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论文正文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23: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前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结晶,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现代城市不仅应当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应当成为市民最适宜的人居环境。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与不断升级的功能需求,对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许多的要求。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是城镇新区建设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伴随而来的是旧城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城镇发展过程中的旧城区比较普遍地存在基础设施水平低,土地利用率低,布局零乱,环境恶化,城镇功能衰落等问题,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了保证城镇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城镇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和城镇设施水平,强化旧城区的城镇功能,必须对城镇旧城区进行有计划的改造。因此研究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旧城改造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为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有关旧城改造的主要理论,论述旧城改造的概念、国外旧城改造的相关理论及模式。第三部分为国内旧城改造的现状介绍、经验和教训及国内旧城改造的经典案例,介绍了国内旧城改造的背景,通过国内旧城改造的现状和案例,总结出旧城改造的有效模式。第四部分为对永昌县旧城改造进行实证分析后提出相应对策。第五部分为论文结语。

1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永昌县为例

1概述

1.1研究的背景

老城区是城市文化之“源”、发展之“根”。只有文化之“源”不断,才有文化江河奔流,才能保持城市特色和魅力;只有城市之“根”茁壮,才有城市之“叶”繁茂,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甘肃发展繁荣的今天,永昌确定了新的城市发展定位:河西走廊的农业大县,西北地区的瓜果培育基地。永昌的老城区作为甘肃省金昌市最具政治价值、最具历史文化价值、最具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的地区,在甘肃省金昌市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改造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甘肃省金昌市的发展前景。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国外在城市化道路上的旧城改造经验进行分析,而后对国内的旧城改造实践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对永昌县的旧城改造进行实证分析后,提出较为系统的解决策略。

1.2研究的意义

1.2.1理论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和研究旧城改造与房屋拆迁的进展状况。本文主要从城市经济学与城市管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旧城改造与房屋拆迁的进展状况。通过对公共政策学、城市规划原理等相关理论的梳理,从理论上加深了对旧城改造与房屋拆迁的认识。 1.2.2现实意义

当前永昌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城市发展面临许多挑战。一方面,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这影响了城区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城区大量存在着改革开放初期建设档次低的住房,无论是从经济集约化发展角度,还是从城市建设档次角度看,均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旧城改造各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对永昌的旧城改造工作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2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3有关旧城改造的文献综述

张乎字认为城市化,是指存在城乡差别的前提下,农村人口、就业、产业、建筑、设施、服务、经济水平、文化、景观等要素普遍向城市的转移和转化过程,包括原有城市的扩大、新城市的兴起,原有城镇上升为城市,新城镇的增设和扩大等内容及其过程。

饶会林认为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兴奋不已是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美妙无比的,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因素。

沃纳.赫希(美)指出当前,人们往往只注重城市化量的增加,而忽略了城市化质的提高。这表现在,盲目追求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大,不重视城市的更新改造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等,由此旧城逐渐形成。

吴良镛认为旧城改造是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和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针对城市现存环境中内部功能、建筑、空间、环境等进行的必要的调整和改变,是有选择地保存、保护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环境质量的综合性工作,是在城市老化地区有规划地进行城市改造建设,包括再开发、整治、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

张跃庆认为城市规模得到不断的扩大,同时,我国进入了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时期,城市中大量劳动力转入第三产业,大批工矿企业转产、停产甚至破产倒闭,部分优质工矿企业也进行了“退城进园”,进入郊区发展,他们遗留在城区的破旧厂房等成为旧城改造的主要对象之一。

孙永青认为当前国内随着旧城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改造中的商业成分也逐渐增多,旧城改造项目在某些地方逐渐演变成一种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这种开发方式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对旧城改造的复杂性缺乏认识,将问题简单化,不顾具体情况,一律采用推倒重建的单一开发模式,忽略城市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破坏城市的传统风貌和特色,城市整体环境难以得到有力改善。

单霁翔认为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系统理论的指导,国内旧城改造往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过分求新求洋,忽视了旧城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将旧城区全盘否定,重新规划建设,大批传统建筑和景观被夷平,最终造成了城市特色的丧失与历史文脉的割裂。

王石认为重视古建筑保护新都市主义认为,古建筑是城市文明不可缺失的

3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永昌县为例

一部分,它们构成城市的文脉和记忆,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缩影。因此对古建筑应该加以保护和维护,而不能推倒重来。

1.4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本文研究思路

本文在整理有关旧城改造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旧城改造的理论,对永昌县旧城改造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永昌县旧城改造的现状,其次对永昌县旧城改造的具体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通过分析永昌县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1.4.2本文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梳理法,统计分析法对永昌县旧城改造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通过阅览和记录国内外的相关著作、部门信息、报纸期刊和学术报告等文献资料,阐述了旧城改造与房屋拆迁的理论,然后在分析过程中加以引用,将国内外有关旧城改造与房屋拆迁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最后通过分析永昌县旧城改造与房屋拆迁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4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旧城改造的理论与方法

2.1旧城改造理论

2.1.1新都市主义理论(Newurbnism)

新都市主义理论也被称为新传统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后城市化时代"最为重要的城市建设理念,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然后很快在世界各地得到响应。早期是指对大规模郊区化的反思。现在一般认为新都市主义包含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方面体现为通过旧城改造,改善城区的居住环境,提倡回归城市的理念。另一个方面是在城市的郊区发展,对城市边缘进行重构。1993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新都市主义代表大会”,1996年第四届新都市主义大会266名代表签署了纲领性文件——《新都市主义宪章》,成为新都市主义的宣言和指南。宪章提倡重新组织公共政策和开发实践,主张恢复现有的中心城镇和位于城镇连绵区域内的城镇,提倡多样化、人性化的邻里,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文化遗产。新都市主义理论的主张:

(1)街区多功能化。在城市功能划分与布局上,新都市主义主张同一街区应集合多种功能的建筑,如商业、办公、公建、居住和休闲娱乐应混合布置,以避免造成街区功能的单一化和简单化。主张加强城市各片区之间的联系;同时强调街区规划应尺度适宜,与人的活动协调一致。

(2)重视城市公共空间。在进行城市规划和设计时,新都市主义十分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强调要安排足够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供人们休闲、娱乐和交流。

(3)重视古建筑保护。古建筑是城市文明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们构成城市的文脉和记忆,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缩影。因此对古建筑应该加以保护和维护,而不能推倒重来。

国内新都市主义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入,并逐步获得应用。近年来,随着新都市主义思潮和规划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旧城改造领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将新都市主义与中国旧城改造实践有机结合以创造中国特色的新都市。新都市主义的思想对于我国旧城改造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强化了民族风格、营造出人性化的居住环境、保护了传统社区文化在城市改造中的重要性。

5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永昌县为例

2.1.2城市再生理论

城市再生是发生在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面对现代城市的一系列问题,制定相应的城市政策,并加以系统地实施和管理的一个过程。1950年以来,西方城市开发概念发生了5次明显的变革,促进了城市再生理论的形成。这5次变革是:1950年的城市重建(urban reconstruction),1960年的城市振兴(urban vitalization),1970年的城市更新(urban renew)和1990年的城市再生(urban regeneration)。城市再生理论的主要主张:

(1)注重社区建设。社区是城市再生的基本单元。成功的社区建设必须要反映地方居民的特殊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较为有效率的运转机制是建立起有社区居民参与的合作关系,以保证社区全体人民受益;当政策制定者和计划管理者明确社区建设的有关因素后,社区组织对社区能力建设起重要作用;地方开发计划要引起社区居民强烈的自豪感,成为共同努力的目标。

(2)保护和利用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历史文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再生的宝贵资源,基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的活动是未来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方面,其代表人物格雷厄姆?布赖恩(Graham Brian)甚至认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成分。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凸显城市历史文化要素,张扬城市个性,已成为确立城市竞争优势的特殊手段。因此要辩证地处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城市结构调整的大格局中确定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地位,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运行机制,全面地发挥城市历史文化的社会经济效益,这将是我国城市再生的必然选择。

(3)注重法制建设、规划和管理的作用。城市再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方面的法律问题,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健全的管理体制。要尽早对城市更新改造进行立法,明确城市更新改造的法律地位以及与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更重要的是保障社区居民的利益,规范开发商、市民、企事业单位的微观开发与改造行为,减少城市改造中的盲目性和投机性。规划是城市再生活动的前提,应把城市再生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局部与整体、历史与未来的协调,使城市再生规划与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相衔接;不同于单纯的城市物质改造规划,城市再生规划应对社区发展和环境保护给予高度重视。对城市再生活动的有效管理,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它的行政地位和职能权限,并建立起科学的监督、评价和考核

6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机制,以达到协调政府、市民和开发商的利益,保障城市再生项目高效运行的目的。

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主题,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受到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矛盾的复杂程度、城市化任务的艰巨性,是任何西方发达国家都未曾经历的。这要求我国必须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即走内涵式、质量型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进入新世纪,我国大城市都将不可避免地要踏上城市再生之路,必须从城市化战略高度认识大城市的更新改造问题。城市再生就是在城市土地置换过程中,以挖掘城市内部土地潜力为主要目标,强调土地利用的质量,避免粗放式的规模扩张。城市再生是内涵式、质量型城市化政策的必然选择。

2.2城市化进程中旧城的形成

2.2.1旧城的定义与分类

本文中所指的旧城区是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城市区域,由于受到当时规划设计水平和财力等因素的制约,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外形、内部功能、质量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城市区域。

旧城改造在任何国家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都是一个持续不断进行的过程。城市的形成与城市功能、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房屋等旧居住区划分为旧居住区、棚户区、旧厂区、旧危房、历史文化街区和城中村六类居区。不同的居区应采取不同的改造策略,不同的改造策略形成不同的旧城改造分类:对主体建筑基本完好、使用功能和居住环境较好的旧居住区,不搞推倒重建、大拆大建,着重拆除违章建筑,配套改造和布设地下管线,整修道路、绿地、楼顶和建筑立面,完善使内外配套设施,实行物业管理;对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恶劣的棚户区、旧危房、旧厂区可以采用“捆绑式”开发的方式,肥瘦搭配,移丰补歉;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优秀建筑,实行保护性整治,“修旧如旧,有机更新”,使之凸现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对城中村区域,将加快推进“村改居”和村集体资产管理方式改革,使集体土地成为国有土地,通过土地置换换取城中村居民的社保、住房和就业。 2.2.2旧城改造的定义

都与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科技、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等有紧密的关系。

7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永昌县为例

旧城改造是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和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针对城市现存环境中内部功能、建筑、空间、环境等进行的必要的调整和改变,是有选择地保存、保护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环境质量的综合性工作,是在城市老化地区有规划地进行城市改造建设,包括再开发、整治、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旧城再开发是指在布局混乱,城市功能完全丧失,城市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城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拆除全部建筑物和构筑物,拓宽城市道路,新建各种必要的城市设施,重新安排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环境质量,彻底改变原有地区景观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建设。旧城整治是指在城市功能部分丧失,城市环境质量正在恶化的地区,拆除不良建筑物和构筑物,对尚可使用或具有保留价值的城市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保护性修缮、改造,新建各种必要的城市设施,部分改变原有地区景观的中等规模城市改造建设。保护是指在现状良好,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街区进行保护性维护修缮,基本不做改变的小规模改造建设。

旧城改造是对城市中的陈旧、衰退地区实行改造,以便根本改善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的条件,达到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及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目的。它既反映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空间规划组织以及建筑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完善过程;又表示物质成果,反映当时的建筑和福利设施状况。旧城改造是个不间断的过程,取决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我国旧城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更新城市工业区和其他规模大的劳动场所。②改造旧城居住区。⑨改造旧城内落后的市政设施,尤其是交通要道及下水道等。④改善公用设施,如城市园林绿化、游艺场及运动场所。⑤更新、调整城市工业布局。⑥更新或完善城市道路系统。

2.3旧城改造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3.1 旧城改造有利于整合城市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伴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用地规模逐年扩大,但是,由于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且数量有限,同时,级差地租的存在,使得城市土地资源更加稀缺。因此土地资源短缺是我国城市化首当其冲的资源约束,城市再生有利于调和这个矛盾。尽管城市化在总体上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如果措施得当,能够做到我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平衡,但是城市化或多或少地要占用耕地,特别是1990年以来我国大城市出现了明显

8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的郊区化趋势,占用了大量优质耕地。因此加快对旧城进行改造,提高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城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是遏止大城市的过度蔓延、节约耕地的有效措施,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现状。 2.3.2旧城改造有利于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旧城区由于年代比较久远,往往市政配套设施落后,甚至有很多房屋年久失修,早已成为危房、危楼,如何使这些旧城居民共享我国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不仅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而且关乎社会公平,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尤其我国正处在由“小康型”向“富裕型”的过渡,必然要对城市住宅、城市基础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和城市整体物质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旧城进行改造实现城市再生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质量型建设的一项经常性的活动。

2.3.3旧城改造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四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全面实施了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使国家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城市和城市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城市体系初步形成,城市之间分工趋向合理;城市中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大的调整,重工业的比重有了很大的增长;城市中的配套产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城市规模得到不断的扩大,同时,我国进入了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时期,城市中大量劳动力转入第三产业,大批工矿企业转产、停产甚至破产倒闭,部分优质工矿企业也进行了“退城进园”,进入郊区发展,他们遗留在城区的破旧厂房等成为旧城改造的主要对象之一。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城市率先实现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换。特别是一些大城市逐渐从制造业的舞台上退下来,成为区域性金融、贸易、信息、科技和文化教育中心。城市经济结构大调整将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软硬件设施必须要通过改建或新建来满足新的城市功能的要求。

2.3.4旧城改造有利于打造城市品牌

进入WTO后中国将全面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我国的大中城市都要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重新定位,树立新形象,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尤其是特大城市把申请承办世界级或区域级的政治、经贸、文化、艺术、

9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永昌县为例

体育活动作为展现实力、争取发展机会的重要手段,以此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旧城改造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政策选择。

10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

3.1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

第一阶段为稳定发展阶段(1949-1958),此时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摸索阶段,中国工业化得到初步发展,工业化带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全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年均增长0.63个百分点。第二阶段为徘徊和停滞阶段(1958-1978年)。这一时期,由于大跃进和十年文革的冲击,使得城市化发展举步维艰,年均仅增长0.08个百分点。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1978至今)。这一时期.中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第二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大批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与此同时,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村庄被纳入了城市整体规划的范畴,由此中国的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的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农业活动比重逐步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与之相适应,农业人口比重逐步下降,城镇人口的比重逐步上升。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只有经过城市化,人类才能进入更为辉煌的时代。只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兴奋不已是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美妙无比的,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因素。当前,人们往往只注重城市化量的增加,而忽略了城市化质的提高。这表现在,盲目追求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大,不重视城市的更新改造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等,由此旧城逐渐形成。因此,我们可以说,旧城的形成及起因是城市化进程发展过程中,城市局部区域社区、社会功能衰退、物质型老化明显,并成为影响城市机理和谐、社会发展及进步的障碍。

3.2旧城改造的历史沿革

中国有组织、有计划的旧城改造是建国后开始的,建国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旧城改造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可分为

11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永昌县为例

几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旧城改造的指导思想,采取了不同的方针政策。

3.2.1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

解放初期,国力很低,百废待举,中国为了摆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落后状况,一直以生产性建设为主,建设重点在于发展工业生产,大搞工业化。当时重点项目及其住宅区,主要征集新地建新区,非重点建设项目,强调利用旧城,反对大拆大建。20世纪50年代末,受高发展指标影响,建设大铺新摊子,造成土地大量浪费。20世纪60年代,重新明确农业的基础地位,城市规模用地收缩,原有城市建设突出旧城利用,甚至提出见缝插针,由于当时管理体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环境观念淡薄,旧城改造主要是着眼于改造棚户和危房简屋,同时,增添一些最基本的市政设施,交通方面仅限于拓宽打通少数道路,大量城内公园绿地被挤占,一些名胜古迹被用作工厂、住宅,破坏了城市用地结构和理性的要求。 3.2.2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1980年中央针对旧城土地利用过度,提出逐步改造旧城,明确了“加强维护,合理利用,适当调整,逐步改造”的方针,并确定在城市用地中采用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有偿用地方针。80年代许多城市都提出了要抓紧进行旧城改造,但都未达到预期要求,旧城改造只打通主要交通干道、阻塞路段和重点拆迁改造部分危房棚户地段。市中心地段由于人口密集,建筑密度高,一般改造时都无力问津,主要建设(住房)仍靠新征地。因此,城市建设形态出现外围建筑新,质量好,配套全,而中心区普遍较为陈旧,建筑质量差。这一时期旧城改造的特点是主要依靠国家投资,资金匮乏,改造速度缓慢,标准较低,城市结构形态没有出现质的变化,低标准的改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后来旧城改造的工作量。 3.2.3 20世纪90年代以后

1992年后,受市场经济影响,旧城土地级差效益迅速显现,黄金地段出现改造高潮,但这一时期的旧城改造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不顾用地合理性,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其次,旧城中心区建成大量高层商贸楼群,但基础设施配套和管理跟不上,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再次,改造难度日益巨大,经济效

12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益低的旧城地段改造后备受冷落。1993年底政府开始宏观调控,国内旧城改造进度放慢。

目前,中国旧城改造呈现出多种模式、多层次推进的发展态势,不仅以改善居住环境为目标,也在追求旧城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复兴。

3.3中国旧城改造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努力进行旧城改造,增加投资。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通过旧城改造极大改善了城市面貌和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提高了城市竞争力。总起来说,我国的旧城改造取得了一些成绩。(1)各城市在旧城改造中更加注重总体规划,规划更加全面详细,使旧城改造由市中区向外逐步地有计划推进。(2)居民生活和居住的环境更加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全面和完善。通过旧城改造,一些有污染或效益差的工业企业逐步迁出居住区,城市用地结构更加合理。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建设,改善交通、供排水、通讯等生活服务设施的状况。建成了大量环境优美、生活服务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和居住条件。(3)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开始注重保护文物古迹,保留城市传统文化特色。 3.3.1上海新天地(改造期1996-2000年 )

(1)改造前后对比,改造后成为上海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成为城市新地标。如图所示:

13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永昌县为例

图3.5.1改造前后总平面图对比

(2)旧居改造前后对比 :主要保留了建筑外墙,重建建筑内部 将居住功能改为商业用途——由于改造后建筑需要兼顾演出和餐饮功能,内部需要宽敞与能承受大荷载的空间和供舞台演出用的机电设施。因而建筑除了外墙之外,里面的基础、上下水道到屋顶全部需要重新建造。外墙有些部分则进行修补与加固。如下图:

14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图3.5.1上海太平桥地区改造规划总平面图

3.3.2 杭州清河坊

(1)片区功能分区规划:特色商贸、餐饮、民俗风情区等,并以保存最为完好的特色商贸区作为项目引擎,形成了玩在河坊街、吃在高银街的城市名片。

15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永昌县为例

图3.5.2杭州清河坊

(2)项目开发策略

一期工程是项目在整体开发过程中选取中间保存最为完好的河坊街,定位为商贸旅游区,与西湖风景区、吴山风景区联动,用特色商业吸引游客,迅速积累人气;

二期启动高银街打造成为餐饮一条街,与特色旅游商贸形成功能互补,既吸引了游客,又使得一大批本地的消费者前往就餐;

三期与中山路整体改造工程同期进行,定位为时尚购物步行街,形成时尚与古老相融合的特色商贸旅游区。如下图:

分期 项目 建设期 拆迁改造量 总投资 一期 河坊街 00年2月 -02年3月 2.6万平方米 1.5亿 二期 高银街 02年6月 -04年10月 1.8万平方米 1.6亿 三期、四期 中山中路、 大井巷 06年10月 -09年底 4.3万平方米 5亿 图3.5.2项目开发策略

16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清河坊老街建筑保留方式:通过“适当保护、改善和整治知名建筑、大量按原风格重建的方式”,还原古街区原貌。 (4)清河坊街旧城改造方式:

保护—保护原样。对风貌典型、质量较好的传统民居采取保护的方式,按照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可进行修缮或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并可适当调整建筑内部功能。

改善—是指建筑结构尚好,但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建筑。原有建筑结构不动,局部修缮改造。

整治—对质量较好,风貌较差的建筑,对其立面进行整治。

保留—对1980年以后新建的建筑,造型、质量较好,并与传统风貌环境冲突不大,采取保留,维持现状。

拆除—是指违章搭建或原先没有以后增建的,破坏空间环境的建筑,应予以拆除。

重建—对传统风貌影响大的建筑,采取拆除重建的措施。重建可以采取历史建筑移植或利用历史建筑的构件。

3.4中国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随着旧城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改造中的商业成分也逐渐增多,旧城改造项目在某些地方逐渐演变成一种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这种开发方式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对旧城改造的复杂性缺乏认识,将问题简单化,不顾具体情况,一律采用推倒重建的单一开发模式,忽略城市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破坏城市的传统风貌和特色,城市整体环境难以得到有力改善。总体来看,我国的旧城改造在理论研究方面和实践上存在种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4.1旧城改造缺乏整体规划

旧城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定要重视规划。实际上旧城改造过程中往往未经过科学规划,缺乏整体长期的战略理念和合理明确的改造目标,且部分地区长官意志严重,所以旧城改造难以达到预想的复兴效果。 3.4.2过度建设现象严重

老城区改造的改造标准高,社区生活失去多样性,成为富人社区,出现大

17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永昌县为例

量社会和经济矛盾。资源浪费严重,增加了改造的成本和难度。 3.4.3公众参与度低,存在暗箱操作现象

老城区改造缺乏公众的参与,公众的知情权削弱甚至被剥夺,致使群众的想法与意志难以反映,居民利益不能有效保障,而且,在部分地区,腐败势力介入改造受益过程,而大批公众却被置于改造工程受益群体之外,这也加大了旧城改造工程的阻力。

3.4.4夷平了城市历史文化与传统

老城区改造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系统理论的指导,国内旧城改造往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过分求新求洋,忽视了旧日城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将旧城区全盘否定,重新规划建设,大批传统建筑和景观被夷平,最终造成了城市特色的丧失与历史文脉的割裂。 3.4.5改造过程中与改造后管理不善

老城区改造中泥浆、沙石、弃土、污水等满街都是;建筑噪声大,严重扰民;有的还将建筑弃土倒入江河,破坏了城市生态平衡;古树名木受到严重破坏,一些上百年的古树名木被一些建设单位砍掉,有的移栽后成活率低。而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监管乏力,造成工期过长,往往是拆迁快、建设慢、回迁更慢。 3.4.6改造多搞大拆大建,改造成本过高,加重改造城市的财政负担

老城区有些地方在实施集中改造的初期,急于求成,改造标准订得过高,拆迁工作量大,一些可充分利用的古建筑和新建房子全部被推倒重来,出现了大拆大建现象,造成了极大浪费,也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

3.5旧城改建成功案例经验总结及本项目借鉴

3.5.1建筑形式上

以保留建筑风格为主,通过保留建筑的形态和符号,来传承老城区建筑文化。对于特殊建筑和文保建筑则采取保护修缮的方式,并作为旅游观光或商业行为的节点。 3.5.2利用风格上

18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不同的商业街,划分若干功能街区,并依托商业街轴线形成旅游参观动线,街区内部打造不同功能的商业物业。街区深处或街区外围区域则开发一些高档次的居住物业。 3.5.3文化主题上

旧城改造如果需要成功,不能脱离当地的文化以及旧城所在的区域环境,并以文化为主线来表达商业主题。

19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永昌县为例

4永昌县旧城改造(案例)

4.1永昌县区划概况

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邻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与肃南接壤。位于东经101°04′—102°43′,北纬37°47′—38°39′。东西最长距离144.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44.55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人,辖于中国镍都——甘肃省金昌市。下辖6镇4乡,109个行政村。895个村民小组,5个街道办事处,13个居民委员会。永昌县辖城关镇、河西堡镇、新城子镇、朱王堡镇、东寨镇、水源镇、红山窑乡、焦家庄乡、六坝乡、南坝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4666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36783、 河西堡镇53474 、新城子镇24512、 朱王堡镇28408 、东寨镇19657 、水源镇21008 、红山窑乡24234 、焦家庄乡20906 、六坝乡13255 、南坝乡4431。1981年,由于成立金昌市,将原县辖的金川镇及双湾和宁远两个人民公社划入市辖的金川区,县辖公社减少到10个,镇1个。从1983年起,实行政社分开的体制,将人民公社改为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1985年,新城子、朱王堡撤乡建镇。1993年,北海子乡与城关镇合并,成立城关镇人民政府。1996年,城关镇、朱王堡镇、河西堡镇三镇被列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水源、东寨撤乡建镇。至2003年底,全县共辖6个建置镇、4个乡,10个社区,111个村民委员会,917个村民小组。

20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图4.1永昌县行政区划图

4.2永昌县旧城改造的概况

4.2.1永昌县旧城改造的现状

2010年完成了10个乡镇的集镇总体规划和74个村庄规划,建成商品住宅楼80万平方米,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7.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8%。建成了4个乡镇的农民文化广场。旧城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开发住宅小区9个,新开工商住楼29栋12.9万平方米。城镇管理进一步强化,集中整治城区主干道、城乡结合部和拆迁改造区环境,有效改善了市容市貌。如永昌县河西堡镇开辟游园广场,拓宽柏油马路,种植花草树木,进一步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使城市人居环境有了大的改善。

21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永昌县为例

图4.2.1永昌县河西堡老城区改造后 4.2.2永昌县旧城改造的主要方式

(1)坚持就地转移和区外转移的有机结合,引导居民合理有序流动。 (2)维修改善。维修改善是指在原有房屋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房屋进行维护、修理、修缮,有条件的还可以局部增加房屋使用功能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拼接改善,拼接改善是指对列入改善范围的危旧房屋,通过拼接厨房和卫生间(有条件的还可以拼接阳台)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重建(翻建)改善,重建(翻建)改善是指对列入改善范围的危旧房屋,根据规划条件,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拆除重建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其他改善。

(3)渐进式、恢复式的保护性改建。特别是要从保护一栋栋的风貌建筑,转向保护一片片的历史街区,让老城区的核心成片地保留下来。保护一片街区,自然比保护一栋栋的房子要难,花费要多。但是,对于整个城市来说,这样“修旧如旧”的改造过程,尽管代价昂贵,不过对于提升整个城市品位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4)完善拆迁补偿制度,还原城市房屋拆迁的本质。公益拆迁和非公益拆迁补偿的机理有所不同。公益拆迁是为了公共利益征收私人房屋,因此是为了成全特定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少数人利益,对被拆迁人损失的利益需要给与填平,即特别牺牲。对被拆迁人予以补偿是征收制度的应有之意,补偿条款被认为是征收条款的唇齿条款,无补偿即无征收。非公益拆迁,拆迁人为获取被拆迁人

22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房屋占用之土地,除了向国家交纳土地出让金获取土地使用权外,也应向被拆迁人房屋支付相应对价,即与被拆迁人达成交易的价格,不仅是被拆迁人可能的损失,而且是被拆迁人愿意出让房屋所有权给出的价格。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为平等之民事主体,双方协商确定,从民法角度讲也可以说是一种补偿,双方签订的也是补偿协议。

(5)融资渠道。第一种:政府直接出钱,也就是说由政府一手操办。第二种:通过招标的方式来进行,把地区分成若干块,分别进行招标,但前提是在开发商拿下地块任务后必须严格按照总的规划建设,不得私自改变建设方案,政府应该起到监督作用。 4.2.3永昌县旧城改造的误区

旧城改造对改善城市环境,加速城市与经济发展具有诸多好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由于改造用地规模急剧扩大,旧城进行整体开发容易诱发城市功能的空心化与城市人口的密集化和历史文化遗存的破坏,失去传统文化底蕴和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同时,有些地方由于政府职能的缺位,只考虑旧城开发的经济效益问题,使得旧城土地运作存在过度商业化的倾向。旧城改造过程中走入了误区并产生了一些矛盾,这些都成为旧城改造中的不谐之音。近年来,永昌县的旧城改造进程飞速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旧城改造经验,也存在一定的教训,对此我们应理性分析,可以看到永昌县的旧城改造有值得再思考和深层次研究完善的环节。

(1)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永昌县文化广场的修建,由于这个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在广场的修建过程中重视经济效益,通过对一些黄金地段的改造所获取的利润来解决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另外由于广场的修建没有足够的拓展空间,修建一再推迟。

(2)重视局部改造,忽视全局的统筹协调。如永昌县金泽庭院小区的修建,往往都非常重视局部每一个单体的规划设计、改造质量和改造水平等各个环节,力争使每栋住宅成为项目的精品和亮点工程,但是对全局统筹性和协调性普遍没有引起重视,使整个小区与周围环境很不协调,居民怨声载道。

(3)重视城市景观,忽视城市特色和个性。如永昌县武当山旅游度假村的重整,改造过程中为了追求现代化城市景观,出现了大量相似的建筑,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现状,甚至对外地建筑照搬照抄,而没有根据自身城市的特色和形态进行改造和建设,造成新建单体建筑虽然很好,但风格风貌与城市特色形态格

23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永昌县为例

格不入,建筑风格风貌没有整体协调性,极大地减弱了永昌的特色和个性,造成了改造的质量和水平难以得到保证。

(4)重视土地利用,忽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如永昌县骊靬生态城的改造,在改造时,常采用提高建筑密度和增加建筑高度的方法。建筑的高密度化和高层化虽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缓解了用地紧张状况,但同时引起了地区人口和产业的过度集中,公共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的减少,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此外,住宅高度化和高层化不但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给城市地震、火灾、城市热岛效应等灾害的预防工作造成了潜在的隐患,改造后生活环境的安全性令人担忧。

(5)重视改造开发,忽视旧城修复和保护。如罗马古城的修复和保护,修复过程大都采取大规模拆迁改造的方法,这种大规模拆迁除了相当一部分经过适当修缮仍可使用外,其他设施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性建设,并且所需费用十分庞大。古城的改造中,除了对历史古建筑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保护外,对其一定历史时期的建筑物和街区,特别是近代建筑的保护不够重视,拆除了一些有价值的近现代建筑。虽然近年来相对注重了保护修复工作,但还是仍然缺乏重视对旧城改造保护和修复的强烈意识,建设性破坏仍时有发生。

4.3 主要做法与对策

4.3.1文化广场的修建是要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上进行调整,提高城市整体机能。

通过对场地环境、文化特征、市民需求、游客心态、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的深入分析,明确广场规划的指导思想为“四个体现”,即:体现永昌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永昌的特色风貌,体现现代城市的时代气息,体现党和政府的亲民形象。

4.3.2小区改造要根据城市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进行统筹,总体制定小区改造的目标体系,以这个目标体系总揽各个小区改造项目,注重各个项目之间的协调和统筹。

根据城市发展的目标,确保小区改造的整体性,充分考虑规划设计、更新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超前性,高效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城市合理布局和有序建设,从整体上考虑小区改造对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从而实现城市

24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的统筹协调发展。

4.3.3城市特色和个性是城市的生命。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的协调性也是旧城改造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要求。

永昌县武当山旅游度假村的重整,应该注重地方特色,避免 “千城一面”的现状,把握建筑风格风貌的整体协调性,突出永昌的特色和个性,使改造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保证。

4.4.4旧城改造是旧城生态环境重组、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与新的状态的过程,也是实施城市旧城生态建设的一个契机。

永昌县骊靬生态城的改造,在改造时,要尽量避免地区人口和产业的过度集中以及公共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的减少,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此外,住宅高度化和高层化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日常生活,城市地震、火灾、城市热岛效应等灾害的预防工作也应该考虑在内,使改造后生活环境的安全性真正令群众放心。

4.4.5旧城改造是集开发、修复、保护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改造建设。

如罗马古城的修复和保护,修复过程尽量避免大规模拆迁改造的方法,对古城的建筑物,除古老建筑外,应基本上都采取重新定位的方针。古城的改造中,除了对历史古建筑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保护外,对其一定历史时期的建筑物和街区,特别是近代建筑的保护要引起足够重视,保留一些有价值的近现代建筑。

25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永昌县为例

5结语

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旧城改造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改造模式。本论文通过对永昌县旧城改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针对永昌县旧城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给予详细阐述,便于实际操作。有利于政府出台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旧城改造要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改造模式。提供社会基础设施等公共品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旧城改造是城市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由政府主导实施。

(2)旧城改造不应简单地拆旧换新,应重视改造过程中的文化创新,唤醒人们对自身城市文化价值的再认识。一个城市的复兴最终所要表现的不只是经济上的繁荣,更要有文化艺术的积极传承和不断创造。在改善城市的同时,要珍视历史遗存,新时代建筑艺术要有自己的文化风格,创造出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属于自己特有的新型城市艺术。

(3)旧城改造与市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随着市民维护自身权利意识的加强,市民也迫切需要参与到涉及自身利益的旧城改造中。

(4)旧城改造的适度、适宜是非常重要的,要慎重考虑,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找到合理的改造规模和方法。本文通过收集资料并加以研究,为永昌县旧城改造提供了一些新方法和思路,以期对永昌县的旧城改造能有所帮助。由于本人理论和知识有限,研究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论文难免有漏洞,有待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改进。

26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永昌县为例

5结语

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旧城改造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改造模式。本论文通过对永昌县旧城改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针对永昌县旧城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给予详细阐述,便于实际操作。有利于政府出台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旧城改造要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改造模式。提供社会基础设施等公共品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旧城改造是城市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由政府主导实施。

(2)旧城改造不应简单地拆旧换新,应重视改造过程中的文化创新,唤醒人们对自身城市文化价值的再认识。一个城市的复兴最终所要表现的不只是经济上的繁荣,更要有文化艺术的积极传承和不断创造。在改善城市的同时,要珍视历史遗存,新时代建筑艺术要有自己的文化风格,创造出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属于自己特有的新型城市艺术。

(3)旧城改造与市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随着市民维护自身权利意识的加强,市民也迫切需要参与到涉及自身利益的旧城改造中。

(4)旧城改造的适度、适宜是非常重要的,要慎重考虑,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找到合理的改造规模和方法。本文通过收集资料并加以研究,为永昌县旧城改造提供了一些新方法和思路,以期对永昌县的旧城改造能有所帮助。由于本人理论和知识有限,研究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论文难免有漏洞,有待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改进。

2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f9.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