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衔接复习
更新时间:2023-07-20 18: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铺路搭桥,自然过渡
---初高中化学衔接复习教案
高一化学集体备课组 郝年生执笔
共10课时
第一、二课时 物质的组成结构
[教学目标]1、以元素为线索,复习初中学过的化学用语(1—18号元素的名称、符号、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通式、元素常见化合价等属性都可以元素周期表为载体学习、复习)。2、复习原子的构成,物质的组成,巩固质子等微粒的属性以及它们和相对原子质量间的数量关系。熟练地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或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3、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认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1、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2、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教学难点]1、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2、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教法学技]知识群组(发散、收敛)法
[教学过程] [提问]什么是化学?
初中已学过1—18号元素核外电子的排布,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没有涉及,而这部分知识又对高中化学学习显得十分重要。
[提问]原子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微粒有何属性?
[板书](一)物质的结构1、原子的组成结构;2、元素、物质与原子、分子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讲解二图)
[提问]核内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核电核数,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核数 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练习]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追问] 周期表中每一格只住一种元素,是否也只住一种原子呢?
答:①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②在氧原子中,8个质子和8
个中子构成了氧
原子核,8个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的空间作高速运动。③由于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带8个单位的正电核,而核外的8个电子却带有8个单位的负电核,两者带电性相反,电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性。因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所以周期表中每一格只住一种元素,但可能有多种原子。如H有氕1H123
[提问]1—18号元素除He、Ne、Ar为什么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其它原子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结构?
[讲解] He、Ne、Ar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仅He是2个),达到饱和,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一般不和其它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若最外层达到饱和,这样的结构是最稳定的。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获得电子,使最外层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它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板书]2、核外电子的排布 (这部分知识初中没有涉及)
[提问]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怎样的规律?
①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
2②排布规律:a.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b.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
最外层上不超过2个)。c.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高一将要学习到。
[板书]1—18号元素的“家”—元素周期表(出示空表)
[练习]写出1—18号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能形成离子的符号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讲解]所有的元素的原子都力求达到8电子(K层为2电子)的稳定结构,而各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又各不相同,形成化合物的结构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把这些化合物分成两
类: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讲解]1—18号元素的名称、符号、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通式、元素常见化合价等属性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归纳]1、相对原子质量与核电荷数n有种奇偶关系规律:当n为偶数时,相对原子质量==2n,(6C12、8O16、10Ne20、12Mg24、14Si28、16S32);当n为奇数时,相对原子质量==2n + 1,(有3Li7、5B11、9F19、11Na23、13AI27、15P31)。但H、Be、N、CI、Ar除外(青皮蛋绿亚调皮捣蛋,不守规则),另行记忆(1H1、4Be9、7N14、17CI35.5、18Ar40)。原来学习这么容易、有趣。
-、2、具有2、2 8、2 8 8结构的粒子种数:2的结构的粒子有:H、He、Li+、Be2+ 四种;2
3-8结构的粒子有:(N)、O2--、F--、Ne、Na+、Mg2+、AI3+六种。具有2 8 8结构的粒子种
数有哪些?有(P)、S、CI、Ar、K、Ca五种。
[板书]3、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⑴定义⑵形成规律(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⑶类型(二、三、四元离子化合物或金属氧化物碱、盐类)2)、共价化合物⑴定义⑵形成规律(活泼性不同的非金属之间)⑶类型(二、三、四元共价化合物或非金属氧化物与酸类)
[讲解]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所以,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电子式。
[练习]11—18号元素的原子能形成二元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各多少种。画两表填尽。阳离子6种,阴离子含H共7种,6×7===42种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更多。
[作业]发页子
[教学后记]
1、示意图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2、电子式书写本节课还是没有掌握,下节课还得进一步巩固。
第三、四课时 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基本组成(包括内涵和外延)。
2、温习物质的形成、组成、性质、变化、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掌握理解概念内涵的基本方法,掌握形成概念图的方法。3、通过对具体概念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理解概念内涵的基本方法。2、掌握形成概念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概念外延的延伸(形成概念图)。初中概念学习较为分散,并往往以记忆为主。一段时间不接触,化学概念较为生疏,很有必要复习整理。到了高中,概念增加,要通过已知概念,学习更多新概念。
[教学过程]
[讲解]概念是物质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概念有其内涵和外延。内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定义。要真正的理解一个概念,还必须了解概念的外延(即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板书](二)概念的学习方法
1、概念的学习方法 知识的拓展,实际是概念的增加。学习知识的过程实际是概
念的引入过程。
-3-2---+2+
内涵(定义)
概念
外延(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问]如何去理解概念的定义呢?
[讲解]以化合物这个概念为例。方法:(1)可列举一部分化合物,让学生去找这些物质的共同特征,然后抽象出化合物的定义,称归纳法。(2)再请学生根据定义,列举出一些具体的化合物。称演绎法。
[讲解]要真正理解“化合物”的概念,还必须知道“化合物”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属与包容关系的有哪些概念。
[提问]1、与“化合物”概念有关的有哪些概念?2、它们和“化合物”概念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请画出它们之间的概念图。
[讲解]概念的学习方法。在初中,我们只知道去记住个定义,在从具体的事例中来理解这个定义。而在高中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概念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去分析各种各样的概念。
[板书] 2、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
[讲解]在对化合物这个概念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物质分类的结构图。下面具体地来分析应用有关物质分类的概念。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空气 海水 液态氧 铁 臭肥NH4HCO3 胆矾
[提问]1、怎样划分混合物和纯净物?2、根据什么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3、根据性质的不同,单质可分为哪几类?4、根据什么把化合物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5、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氧化物可分成哪几类?
[练习]请大家把物质分类的结构图在脑海里想一遍,并画在纸上,注明分类的依据。概念 图:(讲解二图)
化合物,从组成上分酸、减、盐、氧化物;从结构上又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从是否
含碳元素,又分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练习]1、以元素周期表内,1—18号元素中的1、6、7、8、9、11、12、13、14、15、16、17
能形成多原子(3个以上)分子的非金属单质:O3、P4
能形成酸性氧化物:CO2、SiO2、、N2O5、P2O5、SO2、SO3、CI2O7 碱性氧化物:Na2O、MgO H2O、CO、NO(不成盐) 无氧酸:HF、HCI、H2S 含氧酸:H2CO3、H2SO4、HNO3、H3PO4、HCIO4 2、3·22MgCI2、AIF3、AICI3、Na2S、23含氧酸盐:Na、NaHSO、Na、NaHCO、Na、NaNO、、MgSO、MgCO、[讲解]书写、检查化学式正误,根据各元素或原子团、根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元素或原子团、根的正负化合价,祥见教材P232。
2、下列物质:①含CaO99%的生石灰 ②CaO刚好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③水银 ④浓盐酸 ⑤含铁70%的三氧化二铁,用编号填入下列空格:属混合物的是 ① ④ ,属单质的是③ ,属化合物的是 ② ⑤ 。
[作业] 发页子
[教学后记]
1、 由于学生基础,不是很好,任务无法完成;
2、 两性氧化物不要出现;概念定义较为生疏。
第五、六课时:物质的变化及其类型
[教学目标]
1、巩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2、复习化学变化的类型。3、学习氧化还原的本质定义及其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巩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
2、复习化学变化的类型。
3、学习氧化还原的本质定义及其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习氧化还原的本质定义及其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初中讨论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本节课主要是加强联系,结合实际。
[教学过程]
[复习并练习有关电子式的书写]
[板书](三)物质的变化及其类型
1、物质的变化 [提问]物质的变化类型有哪些?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石蜡熔化 干冰汽化 煤的燃烧 铁器生锈 然烧蜡烛
[提问]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板书] 2、物质的反应类型
[提问]根据什么把化学反应分成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练习]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①铁丝在点燃的条件下在氧气中剧烈燃烧②碳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不充分
③氢气能使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
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讨论]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来分析
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否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
[提问]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用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分析中何者被氧化、何者被还原,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练习]
1、用“双线桥”表示上述反应。
2、用“双线桥”表示“氢气还原氧化铜”这一反应:略
[提问]请大家标出以上两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请问化合价变化与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概念有何关系?
化合价变化与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概念有何关系
得氧(-e-)
同时生成 同时进行 还原剂———→被氧化(价升)—→氧化产物—→氧化反应 失氧(+e-) 氧化剂———→被还原(价降)—→还原产物—→还原反应
[练习]试从得失氧和化合价的升降来分析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从化合价的角度能得出上述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从得失氧的角度无法判断。因此从化合价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比得失氧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范围更广。不仅可以分析有氧得失的氧化还原反应,还可以分析无氧得失的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上述反应中为什么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改变?
[讲解]从原子结构来分析。请大家写出氯和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带负电荷,因此钠原子失去电子带负电荷,元素化合价为正价;氯元素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元素化合价为负价。所以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的缘故。
对于这类反应,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叫学生来写),虽然没有电子的得失,但由于共用电子对发生了偏离,从而使氢显+1价,氯 显-1价,这类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请大家举出类似的电子发生偏离的氧化还原反应。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的反应。
[讲解]从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化合价的升降是由于电子的得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定义:有电子转移(包括得失和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是还原反应。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的得失来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用“双线桥”表示。
[提问]从上面的练习中,可以得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存在怎样的关系? [投影]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3、关于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全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在溶液中进行,包括酸和碱、酸和盐、碱和盐、盐和盐的反应四大类。反应发生和完成的条件是:酸和碱反应只要其中一种可溶即可;酸和盐反应,要求盐能溶于酸,不能是BaSO4、AgCI等;碱和盐反应要求碱和盐均可溶,至少生成一种沉淀。盐和盐反应,要求盐和盐二者可溶,至少生成
一种沉淀。反应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复分解反应就能进行到底。
[练习]从1—18号元素形成的酸碱盐或初三学过的有代表性的酸碱盐中,各选取两个符合 要求的反应方程式填入下表中。
[作业] 发页子
[教学后记]
1、 从电子得失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感觉比初中易理解;
2、 但电子的得失化合价升降,常易混淆,还待于进一步训练。
第七课时:物质的性质
[教学目标]1、学会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回顾初中所学的氧气、水、氢气、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3、注意让学生自己找出物质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特性。
[教学重点]1、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回顾氧气、水、氢气、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3、找出物质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特性。
[教学难点]注意让学生自己找出物质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特性。以上物质的性质,学生比较熟悉,本节课无非是让他们掌握归纳、类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四)物质的性质
[提问]我们可把物质的性质分成几类?
[板书]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练习]判断下列性质式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①汽油具有挥发性 ②碳具有还原性 ③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④氧气具有氧化性 ⑤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⑥氢氧化钠具有碱性
[提问]我们式怎样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
[提问]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 [练习]阅读下列这段文字,请说明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金属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割。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能浮在水面上。钠的熔点是97.81℃,沸点是882.9℃。
[提问]初中所学的物质有哪些?
[提问]具体地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填写下表
注:1、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化学方程式,得出物质的性质。
2、即要找出物质的特性,又要找出物质的共性。表:
作业] 发页子
第八课时: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实验室的常用仪器,并知道其作用。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回顾初中所学的气体的制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为高中的学习作准备。
[教学重点]
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作准备。
[教学难点]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许多初中生没有进过实验室,实验操作基础较差,有的连铁架台都不会按装,因此实验操作及其原理教学非常重要,一定要肯花时间,让他们一次性掌握。
[教学过程]
[板书](五)实验的基本操作
1、实验的常用仪器
[提问]说出下列仪器的名称及其作用。
[板书]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⑴①品的取用
[提问]取用药品时应注意些什么?(先让学生回答如何取用药品,老师边讲边演示,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老师个别指导,下同)药品的取量有何规定?如何取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若浓酸、浓碱沾到皮肤上和桌子上应如何处理?
[板书]②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取量
[提问]如何使用托盘天平?(让学生自己称量和读数)量筒的读数方法。
[板书]③物质的加热
[提问]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给物质加热时应注意些什么?
[板书]④液体的过滤(演示过滤装置)过滤时要注意哪几点?
[板书]⑤仪器的装配
[提问]装配仪器时应注意哪几点?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板书]⑥玻璃仪器的洗涤
[板书]3、气体的制备实验
[提问]初中学过哪些气体的制备实验?制备原理各是什么?(演示气体的制备装置,让学生讲出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及其作用。)用何种方法收集气体?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教学后记]
1、 通过操作,学生兴趣很浓;
2、 学生进实验室,习惯不好,下节课还得要进一步强调。
作业] 发页子
第九、十课时:溶解度及其有关计算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溶解度概念。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掌握有关溶解度的计算。2、能力培养:结合溶解度计算,培养学生学会用比例法和守恒法解决溶解度有关计算的能力。3、科学思想:结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辩证思想。4、科学方法:结合溶解度计算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守恒法、比例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教学过程] [引言]上一讲我们复习了溶液浓度计算,溶液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分。而且在一定温度下,固体不能无限溶于水中,因此存在溶解度的问题。本节我们将复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同时要重点复习溶解度的有关计算。
[板书]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投影]问题:1.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2.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时,有什么特点?[学生作答]1.在一定温度下,当溶质溶解的速率和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速率相等,此时溶液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2.在一定条件下,溶液达到饱和时,溶液处于溶解平衡状态,即在一定条件下,当溶液达饱和时,溶质溶解和结晶的速率相等,溶液处于动态平衡,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当条件改变时,例
如:改变温度,可使溶液由饱和变成不饱和。它具有“等”“定”“动”“变”等特点。
[评价]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里还应明确两点:1.当溶液溶解一种溶质达饱和时,溶液
中仍可溶解其他溶质。2.条件改变时,溶液可由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投影]练习题:CO2在下列液体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水 B.饱和NaCO3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石灰水 [分析存在的溶解平衡:并回答,应选B。] [小结]由于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平衡的存在,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已达饱和,对氯气在溶液中的溶解起抑制作用,和化学平衡中增大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的道理相同。
[板书]二、溶解度(S)(S==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g) w%== S/(100+S)
1.概念 [提问]什么是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如何表示的?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条件改变后,饱和溶液有什么变化?
[学生作答]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溶解溶质达饱和,所溶解溶质的质量称为溶解度。溶解度单位是g。若溶质是气体,则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溶剂溶解溶质达饱和时,所溶解的气体的体积。(单位是:L/L)
[评价]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影响溶解度的因素首先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此外条件对溶解度也有影响。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而气体则和温度、压强都有关系。从影响溶解度的条件可知,当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将被打破,溶质溶解的速率和结晶的速率不再相等,
饱和溶液可以转化成不饱和溶液,也可以析出晶体,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溶解平衡。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强调:在掌握固体的溶解度的概念时,一定要注意:(1)温度;(2)达饱和;(3)100g溶剂,这三个关键性的词语。
2.溶解度曲线
[学生作答]气体溶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则受温度影响很小。个别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
[追问]能否形象地表示出溶解度随温度改变的关系呢?回答:可以,用溶解度曲线即可。
[评价]很好。请同学们根据图找出不同温度下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3.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溶解度计算是难点,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练习,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练习]将90℃饱和氯化铵溶液680g,蒸发100g水再冷却至40℃,将析出晶体多少克?已知90℃时溶解度为71.3g,40℃时溶解度为45.8g。做练习后回答问题:这个问题我是按两步计算的:(1)求90℃时蒸发100g水将析出多少克晶体。由90℃氯化铰的溶解度可知,100g水最多能溶71.3g 氯化铵,所以在90℃蒸发100g水将析出71.3g氯化铵。(2)析出晶体后,余下508.7g饱和溶液,从90℃降温至40℃将析出晶体多少克。设508.7g饱和氯化铵溶液从90℃降温至40℃可析出晶体的质量为x,可根据比例关系解x。
508.7g∶x=171.3g∶25.5g x=75.7g 蒸发水100g和降温后,共析出晶体:
75.7g+71.3g=147g。
[评价]肯定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正确,结论也正确,然后指出有关溶解度计算的常用的
一种方法:关系式、比例式法。
[归纳] [板书] 定温计算,蒸发(或浓缩)析晶的计算,依溶解度的定义,蒸发的水,水中溶解的溶质全部析出,关系式为 溶质———溶剂———饱和溶液
标准量比 S 100 100+S
题意量比 X(析晶) m(蒸水) m(饱和溶液)
即:S /100==X(析晶) / m(蒸水) 有X(析晶)==?(多种求法) 指出:上述比例关系只适用于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时的有关计算,而且要注意,若原溶液不是饱和溶液,上述比例
关系不成立。
[提问]上题还有没有更简便的解题方法?在学生分析和解答的基础上指出有关溶解度计算的另一种方法:守恒法,即高温下饱和液中溶质的质量=析晶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蒸发水和降温后析出的晶体的质量。 讨论后回答:可先求出680g饱和氯化铵溶液中含有水和氯化铵的质量。再求出蒸发100g水后,余下的水的质量,并求出在40℃时,余下的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氯化铵。原有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和蒸发水及降温后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之差为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具体方法是:(1)求90℃时,680g的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设溶剂的质量为x。根据溶解度的数据可知:在90℃时,若以100g水配制饱和氯化铵溶液,
则饱和液的质量为171.3g。因此可得以下比例式:171.3g∶100g=680g∶x x=397g(水的质量) 氯化铵的质量=680g-397g=283g 蒸发100g水后,余下水297g,在40℃时,297g水最多能溶氯化铵的质量为y,则根据40℃时,溶解度的数据列出比例式可求出y。 297g∶y=100g∶45.8g,y=136.0g 析出晶体的质量应为:
283.0g-136.0g=147.0g。
[练习]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06g 无水碳酸钠,搅拌静置后,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是[ ] A.等于1.06g B.等于2.86 g C.大于 2.86 g D.大于1.06g,小于2.86g
[分析回答]:假如析出晶体时,无水碳酸钠只从饱和溶液吸水,生成水+碳酸钠,则生成的碳酸钠晶体的质量应等于2.86g,但,析出结晶水合物时,由于无水碳酸钠从饱和溶液中带出水,生成结晶水合物,使溶液中溶剂减少,溶液由饱和变成过饱和,使溶液又析出结晶水合物,重新转化成饱和溶液,因此析出的结晶水合物的质量必然大于2.86g。正确答案为C。
[提问]如果析出的晶体带结晶水时,如何进行计算,可有几种解法?
[练习]80℃时,饱和硫酸铜溶液310g,加热蒸发掉100g水,再冷却至30℃,可析出多少克胆矾?(80℃硫酸铜S=55g, 30℃ S=25g)
[讨论回答]可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如下:
一、守恒法 解法1 依原溶液中溶质质量=析晶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晶体中的溶质质量。令80℃310g饱和溶液中含m g水,则310g∶m=(100+55)∶100,m=200 g。溶液中还含水100g水。80℃310g饱和溶液中含CuSO4为:310g--200 g==110g设析出xg胆矾,其中硫酸铜的质量为16x/25 g,结晶水的质量为9x/25 g。蒸发水和冷却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100--9x/25。根据30℃硫酸铜的溶解度可知:析晶后,溶质的质量:溶剂质量(100--9x/25 g)=25∶100,所以溶质质量=[25/100(100--9x/25)]g。原饱和溶液溶质的质
量110g=[25/100×(100--9x/25)+16x/25g]g 解出x=154g
二、关系式法 溶质——————溶剂———————饱和溶液30℃时,
标准量比 S 100 100+S m(溶质)== m(溶剂) m(饱和溶液)==
110--16y/25)g 200-100--9 y/25)g 5310--100--x)g
上述三个量,六个数据,可列出三个比例式,即有下列三种解法:
解法2关系式法①设:析出胆矾的质量为y;30℃时 余下的饱和溶液质量∶余下溶质质量=(100+S)∶S 余下饱和溶液的质量为310--100--y,余下溶质为110--16y/25。 m(饱和溶液)∶m(溶质)==(100+S)∶S; 解得(210-x)∶(110--16y/25)=125∶25 解得x=154g
解法3 关系式法② 析晶前,溶质质量为110g,析出晶体质量为y。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110-16y/25)g,饱和溶液的质量为(310-100y)g。所以(100+25)∶25=(310-100y)g∶(110-16y/25)g 解出y=154 g
解法4 关系式法③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所以析晶之后饱和溶液中水和溶质的质量比=100∶S。 设80℃310g饱和溶液中含xg水,则310g∶x=(100+55)∶100,x=200g。溶质质量为(310-200)g=110g。蒸发100g水后,设析出胆矾的质量为y,则其中含结晶
水为9y/25g,无水硫酸铜为16y/25g,析晶后溶液中余下水(200-100-9y/25)g,余下溶质的质量为(110-16y/25)g。30℃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25g,所以析出晶体后,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100。所以,(200-100-9y/25)g∶(110-16y/25)g=100∶25 解出y=154g
[小结]回答很好,下面我们将解题思路归纳如下:
一、带结晶水合物的析晶计算的基本思路是:析出结晶水合物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其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100∶S,或饱和溶液的质量与溶质质量之比=(100+S)∶S。
二、不论什么类型的溶解度计算或判断题,都离不开对溶解度概念和溶解度曲线的正确理解;在对概念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有关公式和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关溶解度计算的常用公式有:①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中溶质
质量/饱和溶液质量)×100%=S/(100+S)×100%
③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蒸发一部分水,再冷却至原来的温度,将有晶体析出。析出晶体后余下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若将析出的晶体与蒸发的水重新混合,也应得到饱和溶
液。若晶体中不含结晶水,则:蒸发的水的质量∶析出的晶体的质量=100∶S 若晶体中含结晶水,则由于析出含结晶水的晶体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所以蒸发的水和析出的结晶水与析出的晶体中的无水物混合在一起也可配成饱和溶液。所以,析出的
晶体中的无水物的质量∶(结晶水的质量+蒸发水的质量)=S∶100 ④将饱和溶液从高温冷却至低温,或从低温升至高温,由于一般来说,其溶解度降低,
所以将有晶体析出,若晶体中不含结晶水,其质量可用以下2个公式来求: 若用100g水在高温下配制饱和溶液,此时可得(100+S高温)g饱和溶液。若将饱和溶液降至某温度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为两个温度下的溶解度之差。所以:
[归纳拓展]定水计算a,降温析晶的计算关系式为
高温下的饱和溶液——低温下析出溶质
标准量比 100+S高温 S高温 —S低温
题意量比 m高饱 X(低 析)
有(100+S高温)/ m高饱==(S高温—S低温)/ X(低 析) X(低 析)== m高饱×(S高温—S低温)/(100+S高温)==?
定水计算b,升温加晶达饱和的计算关系式为
低温下的饱和溶液——高温下加入溶质
标准量比 100+S低温 S高温—S低温
题意量比 m低饱 X(错误!链接无效。有(100+S低)/ m低饱==(S高—S低)/ X(高加) X(高加)== m低饱×(S高温—S低温)/(100+S低温)==? 上述公式应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应用。而解题的基本方法是比例式法或守恒法。 [课后作业]1、将
100℃ 的KNO3饱和溶液34.6g,降温至60℃,若溶剂无减,可析出多少g KNO3无水晶体?2、将60℃的KNO3饱和溶液42g升温至100℃,要维持溶液饱和,应加入
多少gKNO3无水晶体?(60℃,SKNO3==110g,100℃,SKNO3==246g)(1、13.6g;2、27.2g)3、发页子
绪言 化学 ——人类进步的关键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
2、使学生明确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4、通过了解我国化学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过程:
[引言]在高中化学仍然是一门必修课。“化学 人类进步的关键”引自美国核化学家西博格的一次谈话,也许我们对这句话还不是很能够理解,相信学完本节课后,大家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乐而趣][导研]
[讲述或播放影碟] [化学百年史] [化学与生活] [假酒中毒][《石灰吟》诗配画][人体化学][地球化学][海底可燃冰][水厂净化消毒水处理][彩印][镁光照相][石墨炸弹] [医药、农药、炸药知识] [纳米汉字][隐形飞机]
[讲解]照片上的两个字是通过“操纵硅原子的方法写出的”。“中国”两个字的比画宽度约
-9为2nm(1nm=1×10),这是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过渡]为什么说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因为化学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讲述] 化学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史前实用技术阶段 ------ 近代化学阶段 --------- 现代化学阶段
(冶金火药陶瓷造纸) (原子—分子论) (物质结构理论)
[板书]一、化学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讲解]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化学 的发展史。
[板书]1、化学的发展史
实用技术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讲解]化学经历了史前的应用技术阶段到从原子—分子论为基础的的实用化学阶段,以及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物质结构理论为代表的现代化学阶段。以我国化学发展为例。
[板书]2、我国的化学成就
[投影]人面网纹陶盆、司母戊大方鼎
[讲解]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化学发展史上有极其辉煌的成就。如冶金、陶瓷酿造、造纸、火药等都是世界上发明和应用比较早的国家,如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
[投影]结晶牛胰岛素模型、叶绿素分子结构
[讲解]特别是解放以后,我国的化学和化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65年我国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还人工合成了叶绿素等。
[板书]3、化学与材料
[讲解]化学的含义包括为人类社会所需要并能用于制造有用器物两层涵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材料按化学组成和使用功能等可分为若干类。如图:
[投影]
[小结]新材料是高技术的突破口,只能更快更好地开发和应用特殊性的新材料,才能拥有更大的经济优势和技术潜力。
[板书]4、化学与生命科学
[讲解]一切生命过程说道底都是靠化学反应来完成的。如食物的消化是靠各种酶的消化来进行的。用以保证人体健康的营养、药物的研究、人体中元素对人体生理作用的研究、以及揭开生命的秘密时都离不开化学。例如对人体干细胞的研究,为器官移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板书]4、化学与环境。
[讲解]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化学只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其实不然,污染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得依靠化学方法。如人类使用的农药,一般都有毒性,有的甚至毒性很强,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会残留在农作物和土壤中,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现已研制出一种无毒农药,其作用不是立即杀死害虫,而是改变其生理机制,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板书]5、化学与能源
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组主要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但化石燃料是一种不可再生,并且储藏量有限的燃料。在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会造成污染,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能源。图5 利用太阳能源的循环使用构想图。
[讲解]自然界存在下列光能转化关系:
[讲解]我国已合成人工叶绿素,如能模拟叶绿素的功能在自然光的条件下实现下列转换:
[讲解]若能实现上述转化,那甲烷将成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然而只是理论上成立的构想而已。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所以说,学好化学大有用武之地。
[小结]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社会发展中,化学所起的作用是其它科学无法取代的。
[过渡]化学对人类的发展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学好化学呢?
[板书]二、学习化学的方法
[提问]根据自己在初中学习化学的体会,谈谈该如何学好化学。
[讲解]除了要注重化学实验,掌握有关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十分重要,在化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由实验法、模型法和逻辑法等。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要从实验中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许多实验要通过实验验证;许多未知需要实验去验证;作为研究化学必备的实验技能需要通过做实验去提高,因此,在今后化学学习中观察好演示实验,做好分组实验、家庭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在目前的实验条件下,原子用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要研究化学规律必须了解原子的结构,这就需要建立原子的结构。不仅原子需要,分子也需要,前面的牛胰岛素模型,是许多科技工作者汗水的结晶。因此,模型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逻辑法是科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比如我们根据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可用的归纳的方法得到酸的通性,又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推断磷酸的性质。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要注意训练科学的方法,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学] 化学的学习方法(P4)
“十多”法:多观察 多动手 多思考 多联想 多比较
多疑问 多阅读 多记忆 多讨论 多发现
[强调]1、重视家校化学实验,探、验与做、思结合。2、重视学以致用、科学思维。3、重
视化学与生活与自身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4、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多阅读化学读物。培养自学能力。
[小结] 这节课,我们只学了两个问题:1化学与人类(化学史简介、化学与生活、化学材料与能源)2学习化学的方法
[少而精] [例题导学]
例1、在不注意时,有不法分子拍你的肩膀,向你问路或套近乎,不知不觉你神经麻木,全被他控制,将你身上有的钱、存折、首饰给他,没有也会回去拿来或取出给那人。若你是少女,他可能让你受害。麻醉你的是( )。
A、白酒 B、白醋 、乙醚 D、毒药
例2、有骗术者用假金银骗去你的金钱,假金可能是( )。
A、“愚人金”(FeS2) B、Cu2O C、铜锌合金 、镀铜锌合金的铁制品 例3、大城市在干燥季节时,对马路洒水,水中溶有吸湿剂,该物质是( )。
A、NaCl 、CaCl C、K2SO4 D、Na2CO3
例4、原始森林的鸟巢在雨季晴天起火,烧死了幼鸟,古人说这是“天火”。你的 解释呢?答:我认为是鸟巢被雨淋湿,发生缓慢氧化温度升高。天晴下来,气温也升高,热量聚集达到柴草的着火点而引起的自燃。
例5、“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有美丽的石柱、石笋、钟乳石等,这是怎样形成的?请写出表示这一原理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答:1、CaCO3+CO2+H2O===Ca(HCO3)2(可溶可流动)
2、Ca(HCO3)22↑+ H2O+CaCO3↓ (沉积)
[新而活][导创][化学活动课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课题]
1、制作碘酒、制作晴雨画。2、调查各种气体燃料对环境的污染。
3、收集天然材料或废弃物,制作化学标本或模型。如石英石标本。
[作业] 复习绪言,预习氧化还原反应。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多年的化学教学体会与感受使我认识到对高一新生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平稳过渡与有机衔接极为重要。
一、初、高中化学知识的关系
中学化学的教学时间是两学段(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四学年(初三一学年,高中三学年)。初中学段开课虽只一个学年,但它是化学启蒙教育,打基础的教育。这一学段的化学教学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什么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怎样才能学好化学等。从而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化学基本概念(如变化、性质、分子、原子、元素、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等)和基本理论(原子结构,酸碱盐的电离理论)这些化学基本素养。
高中学段的化学教学主要是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加深与拓宽。同时还把化学领域里的新知识、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等前沿科学介绍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化学领域里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绚丽世界。所以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关系是一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系,是一种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没有初中化学的坚实基础,高中化学是很难学好的。同理没有高中化学的扎实功底,大学里化学专业也是没有继续深造与全面发展的空间。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区别
初、高中化学教学目的要求既然互有差异、各不相同。那么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应因循守旧、千篇一律,而应注重现实、讲究实效。
初中学段要侧重于化学启蒙教育,重在建立概念、打好基础。因而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记忆型为主。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特别一些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等,它不象宏观世界的物质那样形象具体,微观世界的物质抽象无形,很难理解接受。但这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又必须准确掌握它的实质、内涵、外延,从而才能正确地使用它来进行准确的判断。
高中学段的化学教学方法上不能再简单地停留在机械照搬和死记硬背上了。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辩证的判断能力,才能把知识学好、学活,从而达到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能力不断提高的目的。
三、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过渡与衔接
初、高中化学知识的相互关系如此密切,学习方法又截然不同。因此对由初三毕业升入高一的新生,如何处理好化学知识的查漏补缺,平衡过渡和有机衔接极为重要。现以初三教材为序,谈一下我在高中教学中把初中有关内容渗透到高中有关章节里去的一些作法。
初中第一章空气、氧。本章氧化反应、氧化物、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稀有气体等
内容可在高一教材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及第五章元素周期率等章节中进行复习巩固、加深拓宽较为适宜。
初中第二章分子和原子。本章分子、原子、元素、化学式、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等内容可放在高一教材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同位素、化学键等章节进行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学生就会加深理解、加深记忆、准确把握、正确运用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元素、同位素等基本化学概念。
初中第三章水氢。本章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化合价等知识极为重要。但因知识所限,学生很难接受。可在高一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等章节予以过渡衔接,将会收到显著效果。
初中第四章化学方程式。本章内容贯穿于中学化学的全过程。因此可在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各有关章节进行查漏补缺。
初中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碳是周期表中第四主族的代表物,又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元素。因此可与高一第七章碳族元素,高二第五章烃及第六章烃的衍生物等章节知识有机结合,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较为恰切。
初中第六章铁。本章内容知识面极广,但内容浅显。可与高二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等内容紧密结合,教学效果尤为突出。
初中第七章溶液。本章内容溶解度、溶解平衡概念较难。可在高二第二章化学平衡、
第三章电离平衡等动态平衡章节予以渗透联系,将会加深理解、触类旁通。
初中第八章酸碱盐。本章内容既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又是电解质溶液的起点。因此本章内容熔合到高中元素化合物和电离理论各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去,将会收到新旧结合,以旧促新的显著效果。
课 题 教 案: 初 高 中 化 学 衔 接 复 习 教 案
课 题 教 案: 初 高 中 化 学 衔 接 复 习 教 案
正在阅读:
初高中化学衔接复习07-20
IDC机房设计建设方案06-18
爷爷话语的启示作文600字07-01
开题报告05-26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习题答案04-09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二)04-26
数据结构(C语言版)实验报告05-25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01-12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进展05-17
审计局离退休干部科岗位实习报告11-05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初高中
- 衔接
- 复习
- 化学
- 瑟利夫夫人在哈佛大学2011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 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 工程力学第四章4-5节
- 取水口大型预制泵井安装工艺
- 医院护理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 三维地质模型及射线追踪简单原理与功能简介
-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免费)
- 对国内安全管理平台研发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 论非线性思维在电视节目编辑中的作用
- 初级调酒师理论知识考试题
- 运用 Megui与Mediacoder制作MP4
- 中医药管理局标书
- 雅思词组必备红宝书(MP3 文本)-Unit 9-6_雅思词汇
- 2014年各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
-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练习题(二)
- 《浅谈本人对职业定位的理解及打算》
- 贵州红色之旅心得
- 食品安全大督查第二阶段工作进展情况
- 正融软件护士工作站管理操作手册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