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客家文化熟悉程度的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4-06-02 05: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对客家文化的熟悉程度调查报告

调查小组组长:王俊萍 学号:201304064140 调查小组成员:王俊萍 学号:201304064140 执 笔 者:王俊萍 学号:201304064140

内容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历史悠久。客家文化更是以历史悠久著称。客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支系,其传承和发展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客家文化,是指亚洲地区的客家人共同所创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话、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人文、饮食等方面。客家文化源自苗瑶畲各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再加上长期居住在丘陵地环境影响,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征上也有所不同。而客家人也被称为是“东方吉卜赛人”。其文化特色为保守、稳重、节检。而作为一名客家人,有必要对客家文化做一定的了解,并对客家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本次调查采用的是简单的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问卷的发放和收集以及简单的访谈,同时也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分析,来调查我们年轻一代对客家文化的了解程度,竟而得出客家文化应该怎样传承和发展下去。

关键词:客家精神;客家山歌;客家建筑;客家饮食文化;客家名人故事

1

一、调查背景与现状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历史悠久。客家文化更是以历史悠久著称。可是作为一名客家人,我认为客家文化并没有很好的传承下去,我们所了解的客家文化知识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特色文化正在以我们看不见的速度在慢慢的流失,而且随着一代一代,流失的速度更快;并且我们的文化正在以商业的角度向我们推进,我们了解的客家文化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了,为了经济而了解文化。

同时我认为客家文化的宣传工作做的不到位,对外发展的很好,可是对内却做得凤毛麟角,就好像中华民族文化一样,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宣传的很好,外国人学的、了解的、懂得的中华文化比中国本土人都还要多,并且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反观我们自己,我们做得真的够了吗?我们的文化正在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般的速度自东向西流到海洋,海洋再以大气循环的速度席卷全球,我们本土的文化就像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样贫瘠,留下为数不多的生命。是否我们的文化传承真的到了那么严峻的地步呢?答案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我借助这次的机会想了解一下我们客家人对客家文化的了解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同时也扩大自己对客家文化知识的了解度,为客家文化的传承工作做贡献。本次调查主要收集了梅州平远人(主要针对对象是30岁以下的)对客家文化的熟悉程度的分析调查表,作为对客家文化的熟悉程度的调查报告,竟而得出客家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的目的。

二、调查方案

调查时间:2014年7月——8月 调查地点:梅州市平远县

调查对象:梅州平远人(主要针对对象是30岁以下的),调查问卷回收率达100%。

调查内容:主要内容涉及到客家精神、客家山歌、客家建筑、客家饮食文化、客家名人故事,了解我们对客家文化的熟悉程度。

调查目的: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支系,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有必要了解和熟悉它,尤其是本客家人,所以此次调查主要的目的是了解大家对客家文化的熟悉程度,得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方向该何去何从。

三、基本结果

在这次调查中,有效调查问卷率是达到了100%,因此该次调查报告是进行的很顺利,让我拿到了很多有效的数据。因此下面是该次调查报告的结论分析: (一)客家人比例

2

图1 被调查者比例图

梅州平远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因为此次调查主要的方法是网上进行填调查表,因此调查的35个人中,约有5个人不是客家人。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的调查结果。因为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并且客家人散布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为了完善中华民族文化而了解各个文化支系。 (二)是否有必要主动了解客家文化

在“你认为有必要主动了解客家文化吗?”的问题中,超过95%的人是认为有必要主动了解客家文化的。但是通过聊天的方式再次问道“你有主动了解客家文化的行为吗?”可以说超过半数的人是没有过这种行为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每个人了解文化的意识很强,但是他们却没有实际的行动。我们每个身处自身文化氛围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耳濡目染了,不用说都是必要的,但是就我从我周围的那些客家人以及我所接触到的客家人来说,我认为他们对客家文化的深层了解是很少的,大部分了解的是浅层的东西,没有系统的了解过这些文化,但是必须要说的是这还跟地区有关,在梅州梅县,它的客家文化的氛围比较浓烈,那边的商业客家文化比较多,人们接触的比较多这样的文化,因此相对其他地区来说,以实际行动践行主动了解客家文化的比较多。另外还有极小部分的人认为是没有必要的,通过进一步的了解,他们说道没有必要主动了解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身处这个大文化背景,我们在无形之中已经接触到了许多的文化知识,另外是因为他们对本身的文化不感兴趣,很明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图2 是否有必要主动了解客家文化统计图

(三)自身客家文化知识了解程度的分析

在“你认为你对客家文化知识了解达到了怎样一个高度?”的问题中,占一

3

半的人认为他们了解到的客家文化知识是一般般的,不是很多的,还有不到五十分之一的人认为他们的客家文化知识是差的,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的客家文化知识是好的。还有不到6%的人认为他们对客家文化掌握的极好。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的客家人来说,虽然我们是客家人,却对客家文化知识掌握的不好。就像我们是中国人,但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却了解、掌握的不深,我们在被动的接受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却主动接受那些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正在侵蚀。我们的文化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始吹生另一种文化现象。

图3 自身客家文化知识了解程度的分析图

(四)对周围人客家文化熟悉程度的评价

在“你认为你周围人的客家文化知识掌握程度是这样的?”的问题中,几乎跟“你对客家文化知识了解达到了怎样一个高度?”的比例差不多,占一半多的人认为是一般般的,认为差的占一百分之三,这个比例是很小的,四分之一的认为是好的,极好的占得比例也是比较小的。也就是说我们普遍掌握的客家文化知识是一般般的,还过的去的,掌握的东西比较基础。别人问及的时候能够答得出

来。

图4 自身对周围人的客家文化熟悉程度的分析图

(五)对客家精神的了解程度

在“你了解什么是客家精神吗?”的问题中,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自己对客家精神的了解只有一点点的,还有接近30%的人是对客家精神了解很多的,占少数的人认为对客家精神是完全不了解的,还有一小部分的人是完全了解客家精神

4

的。相对于客家山歌、客家建筑,被调查人员对客家精神还是了解的比较多的。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志、良心等。我们能从客家人身上体会到、感受到这种精神。例如客家精神里有:爱国爱民,反压迫反侵略;勤劳刻苦,努力开拓;勇敢无畏,富革命精神;挚诚团结,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最明显的是客家人好客以及朴素。

图5对客家精神的了解程度的比例

(六)自身是否具备客家精神

在“你认为你身上具备客家精神吗?”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占了接近97%的人认为自己身上是具备客家精神的,只不过这种精神的多少罢了。其中认为自己身上具备的客家精神主要有勤劳刻苦、朴素、好客、挚诚团结、敬祖睦宗等等。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缺陷,因此即使是最正宗的客家人,他都不可能积满了所有的客家精神,但是我们骨子里会有深深的客家精神烙印。另外还有极小部分的人是认为自身是没有客家精神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会受到文化氛围的影响,我们骨子里已经扎下了这种文化影响。我们都知道文化的影响力是无影无踪的,它是软实力。我们自身察觉不了,但必定存在。

图6自身是否具备客家精神的比例

(七)对客家山歌的历史以及发展的了解程度

在“你了解客家山歌的历史以及发展吗?”的问题中,对客家山歌的历史以及发展完全不了解的占了25%左右,了解一点点的占了62%左右,还有占17%是对客家山歌是了解的。也就是说有83%的人对客家山歌的历史以及发展是有一

5

定了解的。客家山歌作为客家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的。它是我们特色文化中的一员。老一代的人对客家山歌是情有独钟的,他们用山歌来传达自己的情感。记得小时候,那时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完全向信息时代迈进,我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比较的窄,主要是电视机。我家的老人比较喜欢听山歌,会买各种唱山歌的光盘。所以小时候听的客家山歌最多,但都是陪着老人一起听的,独自一人肯定不会听客家山歌的。

图7 对客家山歌的历史以及发展的了解程度的比例

(八)客家山歌是否好听

在“你认为客家山歌好听吗?”的问题中,占86%的人认为客家山歌还可以,认为完全不好听的占了不到6%的人。还有8%的人是认为客家山歌是好听的。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对客家山歌还是认同的。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受各种歌曲的熏陶,但是对这种特色歌曲还是挺赞同发展的。但是文化是由人发展和传承的,当代青年大多数都不愿学习客家山歌,在我们这年轻一代中会唱客家山歌的没有几个。就是说文化中的有些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在流失。

图8 客家山歌好听程度的比例

(九)对客家山歌的看法

在“你最近你最后一次听客家山歌是在什么时候听的?现在还有听客家山歌的习惯吗?你认为老一辈对客家山歌的喜欢程度是怎样的(相比我们这一代 )?”的问题中,整合信息得出,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听客家山歌的频率比较低,并且没有听客家山歌的习惯,大多数的情况下不是自己在听,而是跟老人一起听客家山歌,特别是小时候听的客家山歌比较多。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客家山歌的喜爱程度是有降低的,特别现在是电子信息时代和流行风的时

6

代,人们听客家山歌的频率更是低。人们更热衷流行歌曲,而对特色的歌曲没有兴趣,这就造成了客家山歌发展以及传承的担忧。 (十)对客家山歌传承的态度

在“你认为客家山歌有传承下去的必要吗?”的问题中,100%的人都认为有必要传承下去。整合他们回答的信息得出的结果是他们认为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的一员,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那么究竟如何传承呢?难道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我们作为客家人的一部分,是有责任和义务发展和传承下去,但是要拿出具体的实际行动来发展和传承,如果空有口号,没有行动,那么一切都没有意义。而且空有口号,人人都会喊,都会说。 (十一)对客家建筑的历史以及建筑特色

在“你了解客家建筑的历史以及建筑特点吗?”的问题中,接近70%的人对客家建筑的了解是一点点的,接近26%的人是了解很多的,对客家建筑完全不了解和了解很深的各约占2.8%左右。了解一点点的占了大多数。客家人比较注重风水以及为了防御等的原因,因此房屋建造非常有特色。最有特色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客家的一大亮点,但是不同地方的围龙屋,它又有所不同,它的种类比较多。围龙屋是一种富有极具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图9 对客家建筑的历史以及建筑特色了解比例

(十二)客家建筑保存程度

在“你看到的客家建筑保存程度是怎样?”的问题中,认为差的占了23%左右,大约63%左右的人认为保存的程度是一般般的,还有14%的人认为保存的程度是好和极好的。目前大多数的客家建筑都进行了维修,并且大多数是由乡里人自己出资修建的。目前客家特色建筑居住的人比较少,大多数人已经搬出客家老宅,老宅作为堆放杂物和养家畜的地方。当地人对居住地用的比较的随意,没有意识去保护客家特色建筑。

7

图10 自认客家建筑保存程度的比例

(十三)当地政府对保护客家建筑所做的贡献

政府工作是为了为人民服务,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发展问题就是政府应该解决的问题。该问题是旨在调查政府工作(对客家建筑所做的贡献)被人民认同的程度。约占72%的人认为政府在保护客家建筑所做出的贡献是只有一点点的,认为多和极多的共占了28%。就是说大部分民众认为政府做出的措施是少的。那事实是否就是我们所感受到的那样呢?在这方面,首先我们必须全方位的了解到政府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其次在这方面可以看出政府在这方面做得不足,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虽然政府可能做了,但是却不为人知。其次民众的了解程度不高。

图11 政府在保护客家建筑方面做出的贡献的认同比例

在“你认为政府在保护客家建筑方面应该做出怎样的贡献?”的问题中,总结大家的答案是政府要出台政策,然后做宣传工作,让大家都知道有客家特色建筑,对客家特色建筑进行维修,把这种特色作为旅游资源吸引大家的观光旅游,发展经济,进而拉动该地的经济发展。 (十四)平远是否有客家特色建筑

说实话,设这题的原因是因为之前我们系的三下乡活动要去的是梅州大埔,我有先做一些课前工作去面试,因此到图书馆去找梅州的客家文化之类的书。因为我觉得我是客家人,但我对客家文化却了解不深,别人问起我客家有什么特色

8

的时候,我的问答永远是那么简单,因为我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浅层。因此找到了《客家民居》[1],它一共分八卷,即梅江卷、兴宁卷、梅县卷、平远卷、蕉岭卷、大埔卷、丰顺卷、五华卷。我看了平远卷的和大埔卷的。说实话,我被里面的内容震撼了,在没有看之前,我一直的观点是平远石正是没有特色客家民居的,可是我错了。因为之前一直没有任何人跟我说过这些东西,自己也没有重视,一直是懵懂的。所以设这题是看看大家对本地区民居的了解程度。在这题中,88.57%的人认为是有的,认为没有的占了11.43%,我想认为没有的应该是我之前的状态。就平远石正而言,就有许多的特色建筑,例如石正的四角楼、琼芳围、上新村何屋等等。

图12 自认平远是否有特色客家建筑的比例

(十五)在保护客家建筑方面应该做出的措施分析

在这题中,看似是跟第14题的差不多,可是你仔细看,就可以看出这题没有限定谁在保护客家建筑方面做出措施,就是说不仅是政府应该做出措施来保护客家建筑,我们自身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来保护客家建筑。客家特色建筑是我们建筑类的一大宝库,目前居住在客家特色建筑里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家和小孩子,年青一代大多外出打工,只有重大节日的时候,才会有热闹的景象。可是从这题的作答来看,总结起来是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做出贡献,我们涉及的方面极少。对于客家建筑,我们自身应该爱护,不应该自行破坏建筑,提高保护特色建筑的意识。

(十六)客家饮食文化分析

从下图可以看出,我们对客家饮食文化了解的还是比较好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特别是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途中,为了适应生活,用智慧创造出了许多的饮食特色。例如酿豆腐、盐焗鸡、梅菜扣肉等。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客家菜肴,另一为客家小吃。客家人在吃的方面,偏重“肥、咸、熟”。其实我们看自己家里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多少了解一下客家饮食。因为这是在无形之中被我们传承下去了。

9

图13 对客家饮食文化的了解程度比例

由下图可以看出,认为完全不重视占了少数,大多数认为对客家饮食文化的重视还是有的,只是程度不同。

图14 对客家饮食文化重视程度比例

我们自身是客家人,我们烹饪食物的方式或者对食物味道的考究都是传承先辈的,当然我们现在在不断的创新。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生活品质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也高了,市场根据我们的需要不断的有新产品出现。有需求就有生产。我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对自身能够做的东西都已经变得生疏了。一些传统的东西被丢失,例如作为客家人,每当过年的时候就会酿娘酒、磨豆腐。可是你会发现我们年轻一代中没有几个会的,大都是传到妈妈辈就止步了。这也是一种不重视的体现。所以说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我们对饮食文化的重视程度会比以前弱很多。

在19题中“你认为现今的客家饮食有何变化?(填空题)”,从大家的回答来看,一部分人认为现在的客家饮食更加丰富了,更加注重营养的搭配了,比较清淡了,并且融合其他的一些元素,例如西餐元素;一部分认为是没有变化的;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比起以前,我们吃的东西更加简化了,缺失了客家味道。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讲,比起以前来讲,我们家吃的比较好了,吃的比较精细了,比较丰富了,比较注重营养了,就是不像我们祖父辈一样,吃了上餐,没下顿。但是必须要说的是我们比较特色的东西在自家里没有了。例如在我奶奶那辈,他们过年的时候会自己磨糖浆、做特色的糯米板、烙大饼,酿娘酒、磨豆腐、炸板子等等;在我妈妈这辈,过年只会弄酿娘酒、磨豆腐、炸板子,其他的不会;在我这辈,只有帮帮忙的份,但还是不是帮倒忙的情况。平时的话更是从简。所以现在逐渐

10

兴起许多的客家特色餐馆、农家菜餐馆等等。其实我们是在回味那种味道,那种缺失的味道,那种独特的味道。

是否还保持着以前的客家饮食文化的比例11.43?.57%是不是

图15 是否还保持着以前的客家饮食文化的比例

由图可看出,占了88.57%的人认为还是保持了的,只有11.43%的人认为没有保持的。其实文化它需要时间的沉淀,就像酒一样 ,埋得越久越香。我们需要认识到这样一个局面是:文化是保存下来了,可是践行文化的行动却没有。它变得就像文书一样记载,没人问津是可怕的。 (十七)知晓客家名人故事

由下图可以得出,我们对客家名人故事是了解很少的。可是我们客家人中却出了特别多的名人。就拿梅州来说,梅州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同时又是将军之乡[2]。其中军事人才有:叶剑英、黄镇球、温生才、林百举、陈敬岳、周曾、饶辅廷、郭典三、沈建图、张孤梅、王立潮、卢伟良、张文……….还有其他的代表,例如晚清客家三大书法名家:胡曦、宋湘、伊秉媛;近代的黄遵宪、张弼士、丘逢甲、罗香林、宋湘、李莉、曾宪梓、田家炳……

熟悉客家名人故事多少比例5.71%5.71(.57%极少一般般很多极多60%

图16 熟悉客家名人故事的比例

(十八)名人对客家经济带动的效应

11

名人效应程度的比例极好, 5.71%不怎样, 25.71%好, 22.86%还可以, 45.71%

图17 名人效应带动程度比例

由上图可以看出,占了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这种效应是没有多大的,即使梅州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同时又是将军之乡。这种优势很明显没有体现出来。还有四分之一的人可能是受益于这种效益,所以说名人带动的效应是好的。说实话即使是同一个市,不同的县他们都会有经济发展的差异。任何一个地区都会有贫困县,我们的发展都不是全面的。

第23题“你认为客家文化发展的优势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做?(填空题)”中,由大家的答案可以看出大家回答的答案是比较笼统的,即大家回答的答案是比较广泛的,集中在回答加大宣传、弘扬客家文化。可是文化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就客家文化而言,它就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本次调查主要是涉及客家精神、客家山歌、客家建筑、客家饮食文化、客家名人故事。但客家文化还包含其他的内容,像客家话、客家特色小吃等等。每一个方面都能够细分,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挖掘,每一个方面都需要仔细研究。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从本次的调查来看,大家对客家文化的熟悉程度是比较低的,即使本身是客家人。而且我们对客家文化知识的了解大多数是通过老人的讲解了解到的,或是自身对客家文化的领悟,以及生活在这个大坏境的影响下所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就是说我们获取客家文化知识的渠道比较窄,并且没有系统的了解,所知道的东西都是零碎的,表面的,纯粹的,懵懂的,自己总结性的。 (二)建议

通过本次的调查,我发现我们的客家文化知识确实是薄弱,因此在这提出几个较合理的建议:

政府方面:

1、首先把客家文化的相关内容编辑成书,就是把客家文化知识当做教科书来普及,并且根据孩子的理解程度来设计书的知识。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系统的了解客家文化,从小抓起,使我们能够全面的了解客家文化,而不是现在的一知

12

半解。

2、因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人们生活水平的差异。那么网络的普及度就会有差异。目前各个地区的网上平台是做得有声有色,但是一般的民众是不了解政府在做什么工作和在哪方面做出了利民的政策的,因此加大宣传力度需要一些亲民的行动。我们不能只依靠网络技术的发展去实现经济的发展和了解民众的苦疾。

3、对客家建筑进行维修和保护。把客家建筑作为旅游景点发展,拉动本地 区的经济发展。

4、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的精髓,加大弘扬客家精神。精神是人们的支柱,必须大力发展。

5、充分利用好我们的名人效应,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深入挖掘名人的背后故事,并广泛的宣传,不仅做到当地村镇的人知道有这样的人物,更需要整个市人的了解和熟悉,同时不能以发展名人的名义而任意的破坏我们周围的坏境,应做到和谐社会。

6、对于客家山歌,更是应该大力普及。客家山歌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例如可以有组织的搞唱山歌大赛,写山歌比赛,参加的人员可以是各乡镇的代表,带动其他乡镇山歌的发展。

7、对于客家饮食文化,我个人觉得不能太过于依赖市场,自家应该保存多种饮食特色,不能太过于单调,不能把什么东西都摒弃,该保存的还是要好好保存好。另外客家菜是广东菜系的一大亮点,可以加以宣传,让更多的人品尝和享受到农家风趣。

个人方面:

1、学会主动了解客家文化知识。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多看一些介绍客家文 化的书籍,了解本客家的知识。

2、对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多多支持。多了解政府做的工作,可以通过浏览当地区的政府网页来了解最新的动态。

3、对不了解客家文化的人可以普及自己所了解到的客家文化知识。 4、积极参加本地区的特色活动,为政府的相关活动献计策。 五、调查总结

说实话,通过本次的调查,首先我个人对客家文化的了解是比较多了的,同时也为相关调查人员提个醒,客家文化真的需要大众的传承与发展。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支系,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需要真正的传承者去发扬,而不是不懂装懂。

13

参考文献:

[1]中共梅州市委宣传部.岭南建筑经典丛书:客家民居[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

出版社,2012-5-1.

[2]政协梅县文史委员会.梅县将帅录[M].广东:政协梅县九届文史委员会编图书出版社,1997-5-1.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il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