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0 18: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堆石坝(280.0m高程以下部分)填筑施工方案

1、 概述

江坪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为476.00m,坝顶宽10.0m,坝顶长度414.00m,最大坝高219.00m。大坝上游坡比为1∶1.4,下游综合坡比为1∶1.4,局部坡比1∶1.36,设置4级马道,马道宽2m。坝体自上游向下游分为粘土铺盖层(ⅠA区)、盖重层(ⅠB区)、混凝土防渗面板、垫层料区(ⅡA区)、过渡区(ⅢA区)、上游堆石区(ⅢB区)、下游堆石区(ⅢC区)和下游面大块石护坡。ⅠA区顶高程380.00m,厚6.0m,ⅠB顶宽9m,上游坡1:2.0;ⅡA区垫层料水平宽度4.0m,采用龙王庙灰岩人工轧制;ⅢA区过渡料水平宽度6.0m,采用洞挖料和冰碛砾岩料;ⅢB区采用冰碛砾岩料,ⅢC采用开挖利用料和冰碛砾岩料。

垫层料采用厚层灰岩人工轧制,最大粒径80mm,设计干密度2.25g/cm3,相应孔隙率为15.4%。过渡料采用洞挖利用料和冰渍砾岩料场料,设计干密度2.2g/cm3,相应孔隙率为18.8%。上游堆石料主要采用Zant冰渍砾岩,设计干密度2.20g/cm3,相应孔隙率为18.8%。下游堆石料采用大坝和泄洪建筑物开挖料中的可利用料,不足部分由冰渍砾岩料场开挖补充,设计干密度采用2.20g/cm3,相应孔隙率为18.8%。根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结构图》(编号:溇江-大坝-02-021~049),上下游堆石料与招标图纸相比,在分区上作了较大调整,且设计干密度均上调至2.20g/cm3,相应孔隙率相应为18.8%。

堆石坝填筑主要工程量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看出,设计图工程量与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减少了107.1万m3,减小幅度达14.3%。工程量的减小主要体现在堆石料上(上下游堆石),工程量清单中上下游堆石总量为636.7万m3,设计图中工程量为541.2万m3,减少了95.5万m3,减小幅度达15.0%。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坝体填筑应在2010年4月份开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坝基开挖工程量增大、上游围堰出现流量较大的溶洞水且抽排能力不能满足其要求、图纸供应滞后(2010年4月26日提供)等,大坝填筑开工工期相对总进度计划而言,已滞后1.5个月。当前坝轴线的上游面已基本开挖清理完成,进入溶沟溶槽的处理阶段,已基本具备坝体填筑条件。

1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表1 堆石坝填筑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项目名称及内容 小区料(ⅡAA) 垫层料(ⅡA) 过渡料(ⅢA) 上游堆石区料(ⅢB1区) 上游堆石区料(ⅢB2区) 下游堆石区料(ⅢC1区) 下游堆石区料(ⅢC2区) 下游堆石区料(ⅢC3区) 排水棱体(3E) 量水堰后填碴 干砌块石护坡 浆砌块石 (MU30) 粘土铺盖(1A) 砂砾石压重(1B) 合计 单 位 m 3m 3m 3m 3m 3m 3m 3m 3m 3m 3m 3m 3m 3m 3m 3工程量 清单 18187 166724 312977 2280775 1732810 492801 1019664 841491 10828 4800 38060 2847 219041 358574 7499579 设计图 17197 164300 297300 4059614 增减 -990 -2424 -15677 46029 备注 设计图不分 B1、B2区 设计图不分 C1、C2、C3区 1352796 -1001160 0 0 32350 1047 181098 322747 6428449 -10828 -4800 -5710 -1800 -37943 -35827 -1071130 由于坝体填筑施工方案为综合性较强的方案,涉及坝基的基础处理、各阶段的填筑形象面貌规划及其道路的动态变化、各阶段各种坝料的填筑强度规划以及相配套的土石方平衡规划、石料场开采强度,大坝坝体仪器埋设等等,在图纸供应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尤其在设计图工程量较招标文件工程量有大幅度变化且坝料碾压干密度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综合性的填筑方案的编制在时间上尚不能满足当前坝体填筑的施工需求,故本阶段仅编制第一阶段坝体填筑施工方案(主要为坝体280.0m高程以下填筑),以指导当前坝体填筑施工。随着坝基,主要是右岸下游侧坝基开挖清理基本结束后,结合实测开挖地形,对坝体填筑工程量作一次较为真实的计算复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坝体后期的填筑形象面貌、填筑强度、道路、料场开采等一系列规划,以提供对坝体的填筑施工实质性意义的施工方案。

2、 施工布置

2.1 施工道路布置

根据施工总布置图,坝区内与坝体填筑施工相关的主干道有:左岸1号、3号、5号、7号、9号公路;右岸2号、4号、6号、8号公路。在本阶段所使用的主干道

2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为1号、2号路以及走桑公路。区域内的道路变化参见5.5节。

2.2 施工风、水、电布置

2.2.1 施工供风

为坝体基础的深沟溶槽爆破钻孔施工用风,其供风设备采用开挖阶段的20m3 的柴油式移动空压机。 2.2.2 施工供水

对于堆石坝填筑施工,其施工用水主要为坝面填筑洒水及坝后坡浆砌石砌筑用水。根据施工总布置,堆石坝左右坝肩均设置蓄水池(当前正在施工中)。在本阶段,坝面洒水采用潜水泵接消防软管(局部采用洒水车配合)从上下泵坑抽水至填筑作业面进行洒水。

另为能确保大坝填筑料的洒水效果,缩短坝面洒水的时间,结合坝体填筑料大部分来源于栗山坡石料场的特点,在左岸龚家滩的上游侧利用山体地表水设置定点加水点。同时在栗山坡料场,结合其上部山体地表水,沿料场自下而下敷设一根直径为100mm的钢管,向爆破开采面供水,对即将挖装上坝的坝料提前进行预洒水湿润。

2.2.3 施工供电

堆石坝开挖与填筑主要为施工照明用电,结合施工总布置,在左右坝肩山头设置金卤灯进行整个坝区施工区域的基本照明,同时在填筑部位及其施工道路等其它需要局部照明的部位采用碘钨灯进行照明。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上述电源取自就近变电所或配电箱。

3、爆破试验与碾压试验成果

大坝填筑压实作业是控制堆石坝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在业主没有提供大坝填筑相关技术指标的情况下,参照招标文件对各种坝料的相关要求,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按我部报送的《碾压试验大纲》,重点在栗山坡石料场进行了供大坝用填筑料的爆破碾压试验研究,试验中共进行了五场爆破试验,七场振动碾碾压试验及一场冲击碾碾压试验。

根据试验成果分析,结合2010年3月31~4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江坪河水电站

3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研究会专家意见,认为第五场爆破试验中所开采的石料级配已达到设计要求,在碾压试验中将石料铺层厚改为65cm后,采用32T振动碾碾压10~12遍后,干密度及孔隙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

目前栗山坡石料场开采钻爆参数已获得批复(参见《关于正式开采栗山坡石料的报告》,即暂按第五场爆破试验所实施的参数:梯段高度15m,钻孔孔径115~120mm,孔深16~16.5m,孔排距3.56×3.56m,混装炸药全偶合装药,单耗0.85kg/m3,“V”型单孔单响布设网路,孔底反向起爆。随着栗山坡开采作业面的扩大,在第五场钻爆参数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微调优化,即在保证参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孔排距,使一部分孔排距小于3.56m,而另一部分孔排距大于3.56m,孔排距的疏密交错排列,从而保证爆破料有更多的细颗粒,同时可获得一定量的大颗粒(400~600mm),使级配更趋于合理。

关于碾压参数,根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结构图》中的相关说明,大坝堆石料及过渡料碾压采用32t自行式振动碾进行碾压,碾压遍数不小于10遍。

4、填筑分区规划

本阶段填筑主要为280.0m以下部分填筑,其填筑分区规划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由于趾板、防渗板混凝土施工工期滞后,导致大坝填筑施工与同高程区域的趾板、防渗板平行施工,甚至超前其填筑。为此,趾板下游区一定范围内需预留50m范围暂不填筑,而先填筑其下游侧区域。在相应高程段的趾板、防渗板混凝土施工完成且防渗板固结灌浆结束后,补填其上游侧区。

(2)根据招标文件所提供的坝基开挖剖面图,坝右岸的下游侧开挖与填筑施工道路可在岸坡岩石面上采取“半挖半填”的方式形成最终的进入基坑的开挖和坝体填筑施工道路。但实际开挖所揭露的边坡表明,其右岸边坡并并非缓坡而基本为直立边坡,其原属施工道路的部分为淤泥性粉砂,不能作为坝体的一部分,“永久”性施工道路无法形成,需通过填筑分区规划来调整施工道路。

(3)坝基开挖结束后,河谷较窄,尤其坝轴线以上部分,底部宽为25~30m,且深沟溶槽发育。为保证区域内道路,在初始规划上,按左右两侧分区进行填筑,即以一侧(如左侧)坝基暂不彻底清理,以满足道路交通要求,另一侧(如右侧)清理达到填筑或深沟溶槽回填混凝土的要求,在该区(如右侧)填筑一定高程具备

4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道路通行时,再对左边一侧清理验收,完成左边一侧的深沟溶槽回填或坝基回填。

根据以上原则,坝体填筑分区参见附图“AN-JPH- DB01~DB04”所示。 第一区,上游预留50m范围暂且不填筑,其下游侧全断面填筑至280.0m,上游面形成12%的纵坡作为上游侧预留区的施工道路,下游侧形成斜坡路与2#-1施工道路衔接,坝体填筑工程题14.5万m3。

第二区,上游预留的50m范围区填筑,坝体填筑工程题7.0万m3。 第三区,下游侧形成斜坡路坝体部分填筑,坝体填筑工程题2.5万m3。 以上填筑工程量总计24.0万m3。

5、 施工流程

堆石坝填筑(第一阶段)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6、 填筑施工

6.1 基础清理与验收

基础清理在保证场内道路基本畅通的情况下,采取分区分片的原则依次进行清理。对于需浇筑混凝土来补坑找坡或找平的区域,清理区域的大小结合现场地形、人工清渣强度、混凝土入仓手段、混凝土浇筑强度以及阶段性天气等因素综合考虑。前期优先进行坝轴线以上部位以及相对低洼部位的清理,采取反铲配合人工、冲淤设备进行掏挖或冲洗,对于有地表水进入清理区域的部位,在其来水的上游搭设子堰截排,防止外来水污染该区域。达到验收条件后,申请基础联合验收。

6.2 深沟溶槽及陡坡处理

由于目前尚无文字性的设计处理要求,不同部位的深沟溶槽及陡坡的处理方式由业主、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即“四方”)现场确定、现场会签,形成施工依据。

深沟溶槽及陡坡部位涉及开挖的部位,在基础清理之前、过程中以及清理之后,只要确定需爆破挖除,均及时采取手风钻钻眼爆破,使爆破后的边坡达到顺坡要求。为最大可能地减小爆破顺坡处理对坝体填筑的影响,大部分需爆破的区域宜在基础清理之前通过“四方”确定其开采范围,并迅速通过爆破处理完成。

需爆破的部位,根据设计处理原则,四方现场确定开挖边线后,采用油漆予以标示,同时测量计量,然后实施手风钻钻眼爆破。

5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是 存在坝内 接坡处理? 是 先期填筑层削坡处理 坝料开采、运输 坝基分区分块清理 地形测量、联合验收 存在深沟溶槽或陡坡处理? 否 坝外加水预湿 填筑边线放样、层厚标识 是 按设计要求处理 处理后的基础验收 是 达到坝基要求? 否 卸料、铺料、洒水 否 存在仪器或排水管等埋设? 是 埋设仪器、排水管等 填筑面碾压 检测试验与验收 否 准予上升填筑? 图1 堆石坝填筑施工(第一阶段)流程图

如上所述,大部分爆破顺坡处理应集中在基础清理之前完成,但在实际基础清理之后,深沟溶槽部位仍可能既存在回填混凝土补坡找平又存在爆破开挖顺坡的部位,为避免深沟溶槽的二次清理,按先回填混凝土后爆破开挖的方式进行,即回填混凝土后,部位出露混凝土面的岩石主要采用手风钻造孔爆破的方式进行,对于出露范围较小的岩石及岩石尖角采用破碎锤破除找平,如图2所示。爆破对新浇混凝土存在一定程度的爆破震动影响,但坝基回填混凝土的主要作用为补坑找坡,爆破震动不足于过多影响基础找平后的质量。尽管如此,爆破时仍采用浅孔弱爆破,尽量减小爆破对新浇筑混凝土的震动影响,可采用破碎锤破除的,优先采用破碎锤。

6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爆破后的石料如级配满足设计要求,直接用于坝体填筑,否则弃至水流溪渣场。

图2 基础面找平方式示意图

混凝土回填分河床基础混凝土回填以及岸坡混凝土回填。

河床基础混凝土回填时,先按图2所示的混凝土顶面进行挂线。混凝土回填顶面坡度按设计坡比予以控制(一般为1:3~1:4),同时至少有一个方向(如上下游方向)的坡度应能满足自卸汽车进料、振动碾碾压的要求,即底宽不小于3m、纵坡不陡于12%。回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如上所述,由于当前尚无文字性的设计要求,依据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溶沟溶槽的混凝土回填的强度等级为C20,如有调整,按调整的强度要求进行拌制),拌制后采用8m3搅拌车运输(线路为黑湾沟→2号路→右岸下游下基坑道路→回填工作面附近),反铲、长臂反铲以及混凝土泵等多种方式配合入仓,即根据仓位大于,反铲及长臂反铲可覆盖的部位,采用反铲、长臂反铲配合入仓,无法覆盖的部位,采用混凝土泵配合入仓。在现场仓位的划分上,其大小尽量以满足反铲、长臂反铲配合入仓为原则。混凝土采用振捣棒振捣密实。

岸坡混凝土回填分两种方式进行,当回填混凝土工程量不大,且易通过岸坡打锚杆固定模板时,先进行立模浇筑,再进行该部位的坝体填筑。如回填混凝土工程量较大,难于通过岸坡打锚杆固定模板时(尤其是回填混凝土区域的底部较宽时),采用与坝体填筑同步分批次交替进行混凝土浇筑,如图3所示。

图3 岸坡混凝土回填方式示意图

7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坝轴线下游的深沟溶槽原则上填筑垫层料或过渡料(具体要求按“四方”现场意见确定),但深沟溶槽不能满足自卸汽车进料时,除采取爆破找平拓宽外,必要时采取回填混凝土补坑找平,以满足自卸车行驶要求。

6.3 测量放线

在坝体填筑过程中,需进行控制的坝体结构线主要有:坝体上下边线、上游垫层料与过渡料、过渡料与上游堆石区及临时断面边线。为便于坝体结构线施工放样,在坝体填筑前,先根据控制点坐标、大坝轴线桩号填筑面高程等参数建立数学模型,编制计算程序输入便携式计算器中或全站仪中。

在实际放样中,其放样程序为:

(1)先根据需填筑的部位采用全站仪测量其对应的大地坐标,根据大地坐标计算该部位的桩号,然后根据桩号及填筑高程计算出结构边线的大地坐标。

(2)根据计算出的结构边线的大地坐标采用全站仪实际放点。

(3)对于较为平整的部位放样,一般经过上述(1)、(2)步结构边线即可达到精度要求。但对于较陡的部位,如填筑初期的起坡线,须经过(1)、(2)步多次反复,才能真正放出其结构线。

6.4 坝料开采与加工

6.2.1 堆石料、过渡料开采

根据设计文件,堆石料与过渡料的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大坝下游堆石、过渡料设计级配表

级 配 指 标 上游堆石 过渡料 Dmax (mm) ≤600 ≤300 P5mm (%) 5~20 10~15 P0.075mm (%) 0~5 0~6 Cu >10 >15 Cc 1~3 1~3 上游堆石料以及过渡料,其料源主要来源于栗山坡料场。根据栗山坡石料场开采规划,料场顶部的揭顶已完成,形成了3~4个开采作业面,冲沟上侧430~445m高程平台以及冲沟下游侧的475高程平台,如图4所示。

8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图4 栗山坡揭顶情况

虽然料场已按图4完成揭顶,但实际揭露的地质情况表面,栗山坡料场需爆破开采的无用料较厚,一般达5~8m,冲沟周边厚度达10~20m。特大型孤石含量偏高,其岩石强度虽然满足上坝要求,但爆破解小后其级配可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依然只能按无用料处理。因此,图4所示的工作面内可开采合格上坝料的范围较小,无用料爆破剥离工程量依然非常之大。

对于无用料剥离,挖掘设备能直接剥离的部分已基本完成。需爆破剥离的部分,对图4所示的开挖层,采取先无用料剥离后有用料开采的顺序进行;随着工作面的广大,无用料与有用料的爆破施工同时进行,起爆方向沿河流的上下游方向,爆破后,先挖除无料用,随后挖装有用料上坝。

有用料的爆破参数暂按第3节所述的试验成果执行,并随着工作面下降对其参数进一步优化。

上游堆石料以及过渡料,其料源除来源于栗山坡料场外,在桔园储备了一部分来自于溢洪道进口明挖及溢洪道、泄洪洞洞挖等开挖料,该堆存料一部分用于混凝土骨料,其它均用于过渡料或上游堆石料填筑。对于溢洪道正在开挖的爆破料,其石料如满足上坝要求,在坝体填筑过程中,直接上坝填筑。

所有堆石料及过渡料均采用PC400、卡特320、VOLVO等挖掘机进行挖装,配20T自卸汽车运输上坝。

9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6.2.2 垫层料加工及挖装

垫层料(ⅡA区料)为半透水垫层,要求颗粒坚硬、耐久,不含粘土和有机物等杂质。最大粒径60~80mm、P5mm含量35%~50%,<0.1mm颗粒含量4%~10%,Cu>15,Cc=1~3,级配连续。特殊垫层料(ⅡB)的级配范围:最大粒径40mm、级配连续。

垫层料由溢洪道等部位开挖的新鲜石渣料人工破碎加工而成,直接从该加工系统采购合格的成品垫层料并拉运上坝。

6.5 区域内施工道路动态规划

6.5.1 2#-1下基坑道路

初期的施工道路以右岸的2#-1下基坑道路为主,关于该道路所存在的问题在第4节中已作了阐述,因此,在基坑开挖填筑时需作相应调整:

(1)在基坑开挖期间,利用下游围堰形成“之”字路,尽量降低该道路高程,减少该道路“伸入”坝内的长度。

(2)利用2#-1道路将坝体填筑上升至280.0m高程,同时形成坝下游斜坡路与2#-1衔接,如附图“AN-JPH-DB01”所示。

(3)将2#-1道路改线至坝体的下游侧,如附图“AN-JPH-DB02”所示。。 (4)利用改线后的2#-1道路、坝下游斜坡路将原2#-1道路“伸入”坝内部分的覆盖层挖除。

(5)最后,利用改线后的2#-1道路将坝下游斜坡路的坝体部分填筑至280.0m高程。

6.5.2 区域内施工道路

基坑内深沟溶槽深塘较发育,结合目前开挖所形成的道路,先将道路左右侧深沟溶槽深塘等地质缺陷采取爆破顺坡、混凝土补坑找坡(或找平)、回填垫层料过渡料找坡(或找平)等方式进行处理,之后将道路改至已处理的一侧,进行另一侧的回填或填筑施工。

6.5.3 上游预留填筑区施工道路

受趾板施工的影响,坝上游50m范围内预留在后期进行填筑,其施工道路先期

10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的填筑中逐步形成,纵坡不陡于12%。如附图“AN-JPH-DB01”所示。

6.6 坝料运输、铺筑

6.6.1 坝料运输

只有在坝基或已填筑的坝面经过验收,监理工程师签发本层的准允填筑证后,方可进行本填筑层的坝料铺筑。

所有进入坝区的填筑料均须满足不同填筑区的级配要求,从挖装开始即需对坝料进行严格控制。对于堆石料及过渡料,在挖装过中所发现的断层夹泥、风化料、树根等及时清除。对于垫层料,为确保其级配良好,在挖装时采取立面开采。

坝料均考虑20T自卸车予以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不同坝料的汽车设明显的标志,由专人管理,防止坝料混杂。且经常保持车厢、轮胎的清洁,防止残留在车厢和轮胎上的泥土带入清洁的垫层料、过渡料和堆石料的料源及填筑区。坝面上设专门调度人员指挥卸车,防止坝料偏粗偏细集中现象。对坝面上所出现不合格料采用装载机挖运至坝体填筑区之外。 6.6.2 作业分区

对于堆石料铺筑,根据坝面作业面积划分作业区域,在坝面作业面积较小时,整个坝面按一个作业面进行铺筑;当坝面作业面较大时,分两个作业区域进行流水铺筑作业。对于上游过渡料及垫层料,均按一个作业面进行铺筑。 6.6.3 进料、铺料方式

填筑前先坝体的卸料区域进行合理规划,比较细的料应填筑在该区上游以及与岸坡的接坡部位,较粗的料则填筑到该区下游。已运至坝面的超径石采用采用破碎锤解小,在填筑期间或填筑以后,受污染的材料应全部予以清除。

为保证碾压作业平整,堆石料在自卸车卸料时采用进占法进行,即自卸车在未碾压的层面上行驶,卸料后采用D155推土机及时平整,使大块径石渣滚入填筑层的底部。对于坝上游的过渡料及垫层料,采用后退法沿轴线方向间隔卸料,即自卸车在已碾压的坝面上行驶,并使每一料堆相隔一定的距离,然后采用D155推土机沿坝轴线方向进行平整,并采用装载机(人工配合)对其边线进行修整。参见图5。

11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20t自卸车D155推土机进料方向D155推土机进料方向待碾压层20t自卸车压实层待碾压层压实层(a)堆石料进占法铺示意图(b)过渡料、垫层料后退法铺料铺示意图图5 坝料铺料方式示意图

对于垫层料的铺筑,由于采用“翻模”固坡技术,其详细工艺见 节。 6.6.4 层厚控制

为准确控制填筑层厚,在已填筑的坝面上不同部位设置层厚控制标杆,推土机操作手根据标杆上标识的厚度进行平料,并在平料的过程中,质检员随时检查其铺筑厚度,及时进行纠偏,铺筑厚度误差不超过±5cm。

6.7 填筑料洒水

在冬季负温下填筑坝料不进行掺水施工,其它阶段填筑料在碾压前均须进行洒水作业。洒水分坝面洒水和坝外定点洒水两种方式。

坝面洒水从左右坝肩供水系统分别引软管至坝面,在推土机将坝料平整后,随即采用软管喷枪将坝料洒水湿润。洒水根据碾压试验成果结合气候因素进行确定,一般为坝料填筑体积的15%。

为减少坝面上的实际洒水作业时间,并使坝料能充分湿润,一方面,利用料场顶部的地表水,对已爆破料现场直接洒水湿润,同时结合道路的实际布置在龚家滩设置一固定加水点,采取“沐浴”的方式对来自栗山坡石料场运输车辆上的坝料进行预洒水,洒水时间根据车辆所装坝料的方量、水管流量及碾压试验成果所规定的洒水比例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确定。对于垫层料及其它料场的中转料,主要考虑在坝面上予以洒水。对已预湿润的坝料在坝面摊铺后,按坝面洒水的方式对坝料作局部补充洒水,确保所有坝料充分湿润。

6.7 水平碾压施工

坝料的水平碾压,根据不同坝料,分别采用不同碾型进行碾压。

垫层料采用17.5t或26t自行平碾、过渡料及堆石料采用32t振动平碾进行碾压;垫层料与趾板相接的不便于自行平碾碾压的部位,采用1.0t手扶振动碾进行薄层压实。

12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碾压方式沿平行坝轴线方向按进退错距法进行来回碾压,振动碾行进速度控制在2km/h左右,错距宽按下式进行确定:

b=2B/n ????????????(1)

式中,B振动碾前轮宽度,n为规定的碾压遍数,b为错距宽度。

碾压时,其起步的碾压条带按规定的碾压遍数来回碾压,一个来回为2遍,之后错距(错距宽为b),在第二条带上碾压2遍(即一个来回),再错距(错距宽为b),如此循环??

过渡料及垫层料由于宽度较小,不便于采用错距法进行碾压,其碾压方式采取搭接碾压,即在一条带碾压至规定遍数后,错距形成二碾压条带,第二碾压条带与第一条带搭接20cm左右,碾压至规定遍数。

在河床底部不规则部位以及与岸坡接坡段,与碾压方向采取顺坡面走向,确保坝料碾压密实。

对于上游垫层料,在碾压时振动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上游边缘进行碾压,以确保垫层料上游边坡的压实效果。

6.8 特殊部位填筑

需作特殊填筑处理部位有:上游垫层料、过渡料与上游堆石料衔接部位的填筑,坝内层间接缝部位的填筑,坝体与岸坡接坡部位的填筑,以及坝内有观测器的周边回填等。

6.8.1 坝体排水井填筑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为防止坝体填筑期间出现坝基向上游渗水而形成反向压力,在坝内相应设置了排水井及排水花管。

排水花管穿过过渡料后进入上游堆石区的高度为2m,排水花管的顶面采用与钢管壁厚相同的钢板密封。排水花管采用双层不锈钢滤网包裹,内层滤网采用1mm×1mm的滤网,外层滤网采用2mm×2mm的滤网,并用细铅丝绑扎牢固。

排水井及排水花管进入过渡区开始,其周围1m范围均用反滤料填筑保护,先包填厚50cm粒径为20~40mm的碎石,然后填筑厚度为50cm粒径为40~80mm的砂卵石料,层厚 40cm,碾压采用振动碾进行静碾。穿过垫层区的钢管周围其垫层料的碾压均采用静碾。反滤料的填筑超过排水井及排水花管顶部。

排水井采用钢筋笼制作井筒,井筒外包裹一层2mm×2mm的不锈钢滤网,井内填

13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筑料采用料径20~100mm的卵石料作为排水通道,碾压采用振动碾进行静碾。

排水井及排水管周围3m以内的范围,碾压采用静碾方式。

排水钢管出口端安装法兰盘及过滤钢罩,并在出口设阀门,在浇筑趾板时即预埋在趾板混凝土内。

6.8.2 上游垫层料、过渡料与上游堆石料衔接部位的填筑

该部位的填筑主要指上游垫层料、过渡料与上游堆石料5m范围内的填筑,在填筑施工中,各种坝料保持均衡上升,其填筑顺序为:上游堆石料填筑、碾压(2层)→上游堆石料上游边线修整→[过渡料铺筑、碾压→过渡料上游边线修整→垫层料铺筑、碾压→??(铺筑3层)]→上游堆石料填筑、碾压(2层)→??。 6.8.3 坝内层间接缝部位的填筑

由于坝体填筑采取了分区填筑的方式进行施工坝体先填筑区与后填筑区之间存在坡面衔接问题。

为确保填筑质量,便于与同层相邻两段交接带的良好衔接,在超前填筑过程中,在能采取预留台阶收坡的方式进行施工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台阶收坡法,台阶的预留宽度不小于1.0m。在进行相邻区域填筑的时候,先人工剔除接坡大块径石渣,以免出现架空现象,铺筑层厚同预留台阶高,并在对后填坝料碾压时,重点对接缝进行骑缝碾压。

对于立面上分区所形成的接坡,其预留的临时边坡一般在1:1.5~1:2.0,此时,一般采用推土机对预留的临时边坡逐渐削坡,并与新填筑层一同碾压。如图6所示。

图6 坝内接坡处理示意图

14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6.8.4 坝体与岸坡接坡部位的填筑

靠近岸边地带按设计要求采用最大粒经不大于300mm的过渡料或小区料铺填,以防出现架空现象。过渡料宽度为2m,铺层厚度为堆石料的一半,采用32T自行式振动碾顺坡进行碾压,局部采用手扶振动碾进行碾压。在铺筑两层过渡料后开始铺筑堆石料,并使过渡料与堆石料一并碾压。 6.8.5 埋设内观仪器周边回填处理

在需埋设内观仪器的位置采用反铲或人工挖设仪器坑或沟槽,在仪器及其附件埋设结束后,按规定要求回填细料(如细砂),层厚不大于20cm,并逐层人工夯实。在仪器顶部回填坝料时,采取减薄层厚进行静碾的方式进行,直至仪器顶部的填筑厚超过仪器所规定的厚度时,改用振碾方式进行碾压。

6.9 垫层料上游面砂浆固坡

根据设计要求,垫层料上游面采用50mm厚的砂浆进行固坡,并喷洒阳离子沥青乳液。

对于砂浆的固坡的施工方式,常规工艺为:水平铺垫层料、并适当超填、碾压→填筑15~20m高后,垫层料上游面挂线削坡→上游坡面斜坡碾压→坡面上铺筑砂浆→对砂浆面进行斜坡碾压。

采用常规施工工艺,垫层坡面削坡工作量较大,且与水平填筑存在干扰,经经济、技术比较,结合我部在蒲石河上水库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经验,采用“翻模”固坡施工工艺进行固坡施工。 6.9.1翻模施工步骤

(1)模板安装。模板采用特制的成型模板现场人工拼装,采用内拉的方法固定,拉筋为Φ12或Φ14圆钢,长度70 cm,在碾压后的垫层面上打插筋,插筋为Φ25螺纹钢,插入垫层料深度40~60 cm,插筋距离垫层坡面和模板上表面基本平齐。在模板的内侧安装楔板。

(2)垫层料填筑与碾压。铺料采用自卸车卸料,反铲挖掘机平整,靠近模板的三角部位辅以人工填料,铺料虚铺厚度为45 cm。碾压采用17.5t或26 t自行式振动碾,行走速度1.5 ~2.0km/h,碾压时距模板的距离不大于15 cm。先初碾6或4遍(17.5t振动碾6遍,26 t振动碾4遍),灌注完砂浆后终碾2

15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遍。

(3)坡面砂浆灌注。垫层料初碾完成后,抽出楔板,利用溜槽人工灌注砂浆,并辅以人工捣实,砂浆利用拌和楼拌制,采用8 m3混凝土罐车运输。

(4)模板翻转。垫层料填筑3层后,下一层模板利用人工拆除并拼装在上一层模板上,模板拆除时间根据施工进度及施工期气温条件而定,一般拆模时间不早于24 h。 6.9.2翻模施工技术要求

翻模砂浆固坡工艺的施工质量关键在于模板与砂浆,对垫层料的最大粒径及级配也有一定的要求。

(1)模板结构。模板为特制的钢结构模体,模板后设有钢结构支撑架,使上下层模板相互连接,起到传递荷载的作用,支撑架上设有调节螺栓,可适当调整模板的角度。为增大3层模板的整体刚度,在安装完的模板后横向备枋,以保证垫层料碾压时模板不变形。同时模板尺寸要满足垫层料铺料厚度的要求,也要控制本身重量,方便倒模,有利于施工。

(2)砂浆。固坡砂浆的强度不宜过高,以减少对混凝土面板的约束,一般为3~5 MPa,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砂浆稠度控制在12 cm左右,即使达不到自流平的状态,也要做到稍做振捣即可密实。根据蒲石河上水库面板堆石坝施工经验,初拟砂浆配合比为:水泥180 kg,粉煤灰60 kg,砂1450 kg,水264 kg。

(3)与趾板连接部位的三角体,采用异性模板组立,拆模后可利用人工抹面。

(4)每层楔板拔除后,需对翻模进行再次测量校核,以消除因碾压造成的模体位移。

(5)为确保坡面垫层的密实度,碾压时,振动碾滚筒应尽量靠近上游坡面,距离一般不大于15 cm。

(6)振动碾无法碾压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机具或人工夯实。 (7)对模板下部的反坡三角部位的垫层料需利用人工回填,应尽量填筑均匀的细颗粒料。

(8)在模板安装测量放样时,应根据通过计算的坝体沉降量的值进行调整。

16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6.9.3翻模碾压试验

翻模碾压试验结合现场填筑进行,通过试验,重点检测模板内侧底部碾压密度度、模板的碾压后的位移值、砂浆的强度及施工工艺的可操作性等。 6.9.4沥青乳液施工

坝体每上升3~5m,即开始喷阳离子沥青乳液施工。施工程序如下: 1)在砂浆面上先涂一层25%~50%的水稀释的阳离子沥青乳液,涂层用量为1.4L/m2。

2)当底部涂层完全干燥和养护后,喷第一层封闭层的阳离子沥青乳液,用量为1.4~2.8 L/m2。沥青乳液喷后,尽快以5mm厚的无岩粉的砂覆盖上游面,砂的用量为1m3/100m2。

3)在喷涂第一层封闭层24h后,人工扫除表面松散的砂,然后,喷涂第二层沥青乳液和砂。

喷洒选择晴天进行,喷前使表面保持清洁、干燥,并用白灰划出一次喷护的区域,区域宽度一般为5~6m,过宽操作手左右移动困难,过窄沥青容易流淌。

喷洒时操作手手持喷枪自上而下喷洒沥青,枪嘴距坡面30~50cm(根据实际风压调整)。操作手左右及上下移动的速度以沥青将要流淌为原则,过慢则沥青流淌,不经济,过快则沥青喷洒厚度不能满足要求。

沥青乳液表面上的覆盖砂,采用砼喷护机实施干喷。

6.10 雨季施工措施

由于坝体主要为堆石料填筑,因此填筑施工在一般情况下(即在不出现暴雨、特大暴雨等的特殊情况下)不受雨季影响,可照常施工,但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山坡填筑以外山体冲沟应作截水沟,防止坡面泾流流入坝面填筑区。 (2)坝体填筑面应自上游向下游略倾斜,使坝面可能形成的泾流流向下游面,避免冲刷垫层坡面。同时现场储备一定的编织袋,如出现泾流冲刷垫层坡面,应迅速采用编织袋装粘土进行堵截。

(3)施工道路应设截、排水沟,防止道路出现泾流对道路产生严重冲刷。 (4)进入坝面的车辆易将道路泥浆带入坝面填筑区域内,使坝面出现“弹簧土”

17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现象,因此在车辆进入坝填筑前,应设水枪将车辆轮胎泥浆冲洗干净。对已出现“弹簧土”应对其挖除处理。

(5)如出现暴雨、特大暴雨等特殊情况下,从安全角度考虑,暂时性停止施工。

7、 施工工期安排

根据当前工地现场情况,280.0m高程以下坝体填筑施工工期安排参见图7所示。 图7 280.0m高程以下坝体填筑施工工期安排

8、主要施工设备及劳动力配置

根据各时段坝体填筑强度及各区运输线路,经综合分析,所需设备如表3、表4所示。

表3 主要施工设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设备名称 自卸车 反铲 推土机 自行式振动碾 自行式振动碾 自行式振动碾 手扶振动碾 反铲 振动夯板 混凝土喷护机 空压机 手风钻 混凝土搅拌车 洒水车 潜水泵 规格型号 20T PC400、卡特320等 D155 17.5T 26T 32T 1T Pc200 日本古河 320m/min 3 8m 数量 150辆 17台 4台 1台 2台 3台 2台 1台 1台 2台 2台 15台 4台 2台 10台 备注 含栗山坡料场挖装作业设备 坝面平料 德国宝马 配破碎锤或振动夯板 与PC200配套 配消管软管

18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表4 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工 种 人数(人) 备注 汽车司机 320 挖掘机操作手 46 坝面修坡作业及振动夯板作业 推土机操作手 10 坝面平料及垫层料掺配场 振动碾操作手 10 手扶振动碾操作手 6 搅拌车驾驶员 10 起重工 3 压风工 5 试验工 8 电工 4 洒水工 6 普工 50 坝面洒水、坡面翻模等 合计 478 以上含料场挖掘机操作手人员 9、 主要工序质量控制

9.1 料源质量控制

(1)开采的石料符合设计包络线要求,其良好的级配保证碾压后的干密度达到设计要求。

(2)含泥量超标、或夹杂有害物的石料严禁上坝。 (3)尽量减少超径石上坝。

9.2 铺料质量控制

(1)在填筑前沿设置移动式标杆,推土机操作手根据标杆控制填料层厚,避免超厚或过薄。

(2)推土机平料后,对影响碾压质量暴露于表面的大块石尖角,及时用冲击锤处理。

(3)垫层与过度层同时填筑时,必须保证垫层的宽度。

(4) 严格按设计分区铺料,单元(分块)间相邻高差原则上不超过一层。

9.3 洒水质量控制

定点加水站及坝面上加水设专人专职负责,严格控制加水时机(卸料,平料碾压时)和加水时间、加水量。

19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9.4 水平碾压质量控制

(1)振动碾的滚筒重量,激振频率,激振力满足设计要求。 (2)振动碾行走工作时速度控制在1.5~2.0km/h。 (3)必须按规定的错距宽度进行碾压,错距宽度宁小勿大。

(4)在垫层料边缘、建筑物附近需用小型振动机具仔细碾压密实,不能漏碾。 (5)一个填筑单元的起始碾压条带(一个滚筒宽度) 需加碾8遍(碾压遍数依试验确定)。

9.5 翻模固坡质量控制

(1)在垫层料碾压过程中,采取可靠的边距控制措施,使振动碾滚筒边缘充分靠近模板内的垫层料上游边沿,其距离不大于15cm。

(2)砂浆灌注结束后,根据环境温度情况,合理确定终碾时间,确保在砂浆初凝前完成终碾作业。

(3)在不具备翻模施工条件的砂浆固坡与两侧岸坡趾板周边缝接合部位,采用异形模板现场支立,使成形后的砂浆固坡与周边缝趾板紧密接触。

(4)垫层料填筑时采取算方上料措施,合理控制料堆间距,尽量减少摊平工作量。推土机摊平前,对模板反坡下部的垫层料采用人工回填,尤其反坡坡脚部位要用掺拌均匀的垫层料仔细回填,防止粗料集中而出现架空现象。

(5)翻模模板设计除满足其自身的刚度要求外,还要保证调整灵活,拆装快捷,人工转运方便。每层模板安装前按设计边线尺寸进行测量定线。

(6)固坡砂浆的设计强度控制在3~5MPa(在保证固坡效果的前提下,取小值),渗透系数K=i×10-4cm/s,砂浆稠度控制在1cm~2cm。

(7)锚筋布置在距垫层料上游边沿650mm~700mm处,以尽量减少拉筋长度,并不妨碍自卸车后退法卸料。拉筋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还考虑面板施工时作为架立钢筋的使用要求,其规格不宜小于ф14mm。砂浆固坡外露拉筋在面板滑模施工过程中割断,以减少对面板的约束。

(8)选用大于15t的自行式振动碾进行垫层料碾压。垫层料碾压由初碾和终碾两个阶段来达到要求的碾压遍数。大型振动机具无法到达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机具压实或人工夯实垫层料。

(9)为了避免由于施工期坝体变形造成砂浆固坡面与设计坡面的偏差,避免或

20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减少面板滑模前的砂浆固坡面的处理工作量,在进行垫层料模板测量放样时,应对竣工期坝体变形位移值进行预留。

9.6 填筑质量检测

(1)质量检测目的

通过质量检验,确定填筑体的干密度、空隙率、料物级配、渗透系数、填筑层厚度等项目指标,为指导施工方案修正、评价填筑施工质量提供依据。

(2) 垫层料平面质量检测

水平干密度检测采用试坑灌水法检验,试坑所用护环直径为50cm,检测点位置由监理工程师随机确定。操作程序:放置护环并尽量使其水平,挖坑前先铺塑料薄膜,注水,在环壁一记录水的刻度,记录初始注水量,然后将塑料薄膜连同水一同取出,在护环内挖坑。试坑尽量挖成圆拄形,挖出的料物放在塑料布上以备室内试验。试坑应一直挖到两个填筑层的交界处,并测量填筑层实际厚度。试坑开挖结合后,在坑内铺设塑料薄膜,使薄膜尽量紧贴坑壁,再用带有水表的水管向坑内注水至护环上所记录地刻度内,记录注水量。两次注水量差值即为可换算出试坑体积,根据试坑所挖出土的重量及含水量,计算出湿容重及干容重。

(3)垫层料渗透系数检测

渗透试验为垂直渗透,渗透环刀ф50cm×h30cm,并带有溢流管,供水筒(φ20cm×h50cm)上装有标刻度的测压管。每次试验时间视渗透速度而定,可取10min、15min、20min等,渗透系数取平均值。

(4)堆石料质量检测

游堆石料采用试坑注水法检验,护环直径180cm,操作程序与垫层料平面质量检测相同。同时,考虑应用质量附加法等新检测手段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6)试坑注水法检测干密度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堆石面板坝均采用试坑注水法进行填筑体干密度检验。该方法操作简单,试验速度快,试验成果稳定可靠。但由于填筑材料为非均质体,颗粒大小不一,坑壁凹凸不平,虽然采用的塑料薄膜柔软适于变形,但仍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应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确定各种填筑料取样的误差修正曲线,使修正试验结果真实可靠。

21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10、垫层固坡施工安全

翻模施工中,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在上游坡面沿坝轴线方向设置双层安全网,最上层安全网距作业面高度不大于5米,安全网随作业面抬高向上翻升,以确保施工安全。

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hu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