不 羞 ,乃有意欲 为 收责于薛 乎?(《冯谖客孟尝君》)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从左右,皆肘之。”“肘”本是名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用肘撞。这是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 “肘”在此活用为动词。 (三)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二、动词的活用——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来”的行为。即“使……来”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 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经常可以活用作使动。

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判断其活用。

“止子路宿。”——“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也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的意思。 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就有宾语,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由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辨别其活用。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句子的主语是单于。“降武”不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所以是使动用法。 又如:

“饮余马于咸池,总余辔于扶桑。”——“饮”是及物动词,带宾语。但“饮余马”只能是“使余马饮”,“饮”为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句成分经常省略,使动用法的宾语也可以省略。这样阅读理解时就需要加以辨认。 《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病”不是陈述主语“天”的,所以这里的“病”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即“使……病”的意思。

三、形容词的活用 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从原先的描写主语变成叙述主语,并往往带有宾语。

“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多”为形容词,在这里带了宾语“金”,意思是拥有很多。活用为一般动词。 “善”为形容词,在这里带了宾语“张良”,意思是与……友善(友好)。也活用为一般动词。

(二)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宣子说,乃轻币。” “轻”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币轻”,意思是减轻礼品的进献。

(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远”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不远千里”即“不以千里为远”。

“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意动,即认为食物香甜,认为服饰漂亮,认为住处安适,认为习俗快乐。 四、名词的活用 主要有四种情况:

(一)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西”为方位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向西推进。

“饔飧”为名词,指早、晚饭,活用为一般动词,做饭。 (二) 名词的使动用法

“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瘘、疬。”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子”、“臣”为名词用作使动,使……成为子女,使……成为臣子。 “腊之”的“腊”,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成为腊”。

“生死”、“肉骨”是使动用法,使死人复生,使骨头长肉。 (三) 名词的意动用法 “友风而子雨。” “孟尝君客我。”

“友”、“子”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做意动用法,即“以风为友,以雨为子”。 “客”为名词用作意动,即把我当作贵客。 (四) 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本不属于活用范畴。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放在这里介绍。

名词做状语,表现的意义是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表示方位或处所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望,不见水端。”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东”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廷”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在朝廷上”。 2、 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 “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失期,法皆斩。”

“杖”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杖。

“法”名词作状语表依据,依照法令。 3、 表示对人的态度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

“倡优”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待乐人、伶人那样畜养他们。 4、 表示比喻,“像……一样”。 “射之,豕人立而啼。”

“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人”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像人一样。 “蛇”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像蛇一样。 五、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

(一) 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识别

1、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陈述关系、或补充关系。 “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沛公欲王关中。”

“王”、“天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王天下”为动宾关系,做天下的王。

“陈胜”、“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意思是陈胜为王。

“王”、“关中”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关中为表示地点的补语,构成动补关系,意思是在关中称王。

2、 形容词用在名词前面,如果不是修饰关系,则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候张良”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与顷襄王”

3、 名词、形容词处在助动词、副词或辅助代词“所”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后面这类词一般只修饰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受助动词“能”的修饰,活用为动词,游水。

4、 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前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不受名词或形容词修饰。 “既来之,则安之。”

“安”是形容词,出现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是“使……安”的意思。

5、 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浴乎沂,风乎舞雩。”

“风”为名词,带上介词结构的补语,已经活用为动词,是“吹风、乘凉”。 6、 名词用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衣冠而见之” “曲肱而枕之”

(二)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或意动用法,都是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前提下进一步识别。

从使动和意动的语法意义来看,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 试看以下例句;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之”为使动用法,使……变小。这是客观的结果。

“小鲁”,是认为鲁国小,“小天下”是认为天下小。并不是鲁国和天下真的变小了,这只是孔子登上泰山以后主观的看法。 (三) 名词用作状语的识别

名词用作状语和名词用作主语,位置都在谓语动词之前。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别是主语还是状语;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面,往往还另有名词作主语(据此可以识别出名词作状语的现象。

例如:“豕人立而啼。” 孤立地看,也许可以理解为人站着哭,但原文人字前面还有一名词豕作主语,那么人立只能理解为象人一样站着。属于名词作状语言了。

齐桓晋文之事

【教学目的】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熟读文选,培养语感。 【重点难点】

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过程: 一、文字方面

1、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不足于体与? 煖:同“暖”。 2、皆欲赴愬于王 愬:同“诉”。 3、放辟邪侈

辟:后来写作“僻”。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颁白:通“斑白”。 二、词汇方面

1、吾不忍其觳觫 觳觫:恐惧。

2、齐国虽扁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 3、则牛羊何择焉 择:区别。

4、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戚戚:心动的样子。 5、谨庠序之教 庠序:学校。 三、书面翻译全文。

代词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要求全面了解古代汉语代词的基本情况,能在文句中辨认代词,解释该代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 【重点难点】

全面了解古代汉语代词的基本情况,能在文句中辨认代词,解释该代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过程:

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 一、 疑问代词

1、 指人的疑问代词

“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

“吾与徐公孰美?” “礼与食孰重?”

“孰”还常构成固定组合“孰与”,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 “吾孰与徐公美?”

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 “君料臣孰与舜?”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 有时“孰与”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2、 指事物的疑问代词 “何”

“何贵何贱?”

“曰:?是何也??” “大王来何操?” “许子何不为陶冶?”

“胡”、“曷”、“奚”经常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子奚乘是车也?”

3、 指处所的疑问代词

“安”、“恶”、“焉”。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沛公安在?” “且焉置土石?” 二、 指示代词

1、 “之”、“兹”、“其”

“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 “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语。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其是之谓乎?”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之”,表泛指,可作定语,也可以作宾语。 “之二虫,又何知?”

“兹”,表泛指,多作宾语。 “念兹在兹。”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2、“此”、“是”、“斯”

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仁者固如此乎?” “是乃仁术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微斯人,吾谁与归?”

“此”、“是”还可作判断句的谓语。 “可为流涕者,此也。”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3、“彼”、“夫”

远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可作主语、宾语、定语。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彼”做定语。 “夫”,指示性较弱,以做定语为多。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4、“尔”、“若”、“然”

相当于“如此”、“像这(那)样”。“尔”主要作宾语和定语, “公与为尔也。公与为尔奈何?公与议尔也。” “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河东凶亦然。” 三、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 “吾日三省吾身” “不吾知也” “余病矣”

另外,“朕”也是第一人称代词 “朕皇考曰伯庸。” “朕又何知?”

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注意… “盍各言尔志。” “吾翁即若翁。”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第三人称代词

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用指示代词“彼”、“之”、“其”来兼职。 “彼竭我盈,故克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同一个词既可以用于单数,又可用于复数。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加“侪、属、曹、辈”表示复数 “吾侪小人食而听事。” “若属皆且为所虏。” “今欲尽杀若曹。” 四、 无定代词

“或”肯定性无定代词,意思是“有的人”、“某人”、“有的(东西)”。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什么(事情、东西)”。 “宋人或得玉。”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五、 辅助性代词

1、“所”,加在谓词性成分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所”字结构可以分成三类: (1)、“所”+动词

“获秦王所乘云母车。” (2)、“所”+介词+谓词性成分 “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乱之所由作也。” (3)、“所”+(介词)+谓词性成分 “所杀大臣,多吕后力。”。 “诺,恣君之所使之。”

2、“者”,位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者”字结构可有两类: (1)、谓词性成分(动词、形容词、数词)+“者”

“于斯三者何先?” “赦之,以劝事君者。” (2)、名词性成分(名词、所字结构)+“者” “陈涉者实阳城人也。” “视吾家所寡有者。”

许行

【教学目的】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许行》的内容及其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熟读文选,培养语感。本篇课文较长,实词量多,值得注意。 【重点难点】

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许行》的内容及其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过程: 一、文字方面

1、“五谷不登,禽兽偪人。”

偪——逼 ,古今字, 威胁。

2、“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煖——暖,异体字,暖和。 3、“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 有——又,通假字。 4、“劳之来之,匡之正之。”

来——徕 ,通假字 , 招徕。 5、“昔者,孔子没。”

没——殁,古今字, 死。 6、“子贡反,筑室于场。”

反——返,古今字,返回。 7、“师死而遂倍之。”

倍——背 ,通假字, 背叛。 8、“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 暴——曝 ,古今字,晒。

9、“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也。” 倍——背 ,通假字 背叛。 10、“皜皜乎不可尚已!”

尚——上 ,通假字 , 超过。

已——矣 ,通假字,句末语气词。

11、“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贾——价 ,古今字,价格。 12、“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伯——佰 ,通假字,百倍。

二、词汇方面 1、 词义

(1)“负耒耜而自宋之滕。” 之:至,到。

(2)“愿受一廛而为氓。”

廛:一户人家所住的房屋。 氓:由外地或外国迁来之民。 (3)“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褐:用粗毛或粗麻编织成的衣服,为当时贫苦人所穿。 (4)“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厉:危害,坑害。

(5)“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易:交换。下文“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中的“交易”为词组。“易”为动词,指交换,以物换物。“交”为副词作状语,指交相,相互。注意此处“交易”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复合词“交易”。

(6)“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爨:烧火做饭。

(7)“何许子之不惮烦?” 惮:害怕。

(8)“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路:疲劳,羸弱。

(9)“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举:选拔。

敷:施行,也即治理的意思。 (10)“益烈山泽而焚之。” 烈:动词,放大火烧。 焚:放火烧林进行围猎。

(11)“舜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 決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瀹:疏导。

注:把水灌入,让水流入。 決:排除水道壅塞。

(12)“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稼穑:并列复合词,指农业生产。单用则“稼”指种植,“穑”指收获。 树艺:并列复合词,指种植,“树”、“艺”都是种植的意思。 (13)“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叙:次序,等级。 信:诚信,诚实。

(14)“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易:治。此处指耕种。

(15)“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则:效法。

(16)“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亦:情态副词,只是,不过。 (17)“门人治任将归。”

任:担子,行李。

(18)“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非:动词,非难,否定。

(19)“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 幽:幽暗,幽静。

(20)“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 情:本性。 蓰:五倍。

(21)“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比:平列。 2、词和非词的辨析

(1)“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虽然:表让步连词“虽”(相当于现代汉语和连词“虽然”)与代词“然”搭配使用,意为“虽然这样”,其作用相当于表让步复句的一个分句。

(2)“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句中“陶冶”指从事陶冶的匠人。又“且许子何不为陶冶?”句中“陶冶”指陶冶这类工作。 陶冶:词组。陶,烧制陶器。冶,冶炼铁器。可用作名词 ,指烧制陶器、制作铁器的匠人或工作。

(3)“?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然则:代词“然”与表顺承的连词“则”的搭配使用,“然”承接上文,“则”表示在此情况下据事理应推出的下文。“然则”连用,意为“这样的话, 那么……”。 (4)“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荡荡:叠音联绵词,广大辽阔的样子。 (5)“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巍巍:叠音联绵词,高大的样子。 (6)“皜皜乎不可尚已!”

皜皜:叠音联绵词,光明洁白的样子。 3、多义词的词义辨析 与

①动词, 给予。 “文公与之处。”“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②动词,参与。 “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③介词,同,和。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④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带有推测的意味。 “自织之与?”“自为之与?”“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三、语法方面

1、 词类活用现象

(1)“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踵”,原指足踵,脚后跟,此句中活用作动词,带宾语“门”,意思是走到门前。

(2)“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衣”,名词用作动词,穿。

(3)“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饔”“飧”本指早饭、晚饭,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做饭,用连词“而”连接,

作动词“治”的状语。 (4)“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衣”“冠”皆活用为动词,意为穿衣戴帽,在句中作谓语,有的还带上宾语。 (5)“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劳”,使……劳。 “匡”,使……正。

“直”,使……直。皆为使动用法。

“翼”,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庇护,带宾语“之”。 (6)“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德”,本指恩德,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施加恩惠。 (7)“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名”,用作动词,指用语言称赞形容,前面受状语“无能”修饰。 (8)“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北”,方位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学”,表示“向北方”。 2、 宾语前置句式 (1)“奚冠?”

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冠”的宾语而前置。 (2)“许子奚为不自织?”

疑问代词“奚”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奚为”即“为什么”。 (3)“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先”的宾语而前置。“或”为肯定性无定代词,意为“有人”“有的”。这句意为: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4)“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江汉”、“秋阳” 分别充当介词“以”的前置宾语。此句应理解为:以江汉濯之,以秋阳暴之。

(5)“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戎狄”、“荆舒”分别是动词“膺”、“惩”的宾语,用代词“是”复指而前置。 (6)“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是”为动词“学”的宾语,用代词“之”复指而前置。 (7)“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之”是代词,因为充当否定句中的动词宾语而前置。“或”为语气词,无义。 3、 被动句式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前句为主动句,后句为被动句,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人”的被动句式,应理解为:被人治理。

(2)“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治于人”“ 食于人”都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式。“食于人”意为被人食。“食人”为主动句式,意为供养人。 (3)“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变于夷” 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夷”的被动句式,意为被夷所改变(同化)。 4、主谓倒置句

(1)“大哉,尧之为君!”

“尧之为君”是用连词“之”置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其独立性后形成的名词性词组,在本句中为主语。谓语“大”由于被强调,而放到了主语的前面,形成倒装句。

(2)“君哉,舜也!”

“舜”为主语,“君”为谓语。本句同样也是为了强调谓语而倒装。 5、习惯句式 (1)“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三句皆为“以……为……”的习惯句式。是介词“以”和动词“为”的搭配使用,意为“把……作为……”。

(2)“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以为”即“以……为”的习惯句式,介词“以”后面省略了宾语。可理解为“把这个作为谋生的手段”。

介词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介词的基本特点,介词用法较多,对介词的把握关系到对文句的理解,是本学习的难点与重点。要求在理解介词概念的基础上,能在文句中辨认常用介词,解释其用法,准确今译。 【重点难点】

对介词的把握关系到对文句的理解,在理解介词概念的基础上,能在文句中辨认常用介词,解释其用法,准确今译。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过程: 于(於、乎)、以、因、为、与等的用法 一、介词结构的特点

1、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通常同现代汉语一样放在介词的后面,但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面。 “一以当十。” “奚以知其然也?”

2、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不能省略,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竖子不足与谋。”

3、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组成的介宾结构除表对于、关于外,其余多作补语;“以”字介宾结构可作状语,补语,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二、于(乎) 用法主要有四种:

(一)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意思可随文译为“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

等。例如

“遂置姜氏于城颖。” “子于是日哭。”

“行十日十夜至于郢。” “上古竞于道德。”

(二)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随文意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例如 “亟请于武公。”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三) 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为“比……更……”。例如 “悲莫痛于伤心。” “长于臣”

(四)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为“被”。参见被动句章节。

(五) 介词结构“于是”的用法:介词“于”和代词“是”构成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为“从此”、“在这里”、“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例如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于是鸱得腐鼠。”

“乎”与“于”上古音相近,用作介词,作用与“于”基本相同。例如 “或问乎曾西。” “以吾一日长乎尔。”

“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 三、以

(一)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例如 “请以剑舞。”

“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

(二)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译为“率领”。例如 “宫之奇以其族行。”

“项良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三)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等。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论”等。例如

“今以三寸舌为帝王师。”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四)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译为“把”。例如 “此天以臣授陛下。”

“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

(五)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六)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可译为“在”。例如…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七) “以”构成的凝固结构“有以”、“无以”、“以故”、“以此”、“以是”、“是以”

等用法。“有以”、“无以”相当于“有东西(或办法)用来……” 或“没有东西(或办法)用来……”。例如 “军中无以为乐。” “吾必有以重报母。”

“以故”,相当于“由于这个原故”。 “以故汉追及之。”

“是以”,相当于“因此”、“所以”。例如… “是以后世无传焉。” 四、因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或中介,有“凭着……”、“趁着……”、“通过……”之类的意思。例如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为……”、“由于……”之类意思。例如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 五、为

(一)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君为我呼入。”

“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三)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 “为其老,强忍。”

(四)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五)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所+动词”的被动句式。参见被动句章节。 六、与

(一)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例如 “汉王与义帝发丧。”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译为“跟”、“同”。例如 “执其手而与之谋。”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三)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或“跟……相比”。例如 “吾与徐公孰美?”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

连词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古代汉语常用连词与、且、以、而、则、然、虽、之的用法。要在准确理解连词特点的基础上,掌握教材所举连词的用法,能在文句中辨认连词,解释其用法,准确今译。 【重点难点】

在准确理解连词特点的基础上,掌握教材所举连词的用法,能在文句中辨认连词,解释其用法,准确今译。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过程:

与、且、以、而、则、然、虽、之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这种关系表现为:联合关系: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偏正关系:让步、假设、条件、因果。例如 “生庄公及公叔段。”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一、 与

(一) 一般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有时也表选择关系,相当于“还是”、“或者”。 “蜩与学鸠笑之。”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二) 可连接分句与分句,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这种情况下通常需同其他虚词配合,构成“与……不如”、“与……不若”、“与……宁”、“与其……不如”、“与其……孰若”等格式,现代汉语用“与其……宁可(或不如)”。 “与人刃我,宁自刃。” “与其戍周,不如城之。” 二、 以

(一) 连接动词和动词,或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译为“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

“以”连接的两个动词,经常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以”可译为“来”。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

(二) 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以便”、“以致”等。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三) 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以”的这种用法相当于“而”,可不译。 “早夜以思。”

“木欣欣以向容。” 三、而

(一)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关系,“而”可译为“又”,也可不译。

“晋公子广而俭。” “劳苦而功高如此。” “咏而归。”

(二)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承接,或事理上有层进、原因等关系,可随文译为“又”、“而且”、“因而”、“就”等。 “子路拱而立。” “觉而起,起而归。”

(三) 连接谓词性成分或分句,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构成了转折的关系。“而”可译为“却”、“可是”。 “子温而历。” “危而不持。”

(四) 连接主语和谓语,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设想的,有时表示主语不应出现谓语的情况。“而”需要分别译为“如果”或“却”。 “相鼠有皮,人而无信。” “管氏而知理,孰不知理?”

(五)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而”一般不译出。 “晨而求见。”

“吾子路率尔而对。” 四、 则

(一)连接动词性词组或动词作谓语的分句,两者在时间上或事理上联系,可译为“那么就”。

“于是至则围王离。”

“药稍溶,则以一平板按其上。”

(二)用在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对比。可译为“就”或不必译出。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三)连接动词性成分含有转折意味。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四)“则”用在前项中表示姑且承认某种情况,后项则从另一角度予以否认或说出与此相反的情况,构成让步关系的复句。“则”可译作“固然”、“虽然”、“倒是”等。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五)“则”有时可以用在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中,含有假设的意思。

“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

“彼则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 五、虽然、然、然而、然则

(一)虽:表让步或假设,可译为“虽然”或“即使”、“纵然”。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虽九死其犹未悔。” (二)虽然:连词“虽”与指示代词“然”结合而成的凝固结构,通常自成一个分句,表示承接上文,承认所言事实,以引起下文的转折,意为“虽然如此”、“即使如此”。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三)然:原是指示代词,意为“这样”,虚化为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可是”。

“然子病矣”。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四)然而:指示代词“然”与转折连词“而”的连用。“然”字总结上文,“而”字引起下文的转折,意为“这样却”,“虽然如此,可是”。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

(五)然则: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然”总结上文,“则”引起下文的推论,意为“既然如此,那就”。 “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六、 之

(一) 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 “百亩之田” “刑余之人”

(二) 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转变成名词词组,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判断句谓语、表示时间的状语。 “大哉尧之为君。”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

(三) 连接主语和谓语,作为复句的前一个分句。“之”不必译出。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综合练习(2课时)

古代汉语

一、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 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是 、 、 和 。 2. 我国第一部按文体分类的古代诗文选集是《 》,它将文体分为

。 3. 按姚鼐的分类,《孟子》属于 类,《艺文志序》属于 类,《陋室铭》属于 类。

4. 句尾语气助词“也”表示 的语气,“哉”表示 的语气。 5. 句尾语气词连用,语气的重点是在 一个语气上。

二、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10分): 1. 拗救

2. 谓之

3. 论辩

4. 之言

5. 箴铭

三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每词2分,共12分):

1. 人有疾病,涕.

泣分食饮。 2. 大王失职汉中,秦民无不恨.

者。 3. 朱泚幸致货币..

,慎勿纳。 4. 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

焉,逮其死不去。 5. 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四、指出下列句中带“·”的词属于何类词?在句中起什么作用?(每词1. 狼度简子之.

去远。 2. 爱共叔段,欲立之.

。 2分,共16分)

3. 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

4.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5.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 .

6.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 .

7.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

8.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2.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

3. 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 .

4.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

5.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6.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7. 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

8. 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 .

9.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 .

10. 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

七数秦蔺赵

年秦与赵兵相距长败赵军赵军固壁不之所恶独畏马服君相如曰王以名使括王不听遂将之。

平战赵若时秦奢胶赵数之柱奢挑子而以战赵鼓死廉括瑟而颇为耳蔺不将括相肯耳徒如赵赵能病王忘读笃信因其赵秦以父使之赵书廉间括传颇秦为不将之将知攻间代合秦言廉变秦曰颇也

古代汉语答案

六、全题10分;全标对得满分,标错1个扣1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

七、标点并翻译(标点、翻译各占10分): 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1分)时赵奢以死,而蔺相如病笃,(1分)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1分)秦数挑战,廉颇不肯。(1分)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1分)“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1分)——赵忘因以赵括为将,代廉颇。(1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1分)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1分)赵王不听,遂将之。(1分) 赵孝成王六年,赵国和秦国的军队在长平对垒。(1分)当时赵奢已经故去,而蔺相如又病重,(1分)赵国派廉颇率领军队抗击秦国,秦国多次打败赵军,赵军加固壁垒不应战。(1分)秦多次挑战,廉颇不理会。(1分)赵王听信了秦国的离间,秦国的间谍说(1分):“秦国所憎恶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罢了。” (1分)赵王因此便任命赵括做将,代替廉颇。(1分)蔺相如说:“大王凭着虚名任用赵括,这就像胶粘住弦柱而弹瑟一样了。(1分)赵括只会念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传述,并不懂得随机应变。” (1分)赵王不听,于是就任用赵括做将军。(1分)

古代汉语测验试题(闭卷)

一、填空(14分)

1、句尾语气助词“也”表示 语气。 2、“其为不虚取值也矣”的“也”表示 ,以舒缓语气。 3、语气助词“夫”用于句首,表示 。

4、传注体是经 奠基的训解文献词句为主的注解体例。 5、集解体是 的一种体例。 6、“读曰、读为”这两个术语是 的。

7论辩是用 的方式所撰写的论说文。 8、按照姚鼐文体的分类,《论积贮疏》属于 类。 9、赠序是专门 而作的文章。 10、诗律是作 所遵守的规律。 11、近体诗一般只押 。 12、“三平调”是近体诗不允许的,它是指 。 13、在“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中“孰与”的意思是 。 14、“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的“为”后所省略的是 。 二、说明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特殊用法。

1、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本义、引申义(18分): (1)士穷乃见节义。 .

(2)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3)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 .

(4)邠人偷噬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 .(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之。 .(6)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7)治乱,天邪? .

(8)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9)夫人将启之。 .

2、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词类活用现象(20分)。 (1)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2)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 .

(3)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 ..(4)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

(5)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6)子路从而后。 .(7)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

3、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通假现象(4分)。 (1)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 .(2)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 .

4、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10分) (1)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2)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3)敢问何谓也?

(4)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5)吾谁欺?欺天乎

5、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4分) (1)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2) 薛谭乃谢求反。 .

三、标出下面这首律诗的平仄(加点的是入声字)(10分) 早岁那1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1

“那”,平声。

四、标点并翻译(各10分,共20分):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古代汉语试题 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4分)

1、肯定确认 2、停顿 3、 要发表议论 4、汉代学者 5、汇集众说 6、注明音读 7、立论或驳论 8、奏议 9、为赠送友人 10、近体诗 11、平声韵 12、句尾连续出现三个平声字 13、表示比较 14、州人

二1、每个词2分,意义1分,用法1分,共18分。 (1)穷:仕途坎坷;引申义 (2)被:遭受;引申义 (3)残:杀害;本义 (4)偷:懒惰;引申义 (5)相:观看;本义 (6)暮:年老;引申义 (7)治:安定;引申义 (8)及:比得上;引申义 (9)启:开门;本义

2、每个词2分,意义1分,用法1分,共20分。 (1)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 (2)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

(3)富、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安定 (4)惊:使动用法;使受到惊吓

(5)子:意动用法;把??当作子女。利:名词活用动词;谋取利益 (6)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7)洁:使动用法;使??干净。乱:使动用法;扰乱。 3、每个词2分,意义1分,用法1分,共4分。 (1)详:通“佯”;假装 (2)距:通“拒”,拒止

4、每个词2分,指出前置宾语1分,说明类型1分,共10分。 (1)欲谁归罪:谁,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前置。 (2)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4)不谷,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5)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5、(1)高兴;说话 (2)道歉;谢谢。

三、标出下面这首律诗的平仄(加点的是入声字)(10分)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四、标点并翻译(各10分,共20分): 标点: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2分)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2分)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2分)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2分)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2分) 翻译:

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们责备别人很苛刻,对自己很宽容。对别人苛刻,所以别人很难做善事;对自己宽容,所以自己很少有收获。(2分)自己没有擅长的技艺就会说:“我擅长这些,这已经足够了。”自己有不能做的事就会说:“我能做这些,已经足够了。” (2分)对外是欺骗别人,对内是欺骗自己,还没有多少收获就停止了,对待自己不也太宽容了吗!(2分)对于别人,就会说:“他虽然能做这些,但他还不值得称颂;他虽然擅长这些技艺,他的这些本领也不值得称颂。”举出别人的一点,不考虑人家的其他方面,追求别人的过去,不考虑人家的现在,提心吊胆地只怕人家有好的名声。(2分)这不是对人家太苛刻了吗!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苛求别人!(2分)

说明:

课堂练习及作业:8课时 实操课(翻译文选):21课时 综合复习:4课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k9.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