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小说《人生》中人物分析
更新时间:2024-02-02 19: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博士毕业论文小说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路遥《人生》 中刘巧珍的人物形象分析
2008秋汉语言文学
本科专业
内容提要:
在《人生》这部小说中,刘巧珍这一人物形象是路遥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顶峰,是作者所着力颂扬的一个农村新女性,她是农村里最为完美最为神圣的代表。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爱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婚姻观念的限制,她对高加林的爱,深沉而又纯洁,在传统的爱情道德上又折射出对具有文明表征的新生活的追求。
刘巧珍痴情地爱着高加林。高加林提出分手时,对加林的行为给予体贴和理解,被人们称为是金子般珍贵的感情,而实质上所体现的乃是母性之爱的伟大。她不是想通过高加林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是希望通过高加林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可以说,在精神上,她是富有而又贫乏的,她的纯真,善良的外表内也掩藏着一些简单和愚昧的东西,她的谦让和自卑实际上也是对自我价值和否定。
刘巧珍爱情追求虽然不成功,但也给后来者追求地久天长的爱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型的现实意义。生活,除了物质生活,还有那不容忽视的男女双方与时俱进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人生 刘巧珍 形象。
1
路遥《人生》中刘巧珍的人物形象分析
路遥的《人生》问世后,刘巧珍这位家喻户晓的乡村少女,几乎成了中国农村妇女传统美德的代名词。在路遥的小说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既渗透了作家内在情感的体验,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发现和深刻思考,又具有普遍的社会内涵,同时还寄寓着作家展翅欲飞的幻想。路遥对女性形象的塑造,除了一小部分涉及到她们的劳动、工作外,大多“镜头”放在了她们对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围绕这一中心事件所采取的行动上。刘巧珍这一人物形象是路遥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顶峰,她身上几乎凝聚了传统女性的一切优秀特征,是作者心血之所聚,通过分析这一形象,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本文从刘巧珍身上所存在的背离和归顺传统两方面进行人物形象分析。
一、执着爱情,背离传统。
在《人生》这部小说中,刘巧珍是作者所着力颂扬的一个农村新女性,路遥一直在用并不华丽的笔调,娓娓道出一段朴实而又凄美的爱情悲剧,而这段悲剧之所以凄美,就是因为有刘巧珍的存在。她是农村里最为完美最为神圣的代表。尽管她没有文化,但是她具备了一个农村人在那狭隘的天地里所能具备的一切甚至很难具备的一些品质。她是那样一个美丽的姑娘,她有着那样朴素的一视同仁的观念,她有着向往知识的强烈愿望,她有着炽烈奔放的爱情取向,她有着承受一切的土壤般的厚度。不可否认,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人们思想里滋生出新的价值观念,而刘巧珍也在某些时候表现出有悖于传统思想的东西。比如,她冒天下之大不韪,坚决反对父母给撮合的婚事,对身边那些追求者不屑一顾,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她作为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姑娘,内心有着丰富的幻想,执着地渴望寻求一个有文化,在精神上有追求的男人做自己的人生伴侣。于是,有着漂亮外型、潇洒风度,特别是浑身散发着现代文化人气质的高加林,成了她心中的向往。当高加林处于困境时,她大胆向其表白。一个人若想超脱于现实是要付出代价的,高加林是这样,巧珍一样如此。她爱高加林,如痴般地爱着,但绝不向爱乞求,她自始至终没有失掉自己的尊严。她可以为他而死,但必须以对方的爱情作为前提。她恨高加林,但更多的是怨而不怒。她曾对妹妹说,
2
“二姐没念过书,但心里喜欢有文化的人。”理想如同一个个肥皂泡,如同天空中的白云遥不可及,巧珍没有追寻理想的双翼,只有捧着为高加林纳的新鞋,流着泪水嫁给了别人。
刘巧珍出现在高加林面前时,正是高加林落魄无助的时候,这位在陕北高原土生土长的姑娘,虽没有上过学,但感受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很强,因此在精神方面的追求很不平常,加上她那颗“金子般的心”,就形成了她“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她身上凝聚着中国农村女性的传统美德:纯真、善良、热情、谦让。在她身上既没有乡村姑娘的庸俗,也没有城里姑娘的虚荣,对待爱情,她敢爱敢恨,多情但很有理智,有坚定的立场和原则,虽然求婚者络绎不绝,她却不为所动,她的芳心就像上了一把锁,里面锁着的就是本村“穷得满窑没一件值钱东西”的高玉德的独生子高加林。这种对象,巧珍在高家村、大马河川能接触到的就是高加林。喜欢他潇洒的风度,漂亮的体型和那处处都表现出来的“大丈夫气质”。喜欢他的那一身本事??总之,巧珍眼中的“风流少年”,就应该具备这些现代意识,富于文明气息和男人味的男人。但问题是她在有文化的人面前,有一种深刻的自卑感。她也常在心里埋怨她父亲不供她学,等她明白过来时,一切都已经为时过晚了。因此,在高加林还没落难成地地道道的农民前,巧珍对加林的爱一直都在“暗恋”:找一切机会接近加林,如果不能靠近,她也会目送着加林从那条被学生娃踩得白光刺眼的小路上向学校走去;又望着他从那条路上向村里走来??巧珍对加林的爱可谓发痴发狂。
巧珍对高加林的爱超越了传统的婚姻观念的限制,冲破了陈旧而世俗的婚姻框架,在经济和门第上来说,刘巧珍和高加林可以说门不当户不对,她家物质丰裕,地位显赫,但这些并没有给她带来满足和优越感,特别是在高加林面前,她显得自卑而又谦让,在她眼里,高加林身上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他是文化人,言行举止都有文化人特有的气质,洒脱不羁、桀傲清高,这些在刘巧珍心里显得神秘可敬。她总认为自己与高加林之间有差距,并且把这种差距看作是爱情上不可逾越的鸿沟。可见,巧珍虽然生长在高原,精神也扎根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上,但是她却有崇拜文明的高尚心理,她对高加林的爱,深沉而又纯洁,在传统的爱情道德上又折射出对具有文明表征的新生活的追求。
3
高加林上城卖馍事件及其隐含的高加林再一次被抡为农民,成就了巧珍与加林爱情的形成,但这并不是两个人对生活有着共同追求的结合。要面子、不会营生的高加林与一直痴狂暗恋的巧珍在卖馍事件中建立了友谊,巧珍在生活上,尽最大的努力来体贴他,照顾他。正是这颗挚爱的心陪加林走过了最黑暗的人生时期。这段时间,也成了巧珍爱情实现的人生黄金时期。然而对巧珍的爱意,加林始而百思不得其解,继而惊讶、紧张,但巧珍“身上散发出来的温馨的气息在强烈地感染着他,那白杨树一般苗条的身体和暗影中显得更加美丽的脸庞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
高加林和巧珍的爱情悲剧,或许一早已经注定。有文化的高加林始终想的是怎样走出贫瘠的山川。高加林接受巧珍,更多的原因或许出于他在农村的困顿。其实高加林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把爱情、婚姻和事业前途紧紧结合在一起的人,“他感到这样一来,自己大概就要当农民了” 。高加林在他人生中最黑暗的那段日子里,如果没有巧珍的劝勉和抚慰,那么高加林在那段日子里还不能算是完整的人,是巧珍在他苦闷痛苦时给了他母性般的关爱,这位纯朴的农家少女在爱情面前表现得异常勇敢而无畏,这种精神在她替高加林进城卖馍并大胆表白的那个场景里已熠熠闪光:“加林哥,你如果不嫌我,咱们两个一搭里过!你在家里呆着,我会给咱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的??”,这感人肺腑的真情流露没有任何矫揉的成份,这是痴情的巧珍真诚直率的内心独白,一个质朴的乡下女子,在她所爱的人面前,一扫少女的矜持和羞怯,打开心扉,无所顾忌的倾诉衷情,这种勇气,不仅仅是一个纤弱女子,即使是高加林这样的堂堂男儿也不禁为之汗颜。 这深情率直的表白,雷霆般震撼着高加林的心,并一度征服了他。爱情使她无畏,使她敢于冲破世俗观念。刘巧珍在爱情的追求上,已经打破了各种愚昧落后的旧传统,旧习俗,跳出自抑的封闭心态。什么叫难以启齿?什么叫羞涩含蓄?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只要能使心爱的人幸福快乐,她是不管身边的人怎样去非议,怎样去讥笑的。高加林叫她讲卫生,要刷牙,她就每天早上坚持刷牙??,当她和高加林谈恋爱的事为村人知晓后,谣言以及父亲的责骂排山倒海般向她袭来,而这个美丽柔弱的姑娘,一如既往地在老槐树下等候高加林,甚至和高加林旁若无人地一起骑单车去逛县城,第二天又联手搞出了一个“卫生革命”。引起的骚动已经让高玉德老汉“老脸臊得通红”,让刘立本像跳蚤一样坐立不安,暴跳如雷。
4
她这种敢作敢为,是对农村中愚昧落后和旧道德、旧习惯势力的有力冲击,用这样方式搏取爱情,已经有了新的意义。
二、慈爱温柔,归顺传统。
刘巧珍用一种温柔体贴的方式,细心地培育着爱情的果实,表现出家庭伦理生活中尤如母亲对儿女,姐姐对弟弟般的骨肉情长。如关于高加林和刘巧珍在夜晚幽会的描写:??巧珍就偎在他身边,用手梳理他落满尘土的乱蓬蓬的头发,或者用她小巧的嘴巴贴着他的耳朵轻轻地,轻轻地给他唱那些祖先留传下来的古老的歌谣,有时候,加林就在这样的催眠曲中睡着了,拉起响亮的鼾声。既没有山盟海誓,也没有激情的喷发,刘巧珍像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哼着儿歌,哄着自己的孩子悄悄地进入睡眠,这是一幅多么宁静、温馨的家庭生活的图画啊!在这类情感模式中,母性之爱特别具有一种完全的自我奉献精神。对于男人,从相爱的第一天起,她们就把自己的命运和对方紧紧地连在一起,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受尽艰难困苦,心里也感到甜蜜和幸福,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才能体验到自身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刘巧珍痴情地爱着高加林,看着心爱的加林哥在地里劳动受苦她心里疼得难受,刘巧珍甘愿用自己终生的劳累,来换取高加林生活中的愉快和轻松。为了表达对爱情的真诚,她不顾世人的讥笑,爹娘的打骂,公然和高加林一块骑车进城;当高加林到县城参加工作以后,她不断问寒问暖,在家中则尽情尽意地照顾好公婆;高加林提出分手时,她不仅没有进城报复,反而对加林的行为给予体贴和理解,即便高加林被县里清退回村时,刘巧珍也阻止了姐姐巧英欲对加林的侮辱行为,坚决站在高加林一边,还设法托人情给加林安排教学工作??,这种不惜压抑、牺牲自我,向所爱的人做出最真诚、最无私的奉献,被人们称为是金子般珍贵的感情,而实质上所体现的乃是母性之爱的伟大。这样带有传统意味的女性,不仅具有牺牲自我的精神,而且与此相关,都有一副菩萨般的仁慈心肠。这主要体现在她们这类人并不企羡腰缠万贯的富家子弟,也不高攀炙手可热的权贵人物,更鄙视自许风流的花花公子和傲慢自负的男子汉。她们所钟情的往往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不惜把自己主动地献给那些生活中的弱者,因此,在这种爱情中,便往往渗透着同情与怜悯,而怜与爱的结合就进入了母爱的层次,它体现出这类女性通过对落难者的庇护,自身能充分体会到儿女般的柔情和强烈
5
的责任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满足。
恐怕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巧珍对高加林的爱意,她对高加林的忠贞与爱恋已无以复加,可以说,这是一种充满牺牲精神的爱,只要高加林幸福,她愿意放弃一切,只要高加林快乐,她愿意给予一切,她虽然离不开高加林,却又不忍心看到他受苦受累的样子,鼓励他出去工作,即使高加林去城里当了通讯干事,她也毫无怨言,痴心不改,给他送钱,替他照顾父母,这种对爱情的无私执着奉献精神正是巧珍心灵美的折射,心灵的美丽与形体的美丽就构成了一个可爱而又可钦的刘巧珍。诚然,巧珍在感情上的付出是无私的,毫无保留而不求回报,在如此痴情,如此炽热的姑娘的内心,我们也能隐隐发现潜伏在她滚烫心灵上的美丽的瑕疵,这也是所有中国女性的通病——对男性的依赖和顺从。巧珍对加林的感情投入就仿佛是一个信徒对神的崇拜和仰慕,以至她缺少一种自我意识,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显得被动、自轻、盲目。她不是想通过高加林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是希望通过高加林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可以说,在精神上,她是富有而又贫乏的,她的纯真,善良的外表内也掩藏着一些简单和愚昧的东西,她的谦让和自卑实际上也是对自我价值和否定。
高加林提出分手后,受沉重打击的巧珍仍刚强地爬起来,“像一匹带着病的、勤劳的小牝马一样,又开始了土地上的辛劳。”在此前自己一直没有接受的马拴面前,她反思自己与加林的差别,决定按自己的条件来生活,即使是无爱的婚姻。巧珍爱情悲剧是一个坚强、无奈和令人心酸的结局,突出地表现她按老乡俗行婚礼的选择上。小说原著对这一场面作了浓墨重彩的铺陈,爱情追求失败的巧珍,马拴又来向她求婚。她觉得在自己声名狼藉的时候,马拴还这般热情,是难能可贵的。她甚至不相信马拴还会要她,“我已经在村庄名誉不好了,难道你不嫌??”,可见传统贞节等旧观念是怎样钳制着爱情偶像抽身离去的巧珍的心,让她越发产生文化自卑和对自身生存价值的重重顾虑。她终于接受了现实给她安排的只有丈夫没有爱人的命运,在匆忙中按老乡俗违心地嫁给了马拴。巧珍选择了马栓,无论她与马栓会不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无论这个悲剧给她留下的伤口多长时间才能愈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巧珍和高加林的分开在艺术形式上是一个悲剧,但站在现实的角度上去分析:与其把幸福寄托在这岌岌可危的爱情上,不如选择另一种爱,所以说,这恰恰是悲剧的结束。
6
刘巧珍的性格,还没有摆脱小生产者思想的束缚,既有高尚开阔的一面,又有守旧促狭的一面,既有刚强的一面,也有软弱的一面,自我意识的谈泊使她在爱情上缺乏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我们赞美巧珍的善良、热情,纯洁的美好品质,但并不意味着肯定她的悲剧性格—把自己的全部的价值维系在爱情与婚姻这个狭小的圈子内,她始终都没有突破这种观念的束缚,她所有的梦想和追求,无非是找到一个幸福浪漫的爱情,在《人生》中,我们不难看出刘巧珍对生活的态度,她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一个“爱”字。经过这样一次感情生活的洗涤,她没有绝望,没有自暴自弃,但也没有痛定思痛后的大彻大悟,却有一段令人心酸而又心寒的呼喊:“她在爱情上的追求是多么天真,悲剧不是命运造成的,而是她和亲爱的加林哥差别太大了,她只能接受现实的宣判”。
当然,除了这些我们还应该在刘巧珍身上看到很多东西。高加林的背叛,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致命打击,但是,“刚强的姑娘,她既没寻短见,也没神经失常,人生的灾难打倒了她,但她又从地上爬起来了!”因为“她留恋这个世界,她爱太阳,爱土地,爱劳动,爱清朗朗的大马河,爱大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应该活下去!她要劳动!她要在土地上寻找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东西!”这一是体现出她的坚强、坚韧;二是体现出她对生活,对土地,对自然,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这正透露出路遥对土地、劳动对故乡自然的深切热爱和依恋。他塑造刘巧珍这个人物,写人在极其困难的景况下战胜苦难的“崇高而光彩的道德力量”,基源于他对现实生活的道德忧虑,其目的就是要借“困难的时候”人们心灵的“高尚美好”,来“折射今天的现实生活”。路遥认同传统的美德,赞美利他的牺牲精神。在他看来,克己利他的仁爱之心和道德善良,与人类生活的意义和进步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通过对巧珍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发现其爱情的追求和爱情悲剧的发生,都缘于她独立人格和自尊意识的未完全觉醒和她所处的环境对她精神文化视野上的局限,而她的这种性格局限性的形成,社会和历史不无责任。所以,刘巧珍在中国文学中的形象也具有了新时代内涵,以及新式爱情的过渡意义。巧珍在爱情面前感受到的差别是感性的又是文化内在的差别,而加林思考的差别是更趋理性和现实的,这也导致他们的爱情选择方式有所不同。其实在当时新旧交替的年代里,爱情的是很敏感
7
的话题,高加林是因为生活和工作碰了壁被反弹回来的,与巧珍发生了偶然的交叉而有了一段单纯的的感情之路。因此,他们的爱情自始至终都有一种不稳定感。巧珍与高加林爱情悲剧是令人心酸的结局。我想如果是在今天也可能发生这样的爱情悲剧,可以说巧珍是传统的美德、乡村文明的代表,是内外皆美的化身。“盖满川”、“头梢子”和不免有点粗俗的“好果子”均是对她“俊”的肯定,她继承了民族性格中勤劳、善良、本分的传统,并且内心世界极其丰富, 而黄亚萍则是一位现代女性,她漂亮标致、见多识广、有知识有能力的现代女性的代表,我们不能否认不管是在当是还是在现在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她能满足我们的虚荣,可是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像巧珍那样纯洁善良的人。刘巧珍爱情追求虽然不成功,但也给后来者追求地久天长的爱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型的现实意义: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加。这生活,除了物质生活,还有那不容忽视的男女双方与时俱进的精神生活。
8
参考文献:
1.《路遥简介》,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2856038 2.《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论小说与小说家》,瞿世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3.《别林斯基选集》,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4.《平凡的世界》,路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
5.《“黄土地”——路遥的精神归宿》 高冬霞, 安徽文学(下半月) , 2008,(11) 6.《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路遥精选集》路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5月
9
正在阅读:
毕业论文:小说《人生》中人物分析02-02
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12-27
电机变压器教案全05-19
2017-2018学年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08-19
张海丽02-07
内科护士长2023年度个人述职报告范文03-23
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原理和开发(中断) -09-15
电渣压力焊的一些要求11-06
怎样排列顺序错乱的句子练习及答案08-28
《现代汉语通论》语法 课后作业答案05-04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人物分析
- 毕业论文
- 人生
- 小说
- 遗传学练习题及答案
- 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实施细则2.1
- “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专题纪律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 《幼儿园教育设计与应用》练习题(专升本)
-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 六十干支详论
- 党风廉政建设自查自纠及整改措施报告
- 六国论练习题(二)
- 江苏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示范工地申报规模
- 《中医护理学基础Z》辅导资料
- 2018年江苏省人防工程监理业务考试试卷及答案
- 临近既有线防护方案
- 工业企业废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 建筑工程卫生培训资料(38页)
-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学会合作
- 中共昌黎县委办公室
- 开展创建三项业务示范单位和样板项目活动实施方案
- CAD常用技巧
- 泵池模板支撑体系及外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 mission planner所有飞行模式 中文参数 调参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