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更新时间:2023-11-18 21:54: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建铁路

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站前工程TJ-10标段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编 制:___________ 审 核:___________ 批 准:___________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京沈客专辽宁段TJ-10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四年十二月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1.3工程概况.......................................................................................................... 2 1.3.1地形、地貌................................................................................................... 2 1.3.2工程地质条件............................................................................................... 4 1.3.3地震动参数................................................................................................... 6 1.3.4气候特征....................................................................................................... 6 1.4建设总体目标.................................................................................................. 7 1.4.1安全生产目标............................................................................................... 7 1.4.2环境保护目标............................................................................................... 7 1.4.3协调目标....................................................................................................... 7 2施工计划..................................................................................................................... 7 3施工方案..................................................................................................................... 8

3.1路堑基床结构形式.......................................................................................... 8 3.2路堤基床结构形式.......................................................................................... 9 4施工方案及措施......................................................................................................... 9

4.1级配碎石填筑要求........................................................................................ 10 4.2级配碎石垫层施工........................................................................................ 12 4.3混凝土基床施工............................................................................................ 15 4.3.1钢筋绑扎..................................................................................................... 15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4.3.2模板支立..................................................................................................... 16 4.3.3基床混凝土浇筑......................................................................................... 17 4.3.4混凝土浇注施工相关要求......................................................................... 18 4.4拆模及养护.................................................................................................... 19 4.5基床表层相关附属施工................................................................................ 20 4.5.1线间集水井布置......................................................................................... 20 4.5.2路肩施工..................................................................................................... 22 5主要施工资源配置................................................................................................... 24

5.1劳动组织........................................................................................................ 24 5.2施工机具配置................................................................................................ 25 6关键工序及质量控制............................................................................................... 25 7施工安全要求及措施............................................................................................... 28

7.1安全要求........................................................................................................ 28 7.2环保要求........................................................................................................ 29 7.3应急救援预案................................................................................................ 29 7.3.1应急救援预案的目标................................................................................. 29 7.3.2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29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1)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施工投标文件、图纸、答疑书、补遗书及业主指导性施组等。

(2)现场勘测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资料。

(3)项目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7)《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9)《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铁建设[2010]255号)。 (10)《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1.1-2003)。 (12)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 (13)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14)京沈客专辽宁段TJ-10标总体施组及二工区路基施组。 1.2编制原则

(1)在标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下进行施工组织安排,并力争提前完成。 (2)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平行作业,各工序紧密衔接,保证各工序施工始终处于计划控制之下。

1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3)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考虑,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储存作业,减少物资运输周转工作量。

(4)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格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开展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

(5)严格执行铁路总公司颁发的施工规范、设计规范及验评标准。 (6)上足机械设备和劳动力,配齐各类管理人员。

1.3工程概况 1.3.1地形、地貌

DK592+840.00-DK592+917.83段地层为粉质黏土:褐黄色~灰黑色,软塑~坚硬,含铁锰结核,黏性好,表层含植物根系,σ0=140kPa;凝灰岩:灰褐色~棕红色,全~弱风化,凝灰结构,块状构造,该岩含膨润土矿石,具强膨胀性,σ0=250kPa(全)/400kPa(强)/800kPa(弱);安山岩:棕红色~灰绿色,全~弱风化,斑状结构,块状构造,σ0=300kPa(全)/550kPa(强)/1000kPa(弱)。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48m,标准冻结深度为1.3m。特殊地质条件:凝灰岩具有强膨胀性。

DK597+738.46-DK598+400段地层为粉土:黄褐色,灰褐色,密实,稍湿,可见原岩碎块,0.0~0.3为耕土含植物根系,σ0=140kPa;粉质黏土:褐黄色,灰黑色,软塑~硬塑,手捏有砂感,含少量铁锰结核,可见原岩碎块,0.0~0.3为耕土含植物根系,σ0=140kPa;安山岩:全风化~弱风化,灰褐色,灰绿色,主要矿物成分为角闪石,辉石等,斑状结构,块状构造,σ0=300kPa(全)/550kPa(强)/1000kPa(弱)。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土

2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壤最大冻结深度1.48m,标准冻结深度为1.4m。

DK598+400-DK600+213.5段地层为黏土:黄褐色,硬塑,含铁锰结核,σ

0=140kPa粉质黏土:灰白色~黄褐色,含铁锰结核,软塑~硬塑,σ0=140kPa

(软塑)/180kPa(硬塑);粉土:黄褐色~褐黄色,密实,潮湿,土质均匀,手捏有砂感,σ0=140kPa;凝灰岩:棕褐色~灰黄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全风化~弱风化,σ0=250kPa(全)/400kPa(强)/800kPa(弱);安山岩:灰褐色~灰绿色,主要矿物成分为角闪石、辉石等,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全风化~弱风化,σ0=300kPa(全)/550kPa(强)/1000kPa(弱)。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48m,标准冻结深度为1.4m。

DK600+271.7-DK601+608.3段地层:粉质黏土,黄褐色~灰褐色,软塑~硬塑,土质均匀,偶见细角砾,局部含粉土夹层,0.0~0.3m为耕土含植物根系,地基承载力σ0=150~100kPa;粉土:黄褐色,密实,稍湿,土质不均匀,0.00~0.40m为耕植土,含有少量植物根系,地基承载力σ0=140kPa;粉砂:褐黄色,松散,稍湿0.2m以下饱和,级配较好,主要成分以石英、含粉土约20%,地基承载力σ0=90kPa;细砂:褐黄色,稍密,饱和,主要成分为石英等,级配较好,8.1~8.4m为粉砂夹层,地基承载力σ0=190kPa;砾沙:杂色,稍密,饱和,主要成分石英、长石,一般粒径10~20mm最大50mm,充填中砂约15%,充填黏性土约25%地基承载力σ0=370kPa;凝灰质砂岩:黄褐色,12.65~30.9红褐色,30.9~35.8m灰褐色,35.8m以下灰绿色,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等凝灰结构,块状构造21.35~23.40m及30.9~33.7m,全风化结构构造不可辨,岩芯呈土柱状手掰易开,含少量石英,30.9~31m,砂质较明显,地基承载力σ03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250kPa;10.9~12.6m、14.9~19.6m、23.4~30.9m及33.7m以下强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碎状及柱状,一般块径30~80mm,最大110mm,一般柱状长9~40cm,最长79cm,锤击易碎,地基承载力σ

0=400kPa;

12.65~14.9,19.6~21.35m弱风化,裂隙发育。凝灰岩:灰褐色,全风化,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岩芯多呈砂土状,手捏易碎,地基承载力σ0=250kPa;强风化,灰褐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块状一般块状20~100mm,地基承载力σ0=400kPa。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48m,标准冻结深度为1.3m

DK601+648.1~DK602+815.5段地层安山岩:灰褐色18.3~19.3黄褐色,主要矿物成分为角闪石、辉石等,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全风化,结构构造不可辨,岩芯呈土柱状地基承载力σ0=300kPa;16.9~18.3m强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碎块状,一般20~85mm,最大90mm,锤击易碎,地基承载力σ0=550kPa,18.3m以下弱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短柱状,一般柱长4~26cm,最长28cm,锤击不易碎,地基承载力σ0=1000kPa。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48m,标准冻结深度为1.3m。 1.3.2工程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特征概述 ①冲洪积平原区

主要分布在新民至沈阳间,地形平坦开阔,主要岩性为黏性土、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等,局部浅部分布透镜体状软土及松软土,地震高烈度区存在地震可液化层。该段线路工程地质条件一般,桥梁基础采用桩基,路基支挡工程采用桩基础,软土及松软土分布地段路堤基底欠稳固,地基需采取加固处理措施。

4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②低中山、低山、丘陵区

自密云至新民线路走行于燕山山脉、鲁努儿虎山脉及辽西丘陵区,该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丘陵及丘前缓坡覆盖层较薄,一般为0~5.0m,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一般埋深5~20.0m;丘间洼地及谷地覆盖层较厚,一般5.0~30.0m,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一般埋深大于5m。下伏基岩主要岩性为砂岩、页岩、灰岩、白云岩、泥灰岩、板岩、石英岩、混合岩、安山岩、凝灰岩、流纹岩、片麻岩、片岩、石英岩等,各期侵入的花岗岩、闪长岩、正长岩等。桥梁基础部分采用桩基,部分采用明挖基础。由于地下水埋深较浅,部分路堑挖方断存在地下水的作用和影响,部分地段岩层走向与线路走向基本平行,需考虑顺层边坡的不稳定问题,路堑边坡需防护。路基支挡工程一般采用明挖基础,路堤工程除了丘间洼地外基底稳固。本段中、低山及丘陵区的部分沟谷中存在较厚层的第四系松散堆积,遇集中降水有形成泥石流或山洪突发等灾害。

(2)不良地质 ①人为坑洞

线沿线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各种矿藏形成了众多矿坑及采空区,在选线中已经基本进行了避绕。

②顺层

沿线的低、中山及丘陵区多出露各时代层状岩层,这些岩层层理发育,地表多强风化~弱风化,存在顺层滑移破坏的可能。

③崩塌、落石

沿线的低、中山及丘陵区自然形成陡坡(陡壁、陡崖)或人工开挖形成高陡边坡,有崩塌、落石等不良地质现象。

5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④地震液化

所经平原、开阔沟谷、河流阶地等表层25m范围内广泛分布全新统砂土、粉土,局部为松散、饱和状。因拟建铁路所经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局部为0.2g~0.10g,砂土及粉土有地震液化问题。在地震影响下部分地段饱和砂土、粉土可能产生液化。

⑤岩溶

沿线长城系地层中,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以及白云岩中为可溶性岩石。现场调查及部分钻孔岩芯中发现部分岩石具有溶蚀现象。根据调查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本线可溶性岩石中一般不发育大规模溶洞,但由于勘察深度及范围的局限性,岩溶发育程度还需通过进一步确认。 1.3.3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最大冻结度为1.48m。 1.3.4气候特征

辽西境内处于燕山辽东山东半岛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性大陆气候区与松辽中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区、松辽上游中温带亚干旱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地带。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辽宁省范围属于寒冷地区。具体见表1.3.4

表1.3.4主要气象要素

城市 项目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 累年极端最低气温(℃) 38.3 历年平均风速 (m/s) 2.95 沈阳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61.0 累年雷暴日数 24.0 -33.1 历年最大风速 35.6 历年平均降(m/s)及风向 NW 水量(mm) 6

631.5 累年雾日数 10.6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城市 项目 历年年平均气温 (℃) 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 8.9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m) 1.48 沈阳 历年平均蒸发量(mm)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cm) 1520.4 20.0 -11.3 历年大风日数 18.1 1.4建设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落实“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全面提升本项目建设水平,确保本项目又快又好的建设。 1.4.1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质量重大及以上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 1.4.2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污染有效控制,土地利用节约资源,节能、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工程绿化一次达标,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铁路。

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4.3协调目标

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我方将积极处理好与河道管理所、业主、监理、设计、质量监督、地方政府和人民等间关系,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创建和谐的施工生产环境,以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2施工计划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计划工期为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7月20日,结

7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合基床表层施工工程量、人员、设备、资金投入等情况,具体工期安排详见表2.1。

表2.1路基基床表层工期计划

工序 碎石垫层 工期 填筑 工点 2015.5.11DK592+840.00~DK593+917.83 2015.5.1~~2015.5.10 2015.5.31 2015.5.212015.5.1~DK597+738.46~DK600+213.5 2015.5.20 2015.6.30 2015.5.15DK600+271.70~DK601+608.3~0 2015.5.25 2015.6.15 2015.6.11DK601+648.10~DK602+815.50 2015.6.1~~2015.6.10 2015.6.31 2015.7.10 2015.7.20 ~~2015.6.25 2015.6.202015.7.11~~~2015.7.5 2015.5.262015.7.10 2015.6.162015.6.252015.7.20 ~~~2015.6.10 2015.5.302015.6.20 2015.7.11~~2015.5.202015.6.11基床 基床 附属工程 C20混凝土 C35混凝土 基床表层 3施工方案

路基基床分路堑、路堤两种结构形式,具体要求如下。 3.1路堑基床结构形式

路堑地段混凝土基床顶宽8.9m,混凝土基床依次为C35混凝土厚0.5m,

8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C20混凝土厚1.4m,基床以下铺设0.25m厚碎石垫层;其中DK593+115-DK593+155段路堑混凝土基床以下铺设0.5m厚碎石垫层,DK592+840-DK592+910、DK593+320-DK593+650段路堑混凝土基床以下铺设0.25m厚碎石垫层,垫层以下填筑0.25m厚三七灰土,DK598+140-DK598+240段表层铺设0.3m厚C35混凝土。

图3.1路堑基床结构形式

3.2路堤基床结构形式

路堤地段基床厚度为2.7m,上部设置混凝土基床,顶宽8.9m,混凝土基床依次为C35混凝土厚0.5m,C20混凝土厚0.98m,混凝土基床下填筑0.67m级配碎石掺5%水泥,基床底层范围内填筑0.55m厚A、B组土,混凝土基床两侧填筑A、B组土。

图3.2路堤基床结构形式

4施工方案及措施

9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4.1级配碎石填筑要求

4.1.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料规定应符合以下要求: (1)级配碎石材料由块石、天然卵石或砾石经破碎筛选而成。

(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应符合表4.1.1-1的规定,其不均匀系数Cu不应小于15,0.02mm以下颗粒质量百分率不应大于3%。粒径级配曲线如图4.1.1-2所示。

表4.1.1-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

方孔筛边长(mm) 0.1 0.5 7-32 1.7 13-46 7.1 41-75 22.4 67-91 31.5 82-100 45 100 过筛质量百分比(%) 0-11(5) 注:括号内数字适用于寒冷地区铁路。

图4.1.1-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曲线

(3)粒径大于22.4mm的破碎卵石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质量百分率不应小于30%。

(4)级配碎石粒径大于1.7mm颗粒的洛杉肌磨耗率不应大于30%,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应大于6%,粒径小于0.5mm细颗粒的液限不应大于25%,塑性指数应小于6,不应含有黏土及其他杂质。

4.1.2基床表层填筑前应对基床底层进行验收,其质量应达到设计要求。 4.1.3基床表层施工按“三阶段、四区段、六流程”组织作业,各区段内严禁

10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几种作业交叉进行,并设置明显标识。基床表层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1.3所示。

图4.1.3基床表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4.1.4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2基床表层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应根据施工机械能力、数量确定。区段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

3级配碎石摊铺可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摊铺厚度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控制。用平地机摊铺时,布料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数量。级配碎石摊铺严禁采用薄层贴补法找平。

4级配碎石摊铺完成后应由人工配合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5碾压前应检查级配碎石的含水率。必要时应补充洒水,使其含水率达到或略大于施工最优含水率。

6碾压时应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线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

11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压。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宽度不应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应小于2.0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碾压后的基床表层表面,不应出现局部表面不平整、粗细集料窝或集料带现象。

7横向结构物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范围内应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 8横向接缝处填料应翻挖并与新铺填料拌和均匀后再进行碾压,纵向应避免施工缝。

4.1.5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完成后,应采取措施控制车辆通行,保护基床表层不受破坏。严禁机械设备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4.1.6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压实标准应符合表4.1.6的规定。级配碎石采用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或变形模量Ev2动态变形模量Evd作为控制指标。

表4.1.6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填料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级配碎石 ≥190

≥55 压实系数K ≥0.97 注: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v2。采用Ev2时,其控制标准为Ev2≥120MPa且Ev2/Ev1≤2.3。

4.2级配碎石垫层施工

⑴采用50t以上振动压路机碾压处理,振动频率应接近基底土层的自振频率,自振频率经现场试验确定。

⑵施工前应标出需要进行振动碾压的范围,并查明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的

12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由于振动碾压造成的破坏。

⑶振动碾压应控制碾压速度,施工由地基处理两侧向中心碾压,轮迹覆盖整个路基表面为碾压一遍,碾压遍数应根据实验性施工确定,并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直至满足施工质量要求。振动碾压应按照静压-弱振-强振-静压的顺序施工。

⑷碾压时因匀速碾压,变速时必须停机。在一个碾压行程中不得变速。上下坡时,应事先选好档位,不得在坡上换挡。碾压段出现橡皮土时应及时停止施工,并作相应处理。

②振动碾压施工方法及工艺:振动碾压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确定碾压起点 分区划线 压实度检测

表层处理 确定碾压次数 循环碾压压实 对比效果 压实度检测

图4.2-1振动碾压工艺流程图

路基检测成型 13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密度,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

横向接缝处填料应翻挖并与新铺的填料混合均匀后再进行碾压,并注意调整其含水率,纵向应避免工作缝。

施工中应坚持层层检测、层层报检,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

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应及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行调整处理后方可碾压。

压路机按S形走行,相邻两行碾压轮迹至少重叠30cm,保证不漏压。压路机碾压走行线路如下图所示。

图4.2-2压路机碾压路线图

③质量检验

14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施工质量要求:振动碾压最后5遍的沉降量不得大于碾压1cm,碾压施工完成后,应检测地基压实质量,压实标准应满足规范要求。

检验数量:振动碾压达到设计规定的遍数后,每100m等间距检查2个断面6个点,每断面左、中、右各1点,左、右点距路基边缘1m处。若未能达到规定的施工质量要求,则继续碾压,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4.3混凝土基床施工 4.3.1钢筋绑扎

在砼基床施工前,按设计线打钢筋桩给出模板支承线、钢筋铺设线,经复核无误后,立四周模板,绑扎钢筋,钢筋布置图见下页图:

图4.3.1-1路基混凝土基床钢筋布置图

15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距砼基床底20cm及砼基床顶20cm处埋设传立杆。

图4.3.1-2基床混凝土传力杆埋设布置图

图4.3.1-3基床混凝土传力杆埋设细部图

4.3.2模板支立

砼基床模板采用高度为150cm大块钢模组装,加固采用钢管、木方组合支

架立钢管 燕尾卡 16 模板肋 模板面 T型扣 支撑钢管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撑。

图4.3.2混凝土基床模板支立图

4.3.3基床混凝土浇筑

模板安装后经检查合格,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应润湿基底。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供应。混凝土运输由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垂直运输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C20混凝土基床分层浇筑,一次成型,每次浇注时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并且上下层砼断面间距不小于1.5m,每层摊铺厚度不大于60cm,且上层施工时插入式振捣器插入下层5-10cm振捣,第一次浇筑完成对表面进行找平凿毛面处理,并设置接茬钢筋,接茬钢筋采用直径Φ16钢筋,埋入30cm,露出30cm,接茬钢筋纵向间距20cm。

C20混凝土基床浇筑完成、养护并达到强度要求后方可进行C35混凝土基床施工。浇筑C20基床时应预留侧面钢筋接头,钢筋接头位置需错位且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0d(120mm),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数量不大于总数量的1/4且相邻钢筋接头间距不小于50cm。钢筋绑扎完成后重

17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新支立C35混凝土基床模板,用测量仪器放出混凝土基床顶浇筑线并在模板上标记出来。C35混凝土基床表面中间部分及两侧应按设计要求做成5%的斜坡,以利排水。

4.3.4混凝土浇注施工相关要求

①浇注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涂刷时不得污染钢筋。

浇筑混凝土时,采用频率大于50HZ插入式振动器振实,用振动器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的1.5倍(50式振捣棒作用半径为30c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2)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

3)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不得间断。

②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若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注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混凝土浇筑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和模板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凿毛。

18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③伸缩缝的处理

混凝土基床伸缩缝的设置应与无砟轨道支撑层伸缩缝的设置一致。在施工前应结合无砟轨道施工提前确定混凝土基床设置位置。基床伸缩缝宽2cm,缝内设置14mm厚聚氨酯密封胶,其下设置直径22mm聚乙烯棒作为背衬材料。背衬材料下采用厚20mm的聚乙烯板填缝。C35混凝土基床顶面以下150mm设置止水带。

图4.3.4混凝土基床伸缩缝设置图

4.4拆模及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土工布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

19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拌和用水相同。每天洒水不少于三次,为避免温度差造成砼收缩裂纹,中午应避开太阳高温期洒水。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养护期间混凝土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0°C。当环境温度低于5°C时,禁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但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养生期一般为14天。 4.5基床表层相关附属施工 4.5.1线间集水井布置

①区间无砟轨道路基面线间积水采用线间集水井与埋入基床内的排水管排出,线间底板中间部分混凝土做成向内5%的排水坡。

②沿线路方向每隔30m左右设疑一个集水井,V行坡段的最低点、下坡方向的隧道口、下坡方向距离桥头12m处必须设置。

③集水井内净尺寸为500mm(宽)*1000mm(长)*320mm(深),本区间路基集水井与混床一同浇筑成

凝土基型。

20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图4.5.1-1集水井顺线路横向剖面图

④集水井连接的排水管采用φ150mm,壁厚4.5mm不锈钢管,接口处做好连接,保证不渗漏,排水管通长设置,中间不得连接。排水管按照预埋方式设置,设置于线路双侧。排水管底坡度不小于4%。路堑地段将水接入侧沟内。

⑤混凝土基床两侧预留排水管孔槽,埋设横向排水管后,采用C25混凝土回填;混凝土基床浇筑前,预留集水井位置及埋设横向排水管,确保集水井与横向排水管联通,再浇筑混凝土基床。

21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图4.5.1-2排水管埋设示意图

⑥集水井施工完成后应及时用铸铁井圈及铸铁篦子封闭,铸铁井圈及铸铁篦子尺寸如下图:

图4.5.1-3集

销轴销轴水井铸铁

篦子设计图

图4.5.1-4集水井铸铁井圈设计图

4.5.2路肩施工

混凝土基床两侧基面铺筑C30混凝土预制块,其下设置0.1m厚砂砾垫层,

22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垫层底面设置一层两布一膜不透水土工布(600kg/m2),土工布以下设置0.1m厚三七灰土垫层。

图4.5.2-1路堤地段路肩构造图

23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图4.5.2-2路堑地段路肩构造图

5主要施工资源配置 5.1劳动组织

5.1.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5.1.2施工人员应结合现场组合机械、人员、工期按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具体人员配置表如表5.1所示。

表5.1基床表层施工人员配置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工种 压路机司机 自卸车司机 泵车司机 混凝土罐车司机 钢筋班 模板班 混凝土班 人数 6 18 6 18 5 8 8 24

工作内容 级配碎石碾压,A、B组土碾压 级配碎石及A、B料运输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运输 钢筋绑扎 模板支立 混凝土浇筑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8 9 10 测量员 试验员 普工 合计 3 3 15 82 测量放样 材料试验 协助施工 5.2施工机具配置

基床表层施工机具配置情况如表5.2所示。

表5.2基床表层施工机具配置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机具名称 挖掘机 自卸汽车 装载机 平地机 摊铺机 压路机 打夯设备 洒水车 泵车 混凝土罐车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2 9 1 1 1 3 4 2 3 9 6关键工序及质量控制

6.1基床表层填筑前应验收基床底层,检验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使其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后方可进行基床表层

25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填筑。

6.2级配碎石必须场拌生产,拌合设备应计量准确。 6.3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基床表层的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六流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宜在100m以上。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②基床表层下层的级配碎石可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面层应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③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cm。

6.4如路堑设计值换填基床表层,路堑开挖至基床表层换填底面标高时,开挖表面应平顺整齐,并按设计要求做成由路基中心向两侧的横向排水坡,基床表层以下不应扰动。

6.5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压实质量应按表6.5规定的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压实系数K三项指标控制。

表6.5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填料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级配碎石 ≥190 ≥55 压实系数K ≥0.97 6.6路堑基床表层换填深度及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检验方法:换填深度用测量仪器测量,换填深度用尺量。

26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方案 6.7基床表层填筑厚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7的规定。

表6.7基床表层填筑厚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检验项目 级配碎石厚度 砂垫层厚度 允许偏差 -20mm 不小于设计值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检验方法 测量仪器测量 测量仪器测量 6.8基床混凝土相关质量要求

⑴各项质量试验检测指标满足设计和验收标准,混凝土外观达到:表面平顺,模板拼缝细小、横平竖直,棱角线条分明、颜色一致,无蜂窝麻面和裂纹现象。

⑵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 A.混凝土麻面

①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②模板在立模前要进行检修,钢模板边棱要整齐、孔洞要焊补。

③使用脱模剂时应采用干净的毛巾浸入脱模剂稍微拧干后涂抹均匀,不得漏抹。

④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均振捣至汽泡排净为止。

⑤组合模板缝要用海棉条夹于板缝中,外露部分用刀片割除,防止漏浆。 B.露筋

①浇筑混凝土前,认真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正确,垫块是否牢固,发现问题及时整修。

②要根据保护层厚度,购买能达到相当压力要求的垫块。安装时要注意固定

2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i5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