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家思想对中国画色彩观之影响

更新时间:2023-11-07 06: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道家思想对中国画色彩观之影响

作者:都乐

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0期

摘要:古人称绘画为“丹青”,早期的中国画是以”色彩”为主的。经过时代的发展,以色彩为主的缤纷绚丽的绘画形式逐渐被以黑白为主的水墨画所取代。产生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便是道家对艺术审美的心理对中国绘画色彩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从解析道家关于色彩的思想角度出发,阐述了“无”、“虚”、“淡”的老庄哲学。揭示了道家老庄哲学“知白守黑”“删繁就简,归根曰静”的独特色彩美学。以揭示道家文化崇尚“玄色”(黑色)的审美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国绘画色彩美学思想,并奠定了墨色在中国绘画的造型地位。 关键词:道家思想;黑白;水墨;中国画

“道”——“气”——“像”是老子重要的美学范畴,其中“道”是其美学范畴的核心,“道”在老子的理论中是一种可以超越一切概念上的无限性,所以道家思想的美学宗旨便是以“无”为美。而水墨山水画的出现,正是印证了道家这一思想。道家这种以“无”为美的审美观反映到色彩上就是以“朴素”为美、以水墨中“玄色”即黑色为美,水墨的出现很好的体现出画面中淡泊玄远、清净无为的意境。

道家“无”的思想延伸到中国绘画色彩当中体现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乘矣。”又如荆浩《笔法记》曰:“夫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吾唐代”。又如“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这里的“白”为“无色,无形”,它与“五色中的青、黄、赤、白、黑中的“白”有不同的哲学概念。前者为虚无,后者为色彩的视觉形象。道家认为所有事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有和无二者的融合。那么对于颜色来说既是黑与白,他们有生于无,实出于虚,虚实相生。这种以单一颜色在道家美学范围中定义为“无色之色”具体到颜色当中即谓之水墨当中的“黑白”。也就是道家所讲的“玄色”。

道家强调“寡欲”淡泊无为的思想。“三十幅共一毂,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用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虚”与“实”“有”与“无”的辩证关系。所以正如他所说:车轮之所以能够转动,是因为车轮中心的圆孔。盆之所以可以盛放东西,是因为盆子的中间是空的。房子之所以可以住人,也是因为房子的中间和窗子也是空无的。一个事物如果只有“实”没有“虚”,这个事物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也就失去了他的本质。即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正是这种混沌之气转化为阴阳二气,二气交合形成一种平衡状态。万物、阴阳、有无、虚实互相统一,正是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世代流传、生生不息。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云:“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1]荆浩《笔法记》云:“……树石,气韵俱盛,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旷古绝今……”[2]玄色”在道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j7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