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徽州民居聚落文化

更新时间:2023-09-27 10: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传统徽州民居聚落文化

作者:路皎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6期

【摘要】传统民居聚落是历史上人类居住文化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它负载着祖先的智慧和精神文化。任何一种建筑空间结构的产生或者一种建筑体系的建立,无不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本文尝试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传统徽州聚落中的构成意义,揭示传统聚落背后的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加深对徽州民居文化的理解并加以借鉴。 【关键词】徽州;民居;聚落;文化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识码:A

一 徽州民居概况——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

众所周知,中国民居中徽州民居不仅在质量上,在数量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何以使得徽州古民居形成其特有的建筑风格,并得以大量保存呢?我们要了解徽州民居,首先要了解徽州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了解徽州文化发达的经济基础——徽商。据考证,徽商兴起于东晋,没落于清末,在中国商业舞台上有着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悠久历史。徽商的鼎盛时期是明、清两朝的三百余年里。被称为“徽帮”的徽州巨商大贾们,与同一时期“山西帮”并称为我国两大商业壁垒,以无可匹敌的地位雄霸江南。乾隆皇帝下江南接见的八大巨商中,有一半是徽商,当时在民间,又有“无徽不成镇”之说。雄厚的经济基础带来的是文化发展:在徽州历史上曾出现的“父子尚书”、“兄弟承相”、 “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等,足以说明徽州文化水平在全国的竞争能力。同时,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除三国时期孙权曾派东吴名将黄盖、陆逊、蒋钦、周泰等率军到此征讨,“山越”掳夺兵源外、历代曾数度屯兵,但都属后方性质,较少受战火摧残,大量的古代民居、祠堂、亭阁、牌坊、街道等因此得以保存下来。适宜的自然条件,多雨的山区季节性气候,人们的生活习惯,雄厚的资财,繁盛的文化,相对闭塞的交通,使徽州民居在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总结提高,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独特建筑风格。明代以前民居,由于木结构年代久远,不易保存,目前大量保留的是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徽州民居。

二 理学——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徽州同宋理学渊源极深,三位杰出理学大家:程颖、程颐和朱熹都是徽州人,祖籍均在歇县草墩。理学成为官学以后,徽州人因二程和朱子的徽州背景和桑梓之情,对理学更是推崇备至,政治、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均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f4d.html

Top