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精选课时作业(
更新时间:2024-04-26 06: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精选课时作
业【7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活板》(节选),完成后面问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 (2)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具:
【小题2】(1)《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一句中“以”的意思是 。(1分)
(2)《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意思,《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一句中“素”是“一向,平素”的意思,本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一句中“素”的意思是 。(1分)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翻译:
【小题4】根据选文的内容,将下面这段文字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活板是北宋的毕昇于庆历年间发明的,这一技术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后来沈括在《活板》一文中专门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其中在活板的制作方面重点写了__① _和__② _两个环节,为了介绍得更清楚,他还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用“__③ _”形容所刻字的厚度,用“__④__”形容整板字模的平整。 【答案】
【小题1】(1)蒙,盖 (2)准备好 (2分。每空1分) 【小题2】(1)用 (2)一向,平素 (2分。每空1分) 【小题3】交替使用它们(或“这两个板”),很快就可以完成。 (2分。一句1分,关键词“更互”“之”“瞬息”“就”错一处扣1分)
【小题4】制活字模 制板 薄如钱唇 字平如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冒”这里是“蒙、盖”。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文言实虚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虚词要能辨出一词多义;实词,要识记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如,虚词“以”的一词多义用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注意“更互”“就”等关键词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若要用自己的话表述,那么找到原句之后还要将原句转化成现代汉语的方式表述出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浑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小题1】对下面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浑沌之德德:恩,恩情。 B.异鸡无敢应者应:作出反应。
C.鸡已乎已: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 D.方虚骄而恃气恃:凭着,依靠。
【小题2】对下面句中加线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德全矣其:指代训练的斗鸡。 B.以视、听、食、息以:用来。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因此。 D.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之:它的。
【小题3】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独无有译文:唯独浑沌没有七窍。
B.尝试凿之译文:(让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 C.犹疾视而盛气译文: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D.反走矣译文:转身走掉了。
【小题4】下面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浑沌之死》寓意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也从一个侧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了事物本性,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效果与愿望相悖。
B.《庄子》想象大胆,堪称瑰玮奇诡,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在《浑沌之死》中得到明显体现。
C.我们可以从《呆若木鸡》中领悟出人生的大道理:认为人的处世如不断绝竞争之心,急功近利,则易树敌,彼此仇视;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竞争心理,凭实力气定神闲地战胜竞争对手,乃为上策。
D.“呆若木鸡”成为了成语,衍生出新的含义:比喻人呆木不灵、失去知觉的样子,或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B中的“应” 因为所讲之事是“斗鸡”,所以此字是“应战”的意思。 【小题2】D中的“的”是助词,译为“的”,不是代词,故不能译为“它的”。
【小题3】D项中的“转身走掉了”的解释不正确,句中的“走”应是“跑”的意思,即逃跑。 【小题4】“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的评价是错误的,因为“想象”大胆,所以不是“现实主义”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首先根据自己的文言文知识,了解文章大意。做题目时,有关内容理解的题目,要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段落,并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3.邹忌讽齐王纳谏(13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巨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巨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今齐地方千里 (2)王之蔽甚矣 (3)闻寡人之耳者 (4)时时而间进
【小题2】下面句子中与“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B.万钟于我何加焉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题4】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3分)
【答案】
【小题1】(1)方圆 ,面积 (2)因受蒙蔽而不明(3)使……听到(4)间或,偶然 (4分) 【小题1】D(3分)
【小题1】一年以后,即使想要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3分)
【小题1】① 说话要注意对象。② 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③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只要说出两点就可)(3 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1)“地方”这是两个词语,不同于现在的含义,这里“方”是方圆、面积;(2)蔽“这里是动词,因受蒙蔽而不明(3)使动用法,使……听到(4)“间”这里读“jiàn”,间或,偶然。
考点:这是对文言文实词识记与理解考点
点评:识记和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具体要求有准确理解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字及其本字,并解释其意思;正确理解一词多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准确
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等。当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能用已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小题1】试题分析:例句中“于”介词,比;A,介词,在;B介词,对;C介词,到;D介词,比;所以选D。
考点:这里是对文言虚词的考查
点评:中考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用法的考查上。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对虚词的用法多进行归类和总结,掌握重要虚词的一般分类,然后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其准确含义。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句子要注意关键词和古文言句式的调整,这里“期年”“虽”等词语翻译要精准。
考点:这是文言文句子理解并翻译考点
点评: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
【小题1】试题分析:语言交际要注意说话对象,场合,方式方法,力求做到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建议。 考点:这里考查学生联系实际与个性化感悟
点评:联系生活实际,个性化感悟是近几年文言文中考种常见的题型之一,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的拓展迁移。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4.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小题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4分)
(1)今亡亦死 ( ) (2)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
(3)或以为死 ( ) (4)诸兄奇之 ( )
【小题2】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项是( )(3分) A.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C.醉翁之意不在酒
B.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D.辍耕之垄上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⑵此教我先威众耳。
⑶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各侧重写了什么?陈胜和马援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品质。(4分)
【答案】
【小题1】(1)逃走(2)屡次(3)有的人(4)觉得……惊奇(奇怪) 【小题2】D
【小题3】(⑴扶苏因为多次劝戒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⑵这是教我们首先威服众人罢了。
⑶大丈夫立志,(志向受到)贫困反而更加坚持,年龄越大越有雄心壮志。
【小题4】【甲】文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的经过(1分)。【乙】文侧重写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反应出他的谦逊不傲(1分)。两人都有远大志向,都有为国献身的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 “亡”是古今异义字, “数”应读shuò,为屡次,多次的意思。“或”根据语境可知是“有人,有的人”, “奇”根据语境可推知是奇怪,感到……惊奇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文下注解里面的词句,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于心。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另外根据语境去推断也是一种极佳的方法。 【小题2】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之”是动词,只有D项中的“之”是动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以”“威众”‘ 益’等。“以”是因为的意思,“威众”是威服众人的意思,‘益’是更加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
试题分析:第一问都是对文字主要内容的概括。【甲】段文字主要写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谋划、和准备。【乙】两段文字主要写马援与孟冀的对话,表明自己虽已小有成就,但仍想干一番抵御匈奴的大事的志向。
从两段文字可知,两文的主人公都是有抱负的,有献身精神的人。找到关键语句即可概括出来,如陈胜“等死,死国可乎”,马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并概括的能力。
点评:我们在理解文章内容,提取文中信息时,一定注意文中的关键语句或语段.可以将段落大致划分一下层次,再将各层意思连缀起来即可。主要内容概括可以看语段详写了什么,将其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寻找人物的共同点,一定要抓住关键语句,做到有根有据,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以概括就可以保证准确全面了。
5.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仓鹰击于殿上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之曰 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2】下列划线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2分) A.天下缟素 B.置人所罾鱼腹中 C.优劣得所 D皆指目陈胜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小题4】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分)
【答案】
【小题1】(2分)通“苍” 屈服 道歉 因为 【小题1】(2分)C
【小题1】(2分)普通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小题1】(2分)示例:①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②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③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重点实虚词)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C中“优劣”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其他的是“名词用作动词”。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翻译句子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能通过增补、替换、调整等手段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小题1】学生所举事例或道理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是补充论据的三个特点。这样的事例或道理才具有说服力。
6.文言文阅读。(13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3分)
⑴猛浪若奔 ⑵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⑶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从甲、乙两文中找出从侧面写“水清”的句子。(2分) 甲文: ; 乙文: 。
【小题4】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案】
【小题1】⑴飞奔的马 ⑵凭借 ⑶大约
【小题1】⑴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⑵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题1】甲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乙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小题1】⑴向往自然、淡泊名利的情感。 ⑵孤凄悲凉的心境。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7.五柳先生传(10分)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⑴?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2)性嗜酒( ) (3)造饮辄尽( ) (4)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小题3】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3分)
【答案】
【小题1】(每个字一分)(1)处所 (2)爱好、特别喜欢 (3)就 (4)辈、同类 【小题1】(3分)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
【小题1】(3分)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8.阅读《三峡》和《答谢中书书》,完成小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①之仙都。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①欲界:佛教三界之一,即人间。②康乐: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山水诗派创始人。因世袭康乐公,世称康乐。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或短语。(2分) 沿溯阻绝( ) 虽乘奔御风( ) 四时俱备( ) 夕日欲颓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小题3】有人读了甲文,能大致估算出文中船速,你知道多少吗?请说明理由。(2分) 【小题4】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绘景有异曲同工之妙。如甲文中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与乙文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都是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勾勒美景的。
B.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鸣”,渲染萧瑟凄凉的气氛,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C.甲文作者写山之高、陡,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烘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正面描写,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D.乙文作者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
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小题5】好的作家必定是一位调色高手。甲乙两文写景都讲究色彩搭配之美,请结合两文有关内容分别加以阐述。(4分)
【答案】
【小题1】逆流而上 奔驰的骏马 季节 落、落下、坠落
【小题1】早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小题1】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示半天,12个小时,距离是1千2白里=600km,所以速度是50km/h 【小题1】B
【小题1】《答谢中书书》“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色彩缤纷,表露了作者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白色的浪花,碧绿的深潭,更有那青山、花草,色彩十分鲜明,想人们展示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良多趣味”,面对这壮丽的风光,也难怪作者要发出由衷的赞叹。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略
9.㈢阅读下面一篇课外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8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韵:不雅。]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小题2】解释文中画线词。(3分)
(1)前后类如此____________ (2)是时朝廷虽尝禁止__________ (3)而人或谓之不韵 【小题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小题4】“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这句话写出了欧阳修怎样的品格?(2分)
【答案】
【小题1】(1分)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小题1】(3分) (1)像 (2)这 (3) 有人
【小题1】(2分)士大夫没(熟)读过苏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面子(气短)。(视意思和语言酌情给分)
【小题1】(2分)表现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赏识,体现了他开阔的胸襟。(意思对即可)
译文:东坡写的诗词,每一下笔(写成)就被人们传诵。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前后几次都像这样。一天与儿子谈论文章涉及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更不会谈及我!崇宁、大观年间,海外的诗很流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这时候朝廷即使曾经禁止(海外诗),赏赐的钱增加到80万,但是禁得更严密传送更多,经常凭借(海外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名词不用翻译)不能诵读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神气委靡,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没韵律。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略
10.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节选)
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小题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人名)。(2分)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3分)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小题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节选的第②段主要论证了:“读书应该也必须深入研读”。 B.孔子读《易》的事例证明“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乃读书之术。 C.“老吏史苦之”与“坡洒然不倦”对比,证明读书贵在乐学。 D.虞世南等人的事例与孔子、苏东坡的研读形成了鲜明对比。
【答案】
【小题1】清(1分) 郑燮(1分) 【小题1】略 【小题1】C(3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略
11.老马识途(8分)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意思。(4分) 从桓公伐孤竹 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 遂得道 不亦过乎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3分)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小题3】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3分)
【答案】
【小题1】遂:于是 伐:攻打 师:学习,以…为师,向…学习 过:过错 【小题1】春天去,冬天回,迷失了道路。
【小题1】要学会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或平常的经验,要加以应用等。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略
1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8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名之者谁?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弈者胜, ④树林阴翳,
【小题2】①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小题3】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你认为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
【小题1】①名;命名 ②意:情趣 ③弈:下棋 ④翳:遮盖
【小题1】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②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们中间的人,是太守喝醉了。③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欢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自己的乐趣。
【小题1】表现了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侧面表现了欧阳修治理有方,政绩斐然;为下文写太守之乐作铺垫;突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小题1】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乐观积极的。作者在仕途失意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积极从政,心系百姓,与民同乐,具有宽阔的胸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对重点词语进行识记。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够衬托出太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根据作者的生活态度,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回答,答案不唯一。
13.米芾与苏轼对饮挥毫 [清]余怀
元祐末,米芾知雍丘县,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
②③
佳墨、妙纸三百列其上,而置馔于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座。每酒一行,即展纸共作字。二小吏磨墨,几不能供。薄暮,酒行既终,纸亦书尽,更相易携去。 (节选自《东山谈苑》) 游沙湖 [宋]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21*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元祐:宋哲宗年号。②馔(zhuàn):饮食。③一行:一回。④《游沙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写的一篇随笔小品。21·世纪*教育网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薄暮( ) (2)更相易携去( )
(3)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 (4)是日剧饮而归( ) 【小题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余 以 手 为 口 君 以 眼 为 耳 皆 一 时 异 人 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1)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2)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小题4】两文中,苏轼畅饮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可以读出苏轼怎样的性格特点。(7分)
【答案】
【小题1】(每题1分,共4分) (1)迫近 (2)离开 (3)左右 (4)这 【小题2】(2分,对一处得1分)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小题3】(每题3分,共6分)从以下三方面评分:关键词释义、补充省略内容、整体表达流畅。(1)苏轼从扬州被召回京城,米芾就准备饭菜(招待他)。(2)用纸写字,写不了几个字,(他)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
【小题4】(7分)(1)(4分)(分级赋分)A级:围绕因“书字”“赏景”“作诗”而心情愉快等人物表层活动作答。得2分。例如:(一)文:因米芾热情相邀并与之边书字边喝酒,心情大好。(二)文:因与庞安常一同赏景并作诗,心情愉悦。B级:能分析到苏轼与把米芾和庞安常视为知音并相处愉悦而畅饮,得4分。例如:(一)文:因与“米芾”情趣相投而身心愉悦,故对饮;(二)文:因与个性特异的庞安常愉快相处而畅饮。(2)(3分)随性洒脱,放荡不羁。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 【解析】 【小题1】
④
①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薄”“去”“是”皆为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自”“召”“乃”“具”“书”“数”“辄”“深”,最后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疏通文字,读懂内容,找到“苏轼畅饮”的情节理解问题,根据人物的言行表现来概括其性格特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问题。(14 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
②
涕润,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
③
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
④
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注释】①勤王: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②溪峒: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统称。
③郊畿:郊外。④徇:同“殉”。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天祥捧诏涕润( ) ②使方兴召吉州兵( ) ③薄内地 ( ) ④吾深恨于此 ( )
(2)与“以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必以情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以君之力
D.扶苏以数谏故
①
【小题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今 大 兵 三 道 鼓 行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天祥是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1)(4分)①眼泪 ②派、让 ③逼近 、迫近 ④遗憾 (2)C
【小题2】(2分) 今| 大 兵|三 道 鼓 行
【小题3】(4分)(1)这和驱赶一群羊和老虎搏斗有什么不同呢? (2)略。
【小题4】2分)爱国、有勇有谋、不顾个人安危 (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答)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虚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虚词要能辨出一词多义;实词,要识记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如,虚词“以”的用法;实词“涕”古今异义现象。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这里从“爱国、有勇有谋、不顾个人安危 ”等方面来概括和总结。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加横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伤仲永( ) (2)稍稍宾客其父( )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⑴ 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⑵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根本原因是其父“不使学”,直接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B.本文详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出众,而略写少年和青年时期才能衰减的情形,目的在于今昔对比揭示“不使学”的严重后果,为下文的议论作充分的准备。
C.作者认为天才不学习尚且会退步成为普通人,那么天资一般的常人更应积极学习。 D.文中“邑人奇之”“宾客其父”“以钱币乞之”,是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衬托出仲永天资出众。 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名字已显而位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B.远近久承公名/亲贤臣远小人 C.具于公前/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欲以谢惭/秦王色挠,长跪而谢曰 【小题5】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公 与 之 酌 宴 言 色 无 异 状 如 不 觉 令 送 公 至 界
【小题6】选文中哪些地方可见褚季野的“雅量”?
【答案】 【小题1】 (1)哀伤、叹息 (2)稍稍(渐渐) (3)扳(通“攀”,牵,引) 【小题2】
⑴他的诗把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⑵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常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小题3】A 【小题4】D
【小题4】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
【小题6】褚季野的“雅量”从三处可见:一是投宿钱塘亭时,被亭吏赶到牛屋睡竟然一点也不生气;二是面对醉醺醺的县令不礼貌的询问,竟然能很有礼貌地回应;三是和县令对饮、言谈、脸色没有什么异样表现。(答对两处可得满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此题注意通假字现象,扳,通“攀”,牵,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 “意” “固”,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A直接原因是其父“不使学”;根本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A.低微/隐隐约约;B.远方的人们/疏远;C.陈设/详细;D.道歉。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5】此题考查的是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要根据意义来划分停顿,不要把词义划破。可先根据语境,把句子翻译一下,分析句子有几层意思,哪地方应该停顿,再在原话上划分节奏。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6】疏通文章句子意思,找到描写褚季野的句子,如“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 亭吏驱公移牛屋下”“ 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一是投宿钱塘亭时,被亭吏赶到牛屋睡竟然一点也不生气;二是面对醉醺醺的县令不礼貌的询问,竟然能很有礼貌地回应;三是和县令对饮、言谈、脸色没有什么异样表现。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译文】
褚季野由章安县令改任成为了太尉记室参军,当时诸公名气很大,但地位卑微,认识他的人不多,坐了当时行商的贩船,半路在钱塘亭投宿。当时,吴兴县令沈充也正好送客经过浙江。因客人太多,褚被亭吏赶到牛屋睡觉。半夜,因吵声太大,沈充无法入睡,起来散步 (看见牛棚下有人),问亭吏:“牛棚下是什么人?”亭吏说:昨天有个粗野的人前来投宿,我就让他睡牛屋了。沈充当时喝多了酒,就对着牛屋喊:“伧夫(当时南人讥骂北人的话),想不想吃饼子?你是什么人,我们聊聊可以吗?”褚公(听到有人喊话就)扬了扬手,说:“我是河南褚季野。”因为远近都知道褚公的名字,沈充大吃一惊,又不敢要褚公移动地方,随即在牛屋款待褚公,并在褚公面前鞭打亭吏,表示赔礼道歉。但褚公与沈充喝酒吃菜,淡然自若,言谈毫无异状,就像没事一样。过后县令一直送他到县界。
正在阅读: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精选课时作业(04-26
蚌埠医学院正畸学试题12-08
2008奥运会鸟巢的英文介绍02-12
李宁-实习总结01-27
第一讲 数据连接池原理07-20
小学一年级家的感想04-30
相似三角形反A测试11-26
实验三 SQL(二) SQL语言进行简单查询实验报告11-22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06-17
队列队形及基本体操01-27
- 1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小说类文本阅读》精选课时练习[6
- 2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小说类文本阅读》精选课时练习[6
- 3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小说类文本阅读》精选课时练习[6
- 4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小说类文本阅读》精选课时练习[6
- 5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小说类文本阅读》精选课时练习[6
- 6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小说类文本阅读》精选课后作业
- 7初中语文知识点《阅读与鉴赏》《文言文》《其他文言文》精品专题
- 8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历史事件类5
- 9高考语文名校复习资料精选:文言文练习-历史事件类(含答案)精编
- 10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精选专项试题练习[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文言文
- 历史事件
- 知识点
- 课时
- 语文
- 作业
- 初中
- 精选
- 阅读
- 8刀位盘型电动刀塔设计
- “两个普遍”专题培训资料(内页)
- 2017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Unit 17 Laughter 北师大版选修6
- 2012公考资料全 - 图文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论文
- midas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
-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包含所有
-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和解调的实现
-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 2016版山东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 银行同业间福费廷业务操作规程
- 中央军委关于颁发《进一步深化军队住房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 基本不等式导学案
- 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通用本(2008
- 广德山峰名录
- 福建省各地2017届高三数学最新考试试题分类汇编三角函数理
- 外贸跟单员绩效考核办法
- 止咳偏方
- 机械制图与CAD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