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文言句式学案

更新时间:2024-04-13 15: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使用说明】认真阅读本学案内容,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学习目标】1、了解考点,理解考纲。2、掌握高考常考句式的理解和用法。 3、既能够判定其句式,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4、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高考常考的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要求能既够推断其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学习难点】(1)判断句(2)被动句(3)倒装句(4)省略句(5)固定句式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

本专题共16课时。其中讲读课10节,练习课4节,讲评课2节。

一、【考纲总览】文言文阅读

2011年《考试大纲》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具体要求包括:

(1)识记 (A级)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级)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级)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E级)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于文言文阅读来说,主要具备B级和C级两种能力。 二、【本讲考纲】

2011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三、【考纲解读】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能力层级:B级(识记)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 (2)“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一些相异的部分。

(1)“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文固定结构。

(2)“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非常灵活,一个词往往会有多种词性,有的词还会在特定语境下临时活用。活用形式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四、【考情分析】

1、考查重点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文固定结构。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2、纵观近几年来的文言句式的考查,虽然目前直接考查本考点的命题较少,但本考点却更多的以隐蔽的形式渗透到其他题型当中,特别是分值日益增长的文言文翻译题中。各地高考题中,在很多文言文翻译题的评分要求里,就直接指明了本考点为采分点。因此,本考点仍然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点之一。

3、题型:本考点的特点是运用性极强,单独设题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近年全国和各省市高考题中,只有北京、浙江、重庆、广东等在文言文考查中单独设置了本考点试题。但是只要读文言文,就不可能不碰到“与

第1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文言文词类活用”,要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无论如何,高考都无法回避这个考点。 文言文句式翻译,失误例说

在高考文言阅读中,对文言句式的考查,可以说每年都是一个热点。无论是对文句的翻译,还是对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句式把握的考查。但不少考生在此知识点的失分率比其他知识点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分辨不清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

【例】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07安徽卷) 误译为:是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分析】此句是以“非”作标志的否定判断句。“是非”不是一个词,应该“是”是代词“这”,“非”是表判断,“不是”;在翻译时必须将其译成“??不是??”的格式,即: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2.忽视省略成分

成分省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才能使语意完全。

【例】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玉。(07广东卷)

误译为:郭生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分析】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主语“狐狸”,翻译时应正确地补出来。此句应译为“(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3.不解宾语前置

【例】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07辽宁卷) 误译: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分析】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因而该句为宾语前置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然后再进行翻译,即:“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4.不解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放在中心词后。定语后置虽然没有在《考试大纲》中单独列出,但考题上经常出现,因此这也是掌握文言文句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从衣文之媵七十人。(07湖南卷)

误译:使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七十个人。

【分析】此句为定语前置。“七十人”为“衣文之媵”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此句应译为:使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5.不解被动句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主语被动的句式主要用介词“被”来表示。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很少用“被”字表示。

【例】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饮。(07浙江卷)

误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分析】引句的“终身不用”属于意念上的被动句式。在翻译时应注意一定要体现出被动关系,即: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6.不解状语后置

【例】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07湖北卷) 误译: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数,枝繁叶茂,(善人公)时常煮粥给饥民吃它的下面。

【分析】此句的“于其下”属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即: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数,枝繁叶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

第2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7.不懂固定结构

【例】上者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07四川卷)

误译: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办法替代你。”

【分析】此句中的“无以??”是固定格式,在翻译时要准确表达这一结构的语气,应译为“没有用来??的”。所以此句正确的翻译为: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皇帝)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

8.不懂修辞知识

【例】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也不厌也。(06四川卷)

误译: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万钟我也不接受;如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箪食也不厌弃。

【分析】此句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万钟”的“钟”是古代的容量单位,“万钟”即一万钟的俸禄,代指优厚的俸禄;“箪食”的“箪”是竹制的用以盛食物的器具,因此用“箪食”指代粗陋的饮食。此句应译为: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 五、【真题体验】(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门而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 辱: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 就:跟从。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然言出而罪至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 吾其还也 D.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或因寄所托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3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3分)

(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4分)

16.B 17.A 18.C 19.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20.(7分)

(1)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2)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六、知识梳理 ☆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⑤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⑦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⑩离骚者,犹离忧也。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

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②粟者,民之所种。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共有二十多个君王,没有一个是使信约明确而固定的。) ③莲,花之君子者也。 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⑤晏子,齐之习辞者也。

第4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

①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②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为的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④徒慕君之高义也

⑤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⑦此世所以不传也。

⑧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⑩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5.用动词“为”表判断,即“??为??”式。如:

①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人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6.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7.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 ①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②汝是大家子。《孔雀东南飞》 ③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8.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 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 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秦,虎狼之国。 ⑤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⑦此亡秦之续耳。

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1>有标志

1.表被动的“于”字句

①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②君子役于物,小人役于物。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⑥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2.表被动的“见”字句或“见??于??”结构

第5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②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⑥暴见于王。

⑦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⑧人皆以见侮为辱。

辨析:①慈父见背 ②冀君实或见恕也。

(分析::“见”字在六朝时期经常用作指代性副词,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称代,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一般译为“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见谅”即“请原谅我”)

3.表被动的“为”字句或“为??所??”结构 ①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③恐为操所先。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殁。” ⑤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⑥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不者,皆且为所虏。

⑨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⑩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⑾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4.表被动的“受”字句或“受??于??”结构(此结构比较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无标志 即意念被动句。 ①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②兵不克,执至白下。 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⑤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⑥帝感其诚

⑦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⑧感斯人言。 ⑨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

⑩是时屈原既疏。

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省略句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这些省去了某

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

文言文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经常省略,古汉语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

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分句省略等等。

(一)省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如: 1.承前省

①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疾)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疾)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疾)在骨

第6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髓,臣是以无请也。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③余幼时即嗜学。家贫,(余)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余)弗之怠。(余)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④余扄牖而居,久之,【余】能以足音辨人

⑤(村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人)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还家,(村人)设酒杀鸡作食” 。

⑥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 )奔,( 吴人)食而从之。 2.蒙后省

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问:“(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对话省

①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厉害)?”(公)曰:“(廉将军)不若(秦王)也。”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guì)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刿)乃入见。(刿)问:“(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吾)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刿)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岁)对曰:“小信未孚(读音fú信服),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吾)虽不能察,必以情。”(刿)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③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事】甚急”

④(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独乐乐)不若与人

4.自称省

①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

②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登泰山记》

(二)省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如:

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如: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 ③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④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追之。 ⑤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 ⑥平原君与楚(商议)和从,言其利害。 ⑦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

⑧陈胜自立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 ⑨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⑩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将)。” (三)省宾语(包含介词宾语省略)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②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③不得见(太后)久矣。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第7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①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②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③投(之)以骨。 ④君与(之)俱来。

⑤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和良,具告(之)以事。 ⑦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⑧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⑼叶公见之,弃(之)而还走。 ⑽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己)。

⑾齐使以(之)为奇,窃载与(之)之齐。 ⑿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⒀尉剑挺,广起,夺(之 )而杀尉。 ⒁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之)外将兵。 (四)省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1)省略介词“于”,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司马光《赤壁之战》)

(2)省略介词”以”,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另外,介词“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

①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②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③林尽(于)水源。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 ⑤赐之(以)彘肩。 ⑥试与他虫斗,虫尺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⑦成妻纳钱(于)案上。

⑧晋太原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⑨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以)百数。 ⑩激昂(于 )大义,蹈死不顾。

⑾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⑿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于)泽畔 ⒀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⒁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五)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②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

①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②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③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复习重点) ④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 (一)、谓语前置

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说。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如:

①子耶,言伐莒者? (言伐莒者,子耶?)

第8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②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③美哉室! (室美哉!)

④大哉,尧之为君也! (尧之为君也,大哉!) ⑤灼灼其华。 (其华灼灼)

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⑦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在安”,宾语前置)

⑧美哉,我少年中国! (我少年中国,美哉!) 以上例子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①⑦疑问句; ②③④⑧感叹句;⑤⑥旧诗词押韵。 (二)、宾语前置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第9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益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能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 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这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定语后置”。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

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者人)

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好事者少年)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知其事者

第10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太子及宾客)

⑤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烧溺死者人马甚众) ⑥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亦具体而微者雁荡) ⑦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有吹洞箫者客) ⑧人马冻死者相望。 (冻死者人马相望)

⑨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好者女)

⑩楚人有涉江者 (有涉江者楚人)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铿然有声石,所在皆是也) 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马)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受上赏)

⑤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附操者荆州之民)

⑥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 ⑦国之孺子之游者。 (国之游者孺子) ⑧僧之富者不能至。 (富者僧不能至)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③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大四海,有几人欤?)

④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带陆离长铗,冠崔嵬切云——佩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切云帽)

5.用数量词作定语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例如 :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二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尝贻余核舟一。 (尝贻余一核舟)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遂率荷担者三夫子孙) ④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一双白璧 一双玉斗)

⑤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比至陈,六七百乘车,千余骑,数万卒)

⑥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或尽一石粟) (四)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一般作状语。介宾短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 (贫者于富者语曰) ③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于长勺战) ④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勇气于诸侯闻) 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⑥故燕王欲结于君。 (故燕王欲于君结)

⑦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臣头今与璧俱于柱碎矣) ⑧设九宾于廷 (于廷设九宾) ⑨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赵岂敢留璧而于大王得罪乎?)

⑩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⑾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不于时拘,于余学)

第11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

⑿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 (魏惠王兵数于齐秦破,国内空。)

⒀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且于其墓之门立石)

⒁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至于负者于途歌,行者于树休。)

第二种: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也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在今译时,一般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①形似酒樽,饰以山龟鸟兽之形。 (以山龟鸟兽之形饰) ②具告以事。 (以事具告)

③何不试之以足。 (何不以足试之)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以桑树之) ⑤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以尉首祭) ⑥掭以尖草。 (以尖草掭) ⑦覆之以掌。 (以掌覆之)

⑧咨臣以当世之事。 (以当世之事咨臣) ⑨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

第三种:用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乎”通“于”,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或作状语,或作补语。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②名垂乎后世。 (乎后世名垂)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

☆ 一般句式

一、疑问句:在古汉语中,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其中疑问词分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两类。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安、焉、奚、恶、盍(盖)等;常用的疑问语气词有: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 (一)使用疑问代词。疑问代词常与疑问语气一起使用。 1、使用疑问代词“谁”构成疑问句。 例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例2: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 例3: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2、使用疑问代词“孰”构成疑问句。 例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例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例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3、使用疑问代词“何”构成疑问句。 例1:吾君在前,斥者何也?(《毛遂自荐》) 例2: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 例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4、使用疑问代词“曷”构成疑问句。 例1: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例2: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例3:吾姊姊曷不戮力击之?(《灌园叟晚逢仙女》) 5、使用疑问代词“胡”构成疑问句。 例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例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例3: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6、使用疑问代词“安”构成疑问句。

例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例2: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例3: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7、使用疑问代词“焉”构成疑问句。 例1:则将焉用彼相也?(《季氏将伐颛臾》) 例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8、使用疑问代词“奚”构成疑问句。

第12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例1:子奚哭之悲也?(《和氏璧》) 例2: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9、使用疑问代词“恶”构成疑问句。 例1: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 例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 里仁》) 10、使用疑问代词“盍(盖)”构成疑问句。 例1: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例2: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 楚世家》) (二)使用疑问语气词。

1、使用疑问语气词“乎”构成疑问句。 例1:汝亦知射乎?(《卖油翁》) 例2:赵岂敢留璧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天地有法乎?(《治平篇》) 2、使用疑问语气词“诸”构成疑问句。 例: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3、使用疑问语气词“与(欤)”构成疑问句。

例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例2: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

例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使用疑问语气词“邪(耶)”构成疑问句。

例1: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例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三)使用固定搭配“几何”、“何如”、“奈何”、“如之何”、“如……何”、“奈……何”等表示疑问。

例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

例2:吾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例3: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例4: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 例5: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 例6: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例7: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 项羽本纪》) (四)使用否定词表示疑问。

例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与妻书》) 例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二、否定句式: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否定词包括不、毋、弗、勿、未、非、无、否、莫等等。 (一)使用“不”表否定。 例1:桓侯不应。(《扁鹊见蔡桓公》) 例2: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张衡传》) 例3: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二)使用“毋”表否定。

例1:距关,毋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例2:小女子毋多言。(《冯婉贞》)

例3: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三)使用“弗”表否定。

例1:呼尔而有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例2:急逐弗失。(《冯婉贞》) 例3:小信未服,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四)使用“勿”表否定。

例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例3:急击勿失。(《鸿门宴》) (五)使用“未”表否定。

例1: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例2:在药则未为良时。(《采草药》) 例3: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六)使用“非”表否定。

第13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例1: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问说》) 例2: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毛遂自荐》) 例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七)使用“无”表否定。

例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例2: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例3: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八)使用“否”表否定。

例: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九)使用“莫”表否定。

例1: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石钟山记》) 例2:莫若以吾所长攻敌所短。(《冯婉贞》)

例3: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 文言文固定句式 一、表示疑问的词语:

1.奈何 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 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何如 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②“求,尔何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何以??? 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4.何所??? 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如??何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6.孰与??,与??孰 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7.何故

①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二、表示反问

1.何??哉(也)? (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②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2.何??为? (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3.何??之有? (兼表宾语前置,译 “有什么??呢” “怎么能??呢?”)

①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4.如之何??? (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5.岂(其)??哉(乎,耶,邪)? (译“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

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③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

6.安??哉(乎)? (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7.不亦??乎 (可译为“不是??吗”)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8. ??非??欤? (可译为“??不是??吗?”) ①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第14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9.宁??耶? (可译为“哪里??呢?”)

①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10.顾??哉? (可译为“难道??吗?”) ①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11.独??耶(乎、哉)? (可译为“难道??吗?”) 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耶?

②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三、表示感叹

1.何其 (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直??耳! (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 ②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3.惟??耳! (可译为只是??罢了!) ①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

4. 一何 (可译为 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 ① 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5.亦??哉 (可译为 也??啊!)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 6.??何如哉?(可译为 该是怎样的呢?)

①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②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③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四、表示揣度

1.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等) ①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2.得无......耶,得无??乎, (可译为“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等)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②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③“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故事两则》

3.其??欤?(兼表反问)

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4.??庶几??欤? (可译为??或许??吧?) ① 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五、表设问:

1.何者、何则 (可译为“为什么呢”) ①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六、表示选择

1.与其??孰若??? (可译为与其??,不如???)

①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

2.??欤(耶),??欤(耶)? (可译为是??还是??呢?) ①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 3.其??其??也? (可译为是??还是??呢?)

①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七、表陈述语气

1、有以。 (可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①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2、有所。

第15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可译为“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

①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陈情表》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③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触龙说赵太后

3、无以、无从。 (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 ①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②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4、无所。

(可译为“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

①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

②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③ 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5.比及 (可译为 “等到......的时候”) ①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八、宾语前置

1“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前置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可译为“只”。) ①唯命是从。 2??何??之有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夫晋何厌之有?《左传》(晋国怎么会满足呢?) ③ 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勾践灭吴》 九、表假设

1.诚??则??:(可译为“如果??那么(就)??”。)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宗十思疏》

②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否则:(可译为“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

①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3、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②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 4.向使:(可译为“假如,如果”。)

①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5.自非:(可译为“如果不是,除非是”。)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十、表转折 1.然而:(可译为“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①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②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2.虽然:(可译为“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①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祭十二

第16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郎文》 十一、其他 1、得以:(可译为“能够”。)

①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②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2、俄而:(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3、而况:(可译为“何况,况且”。)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4、而已:(可译为“罢了”。) ①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勾践灭吴》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5、何乃:(可译为“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①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6、既而:(可译为“随后,不久”。)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7、既??且??:(可译为“又??又??”。) ①既替余以蕙纕兮,且又申之以揽茝。《离骚》 8、可得:(可译为“可以,可能。”) ①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9、可以:(可译为“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②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

③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10、乃尔:居然如此,(可译为“竟然如此,这样”。) ①何其相似乃尔。 11、且夫:(可译为“再说,而且”。)

①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12、是故:(可译为“所以,因此。”)

①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勾践灭吴》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3、是以:(可译为“所以,因此,因而。”)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也。《陈情表》 14、所谓:(可译为“所说的,所认为。”)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③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登泰山记》

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祭十二郎文》 15、往往:(可译为“处处,到处;常常。”)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②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

第17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③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 ④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 16、未尝:(可译为“从来没有,不曾”)

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③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④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7、谓??曰??:

(可译为“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①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②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鸿门宴》 ③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④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18、谓之:(可译为“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①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③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登泰山记》 ④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 19、无何:(可译为“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①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 20、毋宁,无宁:(可译为“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①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 吾而死。”《与妻书》 21、无庸:(可译为“不用,无须。”) ①请姑无庸战。《勾践灭吴》 22、无由:(可译为“不可能,无法,无从。”) ①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

23、相与:(可译为“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③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24、一切:(可译为“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①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25、所以:(可译为“??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③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6、以故:(可译为“所以。”)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 “褒禅”。《褒禅山记》

②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 27、以??故:(可译为“因为??的缘故。”) ①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愚溪诗序》 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信陵君窃符救赵》 28、以是:(可译为“因此。”)

①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五蠹》

第18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②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五蠹》 29、以??为??:(可译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 ①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③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④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

⑤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逍遥游》 30、以为:(可译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季氏将伐颛臾》

③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祭十二郎文》

④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31、以至于:(可译为“一直到;结果。”)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乐羊子妻》 32、因而:(可译为“据此而,借此而,因此,所以。”)

①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林黛玉进贾府》 ②夜间闻子清歌,因而问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33、于是:(可译为“对??,然后就,或仍译为“于是”,相当于“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

①将不可改于是矣。《勾践灭吴》

②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勾践灭吴》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⑤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34、??之谓:(可译为“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③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35、至于:(可译为“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

①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勾践灭吴》

②\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④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表达反诘语气的有:“何(奚)为、何(奚) ??为、何(奚) ??以为、何??之有、有何于??、奚有于??、于??何有、何有、不亦??、何用??、焉用、奚用”等; 十二、其他

1、表达推测语气的有:“得毋、得无、得微、得非、毋乃、无乃”等; 2、表达否定语气的有:“独唯、唯独、非独、非徒、非直、岂独”等; 3、表达比较语气的有:“孰与、与??孰、与其??孰若(不若、不如)、与

第19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其??宁(抑、亦)”等。 ☆ 所字结构 一、“所字结构”的定义: 作为虚词时的“所”字,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可以把“所”字看作使动词等词体变化的标志,它的作用就是改变其后的词语的性质而使它具有其他功能。具体地说,当它用在动词、介词或短语之前时,它主要起着结构作用,不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应该把它看作“结构助词”, 通过这个结构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而不把它看作代词。 “所字结构”充当句子成分时,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不能将其拆分,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可以承担名词所承担的一切语法功能。“所字结构”根据与“所”字结合的核心词的词类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别:“所+动”结构和“所+介”结构。每一种类别中又有着不同的类型变化,每一种类型中“所”的作用和体现的意义又是各不相同的,它们在一起共同组成了“所字结构”的语法功能。可见,“所字结构”的用法和意义十分灵活。 二、“所字结构”的种类及语法功能: (一)、“所+动(包括活用的名词或形容词)”结构 “所+动”结构是“所字结构”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基本的结构类型,它的基本形式是“所”字加在动词(多为及物动词)、动词词组或活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和名词前面。其中的“所”字是指示代词,指代后面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或宾语。具体来说,这种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变化: 1、所+动+名 这是“所+动”结构中的最基本类型,在这种类型中,“所”将其后的动宾词组转换为了一个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并强调、指示了中心词。例如: (1)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例(1)中的“过名山大川”即“所+动+名”的形式的“所字结构”,动宾词组“过名山大川”与“所”结合后变为了名词性的偏正词组“经过的名山大川”。这里的偏正词组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名词性偏正词组,因为“所”在其中起了强调指示的作用,强调并指示了中心词,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一般的偏正词组没有这样的作用。有时候为了使这种偏正关系更加明确,还可以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加上连词“之”,在译为现代汉语时就相当于加入了一个助词“的”。例如: (2)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所居之官”就是在“所居官”的基础上加入“之”使关系更为明确,其实质与“所居官”是一样的,在翻译时我们可以译为“担任的官职”。 2、所+动 这种结构类型可以看作是第一种类型的省略式,动词所修饰的中心词没有出现,“所”直接加在动词的前面,形成了一个名词性短语,充当主语或宾语,用来指代人、事、物等,相当于“所……的(人、事、物),我们在翻译时应补充出所指代的内容。例如: (3)皇上有所询问。(梁启超《谭嗣同》) 例中的 “所询问”后面没有出现动词所修饰的中心词,但在理解时要补充出省略的内容,“所询问”是“询问的(事情)”。这样理解,我们就能知道例(4)中的“所字结构”充当的是句子的宾语。 3、所+形容词 当一个形容词与“所”字结合之后。这个形容词就临时活用为一个及物动词,整个结构仍然作为一个名词性短语出现,充当主语、谓语或宾语,指代的是人、事、物等。例如: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曹刿论战》) 例中的形容词“安”在与“所”结合后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安身”。在这个句子中指代物,我们在翻译时要将其补出。整个“所字结构”在在句中充当了主语。 4、所+名词 “所”置于名词之前,使名词具有了及物动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可以理解成活用为动词)它的用法和“名+形容词”是相同的,他们都不是“所+动”结构常见的类型变化,特别是“所+名”我们接触的机会要更少一些。例如: (5)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例句中的“罾”本身是名词,但与“所”结合后在这里是“用渔网捕捉”之意,“所罾”指代“用渔网捕捉的(鱼)”。 5、所+动+者 这种类型中的“所”起的作用与第一种类型中的“所”是相同的,只是中心词

第20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由名词换成了不必明言或不便明言的代词“者”,“者”在这里起了指代的作用,“所”只起强调的作用,组合之后形成的“所……者”结构仍然作为一个名词性短语,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6)刑法行于国,所诛者乱人也。(《礼记·聘义》) 在这个例句中,“所字结构”指代的是人,而这个指代的作用是由“者”来承担的,“所诛者”意思就是“诛杀的人”之意。它们在句中充当的是句子的主语。 6、所+动宾词组 这种类型的“所字结构”经常会和“所+动+名”相混淆。虽然两者形似,但实质却有所不同,在“所+动宾词组”中,大多数动词所修饰的宾语是由代词充当的。例如: (7)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其中的动宾词组的宾语是由代词“之”来充当的,译为“使用它们的地方”。如果宾语是由一个名词来充当,就要看动词和名词之间能否加入连词“之”,能够加入“之”而意思不改变的,属于“所+动+名”形式;意思发生改变的则属于“所+动宾词组”形式。我们比较以下两个例句。 (8)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例句中,“所得表众”可以加入“之”变为“所得之表众”,意思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获得的刘表的部队”,所以应属于“所+动+名”式。 7、所+状+动 这里的“状”指的是能够充当状语的能愿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在使用时这几类词先和动词组合成一个动词性的偏正词组,整个词组再和“所”结合形成“所字结构”,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这种类型中,“所”字要强调指代的是偏正词组所修饰的那个中心词(一般不出现),理解起来要稍微复杂一些,但在文言作品中却经常使用。例如: (9)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 (10)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遥游》) 上述例句中充当状语的是“应”“不”“可”,它们和动词“有”和“用”结合组成了动词性的偏正词组“应有”“不有”“可用”,之后与“所”结合,强调指代的是“有”和“用”修饰的那个中心词。“所应有”指的是“应该有的(声音)”,“所可用”指

的是“可用的(地方)”。 (二)、“所+介”结构 “所字结构”的第二种类别可以称之为“所+介”式。“所+介”式的类型变化虽然没有“所+动”式那么多,但它的意义表述却更为复杂,这主要是由介词本身的语法功能决定的。介词本身就是一种用法灵活的虚词,它既可以表示处所和时间,又可以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动作行为相关的工具、方法或行为发生的原因。介词在与“所”字结合的同时也保留了它的语法特征,所以我们在分析“所+介”结构时,要更为细致。具体来说,“所+介”结构有以下几种变化: 1、所+介 这种形式可以看作是“所+介+动”结构的省略式,它的用法和“所+介+动”相同,我们在理解时,应注意在补充出中心语的同时不要忘记加入相应的动词使语义完整。例如: (11)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蒲松龄《促织》) 例(11)中的“所自”是“所自(来)”的省略式,在理解时,应注意在补充出中心语(来)才能使语义完整。 2、所+介+动 这是“所+介”结构的基本类型,在这种类型中,先是由介词和其宾语(此宾语常省略)组成介宾词组,再和动词组合成一个状动关系的偏正词组。最后这个词组与“所”字结合,组成“所”字结构。组合后的结构是名词性词组,在句子中充当宾语,指代处所、条件或是原因等。例如: (12)吾知所以距子矣。(《晏子·公输》) (13)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内篇》) (14)先生所为文市义,乃今日见之。(《战国策·齐策》) 在例(12)、例(13)中,介词的宾语没有出现,例(14)中宾语出现。在理解时我们分别将它们译为:例(12) “我知道用来抵御你的方法”;例(13) “圣人不是可以和他开玩笑的人”;例(14) “先生替田文买恩义的道理”。通过这三句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出,在解释这种结构时,中心词是由我们补出的,结构中的介词虽然并不表示确定的意义,但我们却能利用其固有的语法意义,

第21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限制这个名词性词组中心词的意义范围,从而更有利于准确的表达语义。 古汉语中的“所”字,虽然其词性的认定至今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论,我们通过以上归纳分析,对其类型的变化已经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有了这些认识,我想,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它文言语法问题的探讨都会有一定的帮助的。 七、【方法指导】 文言句式的难点

在考试中常见的文言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及一些固定句式。复习时要抓住每种特殊句式的难点或易误点。 第一.关于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这三个句子都比较容易分辨,如果提炼主干的话,都呈现“名词主语”+“名词谓语”的结构。而对下面这个句子(划线部分),有些同学就要犯迷糊了: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划线的这个句子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

同学们为什么会犯迷糊呢?第一在于“是”,这个“是”是代词而不是判断词,第二在于句子中没有“者”“也”之类,而且主谓间没有逗号。可见掌握判断句,关键在于其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谓语 第二.关于被动句

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被动句的难点在于“见”。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上述两句都是被动句,有被动标志词“见”或“见??于”,“见”后都接动词。但并不是所有“见”后接动词都表示被动。“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容易相混,如: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充当动词的宾语(很奇怪,动宾倒装!),实际上起一个代词的作用,“见恕”意为“饶恕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原谅我。还有: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 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掌握。

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例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因为附操之民是被逼迫的。意念被动要求考生能理解文段,这样才能推敲。 第三.关于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这里有几个难点:

1.宾语前置中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倒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第22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原句颠倒过来,应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图利”“从命”。这里的“之”“是”用法归于结构助词一类。

2.定语后置中的楚辞句式。“楚辞”代表着南方方言,一般用“之”来倒装,考生掌握较差。其固定格式是:名词+之+定语: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孰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颠倒过来,依次是“陆离(言长)的长铗”“崔巍(言高)的切云(指帽子)”,“高的庙堂”“远的江湖”,“洁白的身子”“肮脏的外物”。 3.倒装的杂糅

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考生辨析不全。如: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话。“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翻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句子结构分析如下: 安 在 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宾语 谓语 主语

这是一个倒装的杂糅,是主谓倒装与宾语前置的结合。从一个句子分为主谓两部分来看,这个句子首先应该判断是主谓倒装,其次,再指出其谓语部分的宾语前置。整个句子翻译为:公子您能为别人困难所着急(的美德)在哪里呢?遇到倒装杂糅,要分清结构,抽茧剥丝,层层深入。 第四.关于一些固定句式

常见的固定句式的语法功能主要有一些固定的词组搭配来体现。这样的词组搭配非常多,我们这里选择一些重要的或易错的来讲解: 1.推测语气 ??得无??

这个词组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得无”也常写作“得勿”、“得亡”。翻译为“莫不是”或“该不会”。例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后汉书·庞萌传》)

翻译为:每日的饮食莫不是减少了吧?(意思就是可能减少了。)

2.疑问语气

如??何 奈??何 若??何

这是三个表示相同的疑问语气,可以翻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待??”。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翻译为: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何(胡)以??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表示疑问。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翻译为:国家拿什么来救济(灾民)呢?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 我们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凭什么能够奏乐呢? 3.反问语气 不亦??乎

亦是副词,用来加强反问语气。翻译为“不??吗”或“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难道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何(奚)??为? 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翻译为“哪儿用得着??呢”或“要??干什么呢”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翻译:还要报答干什么呢?

第23页,共18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gs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